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43041U - 昆虫诱捕器 - Google Patents
昆虫诱捕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043041U CN210043041U CN201920233573.7U CN201920233573U CN210043041U CN 210043041 U CN210043041 U CN 210043041U CN 201920233573 U CN201920233573 U CN 201920233573U CN 210043041 U CN210043041 U CN 2100430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ect
- chamber
- transparent
- trap
- insect tra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诱杀器具领域,提供了一种昆虫诱捕器。该昆虫诱捕器包括防雨盖、透明捕虫室和集虫室;所述透明捕虫室的顶端盖设有所述防雨盖,底端与所述集虫室连通;所述透明捕虫室的侧壁开设有诱捕口,所述诱捕口设于所述集虫室上方;所述透明捕虫室的内壁贴设有诱虫色板。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通过采用诱虫色板替换诱芯不仅能提升沟眶象数量的诱捕数量、提高诱捕效率,而且使用时间长、无需经常更换、绿色环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诱杀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昆虫诱捕器。
背景技术
臭椿又名椿树,属苦木科,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防护林树种和行道树种。臭椿因具有抗旱、耐盐碱、抗光肩星天牛、适应性强、树姿挺拔等优点,被广泛种植于西北和华北地区,尤其在宁夏在地区臭椿已经成为二代农田防护林的主要树种。
沟眶象属于鞘翅目、象甲科,是臭椿的专一害虫。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宁夏、陕西、甘肃、新疆、青海、黑龙江、辽宁、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山东、江苏、安徽、上海、四川、湖北、河南等18个省市,在华北地区1年发生1代。沟眶象成虫的飞行能力不强,飞行的高度约在2m左右。沟眶象成虫的御敌机制主要表现为假死,受到大敌或其它生物的干扰时蜷缩坠地。沟眶象的成虫或幼虫通常在树根或土表越冬,幼虫蛀食臭椿根部严重时甚至能将根部蛀断,幼虫羽化为成虫后上树取食嫩梢、叶片、叶柄补充营养以完成交配。在一些地区,沟眶象已经成为威胁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头号大敌,大片臭椿人工林因其死亡。
目前,沟眶象的防治方法主要为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主要包括树干打孔注药、土壤打孔注药和树干喷雾,虽然化学防治有一定的效果,但其持效期短需要定期施药,进而不仅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害虫抗药性,而且大大增加了防治成本。物理防治主要包括人工捕捉、灯光诱捕和食物源诱捕。其中,人工捕捉效率低、成本高;灯光诱捕器的设备笨重,且会诱杀天敌,防治效果较差;食物源诱捕所需的引诱剂不仅制备流程复杂,而且其持效期短需要经常更换、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制作便捷、使用期限长的昆虫诱捕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昆虫诱捕器,该昆虫诱捕器包括防雨盖、透明捕虫室和集虫室;所述透明捕虫室的顶端盖设有所述防雨盖,底端与所述集虫室连通;所述透明捕虫室的侧壁开设有诱捕口,所述诱捕口设于所述集虫室上方;所述透明捕虫室的内壁贴设有诱虫色板。
其中,所述诱虫色板的颜色为交通红、墨黑色、窗灰色或橄榄棕色。
其中,所述防雨盖与所述透明捕虫室为可拆卸连接。
其中,所述防雨盖的边缘沿所述防雨盖的周向设有多个挂钩,所述透明捕虫室的侧壁设有与所述挂钩一一对应的挂扣,每个所述挂钩与对应的所述挂扣配合连接。
