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07389U - 一种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07389U
CN210007389U CN201921033878.XU CN201921033878U CN210007389U CN 210007389 U CN210007389 U CN 210007389U CN 201921033878 U CN201921033878 U CN 201921033878U CN 210007389 U CN210007389 U CN 2100073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troller
voltage
control unit
direct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03387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凌
邓秋荃
梁振成
李一铭
卢纯颢
卓毅鑫
凌武能
张野
洪潮
张帆
杨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 Power Grid International Co ltd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outh Power Grid International Co ltd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outh Power Grid International Co ltd,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outh Power Gri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03387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073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073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073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包括常规直流送端和N个柔性直流受端;常规直流送端和柔性直流受端接入直流母线形成并联结构,常规直流送端的输送功率等于柔性直流受端的输送功率的总和;柔性直流受端包括若干个第一换流模块,第一换流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换流器和第一变压器;第一换流器的输入端连接直流母线,第一换流器的输出端与第一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第一变压器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受端系统;第一控制单元的检测端与第一换流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第一换流器的受控端连接;第一控制单元包括基于下垂曲线调整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输出的控制信号的下垂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输电系统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流输电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背景技术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对国家的电能运输战略中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例如我国的“西电东输”战略。目前,由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不存在换相失败的问题,能够改善输电电压的稳定性,且总体损耗较低,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直流输电系统中。
现有技术中,通常只有一个柔性直流受端控制直流母线电压,且通过连接有CAN通信总线的通讯模块来接收控制指令,并在断电的前提下进而根据控制指令来控制柔性直流受端根据控制指令对直流母线的电压进行有效控制。
然而,只采用一个柔性直流受端对直流母线的电压进行控制,一旦该受端的换流器等器件出现故障,直流电压失去控制,整个输电系统将退出运行,输电系统的稳定性不高;而且在断电的前提下通过通信来指示柔性直流受端对直流电压进行控制,由于通信环境不一定持续稳定,因而输电系统也容易受通信环境的影响,稳定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能够提高输电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包括常规直流送端和N个柔性直流受端,N≥2;所述常规直流送端和所述柔性直流受端接入直流母线形成并联结构,所述常规直流送端的输送功率等于所有的所述柔性直流受端的输送功率的总和;所述柔性直流受端包括若干个第一换流模块,所述第一换流模块依次连接形成M极结构,极与极之间的连接处接地,M≥2;其中,
所述第一换流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换流器和第一变压器;
所述第一换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直流母线,所述第一换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受端系统;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检测端与所述第一换流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换流器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基于下垂曲线调整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输出的控制信号的下垂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常规直流送端包括若干个第二换流模块,所述第二换流模块依次连接形成M极结构,极与极之间的连接处接地;
所述第二换流模块包括第二控制单元、第二换流器和第二变压器;
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入端用于与送端系统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换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换流器的输出端接入所述直流母线;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检测端与所述第二换流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换流器的受控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检测器、第一有功功率控制器、第一电压控制器、第一模式切换器和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器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检测端,所述第一检测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有功功率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检测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下垂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检测器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器的切换受控端连接;
所述下垂控制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有功功率控制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控制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其中,当所述第一检测器的第一端检测的电压为预设的正常电压时,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器与所述第一电压控制器之间信号连通;当所述第一检测器的第一端检测的电压不为预设的正常电压时,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器与所述第一有功功率控制器之间信号连通;
