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50985U - 一种电热水器旋流发热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热水器旋流发热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50985U
CN210050985U CN201920846296.7U CN201920846296U CN210050985U CN 210050985 U CN210050985 U CN 210050985U CN 201920846296 U CN201920846296 U CN 201920846296U CN 210050985 U CN210050985 U CN 2100509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water
pipe
heating
water he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462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秋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84629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509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509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509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tantaneous Water Boilers,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nd Control Of Portable Hot-Water Supply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热水器旋流发热体,包括管道,管道包括外管,外管的内部套接有内管,外管与内管之间开有加热仓,加热仓的两端均通过盖板连接有水流管,加热仓的内部设有电热管,电热管的形状为螺旋状,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热管以螺旋的形状安装在加热仓的内部,且电热管的内、外圈分别与内、外管的侧壁紧密接触,在加热仓内形成旋流水道,给电热管通电后,电热管加热水道中高速流动的水,水高速流动时水垢不易结垢,加倍延长了电热管的寿命;并且加热仓内的水与电热管直接接触,继而使电热管直接对水加热,实现对水的快速高效加热。另外发热体进水出水口,都设有一段胶管,杜绝了装置万一漏电对人体的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电热水器旋流发热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电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热水器旋流发热体。
背景技术
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安装了电热水器,传统的电热水器有的存在电热管上容易结水垢、加热速度慢,成本高的缺点,例如钢杯式热水器,是将电热管浸泡在不锈钢的容器里边,水在容器内部流过把水加热,这个方法造价低廉,但是很容易结水垢烧坏电热管,因为容器里边的水是慢慢流淌的,水流速慢,所以容易结水垢;还有一种压铸铝式电热水管,在电热管外层缠绕外径8mm左右的不锈钢水管,再使用铝液把电热管和不锈钢水管压铸成一个整体,这个方法制造成本高,对结水垢有一定的效果,但缺点是发热慢,还会缓慢结水垢,是因为热通过层层传导,电热管的温度和水的温度温差很大,电热管的核心温度有200多度,导致停水断电后,发热体的余热把水管里边的水短暂烧沸腾而少量结水垢,时间久了导致发热体堵塞;另外还有一种是硅晶玻璃管式电热水器,就是玻璃管外边镀有一层导电膜,水在玻璃管里边流动被加热,纯净的硅晶管价格不菲,一般采用90%硅的玻璃管,这类硅晶管容易烧裂,造成自来水爆出有触电危险,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电热水器旋流发热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热水器旋流发热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热水器旋流发热体,包括管道,所述管道包括外管,所述外管的内部套接有内管,所述外管与内管之间开有加热仓,所述加热仓的两端均通过盖板进行密封,所述盖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水流管,两个水流管的外端均连接有胶管,所述加热仓的内部设有电热管,所述电热管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盖板的侧壁并与外界供电电路连接,所述电热管的形状为螺旋状,所述电热管的外圈与外管的侧壁紧密接触,且电热管的内圈与内管的侧壁紧密接触,且所述电热管、外管、内管的壁面之间形成旋流水道。
优选的,所述胶管为长度一米的螺旋管,一个胶管为进水管,另一个胶管为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电热管的内径为31mm,外径为47mm,螺旋间隙为4mm,螺旋圈数为18mm。
优选的,所述外管、内管与盖板的材质为不锈钢。
优选的,所述水流管与胶管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对接块,且两个对接块的外侧壁上均开有环槽,所述环槽的内部活动卡接有卡箍,任一对接块的端部接口为外锥形口,另一对接块的端部接口为内锥形口,所述外锥形口活动插接在内锥形口的内部。
