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95904U - 一种气密性好的炒菜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密性好的炒菜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95904U CN209995904U CN201822205885.5U CN201822205885U CN209995904U CN 209995904 U CN209995904 U CN 209995904U CN 201822205885 U CN201822205885 U CN 201822205885U CN 209995904 U CN209995904 U CN 20999590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iner
- cover
- cooking
- steam
- cook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密性好的炒菜机,属于厨房家电领域,能实现直接对烹饪容器进行翻炒,并能解决油烟排放过程中的污染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气密性好的炒菜机,包括壳体和旋转的容置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机盖,所述机盖盖合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机盖上设有排汽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容置体一体旋转的烹饪容器,所述烹饪容器设有容器盖,所述容器盖上设有排汽口,所述排汽口与所述排汽通道相连通,所述排汽通道与所述排汽口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尤其涉及一种气密性好的炒菜机。
【背景技术】
炒菜机是一种可以实现自动化烹饪过程的智能化设备,相比传统的炒菜锅具,炒菜机具有自动热油、自动翻炒等功能,因此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目前的炒菜机的种类繁多,品类丰富,根据搅拌翻炒的形式不同,目前的炒菜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搅拌铲式翻炒,另一类是滚筒式翻炒,搅拌铲式翻炒一般包括一个搅拌铲,通过电机驱动搅拌铲在锅具中旋转,从而实现食材的自动翻炒,滚筒式翻炒一般包括一个可以旋转的锅具,通过锅具的回转进而使得食材能均匀翻炒。
现有滚筒炒菜机的结构包括机架和锅体,锅体包括锅体外壳、内胆支座和锅体内胆,锅体内胆安装在内胆支座内,内胆支座的外侧设有电磁加热线框,内胆支座上设有驱动锅体内胆旋转运动的驱动机构,这种结构的炒菜机烹饪时只能在锅体内胆中进行烹饪,当内胆上的食材烹饪完成后,需要锅铲、倾倒或者拆内胆的方式来实现倒菜,采用锅铲取用的方式,使得菜肴的取用麻烦,需要借助外部装置来转移菜品,长期的剐蹭容易破坏锅体内胆的涂层,降低炒锅的使用寿命,采用倾倒的方式进行取用食材,需要将这个炒菜机倾斜,费时费力,且难以倾倒干净,采用拆锅体内胆形式进行取用食材,由于驱动机构需要驱动锅体内胆旋转,驱动锅体与驱动内胆之间需要有效耦合,设置的耦合机构将影响锅体内胆从锅体外壳上进行取放,使得食材的取用不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自动炒菜机,包括外壳组件、外门组件、灶体和转动支撑装置,灶体由转动支撑装置转动支撑,转动支撑装置和灶体设置在外壳组件内,外门组件可转动地设置在外壳组件上以打开及关闭外壳组件。灶体包括加热舱、托架、灶壳和灶门,托架用于托住容器锅,加热舱面向外门组件的一侧具有开口,灶壳设置在加热舱的外部,托架被配置为能够从开口进出加热舱,灶门与托架固定连接,托架完全进入加热舱时灶门封闭开口,从而使得食材的取放变得简单;加热舱具有排油烟管,排油烟管贯穿舱壁且相对于舱壁伸出预设长度。由于排油烟管贯穿舱壁且相对于舱壁伸出预设长度,使得加热舱的内腔与外部环境处于连通状态,在加热熟化食物的过程中,能够及时通过排油烟孔排出内腔内的高温油烟。这种油烟排放形式,油烟水汽需经过加热舱的内腔,由此,将污染加热舱内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气密性好的炒菜机,能实现直接对烹饪容器进行翻炒,并能解决油烟排放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密性好的炒菜机,包括壳体和旋转的容置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机盖,所述机盖盖合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机盖上设有排汽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容置体一体旋转的烹饪容器,所述烹饪容器设有容器盖,所述容器盖上设有排汽口,所述排汽口与所述排汽通道相连通,所述排汽通道与所述排汽口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在上述气密性好的炒菜机中,所述排汽口设置在所述容器盖的中心位置。
