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8517U - 阻尼缓冲导轨 - Google Patents

阻尼缓冲导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18517U
CN210018517U CN201920154006.2U CN201920154006U CN210018517U CN 210018517 U CN210018517 U CN 210018517U CN 201920154006 U CN201920154006 U CN 201920154006U CN 210018517 U CN210018517 U CN 210018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casing
piston rod
guide groove
sli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15400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BOTAI METAL PRODU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BOTAI METAL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BOTAI METAL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BOTAI METAL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15400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18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18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18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尼缓冲导轨,属于阻尼器领域,包括壳体、滑块和缓冲组件,滑块和缓冲组件均设置在壳体内,滑块和缓冲组件均与壳体内侧滑动连接,缓冲组件与滑块为固定连接,缓冲组件包括柱形壳体、活塞、活塞杆和复位杆,活塞设置在柱形壳体内,柱形壳体内设有液体,活塞上设有通孔,活塞杆带动活塞移动,液体通过通孔可从一边流向另一边,活塞杆与复位杆垂直连接,壳体内侧与复位杆相对位置设有一段导槽,复位杆与导槽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代替传统的弹簧结构,减少冲击力,避免橱柜的损伤。

Description

阻尼缓冲导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阻尼器领域,涉及一种阻尼缓冲导轨。
背景技术
阻尼缓冲滑轨里面的一种,是指在提供一种利用液体的缓冲性能,缓冲效果理想的一种消声哪个到缓冲的效果,它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来适应抽屉的关闭速度,抽屉会在关闭到最后一段距离时会液压减慢速度,减低冲击力,形成关闭时的舒适效果,即使用力来推进抽屉也会轻柔关闭,保证运动的完美、柔静。阻尼缓冲组件中复位弹簧的回复力较强而使扣块扣接拨动杆的回复应力较大,使扣块快速地扣接在拨动杆上,产生较大冲击力,同时产生较大的噪音,且损及木门及移门,特别玻璃移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解决复位弹簧回复应力较大的阻尼缓冲导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阻尼缓冲导轨,包括壳体、滑块和缓冲组件,所述滑块和缓冲组件均设置在壳体内,所述滑块和缓冲组件均与壳体内侧滑动连接,所述缓冲组件与滑块为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柱形壳体、活塞、活塞杆和复位杆,所述活塞设置在柱形壳体内,所述柱形壳体内设有液体,所述活塞上设有通孔,所述活塞杆带动活塞移动,液体通过通孔可从一边流向另一边,所述活塞杆与复位杆垂直连接,所述壳体内侧与复位杆相对位置设有一段导槽,所述复位杆与导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和第二缓冲组件结构相同,对称设置在滑块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部为十字结构,所述滑块前后两侧与壳体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滑动上下两侧均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平行设置且中间设有轴承,所述轴承通过连接轴与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滑块上下两侧通过轴承与壳体内侧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柱形壳体内侧为阶梯结构,所述阶梯面处设有限位片,所述活塞杆一端穿过限位片时,活塞端面与限位片贴合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上通过为阶梯通孔,所述阶梯通孔设置数量为多个,均匀分布在活塞周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柱形壳体另一端设有壳盖,所述壳盖上设有活塞杆通过的圆孔,所述壳盖与柱形壳体内侧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与滑块远离的一端设有连接套,所述活塞杆通过连接套与复位杆垂直连接,所述连接套材质为橡胶,所述复位杆端头套有橡胶圈。
进一步的,所述导槽与导轨水平中心线相同,所述复位杆沿导槽移动至末端,通过活塞杆带动活塞回程运动,所述导槽包括第一导槽和第二导槽,所述第一导槽与第一缓冲组件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导槽与第二缓冲组件对应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使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通过滑块连接外部结构,带动缓冲组件移动,活塞杆顶到外界板上后推动活塞在柱形壳体内运动,柱形壳体内液体通过活塞通孔由一侧流向另一侧,实现缓冲作用,滑块带动缓冲组件相反运动时,复位杆随活塞杆在导槽内滑动,复位杆至导槽末端时停止滑动,滑块继续移动,此时复位杆通过活塞杆带动活塞向滑块相反方向运动,实现活塞的复位。
