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28643U - 可折叠置物结构和安装所述结构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置物结构和安装所述结构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28643U
CN210028643U CN201920530515.0U CN201920530515U CN210028643U CN 210028643 U CN210028643 U CN 210028643U CN 201920530515 U CN201920530515 U CN 201920530515U CN 210028643 U CN210028643 U CN 210028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plate
storage
plate
storage bin
b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3051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詹雷
杨立文
华卫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ngdong Tianh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ngdong Tianh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ngdong Tianh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Jingdong Tianh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3051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28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28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28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ssembled She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置物结构和安装所述结构的车辆,涉及机械设计领域。该结构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立板以及分别安装在立板两侧的第一置物组件和第二置物组件;其中,第一置物组件和第二置物组件都可相对于所述立板转动,并通过转动形成至少一个封闭空间。该实施方式可提高取放物品的效率。

Description

可折叠置物结构和安装所述结构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置物结构和安装所述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运输箱、快递箱等置物结构中,一般只有一个箱门用来放入或者取出物品,如果物品在置物结构底部或者后方时难以快速取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折叠置物结构和安装所述结构的车辆,该结构在运输过程中处于折叠状态以实现封闭并减小占用空间,在需要放入或者取出物品时可展开以曝露内部空间和存放物品,从而便于取放物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置物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折叠置物结构可具有:立板、以及分别安装在立板两侧的第一置物组件和第二置物组件;其中,第一置物组件和第二置物组件都可相对于所述立板转动,并通过转动形成至少一个封闭空间。
可选地,第一置物组件和第二置物组件都包括多个置物仓,每一置物仓包括顶板、底板、外板和两块竖板;其中,在第一置物组件中:近于所述立板的置物仓连接在所述立板并可相对于所述立板转动,相邻的两个置物仓相互连接并可转动至相互贴合;在第二置物组件中:近于所述立板的置物仓连接在所述立板并可相对于所述立板转动,相邻的两个置物仓相互连接并可转动至相互贴合;在所述结构处于折叠状态时,对于相邻的两个置物仓:其中一个置物仓的顶板与另一置物仓的顶板对齐,一个置物仓的底板与另一置物仓的底板对齐,一个置物仓的一块竖板与另一置物仓的一块竖板对齐,一个置物仓的另一竖板与另一置物仓的另一竖板都贴合于所述立板;以及,在所述结构处于折叠状态时,任一置物仓与其相邻的一个置物仓之间形成封闭空间。
可选地,所述置物仓的形状是长方体;以及,在第一置物组件中:近于所述立板的置物仓通过铰链与所述立板连接,相邻的置物仓通过铰链连接;在第二置物组件中:近于所述立板的置物仓通过铰链与所述立板连接,相邻的置物仓通过铰链连接。
可选地,所述置物仓内设置有至少一块横板,用于在该置物仓内形成多个置物格。
可选地,第一置物组件中远离所述立板的置物仓的顶板安装有第一锁紧件,第二置物组件中远离所述立板的置物仓的顶板安装有第二锁紧件,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用于相互配合以将处于折叠状态的所述结构锁紧。
可选地,第一置物组件包括第一置物仓,第二置物组件包括第二置物仓;其中,第一置物仓具有第一顶板、第一底板、第一前竖板、第一后竖板和第一外板,第二置物仓具有第二顶板、第二底板、第二前竖板、第二后竖板和第二外板;第一置物仓可相对于所述立板转动至第一后竖板与所述立板贴合,第二置物仓可相对于所述立板转动至第二后竖板与所述立板贴合;以及,在所述结构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后竖板和第二后竖板都与所述立板贴合、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对齐、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对齐、第一前竖板与第二前竖板对齐,使第一置物仓与第二置物仓之间形成封闭空间。