在上述气密性好的炒菜机中,所述容器盖的外围一侧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向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外侧凸起形成第一凸台或向内侧凹入形成第一沉台,所述排汽口位于所述第一凸台或所述第一沉台上。
在上述气密性好的炒菜机中,所述烹饪容器的材质为金属箔材。
在上述气密性好的炒菜机中,所述容器盖的外表面设置有褶皱面,所述褶皱面与所述第一密封圈配合。
在上述气密性好的炒菜机中,所述烹饪容器的材质为金属内胆。
在上述气密性好的炒菜机中,所述机盖上设有旋转轴,所述排汽通道设置在旋转轴中,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
在上述气密性好的炒菜机中,所述旋转轴中设有排汽通道,并在旋转轴上设有轴向密封圈,所述轴向密封圈与所述旋转轴形成动态密封。
在上述气密性好的炒菜机中,所述机盖上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有轴承,所述旋转轴通过轴承可旋转设置在机盖上,所述轴向密封圈通过压盖固定在所述轴承座上。
在上述气密性好的炒菜机中,所述轴向密封圈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压盖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定位孔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比于传统的滚筒式炒菜机而言,在可旋转的内胆基础上,增加了烹饪容器以完成菜品的烹饪,在烹饪食物时,食材被盛放在烹饪容器中,通过可旋转的容置体完成对烹饪容器的固定,烹饪容器与容置体一体旋转,以完成烹饪容器内部的食材均匀的混合和受热。
在新增烹饪容器后,用户可将烹饪好的食材整个取出,直接将烹饪容器作为餐具使用,因此免除了用户烹饪完成后还需要用锅铲或者倾倒内胆等的方式来将食材转移至餐具中的麻烦,同时,由于食材不接触容置体,因此可保证整个容置体的干净卫生,无需洗锅,必要时,烹饪容器可以作为一次性的餐具,炒完菜后直接丢弃,用户也无需清洗烹饪容器。优选的,再加上烹饪容器中盛放的是配送的净菜,就完全解放了用户的双手,极大的提高了用户的烹饪效率,彻底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整个过程只需要将烹饪容器放入,启动对应的烹饪程序,然后再取出即可,具有烹饪前免备菜(买菜、洗菜、切菜)、烹饪时无转移、烹饪后免清洗的优点。
设置在容器盖上的排汽口在烹饪的过程中将有利于烹饪容器内侧的油烟水汽的排放,排汽口与排汽通道连通在一起,油烟水汽通过排汽口进入到排汽通道,然后排放至机盖外侧,油烟水汽在经过排汽口进入到排汽通道时,设置的第一密封圈能够阻止油烟水汽进入到容置体的外侧,避免弥散至壳体内,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排汽形式,将不会像现有技术那样污染容置体,同时也不会污染壳体的内部,能够保持整个炒菜机干净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炒菜机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烹饪容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烹饪容器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烹饪容器排汽口偏心设置的形式;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褶皱面A的示意;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炒菜机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炒菜机的剖视图;
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炒菜机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容置体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内盖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第一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和3中炒菜机的分解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炒菜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无盖)
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出的旋转烹饪型炒菜机,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容置体3,容置体3中放置有烹饪容器4,烹饪容器4用于烹饪食材。容置体3可旋转,具体的,壳体1上设有驱动电机7,驱动电机7与容置体3的底部连接,实现容置体3的回转,该旋转烹饪型炒菜机可用于烹饪食材,设置在壳体1或者容置体3周围的加热装置8能对容置体3和烹饪容器4进行加热,食物在烹饪容器4的回转过程中,在重力或回转的惯性力、离心力的作用下,实现翻炒,保证食材均匀受热,从而完成食材的烹饪。