优选的,两个对接块之间连接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热管以螺旋的形状安装在加热仓的内部,且电热管的内、外圈分别与内、外管的侧壁紧密接触,螺旋电热管在加热仓内形成旋流水道,给电热管通电后,电热管加热水道中高速流动的水,水高速流动时水垢不易结垢,保证了电热管与加热仓内的水之间的热交换效率,防止了电热管因表面积聚太厚的水垢造成散热不良而烧断电热管,延长了电热管的寿命;并且加热仓内的水与电热管直接接触,继而使电热管直接对水加热,实现对水的快速高效加热;进出水口设有一米左右长度的胶管,杜绝漏电对人体的伤害,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并且本装置采用常见的不锈钢材料与导电材料,成本低廉,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管道与电热管处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B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管道与电热管处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对接块、卡箍与密封圈处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对接块与卡箍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道,101、外管,102、内管,103、加热仓,104、盖板,105、水流管,2、电热管,3、胶管,4、对接块,5、环槽,6、卡箍,601、空槽,602、凸块,7、密封圈,8、外锥形口,9、内锥形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热水器旋流发热体,包括管道1,所述管道1包括外管101,所述外管101的内部套接有内管102,外管101与内管102为同心轴结构安装,且外管101与内管102的长度相同,所述外管101与内管102之间开有加热仓103,所述加热仓103的两端均通过盖板104进行密封,所述盖板10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水流管105,水流管105是由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并采用焊接工艺固定连接在104的侧壁上,两个水流管105分别起到出水与进水的作用,两个水流管105的外端均连接有胶管3,所述加热仓103的内部设有电热管2,所述电热管2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盖板104的侧壁并与外界供电电路连接,电热管2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电器元件,将电热管2供电后,电热管2产生热量并给加热仓103内的水加热,所述电热管2的形状为螺旋状,可以增加电热管2在加热仓103内的长度,使流入加热仓103内部的水能够与电热管2充分接触,从而使加热效果更好,所述电热管2的外圈与外管101的侧壁紧密接触,且电热管2的内圈与内管102的侧壁紧密接触,在加热仓103的内部,电热管2、外管101、内管102的壁面之间形成旋流水道,电热管2直接对水加热,在外部水压作用下由于流动的空间不大,水在旋流水道高速流动,增加了电热管2对水的传热效率,继而使电热管2的核心温度较低,有效的节约电能的同时可防止因停水断电后,有过多余温烧结形成水垢。
具体而言,所述胶管3为长度一米的螺旋管,一个胶管3为进水管,另一个胶管3为出水管,胶管3为该装置的防电墙装置,如果发生漏电让水体带电,普通的热水器流出水时经过人体,就会在人体上形成较大的电压差,这样就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伤害,该装置内部的水不直接流出,而是经过一米的胶管3后再流出,其胶管3内的阻值也随之增加,这样该装置内部的水经过胶管3再流到人体上,其等效一个串连电路,由于胶管3较长,所以其电阻值也相对很大,在胶管3上面的分压相当高,继而在人体上的分压相对来说就比较低,从而有效的保障了人们的安全,并且胶管3呈螺旋状,可以缩短胶管3的长度,有效的减少了胶管3所占用的安装空间。
具体而言,所述电热管2的内径为31mm,外径为47mm,螺旋间隙为4mm,螺旋圈数为18mm,经过实验此种规格的电热管2对水加热效果较好,能够满足压力为1公斤到10公斤内的工况。
具体而言,所述外管101、内管102与盖板104的材质为不锈钢,不锈钢壁面光滑,长期使用不会出现积聚水垢、不易被细菌粘污,无须担心水质受影响,更能杜绝水的二次污染,不锈钢可选用具有性能稳定、强度高、热膨胀系数低的材料,例如原材料为304、304L与316的不锈钢材料。
具体而言,所述水流管105与胶管3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对接块4,对接块4可使胶管3与水流管105快速连接,且两个对接块4的外侧壁上均开有环槽5,所述环槽5的内部活动卡接有卡箍6,卡箍6为用合金弹簧钢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卡箍6的下侧向外张开,将卡箍6按压在对接块4上时,卡箍6的两侧分别卡在两个对接块4的环槽5的内部,卡箍6的中部开有空槽601,且卡箍6的内径小于环槽5的直径,继而使卡箍6与环槽5卡接更加紧固,两个对接块4的对接处的凸块602卡在空槽601的内部,卡箍6的空槽601的宽度小于或等于两个对接块4的凸块602宽度之和,从而使两个对接块4紧密卡接,任一对接块4的端部接口为外锥形口8,另一对接块4的端部接口为内锥形口9,所述外锥形口8活动插接在内锥形口9的内部,内锥形口9与外锥形口8相适配,外锥形口8的外侧壁与内锥形口9的内侧壁相互挤压贴紧,保证了两个对接块4连接处的密封。
具体而言,两个对接块4之间连接有密封圈7,密封圈7对两个对接块4的连接处起到密封作用,并且卡箍6卡在环槽5的内部时,密封圈7会受到两个对接块4挤压而产生一定的形变,从而增加了密封圈7的密封效果。