其中,所述透明捕虫室的下部和所述集虫室的下部均为渐缩型结构,所述透明捕虫室的下部插设在所述集虫室中。
其中,所述集虫室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临近所述集虫室的底端设置。
其中,所述集虫室的底端开设有取虫口,所述取虫口上可拆卸地盖设有端盖。
其中,所述诱虫色板呈圆筒状,所述透明捕虫室上横向贯穿插设有支撑杆,所述诱虫色板担设在所述支撑杆上。
其中,所述透明捕虫室内悬置有诱芯。
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制作工艺简单,通过采用诱虫色板替换诱芯不仅能提升沟眶象数量的诱捕数量、提高诱捕效率,而且使用时间长、无需经常更换、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一种昆虫诱捕器的透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防雨盖的透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透明捕虫室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一种昆虫诱捕器的透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透明捕虫室的制作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集虫室的制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
1、防雨盖;1-1、挂钩;2、透明捕虫室;2-1、诱捕口;
2-2、挂扣;2-3、支撑杆;3、集虫室;3-1、排水孔;
3-2、端盖;4、诱虫色板;5、诱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昆虫诱捕器,该昆虫诱捕器包括防雨盖1、透明捕虫室2和集虫室3;透明捕虫室2的顶端盖设有防雨盖1,底端与集虫室3连通;透明捕虫室2的侧壁开设有诱捕口2-1,诱捕口2-1设于集虫室3上方;透明捕虫室2的内壁贴设有诱虫色板4。其中,诱虫色板4的颜色可以但不限于是交通红、墨黑色、窗灰色或橄榄棕色。
使用时:S1、以臭椿树为中心将其基部周围20cm范围内的杂草清除干净;S2、在臭椿树的南侧且距离臭椿树的树干15cm处挖一个直径17cm左右的坑;S3、将该昆虫诱捕器插入坑中后用土掩埋,掩埋过程中可实时调整该昆虫诱捕器插入坑中深度,以保证掩埋完毕后集虫室3埋入土壤中而诱捕口2-1露出地面;S4、重复步骤S1-S3在其他臭椿树周围也埋设该昆虫诱捕器,相邻两个昆虫诱捕器之间的距离优选为10m。
下面对昆虫诱捕器进行试验,以比较诱虫色板4与诱芯之间以及不同颜色的诱虫色板4之间的捕虫效果,具体地:
首先、制备6个诱芯:将5g绵白糖、9g苹果、20mL食用醋、20mL无水乙醇和200mL自来水倒入榨汁机以榨取引诱剂,榨汁40s后将获得的引诱剂倒入缓释瓶内就可制成诱芯5;
接着、预备六组诱捕器,每组诱捕器包括6个昆虫诱捕器;前前四组均为本实施例中的昆虫诱捕器,且位于同一组的昆虫诱捕器的诱虫色板4的颜色相同;前四组昆虫诱捕器的颜色依次为交通红、墨黑色、窗灰色和橄榄棕色;剩余两组中其中一组的昆虫诱捕器为设有诱芯的现有诱捕器,另外一组作为对照组其昆虫诱捕器除未设置诱虫色板4以外其余结构与本实施例中的昆虫诱捕器均相同;
接下来、随机选用36棵臭椿树,将每棵臭椿树基部周围20cm范围内的杂草清除干净;
然后、在每棵臭椿树的南侧且距离臭椿树的树干15cm处挖一个直径17cm左右的坑,相邻两个坑之间距离为10m;
接下来、将各个昆虫诱捕器逐一插入坑中进行掩埋,在掩埋过程中可实时调整昆虫诱捕器插入坑中深度,以保证掩埋完毕后集虫室3埋入土壤中而诱捕口2-1露出地面;
最后、每隔7天在上午10点左右统计一次昆虫诱捕器中捕获的沟眶象的数量,每次统计完毕后,清除集虫室3中的沟眶象并将昆虫诱捕器重新埋入坑中,共连续统计三次,统计结果见表1。
表1具有诱虫色板4的昆虫诱捕器与具有诱芯5的昆虫诱捕器在野外对沟眶象诱捕效果比较表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本实施例中的昆虫诱捕器所诱捕的沟眶象数量远大于采用诱芯5的现有诱捕器。可见本实施例中的昆虫诱捕器通过采用诱虫色板4替换诱芯5不仅能提升沟眶象数量的诱捕数量、提高诱捕效率,而且使用时间长、无需经常更换、绿色环保。另外,从表1还可看出诱虫色板4的颜色对沟眶象的诱捕数量也有一定影响,其中交通红的诱虫色板4的诱捕效果最好,橄榄棕色的诱虫色板4次之。
