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07973U - 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07973U
CN210007973U CN201920592678.1U CN201920592678U CN210007973U CN 210007973 U CN210007973 U CN 210007973U CN 201920592678 U CN201920592678 U CN 201920592678U CN 210007973 U CN210007973 U CN 2100079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riode
light
transistor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9267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鹏飞
郭俊义
贾腾
商安志
王科懿
杨世英
王水龙
吴斌
潘晓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Shenhua Zhungeer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Shenhua Zhungeer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Shenhua Zhungeer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9267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079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079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079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和车辆,该装置包括杆体、第一电源、光控开关组件、灯带,灯带缠绕在杆体上;光控开关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串接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与所述灯带之间或者灯带与地之间;光控开关组件在环境光强小于预定值时,其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导通,使得第一电源正极、所述灯带和地之间导通。光控开关组件包括:光敏电阻、电控开关和偏置电阻。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根据移动车辆所在环境的光强的大小使光控开关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自动地导通和断开,从而使灯带发光和熄灭以实现警示功能,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可靠性高,极大地减少了矿区内由于对移动车辆的警示不足造成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机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和车辆。
背景技术
露天矿山一般都使用许多大型设备,这类设备由于体型巨大,很容易影响设备操作人员的视线,尤其是在外界光线差的时候,操作人员难以及时地察觉到过往的车辆,等到发现行驶经过的车辆时车辆已经距离大型设备过近,操作人员难以通过操作设备例如改变挖掘机铲斗的位置等来避开行驶经过的移动车辆。因此,当有车辆在这些大型设备之间行驶时,极易发生矿山道路交通事故。可以在移动的车辆上设置警示装置,使得大型设备的操作人员更早地注意到行驶经过的移动车辆,从而减少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现有的警示装置包括杆体、灯带、手动开关以及电源。杆体竖直放在车辆上,灯带缠绕在杆体上。如果外界光线良好,则无需警示功能,所述装置无需工作,此时不必开启警示装置;如果外界光线不足使得相关区域中的操作人员难以及时地看清行驶经过的移动车辆,则需由工作人员手动导通所述装置中的开关,通过使灯带发光对车辆行驶经过的区域中的操作人员进行警示。这种技术方案操作繁琐,费时费力,并且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及时进行操作,警示装置中的灯带将无法及时发光或熄灭,造成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不够可靠,存在事故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和车辆,能够根据行驶中的车辆所在区域的外界光线的强弱自动地开启和停止警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杆体、第一电源、光控开关组件、灯带,其中:
所述灯带缠绕在所述杆体上;
所述光控开关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串接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与所述灯带之间或者所述灯带与地之间;
所述光控开关组件在环境光强小于预定值时,其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导通,使得所述第一电源正极、所述灯带和地之间导通。
优选地,所述光控开关组件包括:光敏电阻、电控开关和偏置电阻,其中:
所述偏置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控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光敏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光敏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偏置电阻与所述光敏电阻的连接点为分压节点;
所述电控开关的被控端与所述分压节点电连接;所述电控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作为所述光控开关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着环境光强的减小而增大,所述光敏电阻的阻值大于预定阻值时,所述分压节点的电压值超过设定值,所述电控开关的被控端受到触发使所述电控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控开关的第二端之间导通。
优选地,所述电控开关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作为所述电控开关的被控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所述电控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作为所述电控开关的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光控开关组件还包括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经所述第二三极管和所述第三三极管与所述分压节点电连接;其中:
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分压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光控开关组件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接地。
优选地,所述光控开关组件还包括模式控制模块,所述模式控制模块包括继电器、拨码开关和单片机芯片,其中:
所述拨码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单片机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灯带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灯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连接;
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控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时,所述继电器的第三端与第二电源正极连接;
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电源端与所述继电器的第三端电连接;