壳体1一侧开口,壳体1的内侧设有放置腔11,容置体3设置在放置腔11内,为了对容置体3和烹饪容器4进行加热,在壳体1的放置腔11中设有加热装置8,该加热装置8设置在容置体3上,随容置体3的回转而同步回转,此时将使得烹饪容器4中的食材受热更为均匀,热效率更高。加热装置8为发热管,呈环状设置在容置体外侧,发热管优选为碳素发热管。加热装置8的形式不限于微波加热、电磁加热、发热管加热等,本实用新型对加热装置8的设置形式不做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进而设置不同类型的加热装置8和将加热装置8设置在不同位置。
本实施例中,容置体3可以呈辐条状,可以呈筒状,呈辐条状的容置体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过热孔,能提高热效率,使得加热更为迅速。筒状的容置体的内壁上未开设过热孔,烹饪容器外侧面和容置体的内侧面贴面面积更高,使得加热形式主要为热传导,而不是热辐射,能迅速的提升烹饪容器的温度。
容置体的旋转轴线方向上设有取放开口12,容置体内部设有容置腔,用于容置烹饪容器4,因此烹饪容器可以沿着容置体的旋转轴线方向进行取放,烹饪容器的在取放开口12一侧设置容器盖42,容器盖42盖合在烹饪容器4上,以使烹饪容器4在烹饪时具有相对封闭的烹饪腔44,由此,从而方便烹饪完成时用户对整个烹饪容器的取用,以免在端拿的过程中,出现如跌落导致食材洒落的风险,同时为了方便用户的取放,设置的容器盖42能保证烹饪过程中食材不会溢出烹饪容器外侧,另外,设置的容器盖42有利于烹饪容器作为净菜配送的容器,以保证烹饪容器内部的生鲜度。设置在取放开口12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容器盖42,使得烹饪容器的烹饪腔被限制在取放开口12的旋转轴线方向内侧,而不超出取放开口12的旋转轴线轴线方向外侧,由此,当容器盖42上设有排汽口43时,烹饪腔中产生的油烟水汽的排出方向,将位于旋转轴线方向上,且向着取放开口12的旋转轴线方向外侧排放,从而使得油烟水汽不可能因为离心力的作用而甩入容置腔中,不会在容置体的内壁上形成接触,容置体内壁因为不会有油烟水汽、液体等的接触,所以能保持容置腔的洁净卫生,使得用户在使用烹饪器具后不用清洗容置腔,除此之外,烹饪过程中,上述排汽口的设置形式,液态的油、水等也不会从排汽口滴入容置腔中,解决了液态油或其他液体等与高温的容置体接触产生大量油烟水汽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参考图2和3所示,烹饪容器4具有固定翻边411,容器盖42盖设在固定翻边411上,固定翻边411上设置有折边412,当容器盖42盖合在固定翻边411上后,折边412可向内侧弯折,从而在固定翻边411处完成对容器盖42的密封;容器盖42还可以通过其他密封方式实现与烹饪容器4的密封,以防止食材以及油等液体从烹饪容器4和容器盖42的配合处外漏,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变通实施例中,容器盖42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设置在烹饪容器上,如容器盖42可以通过粘接的形式设置在烹饪容器上。
如图1所示,由于设置了烹饪容器4,菜肴不再在容置体3中进行烹饪,且烹饪容器4的烹饪腔44相对封闭,仅有排汽口43与外界连通,相比于传统的滚筒式炒菜机,排汽口的设置在取放开口12一侧,且烹饪腔被限制在取放开口12沿旋转轴线方向的内侧,在烹饪时,食材在烹饪腔中进行翻炒烹饪,容器盖42则远离烹饪腔中的食材,上述排汽口43则开设在容器盖42上,进而使得排汽口43远离容置体的内壁;设置在旋转轴线方向的排汽口43,内部的食材及液体将不容易受离心力的影响从排汽口中甩出,从而弄脏容置体;将排汽口设置在取放开口12一侧,烹饪腔在排放油烟水汽时,将直接向着取放开口12的旋转轴线外侧排放,因此,在经排汽口排放的油烟水汽将不会接触容置体,同时,烹饪腔体中的油、水等液体不会通过排汽口到达容置体中,因此,解决了从排汽口排出的蒸汽、油烟、液体等在经过高温的容置体时,污染容置体、产生大量油烟、甚至着火等的问题。
参考图1,为了使得旋转烹饪型炒菜机的容置体3烹饪效果更好,旋转烹饪型炒菜机还包括支座9,壳体1设置在支座9上,支座9可以调节壳体1的倾斜角度,从而使得食材能在容置体3中翻炒充分,提升翻炒效果。烹饪时,所述容置体的旋转轴的轴线方向与其重力方向的夹角为0-70度,设置倾斜角度对食材的翻炒有着促进的作用,优选的,倾斜角度为68度、55度或45度。正常放置时,可以竖直或者水平放置。
本实施例的旋转烹饪型炒菜机相比于传统的滚筒式炒菜机而言,烹饪时壳体部分未盖盖,容置体敞开式设置,从而方便烹饪容器的取放。
此外,本炒菜机包括支座9,壳体1倾斜设置在支座9上,从而实现利用重力加速食材的翻炒。
当滚筒式炒菜机以一定的倾斜角度进行炒菜时,由于设置的烹饪容器4,本实施例的炒菜机的食材在翻炒的过程中,将不容易从烹饪容器4中漏出,当翻炒的食材在烹饪容器4中滚动时,由于烹饪腔44相对封闭,因此,食材将不容易落入放置腔11中,因此,一定程度上在壳体1的转速上可以比传统的滚筒式炒菜机更为灵活,无需担心由于容置体3回转速度过快,食材被甩出的风险,同时,在容置体3的倾斜角度上也可以比传统的滚筒式炒菜机配置的更为灵活,无需担心由于容置体3倾斜角度过大食材从容置体3的开口的滑出的风险。由此,通过更为灵活的转速和倾斜角度,能使得食材的烹饪口感更好,使得滚筒式炒菜机更为智能化、自动化。
