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8142U - 一种新型手提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手提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18142U
CN210018142U CN201920497334.2U CN201920497334U CN210018142U CN 210018142 U CN210018142 U CN 210018142U CN 201920497334 U CN201920497334 U CN 201920497334U CN 210018142 U CN210018142 U CN 2100181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dop
sleeve
handl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97334.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Guangchuang Tourism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Guangchuang Tourism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Guangchuang Tourism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Guangchuang Tourism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97334.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181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181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1814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手提包,属于箱包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手提带功能多且不易勒手的新型手提包,包括包体和提手,提手包括第一手提带和第二手提带,第一手提带包括第一带体、第二带体及调节套,调节套包括空腔及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空腔内第一收纳辊和第二收纳辊,调节套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收纳辊和第二收纳辊连接的第一调节柄和第二调节柄,第一收纳辊上设有第一调节绳,第二收纳辊上设有第二调节绳,第一带体的一端与包体连接,第一调节绳的一端与第一带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带体的一端与包体连接,第二调节绳的另一端与第二带体的另一端连接,调节套上设有与第一调节柄和第二调节柄卡接的卡件,卡件与调节套活动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手提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手提包。
背景技术
一般的手提包上两侧壁上分别设有一根手提带,从而使得两个手提带构成提手便于手提包的提取,但是一般的手提包上的手提带比较短且功能少,只能用手提着,长时间提着手提包,容易手酸;一般的手提带上没有其他护手措施,长时间提取,手提带容易勒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提带功能多且不易勒手的新型手提包。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手提包,包括包体和提手,提手包括第一手提带和第二手提带,第一手提带包括第一带体、第二带体及调节套,调节套包括空腔及与空腔连通的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空腔内设有与调节套转动连接的第一收纳辊和第二收纳辊,调节套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收纳辊和第二收纳辊连接的第一调节柄和第二调节柄,第一收纳辊上设有第一调节绳,第二收纳辊上设有第二调节绳,第一带体的一端与包体连接,第一调节绳的一端伸出第一通口并与第一带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带体的一端与包体连接,第二调节绳的另一端伸出第二通口并与第二带体的另一端连接,调节套上设有与第一调节柄和第二调节柄卡接的卡件,卡件与调节套活动连接,第二手提带包括第三带体、第四带体、第一卡头及第二卡头,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卡接,第三带体的一端与包体连接,第三带体的另一端与第一卡头连接,第四带体的一端与包体连接,第四带体的另一端与第二卡头连接,第一带体上设有第一卡套,第二带体上设有第二卡套,第一卡套与第一卡头卡接,第二卡套与第二卡头卡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手提包通过提手提着时,第一调节绳和第二调节绳分别被第一收纳辊和第二收纳辊收起并置于空腔内,调节卡件将第一调节柄和第二调节柄卡住,从而将第一调节绳和第二调节绳的长度固定,即第一手提带处于缩短状态;同时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卡接从而将第三带体和第四带体连接在一起,从而构成了完整的第二手提带;通过调节第一调节绳和第二调节绳从而将第一手提带调节至与第二手提带相同的长度,便于提手的使用,此时手提包可以通过提手提取。
