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4532U - 一种利用冷冻机热量加热循环风空调用热水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冷冻机热量加热循环风空调用热水的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014532U CN210014532U CN201920736643.0U CN201920736643U CN210014532U CN 210014532 U CN210014532 U CN 210014532U CN 201920736643 U CN201920736643 U CN 201920736643U CN 210014532 U CN210014532 U CN 2100145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circulating
- hot water
- circulating system
- h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冷冻机热量加热循环风空调用热水的系统,其包括热水循环系统和冷水循环系统,热水循环系统包括循环风空调、热水箱和热水泵,冷水循环系统包括表冷器、冷却机组、冷却水泵,热水循环系统的循环水和冷水循环系统的循环水通过热交换器实现热交换,冷水循环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冷水循环系统的循环水温度的冷却水温度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冷水循环系统和热水循环系统之间设置热交换器、同时通过在现有的冷水循环系统中增加冷却水温度控制装置从而实现了冷水循环系统的循环水来热水循环系统的循环水的热交换,使得热水循环系统的循环水维持在循环风空调工作所需的30摄氏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循环风空调系统,属于汽车涂装车间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冷冻机热量加热循环风空调用热水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节能环保理念的大力提倡,循环风空调已经广泛的用于汽车涂装车间,该车间会同时用到表冷段和加热段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送气温度和湿度状态,为了实现该功能,循环风空调一般会配合热泵系统使用,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3704266U所示,该设备投资大、成本高,且冷水循环系统中的冷冻机产生的冷却水往往将热量直接散入大气,从而造成导致热量浪费。而热水循环系统的循环风空调需要使用3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单独采用一套加热设备实现热水循环系统的循环水的加热,不仅提高了能耗,而且占用了设备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冷冻机热量加热循环风空调用热水的系统,其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其通过利用冷水循环系统的循环水来热水循环系统的循环水从而在不增加额外功率的前提下,保证了热水循环系统中的热水维持在所需的温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这样一种利用冷冻机热量加热循环风空调用热水的系统,其包括热水循环系统和冷水循环系统,所述热水循环系统包括循环风空调、热水箱和热水泵,所述冷水循环系统包括表冷器、冷却机组、冷却水泵,所述热水循环系统的循环水和所述冷水循环系统的循环水通过热交换器实现热交换,所述冷水循环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冷水循环系统的循环水温度的冷却水温度控制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热交换器的高温进出水口与所述冷水循环系统连通,所述热交换器的低温进出水口与所述热水循环系统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冷却水温度控制装置包括三通阀、冷却塔和分流管路,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水口与分流管路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水口与冷却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三通阀的进水口与热交换器连通,热交换器与冷却机组连通,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均与冷却水泵连通,冷却水泵与冷却机组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三通阀为电控三通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热水箱内设置有用电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冷却水泵与所述冷却机组之间设置有用以监控循环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热交换器为板式热交器或管式热交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其通过在冷水循环系统和热水循环系统之间设置热交换器、同时通过在现有的冷水循环系统中增加冷却水温度控制装置从而实现了冷水循环系统的循环水来热水循环系统的循环水的热交换,使得热水循环系统的循环水维持在循环风空调工作所需的30摄氏度,且无需额外增加其余耗能设备;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冷却水温度控制装置设计为三通阀、冷却塔和分流管路的组合结构,不仅合理的利用了现有装置,而且不占用很多的空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热水箱内设置有用电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可以使得本发明在温度较低的情形下继续使用,如冬天;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热交换器设计为板式热交器或管式热交器,从而提高了本发明的通用性;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三通阀采用电控三通阀,从而使得本发明可以实现全自动化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利用冷冻机热量加热循环风空调用热水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1-热水循环系统;2-冷水循环系统;3-热交换器;11-循环风空调;12-热水箱;13-热水泵;21-表冷器;22-冷却机组;23-冷却水泵;24-冷却水温度控制装置;24.1-三通阀;24.2-冷却塔;24.3-分流管路;24.11-第一出水口;24.12-第二出水口;12.1-电加热器;12.2-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由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冷冻机热量加热循环风空调用热水的系统,其包括热水循环系统1和冷水循环系统2,热水循环系统1的循环水和冷水循环系统2的循环水通过热交换器3实现热交换,热水循环系统1包括依次通过管路串联的的循环风空调11、热水箱12和热水泵13,循环风空调11出口的热水依次通过热水箱12、热水泵13和热交换器3后重新流入循环风空调11的进口,冷水循环系统2包括依次通过管路串联的表冷器21、冷却机组22、冷却水泵23和冷却水温度控制装置24,冷却机组22出口的冷却水依次通过热交换器3、冷却水温度控制装置24和冷却水泵23重新流入冷却机组22的进口。其中,热水泵13的作用是将循环风空调11用热水由热水箱12送至热交换器3,经过加热后送至循环风空调11,最后抽回至热水箱12;热交换器3作用是将高温的冷却水的热量传至低温的空调热水,使空调热水达到使用要求;冷却水温度控制装置24作用是控制冷却水的温度,防止冷却水温度过高导致冷却机组22故障停机;热水箱12的作用是对热水进行补水,同时可以防止热水温度变化过于激烈,为热水的温度控制起一个缓冲的作用。
冷水循环系统2中的循环水(冷却水)的流向有三种:
1、冷却水从冷冻机组出来后进入热交换器,然后全部直接回到冷冻机组。
2、冷却水从冷冻机组出来后进入热交换器,然后全部进入冷却塔,最后回到冷冻机组。
3、冷却水从冷冻机组出来后进入热交换器,一部分进入冷却塔最后回到冷冻机组,另一部分直接回到冷冻机组。以上三种模式的区别在于冷却水进入冷却塔的量,这个是通过电动调节三通阀控制的,而电动调节三通阀的开度则是通过冷却水的温度来判断的。
