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05535U - 反应容器 - Google Patents

反应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05535U
CN210005535U CN201920846996.6U CN201920846996U CN210005535U CN 210005535 U CN210005535 U CN 210005535U CN 201920846996 U CN201920846996 U CN 201920846996U CN 210005535 U CN210005535 U CN 2100055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ssel
sample
detection
container
reaction vess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4699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枝广
印帅
吴林涛
卢景江
胡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dcapta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dcapta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capta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dcaptai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4699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055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055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055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应容器,所述反应容器包括试样容器和检测容器,所述试样容器的内侧壁上设有凹部,所述检测容器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在所述检测容器收容于所述试样容器中时卡持固定于所述凹部内。本申请避免了反应容器在与血栓弹力图仪装载时发生晃动,从而保证后期样品检测的精确度。

Description

反应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用于血液检测的反应容器在与血栓弹力图仪装载的时候,反应容器容易发生晃动,影响反应容器准确的装载在血栓弹力图仪上,从而影响后期样品检测的精确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应容器,避免了反应容器在与血栓弹力图仪装载时发生晃动,从而影响后期样品检测的精确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应容器,所述反应容器包括试样容器和检测容器,所述试样容器的内侧壁上设有凹部,所述检测容器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在所述检测容器收容于所述试样容器中时卡持固定于所述凹部内。
其中,所述试样容器为杯状容器,具有加样口,所述凹部环绕所述试样容器的加样口设置,所述检测容器的凸起部为从所述检测容器顶部周缘朝向与顶部平面平行的方向延伸出的凸缘,在所述检测容器收容于所述试样容器中时,所述凸缘与凹部配合而将所述试样容器的加样口封闭。
其中,所述凹部为所述试样容器的内侧壁位于加样口的位置开设的凹口,包括底壁及侧壁,所述底壁用于与所述凸起部的周侧面抵持,所述侧壁用于与所述凸起部的远离所述检测容器顶部平面的背面抵持。
其中,所述检测容器的高度小于所述试样容器的深度,当所述检测容器收容于所述试样容器中时,通过所述试样容器的凹部与所述检测容器的凸起部配合而对所述检测容器进行支撑,所述检测容器的外底壁与所述试样容器的内底壁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凸起部的周侧面设有环绕所述周侧面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凸起部的周侧面与所述凹部的底壁抵持时发生弹性形变,而增加抵持牢固度。
其中,所述周侧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底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部螺接固定。
其中,所述凸起部的背面与所述凹部的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其中,所述外螺纹可拆卸装于所述凸起部的周侧面。
其中,所述凸起部具有与所述背面朝向相反的外表面,当所述检测容器收容于所述试样容器中时,所述外表面与所述试样容器的加样口的端壁平齐。
其中,所述反应容器还包括易撕膜,所述易撕膜用于在所述检测容器收容于所述试样容器内后,对所述检测容器和所述试样容器形成的封闭空间进行进一步密封。
其中,所述易撕膜包括膜本体及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膜本体的边缘连接,或所述把手与所述膜本体的中部连接。
其中,所述试样容器包括旋转压块,所述旋转压块旋转固定于所述试样容器的加样口的端壁上,用于在所述检测容器收容于试样容器后,旋转于所述凸起部上,而对所述凸起部进行压持。
