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1661U - 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31661U
CN210031661U CN201920224562.2U CN201920224562U CN210031661U CN 210031661 U CN210031661 U CN 210031661U CN 201920224562 U CN201920224562 U CN 201920224562U CN 210031661 U CN210031661 U CN 2100316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water
frame
part frame
fish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2456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钮新强
翁永红
宋志忠
王翔
吴俊东
王汉辉
朱世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jiang Institute of Survey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2456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316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316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316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60Ecological corridors or buffer zon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它包括设于尾水塔或尾水平台上的尾水检修门门槽和设置于尾水塔或尾水平台内的集鱼箱,尾水检修门门槽顶端设有提升机构,尾水塔或尾水平台内设有下放导轨,集鱼箱两端与下放导轨连接,集鱼箱设置于尾水管/尾水洞内或外侧;集鱼箱上设有进鱼口,所述进鱼口面向尾水管/尾水洞的外侧。本实用新型具有易实施、投资小、集鱼效率高,更好地保护鱼类等优点。

Description

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和环保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
背景技术
据统计,截至2012年,我国分布水库98002座,水电站46758 座,这些水利水电工程在发挥其防洪、发电、航运等效益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尤其是对鱼类洄游通道的阻隔影响。与如此众多的大坝相比,截至目前,我国已建过鱼设施不足百座,流域范围内鱼类洄游通道阻隔问题仍然十分显著。当前,我国已进入生态文明建设阶段,恢复已建工程的鱼类洄游通道,修复河流生态系统十分必要。
过鱼设施作为一项恢复鱼类洄游通道的生态保护措施在国际上采用已有300多年,起到恢复鱼类洄游通道和沟通上下游鱼类群体基因交流的作用,主要类型包括鱼道、升鱼机、提升闸室和集、运鱼系统等。
对于新建工程,可在规划设计阶段考虑过鱼需要并设置过鱼设施,而对于已建工程,由于其枢纽格局已定,增补过鱼建筑物难度极大。补建鱼道或仿自然通道必须在大坝具有非溢流坝段的条件下方可补建,但鱼道或仿自然通道位置会受到枢纽格局限制;补建升鱼机也对集鱼口的布置,过坝方式等有较多要求,一般工程难以实现;集鱼船型式的集运鱼系统相对独立,但对下游的通航条件有严格要求。因此,综合来看现有的过鱼方式均难以作为增补过鱼设施应用在已建工程,从而制约着鱼类洄游通道的恢复及河流生态的修复效果。
同时,对于过鱼设施而言,无论对于哪种过鱼设施,进口的集鱼效率是关系到过鱼效果的最重要环节。根据鱼类的洄游习性,鱼类一般具有溯流习性,会沿主流上溯至阻隔障碍物(如大坝)的最前沿,因此最佳的鱼道进口一般布置在大坝附近,但在实际情况下,经常发现鱼类会上溯进入厂房尾水管内,如2016年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现场大量鱼类溯游进入尾水管,并由于湍流过大被困在尾闸门门槽处,不但影响设在岸边的鱼道进口的进鱼效果,也有部分鱼类无法逃脱而受伤。
