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07431U - 一种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07431U
CN210007431U CN201920938430.6U CN201920938430U CN210007431U CN 210007431 U CN210007431 U CN 210007431U CN 201920938430 U CN201920938430 U CN 201920938430U CN 210007431 U CN210007431 U CN 2100074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contactor
voltage
mai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384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soft Ruichi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Neusoft Reach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soft Ruichi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soft Ruichi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soft Ruichi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eny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384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074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074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074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路,包括:动力电池组、第一电阻、预充接触器、主正接触器、主负接触器、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预充电容和电源;当预充接触器、主正接触器和主负接触器均断开时,电源、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构成串联回路,而预充电容与串联后的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并联,若要测量预充电容两侧的电压,可以根据第三电阻的分压计算得到。由此可见,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无需增加相应的隔离供电电路以及隔离通讯电路,就能采集到预充电容上的电压,电路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电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组,对动力电池组相关电路特性的监测,对于发挥整个动力电池组的性能至关重要。与动力电池组相关的电路中,包括预充电电路。预充电电路包括预充电接触器和主正接触器,在主正接触器和预充电接触器以及其它接触器(例如主负接触器)均断开的情况下,也需要监测充电回路中的电容上的电压,从而对动力电池组充电回路的特性进行评估。
在传统技术中,若要监测充电回路中电容上的电压,则需要增加相应的隔离供电电路以及隔离通讯电路,从而导致电路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若要监测充电回路中的电容上的电压,则需要增加相应的隔离供电电路以及隔离通讯电路,从而导致电路结构复杂,提供一种电路,能够降低电路的复杂度,并且能够采集到充电回路的电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所述电路包括:动力电池组、第一电阻、预充接触器、正主接触器、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预充电容和电源;
所述动力电池组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预充电容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动力电池组的正极还与所述主正接触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主正接触器的第二端与所述预充接触器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预充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主负接触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主负接触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动力电池组的负极相连;所述动力电池组的负极连接绝缘地;
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预充电容并联;
所述主正接触器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主负接触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电源的负极以及所述动力电池组的负极相连;所述电源的正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主负接触器的第一端相连。
可选的,所述电路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相连,用于采集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的电压;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相连,用于采集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的电压。
可选的,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之间。
可选的,所述绝缘地,包括:
金属车架。
可选的,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的电压,确定所述预充接触器和所述主正接触器的状态。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的电压,确定所述主负接触器的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所述电路包括:动力电池组、第一电阻、预充接触器、正主接触器、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预充电容和电源;所述动力电池组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预充电容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动力电池组的正极还与所述主正接触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主正接触器的第二端与所述预充接触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预充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主负接触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主负接触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动力电池组的负极相连;所述动力电池组的负极连接绝缘地;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预充电容并联;所述主正接触器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主负接触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电源的负极相连;所述电源的正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主负接触器的第一端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当预充接触器、主正接触器和主负接触器均断开时,电源、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构成串联回路,而预充电容与串联后的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并联,若要测量预充电容两侧的电压,可以根据第三电阻的分压计算得到。由此可见,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无需增加相应的隔离供电电路以及隔离通讯电路,就能采集到预充电容上的电压,电路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在传统技术中,若要监测充电回路中电容上的电压,则需要增加相应的隔离供电电路以及隔离通讯电路,从而导致电路结构复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路,无需增加相应的隔离供电电路以及隔离通讯电路,就能采集到充电回路中的电容上的电压,电路结构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实施方式。
参见图1,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包括:动力电池组V1、第一电阻R1、预充接触器S1、正主接触器S2、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预充电容C1和电源VCC。
所述动力电池组V1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预充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动力电池组V1的正极还与所述主正接触器S2的第一端相连,所述主正接触器S2的第二端与所述预充接触器S1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预充电容C1的第二端与所述主负接触器S3的第一端相连,所述主负接触器S3的第二端与所述动力电池组V1的负极相连;所述动力电池组的负极连接绝缘地GND。
所述第四电阻R4与所述预充电容C1并联。
所述主正接触器S2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所述主负接触器S3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电源VCC的负极以及所述动力电池组V1的负极相连;所述电源VCC的正极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与所述主负接触器S3的第一端相连。
需要说明的是,动力电池组V1位于车辆上,前述绝缘地GND可以为车辆的金属车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可以为直流电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具体限定各个电阻和电容的大小,也不具体限定电源VCC的电压,作为一种示例,所述第一电阻可以为60欧姆,所述第二电阻可以为5兆欧姆,所述第三电阻可以为20千欧姆,所述第四电阻可以为60千欧姆,所述第五电阻可以为1兆欧姆,所述第六电阻可以为1兆欧姆。所述电源VCC的电压值可以为5伏特。
可以理解的是,若预充接触器S1、主正接触器S2和主负接触器S3均断开,则电源VCC、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以及第五电阻R5构成串联回路,预充电容C1的第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相连,预充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相连,也就是说,若将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串联得到的电阻称为R23,则预充电容C1与该电阻R23是并联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三电阻的分压为AD1,则充电回路两端的电压即预充电容C1两端的电压为:
AD1*(R2+R3+R5+R6)/R3-VCC
其中,VCC为电源VCC的电压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除了可以在预充接触器S1、主正接触器S2和主负接触器S3均断开时,确定预充电容上的电压,还可以判断预充电状态,因为在预充电状态时,预充电接触器S1闭合、主正接触器S2断开,故而动力电池组、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以及第三电阻R3构成串联回路,因此,若能检测到第三电阻R3上的分压,即可确定预充电容C1上的电压,而预充电容C1与串联后的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并联,故而预充电容C1上的电压等于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串联后得到的电阻R23的分压。若第三电阻的分压为AD1,则预充电容C1两端的电压为:
AD1*(R2+R3)/R3。而预充状态时预充电容C1两端的电压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因为预充状态下预充电容上的电压值一般不会太高,当预充一段时间之后,当充电电流不存在尖峰脉冲时,会闭合主正接触器S2,断开预充接触器S1,进入充电状态,因此,在预充状态时,预充电容C1两端的电压不会太高),故而可以根据计算得到的预充电容C1两端的电压,确定电路是否处于预充电状态,即确定预充电接触器S1的状态和主正接触器S2的状态。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路,还可以判断主负接触器S3的状态。具体地,当主负接触器S3闭合时,电源VCC、第五电阻R5以及第六电阻R6构成串联回路,因此,若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的电压,等于VCC的电压减去第六电阻R6的分压,即等于VCC*R6/(R5+R6),则表示主负接触器S3处于闭合状态。而若主负接触器S3断开时,则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的电压,即为电源VCC的电压,因此,若则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的电压等于电源VCC的电压,则可以确定主负接触器S3的状态为断开。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利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路,当预充接触器S1、主正接触器S2和主负接触器S3均断开时,根据第三电阻R3第一端的电压可以确定预充电容上的电压。而且,可以通过第三电阻R3第一端的电压,判断电路是否处于预充状态,而预充状态对应主正接触器S2断开,故而根据第三电阻R3第一端的电压,可以确定主正接触器S2的状态。另外,根据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的电压,可以判断主负接触器S3的状态。
参见图2,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2所示的电路中,还包括控制器210,控制器201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相连,用于采集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的电压,从而当预充接触器S1、主正接触器S2和主负接触器S3均断开时,根据第三电阻R3第一端的电压可以确定预充电容上的电压。而且,还可以根据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的电压确定主正接触器S2的状态。
所述控制器210还与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相连,用于采集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的电压,从而根据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的电压,确定主负接触器S3的状态。
参见图3,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3所示的电路中,还包括第七电阻R7,所述第七电阻R7连接于所述控制器210和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一般而言,控制器210的输入管脚所输入的电流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一旦电流过大,则会损坏控制器,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所述控制器210和所述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之间增加第七电阻R7,避免电流流入控制器210的管脚的电路过大,损坏控制器210。
本申请实施例不具体限定所述第七电阻R7的具体取值,所述第七电阻R7例如可以为1千欧姆。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动力电池组、第一电阻、预充接触器、主正接触器、主负接触器、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预充电容和电源;
所述动力电池组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预充电容的第一端相连;
所述动力电池组的正极还与所述主正接触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主正接触器的第二端与所述预充接触器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预充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主负接触器的第一端相连,所述主负接触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动力电池组的负极相连;所述动力电池组的负极连接绝缘地;
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预充电容并联;
所述主正接触器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主负接触器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还与所述电源的负极以及所述动力电池组的负极相连;所述电源的正极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主负接触器的第一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相连,用于采集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的电压;所述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相连,用于采集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的电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七电阻,所述第七电阻连接于所述控制器和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地,包括:
金属车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为直流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的电压,确定所述预充接触器和所述主正接触器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的电压,确定所述主负接触器的状态。
CN201920938430.6U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电路 Active CN2100074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8430.6U CN210007431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38430.6U CN210007431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07431U true CN210007431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10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38430.6U Active CN210007431U (zh) 2019-06-20 2019-06-20 一种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0743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82497A1 (zh) * 2020-10-21 2022-04-28 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及检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82497A1 (zh) * 2020-10-21 2022-04-28 深圳欣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正负极的继电器检测电路及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26634A1 (zh) 电动汽车充电开关检测方法、装置
CN103608994B (zh) 电池控制装置、电池系统
CN105738831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电池电量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3326432B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746427A (zh) 电源、电源充电电路、方法及终端设备
CA3036676A1 (en) Supercapacitor based energy storage device
CN101971450A (zh) 防冲击电流电路
CN102496988B (zh) 电池控制电路、系统和方法
CN210007431U (zh) 一种电路
CN203368012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直流接触器组合电路
CN214310816U (zh) 一种电池组内外部总电压检测系统和电池组
CN102377209B (zh) 用于二次电池的充放电器
CN104052133A (zh) 电动汽车充电机输出保护电路
CN207742316U (zh) 电池检测电路和电池管理系统
CN206992266U (zh) 电池管理系统被动均衡诊断电路
CN104426139A (zh) 电池防反充保护电路
CN204495973U (zh) 一种汽车铅酸蓄电池健康状态检测装置
CN203479947U (zh) 一种多串数锂电池断线检测电路
CN111976539B (zh) 确定电池的电压变化率的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210041353U (zh) 一种充电器电路
CN203039408U (zh) 一种锂电池电源
CN203967797U (zh) 电动汽车充电机输出保护电路
CN106230075B (zh) 一种安防监控移动终端电池电量的显示方法
CN111751720A (zh) 一种高压继电器粘连诊断电路及高压继电器电路
CN205693354U (zh) 一种直流充电机输出防反接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