优选地,防雨盖1与透明捕虫室2为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后期更换诱虫色板4。例如,如图2和图3所示,防雨盖1的边缘沿防雨盖1的周向设有多个挂钩1-1,透明捕虫室2的侧壁设有与挂钩1-1一一对应的挂扣2-2,每个挂钩1-1与对应的挂扣2-2配合连接。安装时,只需将防雨盖1的挂钩1-1逐一钩到挂扣2-2上即可。
进一步地,防雨盖1的顶面的中部朝外侧隆起、以便雨水快速沿防雨盖1的表面流下。其中,该隆起的形状可以但不限于是圆锥形、棱锥形或半球形等。
优选地,透明捕虫室2的下部和集虫室3的下部均为渐缩型结构,透明捕虫室2的下部插设在集虫室3中。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将透明捕虫室2的下部设置为渐缩型结构便于进入透明捕虫室2的沟眶象快速滑入集虫室3,避免其爬出透明捕虫室2;另一方面、将集虫室3的下部设置为渐缩型结构可便于埋设。
优选地,集虫室3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排水孔3-1,排水孔3-1临近集虫室3的底端设置、以便及时排出蓄积在集虫室3内的雨水。
优选地,集虫室3的底端开设有取虫口,取虫口上可拆卸地盖设有端盖3-2。由此,当要清理集虫室3时工作人员便无需将整个昆虫诱捕器拆解开,而只要取下端盖3-2存储在集虫室3内的沟眶象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就会从取虫口落下,从而不仅能大幅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清理效率,而且还能避免拆卸过程中损坏昆虫诱捕器。
优选地,诱虫色板4呈圆筒状,透明捕虫室2上横向贯穿插设有支撑杆2-3,诱虫色板4担设在支撑杆2-3上。其中,支撑杆2-3可为金属丝。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昆虫诱捕器的结构与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不再赘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透明捕虫室2内还悬置有诱芯5。
下面对昆虫诱捕器进行试验,以比较具有诱虫色板4+诱芯的昆虫诱捕器与仅具有诱虫色板4的昆虫诱捕器的捕虫效果,具体地:
首先、制备24个诱芯5:将5g绵白糖、9g苹果、20mL食用醋、20mL无水乙醇和200mL自来水倒入榨汁机以榨取引诱剂,榨汁40s后将获得的引诱剂倒入缓释瓶内就得制成诱芯5;
接着、预备八组诱捕器,每组诱捕器包括6个昆虫诱捕器;前四组均为同时设有诱虫色板4和诱芯5的昆虫诱捕器,且位于同一组的昆虫诱捕器的诱虫色板4的颜色相同,前四组昆虫诱捕器的颜色依次为交通红、墨黑色、窗灰色和橄榄棕色;后四组均为仅设有诱虫色板4的昆虫诱捕器,且位于同一组的昆虫诱捕器诱虫色板4的颜色相同,后四组昆虫诱捕器的颜色依次为交通红、墨黑色、窗灰色和橄榄棕色;
接下来、随机选用48棵臭椿树,将每棵臭椿树基部周围20cm范围内的杂草清除干净;
然后、在每棵臭椿树的南侧其距离臭椿树的树干15cm处挖一个直径17cm左右的坑,相邻两个坑之间距离为10m;
接下来、将各个昆虫诱捕器逐一插入坑中进行掩埋,在掩埋过程中可实时调整昆虫诱捕器插入坑中深度,以保证掩埋完毕后集虫室3埋入土壤中而诱捕口2-1露出地面;
最后、每隔7天在上午10点左右统计一次昆虫诱捕器中捕获的沟眶象的数量,每次统计完毕后,清除集虫室3中的沟眶象并将昆虫诱捕器重新埋入坑中,共连续统计三次,统计结果见表2。
表2具有诱虫色板4+诱芯5的昆虫诱捕器与仅具有诱虫色板4的昆虫诱捕器在野外对沟眶象诱捕效果比较图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本实施例中的昆虫诱捕器通过同时采用诱虫色板4和诱芯5可进一步提高沟眶象的诱捕数量,其中交通红的诱虫色板4+诱芯5的昆虫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最好,橄榄棕色的诱虫色板4+诱芯5的昆虫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次之。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诱虫色板4+诱芯5的昆虫诱捕器相比仅有诱虫色板4的昆虫诱捕器捕获的沟眶象的数量有所提升,但是两者差距不大,使用时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既可以采用诱虫色板4+诱芯5的昆虫诱捕器,也可直接采用仅有诱虫色板4的昆虫诱捕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昆虫诱捕器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预备两个透明饮料瓶,例如预备两个1L的圆柱形透明饮料瓶;
