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50944U - 一种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50944U
CN210050944U CN201920928109.XU CN201920928109U CN210050944U CN 210050944 U CN210050944 U CN 210050944U CN 201920928109 U CN201920928109 U CN 201920928109U CN 210050944 U CN210050944 U CN 2100509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roof
light
air outlet
push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281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聪
游攀
毛业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uoy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uoy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uoy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uoya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281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509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509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509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结构,其包括进风通道、出风口、墙体、屋顶、透光板、集热板和第一电动推杆,所述进风通道设置在所述墙体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屋顶上,所述集热板设置在所述屋顶的外表面上,且所述集热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周边,所述透光板设置在所述屋顶的外侧,所述透光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方,所述透光板的一端与所述屋顶铰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包括第一推杆和第一电机,所述透光板远离其与所述屋顶铰接位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推杆铰接,所述第一电机铰接在所述屋顶上。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实现室内的自然通风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通风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工作和生活的室内空间需要通过空气流通来注入新鲜空气,带走废物、有害气体,从而保障生活品质和工作空间的健康安全问题。
日常生活中现有建筑的通风系统一般是通过风机、循环机组和安装在室内特定位置的换气扇共同工作来实现室内空气的的循环,这种通风系统通常是由电能进行驱动,而且采用这种通风系统的建筑如果想要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动,就需要使该通风系统长时间地运行。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虽然能够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但是会消耗大量的电能,浪费能源,不能实现室内的自然通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结构,其具有能够实现室内的自然通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结构,包括进风通道、出风口、墙体、屋顶、透光板、集热板和第一电动推杆,所述进风通道设置在所述墙体上,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屋顶上,所述集热板设置在所述屋顶的外表面上,且所述集热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周边,所述透光板设置在所述屋顶的外侧,所述透光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方,所述透光板的一端与所述屋顶铰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包括第一推杆和第一电机,所述透光板远离其与所述屋顶铰接位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推杆铰接,所述第一电机铰接在所述屋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第一电机驱动第一推杆运动,从而第一推杆推动透光板转动,从而打开透光板或关闭透光板,进而打开出风口或关闭出风口,室外的自然风能够通过进风通道流入室内。当室内需要进行通风时,通过控制第一电动推杆运动从而打开透光板,使出风口被打开,当太阳光穿过透光板照射到集热板上时,集热板将太阳光的光能转化成热能,这些热能使出风口附近的温度局部升高,出风口附近的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重变得比周围的温度更低的空气轻并且形成上升运动,室内比较重的且温度更低的空气流动到受热空气原有的位置,对受热流失的空气进行补充,于是形成了风,进而实现了室内的自然通风。当室内不需要进行通风时,通过控制第一电动推杆运动从而关闭透光板,进而关闭出风口。该结构具有能够实现室内自然通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风通道处设置有自来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自来水管中流动的自来水一般是低于室温的,从而自来水管外侧壁的温度一般也是低于室温的,当室外的空气穿过进风通道处的自来水管流入室内时,自来水管能够对流入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流入室内的空气进行降温。