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5258U - 一种ufo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ufo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35258U
CN210035258U CN201920919346.XU CN201920919346U CN210035258U CN 210035258 U CN210035258 U CN 210035258U CN 201920919346 U CN201920919346 U CN 201920919346U CN 210035258 U CN210035258 U CN 210035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luminous body
power supply
mounting side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193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子昂
徐建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o Is Au Optronics Co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Bo Is Au Optronics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Bo Is Au Optronics Co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Bo Is Au Optronics Co
Priority to CN20192091934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35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35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35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FO灯具,包括圆形底壳、电源、发光体以及透镜;其中,圆形底壳包括正面和背面;正面沿朝向背面方向逐渐凹陷形成用于安装发光体及透镜的凹槽,且凹槽的底壁上形成有用于电源与发光体相连导线出入的第一通孔;背面上设有多个散热槽;电源安装于多个散热槽上,其上形成有用于固定墙壁的固定部;电源通过圆形底壳凹槽上的第一通孔与发光体连接并与发光体实现电导通;发光体及透镜均安装于圆形底壳的凹槽内,且透镜位于发光体远离所述电源的一侧。实施本实用新型,安装和拆卸的操作极其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UFO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FO灯具。
背景技术
通常,UFO灯具在拆卸及安装过程中,分拆及组装的零部件过多。因此,在墙面安装时,因零部件过多会导致组装及拆卸操作难度增大,使得工作效率极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UFO灯具,安装和拆卸的操作极其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FO灯具,包括圆形底壳、电源、发光体以及透镜;其中,
所述圆形底壳包括正面和背面;其中,所述正面沿朝向所述背面方向逐渐凹陷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发光体及所述透镜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底壁上形成有用于所述电源与所述发光体相连导线出入的第一通孔;所述背面上设有多个散热槽;
所述电源安装于所述多个散热槽上,其上形成有用于固定墙壁的固定部;其中,所述电源通过所述圆形底壳凹槽上的第一通孔与所述发光体连接并与所述发光体实现电导通;
所述发光体及所述透镜均安装于所述圆形底壳的凹槽内,且所述透镜位于所述发光体远离所述电源的一侧。
其中,所述电源通过支架组件安装于所述多个散热槽上;所述支架组件为呈半封闭结构状且开口朝向所述电源并盖设于所述电源上方的盖子;其中,
所述支架组件的外壁上安装有所述固定部,以及设有多个用于散热的散热孔和用于外部电源与所述电源相连导线出入的第二通孔,且其与所述多个散热槽相接触的端面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多个散热槽上。
其中,还包括:接线盒;其中,
所述接线盒为呈半封闭结构状且开口朝向所述支架组件的盒体;所述接线盒在远离开口处的底壁上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部的安装孔以及朝向所述支架组件设置的第一安全连接件,且其开口处两条相对侧边的边缘沿朝向所述支架组件方向分别延伸出第一安装侧板和第二安装侧板;其中,所述第一安装侧板上设有与所述支架组件配合的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安装侧板上设有与所述支架组件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
