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49294U - 一种隔振排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振排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49294U
CN210049294U CN201920584632.5U CN201920584632U CN210049294U CN 210049294 U CN210049294 U CN 210049294U CN 201920584632 U CN201920584632 U CN 201920584632U CN 210049294 U CN210049294 U CN 210049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isolation
pile
wall
vibration
isolation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8463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斌
张胜龙
吴宗臻
刘力
赵鑫
程永谊
王冰
戴源廷
魏志恒
李洋
李玉路
赵俣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rban Rail Transit Center Of China Railway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 Ltd CARS
Beijing Engineering Consultation Co Ltd of CARS
Original Assignee
Urban Rail Transit Center Of China Railway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rban Rail Transit Center Of China Railway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Urban Rail Transit Center Of China Railway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8463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49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49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49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振排桩,包括:埋设于地下振源与被保护建筑物土体之间的至少一排隔振排桩,每排隔振排桩布置多个隔振桩,多个隔振桩的桩长沿远离地下振源的方向逐渐减小,相邻两个隔振桩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隔振桩顶部与地面之间填充防水材料;每个隔振桩包括上隔振桩和下隔振桩,上隔振桩为空心结构,包括上隔振桩外壁、上隔振桩内壁、位于上隔振桩外壁和上隔振桩内壁之间的上钢筋架,及浇注在上隔振桩外壁和上隔振桩内壁之间的混凝土,上隔振桩内壁设有弹性垫层,下隔振桩为实心结构,包括下隔振桩外壁、位于下隔振桩外壁内部的下钢筋架,及浇注在下隔振桩外壁内部的混凝土。本实用新型的隔振排桩,在减少施工工程的同时能提高减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隔振排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隔振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隔振排桩。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越来越多。地铁列车运行会引起隧道结构、周围土体及附近建筑物的振动。如果不使用减振措施,会造成建筑物内振动过大,对周围居民造成严重的影响。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振源与建筑物之间设置一排或多排隔振排桩隔振,但这种普通的隔振排桩多采用长度一致的排桩,施工工程较大,且所有排桩都是实心的桩体,导致隔振效果不好,无法达到隔振的预期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振排桩,在减少施工工程的同时能大幅提高减振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振排桩,包括:埋设于地下振源与被保护建筑物的土体之间的至少一排隔振排桩,每排隔振排桩布置有多个隔振桩,多个隔振桩的桩长沿远离所述地下振源的方向逐渐减小,且相邻两个隔振桩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隔振桩顶部与地面之间填充有防水材料;
其中,每个隔振桩包括上隔振桩和下隔振桩,所述上隔振桩为空心结构,该空心结构包括上隔振桩外壁、上隔振桩内壁、位于所述上隔振桩外壁和所述上隔振桩内壁之间的上钢筋架,以及浇注在所述上隔振桩外壁和所述上隔振桩内壁之间的混凝土,所述上隔振桩内壁设置有弹性垫层,所述下隔振桩为实心结构,该实心结构包括下隔振桩外壁、位于所述下隔振桩外壁内部的下钢筋架,以及浇注在所述下隔振桩外壁内部的混凝土。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距离所述地下振源最近的隔振桩的埋设深度不小于所述地下振源的深度,且距离所述地下振源最近的隔振桩的埋设深度不小于所述被保护建筑物的埋设深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垫层为橡胶垫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橡胶垫板的材质为丁苯橡胶、丁腈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乙丙橡胶或氯丁橡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每个隔振桩两侧还开设有排水沟。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多排隔振排桩对应位置处的隔振桩两侧的排水沟分别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沟顶部设置透水材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沟的开设深度小于所述防水材料的填充深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钢筋架和所述下钢筋架设计为一体式钢筋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上隔振桩所述下隔振桩的桩长之比为1:1~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隔振排桩,将多个隔振桩的桩长沿远离地下振源的方向逐渐减小,在保证减振效果的同时也能大幅减少隔振排桩的建筑材料,减少工程量并降低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隔振排桩,每个隔振桩顶部与地面之间填充有防水材料,可以避免地面上的水直接灌入隔振桩内,保证隔振排桩的隔振效果。
