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03733U - 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03733U
CN210003733U CN201920870191.5U CN201920870191U CN210003733U CN 210003733 U CN210003733 U CN 210003733U CN 201920870191 U CN201920870191 U CN 201920870191U CN 210003733 U CN210003733 U CN 2100037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alve
guide seat
cylinder
d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701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雨萌
戴谋军
吴忠发
凌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CHENG GROUP VIBRATION ABSORBER CO Ltd ZHUZHOU
Hunan Lince Rolling Stock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CHENG GROUP VIBRATION ABSORBER CO Ltd ZHUZHOU
Hunan Lince Rolling Stock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CHENG GROUP VIBRATION ABSORBER CO Ltd ZHUZHOU, Hunan Lince Rolling Stock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CHENG GROUP VIBRATION ABSORBER CO Ltd ZHUZHOU
Priority to CN2019208701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037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037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037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包括内油缸、储油缸、活塞、活塞杆,所述内油缸设置在所述储油缸的内部,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内油缸的内部,所述储油缸两端分别设有前导向座和后导向座,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和所述活塞相连接,其另外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内油缸、储油缸和储油缸的前导向座且可沿所述储油缸来回移动;所述前导向座上部设有拉伸阻尼调节阀,下部设有压缩吸油单向阀;所述后导向座上部设有压缩阻尼调节阀,下部设有拉伸吸油单向阀。本实用新型将双循环减振器的拉伸阻尼调节阀和压缩阻尼调节阀由活塞上移动到了前导向座和后导向座的上部,由于阻尼调节阀的调节螺盖是裸露在导向座外侧的,因此可以一边运行减振器,一边实时调节阻尼力。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
背景技术
油压减振器作为车辆悬挂系统的重要部件,影响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平稳性与舒适性。油压减振器按照油液流动的方向可以分为单循环和双循环两种类型。两者各有特点,单循环减振器的拉伸和压缩的阻尼力基本相等,具有对称的特性。双循环减振器则能够分别调整拉伸和压缩阻尼力,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有其独特的优势。
而现有技术中,双循环减振器则是通过调节活塞上的阻尼阀来实现的,由于活塞阻尼阀位于减振器内部,每次调试阻尼阀时,必须先对减振器进行解体,然后才能调节阻尼力,因此,操作起来比较麻烦。
因此,业内急需一种双循环油压减振器的新型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减震器的阻尼调节阀均位于减震器内部的活塞上,不方便调节阻尼力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油缸、储油缸、活塞、活塞杆,所述内油缸设置在所述储油缸的内部,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内油缸的内部,所述储油缸两端分别设有前导向座和后导向座,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和所述活塞相连接,其另外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内油缸、储油缸和储油缸的前导向座且可沿所述储油缸来回移动;所述前导向座上部设有拉伸阻尼调节阀,下部设有压缩吸油单向阀;所述后导向座上部设有压缩阻尼调节阀,下部设有拉伸吸油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拉伸阻尼调节阀和压缩阻尼调节阀均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相连的调节螺盖、第一弹簧、阀座和底座。