因此,综上所述,目前现有技术存在以下弊端:
1)已建工程增补鱼道、仿自然通道、升鱼机、集运鱼系统等方式过鱼建筑物布置及施工难度极大,难以实施,成本极高,并可能对枢纽功能造成影响;
2)即使可以增补过鱼设施,将其进口布置在最佳集鱼位置的难度也很大,且诱鱼流量较小,诱鱼效果有限,大部分鱼类仍将聚集在厂房尾水附近,集鱼效率低;
因此,研发一种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恢复被阻隔的鱼类洄游通道,切实保护生态,已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利用已建水电站的既有设施设置集鱼装置,利用鱼类的趋流特性,在鱼类的最密集区域进行集鱼,提高集鱼效率,更好地保护鱼类。
为了实现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尾水塔或尾水平台上的尾水检修门门槽和设置于尾水塔或尾水平台内的集鱼箱,尾水检修门门槽顶端设有提升机构,尾水塔或尾水平台内设有下放导轨,集鱼箱两端与所述下放导轨连接,所述集鱼箱设置于尾水管/尾水洞内或外侧;所述集鱼箱上设有进鱼口,所述进鱼口面向所述尾水管/ 尾水洞的外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提升机构至少为尾水门机或吊机或汽车吊或下放导轨中的一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集鱼箱包括集鱼箱框架,对应设于集鱼箱框架两侧面上的轨道限位装置,和设于所述集鱼箱框架上的吊耳,所述吊耳有多个;所述集鱼箱通过设于两侧的轨道限位装置与所述下放导轨连接,所述集鱼箱与所述下放导轨连接方式为齿轮连接或滑动连接;
所述集鱼箱框架上设有集鱼部分框架,所述集鱼部分框架占据所述集鱼箱框架的全部空间或部分空间。
有挡水板结构设于所述集鱼箱框架内、且位于所述集鱼箱框架进水口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所述集鱼部分框架占据所述集鱼箱框架部分空间时,所述集鱼箱框架包括设于两侧的集鱼部分框架、设于中部的过水部分框架和设于底部的存水部分框架;集鱼部分框架有一个或多个,所述集鱼部分框架设于过水部分框架一侧或设于过水部分框架的左右两侧;存水部分框架包括设于集鱼部分框架下端的第一存水部分框架,第一存水部分框架有一个或多个;有存水部分侧板设于存水部分框架上,所述存水部分侧板呈不透水的板状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存水部分框架还包括设于过水部分框架下端的第二存水部分框架和连接通道,第二存水部分框架上设有透水式格栅结构,所述透水式格栅结构位于连接通道侧上方,第一存水部分框架与第二存水部分框架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通道相互连通,所述存水部分侧板设于存水部分框架上,所述存水部分侧板和存水部分框架构成存水结构,所述存水结构呈开口朝上的方形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存水部分框架与第二存水部分框架之间设有透水式格栅结构,所述存水部分侧板设于第一存水部分框架上,所述存水部分侧板和第一存水部分框架构成存水结构,所述存水结构呈开口朝上的方形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所述集鱼部分框架占据所述集鱼箱框架全部空间时,所述集鱼箱框架包括所述集鱼部分框架和设于所述集鱼部分框架底部的存水部分框架,有存水部分侧板设于存水部分框架上,所述存水部分侧板呈不透水的板状结构,所述存水部分侧板和存水部分框架构成存水结构,所述存水部分侧板设于存水部分框架上,所述存水结构呈开口朝上的方形结构;所述集鱼部分框架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进鱼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集鱼部分框架上设有透水式格栅结构,集鱼部分框架的上设有防逃喇叭口,防逃喇叭口的一端设于集鱼部分框架上、另一端向集鱼部分框架内部延伸形成横截面逐渐缩小的防逃口结构;