其中,所述检测容器的外侧壁和所述试样容器的内侧壁均为锯齿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检测容器的凸起部卡持固定于所述试样容器的内侧壁上的凹部内,以将所述检测容器稳固在所述试样容器内,在将所述反应容器装载于所述血栓弹力图仪装载时,所述检测容器不会发生晃动,从而能将所述检测容器准确的装载于所述血栓弹力图仪上,保证了后期样品检测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应容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反应容器的试样容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提供的反应容器的检测容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1提供的反应容器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应容器100,所述反应容器100包括试样容器10和检测容器20,所述试样容器10的内侧壁11上设有凹部12,所述检测容器20包括凸起部21,所述凸起部21用于在所述检测容器20收容于所述试样容器10中时卡持固定于所述凹部12内,以将所述检测容器20稳固在所述试样容器10内。
所述反应容器100用于提供容纳待测样品及与相关试剂反应的空间,及协助相关检测设备检测已经与试剂反应后的待测样品,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设备为血栓弹力图仪。所述检测容器20装载于所述血栓弹力图仪的探针上,所述探针的一头固定于血栓弹力图仪上,另一头与伸入所述检测容器20中并与所述检测容器20的腔底部抵持,所述试样容器10放置于所述血栓弹力图仪的安放座中,所述试样容器10用于容纳待测样品及需要添加的试剂。当检测所述待测样品时,套有所述检测容器20的所述探针伸入所述试样容器10中与所述试样容器10中的待测样品接触以检测待测样品。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设备还可以是其他检测仪器,所述反应容器100的所述检测容器20和所述试样容器10 还可以与其他检测仪器通过其他方式配合,所述检测容器20和所述试样容器10 的作用均可以换成其他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检测容器20的凸起部21卡持于所述试样容器10的内侧壁11上的凹部12内,以将所述检测容器20稳固在所述试样容器10内,在将所述检测容器20装载于所述探针上时,所述探针伸入所述检测容器20的开口221并与所述检测容器20的内壁贴合,由于所述检测容器20牢固的固定在所述试样容器10内,所述探针伸入所述检测容器20时,所述检测容器20不会发生晃动,从而能将所述检测容器20准确的装载于所述血探针上,保证了后期样品检测的精确度。
制作所述反应容器100的材料应具备良好的韧性、透明度、可粘结性、高流动性,耐化学性,抗油脂性、耐酒精性和抗菌性。优选的,可以是高流动聚碳酸酯和高流动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本实施例中的反应容器100为彩色,容纳不同试样的反应容器100的颜色不同,从而能更加快速的区别不同用途的反应容器100。当然,所述反应容器100也可以是透明的。
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试样容器10为杯状容器,具体为圆柱形杯状,所述试样容器10包括容器本体13及设于所述容器本体13内的试样腔14,所述容器本体13具有与所述试样腔14贯通的加样口131和与所述加样口131 朝向相同的端壁132,所述端壁132为远离所述试样腔14底壁的端面。所述容器本体13的内侧壁11上设有凹部12,所述凹部12环绕试样容器10的加样口 131设置。具体的,所述凹部12形成于所述加样口131处,并与所述加样口131 贯通,所述凹部12为试样容器10的内侧壁11位于加样口131的位置开设的凹口,包括底壁121及与所述底壁121连接的侧壁122,所述底壁121与所述内侧壁11朝向相同,所述侧壁122与所述端壁132朝向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部21卡持于所述凹部12内的方式为所述底壁121与所述凸起部21抵持,所述侧壁122用于支撑所述凸起部21,以将试样容器10的加样口131封闭,所述试样容器10的内壁可装有检测时需要用到的相关试剂,从而检测时只需将样品添加到试样容器10中,待样品与试样容器10中的相关试剂反应后直接对样品进行检查,减少了检测过程中添加试剂的步骤,节省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且,由于试样容器10的加样口131为封闭状态,保证装于所述试样容器10中的相关试剂密封保存,不容易被空气氧化而导致试剂效能失效,且保证在包装、储存和运输中所述试剂不会通过所述侧壁122和所述凸起部21之间的缝隙逸出,确保了试剂的质量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试样容器10 的内侧壁11上也可涂附有试剂,所述试样容器10还可以是其他形状。
