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6002U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36002U
CN210036002U CN201920311034.0U CN201920311034U CN210036002U CN 210036002 U CN210036002 U CN 210036002U CN 201920311034 U CN201920311034 U CN 201920311034U CN 210036002 U CN210036002 U CN 2100360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ection
refrigerator
storage
storage chamber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110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文杰
毛宝龙
杨发林
张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Co Ltd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Co Ltd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Co Ltd,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110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360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360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360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沿横向分布的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以及位于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下方的第三储物间室、竖梁、横梁以及除露管,第一储物间室前侧的第一敞口的顶部具有顶边框,第一敞口与竖梁横向相对的一侧具有第一侧边框,第三储物间室前侧的第三敞口底部具有底边框,第三敞口的横向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第二侧边框;除露管沿横梁、第一侧边框、顶边框、竖梁、两个第二侧边框及底边框弯折延伸分布,以防止凝露,且除露管由一根金属管弯制而成。防止冰箱前侧凝露的同时,减少了管路的复杂性,减小了安装难度;并且,减少了焊点,降低焊漏风险,减少工艺环节;另外,减少了无效管长,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多门冰箱一般都具有多个前侧敞开的间室,间室的前侧具有门体,由于间室的温度远低于周期环境温度,门体与门框接触处经常会形成凝露,对用户使用造成不良影响。
为避免门体与门框接触处形成凝露,门框的夹层内一般设置除露管,除露管的进端与冷凝器连通,出端与蒸发器连通,利用经冷凝器冷却后的制冷剂的余热对冰箱的门框进行加热,以防止结露。
但针对一些特定间室布局的冰箱,通常布置有两根除露管,由于两根除露管需要两个进口、两个出口,增加了管路的复杂性,同时加大了安装难度;另外,增加了焊点,导致生产工艺环节的增加,并提高了焊漏风险。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冰箱。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减少无效管长、降低成本,并降低竖梁顶部凝露风险。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冰箱,包括:
箱体,其内限定有沿横向分布的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以及位于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下方的第三储物间室;
竖梁,呈竖向延伸地设置于第一储物间室与第二储物间室之间的前侧;
横梁,呈横向延伸地设置于第一储物间室、第二储物间室与第三储物间室之间的前侧;
第一储物间室的前侧具有第一敞口,第一敞口的顶部具有顶边框,第一敞口与竖梁横向相对的一侧具有第一侧边框;第二储物间室的前侧具有第二敞口;
第三储物间室的前侧具有第三敞口,第三敞口的底部具有底边框,第三敞口的横向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第二侧边框;
冰箱还包括除露管,沿横梁、第一侧边框、顶边框、竖梁、两个第二侧边框及底边框弯折延伸分布,以防止凝露,且除露管由一根金属管弯制而成。
可选地,除露管包括:
第一横管段,沿横梁分布,并位于第一储物间室的正下方;
第二横管段,沿横梁分布,并位于第二储物间室的正下方;
第一侧管段,沿第一侧边框分布;
顶管段,沿顶边框分布;
往返三管段,沿竖梁往返延伸;
第三横管段,沿横梁分布,位于第一横管段和第二横管段的下方;
两个第二侧管段,分别沿两个第二侧边框延伸;
底管段,沿底边框分布;
第一横管段、第一侧管段、顶管段、往返三管段、第二横管段、第三横管段、位于第一侧管段下方的第二侧管段、底管段及另一第二侧管段依次连通。
