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0181U - 一种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10181U
CN210010181U CN201920232815.0U CN201920232815U CN210010181U CN 210010181 U CN210010181 U CN 210010181U CN 201920232815 U CN201920232815 U CN 201920232815U CN 210010181 U CN210010181 U CN 210010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hopper
pipe
dust removing
plastic parti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23281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博
刘玉玲
董海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SCIENGY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SCIENGY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SCIENGY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SCIENGY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23281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10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10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10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包括除尘料斗和粉尘吸收系统;除尘料斗的料斗内壁和料斗外壁之间形成吸尘空腔,除尘料斗顶端设置进料斗,除尘料斗内设置初级滤网和除尘带,除尘带上设有除尘孔,除尘带的两端与吸尘空腔内部连通,除尘料斗内设置进风管,进风管底端连通多根排气支管;粉尘吸收系统包括连通的第一过滤通道和第二过滤通道,第一过滤通道通过吸尘管与吸尘空腔连通,第一过滤通道内设有第一抽风机、水气分离装置、水漩器和循环水池,第二过滤通道内设有气体干燥净化组件,第二过滤通道通过排风管与进风管连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除尘效果彻底,塑料粒子洁净度高,实用性极强。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粒子,是塑料颗粒的俗称,是塑料以半成品形态进行储存、运输和加工成型的原料。在塑料粒子的生产过程中,塑料粒子容易磨损,塑料粒子与塑料粒子之间,以及塑料粒子与管壁之间会由于发生摩擦而产生细小粉尘;同时由于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技术的不足,塑料粒子在制作过程中很可能会存在一定量的杂质、灰尘,从而影响塑料粒子的使用效果和应用价值,因此便需要对塑料粒子进行过滤、除尘。
目前,对塑料粒子进行过滤、除尘的装置多采用振动筛板和真空吸尘的方式,多存在着除尘不彻底、塑料粒子洁净度不够的问题,不仅会降低塑料粒子的品质,使产品不能满足更高的使用要求,而且如果空气中还存留大量粉尘,将会导致操作人员的肺部感染,进而伤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除尘彻底、塑料粒子洁净度高的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包括除尘料斗和粉尘吸收系统;所述除尘料斗包括料斗内壁和料斗外壁,所述料斗内壁和所述料斗外壁之间形成封闭的吸尘空腔,所述除尘料斗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所述除尘料斗内自上而下设置有初级滤网和除尘带,所述除尘带上设置有若干除尘孔,且所述除尘带的两端与所述吸尘空腔内部连通,所述除尘料斗内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底端连通有多根排气支管,每根所述排气支管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若干第一排气孔;所述粉尘吸收系统包括第一过滤通道和第二过滤通道,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顶端和所述第二过滤通道的底端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与所述吸尘空腔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过滤通道内自上而下顺次设置有第一抽风机、水气分离装置、水漩器和循环水池,所述水漩器和所述循环水池通过水管连通,所述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第二过滤通道内设置有气体干燥净化组件,所述第二过滤通道的顶端通过一排风管与所述进风管的顶端连通,所述排风管上设置有第二抽风机。
可选的,所述进风管的顶端还通过鼓风管路与一鼓风机连接,所述鼓风管路和所述排风管并联在所述进风管上。
可选的,所述气体干燥净化组件包括袋式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层,所述袋式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的下方。
可选的,所述活性炭过滤层设置有多层,且每层所述活性炭过滤层均倾斜设置。
可选的,所述进风管的侧壁上均匀开设若干第二排气孔,每个所述第二排出孔均向上倾斜设置。
可选的,每个所述第一排气孔均倾斜设置。
可选的,所述循环水池的底端设置有排污管和加水管。
可选的,所述吸尘管内设置有粉尘吸附过滤网。