在本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中,容器盖42上的排汽口43还可以设置蒸汽阀(图中未示出);此外排汽口43在容器盖42上位置可以偏心设置、也可以是中心位置。本实施例,参考图2所示,排汽口设置在容器盖42的中心位置,当将排汽口设置在中心位置时,翻炒时,特别是在倾斜翻炒时,食材由于容器盖42的阻挡将更不容易到达排汽口,避免油滴或汤汁等液体从排汽口排出,同时设置在中心位置的排汽口在回转时,离心力、惯性力的影响较小;参考图5所示,偏心设置的排汽口,在取放开口12倾斜向上进行翻炒时,可以充分利用油烟水汽等热气的上浮特性,使得热气快速从偏心的排汽口中排出,进而保证食材的翻炒的口感。偏心设置的排汽口可以设置在容器盖42的外围一侧。具体的烹饪时,由于油烟水汽将上浮,因此倾斜翻炒时,将聚集烹饪腔的上侧,因此开设在中心位置的排汽口并不利于油烟水汽的排放,所以采用偏心设置。
偏心设置的排汽口43更加靠近烹饪容器4的内壁,此时,烹饪容器4在回转时,将有可能漏食材或汤汁油液,因此,参考图4所示,在所述容器盖42的外围一侧设有第一台阶45,所述第一台阶45向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外侧凸起形成第一凸台或向内侧凹入形成第一沉台,所述排汽口位于所述第一凸台46或所述第一沉台上。设置的第一台阶能够阻碍达到取放开口12一侧的食材远离排汽口,从而解决漏食材或汤汁油液的问题。当然,当排汽口设置在中心位置时也可以设置第一台阶,以起到更好的翻炒效果。本实施例中,第一台阶45向取放开口12外侧凸起,形成第一凸台46。
烹饪容器优选为金属箔材,金属箔材能耐高温,易成型,可回收,成本低,质量轻,易配送,本实施例中容器盖42也为金属箔材,材质薄,方便在任意位置成型排汽口;优选为铝箔容器,烹饪容器还可以为多层不同金属箔材复合而成的。
无盖烹饪的炒菜机,烹饪容器放置在容置体上,且随容置体一体旋转,为了保证容置体与烹饪器具之间在旋转翻炒时,不打滑,因此烹饪容器的固定可通过设置在固定翻边411上的褶皱面A进行固定,褶皱面A如图3和6所示,褶皱为金属箔材表面成型的微小纹理,能防止光滑的烹饪容器与容置体打滑,单个褶皱的长度沿着旋转轴的方向曲折延伸,在表面形成曲线状的凸起或凹槽,具体的,如图1所示,容置体3设有固定外沿32,褶皱面A与固定外沿32配合连接,从而实现固定。褶皱面易于成型在铝箔容器上,且铝箔容器由于材质薄,结构强度有限,不能在设置更多的结构,因此采用褶皱面进行固定将比采用卡扣固定或粘接固定等其他固定方式更为有利。
为了便于在无盖状态下对烹饪容器进行固定,可以将容置腔的侧壁设置一定的锥度,形成有锥度的斜面,同样的,烹饪容器的侧壁也可以设置成与该斜面配合的斜壁,使得烹饪容器沿着轴线方向推入时,烹饪容器与容置体就能靠该斜面贴合压紧固定。
所述烹饪容器的本体外壁设有褶皱面,所述烹饪容器的本体与所述容置体的内壁配合连接。该褶皱面将提高烹饪容器与容置体固定的牢靠性。本实施例将容置体的容积设为烹饪容器容积的0.5-1.5倍,因此,烹饪容器与容置体之间有充分的空间进行接触固定,以保证容置体与烹饪容器的有效旋转。
本实施例的容器盖42,由于设置在取放开口12处,远离高温的容置体,因此容器还可以是其他材质。如PP材质或PS等塑料材质。
实施例2:(有盖)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参考图7和8,本实施例提出的旋转烹饪型炒菜机,包括机盖2,机盖上设有排汽通道。实施例为壳体1、容置体3敞开式烹饪,有利于提高烹饪容器的取放便利性,但敞开式烹饪不利于油烟收集控制,同时保温性能较差。
壳体1一侧开口,机盖2盖合在壳体1的开口处,容器盖42可安装在机盖2上,也可安装在烹饪容器上,本实施例设置的容器盖42可盖合在烹饪容器4上,当容置体3在烹饪过程中回转时,容器盖42与烹饪容器4保持同步转动,容器盖42随所述机盖2与所述壳体1的开合而与所述机盖2配合或分离。为了对烹饪容器4内部烹饪腔44的油烟水汽进行排放,在容器盖42上设有排汽口,并在机盖2上设置排汽通道6,该排汽口43与排汽通道6相连通,由此,需要对油烟水汽进行控制排放时,可通过排汽口和排汽通道6来实现。设置了排汽通道6之后,烹饪腔44通过该排汽口43向所述旋转轴线方向外侧的排汽通道6进行排汽。
本实施例中,排汽口43与排汽通道6之间的连通可以通过旋转轴51来实现,即将转轴51设置成中空状,使其一端连接排汽口43,另一端与外界相通,当机盖盖合时,旋转轴51的一端抵接在容器盖42上,机盖打开时,旋转轴脱离容器盖,由此,烹饪腔44中的油烟水汽将经排汽口43进入旋转轴51内的排汽通道6,进而排放至外界中去;通过将旋转轴51设置排汽通道6,可以实现对油烟水汽的100%收集,彻底杜绝油烟水汽向放置腔11中的弥散,避免在机盖2、放置腔11等壳体1内部残留油渍,使得旋转烹饪型炒菜机干净卫生,避免死角污渍残留,由此避免细菌、蚊虫的滋生。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变通实施例中,容器盖42可以设置在机盖上,此时,为了保持容器盖与烹饪容器的同步回转,在机盖2上设有旋转轴51,并将容器盖直接固定在旋转轴51上,旋转轴51可在外力的作用下实现回转,当机盖2开合时,容器盖也随之开合,该变通实施例中,所述容器盖设置在机盖上,所述容器盖随所述机盖与所述壳体的开合而与所述烹饪容器配合或分离。具体的,该变通实施例中,机盖2一端铰接在壳体1的一侧,另一端通过扣合在壳体1上,旋转轴51设置在机盖2的中部位置,机盖2的内侧设有容器盖,当机盖2扣合在壳体1上时,容器盖盖合在烹饪容器的开口处,驱动旋转轴51及容器盖旋转的外力可以为回转的容置体3,也可以在机盖2上设置驱动装置进行驱动,进而实现容器盖与烹饪容器的同步转动,当机盖2与壳体1分离时,容器盖与烹饪容器彼此分离,此时壳体1打开的同时也将烹饪容器的容器盖也打开。
