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9956U - 内科急救箱 - Google Patents

内科急救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19956U
CN210019956U CN201821867399.3U CN201821867399U CN210019956U CN 210019956 U CN210019956 U CN 210019956U CN 201821867399 U CN201821867399 U CN 201821867399U CN 210019956 U CN210019956 U CN 210019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d kit
pull rod
sleeve
medical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86739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敏
陈菊英
臧开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86739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19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19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1995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科急救箱,至少包括急救箱本体,所述急救箱本体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一端具有开口的套筒以及与所述套筒连接的铰接部,所述拉杆按照贯穿所述铰接部且能够沿所述套筒的轴向延伸方向往复滑动的方式嵌套于所述套筒中,在所述拉杆按照沿所述套筒的轴向延伸方向滑动的方式与所述套筒脱离接触的情况下,所述拉杆与所述铰接部按照铰接的方式活动连接,其中:在所述拉杆受到外力的情况下,所述拉杆能够绕所述铰接部旋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科急救箱通过增加履带装置和改进拉杆的设计使得拉杆能够向上调整角度,方便使用人员在爬楼的时候保持舒适的姿态拖拉急救箱,能够有效的减轻使用人员的负担。

Description

内科急救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科急救箱。
背景技术
目前,现场急救是医疗救护的重要环节,不仅关系到快速有效的挽救病人的生命,而且对病人预后的治疗和巩固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目前现场急救最常用的器具是急救箱,急救箱分为外科急救箱和内科急救箱,其中内科急救箱主要用于癫痫、急腹症、热痉挛和心理衰竭等内科急症的急救,因此内科急救箱中需要配备较多的药物和基本的急救器械。在对病人施行抢救的实际工作中,由于急救病人的疾病突发性较强,而且没有固定、适宜的抢救环境,尤其是在户外环境中,需要医护人员携带急救箱跑动争取抢救时间,因此,内科急救箱需要较小的携带难度,避免影响行进速度错过急救的黄金时间。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4683939U)公开了一种内科急救箱,包括内科急救箱主体,其特征是在内科急救箱主体上侧四个角设有防磨损护垫,内科急救箱主体前侧设有金属固定器、橡胶拉手和中部连接器,金属固定器内部设有金属固定卡槽和金属固定卡锁,中部连接器内部设有中部连接拉环,内科急救箱主体下侧设有小型支撑柱,内科急救箱主体右侧设有金属拉手管存放箱。该专利提供的内科急救箱功能齐全,使用方便,在接到紧急救治任务需要离开医院给患者进行疾病检查治疗时,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但是,该专利提供的内科急救箱虽然提供了拉杆和万向轮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携带难度,提高了行进速度,但是在上下楼的情况下,医务人员需要提起急救箱上下楼,而目前急救箱的待命常规重量约为8kg,医务人员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来携带急救箱上下楼,还严重影响行进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科急救箱,至少包括急救箱本体。所述急救箱本体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一端具有开口的套筒以及与所述套筒连接的铰接部。所述拉杆贯穿所述铰接部且能够沿所述套筒的轴向延伸方向往复滑动的方式嵌套于所述套筒中。在所述拉杆按照沿所述套筒的轴向延伸方向滑动的方式与所述套筒脱离接触的情况下,所述拉杆与所述铰接部按照铰接的方式活动连接。在所述拉杆受到外力的情况下,所述拉杆能够绕所述铰接部旋转。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铰接部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所述急救箱本体的侧面上。所述固定座设置有与所述套筒的开口连接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贴合所述空腔内壁且沿着所述空腔的内壁的周向方向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设置有在径向方向贯穿所述转轴的通孔。所述拉杆的一端通过所述通孔穿过所述转轴后经过所述空腔滑动地插入所述套筒中。在所述拉杆滑动插入所述套筒的一端离开所述套筒进入到所述通孔的情况下,所述拉杆与所述转轴卡接。所述拉杆进入所述套筒的一端设置有限制所述拉杆离开所述通孔的凸部。所述拉杆按照所述凸部与所述通孔相互抵靠的方式与所述转轴卡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凸部为沿所述拉杆的径向方向的凸起。所述凸部连接在所述拉杆的一端的端部。