可选地,往返三管段包括:
第一竖管段,沿竖梁延伸,与顶管段连通;
第一往返双管段,由第一竖管段的下端向后再向前往返延伸;
第二竖管段,沿竖梁,并由第一往返双管段向前返回延伸的端部向上延伸;
弯折管段,由第二竖管段的上端向后再向下前方弯折延伸;
第三竖管段,沿竖梁,并由弯折管段向下前方延伸的端部向下延伸至与第二横管段相通。
可选地,弯折管段包括
第一水平管段,由第二竖管段的上端向后水平延伸;
倾斜管段,由第一水平管段的后端向后下方延伸;
弯曲管段,由倾斜管段的下端向下前方弯曲延伸;
第二水平管段,由弯曲管段的前端向前水平延伸至与第三竖管段相通;
且,弯曲管段呈向后凸出的弧形。
可选地,冰箱还包括:
海绵块,压紧地设置于弯曲管段上。
可选地,除露管还包括:
第四横管段,沿横梁分布,位于第一横管段的后下方,由竖梁处向第一侧边框方向延伸;
第二往返双管段,由第四横管段位于竖梁处的端部向后再向前往返延伸至与第一横管段相连通;
第三往返双管段,由第二横管段背离第一侧边框的端部向后再向前往返延伸至与第三横管段相连通。
可选地,除露管还包括:
制冷剂入口管段,其进端与冰箱的冷凝器连通,其出端与第四横管段背离竖梁的一端连通;
制冷剂出口管段,其进端与临近第三往返管段的第二侧管段连通,其出端与冰箱的蒸发器连通。
可选地,冷凝器和蒸发器均位于箱体的后侧。
可选地,箱体包括:
沿横向分布的第一储物内胆和第二储物内胆,第一储物内胆内限定有第一储物间室,第二储物内胆内限定有第二储物间室;
第三储物内胆,位于第一储物内胆和第二储物内胆的正下方,其内限定有第三储物间室。
可选地,第一储物内胆为冷冻内胆,第一储物间室为冷冻室;
第二储物内胆为冷藏内胆,第二储物间室为冷藏室;
第三储物内胆为变温内胆,第三储物间室为变温室。
本实用新型的冰箱,第三储物间室处于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的正下方,由此可以看出,第三储物间室的宽度大致为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的宽度之和,此种布局的冰箱,具有更大空间的第三储物间室,适宜存放体积较大且不易分割的物品,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冰箱的前侧特别区域分布有由一根金属管弯制而成的除露管,防止冰箱前侧凝露的同时,减少了管路的复杂性,减小了安装难度;并且,减少了焊点,降低焊漏风险,减少工艺环节;另外,减少了无效管长,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中,在竖梁的顶部区域分布有管路折弯幅度较大的弯折管段,增加了除露管在竖梁顶部的覆盖长度,从而可降低竖梁顶部的凝露风险。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冰箱中,弯曲管段上设置海绵块,保证除露管安装后不会碰到第一储物内胆、第二储物内胆的外壁,以避免影响冰箱性能。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箱体的主视图,其中,隐去了门体;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除露管的主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除露管装配在冰箱的箱体上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除露管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区域A的放大图;
图6图4中区域B的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除露管的左视图;以及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冰箱的除露管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冰箱100,下面参照图1至图8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箱100。在下文描述中,“前”、“后”、“上”、“下”、“横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冰箱100本身为参考的方位,“前”、“后”为如图7、图8所指示的方向,如图1所示,“横向”也即是指左右方向,是指与冰箱100宽度方向平行的方向。
冰箱100一般性地包括箱体,箱体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侧的储物内胆,外壳与储物内胆之间的空间中填充有保温材料(形成发泡层),储物内胆一般限定有前侧具有敞口的储物间室,储物间室的敞口处设置有门体,以开闭储物间室。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储物间室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储物间室111和第二储物间室121以及位于下方的第三储物间室131,第一储物间室111和第二储物间室121沿横向分布,第三储物间室131处于第一储物间室111和第二储物间室121的正下方。由此可以看出,第三储物间室131的宽度为第一储物间室111和第二储物间室121的宽度之和,此种布局的冰箱100,具有更大空间的第三储物间室131,适宜存放体积较大且不易分割的物品,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储物间室111和第二储物间室121可由两个储物内胆分别限定而成,也即是说,第一储物间室111由第一储物内胆110限定,第二储物间室121由第二储物内胆120限定,第一储物内胆110和第二储物内胆120沿横向分布,而第三储物间室131则由位于第一储物内胆110和第二储物内胆120正下方的第三储物内胆130进行限定。由此构造成上方具有两个横向分布的储物内胆,下方分布有一个储物内胆的冰箱100。
