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43770U - 底座及电热水壶 - Google Patents

底座及电热水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43770U
CN210043770U CN201920278705.8U CN201920278705U CN210043770U CN 210043770 U CN210043770 U CN 210043770U CN 201920278705 U CN201920278705 U CN 201920278705U CN 210043770 U CN210043770 U CN 210043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inlet
connector
hole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7870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Sunway Injection Mo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27870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43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43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4377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座及电热水壶,底座包括底壳、上盖、进水组件及出水组件。底壳内部设有腔体,底壳上设有进水孔及出水孔;上盖盖设于底壳上,上盖上设有供水孔及排水孔;进水组件包括第一进水接头、第二进水接头、电磁阀及供水管,第一进水接头穿设于进水孔,并与第二进水接头转动连接,第二进水接头与电磁阀连通,电磁阀与供水管连通,供水管穿设于供水孔;出水组件包括第一出水接头、第二出水接头、排水管及排水接头,第一出水接头穿设于出水孔,并与第二出水接头转动连接,第二出水接头与排水管连通,排水管与排水接头连通,排水接头穿设于排水孔,排水接头在壶体放置于底座上时与排水阀连通。

Description

底座及电热水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底座及电热水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热水壶在出厂前或者平时使用完后,壶胆内剩余的水一般通过倾倒的方式排出,但是,采用这种方式无法将壶胆内的水完全排出,壶胆内会残留有积水。积水长期无法排出将会产生异味或细菌,进而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座及电热水壶,旨在解决现有电热水壶的壶胆内的积水无法排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座,所述底座用于放置壶体,所述壶体包括壶胆及排水阀,所述壶胆的内部设有储水腔,所述壶胆上还设有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排水阀包括阀座及阀芯,所述阀座的内部设有流道,所述阀座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阀芯能够在所述阀座内移动,以使得所述流道与所述储水腔连通或断开,所述底座包括:
底壳,内部设有腔体,所述底壳上设有进水孔及出水孔,所述进水孔及所述出水孔均与所述腔体连通;
上盖,盖设于所述底壳上,所述上盖上设有供水孔及排水孔,所述供水孔及所述排水孔均与所述腔体连通;
进水组件,包括第一进水接头、第二进水接头、电磁阀及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接头穿设于所述进水孔,且所述第一进水接头的一端外露于所述底壳,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水接头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进水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阀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电磁阀的出水口与所述供水管连通,所述供水管穿设于所述供水孔;以及
出水组件,包括第一出水接头、第二出水接头、排水管及排水接头,所述第一出水接头穿设于所述出水孔,且所述第一出水接头的一端外露于所述底壳,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接头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出水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水接头连通,所述排水接头穿设于所述排水孔,所述排水接头在所述壶体放置于所述底座上时与所述排水阀连通。
可选地,所述底座还包括连接头锁定件,所述连接头锁定件与所述底壳连接,所述连接头锁定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进水接头及所述第二进水接头转动的极限位置。
可选地,所述底壳具有第一定位凸起及第二定位凸起,所述连接头锁定件卡接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之间。
可选地,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一安装件及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及所述第二安装件均设置于所述上盖朝向所述底壳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一卡槽,所述第二进水接头具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卡入所述第一卡槽内;
所述第二安装件包括第三部分及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出水接头具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卡入所述第二卡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进水接头具有第一卡接凸起及第二卡接凸起,所述第一卡接凸起与所述第二卡接凸起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部分插入至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以限制所述第二进水接头转动;
所述第二出水接头具有第三卡接凸起及第四卡接凸起,所述第三卡接凸起与所述第四卡接凸起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二限位槽,所述第四部分插入至所述第二限位槽内,以限制所述第二出水接头转动。