在所述拉杆转动的状态下所述凸部与所述空腔的内壁紧密接触避免所述拉杆快速转动。所述凸部还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壁的靠外侧且穿过所述空腔内壁的止转部匹配。所述止转部在所述拉杆转动的状态下通过插入所述开口以限制所述凸部转动的方式锁紧所述拉杆。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急救箱本体在所述套筒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用于爬楼的履带装置。所述履带装置至少包括履带和至少一个用于支撑所述履带的滚动轮。所述急救箱本体在设置有所述履带装置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履带和所述滚动轮的凹槽。所述凹槽还设置有贯穿所述滚动轮且用于支撑所述滚动轮的支撑横杆。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急救箱本体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移动所述急救箱本体的的至少一个移动轮。所述移动轮为定向轮、万向轮、可拆卸的万向轮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急救箱本体包括箱体和与所述箱体柔性连接的箱盖。所述箱体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在所述急救箱本体移动的情况下避免所述急救箱本体内的药品和仪器因震动而损坏的减震层。在所述急救箱本体处于静止的状态下,所述箱体与地面相近的侧面设置有防止所述履带与地面接触而滑动的防滑支撑柱。所述防滑支撑柱以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箱体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所述隔板至少将所述箱体内分为器械区、供氧区和药品区。所述隔板和/或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设有固定物品的弹性置物袋。所述弹性置物袋通过环绕设置于所述弹性置物袋的上端放置口处的弹性松紧带与所述隔板和/或所述箱体的内壁相贴合。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箱体在与所述箱盖分离的状态下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和所述箱盖连接。在所述箱体与所述箱盖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箱体通过锁合的方式与所述箱盖锁紧匹配。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箱盖内设有用于为急救箱内的医疗仪器供电的蓄电装置。所述蓄电装置还设置有用于为所述蓄电装置充电的接口。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箱盖还设置有用于存放低温药品的冷藏室。所述冷藏室与所述蓄电装置电连接。所述冷藏室通过设置在所述冷藏室内壁上的所述弹性置物袋来固定所述低温药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科急救箱,使用履带设计将急救箱和楼梯之间的摩擦变为滚动摩擦,通过改进拉杆的设计使得拉杆能够向上调整角度,方便使用人员在爬楼的时候保持舒适的姿态拖拉急救箱,能够有效的减轻使用人员的负担,减少急救箱的携带难度。此外,本使用新型提供的内科急救箱还设有减震层,能够防止急救箱在移动的过程中因爬楼、路面不平等原因导致剧烈震动而损坏急救箱内的药品和仪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结构的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铰接部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铰接部的侧视图;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箱体和箱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急救箱本体 2:套筒 3:拉杆
4:铰接部 5:固定座 6:空腔
7:转轴 8:通孔 9:凸部
10:止转部 11:履带 12:滚动轮
13:凹槽 14:支撑横杆 15:移动轮
16:防滑支撑柱 17:弹性置物袋 18:弹性松紧带
19:隔板 20:箱体 21:箱盖
22:蓄电装置 23:冷藏室 24:转动凸出部
25:容纳槽 26:拉杆把手 27:开口
28:缺口 29: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理解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科急救箱,至少包括急救箱本体1。所述急救箱本体1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一端具有开口的套筒2以及与所述套筒2连接的铰接部4。所述拉杆3贯穿所述铰接部4且能够沿所述套筒2的轴向延伸方向往复滑动的方式嵌套于所述套筒2中。在所述拉杆3按照沿所述套筒 2的轴向延伸方向滑动的方式与所述套筒2脱离接触的情况下,所述拉杆3 与所述铰接部4按照铰接的方式活动连接。在所述拉杆3受到外力的情况下,所述拉杆3能够绕所述铰接部4旋转。优选地,急救箱本体1采用重量轻、坚固以及耐磨的材料,例如铝合金和pp材料。优选地,急救箱本体1为多边形箱体,可以是矩形、六边形或者是不规则的多边形,本实用新型的急救箱本体1为矩形。优选地,套筒2设置在急救箱本体1面积最大的侧面上,并且套筒2设置在最大侧面的居中位置,套筒2的长度小于侧面的最长边的长度。此外,套筒2可以通过嵌入的方式设置在急救箱本体1的侧面内,也可以设置在急救箱本体1侧面的表面上。优选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急救箱本体1在具有最大面积的侧面上嵌入套筒2。优选地,拉杆3的一端插入套筒2中,另一端设置有用于握持的拉杆把手26,两个拉杆3还可以通过拉杆把手26连接组合形成框状的拉杆。