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5371U - 一种用于led灯具的偏光透镜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led灯具的偏光透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35371U
CN210035371U CN201920934214.4U CN201920934214U CN210035371U CN 210035371 U CN210035371 U CN 210035371U CN 201920934214 U CN201920934214 U CN 201920934214U CN 210035371 U CN210035371 U CN 210035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body
shell
lens
fixed ring
led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3421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群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ais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ais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ais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aish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3421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35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35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35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curing Globes, Refractors, Reflector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LED灯具的偏光透镜,包括透镜本体和用于安装所述透镜本体的支架,以及用于将所述支架连接在LED灯具上的连接环;所述支架包括固定环以及与固定环转动连接的外壳,所述固定环通过螺钉与连接环固定连接,该固定环的内圈面上设有环形滑槽,所述外壳的顶端位于固定环的中心孔内,且外壳的顶端外壁上设有与环形滑槽相适配的环形滑块,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透镜本体固定在安装腔内,该透镜本体的入射光面为弧面,且该透镜本体的出射光面为斜面。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LED灯具的偏光透镜,其结构合理,并且能够调节LED灯具的出光角度,防止重影现象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LED灯具的偏光透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LED灯具的偏光透镜。
背景技术
LED灯是近年来快速兴起的一种新颖光源,是继白炽灯荧光灯高强度放电灯之后的第四代新光源,基于白光LED的固态照明,是一种典型的绿色照明方式,与传统光源相比,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安全可靠、响应速度快等诸多特点,代表着照明技术的未来,并符合当前政府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目前,市场上的LED灯具功能较为单一,难以调节照明角度,容易产生重影和光学死角的问题,影响照明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LED灯具的偏光透镜,其结构合理,并且能够调节LED灯具的出光角度,防止重影现象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用于LED灯具的偏光透镜,包括透镜本体和用于安装所述透镜本体的支架,以及用于将所述支架连接在LED灯具上的连接环;所述支架包括固定环以及与固定环转动连接的外壳,所述固定环通过螺钉与连接环固定连接,该固定环的内圈面上设有环形滑槽,所述外壳的顶端位于固定环的中心孔内,且外壳的顶端外壁上设有与环形滑槽相适配的环形滑块,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透镜本体固定在安装腔内,该透镜本体的入射光面为弧面,且该透镜本体的出射光面为斜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环上设有两个沉头通孔,该两个沉头通孔以连接环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固定环上设有与沉头通孔一一对应的两个螺纹通孔,各螺纹通孔与对应沉头通孔中穿设有所述螺钉。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端外壁上设有环形握持部,该环形握持部的外圈面上设有若干条形槽,该若干条形槽沿环形握持部的周向均布,且单个条形槽的长度方向与环形握持部的轴向一致。
优选的,所述透镜本体的出射光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20°。
优选的,所述透镜本体的出射光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3°。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用于LED灯具的偏光透镜,其结构合理,并且能够调节LED灯具的出光角度,防止重影现象的发生。使用时,当灯照位置出灯光死角或者重影时,通过转动外壳并带动安装在外壳内的透镜本体转动至合适的角度,从而消除灯光死角或者重影;并且,通过在外壳的的底端外壁上设置环形握持部,方便了使用者转动外壳;另外,条形槽的设置可有效增大使用者手指与环形握持部之间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环和外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LED灯具的偏光透镜,包括透镜本体1和用于安装所述透镜本体1的支架,以及用于将所述支架连接在LED灯具上的连接环2;所述支架包括固定环3以及与固定环转动连接的外壳4,所述固定环3通过螺钉与连接环2固定连接,该固定环3的内圈面上设有环形滑槽5,所述外壳4的顶端位于固定环3的中心孔内,且外壳4的顶端外壁上设有与环形滑槽5相适配的环形滑块6,所述外壳4的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透镜本体1固定在安装腔内,该透镜本体1的入射光面为弧面,且该透镜本体1的出射光面为斜面。