可选的,所述除尘料斗内自上而下至少设置两条所述除尘带。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结构简单紧凑,通过进风管和排气支管在除尘料斗内自下而上吹气,使得塑料粒子在自上而下下落的过程中与粉尘产生分离,并在第一抽风机的负压作用下通过除尘带进入吸尘空腔内,进而进入粉尘吸收系统中;吸入的粉尘在第一过滤通道和第二过滤通道的除尘吸附干燥作用下可再次在第二抽风机的作用下排入进风管内,不仅实现了风压的循环使用,而且能够有效防止粉尘外泄,除尘效果彻底,使得除尘后的塑料粒子洁净度高,有效解决了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实用性极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气支管的俯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除尘料斗;2、料斗内壁;3、料斗外壁;4、吸尘空腔;5、进料斗;6、初级滤网;7、除尘带;8、除尘孔;9、进风管;10、排气支管;11、第一排气孔;12、第一过滤通道;13、第二过滤通道;14、连接管;15、吸尘管;16、第一抽风机;17、水气分离装置;18、水漩器;19、循环水池;20、水管;21、循环水泵;22、排风管;23、第二抽风机;24、鼓风管路;25、鼓风机;26、袋式过滤器;27、活性炭过滤层;28、排污管;29、加水管;30、粉尘吸附过滤网;31、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除尘彻底、塑料粒子洁净度高的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包括除尘料斗和粉尘吸收系统;除尘料斗包括料斗内壁和料斗外壁,料斗内壁和料斗外壁之间形成封闭的吸尘空腔,除尘料斗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除尘料斗内自上而下设置有初级滤网和除尘带,除尘带上设置有若干除尘孔,且除尘带的两端与吸尘空腔内部连通,除尘料斗内设置有进风管,进风管的底端连通有多根排气支管,每根排气支管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若干第一排气孔;粉尘吸收系统包括第一过滤通道和第二过滤通道,第一过滤通道的顶端和第二过滤通道的底端通过连接管连通,第一过滤通道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吸尘管,吸尘管与吸尘空腔的底部连通,第一过滤通道内自上而下顺次设置有第一抽风机、水气分离装置、水漩器和循环水池,水漩器和循环水池通过水管连通,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第二过滤通道内设置有气体干燥净化组件,第二过滤通道的顶端通过一排风管与进风管的顶端连通,排风管上设置有第二抽风机。
本实用新型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结构简单紧凑,通过进风管和排气支管在除尘料斗内自下而上吹气,使得塑料粒子在自上而下下落的过程中与粉尘产生分离,并在第一抽风机的负压作用下通过除尘带进入吸尘空腔内,进而进入粉尘吸收系统中;吸入的粉尘在第一过滤通道和第二过滤通道的除尘吸附干燥作用下可再次在第二抽风机的作用下排入进风管内,不仅实现了风压的循环使用,而且能够有效防止粉尘外泄,除尘效果彻底,使得除尘后的塑料粒子洁净度高,有效解决了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实用性极强。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包括除尘料斗1和粉尘吸收系统;除尘料斗1包括料斗内壁2和料斗外壁3,料斗内壁2和料斗外壁3之间形成封闭的吸尘空腔4,除尘料斗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5,除尘料斗1内自上而下设置有初级滤网6和除尘带7,除尘带7上设置有若干除尘孔8,且除尘带7的两端与吸尘空腔4内部连通,除尘料斗1内设置有进风管9,进风管9的底端连通有多根排气支管10,每根排气支管10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若干第一排气孔11;粉尘吸收系统包括第一过滤通道12和第二过滤通道13,第一过滤通道12的顶端和第二过滤通道13的底端通过连接管14连通,第一过滤通道12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吸尘管15,吸尘管15与吸尘空腔4的底部连通,第一过滤通道12内自上而下顺次设置有第一抽风机16、水气分离装置17、水漩器18和循环水池19,水漩器18和循环水池19通过水管20连通,水管20上设置有循环水泵21,第二过滤通道13内设置有气体干燥净化组件,第二过滤通道13的顶端通过一排风管22与进风管9的顶端连通,排风管22上设置有第二抽风机23。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抽风机16、第二抽风机23、水气分离装置17以及水漩器18均为现有部件,水漩器18采用现有常见的一种水漩器结构,其作用是将从循环水池19内水雾化以吸附粉尘,该水漩器结构自带驱动系统,水漩器结构具体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同样的水气分离装置17也采用现有常见的一种水气分离干燥装置,用于将经过水漩器18的气体进行初步干燥处理,防止水分被带入除尘料斗内,该水气分离装置17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中,第一抽风机16、第二抽风机23、水气分离装置17、水漩器18以及下述的鼓风机25可与同于控制系统信号连接,该控制系统优选设置在便于操作的位置,人工可通过操控高控制系统来分别控制第一抽风机16、第二抽风机23、水气分离装置17、水漩器18以及下述的鼓风机的启闭,进而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在进风管9的顶端还通过鼓风管路24与一鼓风机25连接,其中鼓风管路24和排风管22并联在进风管9上,鼓风机25多用于在粉尘吸收系统排气不足或故障的情况下单独开启,也可与粉尘吸收系统同时工作,以保障除尘料斗的正常作业。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气体干燥净化组件包括袋式过滤器26和活性炭过滤层27,袋式过滤器26设置在活性炭过滤层24的下方。本实施例中,袋式过滤器26为现有技术常见的一种气体净化干燥装置,其具体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相应的额,活性炭过滤层24也采用现有技术常见的一种活性炭过滤层结构,其具体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活性炭过滤层27设置有多层,且每层活性炭过滤层27均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优选活性炭过滤层27设置三层,每层活性炭过滤层27均优选通过凸块固定在第二过滤通道13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优选在进风管9的侧壁上均匀开设若干第二排气孔,且每个第二排出孔均向上倾斜设置,以便于气体在除尘料斗1内分布均匀,且保障了气体是自下向上排出的,有利于粉尘与塑料粒子的分离。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优选每个第一排气孔11也均倾斜设置,同一排气支管10上第一排气孔11的倾斜方向可相同也可不同,便于提高气体在除尘料斗1内的分布均匀度,提高粉尘分离效果;相应的,本实施例优选进风管9的底部周向间隔均匀地设置有四根排气支管10,其中每两根排气支管10上的第一排气孔11的设置情况和分布情况可相同也可不同,有利于气体在除尘料斗1内分布均匀。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循环水池9内盛满清水,且循环水池9的底端设置有排污管28和加水管29,排污管28用于将循环水池9内的污垢排出,加水管29则用于及时向循环水池9内添加清水,本实施例中排污管28和加水管29上均设置有控制阀。