所述进鱼口且设于防逃喇叭口的防逃口结构上、且位于集鱼部分框架内;集鱼部分框架、透水式格栅结构和防逃喇叭口围成存鱼箱,所述进鱼口与所述存鱼箱内部相连通,所述存鱼箱与所述存水结构相连通;
所述下放导轨呈垂直设置;所述轨道限位装置垂直设置于集鱼箱框架的侧面上,所述下放导轨与所述轨道限位装置呈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最大程度利用了水电站既有设施,具有尾水洞 (管)的工程皆可实施,且改造成本低,不影响主体枢纽功能;
(2)最大程度利用厂房发电尾水进行诱鱼,流量大,集鱼效率高;本实用新型利用鱼类的趋流特性,在鱼类的最密集区域进行集鱼,能够极大提高集鱼效率(本实用新型的诱鱼水量大,一般可达到常规升鱼机诱鱼流量的百倍以上);克服了现有技术进鱼口诱鱼水流较小,无法和电站尾水竞争,大部分鱼类聚集至电站尾水处,造成过鱼设施集鱼效率低下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利用发电尾水诱鱼,不消耗水量和电力,运行成本较低;而现有技术升鱼机一般靠上游引水或水泵补水,按照平均2.0m3/s的补水量计算,每日消耗水量约17.3万吨,耗电量约1.5万度电,运行成本较高);
(3)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额外补水,避免了从坝上引水或修建泵站引水,极大节省了工程运行成本(普通升鱼机建造成本约2000~ 4000万元,本实用新型成本约1000万元);克服了现有技术过鱼设施补水量大、运行成本高的缺点;
(4)本实用新型能将鱼类安全转移,避免鱼类由于长时间困在尾水门槽等湍流水域而产生受伤及被渔民捕捞的风险;
(5)本实用新型能够灵活调整工作深度,对不同水层的鱼类进行收集;克服了现有技术进鱼口深度固定,难以兼顾表层及底层鱼类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具有一个或多个进鱼口,在不同电站发电工况下,多个进鱼口形成高低两个诱鱼流速,鱼类可以自由选择其喜好的进鱼口入,因此适合工况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将集鱼箱直接放置在鱼类上溯的最终点(即厂房尾水管/尾水洞处),利用本实用新型对河道中洄游鱼类进行采集,适用于所有具有发电尾水洞(管)的水电站,能够全新的高效率的采集鱼类;在过鱼设施工程中,采用本实用新型对鱼类进行收集,可提高集鱼效率,同时避免鱼类长时间在尾水管/ 尾水洞处逗留甚至受伤,更好的保护鱼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鱼箱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集鱼箱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图4的下游面视图。
图6为图4的上游面视图。
图7为图4的纵剖面图。
图8为图4的顶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升机构和集鱼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尾水塔,2-尾水检修门门槽,3-集鱼箱,3.1-集鱼箱框架,3.11-集鱼部分框架,3.12-过水部分框架,3.13-存水部分框架,3.131-第一存水部分框架,3.132-第二存水部分框架,3.133-连接通道,3.2-轨道限位装置,3.3-吊耳,3.4-透水式格栅结构,3.5-存水部分侧板,3.6-存鱼箱,3.7-存水结构,3.8-防逃喇叭口,3.9-进鱼口, 3.10-挡水板结构,4-提升机构,5-下放导轨,6-尾水管/尾水洞,7-连接塔,8-尾水检修门孔,9-尾水平台,10-尾水检修门自动抓梁,11-缆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参阅附图可知: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包括设于尾水塔 1或尾水平台9上的尾水检修门门槽2和设置于尾水塔1或尾水平台 9内的集鱼箱3,尾水检修门门槽2顶端设有提升机构4,提升机构4 可利用现有的尾水门机,尾水塔1或尾水平台9内设有下放导轨5,集鱼箱3两端与下放导轨5连接,集鱼箱3设置于尾水管/尾水洞6 内或外侧;集鱼箱3上设有进鱼口3.9,所述进鱼口3.9面向尾水管 /尾水洞的外侧(如图1、图2所示)。
