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09810U - 烟气脱硫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烟气脱硫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09810U
CN210009810U CN201920732131.7U CN201920732131U CN210009810U CN 210009810 U CN210009810 U CN 210009810U CN 201920732131 U CN201920732131 U CN 201920732131U CN 210009810 U CN210009810 U CN 2100098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section
flue gas
heat exchange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3213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禹志宏
江平
罗文涛
肖应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Micro-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Micro-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Micro-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Micro-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3213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098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098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098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烟气脱硫回收装置,它包括降温装置和脱硫塔,脱硫塔包括从下往上安装的保温段、缓冲段、换热段和排气段,且保温段、缓冲段、换热段和排气段依次连通,降温装置的出气口与缓冲段连通,且降温装置的通气腔体内安装有冷却装置,降温装置的进气端设置有进气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降温装置降温,能够将气体升华硫结晶呈升华硫颗粒,从而便于升华硫回收,而且还设置有换热段,升华硫颗粒在气流作用下进入到换热端后,升华硫颗粒液化,最终掉落到保温段内,提高了升华硫的回收率;换热段内设置有过滤筛网,过滤筛网能够拦截升华硫颗粒,而且还能够导热,使得升华硫颗粒液化,进一步的提高了升华硫的回收率。

Description

烟气脱硫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硫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烟气脱硫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合成氨、硫铁矿制酸、磷石膏制酸、冶炼制酸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气体,其烟气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是我国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国家经济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中对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10%的要求,明确提出加快脱硫设施建设,按照排放标准安装脱硫装置推进二氧化硫的烟气治理,因此,烟气脱硫是我国当前发展经济和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任务,选择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经济合理、技术可靠、环境达标、资源回收利用的烟气脱硫工艺装备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烟气脱硫技术主要是用碱水清洗烟气中的升华硫,清洗后的升华硫还需沉降、干燥后在返回硫磺熔硫系统,污水还需另行处理,其中存在腐蚀严重,系统复杂,能耗高,设备体积大,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等问题,操作不当还会造成系统堵塞,并且回收率也不能达到排放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回收率高的烟气脱硫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烟气脱硫回收装置,它包括降温装置和脱硫塔,脱硫塔包括从下往上安装的保温段、缓冲段、换热段和排气段,且保温段、缓冲段、换热段和排气段依次连通,降温装置的出气口与缓冲段连通,且降温装置的通气腔体内安装有冷却装置,降温装置的进气端设置有进气口。
优选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介质进口、冷却介质出口和冷却腔体,冷却腔体的一端安装有冷却介质进口,冷却腔体的另一端安装有冷却介质出口,且冷却腔体安装在降温装置的通气腔体内,冷却介质进口通过管道与冷却介质输送设备连接,冷却介质出口通过管道与冷却介质回收设备连接,冷却介质输送设备和冷却介质回收设备均设置在冷却装置的外侧。
优选的,换热段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换热部,换热部内设置有换热介质流动通道,且换热部外侧安装在换热段的筒体内侧壁上,换热部上开设有与换热介质流动通道连通的介质进、出口,其中换热部上的介质进口与安装在换热段上的水蒸汽进口连接,换热部上的介质出口与安装在换热段上的冷凝水出口连接,且水蒸汽进口位于冷凝水出口上方。
优选的,换热部顶部上方的筒体内铺设有多层过滤筛网,过滤筛网的筛孔孔径由下往上依次减少。
优选的,相邻换热部之间以及换热部与换热段的筒体之间铺设有多层过滤筛网,过滤筛网的筛孔孔径由下往上依次减少。
优选的,排气段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
优选的,保温段的上端侧壁设置有热气进口管,保温段的底部侧部设置有热气出口管,保温段的侧壁上还设置环形的夹层,热气进口管内的热气进入到夹层后最终通过热气出口管排出。
优选的,保温段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
优选的,冷却介质输送设备为风机或冷却水泵。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烟气脱硫回收装置,通过降温装置降温,能够将气体升华硫结晶呈升华硫颗粒,从而便于升华硫回收,而且还设置有换热段,升华硫颗粒在气流作用下进入到换热端后,升华硫颗粒液化,最终掉落到保温段内,从而提高了升华硫的回收率,且该装置的升华硫的回收率>90%;
2、换热段内设置有过滤筛网,过滤筛网能够拦截升华硫颗粒,而且还能够导热,使得升华硫颗粒液化,进一步的提高了升华硫的回收率;
