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96321U - 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96321U
CN209996321U CN201920675989.4U CN201920675989U CN209996321U CN 209996321 U CN209996321 U CN 209996321U CN 201920675989 U CN201920675989 U CN 201920675989U CN 209996321 U CN209996321 U CN 209996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eted
pillar
mounting
diagnostic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7598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斌
张水兴
陈秋颖
方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n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2067598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96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96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96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AI诊断领域,尤其是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针对现有的AI诊断系统所用到的显示屏的高度和角度均不便于进行调整,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采集模块、识别模块、分析诊断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采集模块、识别模块、分析诊断模块和显示模块依次连接,所述显示模块包括移动底座,移动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柱,支柱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滑槽,矩形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矩形支撑板,所述矩形支撑板的顶部延伸至支柱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转动孔,本实用新型便于对显示屏的角度和高度进行调整,便于医务人员或患者更好的观看诊断信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AI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
背景技术
AI是指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AI诊断系统即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在医疗行业中,在对肩关节进行磁共振成像(MRI)时,需要使用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对影响进行诊断分析,做出医学诊断,诊断信息大多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但是现有的AI诊断系统所用到的显示屏的高度和角度均不便于进行调整,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AI诊断系统所用到的显示屏的高度和角度均不便于进行调整,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包括采集模块、识别模块、分析诊断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采集模块、识别模块、分析诊断模块和显示模块依次连接,所述显示模块包括移动底座,移动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柱,支柱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滑槽,矩形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矩形支撑板,所述矩形支撑板的顶部延伸至支柱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板,转动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显示屏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弧形杆,安装板上开设有弧形孔,弧形杆的外侧与弧形孔的侧壁滑动连接,弧形杆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安装板的顶部滑动安装有L形卡杆,L形卡杆的一端与对应的固定孔相卡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的顶部与L形卡杆相焊接,滑槽内固定安装有横杆,滑块与横杆滑动连接,滑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槽的一侧内壁相焊接,第一弹簧套设于横杆的外侧,第一弹簧的作用是对L形卡杆的位置进行限制,L形卡杆若想移动,必须有外力使第一弹簧发生形变。
优选的,所述移动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四个万向轮上均设有刹车,通过万向轮便于对显示屏进行移动,增加了使用的灵活性,刹车可以对万向轮进行固定,增加放置时的稳固性。
优选的,所述支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水平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移动槽,两个移动槽内均滑动安装有卡接块,两个卡接块均位于支柱的上方,矩形支撑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等距离间隔设置的卡接槽,两个卡接块分别与对应的两个卡接槽相卡装,可以对矩形支撑板进行固定,两个卡接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的一端,两个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移动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相焊接,第二弹簧的作用是当卡接块不受外力时,使卡接块自动复位。
