CN210051917U - 一种用于消除光斑的渐变式油墨层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消除光斑的渐变式油墨层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51917U
CN210051917U CN201920881653.3U CN201920881653U CN210051917U CN 210051917 U CN210051917 U CN 210051917U CN 201920881653 U CN201920881653 U CN 201920881653U CN 210051917 U CN210051917 U CN 2100519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layer
layer structure
main body
diffusion film
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8165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春
田晓星
段志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BAOMING SEI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BAOMING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BAOMING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BAOMING SEIK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8165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519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519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519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消除光斑的渐变式油墨层结构,包括扩散膜主体,所述扩散膜主体上设有油墨层,所述油墨层包括若干墨点,所述墨点的密度从所述扩散膜主体的边线向扩散膜主体的内部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采用渐变式油墨层结构,可使光线均匀扩散,避免产生光斑。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消除光斑的渐变式油墨层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消除光斑的渐变式油墨层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手机显示要求越来越高,高亮、超薄、大屏占比成为背光行业技术不断提升的发展动力和方向。
现在手机显示背光模组均为侧入光式结构,即光源位于出光面的侧边。现有的光源通常采用LED,而LED近似于点光源,靠近 LED 发光面部分光线密集,会在灯前形成一片亮区,若亮区进入视区,则出现光斑不良(hot spot)。为防止光斑不良发生,手机设计时要确保灯到视区有足够长的距离,但弊端是手机会有长“下巴”,屏占比降低,不利于手机的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消除光斑的渐变式油墨层结构,可使光线均匀扩散,避免产生光斑。
一种用于消除光斑的渐变式油墨层结构,包括扩散膜主体,所述扩散膜主体上设有油墨层,所述油墨层包括若干墨点,所述墨点的密度从所述扩散膜主体的边线向扩散膜主体的内部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油墨层沿所述扩散膜主体的边线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油墨层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墨点的密度从间隙的两侧向间隙的中间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油墨层设于所述扩散膜主体朝向光源一侧的边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油墨层设于所述扩散膜主体的周边。
进一步的,所述油墨层为灰色油墨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油墨层采用渐变式结构,墨点的密度自扩散膜主体的边线向内部逐渐减小,使得光线均匀扩散,避免产生光斑,可缩短LED灯到视区的设计距离,增加屏占比。2.油墨层间隔式分布,相邻两个油墨层之间的墨点密度从间隙的两侧向间隙的中间逐渐减小,从而匹配LED灯的间距,使得光线较强的区域具有较多墨点,而光线较弱区域的墨点较少,进一步使光线均匀发散,避免光斑的产生。3.在背光模组因精度差异,使得油墨层进入视区时,由于靠近扩散膜主体内部的墨点密度小,该部分不会产生明显的黑边,不影响用户的观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消除光斑的渐变式油墨层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消除光斑的渐变式油墨层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消除光斑的渐变式油墨层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消除光斑的渐变式油墨层结构主要包括扩散膜主体1和LED灯2,LED灯2作为光源设于扩散膜主体1的一侧。其中,扩散膜主体1呈矩形,其靠近LED灯2的边线上设有油墨层3。油墨层3包括若干墨点4,墨点4的密度从扩散膜主体1的边线向扩散膜主体1的内部逐渐减小。油墨层3的渐变式结构可使得光线均匀分散,避免产生光斑。且在背光模组因精度差异,使得油墨层3进入视区时,由于靠近扩散膜主体1内部的墨点4密度小,该部分不会产生明显的黑边,不影响用户的观感。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油墨层3沿扩散膜主体1的边线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油墨层3之间形成有间隙5,墨点4的密度从间隙5的两侧向间隙5的中间逐渐减小。实际实施时,油墨层3的间距可根据LED灯2的间距设置,使油墨层3与LED灯2的光线强度相匹配,即在光线较强的区域具有较多墨点4,而光线较弱区域的墨点4较少,从而进一步使光线均匀发散,避免产生光斑。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中,油墨层3沿扩散膜主体1的周边设置,目的在于在消除光斑的同时,避免进入扩散膜主体1的光线从扩散膜主体1的其他边线射出而产生漏光。
上述实施例中,油墨层3采用灰色油墨层,其灰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需要说明的是,油墨层3可采用丝印方式印刷于扩散膜主体1上,通过不同密度的网版控制墨点4的密度,由于丝印为常用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油墨层3的固化可采用常用的热固化和UV(紫外线)固化。
虽然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结合以上具体实施例进行的,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能够根据上述的内容进行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所有这样的替代、改进和变化都包括在附后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用于消除光斑的渐变式油墨层结构,包括扩散膜主体,所述扩散膜主体上设有油墨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包括若干墨点,所述墨点的密度从所述扩散膜主体的边线向扩散膜主体的内部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除光斑的渐变式油墨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沿所述扩散膜主体的边线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油墨层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墨点的密度从间隙的两侧向间隙的中间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消除光斑的渐变式油墨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设于所述扩散膜主体朝向光源一侧的边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消除光斑的渐变式油墨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设于所述扩散膜主体的周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消除光斑的渐变式油墨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墨层为灰色油墨层。
CN201920881653.3U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用于消除光斑的渐变式油墨层结构 Active CN2100519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81653.3U CN210051917U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用于消除光斑的渐变式油墨层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81653.3U CN210051917U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用于消除光斑的渐变式油墨层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51917U true CN210051917U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97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81653.3U Active CN210051917U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用于消除光斑的渐变式油墨层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519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7286B (z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10294751U (zh) 发光二极管、灯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5938273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CN102954370B (zh) 照明单元和使用该照明单元的显示装置
US20210351331A1 (en) Led display screen
CN103542276B (zh) 反射式显示面板实现均匀前光光源的方法
CN210051917U (zh) 一种用于消除光斑的渐变式油墨层结构
US8740441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image display using the same
CN208752344U (zh) 一种发光均匀的背光模组
CN110609414A (zh) 一种基于扩散油墨的背光源及其制造方法
CN209842114U (zh) 一种具有遮蔽和调光功能的扩散片
CN205485179U (zh) 一种液晶电视机超窄边框遮光扩散片
CN216053642U (zh) 一种防边缘蓝光的Mini-LED背光模组
CN106773324A (zh) 一种灯条、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CN210347976U (zh) 一种改进的扩散膜油墨层结构
CN205541750U (zh) 新型信息显示屏
CN208270787U (zh) 一种矩形微点光学膜片
CN219903898U (zh) 一种局部透光的发光装饰画
TWI588551B (zh) 前光板及其設計方法
CN210005727U (zh) 一种可避免产生漏光的导光膜
CN213581425U (zh) 一种消除灯条暗区的导光板
CN212719408U (zh) 导光板及侧入式面板灯
CN217544070U (zh) 一种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KR200197762Y1 (ko) 발광다이오드식 유도등의 조사구조
CN212009629U (zh) 一种led导光板灯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