可选地,第一置物仓和第二置物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在所述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后竖板、和/或第二后竖板与所述立板分离,第一顶板与第二顶板分离,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分离,第一前竖板与第二前竖板分离;以及,第一置物仓在第一后竖板与第一外板连接处通过铰链与所述立板连接,第二置物仓在第二后竖板与第二外板连接处通过铰链与所述立板连接。
可选地,第一置物仓和第二置物仓内都设置有至少一块用于形成置物格的横板;第一顶板安装有第一锁闩构件,第二顶板安装有第二锁闩构件,第一锁闩构件和第二锁闩构件用于相互配合以将处于折叠状态的所述结构锁紧。
可选地,所述结构进一步包括:用于支承第一置物组件和第二置物组件、并与所述立板固定连接的支撑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安装有上述可折叠置物结构的车辆,所述车辆的框架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上述实用新型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在立板两侧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置物仓,其中,近于立板的置物仓与立板铰接,同侧相邻的两个置物仓之间铰接。在折叠状态时,相邻置物仓的顶板、底板、竖板分别对齐,并形成封闭空间,结合锁闩构件或者锁紧件,可保证物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掉落,并使置物结构占用较小空间。在需要放入或者取出物品时,打开锁闩构件或者锁紧件,并转动置物仓,可使置物仓的内部空间和存放物品充分曝露,从而便于取放物品。
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处于折叠状态的可折叠置物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处于展开状态的可折叠置物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锁紧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处于折叠状态的可折叠置物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处于展开状态的可折叠置物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Figure BDA000203240223000005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对象,但这些对象不受上述术语限制。上述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对象与另一个对象区分。举例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置物仓称为第二置物仓,也可以将第二置物仓称为第一置物仓,第一置物仓与第二置物仓都是置物仓,但二者不是同一置物仓。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中的方向指的是可折叠置物结构在某些应用场景中的方向。例如,顶板是位于顶部的面板,外板是位于结构外侧的面板,底板与顶板相对,立板与竖板在实际场景中往往与水平面垂直或者接近垂直,横板在实际场景中往往与水平面平行或接近平行。在以下说明中,两个面板对齐指的是两个面板连接处无缝或者近于无缝地对接,对齐的两个面板可以处在同一平面,也可以处在不同平面。两个长方体状物体(如以下将要介绍的置物仓)贴合指的是二者至少存在一个表面相互贴合或者二者分别存在多条棱相互贴合。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折叠置物结构(参见图2),其具有:立板10、以及分别安装在立板10两侧的第一置物组件11和第二置物组件12。其中,第一置物组件11和第二置物组件12都可相对于立板10转动,并通过转动形成至少一个封闭空间以放置物品。以下将介绍采用上述结构的两个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处于折叠状态的可折叠置物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处于展开状态的可折叠置物结构示意图。图1、2示出了可折叠置物结构两侧各具有两个置物仓时的情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置物组件11和第二置物组件12可分别安装在立板10在水平方向的两侧,二者都包括多个形状和大小相同或者接近的置物仓13。一般地,置物仓13形状均为长方体(包括正方体),每一置物仓13可包括顶板131、底板132、外板133和分别位于前方、后方的两块竖板134,顶板131、底板132、外板133和两块竖板134形成容纳物品的置物空间。需要说明的是,各置物仓13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为不同形状或者不同尺寸,第一置物组件11和第二置物组件12可包含数量相等或者不等的置物仓13。