所述单片机芯片接收所述拨码开关输出的拨码信号,根据所述拨码信号调节所述灯带的发光模式。
优选地,所述灯带包括第一灯带和第二灯带;
所述第一灯带的第一端与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灯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灯带的第一端与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灯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模式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其中:
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一输出端经所述第四三极管和所述第一场效应管与所述第一灯带的第一端电连接;其中:
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
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灯带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
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二输出端经所述第五三极管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与所述第二灯带的第一端电连接;其中:
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
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灯带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接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和车辆,根据移动车辆所在环境的光强的大小使警示装置中的光控开关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自动地导通和断开,从而使警示装置中的灯带发光和熄灭以实现警示功能,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可靠性高,极大地减少了矿区内由于对移动车辆的警示不足造成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1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一的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的一种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2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二的另一种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三的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除了单片机芯片及其输出端电连接的部件以外的部分的电路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三的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的一种模式控制模块(未示出继电器J1)与灯带的电连接示意图;
图3c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三的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的另一种模式控制模块(未示出继电器J1)与第一灯带和第二灯带的电连接示意图;
图3d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三的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中的第一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将参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通过实施方式清楚、完整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根据移动车辆所在区域的光强控制警示装置中光控开关组件的导通和断开。
如图1a和图1b所示,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包括:第一电源11、光控开关组件2、灯带3、杆体41和警示旗42。警示旗42固设于杆体41上方。灯带3缠绕在杆体41上,通过杆体41将灯带3固定在移动的车辆上,不会因车辆行驶造成灯带3随风飘动而影响警示效果;光控开关组件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串接于第一电源11与灯带3之间或者灯带3与地之间;当环境光强小于预定值时,光控开关组件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导通,使得第一电源11的正极、灯带3和地之间导通,其中光强的预定值可以根据历史经验值进行设定,以能够确保能见度不足时即自动开启灯带。
当外界光线充足(即环境光强大于预定值)时无需对移动车辆进行警示。此时光控开关组件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断开,第一电源11的正极、灯带3和地之间中没有导通,灯带3中没有电流通过,灯带3不发光,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不工作。当外界环境光线昏暗、视线不佳时,此时环境光强小于预定值,则光控开关组件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导通,使得第一电源11的正极、灯带3和地之间导通。此时灯带3中有电流通过并发光。这样,当安装有该警示装置的车辆移动时,其上的灯带3随之一起移动,利用灯带3发出的光亮实现了对移动的车辆的警示作用。当外界环境重新恢复为光线充足时,如果环境光强大于预定值,则光控开关组件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断开,第一电源11的正极、灯带3和地之间不再导通,灯带3熄灭。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停止工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根据所述装置周围的光强控制所述装置中光控开关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导通和断开,能够可靠地控制灯带发光和熄灭,整个工作过程无需人工干预,能够节约人力物力,适应大型矿山环境的实际需求。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其光控开关组件包括光敏电阻和电控开关。
如图2a所示,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包括:杆体、警示旗、第一电源11、光控开关组件、灯带3。警示旗固设于杆体上方。灯带3缠绕在杆体上,通过杆体将灯带3固定在移动的车辆上,不会因车辆行驶造成灯带3随风飘动而影响警示效果;光控开关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串接于第一电源11与灯带3之间或者灯带3与地之间;其中光控开关组件包括:光敏电阻R0、电控开关、偏置电阻Rb和第一电阻R1。偏置电阻Rb的第一端与电控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偏置电阻Rb的第二端与光敏电阻R0的第一端电连接,光敏电阻R0的第二端接地;偏置电阻Rb与光敏电阻R0的连接点为分压节点;电控开关的被控端经第一电阻R1与分压节点电连接;电控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作为光控开关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在本实施例中,电控开关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作为电控开关的被控端,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作为电控开关的第一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作为电控开关的第二端。图2a中示出了灯带3的一端与第一电源11的正极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