集鱼箱3有一个或多个,当采用多个集鱼箱3集鱼时,多个集鱼箱3的放置方式为叠放和/或间隔放置(如图1、图2所示),所述集鱼箱3通过套于吊耳3.3上的提升机构缆绳11连接于提升机构4上;提升系统可利用现有尾水检修门的提升机构(门式起重机)及配套设施(自动抓梁);提升机构能利用吊耳、下放导轨、轨道限位装置和缆绳连接并提升集鱼箱,轨道限位装置与下放导轨相对应,能沿着下放导轨上升或下降;提升机构4对集鱼箱3提升方式不限于利用吊耳、下放导轨、轨道限位装置和缆绳提升,还包括利用齿轮齿条式、吊机、门机(门式起重机)、汽车吊等其它方式的提升。
集鱼箱3包括集鱼箱框架3.1,对应设于集鱼箱框架3.1两侧面上的所述轨道限位装置3.2,和设于所述集鱼箱框架3.1上的吊耳,吊耳3.3有多个,所述吊耳3.3对应设于集鱼部分框架3.11上端或侧面或底部,吊耳根据箱体结构和重心设置设于集鱼箱框架上,维持起吊过程中集鱼箱的稳定性,吊耳为起吊的吊点,吊耳能通过提升机构的缆绳连接并提升集鱼箱;所述集鱼箱3通过设于两侧的轨道限位装置3.2与所述下放导轨5连接,所述集鱼箱3与所述下放导轨5连接方式为齿轮连接或滑动连接,其目的是可沿门槽上下滑动,轨道限位装置与下放导轨相对应,能沿着下放导轨垂直上升或下降;集鱼箱框架为集鱼箱的主体连接结构;
所述集鱼箱框架3.1上设有集鱼部分框架3.11,所述集鱼部分框架3.11占据所述集鱼箱框架3.1的全部空间或部分空间。
有挡水板结构3.10设于所述集鱼箱框架3.1内、且位于所述集鱼箱框架3.1进水口,挡水板结构3.10的形状及大小根据实际需求设定;挡水板结构3.10的作用是能够阻挡水流,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缓流区域,满足鱼类的休息需要,避免鱼类长时间游泳产生疲劳。
当所述集鱼部分框架3.11占据所述集鱼箱框架3.1部分空间时,所述集鱼箱框架3.1包括设于两侧的集鱼部分框架3.11、设于中部的过水部分框架3.12和设于底部的存水部分框架3.13;集鱼部分框架3.11有一个或多个,所述集鱼部分框架3.11设于过水部分框架 3.12一侧或设于过水部分框架3.12的左右两侧;存水部分框架3.13 包括设于集鱼部分框架3.11下端的第一存水部分框架3.131,第一存水部分框架3.131有一个或多个;有存水部分侧板3.5设于存水部分框架3.13上,所述存水部分侧板3.5呈不透水的板状结构(如图1、图3、图9所示),集鱼箱框架的作用主要是维持集鱼箱结构的牢固性,使集鱼箱在水流的冲击下能保持牢固和稳定。
存水部分框架3.13还包括设于过水部分框架3.12下端的第二存水部分框架3.132和连接通道3.133,第二存水部分框架3.132上设有透水式格栅结构3.4,所述透水式格栅结构3.4位于连接通道3.133 侧上方,避免鱼类从第二存水部分框架上端逃出,第一存水部分框架 3.131与第二存水部分框架3.132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通道3.133相互连通,所述存水部分侧板3.5设于存水部分框架3.13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右侧面和底面上,所述存水部分侧板3.5和存水部分框架3.13构成存水结构3.7,所述存水部分侧板3.5和存水部分框架3.13构成存水结构3.7,鱼类进入集鱼箱后可以在第一存水部分框架和第二存水部分框架之间自由游动,增大鱼类的活动范围,所述存水结构3.7呈开口朝上的方形结构(如图3、图4所示),通过存水结构存放一定深度的水体,在集鱼箱升出水面后能够保持箱体内有满足鱼类的需求的水深。
第一存水部分框架3.131与第二存水部分框架3.132之间设有透水式格栅结构3.4,所述存水部分侧板3.5和第一存水部分框架3.131 构成存水结构3.7,所述存水部分侧板3.5设于第一存水部分框架 3.131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和/或右侧面及底面上,所述存水结构3.7呈开口朝上的方形结构(如图3、图4所示),通过存水结构存放一定深度的水体,在集鱼箱升出水面后能够保持箱体内有满足鱼类的需求的水深,更好地保护鱼类。
