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50898U - 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50898U
CN210050898U CN201920718993.4U CN201920718993U CN210050898U CN 210050898 U CN210050898 U CN 210050898U CN 201920718993 U CN201920718993 U CN 201920718993U CN 210050898 U CN210050898 U CN 2100508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water
module
air conditioner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1899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1899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508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508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508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器本体以及由上向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空调器本体上的加湿模块、净化模块以及新风模块。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加湿模块、净化模块和新风模块分别设计的方式,并将加湿模块与新风模块分别设置在净化模块上下两端,使得加湿模块与新风模块之间相互不干涉,可以方便改善加湿模块和新风模块的局部设计,使得加湿模块和新风模块的设计不受空间限制,满足用户需求。

Description

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传统柜机的新风和加湿模块通常是一体化组合设计,安装在底盘上方主风道模块下方的空腔里,新风管与空调的制冷系统的输入输出管一并伸出室外,净化模块通常有两种布置位置,一种是和新风加湿模块一体化布置在底盘上方,另一种是布置在主进风口处蒸发器后方的进风格栅架上。当加湿模块和新风模块一体化设计安装在底盘上方的空腔时,由于空腔的空间尺寸大小有限,造成新风模块尺寸需要做得较小,严重影响了新风量的提升,同时加湿水箱容量无法做大,造成水箱容量过小加水太频繁,满足不了设计要求,仅仅能解决了新风和加湿的有与无问题,还没完全做到满足用户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器,旨在改善现有空调器的加湿模块与新风模块一体化设计导致局部结构设计空间有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器本体以及由上向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空调器本体上的加湿模块、净化模块以及新风模块。
可选地,所述加湿模块设有加湿组件;
所述加湿组件包括第一水箱、水槽、超声波装置以及第一风机;
所述第一水箱用于向所述水槽内补水;
所述超声波装置用于将所述水槽内的水雾化之后产生水雾;
所述第一风机用于将所述水雾输送至所述加湿模块外部。
可选地,所述空调器本体上设有第二水箱;
所述第二水箱与所述第一水箱之间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第二水箱内的水泵入所述第一水箱。
可选地,所述第一水箱上设有电磁阀和连通所述水槽的出水口;
所述电磁阀用于开启所述出水口,以使所述第一水箱向所述水槽内补水。
可选地,所述出水口上设有端盖,所述端盖远离所述第一水箱一端位于所述水槽内部;
所述端盖远离所述第一水箱一端设有缺口;
所述电磁阀上设有阀杆,所述阀杆上设有用于封闭所述出水口的下密封板;
所述水槽内水位低于所述缺口时,所述电磁阀驱动所述阀杆与所述下密封板同步上移,以使述出水口开启,所述第一水箱向所述水槽内补水。
可选地,所述第一水箱上设有出气口;
所述阀杆上设有用于封闭所述出气口的上密封板;
向所述第一水箱内加水时,所述电磁阀驱动所述阀杆与所述上密封板同步下移,以使所述下密封板将所述出水口封闭,所述出气口开启;
所述第一水箱向所述水槽内补水时,所述电磁阀驱动所述阀杆与所述上密封板同步上移,以使所述上密封板将所述出气口封闭。
可选地,所述空调器本体下端设有底盘;
所述新风模块设于所述底盘与所述净化模块之间的空腔内;
所述第二水箱设于所述底盘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水箱设有加水口,所述加水口连通所述底盘外部。
可选地,所述加湿模块设有用于输出加湿气流的排气口;
所述净化模块设有出风口,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出风口上方。
可选地,所述新风模块设有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
所述新风出口设于所述空调器本体正面和/或两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加湿模块、净化模块和新风模块分别设计的方式,并将加湿模块与新风模块分别设置在净化模块上下两端,使得加湿模块与新风模块之间相互不干涉,可以方便改善加湿模块和新风模块的局部设计,使得加湿模块和新风模块的设计不受空间限制,满足用户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空调器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净化模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加湿模块和新风模块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加湿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加湿模块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水箱向水槽补水时加湿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水箱向第一水箱补水时加湿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新风模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06361543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空调器外部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器本体10以及由上向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空调器本体10上的加湿模块30、净化模块13以及新风模块20。所述加湿模块30和所述新风模块20均为独立设计,分别安装在所述净化模块13两端。