当用手提着比较累时,调节卡件与第一调节柄和第二调节柄脱开,之后通过转动第一调节柄和第二调节柄从而使得第一收纳辊和第二收纳辊转动,继而使得第一调节绳和第二调节绳分别由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伸出,进而使得第一手提带变长,第一调节绳和第二调节绳伸出一定的长度后,调节卡件与第一调节柄和第二调节柄卡接,从而使得第一调节绳和第二调节绳的长度固定,即将第一手提带的长度固定形成可以挎在肩上的跨带;之后将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脱开,第一卡头与第一带体上的第一卡套卡接,第二卡头与第二带体上的第二卡套卡接,从而使得第三带体和第四带体对第一手提带进行固定,从而使得通过第一手提带将手提包挎着时,包体稳定的被提着。
这样设置,使得手提包既可以提着,而且可以跨在肩膀上,同时第一手提带的长短通过调节第一调节绳和第二调节绳可以自由调节长短,再通过第一手提带与第二手提带的配合,进而使得手提包上手提的功能更多样化。
进一步的,调节套、第一卡头及第二卡头上均包覆有弹性套,弹性套由橡胶构成,弹性套上开有若干圆柱状孔,圆柱状孔内均开有与圆柱状孔同轴的环形槽,弹性套上设有若干呈半球状的防滑凸起,防滑凸起由弹性材料构成,防滑凸起内均开有真空腔,防滑凸起上均开有若干半球状盲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套的设置,使得手握在调节套、第一卡头及第二卡头上时,手掌握着更为舒适,不易勒手,而且调节套挎在肩上时更为舒适;圆柱状孔的开设,使得弹性套的弹性能力更强,弹性套握起来更为柔软,不易勒手;环形槽的开设,进一步加强了弹性套的弹性能力,使得弹性套更为柔软,不易勒手;防滑凸起的设置,使得手掌握着调节套、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时摩擦力更强,不易打滑;防滑凸起内开设有真空腔,使得防滑凸起的弹性能力更好,手掌握着更舒适,不易勒手;半球状盲孔的设置,手掌握在弹性套上时,半球状盲孔相当于吸盘一样的功能,进而增大了手掌与弹性套的摩擦力,进而使得手握在弹性套上时不易打滑,握着更稳。
进一步的,调节套上开有卡孔,第一卡头上设有与卡孔卡接的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卡入卡孔,从而将第一卡头与调节套卡接,此时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卡接在一起,进而将第一手提带和第二手提带连接在一起,便于手提包的提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手提包的第一手提带变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手提包的第一手提带和第二手提带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调节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调节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弹性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手提带功能多且不易勒手的新型手提包。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包体1和提手2,提手2包括第一手提带3和第二手提带4,第一手提带3包括第一带体5、第二带体6及调节套7,调节套7包括空腔8及与空腔8连通的第一通口9和第二通口10,空腔8内设有与调节套7转动连接的第一收纳辊11和第二收纳辊12,调节套7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收纳辊11和第二收纳辊12连接的第一调节柄13和第二调节柄14,第一收纳辊11上设有第一调节绳15,第二收纳辊12上设有第二调节绳16,第一带体5的一端与包体1连接,第一调节绳15的一端伸出第一通口9并与第一带体5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带体6的一端与包体1连接,第二调节绳16的另一端伸出第二通口10并与第二带体6的另一端连接,调节套7上设有与第一调节柄13和第二调节柄14卡接的卡件17,卡件17与调节套7活动连接,第二手提带4包括第三带体18、第四带体19、第一卡头20及第二卡头21,第一卡头20和第二卡头21卡接,第三带体18的一端与包体1连接,第三带体18的另一端与第一卡头20连接,第四带体19的一端与包体1连接,第四带体19的另一端与第二卡头21连接,第一带体5上设有第一卡套22,第二带体6上设有第二卡套23,第一卡套22与第一卡头20卡接,第二卡套23与第二卡头21卡接。
将手提包通过提手2提着时,第一调节绳15和第二调节绳16分别被第一收纳辊11和第二收纳辊12收起并置于空腔8内,调节卡件17将第一调节柄13和第二调节柄14卡住,从而将第一调节绳15和第二调节绳16的长度固定,即第一手提带3处于缩短状态;同时第一卡头20和第二卡头21卡接从而将第三带体18和第四带体19连接在一起,从而构成了完整的第二手提带4;通过调节第一调节绳15和第二调节绳16从而将第一手提带3调节至与第二手提带4相同的长度,便于提手2的使用,此时手提包可以通过提手2提取。
当用手提着比较累时,调节卡件17与第一调节柄13和第二调节柄14脱开,之后通过转动第一调节柄13和第二调节柄14从而使得第一收纳辊11和第二收纳辊12转动,继而使得第一调节绳15和第二调节绳16分别由第一通口9和第二通口10伸出,进而使得第一手提带3变长,第一调节绳15和第二调节绳16伸出一定的长度后,调节卡件17与第一调节柄13和第二调节柄14卡接,从而使得第一调节绳15和第二调节绳16的长度固定,即将第一手提带3的长度固定形成可以挎在肩上的跨带;之后将第一卡头20和第二卡头21脱开,第一卡头20与第一带体5上的第一卡套22卡接,第二卡头21与第二带体6上的第二卡套23卡接,从而使得第三带体18和第四带体19对第一手提带3进行固定,从而使得通过第一手提带3将手提包挎着时,包体1稳定的被提着。
综上所述,这样设置,使得手提包既可以提着,而且可以跨在肩膀上,同时第一手提带3的长短通过调节第一调节绳15和第二调节绳16可以自由调节长短,再通过第一手提带3与第二手提带4的配合,进而使得手提包上手提的功能更多样化。
调节套7、第一卡头20及第二卡头21上均包覆有弹性套24,弹性套24由橡胶构成,弹性套24上开有若干圆柱状孔25,圆柱状孔25内均开有与圆柱状孔25同轴的环形槽26,弹性套24上设有若干呈半球状的防滑凸起27,防滑凸起27由弹性材料构成,防滑凸起27内均开有真空腔28,防滑凸起27上均开有若干半球状盲孔29。