当所述集鱼部分框架3.11占据所述集鱼箱框架3.1全部空间时,所述集鱼箱框架3.1包括所述集鱼部分框架3.11和设于所述集鱼部分框架3.11底部的存水部分框架3.13,有存水部分侧板3.5设于存水部分框架3.13上,所述存水部分侧板3.5呈不透水的板状结构,所述存水部分侧板3.5和存水部分框架3.13构成存水结构3.7,所述存水部分侧板3.5设于存水部分框架3.13前侧面、后侧面、左侧面、右侧面和底面上,所述存水结构3.7呈开口朝上的方形结构;所述集鱼部分框架3.11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进鱼口3.9(如图3、图4所示,图3为集鱼部分框架占据所述集鱼箱框架全部空间,图4为集鱼部分框架占据所述集鱼箱框架部分空间),便于集鱼;通过存水结构存放一定深度的水体,在集鱼箱升出水面后能够保持箱体内有满足鱼类的需求的水深。
鱼部分框架3.11上设有透水式格栅结构3.4;集鱼部分框架3.11 的左侧面、右侧面和顶面均设为透水式格栅结构3.4,和/或设为不透水结构;集鱼部分框架3.11的前侧面和/或左侧面和/或右侧面设有防逃喇叭口3.8,防逃喇叭口3.8的一端设于集鱼部分框架3.11 前侧面和/或左侧面和/或右侧面上、另一端向集鱼部分框架3.11内部延伸形成横截面逐渐缩小的防逃口结构,防逃喇叭口的作用是形成鱼类易进难出的单向通行结构,使鱼类能够从外侧通过防逃喇叭口进入集鱼箱,同时不容易从集鱼箱内逃逸至集鱼箱外。所述进鱼口3.9 设于防逃喇叭口3.8的端部、且位于集鱼部分框架3.11内;集鱼部分框架3.11、透水式格栅结构3.4和透水式格栅结构3.4和防逃喇叭口3.8围成存鱼箱3.6,所述进鱼口3.9与所述存鱼箱3.6内部相连通,所述存鱼箱3.6与所述存水结构3.7相连通(如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防逃喇叭口3.8为透水式格栅结构,防逃喇叭口以及集鱼部分框架的后侧面的透水式格栅结构均能防止鱼类逃出,又不限制水流在集鱼箱内流动;存鱼箱底部设有倾斜底板,存鱼箱上设有放鱼口和放鱼闸门,倾斜底板的作用是可以通过打开闸门将箱内的水和鱼全部排出;
所述下放导轨5呈垂直设置;所述轨道限位装置3.2垂直设置于集鱼箱框架3.1的侧面上,所述下放导轨5与所述轨道限位装置3.2 呈平行设置(如图1、图2所示),集鱼箱框架的限位装置与轨道尺寸匹配,作用是保证集鱼箱沿轨道顺畅上下滑动。
所述透水式格栅的疏密情况根据集鱼目标的体长,体宽,体高等特征参数确定。
二个相邻尾水塔1之间设有连接塔,集鱼箱框架3.1为钢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的集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集鱼箱3通过缆绳11连接于提升机构4上,提升机构4沿下放导轨5将集鱼箱3下放至尾水塔1或尾水平台9内的适合水深处,且面向尾水管/尾水洞的外侧;
步骤二:当电站发电时,发电尾水从集鱼箱3后侧流入、从集鱼箱3前侧流出,形成诱鱼水流,鱼类在诱鱼水流的吸引下沿进鱼口 3.9进入集鱼箱3中,并寻找到适宜的水流处休息;
步骤三:当足够多的鱼类进入集鱼箱3后,利用提升机构4将集鱼箱3沿下放导轨5垂直提升至尾水平台9(如图1和图2所示);
在提升机构4提升集鱼箱3的过程中,水流从集鱼箱3上的透水式格栅结构3.4流出;集鱼箱3升出水面后,集鱼箱3中的鱼类集中位于存鱼箱3.6或位于存鱼箱3.6及存水结构3.7中(如图3所示)。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工作人员将这两种技术方案进行了对比,其对比结果如下表:
Figure DEST_PATH_GDA0002271469440000101
由上表可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容易实施,成本低,集鱼效率较高,能调整工作深度,对不同水层的鱼类进行收集。
其它未说明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Claims (9)

1.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尾水塔(1)或尾水平台(9)上的尾水检修门门槽(2)和设置于尾水塔(1)或尾水平台(9)内的集鱼箱(3),尾水检修门门槽(2)顶端设有提升机构(4),尾水塔(1)或尾水平台(9)内设有下放导轨(5),集鱼箱(3)两端与所述下放导轨(5)连接,所述集鱼箱(3)设置于尾水管/尾水洞(6)内或外侧;所述集鱼箱(3)上设有进鱼口(3.9),所述进鱼口(3.9)面向所述尾水管/尾水洞(6)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机构(4)至少为尾水门机或吊机或汽车吊或下放导轨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鱼箱(3)包括集鱼箱框架(3.1),对应设于集鱼箱框架(3.1)两侧面上的轨道限位装置(3.2),和设于所述集鱼箱框架(3.1)上的吊耳(3.3),所述吊耳(3.3)有多个;所述集鱼箱(3)通过设于两侧的轨道限位装置(3.2)与所述下放导轨(5)连接,所述集鱼箱(3)与所述下放导轨(5)连接方式为齿轮连接或滑动连接;