由于所述加湿模块30产生的加湿气流比较重,所以所述加湿模块30位于所述净化模块13上端,产生的加湿气流输送范围相对较远,加湿更加均匀。由于净化模块13使用过程中,产生主风道25气流,主风道25气流输出时,能够与加湿气流混合产生混风,使得加湿气流的输送范围更远,并且能够使得加湿气流的输送更加分散,加湿更加均匀,加湿效率也相对更高。
由于所述加湿模块30与所述新风模块20独立设计,并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净化模块13上下两端,能够克服现有加湿模块30与新风模块20整体设计的方式导致的设计空间有限的问题,可以根据用户需要改变新风模块20的新风量;由于所述加湿模块30在所述净化模块13上方,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所述加湿模块30的供水方式。
请参阅图2和图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净化模块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加湿模块和新风模块安装结构示意图,所述空调器本体10具有壳体11,所述加湿模块30、净化模块13以及新风模块20均设于所述壳体11内,所述加湿模块30设于所述壳体11顶端,所述新风模块20设于所述壳体11底端,所述净化模块13设于所述壳体11内侧,在所述壳体11上设置主风道进风口15,同时设置出风面板12,在所述出风面板12上设置出风口16,气流通过所述主风道进风口15进入所述净化模块13进行净化之后,由所述出风口16输出。
在所述壳体11上设置净化模块支架14,将所述净化模块13设置在所述净化模块支架14上,将所述净化模块支架14设置在靠近所述主风道进风口15一侧,以使气流进入所述净化模块13时,实现净化。所述净化模块13可以为设置在所述净化模块支架14上的过滤网,如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le Air)网、普通过滤网、活性碳网、甲醛克星网或IFD(Intense Field Dielectric)集尘网等。
本实用新型可选地,所述加湿模块30设有用于输出加湿气流的排气口60;所述净化模块13设有出风口16,所述排气口60位于所述出风口16上方。所述排气口60可以设置在于所述出风口16同侧,可以设置与所述加湿模块30上方。
当所述加湿模块30运行时,产生的加湿气流通过所述排气口60输出,由于加湿气流含水量大,比较重,从所述排气口60输出之后,会有向下运动的趋势。在主风道25气流的作用下,加湿气流的输送范围更大,加湿均匀性更好。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加湿组件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可选地,所述加湿模块30设有加湿组件;所述加湿组件包括第一水箱32、水槽33、超声波装置34以及第一风机31;所述第一水箱32用于向所述水槽33内补水;所述超声波装置34用于将所述水槽33内的水雾化之后产生水雾;所述第一风机31用于将所述水雾输送至所述加湿模块30外部。所述加湿组件用于产生加湿气流。
为了避免所述水槽33内没水时,所述超声波装置34干烧,本实用新型可选地,可以在所述水槽33内设置水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水槽33内的水位。所述水位传感器好所述超声波装置34的控制电路,可以集成在所述空调器本体10的电路上,可以采用现有软件实现控制。
为了使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本方案在所述加湿模块30上方罩设有顶盖18,将所述加湿模块30完全罩设在所述顶盖18内部,以使整体结构更加美观。
所述第一风机31可以采用离心风机或其他风机,为了方便所述第一风机31的运行,可以在所述顶盖18上设置与所述第一风机31相配合的通孔,在所述顶盖18上设置加湿气流输出口19,以用于加湿气流的输出。
请继续参阅图1,在本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湿气流输出口19与所述排气口60位置相对应,以使加湿气流经由所述排气口60并由所述加湿气流输出口19输出到所述顶盖18外部。在设计所述加湿气流输出口19时,所述加湿气流输出口19可以设置在与所述出风口16同侧的侧壁上,也可以设置在所述顶盖18上端面上,以使加湿气流能够与净化模块13的出风口16输出的主风道25气流混合形成混风。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加湿模块第一水箱与第二水箱安装结构示意图,为了增大所述加湿模块30的供水量,本实用新型可选地,所述空调器本体10上设有第二水箱35;所述第二水箱35与所述第一水箱32之间设有水泵36,所述水泵36用于将所述第二水箱35内的水泵36入所述第一水箱32。在所述第一水箱32中的水量达到指定范围时,通过所述水泵36将所述第二水箱35内的水泵36入所述第一水箱32,通过所述第一水箱32向所述水槽33内补水。通过设置所述第二水箱35,能够利用所述第一水箱32和所述第二水箱35同时存水,以增大所述加湿模块30的供水量。
所述第二水箱35的安装位置,可以根据所述空调器本体10的整体设计需要来确定,可以将所述第二水箱35设置在所述第一水箱32下方,也可以将所述第二水箱35设置在所述空调器本体10底部。
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可选地,所述空调器本体10下端设有底盘17;所述新风模块20设于所述底盘17与所述净化模块13之间的空腔内;所述第二水箱35设于所述底盘17内。所述第二水箱35与所述第一水箱32支架能通过设置有水泵36的管道相连接。
