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50872U - 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50872U
CN210050872U CN201920797935.5U CN201920797935U CN210050872U CN 210050872 U CN210050872 U CN 210050872U CN 201920797935 U CN201920797935 U CN 201920797935U CN 210050872 U CN210050872 U CN 2100508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heating
silicon steel
humidifying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9793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宇
张江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AHAN SUNNY PLATE&STRIP TECHNIQU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AHAN SUNNY PLATE&STRIP TECHNIQU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AHAN SUNNY PLATE&STRIP TECHNIQU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AHAN SUNNY PLATE&STRIP TECHNIQU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9793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508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508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508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属于硅钢常化生产线技术领域。进气控制阀的入口与辐射管连通,进气控制阀的出口通过第一供暖管道连通至操作室。相对湿度检测仪设置在第一供暖管道上。第一加湿管道与第一供暖管道的连接点位于第二加湿管道与第一供暖管道的连接点的上游,第二加湿管道与第一供暖管道的连接点位于相对湿度检测仪与第一供暖管道的连接点的上游,加湿调节阀设置在第一加湿管道上。该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将辐射管热交换后的热空气加湿后作用于操作室的供暖,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能耗及成本。

Description

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硅钢常化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取向硅钢连续常化线中,常化炉有一段工艺段是辐射管冷却段。既将冷空气通入辐射管中,带走到炉子的热量,从而达到冷却带钢的工艺目的,然后吸热后的空气(60~70℃)被放散到厂房外。同时,在北方采暖季的时候厂房车间,操作室里又需要花费一定经费用空调或者暖气采暖。
现有的辐射管冷却段工艺将吸热后的空气白白排放到厂房外大气里,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将辐射管热交换后的热空气加湿后作用于操作室的供暖,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能耗及成本,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包括辐射管、进气控制阀、第一供暖管道、第一加湿管道、第二加湿管道、加湿水罐、相对湿度检测仪、加湿调节阀。辐射管设置在硅钢常化生产线上的冷却段,辐射管用于冷却从常化炉中出来的硅钢。进气控制阀的入口与辐射管连通,进气控制阀的出口通过第一供暖管道连通至操作室。相对湿度检测仪设置在第一供暖管道上;第一加湿管道和第二加湿管道均旁接于第一供暖管道,第一加湿管道的一端与第一供暖管道相连,第一加湿管道的另一端与加湿水罐的入口相连,第二加湿管道的一端与加湿水罐的出口相连,加湿管道的另一端与第一供暖管道相连。第一加湿管道与第一供暖管道的连接点位于第二加湿管道与第一供暖管道的连接点的上游,第二加湿管道与第一供暖管道的连接点位于相对湿度检测仪与第一供暖管道的连接点的上游,加湿调节阀设置在第一加湿管道上。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通过第一供暖管道将辐射管热交换后的热空气送入操作室,合理利用硅钢常化生产线的热能,减少了能源的浪费,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能耗及成本;热空气加湿后供暖,能够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另外,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相对湿度检测仪与加湿调节阀电连接,加湿调节阀用于响应于相对湿度检测仪检测到的信号调节阀门开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相对湿度检测仪与加湿调节阀电连接后,加湿调节阀能够响应相对湿度检测仪检测的信号调节阀门的开度,控制进入加湿水罐的空气流量,以改变第一供暖管道中混入的加湿空气的比例,从而实现对第一供暖管道输出的空气的相对湿度进行调节。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检测仪和第一出口调节阀,第一温度检测仪设置于第一供暖管道的出口端,第一出口调节阀设置于第一供暖管道上,第一出口调节阀位于第一温度检测仪和相对湿度检测仪之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温度检测仪检测第一供暖管道出口处的空气温度,实现对进入操作室的空气温度的实时检测;通过第一出口调节阀调节第一供暖管道的出口流量,从而调节操作室的空气温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温度检测仪与第一出口调节阀电连接,第一出口调节阀用于响应于第一温度检测仪检测到的信号调节阀门开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一温度检测仪与第一出口调节阀电连接,实现第一出口调节阀的自动控制,从而实现对第一供暖管道的出口端的空气温度的调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还包括第二供暖管道、第二温度检测仪及第二出口调节阀,进气控制阀的出口通过第二供暖管道连通至厂房车间,第二温度检测仪设置于第二供暖管道的出口端,第二出口调节阀设置在第二供暖管道上,第二出口调节阀与第二供暖管道的连接点位于第二温度检测仪在第二供暖管道的连接点的上游。