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1738U - 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31738U
CN210031738U CN201920278263.7U CN201920278263U CN210031738U CN 210031738 U CN210031738 U CN 210031738U CN 201920278263 U CN201920278263 U CN 201920278263U CN 210031738 U CN210031738 U CN 2100317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ver
folding
assembly
rod
sewage interce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7826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其泽
彭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un Construction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ransport Construction Holding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ransport Construction Holdings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ransport Construction Holdings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7826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317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317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317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两套截污装置对称配合使用并设在河道两侧,每套装置均包括安装台、折叠支撑组件、截污组件、照明组件和控制组件,安装台设在河道上;折叠支撑组件为中空结构且设在河面上方预定距离处,折叠支撑组件包括L型的固定杆和折叠杆,固定杆的一端垂直设在安装台指向河道中心的侧面上,L型开口朝向河道的上游设置,折叠杆转动连接在固定杆的另一端;截污组件设在折叠支撑组件的下侧且可随折叠杆运动,截污组件的下侧垂直深入河面内部预定深度;照明组件设在折叠支撑组件上;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截污装置的各个运动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截污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自主操作性强、截污效果好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将生活垃圾和污染物直接或间接的排放到河中,导致河道内的水质产生变化,且需要增加人工对河道进行垃圾打捞和清理,河道中不同位置的河水的速度不同,即在河道中心的水流速度较快,靠近河岸的水流较缓,而不同粒径和不同种类的垃圾一般都分布在水流较缓的区域,现有技术中的截污装置需要垂直布满整个河道才能起到截污的效果,而且此类截污装置的结构复杂,自主操作性较差,且截污效果较差,使用寿命也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自主操作性强、截污效果好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的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两套截污装置对称配合使用并设在河道两侧,每套装置均包括:安装台、折叠支撑组件、截污组件、照明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安装台设在河道上;所述折叠支撑组件为中空结构且设在河面上方预定距离处并与河面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折叠支撑组件包括L型的固定杆和折叠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垂直设在所述安装台指向河道中心的侧面上,L型的开口朝向河道的上游设置,所述折叠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上,且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杆做摆动运动;所述截污组件设在且由前到后铺满折叠支撑组件的下侧并可随所述折叠杆运动,所述截污组件的下侧垂直深入河面内部预定深度;所述照明组件设在所述折叠支撑组件上并与所述截污组件相对设置;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在所述安装台上的控制柜、动力机构和设在所述折叠支撑组件内部的传动机构,以通过所述控制柜控制所述动力机构带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所述控制柜内设有自主控制模块、信息收集模块和感光传感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截污组件包括加固筛网、过滤挡渣棉和陶瓷筛网,所述加固筛网和所述陶瓷筛网两者之间相互连接并设在所述折叠支撑组件的底面上,所述过滤挡渣棉设在所述加固筛网和所述陶瓷筛网之间,其中所述陶瓷筛网为多块且依次相互轴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