由于所述第二水箱35设置在所述底盘17内部,能够实现所述第二水箱35的集成安装,可以将所述底盘17与所述第二水箱35一体成型,以使底盘17部位整体结构的加工更加方便。
为了方便所述第二水箱35加水,本实用新型可选地,所述第二水箱35设有加水口,所述加水口连通所述底盘17外部。可以将所述加水口连接外部供水设备,也可以在所述加水口上设置密封盖,在不需要加水时,将所述第二水箱35封闭。在需要向所述第二水箱35补水时,不需要拆卸所述第二水箱35,在需要向所述第一水箱32补水时,不需要打开所述第一水箱32,直接通过所述水泵36将所述第二水箱35内的水泵36入所述第一水箱32,不需要拆卸所述第一水箱32模块。
本实用新型可选地,所述第一水箱32上设有电磁阀50和连通所述水槽33的出水口37;所述电磁阀50用于开启所述出水口37,以使所述第一水箱32向所述水槽33内补水。所述电磁阀50开启时,所述出水口37打开,此时所述第一水箱32向所述水槽33内补水,当所述水槽33内的水位达到指定范围时,利用所述电磁阀50将所述出水口37关闭。
所述电磁阀50的控制方式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可以将所述电磁阀50的控制器集成在所述空调器本体10的控制器上,同时配合所述水位传感器,确定所述出水口37的启闭时间。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水箱向水槽补水时加湿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为了方便控制所述第一水箱32向所述水槽33供水,本实用新型可选地,所述出水口37上设有端盖40,所述端盖40远离所述第一水箱32一端位于所述水槽33内部;所述端盖40远离所述第一水箱32一端设有缺口41;所述电磁阀50上设有阀杆51,所述阀杆51上设有用于封闭所述出水口37的下密封板53;所述水槽33内水位低于所述缺口41时,所述电磁阀50驱动所述阀杆51与所述下密封板53同步顺着图6中A方向上移,以使述出水口37开启,所述第一水箱32内的水顺着如图6中B方向向所述水槽33内流动,所述第一水箱32向所述水槽33内补水。所述第一水箱32的水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所述出水口37进入所述水槽33内,所述端盖40下端的缺口41位于所述水槽33内部。
当所述水槽33内的水位高于所述缺口41时,所述水槽33与所述第一水箱32之间没有空气流动,此时所述下密封板53贴合在所述出水口37上,将所述出水口37封闭;当所述水槽33内的水位下降到低于所述缺口41时,空气通过所述缺口41进入所述出水口37,所述电磁阀50驱动所述阀杆51上移,所述下密封板53从所述出水口37上移开,所述第一水箱32中的水通过所述出水口37补入所述水槽33内。
所述第一水箱32内的水不断向所述水槽33内补充时,所述水槽33内的空气逐渐进入所述第一水箱32内,直到所述水槽33内的水位达到指定位置,所述电磁阀50驱动所述阀杆51下移,所述下密封板53将所述出水口37封闭。
请参阅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水箱向第一水箱补水时加湿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为了方便控制所述第二水箱35向所述第一水箱32内补水,本实用新型可选地,所述第一水箱32上设有出气口38;所述阀杆51上设有用于封闭所述出气口38的上密封板52;向所述第一水箱32内加水时,所述电磁阀50驱动所述阀杆51与所述上密封板52同步下移,以使所述下密封板53将所述出水口37封闭,所述出气口38开启;所述第一水箱32向所述水槽33内补水时,所述电磁阀50驱动所述阀杆51与所述上密封板52同步上移,以使所述上密封板52将所述出气口38封闭。当所述第一水箱32内的水补入所述水槽33内,启动所述水泵36,将所述第二水箱35内的水补入所述第一水箱32。
当所述第二水箱35向所述第一水箱32内补水时,所述电磁阀50驱动所述阀杆51顺着如图7中C方向下移,此时所述下密封板53将所述出水口37封闭,所述上密封板52从所述排气口60移开,水泵36将所述第二水箱35内的水泵36入所述第一水箱32,直到将所述第一水箱32内的空气顺着如图7中D方向从所述排气口60排出,将所述第一水箱32补满。
本方案中,所述上密封板52和所述下密封板53均位于所述第一水箱32内部,所述电磁阀50驱动所述阀杆51上下移动时,实现所述上密封板52和所述下密封板53的同步位移。
请参阅图8,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新风模块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可选地,所述新风模块20设有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22;所述新风出口22设于所述空调器本体10正面和/或两侧。所述新风模块20的新风入管口21可以与所述空调器本体10的主风道进风口15相连通,从所述主风道进风口15进风。
所述新风模块20内设有新风过滤网,为了方便所述新风过滤网的安装,在所述新风模块20上设置有新风过滤网支架23,所述新风过滤网支架23可以设于所述壳体11正面,方便更换。所述新风过滤网可以采用前述Hepa网、普通过滤网、活性碳网、甲醛克星网或IFD集尘网等
所述新风模块20具有第二风机24,所述第二风机24用于将空气通过所述新风入管口21抽入所述新风模块20,使气流通过所述新风过滤网进行过滤,经过过滤的气流通过所述新风模块20的风道25输出到所述新风出口22,所述第二风机24可以采用离心风机或其他风机。
所述新风出口22可以为设置在所述空调器本体10的壳体11正面,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壳体11两侧,可以在所述风道25上设置阀门,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块20的出风方向。