所述集鱼箱框架(3.1)上设有集鱼部分框架(3.11),所述集鱼部分框架(3.11)占据所述集鱼箱框架(3.1)的全部空间或部分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有挡水板结构(3.10)设于所述集鱼箱框架(3.1)内、且位于所述集鱼箱框架(3.1)进水口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集鱼部分框架(3.11)占据所述集鱼箱框架(3.1)部分空间时,所述集鱼箱框架(3.1)包括设于两侧的集鱼部分框架(3.11)、设于中部的过水部分框架(3.12)和设于底部的存水部分框架(3.13);集鱼部分框架(3.11)有一个或多个,所述集鱼部分框架(3.11)设于过水部分框架(3.12)一侧或设于过水部分框架(3.12)的左右两侧;存水部分框架(3.13)包括设于集鱼部分框架(3.11)下端的第一存水部分框架(3.131),第一存水部分框架(3.131)有一个或多个;有存水部分侧板(3.5)设于存水部分框架(3.13)上,所述存水部分侧板(3.5)呈不透水的板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其特征在于:存水部分框架(3.13)还包括设于过水部分框架(3.12)下端的第二存水部分框架(3.132)和连接通道(3.133),第二存水部分框架(3.132)上设有透水式格栅结构(3.4),所述透水式格栅结构(3.4)位于连接通道(3.133)侧上方,第一存水部分框架(3.131)与第二存水部分框架(3.132)之间通过所述连接通道(3.133)相互连通,所述存水部分侧板(3.5)设于存水部分框架(3.13)上,所述存水部分侧板(3.5)和存水部分框架(3.13)构成存水结构(3.7),所述存水结构(3.7)呈开口朝上的方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存水部分框架(3.131)与第二存水部分框架(3.132)之间设有透水式格栅结构(3.4),所述存水部分侧板(3.5)设于第一存水部分框架(3.131)上,所述存水部分侧板(3.5)和第一存水部分框架(3.131)构成存水结构(3.7),所述存水结构(3.7)呈开口朝上的方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集鱼部分框架(3.11)占据所述集鱼箱框架(3.1)全部空间时,所述集鱼箱框架(3.1)包括所述集鱼部分框架(3.11)和设于所述集鱼部分框架(3.11)底部的存水部分框架(3.13),有存水部分侧板(3.5)设于存水部分框架(3.13)上,所述存水部分侧板(3.5)呈不透水的板状结构,所述存水部分侧板(3.5)和存水部分框架(3.13)构成存水结构(3.7),所述存水部分侧板(3.5)设于存水部分框架(3.13)上,所述存水结构(3.7)呈开口朝上的方形结构;所述集鱼部分框架(3.11)上设有一个或多个进鱼口(3.9)。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其特征在于:集鱼部分框架(3.11)上设有透水式格栅结构(3.4),集鱼部分框架(3.11)的上设有防逃喇叭口(3.8),防逃喇叭口(3.8)的一端设于集鱼部分框架(3.11)上、另一端向集鱼部分框架(3.11)内部延伸形成横截面逐渐缩小的防逃口结构;
所述进鱼口(3.9)且设于防逃喇叭口(3.8)的防逃口结构上、且位于集鱼部分框架(3.11)内;集鱼部分框架(3.11)、透水式格栅结构(3.4)和防逃喇叭口(3.8)围成存鱼箱(3.6),所述进鱼口(3.9)与所述存鱼箱(3.6)内部相连通,所述存鱼箱(3.6)与所述存水结构(3.7)相连通;
所述下放导轨(5)呈垂直设置;所述轨道限位装置(3.2)垂直设置于集鱼箱框架(3.1)的侧面上,所述下放导轨(5)与所述轨道限位装置(3.2)呈平行设置。