所述支架组件的外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安全连接件相配合的第二安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安装侧板的第一配合部相配合的第三配合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安装侧板的第二配合部相配合的第四配合部;其中,所述第二安全连接件朝向所述接线盒设置;所述第三配合部朝向所述第一安装侧板设置;所述第四配合部朝向所述第二安装侧板设置;
其中,所述接线盒的第一安全连接件和所述支架组件的第二安全连接件通过安全绳相连,且所述安全绳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安装侧板或所述第二安装侧板之中任一个朝向所述支架组件方向的长度与所述接线盒盒体的深度相加所得的和。
其中,所述第一安装侧板的第一配合部有两个,均为朝向所述支架组件方向设置的L型挂钩;所述支架组件的第三配合部有两个,均为一字型空心槽;
其中,将所述第一安装侧板的两个L型挂钩沿朝向所述支架组件方向伸入所述支架组件的两个一字型空心槽内,实现所述第一安装侧板与所述支架组件相固定;或
将所述第一安装侧板的两个L型挂钩沿远离所述支架组件方向拉出所述支架组件的两个一字型空心槽外,实现所述第一安装侧板与所述支架组件相脱离。
其中,所述第二安装侧板的第二配合部有两个,均为倒L型空心槽;所述支架组件的第四配合部有两个,均为长条螺钉;
其中,将所述第二安装侧板的两个倒L型空心槽分别扣入所述支架组件的两个长条螺钉的中间位置后,沿朝向所述电源方向下压所述第二安装侧板,使所述支架组件的两个长条螺钉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安装侧板的两个倒L型空心槽的拐角处,再沿水平方向滑动所述第二安装侧板,使得所述支架组件的两个长条螺钉分别卡持在所述第二安装侧板的两个倒L型空心槽中,实现所述第二安装侧板与所述支架组件相固定;或
沿水平方向滑动所述第二安装侧板,使所述支架组件的两个长条螺钉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安装侧板的两个倒L型空心槽的拐角处,再沿远离所述电源方向上提所述第二安装侧板后,将所述第二安装侧板的两个倒L型空心槽分别拉出所述支架组件的两个长条螺钉的中间位置,实现所述第二安装侧板与所述支架组件相脱离。
其中,所述固定部为吊钩或吊环。
其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圆形底壳正面的第一铁丝保护罩,所述第一铁丝保护罩位于所述透镜远离所述发光体的一侧并盖设于所述圆形底壳正面的凹槽开口上方。
其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圆形底壳正面的反光罩;其中,
所述反光罩位于所述透镜远离所述发光体的一侧,其呈喇叭状;其中,所述反光罩朝向所述透镜的一端开口直径小于其远离所述透镜的一端开口直径;所述反光罩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反射条纹。
其中,还包括:第二铁丝保护罩,所述第二铁丝保护罩安装于所述反光罩远离所述发光体的一侧开口处并盖设于所述反光罩远离所述发光体的一侧开口上方。
其中,还包括:扩散罩,所述扩散罩安装于所述反光罩远离所述发光体的一侧开口处并盖设于所述反光罩远离所述发光体的一侧开口上方。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灯具,直接通过电源上形成的固定部与墙壁固定,或者先通过接线盒和支架组件运动方式来实现灯具快速安装及拆卸后,再通过接线盒上的固定部与墙壁固定,都能实现灯具快速固定和拆卸,使得整个安装和拆卸等操作都非常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UFO灯具的正视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仰视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另一种UFO灯具的仰视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又一种UFO灯具的正视立体结构图;
图5为图4中反光罩上未加装第一铁丝保护罩之前的仰视立体结构图;
图6为图4中反光罩上已加装第一铁丝保护罩之后的仰视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提供的又一种UFO灯具的仰视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提供的又一种UFO灯具的正视立体结构图;
图9为图8的局部剖视图;
图10为图8中接线盒和支架组件组装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接线盒和支架组件完成一侧组装后的左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中接线盒和支架组件完成一侧组装后的右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1和图12的正视平面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0中接线盒和支架组件完成一侧组装后进行另一侧组装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0中接线盒和支架组件完成两侧组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8中反光罩上已加装第二铁丝保护罩之后的仰视立体结构图;