热水循环系统1中的循环水(热水)的工作模式有一种:水泵将水箱里的水抽出,送至板式换热器,然后进入空调,最后回到水箱。当热水温度过低时,水箱中的加热器开启,当热水温度足够时,加热器关闭。
热交换器3的高温进出水口与冷水循环系统2连通,热交换器3的低温进出水口与热水循环系统1连通。
优选地,冷却水温度控制装置24包括三通阀24.1、冷却塔24.2和分流管路24.3,三通阀24.1的第一出水口24.11与分流管路24.3连通,三通阀24.1的第二出水口24.12与冷却塔24.2连通。三通阀24.1的进水口与热交换器3连通,热交换器3与冷却机组22连通,三通阀24.1的第一出水口24.11和第二出水口24.12均与冷却水泵23连通,冷却水泵23与冷却机组22连通。三通阀24.1为电控三通阀。需要指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水温度控制装置24并不限于上述技术方案,只要能够调节冷水循环系统2中的循环水温度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优选地,热水箱12内设置有用电加热器12.1和温度传感器12.2。电加热器12.1的目的是,当冬季极端低温,热水无法被冷却水加热到30度时,起到一个辅助加热的作用,电加热器12.1和温度传感器12.2均与ECU或VCU相连,当温度传感器12.2检测到热水温度低于30度时,ECU或VCU发出信号启动电加热器12.1加热热水。
优选地,冷却水泵23与冷却机组22之间设置有用以监控循环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优选地,热交换器3为板式热交器管式热交器、或其他可实现热交换的设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利用冷冻机热量加热循环风空调用热水的系统,包括热水循环系统(1)和冷水循环系统(2),所述热水循环系统(1)包括循环风空调(11)、热水箱(12)和热水泵(13),所述冷水循环系统(2)包括表冷器(21)、冷却机组(22)、冷却水泵(23),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循环系统(1)的循环水和所述冷水循环系统(2)的循环水通过热交换器(3)实现热交换,所述冷水循环系统(2)还包括用于控制冷水循环系统(2)的循环水温度的冷却水温度控制装置(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冷冻机热量加热循环风空调用热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3)的高温进出水口与所述冷水循环系统(2)连通,所述热交换器(3)的低温进出水口与所述热水循环系统(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冷冻机热量加热循环风空调用热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温度控制装置(24)包括三通阀(24.1)、冷却塔(24.2)和分流管路(24.3),所述三通阀(24.1)的第一出水口(24.11)与分流管路(24.3)连通,所述三通阀(24.1)的第二出水口(24.12)与冷却塔(24.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冷冻机热量加热循环风空调用热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24.1)的进水口与热交换器(3)连通,热交换器(3)与冷却机组(22)连通,所述三通阀(24.1)的第一出水口(24.11)和第二出水口(24.12)均与冷却水泵(23)连通,冷却水泵(23)与冷却机组(2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冷冻机热量加热循环风空调用热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24.1)为电控三通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冷冻机热量加热循环风空调用热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箱(12)内设置有用电加热器(12.1)和温度传感器(12.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冷冻机热量加热循环风空调用热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泵(23)与所述冷却机组(22)之间设置有用以监控循环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冷冻机热量加热循环风空调用热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3)为板式热交器或管式热交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36643.0U CN210014532U (zh) | 2019-05-22 | 2019-05-22 | 一种利用冷冻机热量加热循环风空调用热水的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736643.0U CN210014532U (zh) | 2019-05-22 | 2019-05-22 | 一种利用冷冻机热量加热循环风空调用热水的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014532U true CN210014532U (zh) | 2020-02-04 |
Family
ID=69317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736643.0U Active CN210014532U (zh) | 2019-05-22 | 2019-05-22 | 一种利用冷冻机热量加热循环风空调用热水的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014532U (zh) |
-
2019
- 2019-05-22 CN CN201920736643.0U patent/CN21001453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29760B (zh) | 热水空调器 | |
CN101476760A (zh) |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多热源住宅舒适集成系统 | |
CN111207434B (zh) | 一种太阳能耦合空气源热泵互补供暖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12339526B (zh) | 一种蓄热式卡车驻车空调系统 | |
CN103353186A (zh) | 复合型地暖空调热水集成应用系统 | |
CN108775611B (zh) | 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及生产余热的冷热联供系统 | |
CN100439847C (zh) | 一种板式换热器防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2928303A (zh) | 一种燃料电池热管理系统与一种燃料电池系统 | |
CN218410143U (zh) | 一种能蓄冷蓄热的冷暖联供系统 | |
JP2009074744A (ja) | ガスヒートポンプコージェネレーション装置 | |
CN115465089A (zh) | 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混合动力车辆 | |
CN210014532U (zh) | 一种利用冷冻机热量加热循环风空调用热水的系统 | |
CN106568196A (zh) | 一种空气能热水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202008253U (zh) | 节能三联热水及空调综合运用装置 | |
CN206358015U (zh) | 一种集成式汽车蓄电池恒温系统 | |
CN201931963U (zh) | 一种客车排气余热供暖装置 | |
CN111806302B (zh) | 电动公交系统专用电池冷却装置 | |
CN203533982U (zh) | 换热器和空调器 | |
CN211146780U (zh) | 冷暖空调及供热水系统 | |
CN201476141U (zh) | 地暖空调混水全自动换热机组 | |
CN215892722U (zh) | 一种自适应式能量回收利用系统 | |
CN204786878U (zh) | 一种三联供空调外机 | |
CN218096182U (zh) | 一种水枢纽泵站 | |
CN204301362U (zh) | 一种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吸收式太阳能空调系统 | |
CN103604179A (zh) | 多气候条件运行的复合供冷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