2、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缓冲组件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滑块的两端,实现来回两方向的缓冲效果。
3、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活塞内通孔为阶梯通孔,加强缓冲效果,滑块通过轴承与壳体内侧滑动连接,较少二者间的摩擦。
4、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复位杆端头套有橡胶圈,减少复位杆端头与导槽的滑动摩擦;壳盖与柱形壳体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保证连接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阻尼缓冲导轨的半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阻尼缓冲导轨的半剖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缓冲组件和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的半剖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缓冲组件;21、第一缓冲组件;22、第二缓冲组件;101、导轨;102、第一导槽;103、第二导槽;201、柱形壳体;202、滑块、203、连接板;204、轴承;205、连接轴;206、活塞;207、限位片;208、活塞杆;209、连接套;210、复位杆;211、橡胶圈;212、壳盖;213、密封圈;214、阶梯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阻尼缓冲导轨101,包括壳体1、滑块202和缓冲组件2,滑块202和缓冲组件2均设置在壳体1内,滑块202和缓冲组件2 均与壳体1内侧滑动连接,缓冲组件2与滑块202为固定连接,缓冲组件2 包括柱形壳体201、活塞206、活塞杆208和复位杆210,活塞206设置在柱形壳体201内,柱形壳体201内设有液体,活塞206上设有通孔,活塞杆208 带动活塞206移动,液体通过通孔可从一边流向另一边,活塞杆208与复位杆210垂直连接,壳体1内侧与复位杆210相对位置设有一段导槽10,复位杆210与导槽10滑动连接,滑块202连接外部结构,滑块202带动缓冲组件2移动,活塞杆208顶到板上后推动活塞206在柱形壳体201内运动,柱形壳体201内液体通过活塞206通孔由一侧流向另一侧,实现缓冲作用,滑块202带动缓冲组件2相反运动时,复位杆210随活塞杆208在导槽10内滑动,复位杆210至导槽10末端时停止滑动,滑块202继续移动,此时复位杆210通过活塞杆208带动活塞206向滑块202相反方向运动,实现活塞 206的复位。
如图4所示,优选地,缓冲组件2包括第一缓冲组件21和第二缓冲组件22,第一缓冲组件21和第二缓冲组件22结构相同,对称设置在滑块202 的左右两侧,实现双向缓冲作用。
如图4和图5所示,优选地,壳体1内部为十字结构,滑块202前后两侧与壳体1内侧滑动连接,滑块202上下两侧均设有连接板203,连接板203 平行设置且中间设有轴承204,轴承204通过连接轴205与连接板203转动连接,滑块202上下两侧通过轴承204与壳体1内侧滑动连接,方便外接物体带动滑块202滑动,减少滑块202与壳体1之间的摩擦。
如图1所示,优选地的,柱形壳体201内侧为阶梯结构,阶梯面处设有限位片207,活塞杆208一端穿过限位片207时,活塞206端面与限位片207 贴合设置,对活塞杆208起到导向、限位作用。
如图2所示,优选地,活塞206上通过为阶梯通孔214,阶梯通孔214 设置数量为多个,均匀分布在活塞206周圈上,活塞206在柱形壳体201挤压液体,液体通过阶梯通孔214一边流向另一边,起到缓冲作用。
如图3和图4所示,优选地,柱形壳体201另一端设有壳盖212,壳盖 212上设有活塞杆208通过的圆孔,壳盖212与柱形壳体201内侧连接处设有密封圈213,壳盖212方便活塞的安装,密封圈213对壳盖212与柱形壳体201之间的连接起到密封作用。
如图1和图4所示,优选地,活塞杆208与滑块202远离的一端设有连接套209,活塞杆208通过连接套209与复位杆210垂直连接,连接套209 材质为橡胶,复位杆210端头套有橡胶圈211,连接套209对活塞杆208起到一定缓冲作用,橡胶圈211减少复位杆210端头在导槽内滑动时的摩擦。
如图5所示,优选地,导槽与导轨101水平中心线相同,复位杆210沿导槽移动至末端,通过活塞杆208带动活塞206回程运动,导槽10包括第一导槽102和第二导槽103,第一导槽102与第一缓冲组件21对应设置,第二导槽103与第二缓冲组件22对应设置,第一缓冲组件21内复位杆210对应对第一导槽102内滑动,第二缓冲组件22内复位杆210对应第二导槽103 内滑动,实现双向缓冲。
如图1所示,实际操作过程为,缓冲组件2和滑块202设置在壳体1内,且与壳体1内侧为滑动连接,壳体1内侧为十字结构,滑块202前后两端与壳体1内侧的前后两端滑动连接,滑块202上下两侧通过轴承204与壳体1 内侧滑动连接,滑块202通过与外界连接带动缓冲组件2运动,缓冲组件2 包括柱形壳体201、活塞206、活塞206杆和复位杆210,柱形壳体201内为阶梯结构,阶梯面上设有限位片207,活塞206周圈上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阶梯通孔214,活塞206杆顶到板上时带动活塞206在柱形壳体201内移动挤压液体,液体通过阶梯通孔214由一边流向另一边,活塞206杆远离滑块202的一端通过连接套209与复位杆210垂直连接,复位杆210与导槽10 滑动连接,滑块202带动缓冲组相反运动时,复位杆210随活塞206杆208 在导槽10内滑动,复位杆210至导槽10末端时停止滑动,滑块202继续移动,此时复位杆210通过活塞206杆带动活塞206向滑块202相反方向运动,实现活塞206的复位,缓冲组件对称设置在滑块202两端,实现双向缓冲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阻尼缓冲导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滑块(202)和缓冲组件(2),所述滑块(202)和缓冲组件(2)均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滑块(202)和缓冲组件(2)均与壳体(1)内滑动连接,所述缓冲组件(2)与滑块(202)为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组件(2)包括柱形壳体(201)、活塞(206)、活塞杆(208)和复位杆(210),所述活塞(206)设置在柱形壳体(201)内,所述柱形壳体(201)内设有液体,所述活塞(206)上设有通孔,所述活塞杆(208)带动活塞(206)移动