图17为图8中反光罩上已加装扩散罩之后的仰视立体结构图;
图中,1-圆形底壳、110-正面、120-背面、130-散热槽、2-电源、21-固定部、3-发光体、4-透镜、5-支架组件、51-散热孔、52-第二通孔、53-第二安全连接件、6-接线盒、61-安装孔、62-第一安全连接件、63-第一安装侧板、64-第二安装侧板、7-安全绳、8-第一铁丝保护罩、9-反光罩、10-第二铁丝保护罩、11-扩散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一种UFO灯具,包括圆形底壳1、电源2、发光体3以及透镜4;其中,
圆形底壳1包括正面110和背面120;其中,正面110沿朝向背面120方向逐渐凹陷形成用于安装发光体3及透镜4的凹槽,且凹槽的底壁上形成有用于电源2与发光体3相连导线出入的第一通孔;背面120上设有多个散热槽130;
电源2为圆形结构,其安装于多个散热槽13上,且其上形成有用于固定墙壁的固定部21;其中,电源2通过圆形底壳1凹槽上的第一通孔与发光体3连接并与发光体3实现电导通;可以理解的是,电源2的形状结构不局限于圆形,还包括方形或其它形状;该固定部21为吊钩或吊环等,便于安装及拆卸;
发光体3为灯板光源、透镜4为凸透镜,二者均安装于圆形底壳1的凹槽内,且透镜4位于发光体3远离电源2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发光体3不限于灯板发光源,还包括灯条发光源等;透镜4实现对发光体3的出射光线进行扩散。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提供的另一种UFO灯具,包括圆形底壳1、电源2、发光体3以及透镜4;其中,
圆形底壳1包括正面110和背面120;其中,正面110沿朝向背面120方向逐渐凹陷形成用于安装发光体3及透镜4的凹槽,且凹槽的底壁上形成有用于电源2与发光体3相连导线出入的第一通孔;背面120上设有多个散热槽130;
电源2为圆形结构,其安装于多个散热槽13上,且其上形成有用于固定墙壁的固定部21;其中,电源2通过圆形底壳1凹槽上的第一通孔与发光体3连接并与发光体3实现电导通;可以理解的是,电源2的形状结构不局限于圆形,还包括方形或其它形状;该固定部21为吊钩或吊环等,便于安装及拆卸;
发光体3为灯板光源、透镜4为凸透镜,二者均安装于圆形底壳1的凹槽内,且透镜4位于发光体3远离电源2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发光体3不限于灯板发光源,还包括灯条发光源等;透镜4实现对发光体3的出射光线进行扩散;
其中,UFO灯具还包括:安装于圆形底壳1正面110的第一铁丝保护罩5,该第一铁丝保护罩5位于透镜4远离发光体3的一侧并盖设于圆形底壳1正面110的凹槽开口上方,用于保护透镜4及发光体3避免二者坠落地面。
综上,相应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UFO灯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UFO灯具除了增加第一铁丝保护罩5来保护透镜4及发光体3避免二者坠落地面之外,其它结构及连接关系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的UFO灯具均相同。
如图4至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提供的又一种UFO灯具,包括圆形底壳1、电源2、发光体3以及透镜4;其中,
圆形底壳1包括正面110和背面120;其中,正面110沿朝向背面120方向逐渐凹陷形成用于安装发光体3及透镜4的凹槽,且凹槽的底壁上形成有用于电源2与发光体3相连导线出入的第一通孔;背面120上设有多个散热槽130;
电源2为圆形结构,其安装于多个散热槽13上,且其上形成有用于固定墙壁的固定部21;其中,电源2通过圆形底壳1凹槽上的第一通孔与发光体3连接并与发光体3实现电导通;可以理解的是,电源2的形状结构不局限于圆形,还包括方形或其它形状;该固定部21为吊钩或吊环等,便于安装及拆卸;
发光体3为灯板光源、透镜4为凸透镜,二者均安装于圆形底壳1的凹槽内,且透镜4位于发光体3远离电源2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发光体3不限于灯板发光源,还包括灯条发光源等;透镜4实现对发光体3的出射光线进行扩散;
其中,UFO灯具还包括:安装于圆形底壳1正面110的反光罩9;其中,反光罩9位于透镜4远离发光体3的一侧,其呈喇叭状;其中,反光罩9朝向透镜4的一端开口直径小于其远离透镜4的一端开口直径,用于增强光线反射效果;反光罩9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反射条纹,用于进一步增强光线反射效果;
其中,UFO灯具还包括:第二铁丝保护罩10,该第二铁丝保护罩10安装于反光罩9远离发光体3的一侧开口处并盖设于反光罩9远离发光体3的一侧开口上方,用于保护反光罩9、发光体3以及透镜4。