可选地,所述上盖朝向所述底壳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底壳朝向所述上盖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及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均与所述第二进水接头抵接,以限定所述第二进水接头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进水接头具有封盖,所述上盖朝向所述底壳的一侧还设有第三限位凸起,所述第三限位凸起与所述封盖抵接。
可选地,所述底座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有多个,至少一个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接头与所述第二进水接头之间,至少一个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水接头与所述第二出水接头之间,至少一个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进水孔内,至少一个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出水孔内。
可选地,所述底座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驱动件、推动件及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穿设于所述排水孔,且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排水接头一体成型,所述驱动件能够推动所述推动件在所述安装座内移动,以在所述壶体放置在所述底座上时能够推动所述阀芯在所述阀座内移动。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热水壶,包括壶体及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底座。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底座,通过设置进水组件,能够将外部水箱内的水抽吸至壶体的壶胆内。通过设置排水组件,可以将壶胆内的积水排出。此外,由于第一进水接头及第一出水接头均能够旋转,使用过程中,用户能够根据需要调整第一进水接头及第一出水接头的角度,以方便与进水管及出水管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热水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电热水壶沿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底座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底座的爆炸示意图;
图7为图6中底座的部分结构沿F方向的主视图;
图8为对应图7中底座的部分结构的后视图;
图9为图7中结构沿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图7中结构沿C-C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2为图7中结构沿D-D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说明书中附图标记如下:
10、壶体;11、壶胆;12、排水阀;121、阀座;122、阀芯;
20、底座;21、底壳;211、第一定位凸起;212、第二定位凸起;215、第二限位凸起;
22、上盖;221、第一限位凸起;222、第三限位凸起;223、第一安装件;2231、第一部分;2232、第二部分;224、第二安装件;2241、第三部分;2242、第四部分;
23、进水组件;231、第一进水接头;232、第二进水接头;2321、第一凸缘;2322、封盖;234、供水管;235、电磁阀;
24、出水组件;241、第一出水接头;242、第二出水接头;2421、第二凸缘;243、排水管;244、排水接头;
25、进水龙头;251、立柱;252、转动头;
26、控制组件;261、驱动件;262、推动件;263、安装座;
27、面板;
28、连接头锁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热壶体10,包括壶体10及底座20。一并参考图2,壶体10包括壶胆11及排水阀12,壶胆11的内部设有储水腔,壶胆11上还设有与储水腔连通的安装孔。排水阀12包括阀座121及阀芯122,阀座121的内部设有流道,阀座121安装于安装孔内。阀芯122能够在阀座121内移动,以使得流道与储水腔连通或断开。
一并参考图2至图13,底座20包括底壳21、上盖22、进水组件23及出水组件24。底壳21的内部设有腔体,底壳21上还设有腔体连通的进水孔及出水孔。上盖22盖设于底壳21上,上盖22上设有与腔体连通的供水孔及排水孔。主要参考图6及图8,进水组件23包括第一进水接头231、第二进水接头232、电磁阀235及供水管234。第一进水接头231穿设于进水孔,且第一进水接头231的一端外露于底壳21,另一端与第二进水接头232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进水接头232的另一端与电磁阀235的进水口连通,电磁阀235的出水口与供水管234连通,供水管234穿设于供水孔。出水组件24包括第一出水接头241、第二出水接头242、排水管243及排水接头244。第一出水接头241穿设于出水孔,且第一出水接头241的一端外露于底壳21,另一端与第二出水接头242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出水接头242的另一端与排水管243的一端连通,排水管243的另一端与排水接头244连通,排水接头244穿设于排水孔,排水接头244在壶体10放置在底座20上时与排水阀12连通。应当注意的是,第一进水接头231与第二进水接头232之间、以及第一出水接头241与第二出水接头242之间均设有密封圈,以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能。如图11所示,第一进水接头231与第二进水接头232之间设有三个密封圈,第一出水接头241与第二出水接头242之间也设有三个密封圈。而且,进水孔及出水孔内也设有密封圈,以防止灰尘或水汽进入至腔体内。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0还包括进水龙头25,进水龙头25包括立柱251及转动头252,立柱251的一端与上盖2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转动头252转动连接,转动头252能够绕着立柱251的轴线转动,供水管234穿过供水孔后在立柱251及转动头252的内部延伸。
主要参考图2及图3,底座20还包括控制组件26,控制组件26包括驱动件261、推动件262及安装座263。安装座263穿设于排水孔,且安装座263与排水接头244一体成型。驱动件261能够推动推动件262在安装座263内移动,以在壶体10放置在底座20上时能够推动阀芯122在阀座121内移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安装座263也可以与排水接头244分开设置。此外,控制组件26也可以设置在壶体10的内部。