在第一置物组件11中,多个置物仓13依次连接,相邻的两个置物仓13可转动至相互贴合。同时,近于立板10的置物仓13(即置物结构展开时距离立板10最近的置物仓13)连接在立板10并可相对于立板10转动。同样地,在第二置物组件12中,多个置物仓13依次连接,相邻的两个置物仓13可转动至相互贴合。同时,近于立板10的置物仓13连接在立板10并可相对于立板10转动。通过近于立板10的置物仓13,第一置物组件11和第二置物组件12可实现相对于立板10的转动。作为一个优选方案,置物仓13之间以及置物仓13与立板10之间可通过铰链连接实现转动。为了确保可折叠,铰链的安装位置可根据实际场景选在置物仓13内侧或者外侧。可以理解,某些类型的铰链可在特定位置具有锁紧功能,因此可通过铰链实现置物结构的锁紧。此外,置物仓13之间以及置物仓13与立板10之间也可通过转轴等适用方式实现转动,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较佳地,为了加强折叠后置物装置的锁紧,确保置物结构内存放的物品不会掉落,可在置物仓13的顶板131安装锁紧件15。具体地,在第一置物组件11中远离立板10的置物仓13(即置物结构展开时距离立板10最远的置物仓13)的顶板131安装第一锁紧件151(参见图3),在第二置物组件12中远离立板10的置物仓13的顶板131安装第二锁紧件152,第一锁紧件151和第二锁紧件152可相互配合从而将处于折叠状态的置物结构锁紧。示例性地,第一锁紧件151和第二锁紧件152可采用相互配合的锁扣结构、销轴销孔结构或者卡扣结构等。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锁紧件的安装示意图,在图3中,第一锁紧件151与第二锁紧件152均为锁扣,二者对准之后可上锁实现锁紧。
具体应用中,为了支承置物仓13,减轻置物仓13与立板10之间铰链14的承重,可在置物仓13下方设置支撑板16。支撑板16与立板10固定连接(例如焊接),多数情况下可在置物结构折叠或者展开时支承所有的置物仓13。在置物仓13内部,为便于存放物品,可设置至少一块横板135,将置物仓13内部分成多个置物格。可以理解,也可根据需要在置物仓13内部纵向设置面板或者横向与纵向均设置面板形成置物格。
实际场景中,在置物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置物组件11与第二置物组件12分离,在第一置物组件11或者第二置物组件12内,各置物仓13沿直线或者近于直线排列,每一置物仓13的置物空间和存放物品向外曝露。
当置物结构处于折叠状态时,在第一置物组件11和第二置物组件12包含的所有置物仓13中,对于任意相邻的两个置物仓:二者保持贴合,其中一个置物仓的顶板与另一置物仓的顶板对齐,一个置物仓的底板与另一置物仓的底板对齐,一个置物仓的一块竖板与另一置物仓的一块竖板对齐,一个置物仓的另一竖板与另一置物仓的另一竖板都贴合于立板。此外,对于任一置物仓来说,在其相邻的一个或者两个置物仓中,均存在一个置物仓与该任一置物仓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在折叠状态时,置物结构整体形成长方体状,每一置物仓13的底板132与支撑板16贴合,置物结构的外表面由立板10、支撑板16、置物仓竖板134、顶板131以及近于立板10的置物仓13的外板133等组成。此后,可通过第一锁紧件151和第二锁紧件152将置物结构锁紧。
经过上述设置,在需要折叠置物结构时,将各置物仓13折叠并使置物仓13之间形成封闭空间,结合锁紧件15,可保证物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掉落,并使置物结构占用较小空间。在需要放入或者取出物品时,可打开锁紧件15并转动置物仓13,使置物仓13的内部空间和存放物品充分曝露,从而便于取放物品。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处于折叠状态的可折叠置物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处于展开状态的可折叠置物结构示意图。
如图4、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置物组件11包括第一置物仓21,第二置物组件12包括第二置物仓22。
具体地,第一置物仓21和第二置物仓22可分别安装在立板10在水平方向的两侧。一般地,第一置物仓21和第二置物仓22的形状均为长方体(包括正方体),第一置物仓21具有第一顶板211、第一底板212、第一前竖板214(在本实施例中,前竖板远离立板,后竖板近于立板)、第一后竖板215和第一外板213,这五块面板形成第一置物仓21的置物空间。第二置物仓22具有第二顶板221、第二底板222、第二前竖板224、第二后竖板225和第二外板(图中未示出),这五块面板形成第二置物仓22的置物空间。
第一置物仓21可相对于立板10转动至第一后竖板215与立板10贴合,第二置物仓22可相对于立板10转动至第二后竖板225与立板10贴合。作为一个优选方案,置物仓与立板10之间可通过铰链14连接实现转动。具体地,第一置物仓21在第一后竖板215与第一外板213连接处通过铰链14与立板10连接,第二置物仓22在第二后竖板225与第二外板连接处通过铰链14与立板10连接。为了确保可折叠,铰链14的安装位置可安装在置物仓外侧。可以理解,某些类型的铰链可在特定位置具有锁紧功能,因此可通过铰链实现置物结构的锁紧。此外,置物仓与立板之间也可通过转轴等适用方式实现转动,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此进行限制。
较佳地,为了加强折叠后置物装置的锁紧,确保置物结构内存放的物品不会掉落,可在第一顶板211安装第一锁闩构件251,在第二顶板221安装第二锁闩构件252,第一锁闩构件251和第二锁闩构件252相互配合可将处于折叠状态的置物结构锁紧。示例性地,第一锁闩构件251和第二锁闩构件252可采用相互配合的锁扣结构、销轴销孔结构或者卡扣结构等。
具体应用中,为了支承置物仓,减轻置物仓与立板10之间铰链14的承重,可在置物仓下方设置支撑板16。支撑板16与立板10固定连接(例如焊接),多数情况下可在置物结构折叠或者展开时支承两个置物仓。在置物仓内部,为便于存放物品,可设置至少一块横板135,将置物仓内部分成多个置物格。可以理解,也可根据需要在置物仓内部纵向设置面板或者横向与纵向均设置面板形成置物格。
实际场景中,在置物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置物仓21与第二置物仓22分离,即:第一后竖板215和第二后竖板225与立板10分离(或者第一后竖板215、第二后竖板225其中之一与立板10分离),第一顶板211与第二顶板221分离,第一底板212与第二底板222分离,第一前竖板214与第二前竖板224分离。第一置物仓21和第二置物仓22的置物空间和存放物品向外曝露。