进一步的,前导向座和后导向座的上部均设有至少一个带有内螺纹的阀孔,调节螺盖设有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将第一弹簧、阀座和底座依次固定在导向座的阀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压缩吸油单向阀和拉伸吸油单向阀均包括吸油阀片、固定螺钉、第二弹簧和吸油孔。
进一步的,所述吸油阀片为半圆环形,半圆环形的吸油阀片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前导向座和后导向座的下部与吸油阀片上的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至少一个螺纹盲孔,固定螺钉依次穿过吸油阀片上的通孔和第二弹簧固定在导向座的螺纹盲孔上;所述吸油孔设置在前导向座和后导向座上吸油阀片挡住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前导向座上部设有1-3个拉伸阻尼调节阀,下部设有1-3个压缩吸油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后导向座上部设有1-3个压缩阻尼调节阀,下部设有1-3个拉伸吸油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前导向座通过前端盖将储油缸前端密封,所述前导向座和前端盖之间设有前密封件。
进一步的,所述后导向座通过后端盖将储油缸后端密封,所述后导向座和后端盖之间设有后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包括内油缸、储油缸、活塞、活塞杆,所述内油缸设置在所述储油缸的内部,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内油缸的内部,所述储油缸两端分别设有前导向座和后导向座,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和所述活塞相连接,其另外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内油缸、储油缸和储油缸的前导向座且可沿所述储油缸来回移动;所述前导向座上部设有拉伸阻尼调节阀,下部设有压缩吸油单向阀;所述后导向座上部设有压缩阻尼调节阀,下部设有拉伸吸油单向阀。因为拉伸阻尼调节阀和压缩阻尼调节阀均设置在上部,且拉伸阻尼调节阀和压缩阻尼调节阀的调节螺盖都是裸露在在导向座外侧的,在调试实验过程中,可以一边运行减振器,一边进行调节,实时观察减振器的阻尼力。因此,该双循环减振器既具备了拉伸阻尼力和压缩阻尼力可以分别调节的特点,又具备了阻尼力方便、实时调节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是将双循环减振器的拉伸阻尼力调节阀和压缩阻尼力调节阀由原来的设置在活塞上移动到前导向座和后导向座。这样减振器的活塞不设置任何阻尼阀或者单向阀,可以完全隔绝有杆腔和无杆腔。这样有杆腔的油液由前导向座控制进出,无杆腔的油液由后导向座控制进出,两者互不干扰,可以分别控制拉伸和压缩的阻尼力。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通过将导向座分成前导向座和后导向座两部分,同时上部设置多个阻力调节阀,下部设置多个吸油单向阀,不仅便于调节,同时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需求来调节阻尼特性,满足车辆的要求。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前导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拉伸阻尼调节阀或者压缩阻尼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防尘套,2、活塞杆,3、前端盖,4、前密封件,5、前导向座,6、拉伸阻尼调节阀,7、压缩吸油单向阀,7.1、吸油阀片,7.2、固定螺钉,7.4、吸油孔,8、活塞,9、内油缸,10、储油缸,11、后导向座,12、压缩阻尼调节阀,13、拉伸吸油单向阀,14、后密封件,15、后端盖,16、调节螺盖,17、第一弹簧,18、阀座,19、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见图1至图3,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包括内油缸9、储油缸10、活塞8、活塞杆2,所述内油缸9设置在所述储油缸10的内部,所述活塞8设置在所述内油缸9的内部,所述储油缸10两端分别设有前导向座5和后导向座11,所述活塞杆2的一端和所述活塞8相连接,其另外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内油缸9、储油缸10和储油缸10的前导向座5且可沿所述储油缸10来回移动;所述前导向座5上部设有拉伸阻尼调节阀6,下部设有压缩吸油单向阀7;所述后导向座11上部设有压缩阻尼调节阀12,下部设有拉伸吸油单向阀13。