本方案通过将新风模块20、净化模块13、和加湿模块30分别独立设计,使得用各模块在选配置时灵活可选择,适应了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同时加湿模块30水箱采用第一水箱32和第二水箱35的双水箱放置于空调器本体10的顶部和底盘17的结构方案,大大地提高了水箱的容量,解决了用户频繁加水的问题,第二水箱35的加水口外露在底盘17外部,方便了加水,同时解决了用户加水需拆面板的问题,加湿模块30置于顶部向前吹出的结构方案,使得加湿气流喷出后即可与主风道25气流一起吹向远处,有利于快提升了整个房间的湿度,同时还能用户直观可视,增强加湿功能的视觉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器本体以及由上向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空调器本体上的加湿模块、净化模块以及新风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块设有加湿组件;
所述加湿组件包括第一水箱、水槽、超声波装置以及第一风机;
所述第一水箱用于向所述水槽内补水;
所述超声波装置用于将所述水槽内的水雾化之后产生水雾;
所述第一风机用于将所述水雾输送至所述加湿模块外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本体上设有第二水箱;
所述第二水箱与所述第一水箱之间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用于将所述第二水箱内的水泵入所述第一水箱。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上设有电磁阀和连通所述水槽的出水口;
所述电磁阀用于开启所述出水口,以使所述第一水箱向所述水槽内补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上设有端盖,所述端盖远离所述第一水箱一端位于所述水槽内部;
所述端盖远离所述第一水箱一端设有缺口;
所述电磁阀上设有阀杆,所述阀杆上设有用于封闭所述出水口的下密封板;
所述水槽内水位低于所述缺口时,所述电磁阀驱动所述阀杆与所述下密封板同步上移,以使述出水口开启,所述第一水箱向所述水槽内补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上设有出气口;
所述阀杆上设有用于封闭所述出气口的上密封板;
向所述第一水箱内加水时,所述电磁阀驱动所述阀杆与所述上密封板同步下移,以使所述下密封板将所述出水口封闭,所述出气口开启;
所述第一水箱向所述水槽内补水时,所述电磁阀驱动所述阀杆与所述上密封板同步上移,以使所述上密封板将所述出气口封闭。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本体下端设有底盘;
所述新风模块设于所述底盘与所述净化模块之间的空腔内;
所述第二水箱设于所述底盘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箱设有加水口,所述加水口连通所述底盘外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块设有用于输出加湿气流的排气口;
所述净化模块设有出风口,所述排气口位于所述出风口上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设有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
所述新风出口设于所述空调器本体正面和/或两侧。
CN201920718993.4U 2019-05-17 2019-05-17 空调器 Active CN2100508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8993.4U CN210050898U (zh) 2019-05-17 2019-05-17 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8993.4U CN210050898U (zh) 2019-05-17 2019-05-17 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50898U true CN210050898U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95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18993.4U Active CN210050898U (zh) 2019-05-17 2019-05-17 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508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219409B2 (ja) 空気浄化及び通風装置
CN115751544A (zh) 具有降噪功能的双重结构加湿器
CN210050898U (zh) 空调器
CN207262576U (zh) 空调器
CN212339479U (zh) 一种暗装式多功能出氧终端
CN108386927A (zh) 一种集成化智能家具柜
CN210861555U (zh) 一种新风壁挂机
CN210050937U (zh) 加湿装置及空调器
CN108253562A (zh) 一种紧凑型冷风扇
CN104422050B (zh) 冷风扇
CN210801428U (zh) 一种吊顶恒湿机组
CN204786803U (zh) 空调器
CN210511916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3803801A (zh) 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143859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8096274U (zh) 加湿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1314648Y (zh) 抽气式落地风机盘管换热器
CN220186938U (zh) 一种双边吹风换气浴室取暖器
JP7273155B2 (ja) 清浄機
CN217357316U (zh) 一种多功能办公室用加湿器
CN109959078A (zh) 加湿模块及空调设备
CN22035558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671641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703140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9389953U (zh) 一种湿膜加湿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