当置物结构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置物仓21和第二置物仓22相互贴合。具体而言,第一后竖板215和第二后竖板225都与立板10贴合,第一顶板211与第二顶板221对齐,第一底板212与第二底板222对齐,第一前竖板214与第二前竖板224对齐,第一置物仓21与第二置物仓22之间形成封闭空间。在折叠状态时,置物结构整体形成长方体状,每一置物仓的底板与支撑板16贴合,置物结构的外表面由立板10、支撑板16、第一前竖板214、第一顶板211、第一外板213、第二前竖板224、第二顶板221和第二外板组成。此后,可通过第一锁闩构件251和第二锁闩构件252将置物结构锁紧。
经过上述设置,可在需要折叠置物结构时,将各置物仓折叠并使置物仓之间形成封闭空间,结合锁闩构件,可保证物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掉落,并使置物结构占用较小空间。在需要放入或者取出物品时,可打开锁闩构件并转动置物仓,使置物仓的内部空间和存放物品充分曝露,从而便于取放物品。
在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一步提供一种车辆,上述车辆的框架可与以上介绍的可折叠置物结构的支撑板16固定连接(例如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从而将可折叠置物结构安装在上述车辆。上述车辆可以是快递车、运输车等任意车辆。可以理解,上文介绍的可折叠置物结构可以应用在其它任何适用的场景,并不限于安装在车辆。例如,可折叠置物结构可以作为仓库中的货架用来存储物品。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上述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部件和模块并不一定是实现本实用新型所必须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立板两侧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置物仓,其中,近于立板的置物仓与立板铰接,同侧相邻的两个置物仓之间铰接。在折叠状态时,相邻置物仓的顶板、底板、竖板分别对齐,并形成封闭空间,结合锁闩构件或者锁紧件,可保证物品在运输过程中不会掉落,并使置物结构占用较小空间。在需要放入或者取出物品时,打开锁闩构件或者锁紧件,并转动置物仓,可使置物仓的内部空间和存放物品充分曝露,从而便于取放物品。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折叠置物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立板(10)、以及分别安装在立板(10)两侧的第一置物组件(11)和第二置物组件(12);其中,
第一置物组件(11)和第二置物组件(12)都可相对于所述立板(10)转动,并通过转动形成至少一个封闭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置物组件(11)和第二置物组件(12)都包括多个置物仓(13),每一置物仓(13)包括顶板(131)、底板(132)、外板(133)和两块竖板(134);其中,
在第一置物组件(11)中:近于所述立板(10)的置物仓(13)连接在所述立板(10)并可相对于所述立板(10)转动,相邻的两个置物仓(13)相互连接并可转动至相互贴合;在第二置物组件(12)中:近于所述立板(10)的置物仓(13)连接在所述立板(10)并可相对于所述立板(10)转动,相邻的两个置物仓(13)相互连接并可转动至相互贴合;
在所述结构处于折叠状态时,对于相邻的两个置物仓:其中一个置物仓的顶板与另一置物仓的顶板对齐,一个置物仓的底板与另一置物仓的底板对齐,一个置物仓的一块竖板与另一置物仓的一块竖板对齐,一个置物仓的另一竖板与另一置物仓的另一竖板都贴合于所述立板(10);以及,
在所述结构处于折叠状态时,任一置物仓与其相邻的一个置物仓之间形成封闭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仓(13)的形状是长方体;以及,
在第一置物组件(11)中:近于所述立板(10)的置物仓(13)通过铰链(14)与所述立板(10)连接,相邻的置物仓(13)通过铰链(14)连接;在第二置物组件(12)中:近于所述立板(10)的置物仓(13)通过铰链(14)与所述立板(10)连接,相邻的置物仓(13)通过铰链(1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仓(13)内设置有至少一块横板(135),用于在该置物仓(13)内形成多个置物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置物组件(11)中远离所述立板(10)的置物仓的顶板安装有第一锁紧件(151),第二置物组件(12)中远离所述立板(10)的置物仓的顶板安装有第二锁紧件(152),第一锁紧件(151)和第二锁紧件(152)用于相互配合以将处于折叠状态的所述结构锁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置物组件(11)包括第一置物仓(21),第二置物组件(12)包括第二置物仓(22);其中,
第一置物仓(21)具有第一顶板(211)、第一底板(212)、第一前竖板(214)、第一后竖板(215)和第一外板(213),第二置物仓(22)具有第二顶板(221)、第二底板(222)、第二前竖板(224)、第二后竖板(225)和第二外板;
第一置物仓(21)可相对于所述立板(10)转动至第一后竖板(215)与所述立板(10)贴合,第二置物仓(22)可相对于所述立板(10)转动至第二后竖板(225)与所述立板(10)贴合;以及,