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第二供暖管道将辐射管的热空气输送至厂房车间,合理利用热能,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了生产能耗及成本;通过第二温度检测仪检测第二供暖管道的出口端温度,实现对进入厂房车间的热空气的温度实时检测;通过第二出口调节阀控制第二供暖管道的出口的热空气流量,从而调整厂房车间的空气温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温度检测仪与第二出口调节阀电连接,第二出口调节阀用于响应第二温度检测仪检测到的信号调节阀门开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第二温度检测仪与第二出口调节阀电连接后,第二出口调节阀响应第二温度检测仪检测的信号进行阀门开度的调节,实现自动控制,第二供暖管道的出口温度调节更灵活。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加湿水罐设置有液位计。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液位计观察加湿水罐内的液位,及时补充加湿水罐内的水。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的示意图。
图标:100-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11-辐射管;12-进气控制阀;13-第一供暖管道;14-第一加湿管道;15-第二加湿管道;16-加湿水罐;17-相对湿度检测仪;18-加湿调节阀;19-第一温度检测仪;20-第一出口调节阀;21-第二供暖管道;22-第二温度检测仪;23-第二出口调节阀;24-液位计;25-操作室;26-厂房车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描述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100,包括:辐射管11、进气控制阀12、第一供暖管道13、第一加湿管道14、第二加湿管道15、加湿水罐16、相对湿度检测仪17、加湿调节阀18。
具体而言,辐射管11设置在硅钢常化生产线上的冷却段,辐射管11用于冷却从常化炉中出来的硅钢。冷却空气经辐射管11热交换后,辐射管11的出口排出热空气。进气控制阀12的入口与辐射管11连通,辐射管11排出的热空气进入进气控制阀12。进气控制阀12的出口通过第一供暖管道13连通至操作室25,热空气经第一供暖管道13进入操作室25。相对湿度检测仪17设置在第一供暖管道13上;第一加湿管道14和第二加湿管道15均旁接于第一供暖管道13,第一加湿管道14的一端与第一供暖管道13相连,第一加湿管道14的另一端与加湿水罐16的入口相连;第二加湿管道15的一端与加湿水罐16的出口相连,第二加湿管道15的另一端与第一供暖管道13相连;第一加湿管道14与第一供暖管道13的连接点位于第二加湿管道15与第一供暖管道13的连接点的上游,第二加湿管道15与第一供暖管道13的连接点位于相对湿度检测仪17与第一供暖管道13的连接点的上游。加湿调节阀18设置在第一加湿管道14上,用于控制进入加湿水罐16的热空气的流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100,通过第一供暖管道13将辐射管11热交换后的热空气送入操作室25,合理利用硅钢常化生产线的热能,减少了能源的浪费,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能耗及成本;热空气加湿后供暖,能够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第一供暖管道13上旁接第一加湿管道14及第二加湿管道15的设计,使得辐射管11的热空气在第一供暖管道13的第一加湿管道14与第一供暖管道13的连接点处分为两条支路,一条支路流向第一加湿管道14,然后流经加湿水罐16及第二加湿管道15;另一条支路沿第一供暖管道13继续前行;两条支路在第二加湿管道15与第一供暖管道13的连接点处汇合流向相对湿度检测仪17,通过相对湿度检测仪17检测第一供暖管道13中的热空气的相对湿度。相当于,第一加湿管道14、加湿水罐16及第二加湿管道15构成了加湿组件,能够对第一供暖管道13的部分热空气加湿,从而使得第一供暖管道13输出的热空气具有一定的湿度,适于为操作室25提供舒适的供暖环境。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相对湿度检测仪17与加湿调节阀18电连接,加湿调节阀18用于响应于相对湿度检测仪17检测到的信号调节阀门开度。当相对湿度检测仪17与加湿调节阀18电连接之后,加湿调节阀18能够响应相对湿度检测仪17检测的信号调节阀门的开度,控制进入加湿水罐16的空气流量,以改变第一供暖管道13中混入的加湿空气的比例,从而实现对第一供暖管道13输出的空气的相对湿度进行调节。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100还包括第一控制器(图中未标出),第一控制器分别与相对湿度检测仪17和加湿调节阀18电连接。相对湿度检测仪17用于检测第一供暖管道13中气体的相对湿度值,并生成相对湿度电信号发送至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相对湿度电信号控制加湿调节阀18的阀门开度,以改变进入加湿水罐16的热空气的流量,从而改变第一供暖管道13中混入的加湿热空气的量,实现对第一供暖管道13内的热空气的相对湿度调节。在本申请的可选方式中,第一控制器可以采用PLC控制器,便于实现对加湿调节阀18的自动控制。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100还包括第一温度检测仪19和第一出口调节阀20。第一温度检测仪19设置于第一供暖管道13的出口端,第一出口调节阀20设置于第一供暖管道13上,第一出口调节阀20位于第一温度检测仪19和相对湿度检测仪17之间。通过第一温度检测仪19检测第一供暖管道13出口处的空气温度,实现对进入操作室25的空气温度的实时检测;通过第一出口调节阀20调节第一供暖管道13的出口流量,从而调节操作室25的空气温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温度检测仪19与第一出口调节阀20电连接,第一出口调节阀20用于响应于第一温度检测仪19检测到的信号调节阀门开度。当第一温度检测仪19与第一出口调节阀20电连接后,第一出口调节阀20能够响应第一温度检测仪19检测的信号调节阀门的开度,控制第一供暖管道13的出口输送的热空气的流量,实现第一出口调节阀20的自动控制,第一供暖管道13的出口温度调节更灵活。