杆包括与所述安装台连接的固定端和与所述固定端垂直连接的支撑端,所述固定端上设有可翻转的垃圾打捞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折叠杆为多节并由所述动力机构带动以随所述传动机构摆动,所述折叠杆靠近所述支撑端的一节的摆动角度α的范围为30~90度,远离所述支撑端的一节的摆动角度β的范围为60~90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照明组件包括指示灯串和浮标,所述指示灯串沿所述固定杆和所述折叠杆的走向依次铺设,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及L型拐点处均安装有一个所述浮标,所述折叠杆上安装有多个相互间隔开均匀设置的所述浮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折叠杆的转动位置处设有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的红外线摄像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红外线摄像头的下端设有红外距离感应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浮标上设有导航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垃圾打捞筐的下游设有与之相互配合使用的垃圾转运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安装台的周围设有带门防护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通过控制柜控制动力机构带动传动机构运动,从而完成折叠杆在固定杆顶端的摆动运动,扩大截污组件对河面的截污面积,其中折叠杆的末端始终指向河道的上游方向,以高效率的对河面的垃圾进行截断并收集到垃圾打捞筐中,截污组件中采用过滤挡渣棉,并在过滤挡渣棉的前侧设置陶瓷筛网,后侧设置加固筛网,通过过滤挡渣棉对河面中细小的污染物进行截取并收集,大大提升了河面的水质和截污装置的截污效果,并且截污装置的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周期长。
本实用新型的截污装置中,设在折叠杆上的红外线摄像头采集河面上垃圾的漂流范围,并将数据传输至信息收集模块中,经过自主控制模块的信号计算和信号输出,操控动力机构带动传动机构运动,即使折叠杆摆动到能对垃圾的范围进行截取为止,提高了装置的自主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的部分正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的截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安装台;2-折叠支撑组件;3-截污组件;4-照明组件;5-控制组件;6-红外线摄像头;7-红外线距离感应器;8-带门防护栏;21-固定杆;22-折叠杆;23-垃圾打捞筐;24-垃圾转运区;31-加固筛网;32-过滤挡渣棉;33-陶瓷筛网;41-指示灯串;42-浮标;51-控制柜;52-动力机构;53-传动机构;54-自主控制模块;55-信息收集模块;56-感光传感器;57-蓄电池组;58-太阳能板;211-固定端;212-支撑端;221-折叠杆Ⅰ;222-折叠杆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两套截污装置对称配合使用并设在河道两侧,每套装置均包括:安装台1、折叠支撑组件2、截污组件3、照明组件4和控制组件5,安装台1设在河道上;折叠支撑组件2为中空结构且设在河面上方预定距离处并与河面相互平行设置,折叠支撑组件2包括L型的固定杆21和折叠杆22,固定杆21的一端垂直设在安装台1指向河道中心的侧面上,L型的开口朝向河道的上游设置,固定杆21上设有可翻转的垃圾打捞筐23,折叠杆22转动连接在固定杆21的另一端上,且可相对于固定杆21做摆动运动;截污组件3设在且由前到后铺满折叠支撑组件2的下侧并可随折叠杆22运动,截污组件3的下侧垂直深入河面内部预定深度,优选地截污组件3插入河面的深度为200~300mm,即对此深度范围的河面内的污染物进行高效的收集,截污组件3包括加固筛网31、过滤挡渣棉32和陶瓷筛网33;照明组件4设在折叠支撑组件2上并与截污组件3相对设置,用于夜间对河面上行驶的船只进行提示;控制组件5包括设在安装台1上的控制柜51、动力机构52和设在折叠支撑组件2内部的传动机构53,以通过控制柜31控制动力机构52带动传动机构53运动,需要理解的是,动力机构52为变频电机配合减速机使用,传动机构53为多节传动轴配合齿轮使用,控制柜51内设有自主控制模块54、信息收集模块55和感光传感器56,其中控制柜51的供电方式为外接线缆或蓄电池组57,其中蓄电池组57也采用太阳能板58供电,需要理解的是,控制柜51用于人工操作,自主控制模块54用于截污装置的自主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通过控制柜51控制动力机构52带动传动机构53运动,从而完成折叠杆22在固定杆21顶端的摆动运动,扩大截污组件2对河面的截污面积,其中折叠杆22的末端始终指向河道的上游方向,以高效率的对河面的垃圾进行截断并收集到垃圾打捞筐23中,截污组件2中采用过滤挡渣棉32,并在过滤挡渣棉32的前侧设置陶瓷筛网33,后侧设置加固筛网31,通过过滤挡渣棉32对河面中细小的污染物进行截取并收集,大大提升了河面的水质和截污装置的截污效果,并且截污装置的结构简单合理、使用周期长。
如图2和图3所示,截污组件3包括加固筛网31、过滤挡渣棉32和陶瓷筛网33,加固筛网31和陶瓷筛网33两者之间相互连接并设在折叠支撑组件2的底面上,过滤挡渣棉32设在加固筛网31和陶瓷筛网33之间,其中陶瓷筛网33为多块且依次相互轴接,需要理解的是,折叠支撑组件2每个拐点的位置正好为陶瓷筛网33的转轴处,即当折叠杆22由河道中心往河道边折叠过程中,使陶瓷筛网33不至于损坏,另一方面陶瓷筛网33表面光滑,结构强度高,可以使较大的垃圾顺着折叠杆的走向而汇入垃圾打捞筐23中,河面中较小的垃圾吸附到过滤挡渣棉32的表层上,每周清理一次过滤挡渣棉32或更换即可满足截污装置的使用,提高了截污组件2的使用周期,另一方面,加固筛网31由10~30目且柔韧性好的不锈钢筛网制成,过滤挡渣棉32的厚度为5~10mm,陶瓷筛网33的厚度3~5mm。