降温后并流入室内的空气,与出风口处的空气形成更大的温度差,从而使出风口处的空气流动速度更快,进而使室内的通风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来水管至少设置有三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进风通道流入室内的空气与自来水管更够进行更多的热交换,对从进风通道流入室内的空气的降温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风通道处设置有用于启闭进风通道的电动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控制电动门实现对进风通道的打开或关闭,从而使室外的空气不能通过进风通道流入室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风通道处设置有第一防尘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室外的灰尘或垃圾从进风通道进入室内,从而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风通道位于所述墙体外侧的位置比所述进风通道位于所述墙体内侧的位置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室外下雨时,雨水可能会落入进风通道内,但是由于进风通道位于墙体外侧的位置比进风通道位于墙体内侧的位置低,落入进风通道的雨水就不会从进风通道流入室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二防尘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室外的灰尘或垃圾从出风口进入室内,从而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第二电动推杆和遮光板,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包括第二推杆和第二电机,所述遮光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下方,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所述屋顶上,所述第二推杆与所述遮光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室内不需要太阳光的照射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二电机驱动第二推杆运动,从而驱动遮光板移动进而使遮光板遮住出风口,进而防止太阳光从出风口照入室内。当室内需要太阳光的照射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二电机驱动第二推杆运动,从而驱动遮光板移动进而使遮光板不遮住出风口,进而使太阳光从出风口照入室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能够实现室内的自然通风;
2.利用建筑物本身就有的自来水管对从进风通道流入室内的空气进行降温,不仅能够提升室内的通风效果,还能够实现自然降温,不需要额外浪费能源;
3.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建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进风通道;12、电动门;13、第一防尘网;2、出风口;21、第二防尘网;3、墙体;4、屋顶;41、透光板;42、集热板;43、遮光板;44、第一电动推杆;441、第一推杆;442、第一电机;45、第二电动推杆;451、第二推杆;452、第二电机;5、自来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结构,包括:进风通道1、出风口2、墙体3和屋顶4,进风通道1设置在墙体3上,出风口2设置在屋顶4上,集热板42设置在屋顶4的外表面上,且集热板42位于出风口2的周边,透光板41设置在屋顶4的外侧,透光板41位于出风口2的上方,透光板41的一端与屋顶4铰接,第一电动推杆44包括第一推杆441和第一电机442,透光板41远离其与屋顶4铰接的位置的一端与第一推杆441铰接,第一电机442铰接在屋顶4上。
室外的空气能够通过进风通道1流入室内。当室内需要进行通风时,通过控制第一电机442驱动第一推杆441从而推动透光板41转动,进而打开透光板41,使出风口2被打开。当太阳光穿过透光板41照射到集热板42上时,集热板42将太阳光的光能转化成热能,这些热能使出风口2附近的温度局部升高,出风口2附近的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重变得比周围的温度更低的空气轻并且形成上升运动,室内比较重的且温度更低的空气流动到受热空气原有的位置,对受热流失的空气进行补充,于是形成了风,进而实现了室内的自然通风。当室内不需要进行通风时,通过第一电机442驱动第一推杆441推动透光板41转动,从而关闭透光板41,进而关闭出风口2。
进风通道1处设置有用于启闭进风通道1的电动门12,墙体3上设置有供电动门12上下滑动的滑槽,使电动门12上下滑动时更加平稳。当需要关闭进风通道1时,可以控制电动门12向下移动,使电动门12遮住进风通道1;当需要打开进风通道1时,可以控制电动门12向上移动,使电动门12不遮住进风通道1;还可以通过控制电动门12的上下移动进而控制进风通道1的进风口大小。
进风通道1处设置有第一防尘网13,第一防尘网13通过卡接或螺纹连接等其它连接方式固定在所述进风通道1处,便于第一防尘网13的装配、拆卸和更换。进风通道1处设置有第一防尘网13,可以防止室外的灰尘或垃圾从进风通道1进入室内,从而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
参照图2,进风通道1位于墙体3外侧的位置比进风通道1位于墙体3内侧的位置低。当室外下雨时,雨水可能会落入进风通道1内,但是由于进风通道1位于墙体3外侧的位置比进风通道1位于墙体3内侧的位置低,落入进风通道1的雨水就不会从进风通道1流入室内。
进风通道1处设置有自来水管5,自来水管5设置在墙体3内部。由于自来水管5中流动的自来水一般是低于室温的,从而自来水管5外侧壁的温度一般也是低于室温的,当室外的空气穿过进风通道1处的自来水管5流入室内时,自来水管5能够对流入室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对流入室内的空气进行降温。降温后并流入室内的空气,与出风口2处的空气形成更大的温度差,从而使出风口2处的空气流动速度更快,进而使室内的通风效果更好。自来水管5是现代建筑物中本身就有的结构之一,利用自来水管5对从进风通道1流入室内的空气进行降温,不需要额外浪费能源,绿色节能环保。
自来水管5至少设置有三根。这样可以使从进风通道1流入室内的空气与自来水管5更够进行更多的热交换,对从进风通道1流入室内的空气的降温效果更好。
出风口2处设置有第二防尘网21,第二防尘网21通过卡接或螺纹连接等其它连接方式固定在出风口2处,便于第二防尘网21的装配、拆卸和更换。出风口2处设置第二防尘网21,可以防止室外的灰尘或垃圾从出风口2进入室内,从而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