优选的,所述支柱的外侧滑动安装有环形板,环形板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块,支柱的外侧开设两个限位槽,两个限位块分别与两个限位槽的侧壁滑动连接,环形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梯形块,两个卡接块上均开设有梯形孔,两个梯形块的斜面分别与两个梯形孔斜侧壁相接触,两个固定块的底部均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对应的移动槽相连通,两个梯形块的底部分别位于两个通孔内,环形板通过两个连接杆带动两个梯形块向上移动,两个梯形块与两个梯形孔的侧壁相互挤压,从而使连个卡接块相互远离,使两个卡接块脱离两个卡接槽。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通过采集模块对磁共振影像进行采集,通过识别模块对影像进行识别,通过分析诊断模块对影像进行分析诊断,给出诊断结果,显示模块的显示屏对诊断信息进行显示;
当需要调节显示屏的角度时,使L形卡杆脱离固定孔,此时可以转动显示屏,当显示屏的角度调整完成后,使L形卡杆卡装到新的固定孔内,对弧形杆进行固定,从而对显示屏进行固定;
当需要对显示屏的高度进行调整时,先拉动环形板向上移动,两个梯形块与两个梯形孔的侧壁相互挤压,使两个卡接块脱离两个卡接槽,此时两个第二弹簧收缩挤压收缩,然后拉动矩形支撑板向上移动,从而对显示屏的高度进行调整,使两个卡接块相互靠近卡装到对应的两个卡接槽内,对矩形支撑板进行固定,从而完成对显示屏的高度调节;
本实用新型便于对显示屏的角度和高度进行调整,便于医务人员或患者更好的观看诊断信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的移动底座、安装板和显示屏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的图2中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的图2中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移动底座、2支柱、3矩形支撑板、4安装板、5转动孔、6转动板、7显示屏、8弧形杆、9固定孔、10 L形卡杆、11固定块、12移动槽、13卡接块、14卡接槽、15环形板、16连接杆、17梯形块、18梯形孔、19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照图1-4,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包括采集模块、识别模块、分析诊断模块和显示模块,采集模块、识别模块、分析诊断模块和显示模块依次连接,显示模块包括移动底座1,移动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柱2,支柱2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滑槽,矩形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矩形支撑板3,矩形支撑板3的顶部延伸至支柱2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安装板4,安装板4上开设有转动孔5,转动孔5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板6,转动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7,显示屏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弧形杆8,安装板4上开设有弧形孔,弧形杆8的外侧与弧形孔的侧壁滑动连接,弧形杆8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9,安装板4的顶部滑动安装有L形卡杆10,L形卡杆10的一端与对应的固定孔9相卡接。
本实施例中,安装板4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的顶部与L形卡杆10相焊接,滑槽内固定安装有横杆,滑块与横杆滑动连接,滑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槽的一侧内壁相焊接,第一弹簧套设于横杆的外侧,第一弹簧的作用是对L形卡杆10的位置进行限制,L形卡杆10若想移动,必须有外力使第一弹簧发生形变。
本实施例中,移动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四个万向轮上均设有刹车,通过万向轮便于对显示屏7进行移动,增加了使用的灵活性,刹车可以对万向轮进行固定,增加放置时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支柱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水平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块11,两个固定块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移动槽12,两个移动槽12内均滑动安装有卡接块13,两个卡接块13均位于支柱2的上方,矩形支撑板3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等距离间隔设置的卡接槽14,两个卡接块13分别与对应的两个卡接槽14相卡装,可以对矩形支撑板3进行固定,两个卡接块1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9的一端,两个第二弹簧19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移动槽12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相焊接,第二弹簧19的作用是当卡接块13不受外力时,使卡接块13自动复位。
本实施例中,支柱2的外侧滑动安装有环形板15,环形板1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块,支柱2的外侧开设两个限位槽,两个限位块分别与两个限位槽的侧壁滑动连接,环形板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杆16,两个连接杆16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梯形块17,两个卡接块13上均开设有梯形孔18,两个梯形块17的斜面分别与两个梯形孔18斜侧壁相接触,两个固定块11的底部均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对应的移动槽12相连通,两个梯形块17的底部分别位于两个通孔内,环形板15通过两个连接杆16带动两个梯形块17向上移动,两个梯形块17与两个梯形孔18的侧壁相互挤压,从而使连个卡接块13相互远离,使两个卡接块13脱离两个卡接槽14。
本实施例中,通过采集模块对磁共振影像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影像传输至识别模块,通过识别模块对影像进行识别,然后将识别后的影像信息传输至分析诊断模块,通过分析诊断模块对影像进行分析诊断,给出诊断结果,并将诊断结果传输至显示模块,通过显示模块中的显示屏7对诊断结果信息进行展示,供医务人员或患者观看;当需要调节显示屏7的角度时,首先拉动L形卡杆10向左移动,L形卡杆10带动滑块挤压第一弹簧,使L形卡杆10脱离固定孔9,解除对弧形杆8的限制,此时可以转动显示屏7,显示屏7通过转动板6在安装板4上转动,从而对显示屏7的角度进行调整,显示屏7转动时,会带动弧形杆8在弧形孔内滑动,当显示屏7的角度调整完成后,使L形卡杆10向右移动,第一弹簧恢复原状,使L形卡杆10卡装到新的固定孔9内,对弧形杆8进行固定,从而对显示屏7进行固定;当需要对显示屏7的高度进行调整时,先拉动环形板15向上移动,环形板15通过两个连接杆16带动两个梯形块17向上移动,两个梯形块17与两个梯形孔18的侧壁相互挤压,从而使连个卡接块13相互远离,使两个卡接块13脱离两个卡接槽14,此时两个第二弹簧19收缩挤压收缩,解除对矩形支撑板3的固定,然后拉动矩形支撑板3向上移动,矩形支撑板3通过安装板4带动显示屏7进行移动,从而对显示屏7的高度进行调整,然后使环形板15回复原位,两个卡接块13受到的压力消失,两个第二弹簧19恢复原状,从而使两个卡接块13相互靠近卡装到对应的两个卡接槽14内,对矩形支撑板3进行固定,从而完成对显示屏7的高度调节。