进一步地,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100还包括第二控制器(图中未标出),第二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温度检测仪19和第一出口调节阀20电连接。第一温度检测仪19用于检测第一供暖管道13的出口端的温度,并生成第一温度信号发送至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温度信号控制第一出口调节阀20调节阀门开度,以改变进入操作室25的热空气的流量,实现对第一供暖管道13输出的热空气流量的控制,变相调节操作室25的空气温度。在本申请的可选方式中,第二控制器可以采用PLC控制器,便于实现对第一温度调节阀的自动控制;第二控制器可以与第一控制器为同一个控制器,也可以为不同的控制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100还包括第二供暖管道21、第二温度检测仪22及第二出口调节阀23。进气控制阀12的出口通过第二供暖管道21连通至厂房车间26,能够为厂房车间26提供热能,合理利用热能。第二温度检测仪22设置于第二供暖管道21的出口端,第二出口调节阀23设置在第二供暖管道21上,第二出口调节阀23与第二供暖管道21的连接点位于第二温度检测仪22在第二供暖管道21的连接点的上游。
在满足操作室25供暖需求的前提下,通过第二供暖管道21将辐射管11的热空气输送至厂房车间26,合理利用热能,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了生产能耗及成本。通过第二温度检测仪22检测第二供暖管道21的出口端温度,实现对进入厂房车间26的热空气的温度实时检测;通过第二出口调节阀23控制第二供暖管道21的出口的热空气流量,从而调整厂房车间26的空气温度。
在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温度检测仪22与第二出口调节阀23电连接,第二出口调节阀23用于响应第二温度检测仪22检测到的信号调节阀门开度。当第二温度检测仪22与第二出口调节阀23电连接后,第二出口调节阀23能够响应第二温度检测仪22检测的信号调节阀门的开度,控制第二供暖管道21的出口输送的热空气的流量,实现自动控制,第二供暖管道21的出口温度调节更灵活。
进一步地,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100还包括第三控制器(图中未标出),第三控制器分别与第二温度检测仪22和第二出口调节阀23电连接。第二温度检测仪22用于检测第二供暖管道21的出口端的温度,并生成第二温度信号发送至第三控制器;第三控制器用于根据第二温度信号控制第二出口调节阀23调节阀门开度,以改变进入厂房车间26的热空气的流量,实现对第二供暖管道21输出的热空气流量的控制,变相调节厂房车间26的空气温度。在本申请的可选方式中,第三控制器可以采用PLC控制器,便于实现对第二温度调节阀的自动控制;第三控制器可以与第一控制器、第二控制器为同一个控制器,也可以为不同的控制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加湿水罐16设置有液位计24。通过液位计24能够观察加湿水罐16内的液位,在加湿水罐16内的水位较低时,可以及时补充加湿水罐16内的水,实现对加湿水罐16内的水位的检测。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供暖管道13和第二供暖管道2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100的工作原理为:
硅钢在常化炉出来后,经辐射管11冷却,冷空气在辐射管11进行热交换形成热空气,热空气经进气调节阀通过第一供暖管道13流入操作室25,在第一供暖管道13流动时,旁接第一加湿管道14及第二加湿管道15,配合加湿水罐16对热空气加湿,从而使得第一供暖管道13输送的热空气具有一定的湿度,具有湿度的热空气送入操作室25内,为用户提供输送的供暖环境;同时,热空气还可以经进气调节阀通过第二供暖管道21流入厂房车间26,实现热能的不同用途,合理利用热能,降低生产能耗及成本。
该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100,通过第一供暖管道13将辐射管11热交换后的热空气送入操作室25以及通过第二供暖管道21将热空气送入厂房车间26,合理利用硅钢常化生产线的热能,减少了能源的浪费,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降低了生产能耗及成本;热空气加湿后供暖,能够为用户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管、进气控制阀、第一供暖管道、第一加湿管道、第二加湿管道、加湿水罐、相对湿度检测仪、加湿调节阀;
所述辐射管设置在硅钢常化生产线上的冷却段,所述辐射管用于冷却从常化炉中出来的硅钢,所述进气控制阀的入口与所述辐射管连通,所述进气控制阀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一供暖管道连通至操作室,所述相对湿度检测仪设置在所述第一供暖管道上,所述第一加湿管道和所述第二加湿管道均旁接于所述第一供暖管道,所述第一加湿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供暖管道相连,所述第一加湿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加湿水罐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二加湿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加湿水罐的出口相连,所述加湿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供暖管道相连,所述第一加湿管道与所述第一供暖管道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二加湿管道与所述第一供暖管道的连接点的上游,所述第二加湿管道与