参照图3,出风口2的下方设置有遮光板43和第二电动推杆45,第二电动推杆45包括第二推杆451和第二电机452,第二电机452固定在屋顶4上,第二推杆451与遮光板43固定连接。当室内不需要太阳光的照射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二电机452驱动第二推杆451运动,从而驱动遮光板43遮住出风口2,进而防止太阳光从出风口2照入室内。当室内需要太阳光的照射时,可以通过控制第二电机452驱动第二推杆451运动,推动遮光板43移动从而不遮住出风口2,进而使太阳光从出风口2照入室内。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室内需要进行通风时,控制电动门12向上移动从而打开进风通道1,使室外的空气能够从进风通道1处流入室内,从进风通道1流入室内的空气需要依次经过第一防尘网13过滤、穿过自来水管5之间的缝隙对空气进行降温,降温后的空气流入室内;通过控制第一电动推杆44运动从而打开透光板41,通过控制第二电动推杆45运动从而打开遮光板43,使出风口2被打开,当太阳光穿过透光板41照射到集热板42上时,集热板42将太阳光的光能转化成热能,这些热能使出风口2附近的温度局部升高,出风口2附近的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比重变得比周围的温度更低的空气轻并且形成上升运动,室内比较重的且温度更低的空气流动到受热空气原有的位置,对受热流失的空气进行补充,于是形成了风,进而实现了室内的自然通风。当室内不需要进行通风但需要阳光从屋顶4照入室内时,通过第一电动推杆44运动关闭透光板41从而关闭进风通道1,通过控制电动门12向下移动从而关闭出风口2,也可以不关闭进风通道1,遮光板43仍然保持打开状态。当室内不需要太阳光从屋顶4照入室内时,通过控制第二电动推杆45运动从而关闭遮光板43,使太阳光不能从屋顶4的通风口照入室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结构,包括进风通道(1)、出风口(2)、墙体(3)和屋顶(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光板(41)、集热板(42)和第一电动推杆(44),所述进风通道(1)设置在所述墙体(3)上,所述出风口(2)设置在所述屋顶(4)上,所述集热板(42)设置在所述屋顶(4)的外表面上,且所述集热板(42)位于所述出风口(2)的周边,所述透光板(41)设置在所述屋顶(4)的外侧,所述透光板(41)位于所述出风口(2)的上方,所述透光板(41)的一端与所述屋顶(4)铰接,所述第一电动推杆(44)包括第一推杆(441)和第一电机(442),所述透光板(41)远离其与所述屋顶(4)铰接位置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推杆(441)铰接,所述第一电机(442)铰接在所述屋顶(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1)处设置有自来水管(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来水管(5)至少设置有三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1)处设置有用于启闭进风通道的电动门(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1)处设置有第一防尘网(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通道(1)位于所述墙体(3)外侧的位置比所述进风通道(1)位于所述墙体(3)内侧的位置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2)处设置有第二防尘网(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动推杆(45)和遮光板(43),所述第二电动推杆(45)包括第二推杆(451)和第二电机(452),所述遮光板(43)位于所述出风口(2)的下方,所述第二电机(452)固定在所述屋顶(4)上,所述第二推杆(451)与所述遮光板(43)固定连接。
CN201920928109.XU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结构 Active CN2100509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28109.XU CN210050944U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28109.XU CN210050944U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50944U true CN210050944U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97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28109.XU Active CN210050944U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5094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7151A (zh) * 2020-10-10 2021-01-05 滕信虎 一种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钢结构
CN113756426A (zh) * 2021-09-26 2021-12-07 中择德霖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77151A (zh) * 2020-10-10 2021-01-05 滕信虎 一种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的钢结构
CN113756426A (zh) * 2021-09-26 2021-12-07 中择德霖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生态房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50944U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自然通风结构
CN208458079U (zh) 一种新型太阳能集热蓄热墙采暖通风系统
CN108291737A (zh) 通风并生物净化环境内外空气的模块及相关方法
CN206531231U (zh) 一种屋顶通风装置
CN202647966U (zh) 太阳墙供暖散热系统
CN111664526A (zh) 一种绿色节能房屋结构
CN103499989B (zh) 一种室内电气设备空调装置
CN211692182U (zh) 一种双层玻璃窗户
CN210032262U (zh) 一种可调节室内光热环境和空气质量的玻璃幕墙
CN106801484A (zh) 一种全自动光伏百叶呼吸玻璃幕墙
CN219535372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输变电成套设备
CN205747158U (zh) 独立新风型地板嵌入式对流器
CN206722157U (zh) 一种全自动光伏百叶呼吸玻璃幕墙
KR20200113529A (ko) 실내 환기 및 공기정화 창문
CN111549899B (zh) 一种房屋通风系统
CN205860194U (zh) 一种取暖器
TWI475181B (zh) Both solar power and indoor ventilation structure
CN215062928U (zh) 一种高层建筑太阳能烟囱通风发电系统
CN212253016U (zh) 一种适用于多层建筑的Trombe墙体
CN217383176U (zh) 一种带辐射对流自调节功能的新型辐射空调
CN207561074U (zh) 一种动物圈舍出风机构
CN207561077U (zh) 一种动物圈舍进风机构
CN213901240U (zh) 一种用于房屋的太阳能采暖通风设备
CN117386076B (zh) 一种空气循环式太阳能通风天窗及其施工方法
CN108566890A (zh) 一种动物圈舍的通风方法及通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