所述拉伸阻尼调节阀6和压缩阻尼调节阀12均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相连的调节螺盖16、第一弹簧17、阀座18和底座19(如图3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导向座上部设有三个拉伸阻尼调节阀,所述后导向座上部设有三个压缩阻尼调节阀。相应的,前后导向座上部均设有三个带有内螺纹的阀孔,调节螺盖16设有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将第一弹簧17、阀座18和底座19依次固定在导向座的阀孔内。当减振器运动时,油液通过底座19作用在阀座18上面,并挤压第一弹簧17,当油液的阻尼力超过弹簧的预压力时,阀座18与底座19出现间隙,油液就可以通过阻尼调节阀从内油缸9进入储油缸10。
所述压缩吸油单向阀7包括吸油阀片7.1、固定螺钉7.2、第二弹簧和吸油孔7.4。所述拉伸吸油单向阀13与所述压缩吸油单向阀7结构相同。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油阀片为半圆环形,为了保证阀片开启平稳,在半圆环阀片上设有三个通孔,前导向座和后导向座的下部与吸油阀片上的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三个螺纹盲孔,固定螺钉依次穿过吸油阀片上的通孔和第二弹簧固定在导向座的螺纹盲孔上。所述吸油孔设置在前导向座和后导向座上吸油阀片可以挡住的位置。这样通过第二弹簧的预压力,可以将阀片与吸油孔紧密贴合,形成一个单向阀。当油液的压力与第二弹簧的预压力方向一致时,吸油单向阀保持关闭状态,当油液的压力方向与第二弹簧的预压力方向相反时,克服弹簧力,吸油阀片离开吸油孔,吸油单向阀开启,油液可以由储油缸10进入内油缸9。
所述前导向座5通过前端盖3将储油缸10前端密封,所述前导向座5和前端盖3之间设有前密封件4。所述后导向座11通过后端盖15将储油缸10后端密封,所述后导向座11和后端盖15之间设有后密封件14。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的活塞上没有设置任何阻尼阀或者单向阀,可以将内油缸完全隔绝为有杆腔和无杆腔。具体工作工程如下:
减振器拉伸时,活塞8向左移动,有杆腔体积变小,挤压有杆腔的油液通过前导向座5的拉伸阻尼调节阀6进入储油缸10。此时,压缩吸油单向阀7在有杆腔油液压力和第二弹簧的双重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即吸油阀片7.1完全遮住吸油孔7.4。与此同时,无杆腔的体积增大,变成负压状态,后导向座11的拉伸吸油单向阀13打开,即吸油阀片克服第二弹簧的力,离开吸油孔,油液由储油缸10通过吸油孔进入内油缸9,填满无杆腔。减振器压缩时,活塞8向右移动,无杆腔体积变小,挤压无杆腔的油液通过后导向座11的压缩阻尼调节阀12进入储油缸10,此时,拉伸吸油单向阀13在无杆腔油液压力和第二弹簧的双重作用下处于关闭状,即吸油阀片遮住吸油孔。与此同时,有杆腔的体积增大,变成负压状态,前导向座5的压缩吸油单向阀7打开,即吸油阀片7.1克服第二弹簧的力,离开吸油孔7.4,油液由储油缸10进入通过吸油孔7.4进入内油缸9,填满有杆腔。在这个过程中,活塞完全隔离了有杆腔和无杆腔的油液交换。这样有杆腔的油液由前导向座控制进出,无杆腔的油液由后导向座控制进出,两者互不干扰,可以分别控制拉伸和压缩的阻尼力。
减振器在调试阻尼力时,前端盖3和前密封件4可以先不安装,这样前导向座5的拉伸阻尼调节阀6的调节螺盖16就露出在前导向座外侧,可以实时调节拉伸阻尼力。同样,后端盖15和后密封件14也可以先不安装,后导向座11的压缩阻尼调节阀12的调节螺盖16露出在前导向座外侧,可以实时调节压缩阻尼力。待拉伸和压缩阻尼力调整到位后,再装上前后密封件和前后端盖。需要说明的是:前端盖和前密封件可以先不安装,这样不算解体,因为这里的前密封件只是针对有可能渗漏的油液最后一道保障式的密封,不装不影响产品性能,此处说的调试,不是减振器在装车以后进行的,而是在生产过程中还没有出厂时的调试阻尼力工作;后端盖和后密封件也可以先不安装,也是同样的道理。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双循环减振器是通过调节活塞上的阻尼阀来实现的,由于活塞阻尼阀位于减振器内部,每次调节阻尼阀时,必须先对减振器进行解体,然后才能调节阻尼力。本实用新型因为拉伸阻尼调节阀和压缩阻尼调节阀均设置在上部,且拉伸阻尼调节阀和压缩阻尼调节阀的调节螺盖都是裸露在在导向座外侧的,在调试实验过程中可以一边运行减振器,一边进行调节,实时观察减振器的阻尼力。因此,该双循环减振器既具备了拉伸阻尼力和压缩阻尼力可以分别调节的特点,又具备了阻尼力方便、实时调节的优点。
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通过将导向座分成前导向座和后导向座两部分,同时上部设置多个阻力调节阀,下部设置多个吸油单向阀,不仅便于调节,同时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需求来调节阻尼特性,满足车辆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油缸、储油缸、活塞、活塞杆,所述内油缸设置在所述储油缸的内部,所述活塞设置在所述内油缸的内部,所述储油缸两端分别设有前导向座和后导向座,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和所述活塞相连接,其另外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内油缸、储油缸和储油缸的前导向座且可沿所述储油缸来回移动;所述前导向座上部设有拉伸阻尼调节阀,下部设有压缩吸油单向阀;所述后导向座上部设有压缩阻尼调节阀,下部设有拉伸吸油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