在所述结构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后竖板(215)和第二后竖板(225)都与所述立板(10)贴合、第一顶板(211)与第二顶板(221)对齐、第一底板(212)与第二底板(222)对齐、第一前竖板(214)与第二前竖板(224)对齐,使第一置物仓(21)与第二置物仓(22)之间形成封闭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置物仓(21)和第二置物仓(22)的形状都是长方体;在所述结构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后竖板(215)、和/或第二后竖板(225)与所述立板(10)分离,第一顶板(211)与第二顶板(221)分离,第一底板(212)与第二底板(222)分离,第一前竖板(214)与第二前竖板(224)分离;以及,
第一置物仓(21)在第一后竖板(215)与第一外板(213)连接处通过铰链(14)与所述立板(10)连接,第二置物仓(22)在第二后竖板(225)与第二外板连接处通过铰链(14)与所述立板(1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第一置物仓(21)和第二置物仓(22)内都设置有至少一块用于形成置物格的横板(135);
第一顶板(211)安装有第一锁闩构件(251),第二顶板(221)安装有第二锁闩构件(252),第一锁闩构件(251)和第二锁闩构件(252)用于相互配合以将处于折叠状态的所述结构锁紧。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进一步包括:用于支承第一置物组件(11)和第二置物组件(12)、并与所述立板(10)固定连接的支撑板(16)。
10.一种安装有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结构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框架与所述支撑板(16)固定连接。
CN201920530515.0U 2019-04-18 2019-04-18 可折叠置物结构和安装所述结构的车辆 Active CN210028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30515.0U CN210028643U (zh) 2019-04-18 2019-04-18 可折叠置物结构和安装所述结构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30515.0U CN210028643U (zh) 2019-04-18 2019-04-18 可折叠置物结构和安装所述结构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28643U true CN210028643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59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30515.0U Active CN210028643U (zh) 2019-04-18 2019-04-18 可折叠置物结构和安装所述结构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286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199459A1 (en) Stackable and interlocking carrying cases for a mobile tactical command and control center
US9242764B2 (en) Transportation box for technical equipment
CN105818753A (zh) 货物区域分隔系统
EP2783913B1 (en) Loading wagon, method for securing or unsecuring thereof and transporting means
US20060237456A1 (en) Collapsible box
PT1224127E (pt) Sistema de transporte e armazenamento
WO2005100177A2 (en) Container,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1088876A (zh) 一种折叠式托盘箱及其折叠方法
EP2780515B1 (en) Mobile sanitary unit for accommodating at least three sanitary facilities
US20200229592A1 (en) Grid cabinet with variable spaces
CN107709195A (zh) 集装箱锁定装置
US20140047781A1 (en) Shelter
CN2717836Y (zh) 一种折叠式容器
CN210028643U (zh) 可折叠置物结构和安装所述结构的车辆
KR101556944B1 (ko) 파렛트 분리 및 접이식 컨테이너
CN106080698A (zh) 多功能led显示屏运输车
DK2050693T3 (en) Container for storing and / or transporting objects, mobile restoration unit, use of a container
CN213443924U (zh) 折叠筐
CN214525599U (zh) 一种折叠物流箱
CN215795205U (zh) 一种全域型物资快速精确收发装置
CN201264737Y (zh) 一种可折合储物箱
CN203873314U (zh) 一种装载式便携多用途桌体组合装置
CN113086366A (zh) 一种箱体
WO2009071867A1 (en) A roll container
CN2928706Y (zh) 一种折叠式托盘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