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部21卡持于所述凹部12内的方式为螺接,所述底壁121设有内螺纹(图未示),所述底壁121与所述凸起部21通过螺纹螺接固定,以使所述检测容器20牢固的固定在所述试样容器10内。优选的,所述侧壁122凹设有密封圈(图未示),所述密封圈压持于所述侧壁122和所述凸起部21之间,以密封所述试样容器10,进一步保证装于所述试样容器10底部或涂附于所述内侧壁11的相关试剂密封保存,不容易被空气氧化而导致试剂效能失效,且保证在包装、储存和运输中所述试剂不会通过所述侧壁122和所述凸起部21之间的缝隙逸出,确保了试剂的质量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为了保证所述试剂的保质期,还可在所述试样容器10中充入惰性气体。
进一步的,请参阅图4,所述试样容器10的内侧壁11为锯齿形结构,优选的,内侧壁11远离加样口131的部分壁面为锯齿形结构,以增加检测过程中,反应物在试样容器10上的附着力,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内侧壁11不仅限于锯齿形结构,还可以是其他凹凸不同的结构。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试样容器10包括旋转压块(图未示),所述旋转压块旋转固定于所述加样口131的所述端壁132上,用于在所述检测容器20收容于试样容器10后,旋转于所述凸起部21上,而对所述凸起部21进行压持。具体的,所述旋转压块包括固定段和与所述固定段连接的压持段,所述固定段旋转固定于所述端壁132上,所述压持段用于压持所述凸起部21,以保证所述检测容器20和所述试样容器10在包装、储存和运输中固定稳固,不会发生固定松动的现象,进而保证装于所述试样容器10中的相关试剂不会因为所述检测容器20和所述试样容器10固定不牢出现缝隙,而从所述侧壁122和所述凸起部 21之间的缝隙逸出,确保了试剂的质量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除旋转压块其他的方式保证所述检测容器20和所述试样容器10在包装、储存和运输中固定稳固。
请一并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检测容器20为与所述试样容器10相同的圆柱形杯状,所述检测容器20包括容纳部22及设于所述容纳部22内部的容纳空间23,所述容纳部22具有与所述容纳空间23贯通的开口221,所述容纳部22具有开口221的一端部背向所述容纳空间23的面与所述凸起部21连接固定,优选的,所述容纳部22与所述凸起部21一体成型,即,所述检测容器20 的凸起部21为从检测容器20顶部周缘朝向与顶部平面平行的方向延伸出的凸缘,在所述检测容器20收容于试样容器10中时,所述凸缘与凹部12配合而将试样容器10的加样口131封闭。所述检测容器20与所述试样容器10同轴,便于所述检测容器20装于所述试样容器10内时所述凸起部21与所述凹部12对齐,且利于所述检测容器20准确的装载于相关仪器上,防止检测容器20脱落,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容器20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且所述检测容器20和所述试样容器10的形状可以不同,只要所述检测容器20的凸起部21能卡持所述试样容器10的凹部12中即可。
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容器20的内壁24上设有防滑圈,以增加所述检测容器20与相关装置连接的紧固性,使所述检测容器20不容易从相关装置上脱落。
所述凸起部21具有相背设置的外表面211和背面212,及连接所述外表面 211和所述背面212的周侧面213。所述外表面211为远离检测容器20顶部的平面,所述背面212为远离检测容器20顶部平面的面,所述外表面211与所述开口221朝向相同,所述周侧面213为所述凸起部21远离所述开口221的端面。所述周侧面213与所述底壁121抵持,所述背面212与所述侧壁122与抵持,以使所述检测容器20固定于所述试样容器10内,且所述检测容器20的外底壁 25与所述试样容器10的内底壁15间隔设置。通过将所述检测容器20的外底壁 25与所述试样容器10的内底壁15间隔设置,保证了所述检测容器20和所述试样容器10之间预留了足够的空间盛放试剂,且保证所述检测容器20的外底壁 25不与所述试剂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21的周侧面213设有环绕所述周侧面21的弹性件 (图未示),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凸起部21的周侧面213与所述凹部12的底壁121抵持时发生弹性形变,而增加抵持牢固度。且所述弹性件在抵持过程中发生形变,密封所述周侧面213和所述底壁121之间的空隙,从而密封所述检测容器20和所述试样容器10之间的空间,保证装于所述试样容器10中的相关试剂密封保存,不容易被空气氧化而导致试剂效能失效,且保证在包装、储存和运输中所述试剂不会通过所述侧壁122和所述凸起部21之间的缝隙逸出,确保了试剂的质量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凸起部21一体成型,以保证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凸起部21的连接强度。当然,所述弹性件也可以可拆卸装于所述凸起部21 上,当所述反应容器100需要保持密封状态时将所述弹性件装于所述凸起部21 上,当所述反应容器100不需要保持密封状态时将所述弹性凸缘结从所述凸起部21上拆卸即可。