所述第一供暖管道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相对湿度检测仪与所述第一供暖管道的连接点的上游,所述加湿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一加湿管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湿度检测仪与所述加湿调节阀电连接,所述加湿调节阀用于响应于所述相对湿度检测仪检测到的信号调节阀门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还包括第一温度检测仪和第一出口调节阀,所述第一温度检测仪设置于所述第一供暖管道的出口端,所述第一出口调节阀设置于所述第一供暖管道上,所述第一出口调节阀位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仪和所述相对湿度检测仪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仪与所述第一出口调节阀电连接,所述第一出口调节阀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温度检测仪检测到的信号调节阀门开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还包括第二供暖管道、第二温度检测仪及第二出口调节阀,所述进气控制阀的出口通过所述第二供暖管道连通至厂房车间,所述第二温度检测仪设置于所述第二供暖管道的出口端,所述第二出口调节阀设置在所述第二供暖管道上,所述第二出口调节阀与所述第二供暖管道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二温度检测仪在所述第二供暖管道的连接点的上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检测仪与所述第二出口调节阀电连接,所述第二出口调节阀用于响应所述第二温度检测仪检测到的信号调节阀门开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水罐设置有液位计。
CN201920797935.5U 2019-05-29 2019-05-29 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 Active CN2100508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7935.5U CN210050872U (zh) 2019-05-29 2019-05-29 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97935.5U CN210050872U (zh) 2019-05-29 2019-05-29 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50872U true CN210050872U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96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97935.5U Active CN210050872U (zh) 2019-05-29 2019-05-29 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5087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0863A (zh) * 2020-05-12 2020-08-11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针对分户热计量的室内加湿装置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20863A (zh) * 2020-05-12 2020-08-11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针对分户热计量的室内加湿装置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520863B (zh) * 2020-05-12 2021-08-03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针对分户热计量的室内加湿装置控制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36138U (zh) 一种新风加湿系统
BG61409B1 (en) Airconditioning unit for residential premises
CN210050872U (zh) 硅钢常化生产线车间供暖节能系统
CN207279847U (zh) 一种带温湿度传感器的组合空调
CN202747542U (zh) 一种变风量空调系统温湿度控制装置
CN202392890U (zh) 一种供热二次管网分布式平衡控制系统
CN1123742C (zh) 一种新风机组混风防冻的方法及装置
CN201448918U (zh) 高智能板式换热机组
CN207365207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8720458U (zh) 一种带有变频器的变风量系统
CN210320247U (zh) 一种供暖系统
CN208817657U (zh) 快速独立调节温度的变风量系统
CN112781134A (zh) 分集水器混水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8864331U (zh) 一种单冷源变双水温的空调温湿系统
CN215723486U (zh) 锅炉废气供暖系统
CN209165572U (zh) 一种工艺热水供水系统
CN219346656U (zh) 一种空调机组的送风回收系统
CN219083261U (zh) 节能型洁净空调机组
CN211084266U (zh) 一种模块化集成式换热器的空调系统
CN210373908U (zh) 用于中央空调的供热系统
CN217357075U (zh) 一种大温差空调末端系统
CN218410183U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产热量厂房用的净化通风系统
CN215235299U (zh) 一种用于喷涂领域的自动控温装置
CN215951575U (zh) 换热系统
CN215597580U (zh) 一种室内空气温度调节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