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93278U - 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93278U
CN209993278U CN201920941080.9U CN201920941080U CN209993278U CN 209993278 U CN209993278 U CN 209993278U CN 201920941080 U CN201920941080 U CN 201920941080U CN 209993278 U CN209993278 U CN 209993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display module
protective cover
interface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4108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漫铁
朱俊学
薛元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dman Opto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dman Opt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dman Opto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dman Opto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4108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93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93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932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屏,显示模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有第一压线部;防护盖,所述防护盖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防护盖设有与所述第一压线部间隔相对的第二压线部,所述第二压线部与所述第一压线部之间形成有供连接线穿过的过线孔;及驱动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驱动电路板设有接口,所述接口用于与穿过所述过线孔的所述连接线电连接。上述的显示模组中,驱动电路板的接口用于连接电源线或信号线等连接线,当连接线连接好接口时,连接线能够被第一压线部及第二压线部压住从而被固定。如此,可以避免人员在不小心牵扯到信号线或电源线等连接线时,造成连接线与接口发生松动的现象。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是一种平板显示器,用来显示文字、图像、视频、录像等各种信息的设备。通常,显示屏由多个单元模组拼接而成,每个单元模组都需要外接信号线及电源线等连接线。但是,若是人员不小心牵扯到信号线或电源线等连接线,便会造成连接线与接口发生松动,从而影响使用。因此,现有LED显示屏的可靠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LED显示屏可靠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提升可靠性的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有第一压线部;防护盖,所述防护盖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防护盖设有与所述第一压线部间隔相对的第二压线部,所述第二压线部与所述第一压线部之间形成有供连接线穿过的过线孔;及驱动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驱动电路板设有接口,所述接口用于与穿过所述过线孔的所述连接线电连接。
上述的显示模组中,驱动电路板的接口用于连接电源线或信号线等连接线,当连接线连接好接口时,连接线能够被第一压线部及第二压线部压住从而被固定。如此,可以避免人员在不小心牵扯到信号线或电源线等连接线时,造成连接线与接口发生松动的现象。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线部为所述底板朝向所述防护盖一侧延伸的凸起,所述第二压线部为所述防护盖靠近所述底板的板面;
或所述第一压线部为所述底板朝向所述防护盖一侧延伸的凸起,所述第二压线部为所述防护盖朝向所述底板一侧延伸的凸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盖与所述底板配合形成与所述过线孔连通的防护腔,所述接口位于所述防护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板还设有位于所述防护腔的防水檐,用于防止水进入到所述接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盖与所述底板活动连接,当所述防护盖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防护盖用于与所述接口防护配合,当所述防护盖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接口处能够出现插线操作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盖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防护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的发光件、盖设于所述发光件上的面罩,所述面罩设有朝向所述发光件内凹的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件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发光件间隔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所述面罩设有至少两个所述弧面,且至少两个所述弧面与至少两个发光件一一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显示模组还包括提手组件,所述提手组件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安装体、及与所述安装体转动连接的提手本体,所述安装体设有安装腔,且所述安装腔的腔壁设有限位凸,所述提手本体设有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安装腔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沿所述连接部的转动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槽,至少两个所述限位槽能够一一轮换地与所述限位凸限位配合。