底座20还包括面板27,面板27固定于上盖22远离底壳21的一侧,并与腔体内部的各电器元件,如电磁阀235及驱动件261等,电连接,面板27上还设有各开关,以控制电热壶体10的各电器元件工作。
具体地,将壶体10放置在底座20上以后,第一进水接头231通过一根进水管与自来水或者净水器连接,第一出水接头241连接一根用于排水的出水管。然后,打开控制电磁阀235工作的开关,自来水经电磁阀235流入至壶胆11内。壶胆11内的水量达到所需量时,打开控制加热组件的开关,加热组件对壶胆11内的水进行加热。使用后,若壶胆11内还剩有水,需要将水排出时,打开控制驱动件261的开关,驱动件261驱动推动件262移动,推动件262推动阀芯122移动,使得壶胆11内的水流入至流道内,并依次经过排水接头244、排水管243、第二出水接头242、第一出水接头241及出水管后流出。此外,由于第一进水接头231及第一出水接头241均能够旋转,使用过程中,用户能够根据需要调整第一进水接头231及第一出水接头241的角度,以方便与进水管及出水管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参考图5、图9至图11,底座20还包括连接头锁定件28,连接头锁定件28与底壳21连接,连接头锁定件28用于限制第一进水接头231及第二进水接头232转动的极限位置。
具体地,底壳21具有第一定位凸起211及第二定位凸起212,连接头锁定件28卡接于第一定位凸起211及第二定位凸起212之间,安装及拆卸方便。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凸起211及第二定位凸起212与底壳21一体成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凸起211及第二定位凸起212也可以与底壳21分开制造后再组装。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参考图6及图11,底座20还包括第一安装件223及第二安装件224,第一安装件223及第二安装件224均设置于上盖22朝向底壳21的一侧。第一安装件223包括第一部分2231及第二部分2232,第一部分2231与第二部分2232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一卡槽。第二进水接头232具有第一凸缘2321,第一凸缘2321卡入第一卡槽内。第二安装件224包括第三部分2241及第四部分2242,第三部分2241与第四部分2242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二卡槽。第二出水接头242具有第二凸缘2421,第二凸缘2421卡入第二卡槽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件223及第二安装件224均与上盖22一体成型,制造方便。
此外,第二进水接头232具有第一卡接凸起(图中未示出)及第二卡接凸起(图中未示出),第一卡接凸起与第二卡接凸起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一限位槽。第二部分2232插入至第一限位槽内,以限制第二进水接头232转动。第二出水接头242具有第三卡接凸起及第四卡接凸起,第三卡接凸起与第四卡接凸起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二限位槽。第四部分2242插入至第二限位槽内,以限制第二出水接头242转动。
主要参考图12及图13,上盖22朝向底壳21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凸起221,底壳21朝向上盖22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凸起215,第一限位凸起221及第二限位凸起215均与第二进水接头232抵接,以限定第二进水接头232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凸起221与上盖22,以及第二限位凸起215与底壳21均一体成型,制造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参考图6、图11至图13,由于受限于制造工艺,第二进水接头232具有封盖2322,上盖22朝向底壳21的一侧还设有第三限位凸起222,第三限位凸起222与封盖2322抵接,避免第二进水接头232内的水压过高时封盖2322脱落。此外,封盖2322上套设有密封圈,以保证第二进水接头232的密封性,避免第二进水接头232漏水。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用于放置壶体,所述壶体包括壶胆及排水阀,所述壶胆的内部设有储水腔,所述壶胆上还设有与所述储水腔连通的安装孔,所述排水阀包括阀座及阀芯,所述阀座的内部设有流道,所述阀座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阀芯能够在所述阀座内移动,以使得所述流道与所述储水腔连通或断开,所述底座包括:
底壳,内部设有腔体,所述底壳上设有进水孔及出水孔,所述进水孔及所述出水孔均与所述腔体连通;
上盖,盖设于所述底壳上,所述上盖上设有供水孔及排水孔,所述供水孔及所述排水孔均与所述腔体连通;
进水组件,包括第一进水接头、第二进水接头、电磁阀及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接头穿设于所述进水孔,且所述第一进水接头的一端外露于所述底壳,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水接头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进水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阀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电磁阀的出水口与所述供水管连通,所述供水管穿设于所述供水孔;以及
出水组件,包括第一出水接头、第二出水接头、排水管及排水接头,所述第一出水接头穿设于所述出水孔,且所述第一出水接头的一端外露于所述底壳,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水接头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出水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水接头连通,所述排水接头穿设于所述排水孔,所述排水接头在所述壶体放置于所述底座上时与所述排水阀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连接头锁定件,所述连接头锁定件与所述底壳连接,所述连接头锁定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进水接头及所述第二进水接头转动的极限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具有第一定位凸起及第二定位凸起,所述连接头锁定件卡接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第一安装件及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及所述第二安装件均设置于所述上盖朝向所述底壳的一侧,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二部分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一卡槽,所述第二进水接头具有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卡入所述第一卡槽内;