综上,相应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UFO灯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UFO灯具除了增加反光罩9来增强光线反射效果之外,其它结构及连接关系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UFO灯具均相同。应当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第二铁丝保护罩10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的第一铁丝保护罩5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技术特征,解决相同的问题并带来相同的技术效果。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提供的又一种UFO灯具,包括圆形底壳1、电源2、发光体3以及透镜4;其中,
圆形底壳1包括正面110和背面120;其中,正面110沿朝向背面120方向逐渐凹陷形成用于安装发光体3及透镜4的凹槽,且凹槽的底壁上形成有用于电源2与发光体3相连导线出入的第一通孔;背面120上设有多个散热槽130;
电源2为圆形结构,其安装于多个散热槽13上,且其上形成有用于固定墙壁的固定部21;其中,电源2通过圆形底壳1凹槽上的第一通孔与发光体3连接并与发光体3实现电导通;可以理解的是,电源2的形状结构不局限于圆形,还包括方形或其它形状;该固定部21为吊钩或吊环等,便于安装及拆卸;
发光体3为灯板光源、透镜4为凸透镜,二者均安装于圆形底壳1的凹槽内,且透镜4位于发光体3远离电源2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发光体3不限于灯板发光源,还包括灯条发光源等;透镜4实现对发光体3的出射光线进行扩散;
其中,UFO灯具还包括:安装于圆形底壳1正面110的反光罩9;其中,反光罩9位于透镜4远离发光体3的一侧,其呈喇叭状;其中,反光罩9朝向透镜4的一端开口直径小于其远离透镜4的一端开口直径,用于增强光线反射效果;反光罩9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反射条纹,用于进一步增强光线反射效果;
其中,UFO灯具还包括:扩散罩11,该扩散罩11安装于反光罩9远离发光体3的一侧开口处并盖设于反光罩9远离发光体3的一侧开口上方,用于进一步增强光线扩散出射效果。
综上,相应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UFO灯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的UFO灯具除了通过增加扩散罩11替代第二铁丝保护罩10来进一步增强光线扩散出射效果之外,其它结构及连接关系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UFO灯具均相同。当然,该扩散罩11因盖设于反光罩9远离发光体3的一侧开口上方,也能起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UFO灯具中第二铁丝保护罩10相同的作用。
如图8至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提供的又一种UFO灯具,包括圆形底壳1、电源2、发光体3以及透镜4;其中,
圆形底壳1包括正面110和背面120;其中,正面110沿朝向背面120方向逐渐凹陷形成用于安装发光体3及透镜4的凹槽,且凹槽的底壁上形成有用于电源2与发光体3相连导线出入的第一通孔;背面120上设有多个散热槽130;
电源2为方形结构,其安装于多个散热槽130上,且其上形成有用于固定墙壁的固定部21;其中,电源2通过圆形底壳1凹槽上的第一通孔与发光体3连接并与发光体3实现电导通;可以理解的是,电源2的形状结构不局限于方形,还包括圆形或其它形状;该固定部21为吊钩或吊环等,便于安装及拆卸;
在一个例子中,电源2通过支架组件5安装于多个散热槽130上,支架组件5为呈半封闭结构状且开口朝向电源2并盖设于电源2上方的盖子;其中,支架组件5的外壁上安装有固定部21,以及设有多个用于散热的散热孔51和用于外部电源与电源2相连导线出入的第二通孔52,且其与多个散热槽130相接触的端面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多个散热槽130上;
发光体3为灯板光源、透镜4为凸透镜,二者均安装于圆形底壳1的凹槽内,且透镜4位于发光体3远离电源2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发光体3不限于灯板发光源,还包括灯条发光源等;透镜4实现对发光体3的出射光线进行扩散。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UFO灯具还包括:接线盒6;其中,接线盒6为呈半封闭结构状且开口朝向支架组件5的盒体;接线盒6在远离开口处的底壁上形成有用于安装固定部21的安装孔61以及朝向支架组件5设置的第一安全连接件62,且其开口处两条相对侧边的边缘沿朝向支架组件5方向分别延伸出第一安装侧板63和第二安装侧板64;其中,第一安装侧板63上设有与支架组件5相配合的第一配合部;第二安装侧板64上设有与支架组件5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
支架组件5的外壁上形成有与第一安全连接件62相配合的第二安全连接件53、与第一安装侧板63的第一配合部相配合的第三配合部以及与第二安装侧板64的第二配合部相配合的第四配合部;其中,第二安全连接件53朝向接线盒6设置;第三配合部朝向第一安装侧板63设置;第四配合部朝向所述第二安装侧板64设置;