工作原理:安装时将管道1安放在热水器壳体内合适的固定位置,将两个胶管3分别连接在两个水流管105的内部,然后将一个胶管3与冷水管(自来水管)连接,此时另一个胶管3起到导流热水,并使热水流出该装置的作用,使用该装置时,打开自来水管的开关,使冷水从一个水流管105进入加热仓103的内部,同时给电热管2通电使电热管2工作产生热量,进入加热仓103内部的冷水会顺着电热管2在加热仓103之间形成的旋流水道内高速流动,此时加热仓103内的水在流动时与电热管2直接接触,继而电热管2产生的热量会对水加热,最终加热仓103内部的水经电热管2加热后会从另一个胶管3的内部流出,供人们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电热水器旋流发热体,包括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包括外管(101),所述外管(101)的内部套接有内管(102),所述外管(101)与内管(102)之间开有加热仓(103),所述加热仓(103)的两端均通过盖板(104)进行密封,所述盖板(104)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水流管(105),两个水流管(105)的外端均连接有胶管(3),所述加热仓(103)的内部设有电热管(2),所述电热管(2)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盖板(104)的侧壁并与外界供电电路连接,所述电热管(2)的形状为螺旋状,所述电热管(2)的外圈与外管(101)的侧壁紧密接触,且电热管(2)的内圈与内管(102)的侧壁紧密接触,且所述电热管(2)、外管(101)、内管(102)的壁面之间形成旋流水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器旋流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管(3)为长度一米的螺旋管,一个胶管(3)为进水管,另一个胶管(3)为出水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器旋流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2)的内径为31mm,外径为47mm,螺旋间隙为4mm,螺旋圈数为1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器旋流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01)、内管(102)与盖板(104)的材质为不锈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器旋流发热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流管(105)与胶管(3)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对接块(4),且两个对接块(4)的外侧壁上均开有环槽(5),所述环槽(5)的内部活动卡接有卡箍(6),任一对接块(4)的端部接口为外锥形口(8),另一对接块(4)的端部接口为内锥形口(9),所述外锥形口(8)活动插接在内锥形口(9)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热水器旋流发热体,其特征在于:两个对接块(4)之间连接有密封圈(7)。
CN201920846296.7U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电热水器旋流发热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509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6296.7U CN210050985U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电热水器旋流发热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6296.7U CN210050985U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电热水器旋流发热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50985U true CN210050985U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97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46296.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50985U (zh) 2019-06-06 2019-06-06 一种电热水器旋流发热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509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91921Y (zh) 电加热管及采用该电加热管的电加热装置
WO2014026471A1 (zh) 一种即热式电加热管
CN210050985U (zh) 一种电热水器旋流发热体
CN202032726U (zh) 耐水压液体极速加热器
CN104728510A (zh) 一种即热式水龙头的发热管
CN205191920U (zh) 一种空气能热水机专用高效储水箱
CN201488232U (zh) 即热式电热水器的电热交换器
CN202834365U (zh) 一种电热净水龙头
CN210861685U (zh) 一种多管道快速加热装置
CN209623085U (zh) 一种用于电加热热水器的螺旋水道电磁发热体
CN108895653A (zh) 电热膜加热管及包括它的加热部件和即热式饮水机
CN202874941U (zh) 一种具有搪瓷内胆的电饭煲
CN204460660U (zh) 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发热管
CN201303857Y (zh) 即热式饮水机
CN204574510U (zh) 一种家用加热装置及加热器连接结构
CN103075797A (zh) 即热式饮用水加热装置
WO2015062338A1 (zh) 一种加热装置
CN200975773Y (zh) 一种速热电外加热磁化饮水机
CN203893466U (zh) 即热式太阳能热水器承压水箱
CN204459430U (zh) 一种即热式水龙头的发热管
CN204787298U (zh) 一种热水器的节电装置
CN206284212U (zh) 带拆卸式传送管的烟雾除蜂螨器
CN207945809U (zh) 一种智能座便器的加热装置
CN213020297U (zh) 一种双循环不锈钢ptc液体加热器
CN213984014U (zh) 热水器加热装置及应用其的热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