通过将容器盖设置在回转的旋转轴51上,除了能实现容器盖与烹饪容器的同步转动外,还能在机盖2打开壳体1的同时将烹饪容器打开,如此,用户在打开机盖2后,可以方便的对烹饪容器4内侧的食材进行查看,可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变通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机盖2包括衬盖21和外盖22,排汽通道6还可以设置成其他形式,而不是设置在旋转轴51中,排汽通道6与排汽口43的连通,可以通过机盖2与容器盖之间的腔体实现,此时,参考图16,可以在机盖2内侧设置凸台211,当容器盖与机盖2配合时,容器盖的外侧与机盖2形成相对封闭的腔体,容器盖上的排汽口43通过该腔体与排汽通道6连通。此时相比于旋转轴51油烟排汽的方式而言,本技术方案的在机盖2的部分结构相对更为简单,但也能基本保证放置腔11的干净卫生,对于在壳体1的放置腔11中设置了加热装置8导致壳体1的放置腔11不便清洗的滚筒式炒菜机而言,本连通方式也可行。此时可以将排汽口设置在容器盖的偏心一侧,对于排汽口设置在中部位置而言,适用于旋转轴对接连通的形式。
总之,排汽通道6与排汽口的连通可以不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提出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参考图9,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排汽通道6与容器盖42之间的密封效果,在排汽通道6与容器盖42之间还设有第一密封圈61,第一密封圈61可以设置在机盖2上,从而可在机盖2的开合下而与容器盖42的表面分离或配合。
优选的,为了实现排汽通道与排汽口之间的密封,采用将排汽口设置在容器盖的中心位置,这样,能够保证密封圈与排汽通道之间不会存在打滑现象。为了防止旋转过程中第一密封圈与容器盖之间不会产生滑动,可以在容器盖的外表面上设置褶皱面,盖褶皱面与第一密封圈配合,从而增加第一密封圈与容器盖配合时,抵抗容器盖对第一密封圈的唇边产生的切向变形力。设置的褶皱面具有纹理,该纹理不至于使得密封面之间过于粗糙,可以保证一定的密封性,当设置了褶皱面后,旋转轴的转动可以通过第一密封圈与容器盖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当然,优选的,设置褶皱面时,最好在烹饪容器为金属箔材时进行设置,因为金属箔材的容器盖能够较为方便的成型这样结构。当然,在烹饪容器为其他材质时也能设置相应的纹理来提高第一密封圈与容器盖之间的摩擦力。
当烹饪容器时金属箔材时,由于金属箔材的特性,相对密闭的烹饪腔44中产生的油烟水汽,会对容器盖42产生压力,进而向着取放开口12的旋转轴线外侧变形,因此,可以利用烹饪腔44中烹饪压力来提高排汽口43和排汽通道6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使得第一密封圈61与容器盖42之间的密封性随烹饪容器4中的烹饪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具体为,烹饪容器4的容器盖42为薄膜或箔纸状,受压下将发生形变,从而使得第一密封圈的密封性越来越高。当然,容器盖42也可以为其他材料,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制。
参考图9,为了固定旋转轴51,机盖2的内部设有轴承52,轴承52通过轴承座53固定在机盖2上,在旋转轴51外侧一端设有轴向密封圈56,该轴向密封圈56套设在旋转轴51上,与旋转轴51实现动态密封,轴向密封圈56通过压盖54来固定,压盖54固定在轴承座53上,轴向密封圈56被压盖54限位在轴承座53与压盖54之间,为了防止旋转轴51旋转时,轴向密封圈56旋转,因此压盖54设有定位块,并在轴向密封圈56上设有定位孔,定位块与定位孔配合,从而阻止轴向密封圈56的旋转。
旋转轴51设置在衬盖21上,外盖22设置在衬盖21上,外盖22对应于排汽通道6的位置设有出汽口23,出汽口23与排汽通道6相连通,为了保证油烟水汽能顺利的经衬盖21到达外盖22,本实施例在外盖22与衬盖21之间设有第三密封圈55,第三密封圈55设置在压盖54上,外侧通过外盖22的筋板压紧,从而实现密封,第三密封圈与褶皱面配合。
设置的排汽通道后,可以通过排汽通道进行油烟水汽有效控制,如在所述机盖上设置蒸汽阀,所述蒸汽阀与排汽通道相连通。通过蒸汽阀完成对油烟水汽的控制,此外,所述机盖设有被所述排汽通道贯穿的出汽口,以控制油烟水汽能顺利排出机盖。
除具有实施例1的有益效果外,本实施例的相比于实施例1而言,还具备:由于设置了机盖,所以炒菜机是非敞开式烹饪,因此可在机盖中设置排汽通道对油烟水汽进行有效控制,对于本实施例而言,烹饪容器上设有容器盖,并加设机盖后,食材不论在烹饪的开始阶段、中间阶段或结束阶段,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烹饪腔44中进行烹饪,提高了保温效果,特别是在烹饪结束、机盖2开盖的瞬间,油烟水汽也不会因为机盖2的打开而四处弥漫,避免了用户烫伤的风险,提高了炒菜机在菜肴取用时的安全性;烹饪的过程中,设置的排汽口43能使得烹饪容器4中产生的油烟水汽经排放通道进行排放,避免器具本体烹饪的过程中内部压力过大而爆炸的风险,且能实现对油烟水汽的有效控制,同时,通过排汽口43和排汽通道6进行排汽,保证了炒菜机内部的放置腔11、机盖2表面的洁净卫生,避免了炒菜机内部滋生细菌,滋养蚊虫;另外,设置的烹饪容器4可方便用户对菜肴的取用,当烹饪完成时,只需要将烹饪容器4取出即可,而无需再用锅铲将食物铲出,无需盛取,使用方便,体验好。
