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24997U - 一种钳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钳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24997U
CN210024997U CN201920589919.7U CN201920589919U CN210024997U CN 210024997 U CN210024997 U CN 210024997U CN 201920589919 U CN201920589919 U CN 201920589919U CN 210024997 U CN210024997 U CN 210024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w
bodies
pincers
rack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8991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申涛
李涛
申卫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LIN'AN PLIETS MANUFA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LIN'AN PLIETS MANUFA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LIN'AN PLIETS MANUFA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LIN'AN PLIETS MANUFA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8991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24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24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24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pping Jigs, Holding Jigs, And Positioning Ji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钳子,包括两个钳体,所述钳体均包括钳口段、钳柄段和位于所述钳口段和所述钳柄段之间的连接部,两个钳体的两连接部通过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两个钳体具有两个钳口段相接触的闭合状态和相分离的张开状态,所述两个钳体的至少一钳口段设有位于钳口段端部的第一齿条部,所述第一齿条部具有沿钳体方向呈纵向布置的齿条。通过在钳体的钳口段端部设置沿钳体方向呈纵向布置的齿条,使得钳子在狭小作业空间内只需钳子头部进入作业空间内便能完成对螺母的夹持和紧固作业,操作便捷。

Description

一种钳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持、固定加工工件的钳子。
背景技术
钳子是工业上、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加工工具,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是各种工业运作中装配、修理和安装等事务不可缺少的物件,是一种夹持、剪切和固定工件用的手工工具。因钳子的工作属性,它们通常具有相似的结构,即由钳头、销子和钳柄三部分组成。钳子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杠杆原理,将两根杠杆的中间某个部位用销子交叉连接起来,使两端能够相对活动,只要用手操作尾端即可夹捏物件。虽然钳子的工作原理和外形设计都大同小异,差距不大,但从具体功能上来区分,钳子的种类还是千奇百态,功用明确,设计精巧的。按常用功能的种类分,钳子可分为钢丝钳、尖嘴钳、斜口钳、剥线钳和管子钳等。
钢丝钳一般用于剪切和夹持,其常见的设计包括齿口,刀口和铡口,而普通的钢丝钳会涉及其中一项或两项设计。从日常的使用可知,齿口一般用来紧固或拧松螺母;刀口可用来剖切软电线的橡皮或塑料绝缘层,也可用来剪切电线、铁丝;铡口可以用来切断电线、钢丝等较硬的金属线。尖嘴钳则是主要用来剪切线径较细的单股与多股线,以及给单股导线接头弯圈、剥塑料绝缘层等,除刀口外还具有尖头特征。除前述的几种钳子还有其他形式的钳子,可适应对不同形状工件的作业需要,每类钳子有会因其使用价值而进行特别的设计,故而在需要使用几种功能时往往需要几种钳子更换使用,或是成套购买,存在步骤繁琐的不便。所以,现今的钳子设计多趋向于一钳多用,如上述钢丝钳便是一把钳子具有多种用处,可剪切钢丝,紧固螺母等。但这类钳子通常只是在钳头侧边具有齿口,可用于普通螺丝或螺母的夹持、紧固等,当遇到需要紧固或拧松位于作业台内部的螺帽较扁平的螺母时,便无法继续使用这类普通钳子。因普通钳子的齿口位于钳头侧边,而当钳柄与螺母所在的作业平台接触时,钳口段与作业平台依旧存在距离,导致齿口夹持不住螺帽。而现有的尖嘴钳产品,虽然其通过尖嘴设计可以进入作业台内部狭小空间夹持螺母,但其钳头尖嘴处的齿条均设计为横向齿条,即为沿钳体纵向垂直的方向而延伸的齿条,这种齿条设计在夹持工件时容易产生滑动。如夹持螺母时,一般将螺母的螺帽卡在两齿条之间的凹陷处作用力,在拧转螺帽过程中极易产生滑动,给操作者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钳子,可用于夹持、固定加工工件,具体包括两个钳体,所述钳体均包括钳口段、钳柄段和位于所述钳口段和所述钳柄段之间的连接部,两个钳体的两连接部通过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两个钳体具有两个钳口段相接触的闭合状态和相分离的张开状态,所述两个钳体的至少一钳口段设有位于钳口段端部的第一齿条部,所述第一齿条部具有沿钳体方向呈纵向布置的齿条。