所述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包括无功功率控制器;所述无功功率控制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检测器的第四输出端连接,所述无功功率控制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检测器、第二功率控制器、第二电压控制器、第二模式切换器和第二电流内环控制器;其中,
所述第二检测器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检测端,所述第二检测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功率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检测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压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检测器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器的切换受控端连接;
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功率控制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压控制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流内环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其中,当所述第二检测器的第一端检测的电压为预设的正常电压时,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器与所述第二功率控制器之间信号连通;当所述第二检测器的第一端检测的电压不为预设的正常电压时,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器与所述第二电压控制器之间信号连通;
所述第二电流内环控制器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入端还用于与位于交流侧的滤波器连接。
进一步的,M的数值为2,由两个所述第一换流模块构成一个极。
进一步的,由两个所述第二换流模块构成一个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由于采用多个柔性直流受端,每一个正常工作、无故障的柔性直流受端均可对直流母线的电压进行控制,即使某个柔性直流受端发生故障,剩余的柔性直流受端也能继续为直流母线的电压进行控制,维持输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输电系统的稳定性;且柔性直流受端直接通过下垂控制器自动进行功率的分配,进而对直流母线的电压进行控制,不受通信环境的影响,提高了输电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常规直流送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控制单元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控制单元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例提供了一种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所述系统包括常规直流送端1和N个柔性直流受端2,N≥2;所述常规直流送端1和所述柔性直流受端2接入直流母线3形成并联结构,所述常规直流送端1的输送功率等于所有的所述柔性直流受端2的输送功率的总和;所述柔性直流受端2包括若干个第一换流模块20,所述第一换流模块20依次连接形成M极结构,极与极之间的连接处接地,M≥2;其中,
所述第一换流模块20包括第一控制单元21、第一换流器22和第一变压器23;
所述第一换流器2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直流母线3,所述第一换流器22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23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23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受端系统;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1的检测端与所述第一换流器2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1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换流器22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1包括基于下垂曲线调整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输出的控制信号的下垂控制器。
具体实施时,常规直流送端接入直流母线中,将送端系统提供的电能进行输送至多个柔性直流受端,输入至第一换流器,而第一换流器根据第一控制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对输入的电能进行调整,再输入第一变压器中对电压等进行调节后,输入受端系统。而每一柔性直流受端的第一控制单元中,均包括有下垂控制器,第一控制单元的检测端检测直流母线的电压、功率等信号,下垂控制器可以根据预设的下垂曲线调整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而对第一换流器进行控制,从而对直流母线的电压进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下垂控制器调整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输出的控制信号的原理是,下垂控制器能够根据预设的下垂曲线获知该柔性直流受端的分配功率,基于分配功率,第一控制单元可以生成控制第一换流器输出的控制信号,使得在直流母线上的输送电能时,直流母线的电压得到控制。此过程无需通过通信模块来接收控制指令,第一控制单元自动按照下垂曲线实现直流母线电压的控制。
下垂曲线一般是电压—功率曲线,可根据实际输电情况进行设置,存储于输电系统的控制器中,即可进行下垂控制。一般地,直流母线的电压的大小位于一定的预设范围内,均视为正常电压,超过该预设范围的电压上限值或下限值视为非正常电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由于常规直流送端和柔性直流受端接入直流母线形成并联结构,且采用多个柔性直流受端,每一个正常工作、无故障的柔性直流受端均可对直流母线的电压进行控制,即使某个柔性直流受端发生故障,剩余的柔性直流受端也能继续为直流母线的电压进行控制,维持输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输电系统的稳定性;且柔性直流受端直接通过下垂控制器自动进行功率的分配,进而对直流母线的电压进行控制,不受通信环境的影响,提高了输电系统的稳定性。
优选地,请参阅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常规直流送端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常规直流送端1包括若干个第二换流模块10,所述第二换流模块10依次连接形成M极结构,极与极之间的连接处接地;
所述第二换流模块10包括第二控制单元11、第二换流器12和第二变压器13;
所述第二变压器13的输入端用于与送端系统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1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换流器1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换流器13的输出端接入所述直流母线;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11的检测端与所述第二换流器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11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换流器12的受控端连接。