如图1所示,固定杆21包括与安装台1连接的固定端211和与固定端211垂直连接的支撑端212,固定端211上设有可翻转的垃圾打捞筐23,需要理解的是,垃圾打捞筐23的翻转周期为每半小时或每小时翻转一次,并由控制柜51中的自主控制模块控制54,在垃圾打捞筐23的下游设有与之相互配合使用的垃圾转运区24,通过垃圾转运区24与垃圾打捞筐23的配合使用,大大提升截污装置长时间高效率的进行截污工作,提高截污装置的工作效率。
如图1和图2所示,折叠杆22为多节并由动力机构52带动以随传动机构53摆动,折叠杆22靠近支撑端212的一节(折叠杆Ⅰ221)的摆动角度范围α为30~90度,即(折叠杆Ⅰ221)的延长线与河道中心线的交点的锐角角度范围α为30~90度,远离支撑端的一节(折叠杆Ⅱ222)的摆动角度β范围为60~90度,需要理解的是,折叠杆22远离支撑端的一节(折叠杆Ⅱ222)的末端始终指向河道的中心线的上游或与河道的中心线相互平行。
如图1所示,照明组件4包括指示灯串41和浮标42,指示灯串41沿固定杆21和折叠杆22的走向依次铺设并布满整根折叠支撑组件2,固定杆21的两端及L型拐点处均安装有一个浮标42,折叠杆22上安装有多个相互间隔开均匀设置的浮标42,浮标42上设有导航灯,需要理解的是,通过感光传感器56感应到的光线的强弱来控制指示灯串41和导航灯的开启和关闭,且在雾天时,指示灯串41和导航灯也为开启状态,指示灯串41在夜间即能增加河道的观赏性也能为河道中行驶的船只进行提醒,防止船只通过过程中对截污组件2造成损坏,黄色的导航灯一方面为船只有提醒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浮标42的浮力作用为折叠杆22和固定杆21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提高截污装置的使用周期。
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杆21与折叠杆22的转动位置处设有与控制柜51电连接的红外线摄像头6,红外线摄像头6用于采集河面上垃圾的漂流范围,并将数据传输至信息收集模块55中,经过自主控制模块54的信号计算和信号输出,操控动力机构52带动传动机构53运动,使折叠杆22摆动到能对垃圾的范围进行截取为止,提高了装置的自主操作性,在红外摄像头6中还设有红外距离感应器7,通过红外线摄像头6捕捉到的船只情况并配合红外距离传感器7的距离检测,将船只捕捉信号和距离信号反馈给信息收集模块55,并通过自主控制模块54控制动力机构52和传动机构53,使折叠杆22朝向河道上游的方向进行折叠,待船只经过截污装置后,再由自主控制模块54控制折叠杆22开启到指定位置,其中距离检测的数值预先设置在自主控制模块54中且可设置不同数值,初始距离设定为10米。
如图1所示,安装台1的周围设有带门防护栏8,以提高截污装置的安全性和使用周期。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两套截污装置对称配合使用并设在河道两侧,其特征在于,每套装置均包括:安装台、折叠支撑组件、截污组件、照明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安装台设在河道上;所述折叠支撑组件为中空结构且设在河面上方预定距离处并与河面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折叠支撑组件包括L型的固定杆和折叠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垂直设在所述安装台指向河道中心的侧面上,L型的开口朝向河道的上游设置,所述折叠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上,且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杆做摆动运动;所述截污组件设在且由前到后铺满折叠支撑组件的下侧并可随所述折叠杆运动,所述截污组件的下侧垂直深入河面内部预定深度;所述照明组件设在所述折叠支撑组件上并与所述截污组件相对设置;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在所述安装台上的控制柜、动力机构和设在所述折叠支撑组件内部的传动机构,以通过所述控制柜控制所述动力机构带动所述传动机构运动,所述控制柜内设有自主控制模块、信息收集模块和感光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组件包括加固筛网、过滤挡渣棉和陶瓷筛网,所述加固筛网和所述陶瓷筛网两者之间相互连接并设在所述折叠支撑组件的底面上,所述过滤挡渣棉设在所述加固筛网和所述陶瓷筛网之间,其中所述陶瓷筛网为多块且依次相互轴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包括与所述安装台连接的固定端和与所述固定端垂直连接的支撑端,所述固定端上设有可翻转的垃圾打捞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杆为多节并由所述动力机构带动以随所述传动机构摆动,所述折叠杆靠近所述支撑端的一节的摆动角度α的范围为30~90度,远离所述支撑端的一节的摆动角度β的范围为60~90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组件包括指示灯串和浮标,所述指示灯串沿所述固定杆和所述折叠杆的走向依次铺设,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及L型拐点处均安装有一个所述浮标,所述折叠杆上安装有多个相互间隔开均匀设置的所述浮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与所述折叠杆的转动位置处设有与所述信息收集模块电连接的红外线摄像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线摄像头的下端设有红外距离感应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标上设有导航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打捞筐的下游设有与之相互配合使用的垃圾转运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的周围设有带门防护栏。