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吸尘管15内设置有粉尘吸附过滤网30,用于初步吸附大部分的粉尘,该粉尘吸附过滤网30为一种现有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除尘料斗1内自上而下至少设置两条除尘带7,本实施例优选设置两条除尘带7,且本实施例中除尘带7为现有常见的一种除尘部件,其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相应的,本实施例中初级滤网6用于初步过滤并吸附塑料粒子上的部分粉尘,为一种现有过滤网结构,其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结构简单紧凑,通过进风管和排气支管在除尘料斗内自下而上吹气,使得塑料粒子在自上而下下落的过程中与粉尘产生分离,并在第一抽风机的负压作用下通过除尘带进入吸尘空腔内,进而进入粉尘吸收系统中;吸入的粉尘在第一过滤通道和第二过滤通道的除尘吸附干燥作用下可再次在第二抽风机的作用下排入进风管内,不仅实现了风压的循环使用,而且能够有效防止粉尘外泄,除尘效果彻底,使得除尘后的塑料粒子洁净度高,有效解决了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实用性极强。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除尘料斗和粉尘吸收系统;所述除尘料斗包括料斗内壁和料斗外壁,所述料斗内壁和所述料斗外壁之间形成封闭的吸尘空腔,所述除尘料斗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所述除尘料斗内自上而下设置有初级滤网和除尘带,所述除尘带上设置有若干除尘孔,且所述除尘带的两端与所述吸尘空腔内部连通,所述除尘料斗内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底端连通有多根排气支管,每根所述排气支管的上表面均设置有若干第一排气孔;所述粉尘吸收系统包括第一过滤通道和第二过滤通道,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顶端和所述第二过滤通道的底端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第一过滤通道的一侧底部设置有吸尘管,所述吸尘管与所述吸尘空腔的底部连通,所述第一过滤通道内自上而下顺次设置有第一抽风机、水气分离装置、水漩器和循环水池,所述水漩器和所述循环水池通过水管连通,所述水管上设置有循环水泵,所述第二过滤通道内设置有气体干燥净化组件,所述第二过滤通道的顶端通过一排风管与所述进风管的顶端连通,所述排风管上设置有第二抽风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的顶端还通过鼓风管路与一鼓风机连接,所述鼓风管路和所述排风管并联在所述进风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干燥净化组件包括袋式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层,所述袋式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活性炭过滤层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过滤层设置有多层,且每层所述活性炭过滤层均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的侧壁上均匀开设若干第二排气孔,每个所述第二排出孔均向上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排气孔均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池的底端设置有排污管和加水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管内设置有粉尘吸附过滤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料斗内自上而下至少设置两条所述除尘带。
CN201920232815.0U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 Active CN210010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2815.0U CN210010181U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232815.0U CN210010181U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10181U true CN210010181U (zh) 2020-02-04

Family

ID=69312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232815.0U Active CN210010181U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101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18887U (zh) 一种具有滴灌结构的室内新风净化器
CN107192036A (zh) 一种具有除湿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CN108096981A (zh) 一种塑料薄膜生产烟尘收集去除设备
CN210010181U (zh) 一种用于塑料粒子的除尘装置
CN206981267U (zh) 瓦楞纸印刷机除尘除味装置
CN107961635A (zh) 一种石墨粉尘静电除尘系统及方法
CN210543862U (zh) 粗铜熔炼炉清洁生产二级除尘室
CN103028302B (zh) 一种对含焦油等粘性物质粉尘进行多重净化的一体化装置
CN201431824Y (zh) 一种沥青烟气吸附装置
CN207734833U (zh) 一种环保除尘设备
CN110585842A (zh) 一种渣处理废气治理用除尘除湿装置及其方法
CN203017939U (zh) 一种对含焦油等粘性物质粉尘进行多重净化的一体化装置
CN205340467U (zh) 一种高效彻底除尘的纺织机械除尘装置
CN205965390U (zh) 一种用于三氟氯菊酸生产车间的空气净化设备
CN107694280A (zh) 一种废气处理用活性炭吸附装置
CN210964515U (zh) 一种多级处理的空气过滤罐
CN204502632U (zh) 螺旋负压除尘器
CN114261792A (zh) 一种湿度抑制化大米加工生产用集尘型仓储装置
CN207996533U (zh) 一种多层过滤的空气净化除尘设备
CN208066910U (zh) 一种纺织车间用飞尘清理装置
CN106215590A (zh) 组合式移动颗粒除尘器
CN208406466U (zh) 车间除尘装置
CN202823075U (zh) 一种除尘器
CN206198924U (zh) 组合式移动颗粒除尘器
CN206934953U (zh) 数控脉冲吹扫除尘系统及城市道路吸尘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