光敏电阻R0的阻值随着外界环境光强增大而减小,当外界环境光线充足(即光强大于预定值)无需开启警示功能时,光敏电阻R0的阻值小于预定阻值,所述分压节点的电压值小于设定值,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电压不足以使第一三极管Q1导通,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断开,第一电源11的正极、灯带3和地之间中没有导通,灯带3中没有电流通过并且不发光,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不工作。当外界环境光线昏暗、视线不佳(即环境光强小于预定值)时,光敏电阻R0的阻值增大到大于预定阻值时,所述分压节点的电压值超过设定值,此时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电压高于其导通电压,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导通,使得第一电源11的正极、灯带3与地之间电导通,灯带3中有电流通过并发光。这样,当车辆行驶时,其上的灯带3随之一起移动,利用灯带3发出的光亮实现了对移动的车辆的警示作用。当外界环境重新恢复为光线充足(环境光强大于预定值),不再需要此警示功能时,光敏电阻R0的阻值重新变为小于预定阻值,所述分压节点的电压值小于设定值,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电压又降低到不足以使其导通,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再次断开,灯带3熄灭,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停止工作。
如图2b所示,优选地,光控开关组件包括:光敏电阻R0、电控开关、偏置电阻Rb、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其中所述电控开关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其中: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作为电控开关的被控端,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作为电控开关的第一端,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作为电控开关的第二端;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经第二电阻R2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经第一电阻R1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经第三电阻R3与所述分压节点电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一电源11正极电连接。增加了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三三极管Q3后可以使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获得更高的高电平,能够驱动负载更大的灯带3。图2b中示出了灯带3的一端与第一电源11的正极连接,灯带3的另一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存在其他可实现的方式,例如还可以将灯带3设置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地之间。其本质上就是依靠电控开关是否导通来控制灯带3是否能够获得电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利用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外界光强的变化而变化来控制电控开关的导通和断开,从而控制灯带发光或熄灭以起到警示作用,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利用单片机模块控制两路灯带的发光和熄灭。
如图3a和图3b所示,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包括:杆体、热缩管、警示旗、控制盒、第一电源11、光控开关组件、灯带。其中灯带包括第一灯带31和第二灯带32。热缩管套设于杆体的外周,警示旗固设于杆体上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不同的颜色。第一灯带31和第二灯带32缠绕在杆体上,通过杆体将第一灯带31和第二灯带32固定在移动的车辆上,不会因车辆行驶造成第一灯带31和第二灯带32随风飘动而影响警示效果;光控开关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串接于第一灯带31与地之间,并且串接于第二灯带32与地之间;其中光控开关组件包括:电控开关(在本实施例中电控开关包括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三三极管Q3、光敏电阻R0、偏置电阻Rb、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和模式控制模块。偏置电阻Rb的第一端与电控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偏置电阻Rb的第二端与光敏电阻R0的第一端电连接,光敏电阻R0的第二端接地;偏置电阻Rb与光敏电阻R0的连接点为分压节点。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作为电控开关的被控端,集电极作为电控开关的第一端,发射极作为电控开关的第二端。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经第二电阻R2与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电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经第一电阻R1与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经第二电容C2与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第一电容C1的正极与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电连接,第一电容C1的负极接地。在本实施例中,模式控制模块包括:继电器J1、单片机芯片U1(芯片型号STC90C52RC)、拨码开关DP(型号35010BGS)。其中:拨码开关DP的输出端与单片机芯片U1的输入端连接;单片机芯片U1的输出端与灯带的第一端电连接,灯带的第二端与第一电源11的正极连接,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灯带31的第一端与单片机芯片U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灯带31的第二端与第一电源11的正极电连接;第二灯带32的第一端与单片机芯片U1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灯带32的第二端与第一电源11的正极电连接。继电器J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11的正极连接,继电器J1的第二端与电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电控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时,继电器J1的第三端与第二电源12(5V)的正极连接。单片机芯片U1的电源端与继电器J1的第三端电连接。单片机芯片U1接收拨码开关DP输出的拨码信号,根据拨码信号调节灯带的发光模式。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与继电器J1的第二端连接,负极与继电器J1的第一端连接。石英晶振Y1的一端与单片机芯片U1的晶体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单片机芯片U1的晶体输出端连接。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单片机芯片U1的晶体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第六电容C6的一端与单片机芯片U1的晶体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其中第一灯带31和第二灯带32上可以安装不同颜色的发光件,例如第一灯带31为白灯,第二灯带32为红灯。光控开关组件中除了光敏电阻R0之外的其余部分设置在控制盒内部。