优选的,所述两个钳体的两钳口段均设有位于钳口段端部的第一齿条部,两个钳体的第一齿条部在闭合状态形成第一夹持空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空间中部的分别位于两个钳体上的相对齿条的间距大于两侧相对齿条间距。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条部位于钳口段端部的部分区域。
优选的,两个钳口段在闭合状态形成一夹持面,所述两个钳体的一钳口段设有位于钳口段端部的第一齿条部,所述第一齿条部中部齿条距夹持面距离大于两侧齿条距夹持面距离。
优选的,所述两个钳体的两钳口段中至少一钳口段还设有第二齿条部,所述第二齿条部具有沿钳体方向呈横向布置的齿条。
优选的,所述两个钳体的两钳口段均设有第二齿条部,两个钳体的第二齿条部在闭合状态形成第二夹持空间。
优选的,所述第二夹持空间中部的分别位于两个钳体上的相对齿条的间距大于两侧相对齿条间距。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条部与第二齿条部部分重叠形成重合部,所述重合部具有方锥状凸起。
优选的,还包括位于两钳柄段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与两钳柄段连接用于保持两个钳体处于张开状态。
由此,本实用新型将取得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钳体的钳口段端部设置沿钳体方向呈纵向布置的齿条,使得钳子在狭小作业空间内只需钳子头部进入作业空间内便能完成对螺母的夹持和紧固作业,同时通过在钳子钳口端部设置齿条,使得在紧固螺母等紧固件时作业人员只需握紧钳体沿钳子纵向轴线旋转即可完成紧固件的拧紧操作,钳体转动半径小;无需像现有的钢丝钳等将齿条横向设置在钳口段中部的钳子一样,在紧固螺母时只能用钳口侧部夹紧螺母等紧固件后转动,钳体转动半径近似于钳子长度,极大的限制了其在狭小工作环境中的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钳口段的结构示意图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公开的闭合状态的钳口端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公开的钳口段闭合状态的钳口端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公开的钳口段闭合状态的钳口端部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公开的钳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公开的钳口段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公开的钳口段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公开的钳口段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公开的钳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钳子,可用于夹持、固定加工工件,也可用于扭转、弯曲、剪断金属丝线,或者紧固、拧松螺母,本实施例的钳子主要由两个钳体连接构成,其中每个钳体的结构都包括钳口段1、钳柄段3和位于钳口段1同钳柄段3之间的连接部2三部分,两个钳体的钳口段1的端部中至少一个具有第一齿条部11,其排列方式为沿钳体方向呈纵向布置,并占据钳口段1端部部分区域。两个钳体的两个连接部2通过连接件21可转动地连接,并通过控制钳柄段3,即在钳柄段3上作用力,可推动钳体绕连接件21转动,同时钳口段1随之转动来工作。在使用过程中,根据两个钳口段1的接触与否可将工作状态分为相接触时的闭合状态和相分离时的张开状态。通过采用在钳体的钳口段端部设置沿钳体方向呈纵向布置的齿条,使得钳子在狭小作业空间内只需钳子头部进入作业空间内便能完成对螺母的夹持和紧固作业,同时通过在钳子钳口端部设置齿条,使得在紧固螺母等紧固件时作业人员只需握紧钳体沿钳子纵向轴线旋转即可完成紧固件的拧紧操作,钳体转动半径小;无需像现有的钢丝钳等将齿条横向设置在钳口段中部的钳子一样,在紧固螺母时只能用钳口侧部夹紧螺母等紧固件后转动,钳体转动半径近似于钳子长度,极大的限制了其在狭小工作环境中的使用。
在附3所示的一种实施例中,两个钳体的两个钳口段1的端部均设有第一齿条部11,两个第一齿条部11在闭合状态下形成第一夹持空间14,用于方便夹持工件,减小钳柄部分的打开尺度,增大与紧固件的接触面积。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在第一夹持空间14上,分别位于两个钳体上的相对齿条的间距具有中部间距大于两侧间距的构造,即从整体上看,第一夹持空间14上的相对齿条彼此不接触,且从齿条垂直面来看,在同一垂直面中,齿条顶端的点构成一弧线,在夹持螺丝等工件时增大齿条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减少滑动可能,也减少刮损可能,同时亦可方便紧固、拧松或夹持螺帽扁平的螺母等工件。其中,第一齿条部可以位于钳口段端部的部分区域,当第一齿条部11仅占据钳口段1端部部分区域时,每个钳体在钳口段1端部的第一齿条部11的两端还具有两处不设置齿条的面积部位,在钳口段1闭合状态下,分别位于两个钳体上的不设置齿条的面积部位两两接触,可用于夹持、拿取加工工件,或扭转、弯曲钢丝,使工件变形等。当然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在端部所有区域设置沿钳体方向呈纵向布置的齿条部。