如图5所示,将其中一个透明饮料瓶的瓶嘴和瓶底剪掉以形成筒体;在筒体上部的侧壁剪出至少一个矩形框以形成诱捕口2-1,在诱捕口2-1的下方将支撑杆2-3横向插设在筒体上,在筒体的下部沿其周向安装多个由金属丝弯折而成的挂扣2-2,以形成透明捕虫室2。具体地:将其中一个透明饮料瓶从距离其瓶口2.6cm处剪断,将瓶嘴段扔掉,将剩余部分即瓶底段的瓶底剪掉以形成筒体;在筒体的侧壁上从距离其顶部新口6cm处剪裁出3个7cm*4cm的矩形框以形成3个诱捕口2-1;在诱捕口2-1的下方将一根铁丝即支撑杆2-3横插在筒体上,并在筒体的下部沿其周向安装多个预先制备的挂扣2-2,该挂扣2-2是由铁丝弯折而成。由此,一个透明饮料瓶经过上述操作以后就可成为透明捕虫室2。
将另一个透明饮料瓶从中部横向剪断、以分隔成瓶底段和瓶嘴段;如图6所示,在瓶嘴段的瓶嘴附近钻设多个排水孔3-1、以形成集虫室3;在瓶底段的边缘沿瓶底段的周向剪裁出多个用于与挂扣2-2配合连接的挂钩1-1、以形成防雨盖1。具体地:将另一个透明饮料瓶从距离其瓶口17cm处剪断,用电烙铁在瓶嘴段的瓶嘴附近钻多个排水孔3-1以形成集虫室3,此时瓶嘴段的瓶口相当于取虫口,瓶盖相当于端盖3-2。在瓶底段的边缘即新口处沿瓶底段的周向剪裁出用于与挂扣2-2配合连接的挂钩1-1、以形成防雨盖1。若该昆虫诱捕器还包括诱芯5时,可用电熔胶枪将4cm长的弯钩铁丝粘到防雨盖1顶部的内壁上、以备后期悬挂诱芯5。
将透明捕虫室2倒插在集虫室3中,并使诱捕口2-1位于集虫室3上方,利用粘接剂将透明捕虫室2与集虫室3进行粘合;
将矩形色板粘接成圆筒状以形成诱虫色板4,将诱虫色板4插入透明捕虫室2并担设在支撑杆2-3上;
将防雨盖1盖设在捕虫室上,并使每个挂钩1-1与对应的挂扣2-2配合连接。由此就可将防雨盖1、透明捕虫室2和集虫室3组装成高度为33cm的昆虫诱捕器。
可见,该昆虫诱捕器的整个制作工艺十分简单,通过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防雨盖1、透明捕虫室2和集虫室3,不仅实现了对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减少了污染,而且还降低了成本、促进了该昆虫诱捕器推广应用。另外,该昆虫诱捕器通过采用诱虫色板4替换诱芯5还能提升沟眶象数量的诱捕数量、提高诱捕效率、延长使用寿命、绿色环保。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雨盖、透明捕虫室和集虫室;所述透明捕虫室的顶端盖设有所述防雨盖,底端与所述集虫室连通;所述透明捕虫室的侧壁开设有诱捕口,所述诱捕口设于所述集虫室上方;所述透明捕虫室的内壁贴设有诱虫色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色板的颜色为交通红、墨黑色、窗灰色或橄榄棕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盖与所述透明捕虫室为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盖的边缘沿所述防雨盖的周向设有多个挂钩,所述透明捕虫室的侧壁设有与所述挂钩一一对应的挂扣,每个所述挂钩与对应的所述挂扣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捕虫室的下部和所述集虫室的下部均为渐缩型结构,所述透明捕虫室的下部插设在所述集虫室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虫室的侧壁开设有多个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临近所述集虫室的底端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虫室的底端开设有取虫口,所述取虫口上可拆卸地盖设有端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色板呈圆筒状,所述透明捕虫室上横向贯穿插设有支撑杆,所述诱虫色板担设在所述支撑杆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昆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捕虫室内悬置有诱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33573.7U