本实施例的一些变通实施例中,当容器盖设置在机盖上时,能在打开机盖后就能查看烹饪容器内部的食材,用户体验好。
实施例3:(锅胆)
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烹饪容器为金属内胆,金属内胆同样放置在容置体内进行加热,该金属内胆依然可以适用于快速烹饪,餐具化的炒菜烹饪模式,因此在烹饪时配备有容器盖,金属内胆胆体强度更高,结构成型容易,因此,可以实现将容器盖卡扣固定在上侧,进行完成盖合。
金属内胆同样适用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无盖或有盖烹饪的情形,具备等同的有益效果。
在有机盖的情况下,容器盖可以设置在机盖上,此时,本实施例旋转烹饪型炒菜机设置的容器盖与烹饪容器之间还可以设置密封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容器盖的外沿和烹饪容器的固定翻边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圈(未示出),在容器盖与烹饪容器的同步回转下,设置的第二密封圈与烹饪容器之间可以保持静态密封,因此不会出现磨损第二密封圈的可能,解决了滚筒式炒菜机的回转烹饪容器难以密封的问题。
实施例4:(压紧)
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在机盖2的基础上,增加了压紧结构,通过压紧结构完成了对烹饪容器4的固定,使得烹饪容器4与容置体3之间能更好的一体旋转。设置的压紧结构用于实现旋转轴与容置体的同步旋转,从而避免第一密封圈与容器盖之间发生打滑的问题。
在机盖2与容置体3之间设置了压紧结构,该压紧结构可盖合在容置体3上,并将压紧结构配置为可随容置体3的回转而同步回转的形式;由于本实施例设有上述形式的压紧结构,因此,得以在回转的容置体3中对烹饪容器4进行固定,以便烹饪容器4能与容置体3同步旋转,从而保证烹饪腔44中的菜肴能顺利翻炒,保证排汽的顺利进行。
本实施例中,固定烹饪容器4的压紧结构为内盖5,排汽通道穿过内盖5与容器盖42的排汽口43相连通,在此,将压紧结构设置成盖子状,可以使得烹饪时保持容置体3的内部相对封闭,避免油烟水汽泄露至放置腔11中,进而保证了放置腔11的洁净卫生,在一些变通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成其他结构形式,完成烹饪容器4的固定,而不必设置成盖子状,如压紧结构可包括固定边和辐条的形式,夹持时通过固定边完成对烹饪容器4的夹持,此时压紧结构不能使得容置体3内部形成相对封闭的腔体,但只要保证排汽通道6与排汽口43之间的密封性,以避免排汽口43与排汽通道6之间的漏气即可。此时可以将第一密封圈设置在内盖5上。
进一步的,将内盖5设置在旋转轴51上,以使得内盖5能与容置体3保持同步旋转,进而完成烹饪容器4的夹持,同时,设置在转轴51上的内盖5能随机盖2与壳体1的开合而与容置体3配合或分离,此种固定方式大大方便了用户对烹饪容器4的取用,当机盖2打开时,内盖5随之与容置体3分离,使得烹饪容器4解除夹持固定,进而使得用户可以将放置在容置体3内侧的烹饪容器4进行取放;当机盖2合上时,内盖5随之与容置体3配合,使得烹饪容器4被内盖5和容置体3夹持固定,进而得以保证烹饪容器4保持同步转动,完成菜肴的烹饪。
本实施例一些变通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通过压紧结构对烹饪容器4进行夹持,特别是烹饪容器为金属内胆时,此时,可不设置内盖5,具体为,可在容置体3内部设置卡扣结构,从而将烹饪容器4通过卡扣结构固定在容置体3中,进一步的,还可以通过磁吸结构将烹饪容器4固定在容置体3中,从而完成烹饪容器4的固定,以保证烹饪容器4与容置体3的同步旋转。或者通过实施例1所述的褶皱面固定。
当未设置压紧结构时,在烹饪容器4被固定在容置体3上的情况(卡扣固定或磁吸固定等或褶皱面固定)下,排汽口43可直接通过转轴51与烹饪容器4对接(即实施例2的变通方案),实现与排汽口43的对接,从而完成排汽口43与排汽通道6的连接。
参考图11,第一密封圈设置旋转轴上,并通过内盖5进行固定,由此实现第一密封圈的固定。
参考图12和13所示,为了便于实现对烹饪容器4的夹持固定,同时使得压紧结构能高效的与容置体3相配合,在所述容置体3上设有第一限位部31,所述内盖5上设有第二限位部57,所述第一限位部31与所述第二限位部57配合实现所述内盖5的同步旋转。在同步旋转时,第一限位部31与第二限位部57配合,第一限位部31在旋转的过程受第二限位部57的阻挡,使得第二限位部57受到切向的推力,进而使得内盖5能与容置体3同步旋转;第一限位部31和第二限位部57均设置了多个,彼此之间间隔设置,第一限位部31彼此之间间隔的距离大于第二限位部57的本体的宽度,因此,能方便盖合合盖时,能顺利的插入第一限位部31之间的间隙中,进而保证第一限位部31与第二限位的可靠配合。
上述设置能使得内盖5与容置体3配合且未旋转前,容置体3与内盖5之间具有预设的一段空行程,在空行程下,容置体3旋转,而内盖5不旋转,当空行程运行完全后,容置体3与内盖5之间才是同步旋转,具体的,所述第一限位部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设有第一避空间隙;所述第二限位部设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设有第二避空间隙。如此设置,可以提高内盖5与容置体3之间的容错率,无需第一限位部31和第二限位部57在合盖的瞬间便完成配合,而是在空行程后才完成配合,由此用户在合盖时,可随意将机盖2合盖,无需内盖5与容置体3之间的对位,提高的用户的合机盖的体验。