另外,如附图2中的钳口段1的设计,在第一齿条部11的下方不设置其他功能性设计时,该空白处面积可用于挤压、夹平已变形的工件等。本实施例的设计,可替代螺丝刀的作用,在使用钳子夹持工件时避免了更换加工工具的繁琐性问题,增大了便捷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两个钳口段在闭合状态形成一夹持面,所述两个钳体的一钳口段设有位于钳口段端部的第一齿条部,所述第一齿条部中部齿条距夹持面距离大于两侧齿条距夹持面距离。其中夹持面为从与钳体相垂直的方向上看钳口段端部,在闭合状态下两个钳口段相接触而在其正中间部位形成的一平面。通过使得第一齿条部中部齿条距夹持面距离大于两侧齿条距夹持面距离,使得端部可适应各类紧固件的外形,提高端部与紧固件表面的摩擦力。
如附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钳子的两个钳体中仅有一个钳体的钳口段1的端部具有第一齿条部11,从与齿条垂直的一面来看,其第一夹持空间14一侧为平直形,另一侧为锯齿形,在保持端部的对紧固件的夹持功能的同时简化了钳体的加工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
如附图5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两个钳体的钳口段1的端部均设有第一齿条部11、11’,在钳口段相接触的闭合状态下,两钳口段的端部的两个第一齿条部11、11’啮合,保证钳体端部的夹紧力,尤其提高了对软性物体的夹紧力。
附图6和7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在前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该实施例公开的钳子在两个钳体的两个钳口段1中,至少一个钳口段1的第一齿条部11的下方还设有第二齿条部12,其齿条沿钳体方向呈横向布置,即与两钳体的打开和闭合的转轴方向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两个钳体的两个钳口段1均设有第二齿条部12,两个第二齿条部12在闭合状态形成第二夹持空间16,用于方便钳口段侧部夹持工件,减小钳柄部分的打开尺度,增大与紧固件的接触面积。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在第二夹持空间16上,分别位于两个钳体上的相对齿条的间距具有中部间距大于两侧间距的特点,可在夹持工件时增大齿条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减少滑动,可用于夹持非细微工件如螺帽较大的螺母等。其中,如附图8所示,第一齿条部11与第二齿条部12存在部分重叠而形成重合部17,紧凑设计可减少钳口段1材料的浪费面积,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重合部17可具有方锥状凸起,可同时保持对来自钳口端部或侧部的紧固件的摩擦力。在其它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两个钳体仅一个钳体的钳口段设有第二齿条部12亦可达到相似作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特点,除了手动操控钳柄段3来带动钳口段1工作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实施例,如附图10所示,在两钳柄段3之间设有一弹性件22如弹簧,通过弹簧控制使得两个钳体保持张开状态,从而在钳子的使用过程中,帮助使用者作用力,如在夹持工件后需放松钳柄3,使两钳体分开,此时因弹簧的作用,只需轻微放松力度,钳体即可自动分开。所述弹性件22为具有弹性作用的其它工件均可。
在如附图9所示,在另一些实施例公开的钳子中,在第二夹持空间16的下方还设有剪切结构,该剪切结构由分别位于两个钳体上的相对应位置的铡刀13组合构成,在钳口段1闭合状态下,分部位于两钳口段上的两个铡刀13的刀口接触闭合,可用于剪切电线、钢丝等较硬的金属制品。与第一夹持空间14和第二夹持空间16搭配设计,可一钳多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具更换使用的反复性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钳柄段3的包裹设计,在钳柄段3外围包裹一层防静电绝缘橡胶套,并在上面设计防滑纹,增加了手握的舒适度,也更便捷安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钳子,包括两个钳体,所述钳体均包括钳口段、钳柄段和位于所述钳口段和所述钳柄段之间的连接部,两个钳体的两连接部通过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两个钳体具有两个钳口段相接触的闭合状态和相分离的张开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钳体的至少一钳口段设有位于钳口段端部的第一齿条部,所述第一齿条部具有沿钳体方向呈纵向布置的齿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钳体的两钳口段均设有位于钳口段端部的第一齿条部,两个钳体的第一齿条部在闭合状态形成第一夹持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空间中部的分别位于两个钳体上的相对齿条