3、本实用新型的隔振排桩,将每个隔桩设计为上隔振桩和下隔振桩,上隔振桩设计为空心结构在减少施工材料的同时能有效减少来自面波的能量,达到隔振效果,同时下隔振装设计为实心结构,在便于施工的同时能保证对振源的隔振效果。
4、本实用新型的隔振排桩,在上隔振桩内壁设置橡胶垫板,进一步提高了减振效果。
5、本实用新型的隔振排桩,每个隔振桩两侧开设排水沟,将隔振桩附近的地面水引至蓄水池,避免地面水渗入隔振桩及其周围影响隔振排桩的隔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隔振排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地下振源;2、被保护建筑物;3、上隔振桩;4、下隔振桩;5、防水材料;6、排水沟;7、透水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隔振排桩,包括:埋设于地下振源1与被保护建筑物2的土体之间的至少一排隔振排桩,隔振排桩排数的增加,隔振效果会增大。双排隔振排桩效果好于单排隔振排桩,但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因此优选至少设置三排隔振排桩。每排隔振排桩布置有多个隔振桩,桩长也是影响隔振效果的主要因素,随着桩长的增加,排桩的隔振效果会越明显,但是当桩长增加到一定值时,隔振效果的变化不大。
本实用新型将多个隔振桩的桩长沿远离地下振源1的方向逐渐减小,且相邻两个隔振桩之间的距离相等,由于土体的阻尼作用,振动波在传播过程中,强度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小,因此,将远离地下振源1的排桩的长度逐渐减小,在保证减振效果的同时也能大幅减少隔振排桩的建筑材料,减少工程量并降低成本。在施工时,要确保距离地下振源1最近的隔振桩的埋设深度不小于地下振源1的深度,且距离地下振源1最近的隔振桩的埋设深度不小于被保护建筑物2的埋设深度,保证对建筑物的隔振效果。
另外,每个隔振桩顶部与地面之间填充有防水材料5,可以避免地面上的水直接灌入隔振桩内,进而影响隔振效果。
其中,每个隔振桩包括上隔振桩3和下隔振桩4,上隔振桩3为空心结构,该空心结构包括上隔振桩外壁、上隔振桩内壁、位于上隔振桩外壁和上隔振桩内壁之间的上钢筋架,以及浇注在上隔振桩外壁和上隔振桩内壁之间的混凝土,上隔振桩内壁设置有弹性垫层,下隔振桩4为实心结构,该实心结构包括下隔振桩外壁、位于下隔振桩外壁内部的下钢筋架,以及浇注在下隔振桩外壁内部的混凝土。靠近地表深度的面波是造成地面振动的主要因素,上隔振桩3设计为空心结构,在减少施工材料的同时能有效减少来自面波的能量,达到隔振效果,同时下隔振装4设计为实心结构,在便于施工的同时能保证对振源的隔振效果。
进一步的,弹性垫层为橡胶垫板。将上隔振桩内壁设计为橡胶垫板,进一步吸收了来自面波的能量,提高了减振效果。橡胶垫板的材质为丁苯橡胶、丁腈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乙丙橡胶或氯丁橡胶,但不仅限于上述橡胶材质。只要是弹性良好,具良好的压缩变形,且具备耐磨、耐腐蚀等性能,能适用于土体的环境即可。橡胶垫板通过镀锌钉子固定在上隔振桩内壁上,这种安装方式更为简单便捷,能提高施工效率,也能减小人工粘贴造成的失误。
进一步的,每个隔振桩两侧还开设有排水沟6。在有多排隔振排桩时,多排隔振排桩对应位置处的隔振桩两侧的排水沟6分别连通。排水沟6的开设深度小于防水材料5的填充深度,避免排水沟中的水渗入到上隔振桩3内,配合橡胶垫板,进一步避免排水沟中的水渗入到上隔振桩3内,确保上隔振桩3的隔振效果。排水沟的水最终被引至蓄水池,从而将隔振桩附近的地面水引至蓄水池,避免地面水渗入隔振桩及其周围影响隔振排桩的隔振效果。更进一步的,排水沟6顶部敷设透水材料7,透水材料7与防水材料5顶部齐平,这样更容易施工,同时可将地面的水通过透水材料7引入排水沟,也能避免地面水渗入隔振桩。
进一步的,上钢筋架和下钢筋架设计为一体式钢筋架,在实际施工时,将一体式钢筋架放入上隔振桩和下隔振桩的模板内,然后将混凝土浇注到下隔振桩的模板内,最后将混凝土浇注到上隔振桩的模板内,完成单个排桩的浇注,设计成一体式钢筋架能节省施工工程量。上隔振桩3下隔振桩4的桩长之比为1:1~1:3,这个比例能同时保证上隔振桩3和下隔振桩4的隔振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隔振排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于地下振源(1)与被保护建筑物(2)的土体之间的至少一排隔振排桩,每排隔振排桩布置有多个隔振桩,多个隔振桩的桩长沿远离所述地下振源(1)的方向逐渐减小,且相邻两个隔振桩之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隔振桩顶部与地面之间填充有防水材料(5);
其中,每个隔振桩包括上隔振桩(3)和下隔振桩(4),所述上隔振桩(3)为空心结构,该空心结构包括上隔振桩外壁、上隔振桩内壁、位于所述上隔振桩外壁和所述上隔振桩内壁之间的上钢筋架,以及浇注在所述上隔振桩外壁和所述上隔振桩内壁之间的混凝土,所述上隔振桩内壁设置有弹性垫层,所述下隔振桩(4)为实心结构,该实心结构包括下隔振桩外壁、位于所述下隔振桩外壁内部的下钢筋架,以及浇注在所述下隔振桩外壁内部的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排桩,其特征在于,距离所述地下振源(1)最近的隔振桩的埋设深度不小于所述地下振源(1)的深度,且距离所述地下振源(1)最近的隔振桩的埋设深度不小于所述被保护建筑物(2)的埋设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排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层为橡胶垫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振排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垫板的材质为丁苯橡胶、丁腈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乙丙橡胶或氯丁橡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排桩,其特征在于,每个隔振桩两侧还开设有排水沟(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振排桩,其特征在于,多排隔振排桩对应位置处的隔振桩两侧的排水沟(6)分别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振排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6)顶部设置透水材料(7)。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振排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6)的开设深度小于所述防水材料(5)的填充深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排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钢筋架和所述下钢筋架设计为一体式钢筋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振排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隔振桩(3)所述下隔振桩(4)的桩长之比为1:1~1:3。