3、本实用新型采用物理方式回收,整个生产装置可以持续工作,且设备占地面积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 为冷却腔体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降温装置,2-脱硫塔,3-缓冲端,4-换热段,5-排气段,6-保温段,7-过滤筛网,8-换热部,9-进气口,10-冷却装置,11-排渣口,12-热气出口管,13-热气进口管,14-排气口,15-水蒸汽进口,16-冷凝水出口,17-冷却腔体,18-冷却介质进口,19-冷却介质出口,20-换热介质流动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烟气脱硫回收装置,烟气脱硫回收装置,它包括降温装置1和脱硫塔2,脱硫塔2包括从下往上安装的保温段6、缓冲段3、换热段4和排气段5,且保温段6、缓冲段3、换热段4和排气段5依次连通,降温装置1的出气口与缓冲段3连通,且降温装置1的通气腔体内安装有冷却装置10,降温装置1的进气端设置有进气口9,烟气经过降温装置1降温后,烟气中的气态升华硫通过降温结晶成细小的颗粒装升华硫,升华硫颗粒在气流的作用下进入到缓冲段3,大的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则掉入到保温段6内,而小颗粒则被气流带入到换热段4内,通过换热段4,从而将升华硫颗粒液化,随着液化流体的聚拢,最终形成较大的液滴状而掉落到保温段6内,并且由于流速的问题,降温装置1内的少量气态升华硫在气流作用下,经过缓冲段3进入到换热段4后,通过换热,也能将气态升华硫降温最终形成液态硫,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冷却装置10包括冷却介质进口18、冷却介质出口19和冷却腔体17,冷却腔体17的一端安装有冷却介质进口18,冷却腔体17的另一端安装有冷却介质出口19,且冷却腔体17安装在降温装置1的通气腔体内,冷却介质进口18通过管道与冷却介质输送设备连接,冷却介质出口19通过管道与冷却介质回收设备连接,冷却介质输送设备和冷却介质回收设备均设置在冷却装置10的外侧,当冷却介质通过冷却介质进口19进入到冷却腔体17后,然后冷却腔体17的外表面与高温尾气接触,从而换热,使得高温尾气降温,尾气中气态升华硫结晶成颗粒状的升华硫,而换热后的冷却介质则通过冷却介质出口19排出,并通过冷却介质回收设备回收,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冷却介质输送设备为风机或冷却水泵,因此所采用的冷却介质则为自然风或常温水,从生产成本上考虑,优选的选用自然风,通过风机不停的往冷却腔体17内鼓风,使得自然风带走冷却腔体17上的热能,从而实现尾气降温,而冷却腔体17则采用不锈钢钢板焊接而成,在其内部形成腔体,而冷却腔体17安装在降温装置1内,为保证尾气流过,冷却腔体17不能密封降温装置1的内腔,可以采用焊接等方式将冷却腔体17安装在降温装置1内,当然,从冷却效率和成本综合考虑,冷却介质输送设备为冷却水泵,通过冷却水泵往冷却腔体17内不停的注入冷却水,从而实现冷却腔体17与尾气的热交换,实现尾气降温,而换热后的冷却水则通过冷却介质出口19进入到冷却介质回收设备中,该冷却介质回收设备可以为水池,通过水池将水回收,还能够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换热段4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换热部8,换热部8内设置有换热介质流动通道20,且换热部8外侧安装在换热段4的筒体内侧壁上,换热部8上开设有与换热介质流动通道20连通的介质进、出口,其中换热部8上的介质进口与安装在换热段4上的水蒸汽进口15连接,换热部8上的介质出口与安装在换热段4上的冷凝水出口16连接,且水蒸汽进口15位于冷凝水出口16上方,进一步的换热部8为不锈钢钢板焊接而成,在焊接时,在换热部8内预留腔体,该腔体就形成了换热介质流动通道20,当水蒸汽通过水蒸汽进口15进入到换热介质流动通道20内后,进过换热,水蒸汽冷凝,从而变成液态水,最终通过冷凝水出口16排出,为节约水资源,冷凝水出口16连接一冷凝水回收管道,可以将冷凝水回收。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部8顶部上方的筒体内铺设有多层过滤筛网7,过滤筛网7的筛孔孔径由下往上依次减少,优选的,过滤筛网7为三层,且通过过滤筛网7从而将尾气中的颗粒拦截,而气体则通过排气段5顶部的排气口14排出,优选的,相邻换热部8之间以及换热部8与换热段4的筒体之间铺设有多层过滤筛网7,过滤筛网7的筛孔孔径由下往上依次减少,进一步的,过滤筛网7为不锈钢筛网,过滤筛网7设置在相邻换热部8之间以及换热部8与换热段4的筒体之间,还能使得过滤筛网7与换热部8接触,从而使得换热部8上的热能传递到过滤筛网7上,从而使得过滤筛网7的温度升高,而当过滤筛网7的温度达到升华硫颗粒液化的温度后,本拦截在过滤筛网7上的升华硫颗粒则液化,最终掉落到保温段6内。
在本实施例中,保温段6的上端侧壁设置有热气进口管13,保温段6的底部侧部设置有热气出口管12,保温段6的侧壁上还设置环形的夹层,热气进口管13内的热气进入到夹层后最终通过热气出口管12排出,进一步的,保温段6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11,热气进口管13通入饱和水蒸汽供给管连通,而热气出口管12则与水蒸汽回收管道连接,通过水蒸汽加热,使得保温段6内的温度控制在60℃左右,优选的,保温段6的温度控制在58~62℃,从而便于升华硫回收,当保温段6内的升华硫颗粒收集到一定量后,打开排渣口11,从而杀跌升华硫颗粒从排渣口11掉落,从而被收集。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烟气脱硫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降温装置(1)和脱硫塔(2),所述脱硫塔(2)包括从下往上安装的保温段(6)、缓冲段(3)、换热段(4)和排气段(5),且所述保温段(6)、所述缓冲段(3)、所述换热段(4)和排气段(5)依次连通,所述降温装置(1)的出气口与所述缓冲段(3)连通,且所述降温装置(1)的通气腔体内安装有冷却装置(10),所述降温装置(1)的进气端设置有进气口(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10)包括冷却介质进口(18)、冷却介质出口(19)和冷却腔体(17),所述冷却腔体(17)的一端安装有冷却介质进口(18),所述冷却腔体(17)的另一端安装有冷却介质出口(19),且所述冷却腔体(17)安装在所述降温装置(1)的通气腔体内,所述冷却介质进口(18)通过管道与冷却介质输送设备连接,所述冷却介质出口(19)通过管道与冷却介质回收设备连接,所述冷却介质输送设备和冷却介质回收设备均设置在所述冷却装置(10)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烟气脱硫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段(4)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换热部(8),所述换热部(8)内设置有换热介质流动通道(20),且所述换热部(8)外侧安装在所述换热段(4)的筒体内侧壁上,所述换热部(8)上开设有与所述换热介质流动通道(20)连通的介质进、出口,其中所述换热部(8)上的介质进口与安装在所述换热段(4)上的水蒸汽进口(15)连接,所述换热部(8)上的介质出口与安装在所述换热段(4)上的冷凝水出口(16)连接,且所述水蒸汽进口(15)位于所述冷凝水出口(16)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脱硫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8)顶部上方的筒体内铺设有多层过滤筛网(7),所述过滤筛网(7)的筛孔孔径由下往上依次减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脱硫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换热部(8)之间以及所述换热部(8)与所述换热段(4)的筒体之间铺设有多层过滤筛网(7),所述过滤筛网(7)的筛孔孔径由下往上依次减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段(5)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脱硫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段(6)的上端侧壁设置有热气进口管(13),所述保温段(6)的底部侧部设置有热气出口管(12),所述保温段(6)的侧壁上还设置环形的夹层,所述热气进口管(13)内的热气进入到夹层后最终通过热气出口管(12)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烟气脱硫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段(6)的底部设置有排渣口(1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脱硫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介质输送设备为风机或冷却水泵。
CN201920732131.7U 2019-05-21 2019-05-21 烟气脱硫回收装置 Active CN2100098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32131.7U CN210009810U (zh) 2019-05-21 2019-05-21 烟气脱硫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32131.7U CN210009810U (zh) 2019-05-21 2019-05-21 烟气脱硫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09810U true CN210009810U (zh) 2020-02-04