其中,接线盒6的第一安全连接件62和支架组件5的第二安全连接件53通过安全绳7相连,且安全绳7的长度大于第一安装侧板63或第二安装侧板64之中任一个朝向支架组件5方向的长度与接线盒6盒体的深度相加所得的和,如图10所示,这样非常便于单人安装及拆卸,使得灯具在安装及拆卸过程中,通过安全绳7来确保接线盒6以下的部件不会轻易脱落而落地损坏,从而可以通过接线盒6和支架组件5运动方式来实现灯具快速安装及拆卸后,再通过接线盒6上的固定部21与墙壁固定。
可以理解的是,电源2在没有采用支架组件5固定于散热槽130上时,固定部21直接安装于电源2上,并通过固定部21与墙壁固定,能实现灯具快速固定和拆卸;一旦电源2只采用支架组件5固定于散热槽130上时,固定部21将安装于支架组件5上,并通过固定部21与墙壁固定,也能实现灯具快速固定和拆卸;另外,电源2不仅采用支架组件5固定于散热槽130上,而且上方还盖设有接线盒6,先通过接线盒6和支架组件5运动方式来实现灯具快速安装及拆卸后,再通过设置于接线盒6上的固定部21与墙壁固定,也能实现灯具快速固定和拆卸,因此,不管怎么设置固定部21,整个UFO灯具安装和拆卸等操作都非常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一个例子中,如图11至图13所示,该第一安装侧板63的第一配合部有两个,均为朝向支架组件5方向设置的L型挂钩;支架组件5的第三配合部有两个,均为一字型空心槽;其中,
将第一安装侧板63的两个L型挂钩沿朝向支架组件5方向伸入支架组件5的两个一字型空心槽内(如图11中a-1、a-2所示),实现第一安装侧板63与支架组件5相固定;
反之,则将第一安装侧板63的两个L型挂钩沿远离支架组件5方向拉出支架组件5的两个一字型空心槽外,实现第一安装侧板63与支架组件5相脱离。
同时,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二安装侧板64的第二配合部有两个,均为倒L型空心槽;支架组件5的第四配合部有两个,均为长条螺钉;其中,将第二安装侧板64的两个倒L型空心槽分别扣入支架组件5的两个长条螺钉的中间位置后(如图14中b-1、b-2所示),沿朝向电源2方向下压第二安装侧板64(如图14中箭头A所示),使支架组件5的两个长条螺钉分别位于第二安装侧板64的两个倒L型空心槽的拐角处,再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二安装侧板64(如图15中箭头B所示),使得支架组件5的两个长条螺钉分别卡持在第二安装侧板64的两个倒L型空心槽中(如图15中c-1、c-2所示),实现第二安装侧板64与支架组件5相固定;
反之,则沿水平方向滑动第二安装侧板64(如图15中箭头B反向所示),使支架组件5的两个长条螺钉分别位于第二安装侧板64的两个倒L型空心槽的拐角处,再沿远离电源2方向上提第二安装侧板64后(如图14中箭头A反向所示),将第二安装侧板64的两个倒L型空心槽分别拉出支架组件5的两个长条螺钉的中间位置(如图14中b-1、b-2所示),实现第二安装侧板64与支架组件5相脱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UFO灯具还包括:安装于圆形底壳1正面110的反光罩9;其中,反光罩9位于透镜4远离发光体3的一侧,其呈喇叭状;其中,反光罩9朝向透镜4的一端开口直径小于其远离透镜4的一端开口直径,用于增强光线反射效果;反光罩9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反射条纹,用于进一步增强光线反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如图16所示,UFO灯具还包括:第二铁丝保护罩10,该第二铁丝保护罩10安装于反光罩9远离发光体3的一侧开口处并盖设于反光罩9远离发光体3的一侧开口上方,用于保护反光罩9、发光体3以及透镜4。或者,
如图17所示,UFO灯具还包括:扩散罩11,该扩散罩11安装于反光罩9远离发光体3的一侧开口处并盖设于反光罩9远离发光体3的一侧开口上方,用于进一步增强光线扩散出射效果。
综上,相应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UFO灯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的UFO灯具除了电源2形状结构不同,通过增加扩散罩11替代第二铁丝保护罩10来进一步增强光线扩散出射效果,以及通过增加接线盒6和支架组件5及其二者运动方式来实现灯具快速安装及拆卸之外,其它结构及连接关系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UFO灯具均相同。当然,该扩散罩11因盖设于反光罩9远离发光体3的一侧开口上方,也能起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UFO灯具中第二铁丝保护罩10相同的作用。
相应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的UFO灯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中的UFO灯具除了电源2形状结构不同以及通过增加接线盒6和支架组件5及其二者运动方式来实现灯具快速安装及拆卸之外,其它结构及连接关系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的UFO灯具均相同。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灯具,直接通过电源上形成的固定部与墙壁固定,或者先通过接线盒和支架组件运动方式来实现灯具快速安装及拆卸后,再通过接线盒上的固定部与墙壁固定,都能实现灯具快速固定和拆卸,使得整个安装和拆卸等操作都非常方便、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UFO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底壳(1)、电源(2)、发光体(3)以及透镜(4);其中,