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周侧面213设有外螺纹(图未示),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底壁121的内螺纹螺接,从而所述凸起部21与所述凹部12螺接固定,以使所述检测容器20更加稳固的固定在所述试样容器10内,且避免了装于所述试样容器10中的试剂失效和逸出。优选的,所述外螺纹可拆卸装于所述凸起部21 的周侧面213,从而在包装、储存和运输时,所述凸起部21与所述凹部12固定得十分稳固,保证装于所述试样容器10中的相关试剂不会出现氧化变质和逸出的情况,而在检测时,先将所述外螺纹拆卸,再将所述反应容器100装置到相关仪器上,从而方便所述检测容器20装载到相关装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21的背面212与所述凹部12的侧壁122之间设有密封圈(图未示)。所述密封圈可以是单独的,也可以是预先与凹部12侧壁122 固定的,或预先与凸起部21的背面固定的。所述密封圈密封所述凸起部21与所述凹部12之间的空隙,保证装于所述试样容器10中的相关试剂密封保存,不容易被空气氧化而导致试剂效能失效,且保证在包装、储存和运输中所述试剂不会通过所述侧壁122和所述凸起部21之间的缝隙逸出,确保了试剂的质量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的,当所述检测容器20收容于试样容器10中时,所述外表面211 与所述试样容器10的加样口131平齐,也可以说,所述外表面211与所述端壁 132平齐,从而所述试样容器10的试样腔14被所述检测容器20密封而不露出,防止了灰尘,保证了所述试样腔14的洁净,从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所述检测容器20的高度小于所述试样容器10的深度,当所述检测容器20 收容于试样容器10中时,通过试样容器10的凹部12与检测容器20的凸起部 21配合而对检测容器20进行支撑,容纳于所述试样容器10中的所述检测容器 20与所述试样容器10的内底壁15间隔设置,从而保证所述试样容器10有足够的空间容纳相关试剂。
请一并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检测容器20的外侧壁26为锯齿形结构,优选的,外侧壁26远离所述开口221部分壁面为锯齿形结构,以增加检测过程中,反应物在检测容器20上的附着力,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外侧壁26不仅限于锯齿形结构,还可以是其他凹凸不同的结构。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4,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反应容器100还包括易撕膜30,所述易撕膜30用于在所述检测容器20收容于所述试样容器10内后,对所述检测容器20和所述试样容器10形成的封闭空间进行进一步密封。具体的,所述易撕膜30覆盖于所述外表面211和所述端壁132,并密封所述开口221及进一步密封所述凸起部21与所述凹部12,保证所述检测容器20和所述试样容器10 不被污染,且进一步保证所述试样容器10中的试剂保持完整。优选的,所述易撕膜30包括膜本体(图未示)及把手(图未示),所述把手方便将所述易撕膜 30从所述外表面211和所述端壁132撕掉。本实施例中,所述把手与所述膜本体的边缘连接。当然,所述把手还可以与所述膜本体的中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检测容器20的凸起部21卡持固定于所述试样容器 10的内侧壁11上的凹部12内,以将所述检测容器20稳固在所述试样容器10 内,在将所述反应容器100装载于所述血栓弹力图仪装载时,所述检测容器20 不会发生晃动,从而能将所述检测容器20准确的装载于所述血栓弹力图仪上,保证了后期样品检测的精确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容器包括试样容器和检测容器,所述试样容器的内侧壁上设有凹部,所述检测容器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在所述检测容器收容于所述试样容器中时卡持固定于所述凹部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容器为杯状容器,具有加样口,所述凹部环绕所述试样容器的加样口设置,所述检测容器的凸起部为从所述检测容器顶部周缘朝向与顶部平面平行的方向延伸出的凸缘,在所述检测容器收容于试样容器中时,所述凸缘与凹部配合而将所述试样容器的加样口封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部为所述试样容器的内侧壁位于所述加样口的位置开设的凹口,包括底壁及侧壁,所述底壁用于与所述凸起部的周侧面抵持,所述侧壁用于与所述凸起部的远离所述检测容器顶部平面的背面抵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容器的高度小于所述试样容器的深度,当所述检测容器收容于所述试样容器中时,通过所述试样容器的凹部与所述检测容器的凸起部配合而对所述检测容器进行支撑,所述检测容器的外底壁与所述试样容器的内底壁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周侧面设有环绕所述周侧面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在所述凸起部的周侧面与所述凹部的底壁抵持时发生弹性形变,而增加抵持牢固度。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周侧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底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部螺接固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背面与所述凹部的侧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螺纹可拆卸装于所述凸起部的周侧面。