上述连接环2上设有两个沉头通孔7,该两个沉头通孔7以连接环2的轴线对称设置;上述固定环3上设有与沉头通孔7一一对应的两个螺纹通孔8,各螺纹通孔8与对应沉头通孔7中穿设有上述螺钉。
上述壳体4的底端外壁上设有环形握持部9,该环形握持部9的外圈面上设有若干条形槽10,该若干条形槽10沿环形握持部9的周向均布,且单个条形槽10的长度方向与环形握持部9的轴向一致。
上述透镜本体1的出射光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20°。
上述透镜本体1的出射光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3°。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用于LED灯具的偏光透镜,其结构合理,并且能够调节LED灯具的出光角度,防止重影现象的发生。使用时,当灯照位置出灯光死角或者重影时,通过转动外壳4并带动安装在外壳4内的透镜本体1转动至合适的角度,从而消除灯光死角或者重影;并且,通过在外壳4的的底端外壁上设置环形握持部9,方便了使用者转动外壳4;另外,条形槽10的设置可有效增大使用者手指与环形握持部9之间的摩擦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用于LED灯具的偏光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透镜本体和用于安装所述透镜本体的支架,以及用于将所述支架连接在LED灯具上的连接环;所述支架包括固定环以及与固定环转动连接的外壳,所述固定环通过螺钉与连接环固定连接,该固定环的内圈面上设有环形滑槽,所述外壳的顶端位于固定环的中心孔内,且外壳的顶端外壁上设有与环形滑槽相适配的环形滑块,所述外壳的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透镜本体固定在安装腔内,该透镜本体的入射光面为弧面,且该透镜本体的出射光面为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LED灯具的偏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环上设有两个沉头通孔,该两个沉头通孔以连接环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固定环上设有与沉头通孔一一对应的两个螺纹通孔,各螺纹通孔与对应沉头通孔中穿设有所述螺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LED灯具的偏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底端外壁上设有环形握持部,该环形握持部的外圈面上设有若干条形槽,该若干条形槽沿环形握持部的周向均布,且单个条形槽的长度方向与环形握持部的轴向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LED灯具的偏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本体的出射光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6-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LED灯具的偏光透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本体的出射光面与竖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3°。
CN201920934214.4U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用于led灯具的偏光透镜 Active CN210035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4214.4U CN210035371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用于led灯具的偏光透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4214.4U CN210035371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用于led灯具的偏光透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35371U true CN210035371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48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34214.4U Active CN210035371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用于led灯具的偏光透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353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285252A1 (en) Magnetic mounting element, optical module, illumination module and illumination lamp
CN202101064U (zh) Led射灯
EP2986889A1 (en) End cap of lamp tube and illuminating device using said end cap
CN210035371U (zh) 一种用于led灯具的偏光透镜
CN202209602U (zh) 一种可变焦的led射灯
CN205191312U (zh) Led灯管
CN201827712U (zh) 一种灯管灯头大角度旋转的led节能灯
CN202511074U (zh) 一种led筒灯
CN209540629U (zh) 多功能灯具
CN206036941U (zh) 一种led光学套件
CN201787363U (zh) 一种led灯泡
CN102062319A (zh) 一种led灯泡
CN202048383U (zh) 一种led手电筒
CN209165066U (zh) 一种led魔球灯
CN102679213A (zh) 一种led筒灯
CN209944061U (zh) 一种语音交互智能台灯
CN216844385U (zh) 一种能够侧面出光的led筒射灯
CN212719406U (zh) 一种led筒射灯
CN209819348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led橱窗射灯
WO2019057215A1 (en) LAMP
CN219571731U (zh) 一种多重光源变倍调焦的户外钓鱼灯
CN210601476U (zh) 均匀发光式led灯
CN218295374U (zh) 一种led警示灯
CN216844375U (zh) 一种led吸顶射灯
CN203533242U (zh) 双面透光的led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