Family

ID=693174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32131.7U Active CN210009810U (zh) 2019-05-21 2019-05-21 烟气脱硫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098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36484B (zh) 一种基于烟气冷凝的污染物预处理塔
CN106474860A (zh) 湿法脱硫烟气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9351117B (zh) 一种湿烟气除雾收水一体化装置
CN214635248U (zh) 一种脱硫净烟气的余热利用系统
CN206803782U (zh) 一种焦炉地下烟道气的除尘及余热回收系统
CN110124347A (zh) 一种节水节能型烟气净化装置及方法
CN210009810U (zh) 烟气脱硫回收装置
CN109469918B (zh) 一种烟道加热再生装置
WO2024011887A1 (zh) 一种二氧化碳吸收系统
CN209254177U (zh) 一种水蒸气废气冷凝回收装置
CN110028224B (zh) 用于生产载板玻璃的窑炉系统
CN208626936U (zh) 一种烟气冷凝水收集装置
CN208049672U (zh) 烟羽脱白的系统
CN110038646A (zh) 一种炭基催化剂再生装置及工艺
CN216790568U (zh) 一种矿井乏风空气能回收利用热泵加热系统
CN107344052A (zh) 烟气净化与烟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209322919U (zh) 一种高炉熔渣环保消白处理及余热利用系统
CN110354916A (zh) 一种炭基催化剂再生系统
CN207193324U (zh) 炼钢转炉煤气除尘余热回收系统
CN218107226U (zh) 载板玻璃池炉烟气处理系统
CN110813051B (zh) 一种高湿烟气一体化余热回收脱硫脱硝的装备及方法
CN221036855U (zh) 转炉烟气余热回收及除尘装置
CN214581186U (zh) 一种高温高水分脱硝烟气用换热器
CN109402311A (zh) 一种高炉熔渣环保消白处理及余热利用系统
CN111256493A (zh) 一种回收黄磷尾气中微量黄磷的水膜冷却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recovery uni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04

Pledgee: Guiyang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b branch

Pledgor: GUIZHOU MICRO-CHEMICAL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520000052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