CN201920278263.7U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 Active CN2100317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78263.7U CN210031738U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78263.7U CN210031738U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31738U true CN210031738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54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78263.7U Active CN210031738U (zh) 2019-03-05 2019-03-05 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3173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4477A (zh) * 2022-05-26 2022-08-19 西南大学 基于图像识别及pid智能控制的电拦鱼过船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4477A (zh) * 2022-05-26 2022-08-19 西南大学 基于图像识别及pid智能控制的电拦鱼过船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43694U (zh) 一种水上漂浮垃圾清理船
CN210031738U (zh) 一种用于河道的截污装置
CN210171054U (zh) 自动化环境净化装置
CN110306511A (zh) 一种自移动太阳能动力城市河道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CN110440194A (zh) 一种智能调节式局部遮光灯及其使用方法
KR102041142B1 (ko) 필터 자동 클리닝 공기정화시스템을 구비한 led 가로등 제어방법
CN110905131B (zh) 基于海绵城市的建筑蓄水结构
KR102041158B1 (ko) 필터 자동 클리닝 공기정화 시스템을 구비한 led 가로등
CN111809589A (zh) 一种河道污染物清理装置
CN113756409B (zh) 一种环保型建筑外挂墙板排水装置及方法
CN215260307U (zh) 一种建筑采光与通风组合装置
CN211113557U (zh) 一种河道垃圾清理装置
CN108560696A (zh) 一种污水源排水管渠疏通综合作业车及其使用方法
CN208347152U (zh) 一种智能生态节能建筑系统
CN209080112U (zh) 一种环保用河道垃圾处理装置
CN212319605U (zh) 一种地下综合管廊用移动照明装置
CN210031967U (zh) 一种雨水清洁储存再利用系统
CN210786431U (zh) 一种方便固定的用于环境保护的污水净化装置
CN209482278U (zh) 一种园林河道污染物过滤挂网系统
CN208266977U (zh) 海绵城市生态屋顶体系
CN205168827U (zh) 一种简易清漂船
CN218064667U (zh) 一种带有雨水收集装置的led路灯
CN219671598U (zh) 一种园区雨水利用装置
CN205287998U (zh) 一种便于清除内部灰尘的烟气除尘装置
CN220704720U (zh) 一种生活污水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24000 21 floor, service building, 1188 Century Avenue, Yancheng City, Jiangsu.

Patentee after: Yancheng Haoha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4000 21 floor, service building, 1188 Century Avenue, Yancheng City,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ZHONGYUN CONSTRUCTION SHAREHOLDING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6

Address after: 224000 floor 21, service building, No. 1188, Century Avenue, Yandu District,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ongyun Construction Hold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24000 floor 21, service building, No. 1188, Century Avenue, Yandu District,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ancheng Haoha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