弹性套24的设置,使得手握在调节套7、第一卡头20及第二卡头21上时,手掌握着更为舒适,不易勒手,而且调节套7挎在肩上时更为舒适;圆柱状孔25的开设,使得弹性套24的弹性能力更强,弹性套24握起来更为柔软,不易勒手;环形槽26的开设,进一步加强了弹性套24的弹性能力,使得弹性套24更为柔软,不易勒手;防滑凸起27的设置,使得手掌握着调节套7、第一卡头20和第二卡头21时摩擦力更强,不易打滑;防滑凸起27内开设有真空腔28,使得防滑凸起27的弹性能力更好,手掌握着更舒适,不易勒手;半球状盲孔29的设置,手掌握在弹性套24上时,半球状盲孔29相当于吸盘一样的功能,进而增大了手掌与弹性套24的摩擦力,进而使得手握在弹性套24上时不易打滑,握着更稳。
调节套7上开有卡孔30,第一卡头20上设有与卡孔30卡接的卡块31;卡块31卡入卡孔30,从而将第一卡头20与调节套7卡接,此时第一卡头20和第二卡头21卡接在一起,进而将第一手提带3和第二手提带4连接在一起,便于手提包的提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新型手提包,包括包体和提手,其特征是:所述提手包括第一手提带和第二手提带,第一手提带包括第一带体、第二带体及调节套,调节套包括空腔及与空腔连通的第一通口和第二通口,空腔内设有与调节套转动连接的第一收纳辊和第二收纳辊,调节套上设有分别与第一收纳辊和第二收纳辊连接的第一调节柄和第二调节柄,第一收纳辊上设有第一调节绳,第二收纳辊上设有第二调节绳,第一带体的一端与包体连接,第一调节绳的一端伸出第一通口并与第一带体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带体的一端与包体连接,第二调节绳的另一端伸出第二通口并与第二带体的另一端连接,调节套上设有与第一调节柄和第二调节柄卡接的卡件,卡件与调节套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手提带包括第三带体、第四带体、第一卡头及第二卡头,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卡接,第三带体的一端与包体连接,第三带体的另一端与第一卡头连接,第四带体的一端与包体连接,第四带体的另一端与第二卡头连接,第一带体上设有第一卡套,第二带体上设有第二卡套,第一卡套与第一卡头卡接,第二卡套与第二卡头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提包,其特征是:所述调节套、第一卡头及第二卡头上均包覆有弹性套,弹性套由橡胶构成,弹性套上开有若干圆柱状孔,圆柱状孔内均开有与圆柱状孔同轴的环形槽,弹性套上设有若干呈半球状的防滑凸起,防滑凸起由弹性材料构成,防滑凸起内均开有真空腔,防滑凸起上均开有若干半球状盲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提包,其特征是:所述调节套上开有卡孔,第一卡头上设有与卡孔卡接的卡块。
CN201920497334.2U 2019-04-13 2019-04-13 一种新型手提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181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97334.2U CN210018142U (zh) 2019-04-13 2019-04-13 一种新型手提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97334.2U CN210018142U (zh) 2019-04-13 2019-04-13 一种新型手提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18142U true CN210018142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591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97334.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0018142U (zh) 2019-04-13 2019-04-13 一种新型手提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181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18142U (zh) 一种新型手提包
US7124470B2 (en) Tool lanyard
CN207721878U (zh) 一种骨外科用骨钉取出装置
CN215037168U (zh) 一种扶钉起钉器
CN207550587U (zh) 便于解绑的打包扣
CN111407383A (zh) 一种骨科临床专用游离体取出装置
CN108057205B (zh) 一种多功能健身装置
CN205101188U (zh) 一种打气筒
CN210407473U (zh) 心脏康复运动训练工具包
CN103573790A (zh) 真空钉和系列应用真空钉物品
CN217861097U (zh) 一种拆除止水螺杆的工具
CN217330920U (zh) 一种用于爆破管的固定装置
CN209291259U (zh) 一种建筑用砖夹
CN211240894U (zh) 一种水果采摘设备
CN213131520U (zh) 一种假体隆胸安全扩充器
CN215615304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建筑钻孔装置
CN220107548U (zh) 一种防护电缆封堵器
CN208674569U (zh) 一种自带锉具的电缆压接钳
CN219814238U (zh) 一种手持镊子
CN205101189U (zh) 一种便携式打气筒
CN210642648U (zh) 一种便于携带电力工具的电力施工作业服
CN217552057U (zh) 一种玩具制造用磨边装置
CN207453905U (zh) 巷道钻杆接头拆分工具
CN210843204U (zh) 标本袋
CN209883314U (zh) 一种便于拆卸可伸缩调节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