9.如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具有与所述背面朝向相反的外表面,当所述检测容器收容于所述试样容器中时,所述外表面与所述试样容器的加样口的端壁平齐。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容器还包括易撕膜,所述易撕膜用于在所述检测容器收容于所述试样容器内后,对所述检测容器和所述试样容器形成的封闭空间进行进一步密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撕膜包括膜本体及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膜本体的边缘连接,或所述把手与所述膜本体的中部连接。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容器包括旋转压块,所述旋转压块旋转固定于所述试样容器的加样口的端壁上,用于在所述检测容器收容于所述试样容器后,旋转于所述凸起部上,而对所述凸起部进行压持。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容器的外侧壁和所述试样容器的内侧壁均为锯齿形结构。
CN201920846996.6U 2019-06-04 2019-06-04 反应容器 Active CN2100055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6996.6U CN210005535U (zh) 2019-06-04 2019-06-04 反应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6996.6U CN210005535U (zh) 2019-06-04 2019-06-04 反应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05535U true CN210005535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09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46996.6U Active CN210005535U (zh) 2019-06-04 2019-06-04 反应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055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94343B2 (en) Integrated test strip container with retaining insert
CA2269442C (en) Storage container for analytical devices
KR100799354B1 (ko) 시약용기
US20080021296A1 (en) Sensor-Dispensing Device And Mechanism For Extracting Sensor
JP2011502623A (ja) 経皮体液サンプリング及び前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JPH0432984B2 (zh)
JP2967153B2 (ja) 密封容器
TW201443437A (zh) 用於電化學感測器的分配器
CN210005535U (zh) 反应容器
CN110068673A (zh) 反应容器
CN110446552B (zh) 包含参比液的袋
JPH0536364U (ja) 検体容器
JP4953980B2 (ja) 採尿用容器
EP3568699A1 (en) Detection of a biomarker in a sample of a flowable substance
JP3328634B2 (ja) 耐薬液の圧力センサ
JP7064069B2 (ja) マイクロサンプリングチップ
KR20190051328A (ko) 나사식 밀폐형 뚜껑을 적용한 감마선분광분석용 마리넬리 비이커
CN209513814U (zh) 一种便携式试剂胶囊
CN219122048U (zh) 一种自测采样检测装置
CN219596672U (zh) 一种防溢洒样本采集容器
CN211402237U (zh) 一种覆膜传感器
CN210037846U (zh) 检测试剂盒
CN220603494U (zh) 试剂供应装置、试剂供应模块、试剂瓶和样本分析仪
CN209764891U (zh) 检测试剂盒
CN218726667U (zh) 一种食品亚硝酸盐快速检测试剂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8000 12th floor, building 1, Baiwang R & D building, 5158 xilishahe West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maiketian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12th floor, building 1, Baiwang R & D building, 5158 xilishahe West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Medcaptain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