在此情况下,第一密封圈61在空行程下与烹饪容器4表面是相对运动的,具有滑动摩擦,属于动态密封,在同步旋转下彼此是相对静止的,具有静摩擦,是静态密封,为了保证密封圈在两种状态下都能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参考图14所示,因此将第一密封圈61的唇边611设置成外扩型,外扩型的唇边的密封面随唇边的形变量变大而变大,因此,与烹饪容器4表面接触时,未变形的部分将不会与烹饪容器4表面相接触,从而保证密封唇边与烹饪容器4表面在滑动摩擦时接触面积小,使得切向摩擦力小,同时外扩型的唇边的径向刚度较大,该切向摩擦力将难以使得唇边的刚度失效,以此避免唇边的卷曲和失效,进而保证良好的密封效果。第一密封圈61的形状可以不局限于外扩型,还可以是其他形状。
压紧结构与容置体3之间的第一限位部31和第二限位部57还可以是其他形式,无需设置空行程,直接固定锁死。
实施例5:(发热管分体)
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加热装置与容置体分离设置,具体的,为了对容置体3和烹饪容器4进行加热,在壳体1的放置腔11中设有加热装置8,该加热装置8为发热管,排布在容置体3周围,以对容置体3均匀加热;设置在放置腔中的加热装置优选为呈局部设置在壳体上,如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设置在壳体的下侧,主要对容置体的下侧进行加热,这样可以节省能源,可以契合烹饪容器中食材翻炒时,由于重力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下侧的特性。当然,也可以是在壳体上360度均匀排布,此时,位于重力方向上侧的加热装置将对容置体及烹饪容器进行干烧,使得旋转至上侧的烹饪容器的内壁的温度更高,当该受过干烧的部分由于旋转再次向着下侧旋转时,高温的内壁与食材接触,实现爆炒的效果,提升口感。此外,加热装置可以单独控制发热,实现不同的烹饪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气密性好的炒菜机,包括壳体和旋转的容置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机盖,所述机盖盖合在所述壳体上,所述机盖上设有排汽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容置体一体旋转的烹饪容器,所述烹饪容器设有容器盖,所述容器盖上设有排汽口,所述排汽口与所述排汽通道相连通,所述排汽通道与所述排汽口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好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汽口设置在所述容器盖的中心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密性好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体的旋转轴线方向上设有所述容器盖,所述容器盖的外围一侧设有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向所述旋转轴线方向的外侧凸起形成第一凸台或向内侧凹入形成第一沉台,所述排汽口位于所述第一凸台或所述第一沉台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好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容器的材质为金属箔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密性好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的外表面设置有褶皱面,所述褶皱面与所述第一密封圈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好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容器的材质为金属内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好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盖上设有旋转轴,所述排汽通道设置在旋转轴中,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密性好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中设有排汽通道,并在旋转轴上设有轴向密封圈,所述轴向密封圈与所述旋转轴形成动态密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密性好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盖上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有轴承,所述旋转轴通过轴承可旋转设置在机盖上,所述轴向密封圈通过压盖固定在所述轴承座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密性好的炒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密封圈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压盖上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定位孔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05885.5U