优选地,急救箱本体1的至少一个侧面还设置有用于提起急救箱的把手29。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急救箱本体1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移动急救箱本体的1的至少一个移动轮15。移动轮15为定向轮、万向轮、可拆卸的万向轮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优选地,急救箱本体1的底面上设置4个移动轮。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科急救箱,通过铰接部4使得拉杆3除了能够平直的拉出之外,还可以调整拉杆3和急救箱本体1的角度,即可以通过调节拉杆与急救箱本体1的角度,使得医务人员能够保持舒适、省力的姿态拖行急救箱,减小急救箱的携带难度,能够使医护人员迅速赶往急救地点,避免错过急救的黄金时间。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铰接部4包括固定座5。固定座5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急救箱本体1的侧面上。固定座5设置有与套筒2的开口连接的空腔6。空腔6内设置有贴合空腔内壁且沿着空腔6的内壁的周向方向转动的转轴7。转轴7设置有在径向方向贯穿转轴7的通孔8。拉杆3的一端通过通孔8穿过转轴7后经过空腔滑动地插入套筒2中。在拉杆3的插入套筒2的一端滑动离开套筒2进入到通孔8的情况下,拉杆3与转轴7卡接。拉杆3插入套筒2的一端设置有限制拉杆3离开通孔8的凸部9。拉杆3 按照凸部9与通孔8相互抵靠的方式与转轴7卡接。优选地,转轴7的两端各设有一转动凸出部24,转轴7内置于空腔6中,空腔6与转动凸出部 24相接触的腔壁上开设有容纳槽25,转动凸出部24位于容纳槽25内。当转动拉杆3时,拉杆3的插入端就带动转轴7在空腔6内转动。优选地,固定座5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急救箱本体1的侧面上。优选地,急救箱本体1紧邻铰接部4的侧面设置有缺口,该缺口可以避免阻挡拉杆3转动靠向该侧面。优选地,拉杆3可以伸缩,并且拉杆3还设置有按钮开关,在按钮开关处于打开的状态下,拉杆3可以从套筒2中拉出,当按钮开关处于关闭的状态,拉杆3处于锁定状态,不能从套筒2中拉出。
铰接部4的结构如图3和图4所示,当医务人员拉出拉杆3时,拉杆3 插入套筒2的一端由于凸部9与转轴7上的通孔8相互抵靠,限制拉杆3 继续拉出。当医务人员转动拉杆3时,拉杆3可以通过转轴7转动,即可以通过调整转动转轴7调整拉杆3与急救箱本体1的角度,使得医务人员以最舒适、省力的姿态拖行急救箱。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凸部9为沿拉杆3的径向方向的凸起。凸部9 连接在拉杆3的一端的端部。在拉杆3转动的状态下凸部9与空腔6的内壁紧密接触避免述拉杆3快速转动。凸部9还设有开口27。开口27与设置在空腔6内壁的靠外侧且穿过空腔内壁的止转部10匹配。止转部10在拉杆3转动的状态下通过插入开口27以限制凸部9转动的方式锁紧所述拉杆3。
优选地,开口27呈圆形,止转部10为贯穿空腔6的圆柱型锁定销,当止转部10穿过空腔6插入凸部9的开口27内,止转部10与凸部9相互抵靠,阻止拉杆3继续转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急救箱本体1在套筒2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用于爬楼的履带装置。履带装置至少包括履带11和至少一个用于支撑履带11 的滚动轮12。急救箱本体1在设置有履带装置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容纳履带11和滚动轮12的凹槽13。凹槽13还设置有贯穿滚动轮12且用于支撑滚动轮12的支撑横杆14。优选地,履带11可以设置为一条或若干条。优选地,支撑横杆14与凹槽13一体成型,急救箱本体1设置有凹槽13的侧面如图2所示,通过该结构能够给滚动轮12提供支撑力,从而给履带提供支撑力。
履带装置如图2所示,通过履带和滚轮能够将急救箱与楼梯之间的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使急救箱如同在平面上滚动,而且不同于类似三脚轮的爬楼机构,带有履带的爬楼机构上楼方式噪音小,而且极大的减少了上楼时急救箱所需要的拉力。此外,配合可转动的拉杆解决了急救箱的拉杆过低的问题,使得医护人员能够以舒适的姿态在上下楼时拖行急救箱。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急救箱本体1包括箱体20和与箱体柔性连接的箱盖21。箱体20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在急救箱本体1移动的情况下避免急救箱本体1内的药品和仪器因震动而损坏的减震层。在急救箱本体1处于静止的状态下,箱体20与地面相近的侧面设置有防止履带11与地面接触而滑动的防滑支撑柱16。防滑支撑柱16以可折叠的方式与箱体20连接。优选地,防滑支撑柱16可以通过转轴装置实现转动,即防滑支撑柱16可以贴合侧面,不影响急救箱的移动。在急救箱移动的状态下,防滑支撑柱16 可以通过转轴装置与急救箱的侧面贴合,不影响急救箱的移动。在急救箱静止放置的时候,防滑支撑柱16能够防止急救箱滑动,而在医护人员执行急救任务拖行急救箱时可以转动防滑支撑柱16,将防滑支撑柱16贴合于侧面,防止影响急救箱的移动。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箱体20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19。隔板19 至少将箱体20内分为器械区、供氧区和药品区。隔板19和/或箱体20的内壁上设有固定物品的弹性置物袋17。弹性置物袋17通过环绕设置于弹性置物袋17的上端放置口处的弹性松紧带18与隔板和/箱体20的内壁相贴合。