第一储物内胆110可为冷冻内胆,第二储物内胆120为冷藏内胆,第三储物内胆130为变温内胆,相应地,第一储物间室111为冷冻室,第二储物间室121为冷藏室,第三储物间室131为变温室。由此形成左冷冻室、右冷藏室、下变温室的冰箱100,冷冻室、冷藏室的宽度为变温室的一半,相对于传统的冰箱100,此种布局的冰箱100,提供了具有较大存储空间的变温室,解决无法存放体积较大且不易分割物品的痛点,并且,由于变温室的温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整,既可作为冷冻室使用也可作为冷藏室使用,通过增大变温室的空间既可满足较大冷冻空间的需求还可满足较大冷藏空间的需求,极大地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冷藏室内的温度一般处于2℃至10℃之间,优先为4℃至7℃。冷冻室内的温度范围一般处于-22℃至-14℃。变温室可随意调到-18℃至8℃。不同种类的物品的最佳存储温度并不相同,适宜存放的位置也并不相同,例如果蔬类食物适宜存放于冷藏室,而肉类食物适宜存放于冷冻室。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意识到的,本实施例的冰箱100还可包括蒸发器(未示出)、压缩机(未示出)、冷凝器(未示出)以及节流元件(未示出)等。蒸发器经由制冷剂管路与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连接,构成制冷循环回路,在压缩机启动时降温,以对流经其的空气进行冷却,从而对各个储物间室提供冷却气流,调整各个储物间室的温度。其中的冷凝器和蒸发器可均位于箱体的后侧。
如图1所示,第一储物间室111与第二储物间室121之间的前侧具有竖向延伸的竖梁140,第一储物间室111、第二储物间室121与第三储物间室131之间的前侧具有呈横向延伸的横梁150。
第一储物间室111的前侧具有第一敞口111a,第二储物间室121的前侧具有第二敞口121a,第三储物间室131的前侧具有第三敞口131a,第一敞口111a处设置有第一门体(未示出),第二敞口121a前侧设置有第二门体(未示出),第三敞口131a前侧具有第三门体(未示出),以开闭对应的储物间室。
其中,第三储物间室131中可设置有可前后推拉的抽屉(未示出),前述的第三门体可为抽屉的门板。
如图1所示,第一敞口111a的顶部具有顶边框103,第一敞口111a与竖梁140横向相对的一侧具有第一侧边框101,第三敞口131a的底部具有底边框104,第三敞口131a的横向两侧分别具有第二侧边框102。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敞口121a与竖梁140横向相对的一侧应具有第三侧边框(未标号),第一侧边框101与和其同一侧的第二侧边框102可为一体式设计,也即是一个边框的两段,相应地,第三侧边框与和其同一侧的另一第二侧边框102也可为一体式设计。
为防止竖梁140、横梁150及箱体表面凝露,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沿横梁150、第一侧边框101、顶边框103、竖梁140、两个第二侧边框102及底边框104分布有弯折延伸的除露管160。特别地,除露管160由一根金属管弯制而成。
针对本实施例冰箱100的前述特别设计的间室布局,通过一体式除露管160即可满足第一储物间室111、第二储物间室121、第三储物间室131及竖梁140、横梁150的防凝露需求;同时,由于除露管160为一体式(也即是前述的由一根金属管弯制而成),除露管160只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减少了管路的复杂性,减小了安装难度;并且,减少了焊点,降低焊漏风险,减少工艺环节;另外,减少了无效管长,降低了成本。
本实施例中,除露管160的管路走向具有特别的设计,具体地,参见图2至图8,除露管160包括沿横梁150分布并位于第一储物间室111正下方的第一横管段161和沿横梁150分布并位于第二储物间室121正下方的第二横管段162,也即是说,第一横管段161、第二横管段162为沿横梁150延伸的且沿横向分布的两个管段,如图2所示,第一横管段161为位于横向左侧的管段,第二横管段162为位于横向右侧的管段。由此覆盖了横梁150的整个延伸区域,防止横梁150凝露。
进一步地,除露管160可包括沿第一侧边框101分布的第一侧管段163、沿顶边框103分布的顶管段164以及沿竖梁140往返延伸的往返三管段165,由此覆盖第一侧边框101、顶边框103及竖梁140的延伸区域,防止第一侧边框101、顶边框103及竖梁140的凝露;并且,通过设计沿竖梁140往返延伸的往返三管段165在实现将顶管段164与第二横管段162连通的同时,增加除露管160在竖梁140处的覆盖长度,降低竖梁140的凝露风险。
进一步地,除露管160可包括沿横梁150分布并位于第一横管段161和第二横管段162下方的第三横管段166、分别沿两个第二侧边框102分布的两个第二侧管段167以及沿底边框104分布的底管段168。由此覆盖两个第二侧边框102、底边框104的延伸区域,防止其凝露。