CN209995904U (zh) | 2018-12-25 | 2018-12-25 | 一种气密性好的炒菜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2205885.5U CN209995904U (zh) | 2018-12-25 | 2018-12-25 | 一种气密性好的炒菜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95904U true CN209995904U (zh) | 2020-01-31 |
Family
ID=69299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2205885.5U Active CN209995904U (zh) | 2018-12-25 | 2018-12-25 | 一种气密性好的炒菜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9590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62415A (zh) * | 2021-08-19 | 2021-11-19 | 深圳市微厨科技有限公司 | 舱门组件和炒菜机 |
CN114027697A (zh) * | 2021-11-10 | 2022-02-11 | 深圳市微厨科技有限公司 | 炒菜机 |
WO2023019813A1 (zh) * | 2021-08-19 | 2023-02-23 | 深圳市微厨科技有限公司 | 舱门组件和炒菜机 |
-
2018
- 2018-12-25 CN CN201822205885.5U patent/CN20999590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662415A (zh) * | 2021-08-19 | 2021-11-19 | 深圳市微厨科技有限公司 | 舱门组件和炒菜机 |
WO2023019813A1 (zh) * | 2021-08-19 | 2023-02-23 | 深圳市微厨科技有限公司 | 舱门组件和炒菜机 |
CN114027697A (zh) * | 2021-11-10 | 2022-02-11 | 深圳市微厨科技有限公司 | 炒菜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9995904U (zh) | 一种气密性好的炒菜机 | |
CN111358275B (zh) | 一种旋转式炒菜机 | |
CN209863300U (zh) | 一种回转式炒菜机 | |
CN110150957B (zh) | 一种气流稳定的烹饪器具 | |
CN111358274B (zh) | 一种旋转翻炒型炒菜机 | |
CN210697141U (zh) | 一种旋转式炒菜机 | |
CN210540981U (zh) | 一种气流稳定的烹饪器具 | |
CN209995899U (zh) | 一种旋转式炒菜机 | |
CN111358272B (zh) | 一种旋转式加热的炒菜机 | |
CN111358269A (zh) | 一种烹饪容器的压紧装置及炒菜机 | |
CN209863302U (zh) | 一种回转烹饪型炒菜机 | |
CN209863308U (zh) | 一种旋转烹饪型炒菜机 | |
CN111358270B (zh) | 一种旋转烹饪型炒菜机 | |
CN209863306U (zh) | 一种旋转翻炒型炒菜机 | |
CN111358271B (zh) | 一种旋转式炒菜机 | |
CN209863303U (zh) | 一种烹饪容器的压紧装置及炒菜机 | |
CN209863305U (zh) | 一种可视旋转翻炒型炒菜机 | |
CN111358268B (zh) | 一种餐盒翻炒式炒菜机 | |
CN210124618U (zh) | 一种用于炒菜机的铝箔盒 | |
CN209995898U (zh) | 一种旋转式炒菜机 | |
CN209995897U (zh) | 一种旋转式炒菜机 | |
CN209995905U (zh) | 一种可投料的旋转烹饪型炒菜机 | |
CN209995896U (zh) | 一种旋转式炒菜机 | |
CN209863301U (zh) | 一种旋转式加热的炒菜机 | |
CN108720544B (zh) | 烹饪厨具盖体、烹饪厨具盖体组件和烹饪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31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 22nd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99, Mei Li Road, Huaiyin District, Ji'nan,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JOYOUNG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