如图5所示,急救箱的内部至少分为器械区、供氧区和药品区,物品分类放置,在医护人员使用时能够快速准确取用,而且各个物品放置弹形置物袋17里,防止各个物品之间发生碰撞损坏。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箱体20在与箱盖21分离的状态下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和箱盖21连接。在箱体20与箱盖21连接的情况下,箱体20通过锁合的方式与箱盖21锁紧匹配。优选地,可拆卸的方式包括卡扣、铰接和插接。优选地,箱体20和箱盖21可以通过拉链的方式连接和拆卸,并且可以通过密码锁锁住拉链头的方式实现箱体20和箱盖21的锁合。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箱盖21内设有用于为急救箱内的医疗仪器供电的蓄电装置22。蓄电装置22还设置有用于为蓄电装置22充电的接口。优选地,蓄电装置22包括可充电的电池和用于充电和供电的接口。优选地,蓄电装置22还可以通过在箱盖21处设置的太阳板来为蓄电装置22充电。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箱盖21还设置有用于存放低温药品的冷藏室 23。冷藏室23与蓄电装置22电连接。冷藏室23通过设置在冷藏室23内壁上的弹性置物袋17来固定低温药品。优选地,冷藏室23使用保温材料,例如聚氨酯泡沫、聚苯板、酚醛泡沫等。优选地,冷藏室23内设置有半导体陶瓷制冷片,半导体陶瓷制冷片与蓄电装置22电连接,可以为冷藏室23 降低温度。此外,冷藏室23还设置有用于封闭的盖子,盖子通过卡扣的方式封盖冷藏室23。
优选地,箱盖21还设有附加存储区,来放置呼吸器、心电机、除颤仪等医疗仪器来帮助昏迷和心脏骤停的病人。箱盖21还设置有除菌灯,除菌灯与蓄电装置22电连接,可以为急救箱内的物品进行除菌。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体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的启发下想出各种解决方案,而这些解决方案也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范围并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内科急救箱,至少包括急救箱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箱本体(1)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一端具有开口的套筒(2)以及与所述套筒(2)连接的铰接部(4),拉杆(3)按照贯穿所述铰接部(4)且能够沿所述套筒(2)的轴向延伸方向往复滑动的方式嵌套于所述套筒(2)中,
在所述拉杆(3)按照沿所述套筒(2)的轴向延伸方向滑动的方式与所述套筒(2)脱离接触的情况下,所述拉杆(3)与所述铰接部(4)按照铰接的方式活动连接,其中:
在所述拉杆(3)受到外力的情况下,所述拉杆(3)能够绕所述铰接部(4)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急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部(4)包括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所述急救箱本体(1)的侧面上,并且所述固定座(5)设置有与所述套筒(2)的开口连接的空腔(6),所述空腔(6)内设置有贴合所述空腔内壁且沿着所述空腔(6)的内壁的周向方向转动的转轴(7),所述转轴(7)设置有在径向方向贯穿所述转轴(7)的通孔(8),所述拉杆(3)的一端通过所述通孔(8)穿过所述转轴(7)后经过所述空腔滑动地插入所述套筒(2)中,在所述拉杆(3)滑动插入所述套筒(2)的一端离开所述套筒(2)进入到所述通孔(8)的情况下所述拉杆(3)与所述转轴(7)卡接,其中,
所述拉杆(3)进入所述套筒(2)的一端通过设置有限制所述拉杆(3)离开所述通孔(8)的凸部(9)按照所述凸部(9)与所述通孔(8)相互抵靠的方式与所述转轴(7)卡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科急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9)为沿所述拉杆(3)的径向方向的凸起且连接在所述拉杆(3)的一端的端部,并且在所述拉杆(3)转动的状态下所述凸部(9)与所述空腔(6)的内壁紧密接触避免所述拉杆(3)快速转动,所述凸部(9)还设有开口(27),其中,
所述开口(27)与设置在所述空腔(6)内壁的靠外侧且穿过所述空腔内壁的止转部(10)匹配,所述止转部(10)在所述拉杆(3)转动的状态下通过插入所述开口(27)以限制所述凸部(9)转动的方式锁紧所述拉杆(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急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箱本体(1)在所述套筒(2)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用于爬楼的履带装置,所述履带装置至少包括履带(11)和至少一个用于支撑所述履带(11)的滚动轮(12),其中,
所述急救箱本体(1)在设置有所述履带装置的侧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履带(11)和所述滚动轮(12)的凹槽(13),并且所述凹槽(13)还设置有贯穿所述滚动轮(12)且用于支撑所述滚动轮(12)的支撑横杆(1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科急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箱本体(1)的底面上设置有用于移动所述急救箱本体(1)的至少一个移动轮(15),其中,
所述移动轮(15)为定向轮、万向轮、可拆卸的万向轮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科急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急救箱本体(1)包括箱体(20)和与所述箱体柔性连接的箱盖(21),其中,