阻尼调节阀和压缩阻尼调节阀均包括从上到下依次相连的调节螺盖、第一弹簧、阀座和底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前导向座和后导向座的上部均设有至少一个带有内螺纹的阀孔,调节螺盖设有外螺纹,通过螺纹连接将第一弹簧、阀座和底座依次固定在导向座的阀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吸油单向阀和拉伸吸油单向阀均包括吸油阀片、固定螺钉、第二弹簧和吸油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阀片为半圆环形,半圆环形的吸油阀片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前导向座和后导向座的下部与吸油阀片上的通孔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至少一个螺纹盲孔,固定螺钉依次穿过吸油阀片上的通孔和第二弹簧固定在导向座的螺纹盲孔上;所述吸油孔设置在前导向座和后导向座上吸油阀片挡住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向座上部设有1-3个拉伸阻尼调节阀,下部设有1-3个压缩吸油单向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导向座上部设有1-3个压缩阻尼调节阀,下部设有1-3个拉伸吸油单向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向座通过前端盖将储油缸前端密封,所述前导向座和前端盖之间设有前密封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导向座通过后端盖将储油缸后端密封,所述后导向座和后端盖之间设有后密封件。
CN201920870191.5U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 Active CN2100037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0191.5U CN210003733U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70191.5U CN210003733U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03733U true CN210003733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093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70191.5U Active CN210003733U (zh) 2019-06-11 2019-06-11 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037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7634A (zh) * 2019-06-11 2019-08-09 湖南联诚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7634A (zh) * 2019-06-11 2019-08-09 湖南联诚轨道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40442B (zh) 一种油压减振器
CN106958619B (zh) 一种自动调节减振器
US4397452A (en) Hydro-mechanical stop for a shock absorber
WO2006065235A3 (en) Shock absorber with pressure-controlled damping
CN108105192B (zh) 一种缓冲制动阀
CN210003733U (zh) 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
CN205173350U (zh) 一种油压减振器
CN111365402B (zh) 一种磁流变液双向阻尼调节阀
CN201373059Y (zh) 减振器底阀组件
CN102094927A (zh) 整体式三级阻尼可控二级刚度自适应油气弹簧
CN110439955A (zh) 一种磁流变液单向阻尼调节阀
CN204458961U (zh) 空气缓冲装置
CN109595288B (zh) 一种阻尼力调整机构
CN205089880U (zh) 一种可手动调节阻尼的汽车减振器
CN205877053U (zh) 一种双向液压缓冲器
CN211449493U (zh) 一种阻尼可调式减震器
CN110107634A (zh) 一种新型双循环油压减振器
CN214578526U (zh) 一种液压阻尼式双向固定型速度控制器
CN108119592B (zh) 一种高速标动轨道用双向外置可调油压减振器
CN116181837A (zh) 一种减振器阻尼可调电磁阀
PL91486B1 (zh)
CN109404366A (zh) 一种油压减振器阻尼活塞调试系统
CN209212707U (zh) 一种油压减振器阻尼活塞调试系统
CN108223472A (zh) 一种回转缓冲阀
CN211314941U (zh) 用于汽车减振器的旁路机械阀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