所述圆形底壳(1)包括正面(110)和背面(120);其中,所述正面(110)沿朝向所述背面(120)方向逐渐凹陷形成用于安装所述发光体(3)及所述透镜(4)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底壁上形成有用于所述电源(2)与所述发光体(3)相连导线出入的第一通孔;所述背面(120)上设有多个散热槽(130);
所述电源(2)安装于所述多个散热槽(130)上,其上形成有用于固定墙壁的固定部(21);其中,所述电源(2)通过所述圆形底壳(1)凹槽上的第一通孔与所述发光体(3)连接并与所述发光体(3)实现电导通;
所述发光体(3)及所述透镜(4)均安装于所述圆形底壳(1)的凹槽内,且所述透镜(4)位于所述发光体(3)远离所述电源(2)的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FO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2)通过支架组件(5)安装于所述多个散热槽(130)上;所述支架组件(5)为呈半封闭结构状且开口朝向所述电源(2)并盖设于所述电源(2)上方的盖子;其中,
所述支架组件(5)的外壁上安装有所述固定部(21),以及设有多个用于散热的散热孔(51)和用于外部电源与所述电源(2)相连导线出入的第二通孔(52),且其与所述多个散热槽(130)相接触的端面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所述多个散热槽(130)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UFO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线盒(6);其中,
所述接线盒(6)为呈半封闭结构状且开口朝向所述支架组件(5)的盒体;所述接线盒(6)在远离开口处的底壁上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固定部(21)的安装孔(61)以及朝向所述支架组件(5)设置的第一安全连接件(62),且其开口处两条相对侧边的边缘沿朝向所述支架组件(5)方向分别延伸出第一安装侧板(63)和第二安装侧板(64);其中,所述第一安装侧板(63)上设有与所述支架组件(5)相配合的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二安装侧板(64)上设有与所述支架组件(5)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
所述支架组件(5)的外壁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安全连接件(62)相配合的第二安全连接件(53)、与所述第一安装侧板(63)的第一配合部相配合的第三配合部以及与所述第二安装侧板(64)的第二配合部相配合的第四配合部;其中,所述第二安全连接件(53)朝向所述接线盒(6)设置;所述第三配合部朝向所述第一安装侧板(63)设置;所述第四配合部朝向所述第二安装侧板(64)设置;
其中,所述接线盒(6)的第一安全连接件(62)和所述支架组件(5)的第二安全连接件(53)通过安全绳(7)相连,且所述安全绳(7)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安装侧板(63)或所述第二安装侧板(64)之中任一个朝向所述支架组件(5)方向的长度与所述接线盒(6)盒体的深度相加所得的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UFO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侧板(63)的第一配合部有两个,均为朝向所述支架组件(5)方向设置的L型挂钩;所述支架组件(5)的第三配合部有两个,均为一字型空心槽;
其中,将所述第一安装侧板(63)的两个L型挂钩沿朝向所述支架组件(5)方向伸入所述支架组件(5)的两个一字型空心槽内,实现所述第一安装侧板(63)与所述支架组件(5)相固定;或
将所述第一安装侧板(63)的两个L型挂钩沿远离所述支架组件(5)方向拉出所述支架组件(5)的两个一字型空心槽外,实现所述第一安装侧板(63)与所述支架组件(5)相脱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UFO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侧板(64)的第二配合部有两个,均为倒L型空心槽;所述支架组件(5)的第四配合部有两个,均为长条螺钉;
其中,将所述第二安装侧板(64)的两个倒L型空心槽分别扣入所述支架组件(5)的两个长条螺钉的中间位置后,沿朝向所述电源(2)方向下压所述第二安装侧板(64),使所述支架组件(5)的两个长条螺钉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安装侧板(64)的两个倒L型空心槽的拐角处,再沿水平方向滑动所述第二安装侧板(64),使得所述支架组件(5)的两个长条螺钉分别卡持在所述第二安装侧板(64)的两个倒L型空心槽中,实现所述第二安装侧板(64)与所述支架组件(5)相固定;或