CN201920584632.5U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隔振排桩 Active CN210049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4632.5U CN210049294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隔振排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4632.5U CN210049294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隔振排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49294U true CN210049294U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818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84632.5U Active CN210049294U (zh) 2019-04-25 2019-04-25 一种隔振排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4929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2319A (zh) * 2021-02-01 2021-06-11 东南大学 一种地铁结构用耗能桩
CN114687385A (zh) * 2022-03-16 2022-07-01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地铁隧道减振隔振屏障周期垫层
CN115637709A (zh) * 2022-11-07 2023-01-24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爆破隔振作用的基坑围护结构及岩石基坑爆破开挖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2319A (zh) * 2021-02-01 2021-06-11 东南大学 一种地铁结构用耗能桩
CN114687385A (zh) * 2022-03-16 2022-07-01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地铁隧道减振隔振屏障周期垫层
CN115637709A (zh) * 2022-11-07 2023-01-24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爆破隔振作用的基坑围护结构及岩石基坑爆破开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49294U (zh) 一种隔振排桩
CN202969393U (zh) 一种公路高填方涵洞的加筋减载结构
CN107401413A (zh) 用于膨胀性地层的隧道结构
CN106981855A (zh) 一种高铁路基电缆槽系统
CN210127485U (zh) 一种混凝土吸力式沉箱基础与薄壁墩柱连接结构
CN109371763A (zh) 一种高地下水位低填浅挖膨胀土路基施工方法
CN104074197B (zh) 大直径薄壁筒桩复合锚杆式基坑围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210031903U (zh) 一种基于浆砌片石的挡土墙结构
CN209428870U (zh) 一种高地下水位低填浅挖膨胀土路基结构
CN204825920U (zh) 一种地下结构外墙与围护排桩一体化竖向受荷构造
CN216108602U (zh) 一种河涌治理挡土墙支护结构
CN107419811A (zh) 地下室底板支护桩与泄水孔防水堵漏的方法及其结构
CN205502017U (zh) 一种防止一柱一桩钢管柱反浆接头装置
CN204530790U (zh) 一种有锚杆约束的聚氨酯硬泡连续隔振屏障
CN114263219A (zh) 一种用于地下工程的底板后浇带超前止水结构以及施工方法
JP2006274657A (ja) 建築基礎構造の施工方法
CN209482302U (zh) 卫生填埋场衬垫层装配式锚固结构
CN206467648U (zh) 一种处理岩溶地基的深埋式桩、复合梁板结构
CN102061695A (zh) 一种排水管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
CN206346220U (zh) 一种含eps缓冲层的桩基挡墙抗震支挡结构
CN108611941A (zh) 一种用于饱和高填方路基处理的方法
CN218643414U (zh) 一种泡沫混凝土扶壁式挡土墙防护结构
CN212896426U (zh) 一种用于城市综合管廊基坑的止水帷幕
CN211498332U (zh) 高速公路填方路基
CN220058116U (zh) 一种工程建设地下室混凝土结构防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1

Address after: 100081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Daliushu No. 2 Hospital Road, a district 15 building 4 layer, 6 layer

Patentee after: Urban rail transit center of China Railway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Railway Academy (Beijing)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1 Beijing city Haidian District Daliushu No. 2 Hospital Road, a district 15 building 4 layer, 6 layer

Patentee before: Urban rail transit center of China Railway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28

Address after: 100081 4 / F and 6 / F, No.15 building, No.2 courtyard, Daliushu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Urban rail transit center of China Railway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Railway Academy (Beijing)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100081 4 / F and 6 / F, No.15 building, No.2 courtyard, Daliushu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Urban rail transit center of China Railway Research Institute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Academy of Railway Sciences (Beijing)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