具体的,对于常规直流送端,其包括若干个第二换流模块,第二换流模块包括第二控制单元、第二换流器和第二变压器,对于每一个第二换流模块,均有第二控制单元根据直流母线的电压、功率等信号对第二换流器进行控制,一般地,送端系统输入电能,进入第二变压器进行电压转换等,在输入第二换流器,而第二换流器根据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调节输出,向直流母线输出满足要求的电能。
优选地,请参阅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控制单元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1还包括第一检测器211、第一有功功率控制器216、第一电压控制器213、第一模式切换器214和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215;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器211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1的检测端,所述第一检测器211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有功功率控制器216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检测器211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下垂控制器2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检测器211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器214的切换受控端连接;
所述下垂控制器21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控制器213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器214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有功功率控制器216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器214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控制器21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器214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215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其中,当所述第一检测器211的第一端检测的电压为预设正常电压时,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器214与所述第一电压控制器213之间信号连通;当所述第一检测器211的第一端检测的电压不为预设正常电压时,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器214与所述第一有功功率控制器216之间信号连通;
所述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215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1的控制端。
具体的,第一控制单元通过第一检测器采集、检测直流母线的电压、有功功率等信号,并输出控制第一模式切换器切换的信号。当检测的电压为预设正常电压时,第一模式切换器214切换至与所述第一电压控制器213之间信号连通,即此时柔性直流受端采用电压控制模式,通过下垂控制器、第一电压控制器、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对直流母线的电压进行控制过程如下:第一检测器检测直流母线的电压和有功功率,并与正常电压进行比较,当第一检测器比较确定直流母线的电压为正常电压时,通过下垂控制器根据下垂曲线和直流母线的有功功率,确定柔性直流受端的分配功率,并根据分配功率,获得参考电压值Udref;下垂控制器处理获得的参考电压值Udref输入第一电压控制器,获得D轴参考电流值Idref;且同时,第一模式切换器将D轴参考电流值Idref输入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便可根据第一电压控制器获得的D轴参考电流值Idref,生成第一换流器控制信号,对第一换流器进行控制,控制第一换流器的输出,经第一变压器后输入受端系统,从而按照分配功率调整柔性直流受端的输出,进而控制直流母线的电压。
当检测的电压不为预设正常电压时,第一模式切换器214切换至与所述第一有功功率控制器216之间信号连通,即此时柔性直流受端采用直流功率控制模式,通过第一有功功率控制器、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对直流母线的功率进行控制过程如下:第一检测器检测直流母线的电压和有功功率,并与正常电压进行比较,当直流母线的电压不为正常电压时,第一模式切换器切换控制第一功率控制器与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之间信号连通,第一功率控制器根据直流母线的有功功率Pd和预设的功率参考值Pdref,获得D轴参考电流值Idref,输入到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检测器、下垂控制器、第一有功功率控制器、第一电压控制器、第一模式切换器和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能够在直流母线的电压为正常电压时,对直流母线的电压进行控制,在直流母线的电压不为正常电压时,对直流母线的功率进行控制,以维持输电系统的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检测器、下垂控制器、第一有功功率控制器、第一电压控制器、第一模式切换器和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均是可以通过现有的器件实现上述功能的,具体的,各个器件实现上述功能的原理如下:
第一模式切换器可直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模式切换器来实现功能,也可以采用二极管、MOS管等开关元件根据实际情况组合构建。
第一检测器对直流母线的电压与正常电压的比较,通过硬件实现,例如通过电压比较器结合或门芯片,只要直流母线的电压大于正常电压的上限值或小于正常电压的下限值,就经或门芯片输出电压为0的信号,在正常电压范围内时输出电压为1的信号,从而可以通过硬件实现直流母线的电压与正常电压的比较判断,指示相关器件的工作。
当检测的电压为正常电压时,对于下垂控制器,假设输电系统具有2个柔性直流受端,分别为柔性直流受端A1和柔性直流受端A2,下面说明根据下垂曲线确定分配功率的原理,柔性直流受端A1和柔性直流受端A2的下垂曲线分别为:
Udvsc1=Ud0-k1Pdvsc1······················(1)
Udvsc2=Ud0-k2Pdvsc2······················(2)
其中,Ud0是下垂曲线的初始电压,Udvsc1与Udvsc2分别是柔性直流受端A1和柔性直流受端A2接入直流母线的两端电压,k1与k2分别是柔性直流受端A1和柔性直流受端A2对应的下垂系数,Pdvsc1与Pdvsc2分别是柔性直流受端1和柔性直流受端2对应的直流功率。
输电系统达到稳定时,Udvsc1与Udvsc2相等。根据上述公式(1)和(2)可知,
k1·Pdvsc1=k2·Pdvsc2·······················(3)
由公式(3)可知,柔性直流受端A1和柔性直流受端A2分配功率与下垂系数成反比,只要各个柔性直流受端的下垂曲线的下垂系数确定,各个柔性直流受端的分配功率即可确定。
在下垂控制器中,根据分配功率获得参考电压值Udref,具体的,Pdvsc1与Pdvsc2乘以各自的下垂系数,并与Ud0做差,获得柔性直流受端A1和柔性直流受端A2的参考电压值U1dref和参考电压值U2dref。通过第一模式切换器输入到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中。
对于第一电压控制器,第一电压控制器通过将检测到的直流母线的电压进行低通滤波处理、与参考电压值Udref做差、PI控制器调节、输出限幅环节得到D轴参考电流值Idref,输入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中。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将D轴参考电流值Idref与D轴电流测量值Id做差并经过PI控制器得到用于控制第一换流器的第一换流器控制信号,即D轴电压参考值VDref