的间距大于或等于两侧相对齿条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部位于钳口段端部的部分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子,其特征在于:两个钳口段在闭合状态形成一夹持面,所述两个钳体的一钳口段设有位于钳口段端部的第一齿条部,所述第一齿条部中部齿条距夹持面距离大于或等于两侧齿条距夹持面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钳体的两钳口段中至少一钳口段还设有第二齿条部,所述第二齿条部具有沿钳体方向呈横向布置的齿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钳体的两钳口段均设有第二齿条部,两个钳体的第二齿条部在闭合状态形成第二夹持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空间中部的分别位于两个钳体上的相对齿条的间距大于两侧相对齿条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钳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部与第二齿条部部分重叠形成重合部,所述重合部具有方锥状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钳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两钳柄段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与两钳柄段连接用于保持两个钳体处于张开状态。
CN201920589919.7U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钳子 Active CN210024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9919.7U CN210024997U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钳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89919.7U CN210024997U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钳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24997U true CN210024997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62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89919.7U Active CN210024997U (zh) 2019-04-26 2019-04-26 一种钳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2499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2460A (zh) * 2020-09-29 2021-01-08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几字形龙骨翻边钳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92460A (zh) * 2020-09-29 2021-01-08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几字形龙骨翻边钳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00202U (zh) 一种二氧化碳气保焊接专用钳
JPH0699364A (ja) 多用途工具
US20180311804A1 (en) Multi-tool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7424838B2 (en) Combination pliers and adjustable wrench
CN210024997U (zh) 一种钳子
JP2021058581A (ja) ピザ等を切るピザカッタートング
CN105964836A (zh) 一种电缆断线钳
CN201006588Y (zh) 多功能钳
US3952619A (en) Tube assembly tool
CN217010157U (zh) 一种方便接线的电线剥线钳
KR101453738B1 (ko) 다목적 공구
JP2005279801A (ja) プライヤー
CN201745009U (zh) 九用剪钳
US5497554A (en) Plier-type hand tool
CN217620054U (zh) 一种具有防滑功能的钢丝钳
CN2846024Y (zh) 钳子
KR20110018184A (ko) 니퍼
CN216327689U (zh) 一种斜口钳
CN215920179U (zh) 一种用于机械制造的快速夹紧装置
CN212919021U (zh) 一种多功能万向钳
CN218798750U (zh) 一种电线折弯钳
EP3183097B1 (en) Multifunctional welding apparatus
CN213828766U (zh) 面向具有功能齿钳子的螺丝刀头附件
CN218476534U (zh) 一种用于狭窄缝隙的可替换钳片型卡钳
CN213439176U (zh) 一种新型电工手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