所述第二安装件包括第三部分及第四部分,所述第三部分与所述第四部分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出水接头具有第二凸缘,所述第二凸缘卡入所述第二卡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水接头具有第一卡接凸起及第二卡接凸起,所述第一卡接凸起与所述第二卡接凸起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部分插入至所述第一限位槽内,以限制所述第二进水接头转动;
所述第二出水接头具有第三卡接凸起及第四卡接凸起,所述第三卡接凸起与所述第四卡接凸起间隔设置,以形成第二限位槽,所述第四部分插入至所述第二限位槽内,以限制所述第二出水接头转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朝向所述底壳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底壳朝向所述上盖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及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均与所述第二进水接头抵接,以限定所述第二进水接头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水接头具有封盖,所述上盖朝向所述底壳的一侧还设有第三限位凸起,所述第三限位凸起与所述封盖抵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有多个,至少一个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水接头与所述第二进水接头之间,至少一个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出水接头与所述第二出水接头之间,至少一个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进水孔内,至少一个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出水孔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驱动件、推动件及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穿设于所述排水孔,且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排水接头一体成型,所述驱动件能够推动所述推动件在所述安装座内移动,以在所述壶体放置在所述底座上时能够推动所述阀芯在所述阀座内移动。
10.一种电热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底座。
CN201920278705.8U 2019-03-05 2019-03-05 底座及电热水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43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78705.8U CN210043770U (zh) 2019-03-05 2019-03-05 底座及电热水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78705.8U CN210043770U (zh) 2019-03-05 2019-03-05 底座及电热水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43770U true CN210043770U (zh) 2020-02-11

Family

ID=69377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7870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43770U (zh) 2019-03-05 2019-03-05 底座及电热水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437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73465C (en) Filter adaptor
CN210043770U (zh) 底座及电热水壶
WO2022057442A1 (zh) 净水器
CN113324071A (zh) 进水阀及采暖热水器
CN114405135B (zh) 滤芯组件和净水装置
WO2022057441A1 (zh) 净水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以及净水器
CN112043155B (zh) 烹饪器具
CN112156557A (zh) 一种具有自锁水功能的过滤器及热水设备
CN219366887U (zh) 一种具有净水功能的水龙头
CN219846257U (zh) 供料装置及烹饪设备
CN210673073U (zh) 烹饪器具
WO2022057440A1 (zh) 加热系统和净水器
WO2022057450A1 (zh) 净热一体机
CN213982095U (zh) 按压式放水阀
CN218094413U (zh) 回水阀和供水系统
CN216428442U (zh) 一种水龙头
CN216951875U (zh) 一种净水龙头
CN214760608U (zh) 一种带水路切换的茶吧机
CN219353647U (zh) 一种蒸汽阀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2563659U (zh) 一种新型自来水清水泵
CN215334636U (zh) 一种智能马桶多功能分水阀
CN216045602U (zh) 一种龙头净水器
CN215334611U (zh) 阀门及灌溉系统
CN114622634B (zh) 一种具有多进出水路的清洗组件的电坐便器便座
CN112294215B (zh) 一种旋转轴线可调的洗碗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26

Address after: 519000 building a, 55 Jinhu Road, Sanzao Town, Jinwan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SUNWAY INJECTION MOLD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108, JINLIHAO yuanpengqi Pavilion, 48 Beili South Road, Luohu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en Haifeng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