所述箱体(20)的至少一个侧面设置有在所述急救箱本体(1)移动的情况下避免所述急救箱本体(1)内的药品和仪器因震动而损坏的减震层,并且在所述急救箱本体(1)处于静止的状态下所述箱体(20)与地面相近的侧面设置有防止所述履带(11)与地面接触而滑动的防滑支撑柱(16),所述防滑支撑柱(16)以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箱体(20)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科急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0)内设置有至少一个隔板(19),所述隔板(19)至少将所述箱体(20)内部分为器械区、供氧区和药品区,其中,
所述隔板(19)和/或所述箱体(20)的内壁上设有固定物品的弹性置物袋(17),所述弹性置物袋(17)通过环绕设置于所述弹性置物袋(17)的上端放置口处的弹性松紧带(18)与所述隔板(19)和/或所述箱体(20)的内壁相贴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科急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0)在与所述箱盖(21)分离的状态下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和所述箱盖(21)连接,并且在所述箱体(20)与所述箱盖(21)连接的情况下所述箱体(20)通过锁合的方式与所述箱盖(21)锁紧匹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科急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1)内设有用于为急救箱内的医疗仪器供电的蓄电装置(22),所述蓄电装置(22)还设置有用于为所述蓄电装置(22)充电的接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科急救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1)还设置有用于存放低温药品的冷藏室(23),所述冷藏室(23)与所述蓄电装置(22)电连接,并且所述冷藏室(23)通过设置在所述冷藏室(23)内壁上的所述弹性置物袋(17)来固定所述低温药品。
CN201821867399.3U 2018-11-13 2018-11-13 内科急救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19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67399.3U CN210019956U (zh) 2018-11-13 2018-11-13 内科急救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867399.3U CN210019956U (zh) 2018-11-13 2018-11-13 内科急救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19956U true CN210019956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42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867399.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19956U (zh) 2018-11-13 2018-11-13 内科急救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199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8306A (zh) * 2022-05-10 2022-08-05 泥永安 一种儿科患者用便于携带的除颤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8306A (zh) * 2022-05-10 2022-08-05 泥永安 一种儿科患者用便于携带的除颤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19956U (zh) 内科急救箱
CN113499194B (zh) 一种心内科用抢救运送装置
US20240108519A1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securing equipment to a patient transport system
CN206852659U (zh) 一种一体化抢救车
CN209734425U (zh) 外科换药箱
CN107456345A (zh) 一种医疗推车
CN106039458A (zh) 一种外科护理用输液固定辅助支架
CN217118767U (zh) 一种危重患者安全转运护理装置
CN108420640A (zh) 临床护理医疗推车
CN209018942U (zh) 一种多功能治疗车
CN210158807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急诊科用护理担架车
CN210726902U (zh) 一种带有报警功能的拐杖
CN211410142U (zh) 一种便携式艾灸仪
CN209004456U (zh) 一种伸缩折叠式保温行军担架
CN111513996A (zh) 心外科患者术后活动助行装置
CN212326595U (zh) 一种便携式治疗盘
CN212879859U (zh) 一种便于抢救的急救担架
CN216798117U (zh) 一种方便使用保存的护理车
CN215740824U (zh) 一种便携式引流盒放置架
CN216962963U (zh) 一种外骨骼机器人
CN214806068U (zh) 一种便携式野战护理救护包
CN214857056U (zh) 一种手术室护理寻针器
CN213666201U (zh) 急救用存放箱
CN212038076U (zh) 一种新型的便捷取物麻醉车
CN214208751U (zh) 一种血管外科护理用肢体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7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