前述的第一横管段161、第一侧管段163、顶管段164、往返三管段165、第二横管段162、第三横管段166、位于第一侧管段163下方的第二侧管段167、底管段168及另一第二侧管段167依次连通,实现一根凝露管160的各个管段的弯折连通。
进一步特别地,参见图4至图6,往返三管段165可包括沿竖梁140延伸并与顶管段164连通的第一竖管段105、由第一竖管段105的下端向后再向前往返延伸的第一往返双管段106、沿竖梁140,并由第一往返双管段106向前返回延伸的端部向上延伸的第二竖管段107、由第二竖管段107的上端向后再向下前方弯折延伸的弯折管段108以及沿竖梁140,并由弯折管段108向下前方延伸的端部向下延伸至与第二横管段162相通。由此通过该特别设计的往返三管段165实现对竖梁140的覆盖,同时实现顶管段164与第二横管段162的连通;并且,第二竖管段107上端的弯折管段108的设计,可降低竖梁140的顶部凝露风险。
进一步特别地,如图6和图7所示,弯折管段108可包括由第二竖管段107的上端向后水平延伸的第一水平管段1081、由第一水平管段1081的后端向后下方延伸的倾斜管段1082、由倾斜管段1082的下端向下前方弯曲延伸的弯曲管段1083以及由弯曲管段1083的前端向前水平延伸至与第三竖管段109相通的第二水平管段1084,其中的弯曲管段1083为呈向后凸出的弧形,由此通过对弯折管段108进行如上特别的设计,扩大了除露管160在竖梁140顶部的管路折弯,增加了除露管160在竖梁140顶部的覆盖长度,从而可降低竖梁140顶部的凝露风险。
如图7所示,弯曲管段1083上可压紧地设置有海绵块174,例如,海绵块174可通过绑带压紧在弯曲管段1083横向上的两侧。通过在弯曲管段1083上设置海绵块174,在满足除露管160在此处的安装工艺需求的同时,可保证除露管160安装后不会碰到第一储物内胆110、第二储物内胆120的外壁,以避免影响冰箱100性能。
进一步地,如图2、图4、图5和图8所示,除露管160可包括沿横梁150分布,并位于第一横管段161的后下方,且由竖梁140处向第一侧边框101方向延伸的第四横管段169、由第四横管段169位于竖梁140处的端部向后再向前往返延伸至与第一横管段161相连通的第二往返双管段170以及由第二横管段162背离第一侧边框101的端部向后再向前往返延伸至与第三横管段166相连通的第三往返双管段171。由此通过第二往返双管段170实现第四横管段169与第一横管段161的连通,通过第三往返双管段171实现第二横管段162与第三横管段166的连通。
如图4所示,除露管160还包括制冷剂入口管段172和制冷剂出口管段173,制冷剂入口管段172的进端与冰箱100的冷凝器连通,其出端与第四横管段169背离所竖梁140的一端连通,制冷剂出口管段173的进端与临近第三往返双管段171的第二侧管段167连通,其出端与冰箱100的蒸发器连通,以利用冷凝器冷却后的制冷剂的余热对冰箱100的竖梁140、横梁150、第一侧边框101、顶边框103、两个第二侧边框102及底边框104进行加热(图2中的箭头指示了制冷剂流动路径),防止凝露;同时,实现了利用只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的一体式凝露管160满足的第一储物间室111、第三储物间室131、竖梁140及横梁150的布置需求。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其内限定有沿横向分布的第一储物间室和第二储物间室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和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下方的第三储物间室;
竖梁,呈竖向延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与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之间的前侧;
横梁,呈横向延伸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与所述第三储物间室之间的前侧;
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前侧具有第一敞口,所述第一敞口的顶部具有顶边框,所述第一敞口与所述竖梁横向相对的一侧具有第一侧边框;所述第二储物间室的前侧具有第二敞口;
所述第三储物间室的前侧具有第三敞口,所述第三敞口的底部具有底边框,所述第三敞口的横向两侧分别具有一个第二侧边框;
所述冰箱还包括除露管,沿所述横梁、所述第一侧边框、所述顶边框、所述竖梁、两个所述第二侧边框及所述底边框弯折延伸分布,以防止凝露,且所述除露管由一根金属管弯制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露管包括:
第一横管段,沿所述横梁分布,并位于所述第一储物间室的正下方;
第二横管段,沿所述横梁分布,并位于所述第二储物间室的正下方;
第一侧管段,沿所述第一侧边框分布;
顶管段,沿所述顶边框分布;
往返三管段,沿所述竖梁往返延伸;
第三横管段,沿所述横梁分布,位于所述第一横管段和所述第二横管段的下方;
两个第二侧管段,分别沿两个所述第二侧边框延伸;
底管段,沿所述底边框分布;
所述第一横管段、所述第一侧管段、所述顶管段、所述往返三管段、所述第二横管段、所述第三横管段、位于所述第一侧管段下方的所述第二侧管段、所述底管段及另一所述第二侧管段依次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往返三管段包括:
第一竖管段,沿所述竖梁延伸,与所述顶管段连通;
第一往返双管段,由所述第一竖管段的下端向后再向前往返延伸;