当检测的电压不为正常电压时,对于第一功率控制器,通过将检测到的直流母线的有功功率Pd进行低通滤波处理、与功率参考值Pdref做差、PI控制器调节、输出限幅环节得到D轴参考电流值Idref,输入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而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将D轴参考电流值Idref与D轴电流测量值Id做差并经过PI控制器得到用于控制第一换流器的第一换流器控制信号,即D轴电压参考值VDref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控制单元21还包括无功功率控制器217;所述无功功率控制器217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检测器211的第四输出端连接,所述无功功率控制器217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215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具体的,柔性直流受端一般需要在D轴和Q轴两个自由度进行控制,通过无功功率控制器获得Q轴参考电流值Iqref,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根据D轴参考电流值Idref和Q轴参考电流值Iqref,生成第一换流器控制信号,即D轴电压参考值VDref和Q轴电压参考值VQref
优选地,请参阅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控制单元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的,所述第二控制单元11还包括第二检测器111、第二功率控制器112、第二电压控制器115、第二模式切换器113和第二电流内环控制器114;其中,
所述第二检测器111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控制单元11的检测端,所述第二检测器111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功率控制器112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检测器111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压控制器115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检测器111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器113的切换受控端连接;
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器113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功率控制器11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器113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压控制器115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器113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流内环控制器114的输入端连接;其中,当所述第二检测器111的第一端检测的电压为预设的正常电压时,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器113与所述第二功率控制器112之间信号连通;当所述第二检测器111的第一端检测的电压不为预设的正常电压时,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器113与所述第二电压控制器115之间信号连通;
所述第二电流内环控制器114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二控制单元11的控制端。
具体的,在常规直流送端中,通过第二检测器检测获得直流母线的电压和有功功率,并将直流母线的电压与正常电压进行比较;当第一检测器比较确定直流母线的电压为正常电压时,第二模式切换器与第二功率控制器之间信号连通,第二功率控制器,根据预设的功率参考值和所述第二检测器检测到的所述有功功率,获得D轴参考电流值;D轴参考电流值通过第二模式切换器输入第二电流内环控制器,第二电流内环控制器根据第二功率控制器获得的D轴参考电流值,生成第二换流器控制信号。
当直流母线的电压不为正常电压时,常规直流送端需要执行电压控制模式,使得直流母线的电压控制在预设的电压定值或电压定值附近,具体的,第二电压控制器根据第二检测器检测到的电压,获得D轴参考电流值,第二模式切换器与第二电压控制器之间信号连通,使得D轴参考电流值能通过第二模式切换器输送至第二电流内环控制器,通过第二电流内环控制器根据D轴参考电流值,生成第二换流器控制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检测器、第二电压控制器、第二功率控制器、第二模式切换器和第二电流内环控制器的具体工作原理分别与第一检测器、第一功率控制器、第一模式切换器和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相类似,只是具体处理的信号数据不同,均可以通过硬件元器件实现,故在此不再赘述各个器件实现相应功能的原理。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变压器13的输入端还用于与位于交流侧的滤波器4连接。
具体的,常规直流送端中,只需要对D轴一个自由度进行控制,对于Q轴无功功率方面的自由度,通过投切控制实现。第二变压器的输入端与滤波器,该滤波器为位于常规直流受端外部,与外部的交流侧连接。
优选地,M的数值为2,由两个所述第一换流模块构成一个极。
具体的,如图1所示,换流结构有2极,每一极由2个第一换流模块20构成。
优选地,由两个所述第二换流模块构成一个极。
具体的,如图2所示,对于常规直流送端,也可以设置为换流结构有2极,每一极由2个第二换流模块10构成。
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实施例附图中,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表示它们之间具有通信连接,具体可以实现为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或信号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常规直流送端和N个柔性直流受端,N≥2;所述常规直流送端和所述柔性直流受端接入直流母线形成并联结构,所述常规直流送端的输送功率等于所有的所述柔性直流受端的输送功率的总和;所述柔性直流受端包括若干个第一换流模块,所述第一换流模块依次连接形成M极结构,极与极之间的连接处接地,M≥2;其中,
所述第一换流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换流器和第一变压器;
所述第一换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直流母线,所述第一换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受端系统;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检测端与所述第一换流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换流器的受控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基于下垂曲线调整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输出的控制信号的下垂控制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直流送端包括若干个第二换流模块,所述第二换流模块依次连接形成M极结构,极与极之间的连接处接地;
所述第二换流模块包括第二控制单元、第二换流器和第二变压器;
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入端用于与送端系统连接,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换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换流器的输出端接入所述直流母线;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检测端与所述第二换流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换流器的受控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检测器、第一有功功率控制器、第一电压控制器、第一模式切换器和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其中,
