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47983U - 一种带扣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47983U
CN210047983U CN201920785058.XU CN201920785058U CN210047983U CN 210047983 U CN210047983 U CN 210047983U CN 201920785058 U CN201920785058 U CN 201920785058U CN 210047983 U CN210047983 U CN 2100479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ckle
plate
hole
connecting plate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8505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梦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Gao Luo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Gao Luo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Gao Luo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Gao Luo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8505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479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479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479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elt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带端头连接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带扣,包括上下分布的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所述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之间通过弧形板连接,所述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上分别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贯穿有U型钉,所述第一扣板的内侧均匀分布有第一防滑刺,所述第二扣板的内侧均匀分布有第二防滑刺,所述弧形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侧边设置,第一防滑刺和第二防滑刺分别和输送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触,大大提升了带扣和输送带之间的结合能力,不容易松脱,使用寿命更长。

Description

一种带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带端头连接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扣。
背景技术
输送带在使用中需要采用带扣将其两个端头连接起来。输送带带扣由U形扣体和U形钉构成,U形钉穿过U形扣体的上下扣板实现固定。现有技术中,工厂将生产后的多个带扣沿直线方向并列排列,并共同焊接在一根钢丝上,以保持带扣之间的间距和带扣的排列方向,便于安装到输送带端头。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传统方案中的U形扣体和输送带之间的结合能力差,长期使用后,U形扣体和输送带之间容易松脱,如何发明一种带扣来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扣,旨在改善传统方案中的U形扣体和输送带之间的结合能力差,长期使用后,U形扣体和输送带之间容易松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扣,包括上下分布的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所述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之间通过弧形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上分别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之间贯穿有U型钉,所述第一扣板的内侧均匀分布有第一防滑刺,所述第二扣板的内侧均匀分布有第二防滑刺,所述第一扣板、第二扣板和弧形板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弧形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侧边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不少于两组。便于U型钉通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贯穿输送带。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均位于和弧形板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靠近第一扣板和第二扣板的侧边设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防滑刺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扣板上,所述的第二防滑刺垂直设置于第一扣板上。通过第一防滑刺和第二防滑刺的设计,大大提升了带扣和输送带之间的结合能力,不容易松脱。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防滑刺和第二防滑刺均通过压制成型,制作工艺简单。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扣板、第二扣板和弧形板的厚度均不小于2.5毫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扣,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多组带扣并排分布,分别夹紧固定在输送带的两端,利用U型钉紧固,通过在第一扣板的底部增设第一防滑刺,并在第二扣板的顶部增设第二防滑刺,使第一防滑刺和第二防滑刺分别和输送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触,大大提升了带扣和输送带之间的结合能力,不容易松脱,使用寿命更长,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U型钉卸下后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扣板;101-第一通孔;102-第二防滑刺;2-第二扣板;201-第二通孔;202-第一防滑刺;3-弧形板;301-第一连接板;302-第二连接板;4-U型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扣,包括上下分布的第一扣板1和第二扣板2,所述第一扣板1和第二扣板2之间通过弧形板3连接,所述第一扣板1和第二扣板2上分别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1,所述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1之间贯穿有U型钉4,在使用时,多组带扣并排分布,分别夹紧固定在输送带的两端,利用U型钉4紧固,状态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扣板1的内侧均匀分布有第一防滑刺202,所述第二扣板2的内侧均匀分布有第二防滑刺102,所述第一扣板1、第二扣板2和弧形板3为一体式结构,第一防滑刺202和第二防滑刺102分别和输送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触,所述弧形板3包括第一连接板301和第二连接板302,所述第一连接板301和第二连接板302间隔分布,使间隔距离不小于第一连接板301和第二连接板302的宽度,且所述第二连接板302靠近侧边设置。
具体的,所述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1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1均不少于两组,便于U型钉4通过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1贯穿输送带。
具体的,所述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1均位于和弧形板3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1分别靠近第一扣板1和第二扣板2的侧边设置。
具体的,所述第一防滑刺202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扣板2上,所述的第二防滑刺102垂直设置于第一扣板1上,通过第一防滑刺202和第二防滑刺102的设计,大大提升了带扣和输送带之间的结合能力,不容易松脱。
具体的,所述第一防滑刺202和第二防滑刺102均通过压制成型,制作工艺简单。
具体的,所述第一扣板1、第二扣板2和弧形板3的厚度均不小于2.5毫米。
具体的,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多组带扣并排分布,分别夹紧固定在输送带的两端,利用U型钉4紧固,状态如图4所示,通过在第一扣板1的内侧增设第一防滑刺202,并在第二扣板2的内侧增设第二防滑刺102,使第一防滑刺202和第二防滑刺102分别和输送带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触,大大提升了带扣和输送带之间的结合能力,不容易松脱,使用寿命更长,适合推广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带扣,包括上下分布的第一扣板(1)和第二扣板(2),所述第一扣板(1)和第二扣板(2)之间通过弧形板(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板(1)和第二扣板(2)上分别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1),所述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1)之间贯穿有U型钉(4),所述第一扣板(1)的内侧均匀分布有第一防滑刺(202),所述第二扣板(2)的内侧均匀分布有第二防滑刺(102),所述第一扣板(1)、第二扣板(2)和弧形板(3)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弧形板(3)包括第一连接板(301)和第二连接板(302),所述第一连接板(301)和第二连接板(302)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连接板(302)靠近侧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1)上下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1)均不少于两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1)均位于和弧形板(3)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201)分别靠近第一扣板(1)和第二扣板(2)的侧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刺(202)垂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扣板(2)上,所述的第二防滑刺(102)垂直设置于第一扣板(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刺(202)和第二防滑刺(102)均通过压制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板(1)、第二扣板(2)和弧形板(3)的厚度均不小于2.5毫米。
CN201920785058.XU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带扣 Active CN2100479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5058.XU CN210047983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带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85058.XU CN210047983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带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47983U true CN210047983U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96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85058.XU Active CN210047983U (zh) 2019-05-29 2019-05-29 一种带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479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176108U (zh) 一种电路板垂直电镀的夹送装置
CN210047983U (zh) 一种带扣
CN205060653U (zh) 一种传送带
CN203938104U (zh) 一种橡胶输送链条
CN212711125U (zh) 一种大倾角输送带
CN211529935U (zh) 一种兼容型直插式led灯珠用支架
CN210723069U (zh) 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用链式设备的上料机构
CN211407915U (zh) 一种便于调节大小的参会证外壳
CN206388716U (zh) 光伏焊带及光伏组件
CN202414713U (zh) 一种皮带清扫器
CN201783248U (zh) 一种橡胶带式真空过滤机的托滤布装置
CN220756737U (zh) 一种新型皮带扣
CN212827508U (zh) 一种全自动经济财务类票据清点器
CN218816142U (zh) 一种皮带夹
CN216835534U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串焊机输送带
CN205501438U (zh) 长寿精密型超薄电路板电镀结构
CN219157024U (zh) 一种用于板状零件的卡扣型挂
CN212662780U (zh) 一种用于自来水沉淀池的填充物
CN216192830U (zh) 一种电极涂镀加工用装夹治具
CN213867114U (zh) 一种稳固型轨距挡板
CN214465847U (zh) 一种具有加强筋结构的链条用弯板
CN209567595U (zh) 成品纸板的夹紧运输装置
CN210735284U (zh) 链条扣件单元及其链条
CN207844690U (zh) 用于运输阳角线的异型牵引机压块组
CN211778455U (zh) 一种机车轨道用双层弹簧垫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