CN201920224562.2U 2019-02-22 2019-02-22 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 Active CN2100316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24562.2U CN210031661U (zh) 2019-02-22 2019-02-22 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24562.2U CN210031661U (zh) 2019-02-22 2019-02-22 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31661U true CN210031661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53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24562.2U Active CN210031661U (zh) 2019-02-22 2019-02-22 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316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6823A (zh) * 2019-02-22 2019-08-09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及其集鱼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6823A (zh) * 2019-02-22 2019-08-09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及其集鱼方法
CN110106823B (zh) * 2019-02-22 2023-12-01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及其集鱼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61918B (zh) 高坝综合过鱼设施的过鱼方法
CN110016883B (zh) 一种水电站尾水集鱼的装置及其集鱼方法
CN109736253B (zh) 一种利用尾水集鱼的集鱼箱及其集鱼方法
CN109056647B (zh) 一种模块化生态滞水护岸装置
CN209873695U (zh) 利用水电站尾水进行集鱼的升鱼机装置
CN109469030B (zh) 一种用于引水式发电高坝的集运鱼系统
CN109469029B (zh) 一种鱼类集运鱼系统
CN212786790U (zh) 一种景观河道松木桩种植装置
CN209873694U (zh) 一种水电站尾水集鱼的装置
CN114541312B (zh) 利用水电站尾水进行集鱼的升鱼机装置的集鱼方法
CN110106823B (zh) 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及其集鱼方法
CN210031661U (zh) 适用于已建水电站的集鱼装置
CN210031662U (zh) 一种利用尾水集鱼的集鱼箱
CN204959679U (zh) 鱼道实验装置
CN209873693U (zh) 高坝综合过鱼设施
CN215052778U (zh) 一种水利工程进水口水力集清漂浮物网栅
CN213895547U (zh) 一种河道水环境治理净化装置
CN112195880B (zh) 适用于高陡狭窄地形的坝后式厂房全鱼道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2899089U (zh) 一种可用于大型电站进水口的可升降式刚性拦漂系统
CN203604103U (zh) 铺管式水力发电设施
CN213061933U (zh) 适应大水位变幅的鱼道出口结构
CN212077819U (zh) 一种新型水电站清污装置
KR101001723B1 (ko) 연속 프로펠러가 장착된 떠 있는 조력 발전 장치
CN212425601U (zh) 可用于渠道上的可自动升降的生态浮岛
CN211849365U (zh) 一种木排浮运水坝筏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