所述第一检测器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检测端,所述第一检测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有功功率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检测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下垂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检测器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器的切换受控端连接;
所述下垂控制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有功功率控制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控制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其中,当所述第一检测器的第一端检测的电压为预设的正常电压时,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器与所述第一电压控制器之间信号连通;当所述第一检测器的第一端检测的电压不为预设的正常电压时,所述第一模式切换器与所述第一有功功率控制器之间信号连通;
所述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还包括无功功率控制器;所述无功功率控制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检测器的第四输出端连接,所述无功功率控制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流内环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检测器、第二功率控制器、第二电压控制器、第二模式切换器和第二电流内环控制器;其中,
所述第二检测器的第一端为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检测端,所述第二检测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功率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检测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压控制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检测器的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器的切换受控端连接;
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功率控制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电压控制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流内环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其中,当所述第二检测器的第一端检测的电压为预设的正常电压时,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器与所述第二功率控制器之间信号连通;当所述第二检测器的第一端检测的电压不为预设的正常电压时,所述第二模式切换器与所述第二电压控制器之间信号连通;
所述第二电流内环控制器的输出端为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压器的输入端还用于与位于交流侧的滤波器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M的数值为2,由两个所述第一换流模块构成一个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两个所述第二换流模块构成一个极。
CN201921033878.XU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Active CN2100073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3878.XU CN210007389U (zh)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033878.XU CN210007389U (zh)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07389U true CN210007389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10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033878.XU Active CN210007389U (zh) 2019-07-04 2019-07-04 一种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073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83486B (zh) 一种柔性多状态开关及其控制方法
CN101499663B (zh) 一种逆变器并联控制方法及逆变器
US11355932B2 (en) Contro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for parallel converter system
US9013853B2 (en) Direct current breaker and electrical power system comprising such direct current breaker
US11545846B2 (en) Power supply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5429164B (zh) 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送端低电压故障穿越方法
US11381091B2 (en) Processing circuit with multiple power supply ports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5192666A1 (zh) 逆变电源系统
JP6608105B1 (ja) 制御装置
EP4398436A1 (en)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9194029A (zh) 一种高压电源并联均流系统
JP7051028B1 (ja) 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電力変換システム
CN109245530B (zh) 一种用于稳定输出信号的电路以及电源转换器
CN210007389U (zh) 一种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CN110401214B (zh) 一种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CN106786592B (zh) 一种适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孤岛切换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475927B (zh) 使用本地可用参数进行独立有功和无功功率流控制的方法
EP3703214B1 (en) Converter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JP6647444B1 (ja) 制御装置
CN209982093U (zh)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不平衡故障穿越控制装置
CN103762583A (zh) 串联型多端直流输电系统及其功率控制方法
CN116979608B (zh) 一种光伏并网逆变器过压限功率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CN112600211B (zh) 一种端对端直流输电系统的电压补偿装置和方法
CN109962488A (zh)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CN114447928B (zh) 基于动态可重构的孤岛微电网的协同故障穿越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