实施例二
参照图1-4,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包括采集模块、识别模块、分析诊断模块和显示模块,采集模块、识别模块、分析诊断模块和显示模块依次连接,显示模块包括移动底座1,移动底座1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支柱2,支柱2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滑槽,矩形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矩形支撑板3,矩形支撑板3的顶部延伸至支柱2的上方并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安装板4,安装板4上开设有转动孔5,转动孔5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板6,转动板6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显示屏7,显示屏7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弧形杆8,安装板4上开设有弧形孔,弧形杆8的外侧与弧形孔的侧壁滑动连接,弧形杆8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9,安装板4的顶部滑动安装有L形卡杆10,L形卡杆10的一端与对应的固定孔9相卡接。
本实施例中,安装板4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的顶部与L形卡杆10相焊接,滑槽内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横杆,滑块与横杆滑动连接,滑块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槽的一侧内壁相焊接,第一弹簧套设于横杆的外侧,第一弹簧的作用是对L形卡杆10的位置进行限制,L形卡杆10若想移动,必须有外力使第一弹簧发生形变。
本实施例中,移动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四个万向轮上均设有刹车,通过万向轮便于对显示屏7进行移动,增加了使用的灵活性,刹车可以对万向轮进行固定,增加放置时的稳固性。
本实施例中,支柱2的外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两个水平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块11,两个固定块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移动槽12,两个移动槽12内均滑动安装有卡接块13,两个卡接块13均位于支柱2的上方,矩形支撑板3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等距离间隔设置的卡接槽14,两个卡接块13分别与对应的两个卡接槽14相卡装,可以对矩形支撑板3进行固定,两个卡接块1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9的一端,两个第二弹簧19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移动槽12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相焊接,第二弹簧19的作用是当卡接块13不受外力时,使卡接块13自动复位。
本实施例中,支柱2的外侧滑动安装有环形板15,环形板15的内侧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块,支柱2的外侧开设两个限位槽,两个限位块分别与两个限位槽的侧壁滑动连接,环形板15的顶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杆16,两个连接杆16的顶部均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梯形块17,两个卡接块13上均开设有梯形孔18,两个梯形块17的斜面分别与两个梯形孔18斜侧壁相接触,两个固定块11的底部均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对应的移动槽12相连通,两个梯形块17的底部分别位于两个通孔内,环形板15通过两个连接杆16带动两个梯形块17向上移动,两个梯形块17与两个梯形孔18的侧壁相互挤压,从而使连个卡接块13相互远离,使两个卡接块13脱离两个卡接槽14。
本实施例中,通过采集模块对磁共振影像进行采集,并将采集的影像传输至识别模块,通过识别模块对影像进行识别,然后将识别后的影像信息传输至分析诊断模块,通过分析诊断模块对影像进行分析诊断,给出诊断结果,并将诊断结果传输至显示模块,通过显示模块中的显示屏7对诊断结果信息进行展示,供医务人员或患者观看;当需要调节显示屏7的角度时,首先拉动L形卡杆10向左移动,L形卡杆10带动滑块挤压第一弹簧,使L形卡杆10脱离固定孔9,解除对弧形杆8的限制,此时可以转动显示屏7,显示屏7通过转动板6在安装板4上转动,从而对显示屏7的角度进行调整,显示屏7转动时,会带动弧形杆8在弧形孔内滑动,当显示屏7的角度调整完成后,使L形卡杆10向右移动,第一弹簧恢复原状,使L形卡杆10卡装到新的固定孔9内,对弧形杆8进行固定,从而对显示屏7进行固定;当需要对显示屏7的高度进行调整时,先拉动环形板15向上移动,环形板15通过两个连接杆16带动两个梯形块17向上移动,两个梯形块17与两个梯形孔18的侧壁相互挤压,从而使连个卡接块13相互远离,使两个卡接块13脱离两个卡接槽14,此时两个第二弹簧19收缩挤压收缩,解除对矩形支撑板3的固定,然后拉动矩形支撑板3向上移动,矩形支撑板3通过安装板4带动显示屏7进行移动,从而对显示屏7的高度进行调整,然后使环形板15回复原位,两个卡接块13受到的压力消失,两个第二弹簧19恢复原状,从而使两个卡接块13相互靠近卡装到对应的两个卡接槽14内,对矩形支撑板3进行固定,从而完成对显示屏7的高度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包括采集模块、识别模块、分析诊断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采集模块、识别模块、分析诊断模块和显示模块依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包括移动底座(1),移动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柱(2),支柱(2)的顶部开设有矩形滑槽,矩形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矩形支撑板(3),所述矩形支撑板(3)的顶部延伸至支柱(2)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上开设有转动孔(5),转动孔(5)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板(6),转动板(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显示屏(7),显示屏(