沿水平方向滑动所述第二安装侧板(64),使所述支架组件(5)的两个长条螺钉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安装侧板(64)的两个倒L型空心槽的拐角处,再沿远离所述电源(2)方向上提所述第二安装侧板(64)后,将所述第二安装侧板(64)的两个倒L型空心槽分别拉出所述支架组件(5)的两个长条螺钉的中间位置,实现所述第二安装侧板(64)与所述支架组件(5)相脱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UFO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21)为吊钩或吊环。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UFO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圆形底壳(1)正面(110)的第一铁丝保护罩(8),所述第一铁丝保护罩(8)位于所述透镜(4)远离所述发光体(3)的一侧并盖设于所述圆形底壳(1)正面(110)的凹槽开口上方。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UFO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圆形底壳(1)正面(110)的反光罩(9);其中,
所述反光罩(9)位于所述透镜(4)远离所述发光体(3)的一侧,其呈喇叭状;其中,所述反光罩(9)朝向所述透镜(4)的一端开口直径小于其远离所述透镜(4)的一端开口直径;所述反光罩(9)的内壁上设有多个反射条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UFO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铁丝保护罩(10),所述第二铁丝保护罩(10)安装于所述反光罩(9)远离所述发光体(3)的一侧开口处并盖设于所述反光罩(9)远离所述发光体(3)的一侧开口上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UFO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扩散罩(11),所述扩散罩(11)安装于所述反光罩(9)远离所述发光体(3)的一侧开口处并盖设于所述反光罩(9)远离所述发光体(3)的一侧开口上方。
CN201920919346.XU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ufo灯具 Active CN210035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9346.XU CN210035258U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ufo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19346.XU CN210035258U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ufo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35258U true CN210035258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48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19346.XU Active CN210035258U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ufo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352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652015B2 (ja) 照明器具
KR100908136B1 (ko) Led 전구
JP5498618B1 (ja) 照明器具
JP6323780B2 (ja) 照明器具
KR101821151B1 (ko) 엘이디 조명장치
CN210035258U (zh) 一种ufo灯具
KR102549837B1 (ko) 서랍식 컨버터교체를 위한 혁신적인 엘이디조명등
JP5971579B2 (ja) 照明器具
KR101821150B1 (ko) 엘이디 조명장치
KR101036400B1 (ko) Led 조명등 연결장치
CN104879699B (zh) Led平面灯具组合
JP5892355B2 (ja) 照明器具
KR102120014B1 (ko) 슬림형 엘이디 조명등
JP6238144B2 (ja) 照明器具
KR100904306B1 (ko) 소켓형 엘이디 등
CN204187432U (zh) 一种led吸顶灯
KR101341084B1 (ko) 발광다이오드 천장매입등
JP6160883B2 (ja) 照明器具
JP6160846B2 (ja) 照明器具
CN217784905U (zh) 一种智能拼接发光体结构
CN205174014U (zh) 一种环形的led光源结构
CN211716383U (zh) 一种新型嵌入式柜灯
CN220488985U (zh) 一种高聚光的教室灯
JP5704420B2 (ja) 照明器具
CN220489038U (zh) 一种教室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