,液体通过通孔可从一边流向另一边,所述活塞杆(208)与复位杆(210)垂直连接,所述壳体(1)内侧与复位杆(210)相对位置设有一段导槽,所述复位杆(210)与导槽(10)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缓冲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包括第一缓冲组件(21)和第二缓冲组件(22),所述第一缓冲组件(21)和第二缓冲组件(22)结构相同,对称设置在滑块(202)的左右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缓冲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为十字结构,所述滑块(202)前后两侧与壳体(1)内侧滑动连接,所述滑块(202)上下两侧均设有连接板(203),所述连接板(203)平行设置且中间设有轴承(204),所述轴承(204)通过连接轴(205)与连接板(203)转动连接,所述滑块(202)上下两侧通过轴承(204)与壳体(1)内侧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缓冲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壳体(201),内侧为阶梯结构,所述阶梯面处设有限位片(207),所述活塞杆(208)一端穿过限位片(207)时,活塞(206)端面与限位片(207)贴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缓冲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206)上通过为阶梯通孔(214),所述阶梯通孔(214)设置数量为多个,均匀分布在活塞(206)周圈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缓冲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壳体(201)另一端设有壳盖(212),所述壳盖(212)上设有活塞杆(208)通过的圆孔,所述壳盖(212)与柱形壳体(201)内侧连接处设有密封圈(21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缓冲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208)与滑块(202)远离的一端设有连接套(209),所述活塞杆(208)通过连接套(209)与复位杆(210)垂直连接,所述连接套(209)材质为橡胶,所述复位杆(210)端头套有橡胶圈(2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缓冲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槽(10)与导轨(101)水平中心线相同,所述复位杆(210)沿导槽(10)移动至末端,通过活塞杆(208)带动活塞(206)回程运动,所述导槽(10)包括第一导槽(102)和第二导槽(103),所述第一导槽(102)与第一缓冲组件(21)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导槽(103)与第二缓冲组件(22)对应设置。
CN201920154006.2U 2019-01-29 2019-01-29 阻尼缓冲导轨 Active CN210018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4006.2U CN210018517U (zh) 2019-01-29 2019-01-29 阻尼缓冲导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54006.2U CN210018517U (zh) 2019-01-29 2019-01-29 阻尼缓冲导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18517U true CN210018517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526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154006.2U Active CN210018517U (zh) 2019-01-29 2019-01-29 阻尼缓冲导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18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77716B (zh) 一种固定翼式无人机基于齿条传动的弹性支撑起落架
CN210018517U (zh) 阻尼缓冲导轨
CN213332202U (zh) 减震防漏型液压油泵
CN209227444U (zh) 一种市政道路用防撞栏
CN112923004B (zh) 一种具有超程保护的缓冲装置
CN112610641B (zh) 一种有效检测泄漏的智能报警减震器装置
CA2998932A1 (en) Uncoupling lever for rail car with biasing member
CN208184326U (zh) 一种具有防止车辆滑落功能的立体车库
CN112177193A (zh) 一种自复位黏滞阻尼墙
CN216894840U (zh) 一种新增隔膜装置的柱塞隔膜泵
CN215590147U (zh) 一种防爆玻璃
CN112591658B (zh) 一种多面安装气动侧滑台
CN201103307Y (zh) 家具用流体缓冲器
CN218844208U (zh) 一种段滑门结构
CN218719169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电磁阀活塞杆
CN111854870B (zh) 一种具有防护结构的智能膜式燃气表
CN212717777U (zh) 一种装配式构件防碰撞感应保护块
CN212244717U (zh) 一种储煤筒仓防涌插板门装置
CN218732731U (zh) 一种低压抽屉式开关柜用抽屉减震装置
CN113775203B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应急房屋
CN216894122U (zh) 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人防门
CN220151644U (zh) 一种磁性无杆气缸
CN215904444U (zh) 一种前保险杠结构
CN214302343U (zh) 一种自复位黏滞阻尼墙
CN213393282U (zh) 一种便于更换零件的电动车减震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