CN210043041U (zh) | 2019-02-25 | 2019-02-25 | 昆虫诱捕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233573.7U CN210043041U (zh) | 2019-02-25 | 2019-02-25 | 昆虫诱捕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043041U true CN210043041U (zh) | 2020-02-11 |
Family
ID=69377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233573.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43041U (zh) | 2019-02-25 | 2019-02-25 | 昆虫诱捕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043041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69774A (zh) * | 2019-02-25 | 2019-05-21 | 北京林业大学 | 昆虫诱捕器及其制作方法 |
-
2019
- 2019-02-25 CN CN201920233573.7U patent/CN21004304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769774A (zh) * | 2019-02-25 | 2019-05-21 | 北京林业大学 | 昆虫诱捕器及其制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043041U (zh) | 昆虫诱捕器 | |
CN110999868A (zh) | 一种多功能实蝇天敌庇护所及其制备、使用方法 | |
CN201451116U (zh) | 一种用以捕集木蠹象的昆虫诱捕器 | |
CN203872859U (zh) | 一种便携式蔗根锯天牛诱捕器 | |
CN201430862Y (zh) | 粘板型昼夜灭虫灯 | |
CN216088453U (zh) | 一种防雨的智能三角型昆虫诱捕器 | |
CN101347111B (zh) | 小菜蛾成虫诱捕器 | |
CN211059890U (zh) | 一种具有杀虫功能的草坪灯 | |
CN212279553U (zh) | 一种林果业害虫捕杀器 | |
CN103392689B (zh) | 一种捕蛙器 | |
CN207870153U (zh) | 一种果蝇诱杀装置 | |
CN207733490U (zh) | 一种实蝇引诱装置 | |
CN210695611U (zh) | 一种新型杀虫灯 | |
CN201854616U (zh) | 一种柑橘大实蝇诱捕器 | |
CN201467846U (zh) | 菜田害虫诱捕器 | |
CN109769774A (zh) | 昆虫诱捕器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2715140B (zh) | 蛋壳式跳虫诱集器 | |
CN206525409U (zh) | 一种昆虫诱捕器 | |
CN214593774U (zh) | 一种用于金桔害虫诱杀的装置 | |
CN103430925B (zh) |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和诱集植物防治黄野螟的方法 | |
CN211353633U (zh) | 一种农业田地用驱鸟捕虫装置 | |
CN210642090U (zh) | 一种用于柑橘栽培的杀虫装置 | |
CN214546690U (zh) | 一种昆虫诱捕装置 | |
CN207767326U (zh) | 一种设有黄蓝板的灭虫装置 | |
CN221355443U (zh) | 一种园林绿化养护防虫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1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