第二竖管段,沿所述竖梁,并由所述第一往返双管段向前返回延伸的端部向上延伸;
弯折管段,由所述第二竖管段的上端向后再向下前方弯折延伸;
第三竖管段,沿所述竖梁,并由所述弯折管段向下前方延伸的端部向下延伸至与所述第二横管段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管段包括:
第一水平管段,由所述第二竖管段的上端向后水平延伸;
倾斜管段,由所述第一水平管段的后端向后下方延伸;
弯曲管段,由所述倾斜管段的下端向下前方弯曲延伸;
第二水平管段,由所述弯曲管段的前端向前水平延伸至与所述第三竖管段相通;
且,所述弯曲管段呈向后凸出的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海绵块,压紧地设置于所述弯曲管段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露管还包括:
第四横管段,沿所述横梁分布,位于所述第一横管段的后下方,由所述竖梁处向所述第一侧边框方向延伸;
第二往返双管段,由所述第四横管段位于所述竖梁处的端部向后再向前往返延伸至与所述第一横管段相连通;
第三往返双管段,由所述第二横管段背离所述第一侧边框的端部向后再向前往返延伸至与所述第三横管段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露管还包括:
制冷剂入口管段,其进端与所述冰箱的冷凝器连通,其出端与所述第四横管段背离所述竖梁的一端连通;
制冷剂出口管段,其进端与临近所述第三往返管段的所述第二侧管段连通,其出端与所述冰箱的蒸发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均位于所述箱体的后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
沿横向分布的第一储物内胆和第二储物内胆,所述第一储物内胆内限定有所述第一储物间室,所述第二储物内胆内限定有所述第二储物间室;
第三储物内胆,位于所述第一储物内胆和所述第二储物内胆的正下方,其内限定有所述第三储物间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储物内胆为冷冻内胆,所述第一储物间室为冷冻室;
所述第二储物内胆为冷藏内胆,所述第二储物间室为冷藏室;
所述第三储物内胆为变温内胆,所述第三储物间室为变温室。
CN201920311034.0U 2019-03-12 2019-03-12 冰箱 Active CN2100360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1034.0U CN210036002U (zh) 2019-03-12 2019-03-12 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11034.0U CN210036002U (zh) 2019-03-12 2019-03-12 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36002U true CN210036002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548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11034.0U Active CN210036002U (zh) 2019-03-12 2019-03-12 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360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47994B2 (en)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ice machine thereof
CN109425171B (zh) 冰箱
EP2299212A2 (en) Refrigerator
CN103975209A (zh) 冷藏库
CN108027194A (zh) 冰箱
KR20080029498A (ko) 냉장고
WO2006030736A1 (ja) 冷蔵庫
CN101074818B (zh) 冰箱
US20150107291A1 (en) Refrigerator appliance
CN210036002U (zh) 冰箱
CN205606986U (zh) 冰箱
US6865905B2 (en) Refrigerator methods and apparatus
KR20170096326A (ko) 냉장고
JP4013988B1 (ja) 冷蔵庫
KR100614315B1 (ko) 냉장고
KR101696893B1 (ko) 냉장고 및 그 제빙방법
KR100750262B1 (ko) 냉각부품의 조립구조를 개선한 3-도어 타입의 냉장고
CN210035945U (zh) 蒸发器具有弯折结构的冰箱
JP3966358B1 (ja) 冷蔵庫
JP2007113800A (ja) 冷蔵庫
AU2020227759B2 (en) Refrigerator preventing air supply duct from falling down
JP2007064553A (ja) 冷蔵庫
JP3722148B1 (ja) 冷蔵庫
CN111609611A (zh) 利用离心风机进行散热的冰箱
CN210625070U (zh) 蒸发器固定结构优化的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