如图3d所示,第一电源11包括:12V电源VCC、第一开关S1、降压芯片U2(芯片型号LM2596T-5.0)、第一电感L1、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二二极管D2。其中:12V电源VCC的输出经保险丝和二极管与第一开关S1的一端连接,第一开关S1的另一端与降压芯片U2的输入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降压芯片U2的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降压芯片U2的输出端与第一电感L1的第一端连接,反馈端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接地,负极与降压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感L1的第二端VBB作为第二电源12的正极(电压为5V)。
当电控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导通时,继电器J1的第三端切换为与第二电源12的正极电连接,使得第二电源12的正极、单片机芯片U1和地之间导通,通过单片机芯片U1进一步地控制第一电源11的正极、第一灯带31和地之间的导通/断开以及第一电源11的正极、第二灯带32和地之间的导通/断开。
如果外界环境光线充足(光强大于150Lux),则此时无需对移动车辆进行警示,光敏电阻R0的阻值小于预定阻值,所述分压节点的电压值小于设定值,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为低电平,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一三级管Q1处于截止状态,电控开关即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断开。此时继电器J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断开,继电器J1的第三端为空,单片机芯片U1的电源端没有与第二电源12的正极电连接,单片机芯片U1不工作,因此第一灯带31和第二灯带32不发光,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不工作。当外界环境光线昏暗、视线不佳(光强小于40Lux)时,光敏电阻R0的阻值增大到大于预定阻值,使得所述分压节点的电压值超过设定值,此时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为高电平,第二三级管Q2获得放大的高电平,驱动第一三极管Q1打开,电控开关即第一三极管Q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导通。此时,继电器J1的第三端连接到第二电源12,单片机芯片U1的电源端由于与第二电源12的正极电连接而上电。单片机芯片U1根据拨码开关DP预定的不同输入值控制第一灯带31和第二灯带32的闪烁发光模式,以作出不同含义的警示。例如,可以将拨码开关DP划分为两个档位:1档为普通闪烁,将第一灯带31和第二灯带32设置为白灯、红灯交替闪烁,间隔时间为1.5秒;2档为快速闪烁,将第一灯带31和第二灯带32设置为白灯、红灯交替闪烁,间隔时间为0.5秒。结合图3b,单片机芯片U1的第一输出端口P1.4与第一灯带31的第一端电连接,单片机芯片U1的第二输出端口P1.3与第二灯带3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灯带31的第二端和第二灯带32的第二端与均第一电源11的正极电连接。根据拨码开关DP的不同输入,单片机芯片U1只需要根据预存的对应关系令其第一输出端P1.4和第二输出端P1.3输出高低电平即可。例如如果需要第一灯带31发光则单片机U1的第一输出端口P1.4输出低电平信号,需要第二灯带32不发光则单片机U1的第二输出端口P1.3输出高电平即可。单片机芯片U1内部存储一个对应的表格,表格中记录拨码开关的输入和两个输出端口的电平对应关系,实现时通过简单的查表即可完成。当车辆移动时,其上的第一灯带31和第二灯带32随之一起移动,利用第一灯带31和第二灯带32不同的发光闪烁效果实现对移动的车辆的警示功能。
当外界环境重新恢复为光线充足,不再需要此警示功能时,光敏电阻R0的阻值重新变得小于预定阻值,由于第一电容C1的作用,在延时5分钟以后,所述分压节点的电压值小于设定值,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重新变为低电平,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一三级管Q1进入截止状态,光控开关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断开,使得继电器J1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断开,继电器J1的第三端不再与第二电源12的正极电连接,因此单片机芯片U1的电源端也不再与第二电源12的正极电连接,单片机芯片U1停止工作,第一灯带31和第二灯带32熄灭,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停止工作。第一电容C1的延时作用可以避免此装置由于接收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信号而不适当地停止工作,从而确保只有在外界环境真正进入光线充足的稳定状态时,此装置才停止工作。
如图3c所示,优选地,与图3b相比,模式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四三极管Q4、第五三极管Q5、第一场效应管F1、第二场效应管F2、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其中:单片机芯片U1的第一输出端经第四三极管Q4和第一场效应管F1与第一灯带31的第一端电连接,其中:第一单片机芯片U1的第一输出端经第四电阻R4与第四三极管Q4的基极电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第一电源11的正极电连接,第四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第一场效应管F1的栅极电连接;第一场效应管F1的漏极与第一灯带31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场效应管F1的源极与接地;第五电阻R5的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F1的栅极连接,另一端接地。单片机芯片U1的第二输出端经第五三极管Q5和第二场效应管F2与第二灯带31的第一端电连接,其中:单片机芯片U1的第二输出端经第六电阻R6与第五三极管Q5的基极电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集电极与第一电源11的正极电连接,第五三极管Q5的发射极与第二场效应管F2的栅极电连接;第二场效应管F2的漏极与第二灯带32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场效应管F2的源极与接地;第七电阻R7的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F2的栅极连接,另一端接地。这种结构可以将单片机芯片U1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输出的电信号放大,从而可以驱动负载更大的第一灯带31和第二灯带32。
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利用模式控制模块控制灯带实现不同的闪烁模式,能够提供更加多样的警示效果,满足实际应用中不同环境下的警示需求。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根据移动车辆所在环境的光强的大小使警示装置中的光控开关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自动地导通和断开,从而使警示装置中的灯带发光和熄灭以实现警示功能,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可靠性高,极大地减少了矿区内由于对移动车辆的警示不足造成的安全隐患。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来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杆体、第一电源、光控开关组件、灯带,其中:
所述灯带缠绕在所述杆体上;
所述光控开关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串接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与所述灯带之间或者所述灯带与地之间;
所述光控开关组件在环境光强小于预定值时,其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导通,使得所述第一电源正极、所述灯带和地之间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控开关组件包括:光敏电阻、电控开关和偏置电阻,其中:
所述偏置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控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光敏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光敏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偏置电阻与所述光敏电阻的连接点为分压节点;
所述电控开关的被控端与所述分压节点电连接;所述电控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作为所述光控开关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所述光敏电阻的阻值随着环境光强的减小而增大,所述光敏电阻的阻值大于预定阻值时,所述分压节点的电压值超过设定值,所述电控开关的被控端受到触发使所述电控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控开关的第二端之间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开关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作为所述电控开关的被控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作为所述电控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作为所述电控开关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控开关组件还包括第二三极管和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经所述第二三极管和所述第三三极管与所述分压节点电连接;其中:
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分压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控开关组件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控开关组件还包括模式控制模块,所述模式控制模块包括继电器、拨码开关和单片机芯片,其中:
所述拨码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芯片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单片机芯片的输出端与所述灯带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灯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连接;
所述继电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控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控开关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导通时,所述继电器的第三端与第二电源正极连接;
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电源端与所述继电器的第三端电连接;
所述单片机芯片接收所述拨码开关输出的拨码信号,根据所述拨码信号调节所述灯带的发光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灯带包括第一灯带和第二灯带;
所述第一灯带的第一端与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灯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灯带的第一端与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灯带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控制模块还包括:第四三极管、第五三极管、第一场效应管和第二场效应管,其中:
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一输出端经所述第四三极管和所述第一场效应管与所述第一灯带的第一端电连接;其中:
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
所述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一灯带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接地;
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二输出端经所述第五三极管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与所述第二灯带的第一端电连接;其中:
所述单片机芯片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
所述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所述第二灯带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源极与接地。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
CN201920592678.1U 2019-04-28 2019-04-28 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和车辆 Active CN2100079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92678.1U CN210007973U (zh) 2019-04-28 2019-04-28 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92678.1U CN210007973U (zh) 2019-04-28 2019-04-28 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07973U true CN210007973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052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92678.1U Active CN210007973U (zh) 2019-04-28 2019-04-28 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079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22974A (zh) 光控开关电路
CN210007973U (zh) 用于移动车辆的警示装置和车辆
CN109644535B (zh) 一种自动钳位补光灯及其光控防抖控制电路
CN104218519A (zh) 过压保护电路以及灯具
CN202435015U (zh) 电源系统
CN210609816U (zh) 一种太阳能路灯负载短路保护电路及太阳能路灯系统
CN108259826A (zh) 在同一画面显示多个图像的图像采集传输系统
CN209787509U (zh) 一种自动钳位补光灯及其光控防抖控制电路
CN114801976A (zh) 一种远近光灯控制电路
CN104955193A (zh) 一种led灯电路
CN203465345U (zh) 一种外部电压自动检测和报警电路
CN209313415U (zh) 过流报警电路、装置及电源设备
CN219981099U (zh) 一种车灯驱动电路
CN102074089B (zh) 一种主动式红外防盗报警器
CN2403180Y (zh) 光控开关
CN202135370U (zh) Led防眩目闪光灯的电路结构
CN215682700U (zh) 一种补光控制电路
CN213126546U (zh) 一种带过流保护的可调led驱动电路
CN206313426U (zh) 一种带有报警功能的短路保护器
CN214101867U (zh) 一种过压保护电路
CN215910830U (zh) 一种线性稳压器电路、模拟控制器及机器视觉光源
CN215067670U (zh) 一种具有补光结构的婴儿监控器以及补光电路
CN104125675A (zh) 一种led灯的调光电路
CN218550242U (zh) 光控电源电路以及led灯具
CN219204745U (zh) 指示灯控制电路及提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