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弧形杆(8),安装板(4)上开设有弧形孔,弧形杆(8)的外侧与弧形孔的侧壁滑动连接,弧形杆(8)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9),安装板(4)的顶部滑动安装有L形卡杆(10),L形卡杆(10)的一端与对应的固定孔(9)相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的顶部与L形卡杆(10)相焊接,滑槽内固定安装有横杆,滑块与横杆滑动连接,滑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的一端,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滑槽的一侧内壁相焊接,第一弹簧套设于横杆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四个万向轮上均设有刹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水平对称设置的两个固定块(11),两个固定块(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移动槽(12),两个移动槽(12)内均滑动安装有卡接块(13),两个卡接块(13)均位于支柱(2)的上方,矩形支撑板(3)的两侧均开设有多个等距离间隔设置的卡接槽(14),两个卡接块(13)分别与对应的两个卡接槽(14)相卡装,两个卡接块(1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19)的一端,两个第二弹簧(19)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移动槽(12)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相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的外侧滑动安装有环形板(15),环形板(1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块,支柱(2)的外侧开设两个限位槽,两个限位块分别与两个限位槽的侧壁滑动连接,环形板(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杆(16),两个连接杆(16)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梯形块(17),两个卡接块(13)上均开设有梯形孔(18),两个梯形块(17)的斜面分别与两个梯形孔(18)斜侧壁相接触,两个固定块(11)的底部均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对应的移动槽(12)相连通,两个梯形块(17)的底部分别位于两个通孔内。
CN201920675989.4U 2019-05-13 2019-05-13 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 Active CN209996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75989.4U CN209996321U (zh) 2019-05-13 2019-05-13 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75989.4U CN209996321U (zh) 2019-05-13 2019-05-13 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96321U true CN209996321U (zh) 2020-01-31

Family

ID=693065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75989.4U Active CN209996321U (zh) 2019-05-13 2019-05-13 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9632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9096A (zh) * 2020-09-21 2020-12-22 深圳市明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医学影像机器人及其识别方法
CN112842278A (zh) * 2021-02-22 2021-05-28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中医诊断病情采集分析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09096A (zh) * 2020-09-21 2020-12-22 深圳市明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医学影像机器人及其识别方法
CN112109096B (zh) * 2020-09-21 2022-04-19 安徽省幸福工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医学影像机器人及其识别方法
CN112842278A (zh) * 2021-02-22 2021-05-28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中医诊断病情采集分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96321U (zh) 一种肩关节mri的ai诊断系统
CN205680305U (zh) 立体车库停车场自动管理系统
CN210153434U (zh) 一种人脸识别用摄像头安装架
CN210266531U (zh) 一种视频监控用方便拆卸的固定座
CN215993943U (zh) 一种产科用母婴监护仪
CN110794261A (zh) 一种基于rtk的无人机载x光带电探伤装置
CN210807485U (zh) 一种客流量统计装置
CN210491035U (zh) 一种多角度摄像监控装置
CN112698596A (zh) 一种基于5g互联网的医疗护理远程监控装置
CN203663016U (zh) 一种床头终端及数字病床系统
CN213934917U (zh) 考生行为监控装置
CN216869615U (zh) 一种新型医疗检验用信息采集设备
CN210986257U (zh) 一种基于警报系统的监控安防设备
CN211875538U (zh) 一种乳腺癌磁共振表现记录用视频监控支架
CN210294463U (zh) 一种多工位计算机主板检测装置
CN11178728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铝型材加工车间环境监控装置
CN217927879U (zh) 一种智能识别银屑病的采集装置
CN215599611U (zh) 一种埋地式智能采集终端外壳结构
CN214799697U (zh) 一种高速隧道信息采集用便于安装的监控器
CN112944119A (zh) 一种可调节的人工智能图像识别设备
CN216269245U (zh) 一种轨道交通移动智能运维检测装备
CN214306338U (zh) 一种医学影像学投影装置
CN216383153U (zh) 一种道路监控设备可旋转安装装置
CN216113019U (zh) 一种远程提审指挥用的录音录像设备
CN216561862U (zh) 一种疲劳驾驶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