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模组。
上述的显示屏中,驱动电路板的接口用于连接电源线或信号线等连接线,当连接线连接好接口时,连接线能够被第一压线部及第二压线部压住从而被固定。如此,可以避免人员在不小心牵扯到信号线或电源线等连接线时,造成连接线与接口发生松动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显示模组沿A-A方向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显示模组的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提手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信号线,20、电源线,100、底板,110、第一压线部,120、过线孔,130、防护腔,140、防水檐,150、灌胶孔,160、指示标,180、台阶状结构,200、防护盖,210、第二压线部,300、电源接口,310、信号接口,400、面罩,410、弧面,500、提手组件,510、提手本体,511、连接部,512、限位槽,513、环形凸,520、安装体,521、安装腔,522、限位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2所示,一实施例中的一种显示模组,包括:底板100、防护盖200及驱动电路板。其中,底板100设有第一压线部110,防护盖200设置于底板100上,防护盖200设有与第一压线部110间隔相对的第二压线部210,第二压线部210与第一压线部110之间形成有过线孔120,驱动电路板设置于底板100上,且驱动电路板设有接口,过线孔120用于供连接线穿过、并与接口连接。
具体地,底板100的形状为正方形,且底板100设有贯穿底板100两侧的通孔,驱动电路板位于底板100的正面,防护盖200设置在底板100的背面,且驱动电路板上的接口通过底板100上的通孔与防护盖200相对设置。第一压线部110为底板100朝向防护盖200一侧延伸的凸起,第二压线部210可以为防护盖200靠近底板100的板面,也可以是防护盖200朝向底板100一侧延伸的凸起。其中,驱动电路板用于与LED灯等发光件电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底板100的正面是指发光件所在的一面,底板100的背面与底板100的正面相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电路板设有信号接口310及电源接口300,信号接口310用于连接信号线10,电源接口300用于连接电源线20,电源及信号由箱体控制盒提供。第一压线部110与第二压线部210之间的距离为信号线10与电源线20直径之和,信号线10与电源线20重叠设置,电源线20与第二压线部210抵接,信号线10与第一压线部110抵接。如此,可以实现电源线20与信号线10的固定。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线10与电源线20的直径一致,第一压线部110与第二压线部210之间的距离与信号线10或电源线20的直径一致,信号线10与电源线20可以并排设置,如此,信号线10的两侧及电源线20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压线部110及第二压线部210抵接可以实现电源线20与信号线10的固定。
上述的显示模组中,驱动电路板的接口用于连接电源线20或信号线10等连接线,当连接线连接好接口时,连接线能够被第一压线部110及第二压线部210压住从而被固定,可以避免操作人员在不小心牵扯到信号线10或电源线20等连接线时,造成连接线与接口发生松动的现象。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护盖200与底板100配合形成与过线孔120连通的防护腔130,接口位于防护腔130中。如此,可以对接口以及进入到防护腔130中的连接线提供防尘与防水保护。
进一步地,底板100还设有位于防护腔130的防水檐140,用于防止水进入到接口。如此,即使在防护盖200与底板100之间存在密封性问题而造成水进入到防护腔130时,防水檐140也可以进一步起到防水作用,避免水进入到接口中。
具体地,防水檐140为底板100上朝向防护盖200一侧延伸的凸起,防水檐140设置在接口的上部。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显示模组拼接成显示屏后,显示屏一般会竖直设置,以便提供较好的显示视角,通过将防水檐140设置在接口的上部,可以防止防护盖200与底板100之间存在密封性问题而使得雨水进入到接口中。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防护盖200与底板100活动连接,当防护盖200处于第一状态时,防护盖200用于与接口防护配合,当防护盖200处于第二状态时,接口处能够出现插线操作区。其中,所述的第一状态指的是防护盖200处于关闭状态,使得防护盖200与底板100配合形成防护腔130,如此,防护盖200可以对位于防护腔130内的接口和连接线起到防护作用;所述的第二状态指的是防护盖200处于打开状态,接口处出现插线操作区是指接口能够直接暴露在外界,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接线操作。
可选地,防护盖200可以与底板100滑动连接或转动连接,使得防护盖200可以打开或关闭。
具体地,防护盖200的一端与底板100转动连接,防护盖200的另一端与底板100可拆卸连接。通过使得防护盖200的一端与底板100转动连接,防护盖200可以通过转动从而打开或关闭。防护盖200的另一端与底板100可拆卸连接,当需要关闭防护盖200时,可以使得防护盖200的另一端与底板100固定,起到保护作用,当需要打开防护盖200时,可以使得防护盖200的另一端与底板100分开,方便打开。
更具体地,防护盖200的一端通过转轴与底板100转动连接,防护盖200的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底板100可拆卸连接。
如图2、图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还包括设置于驱动电路板上的发光件、盖设于发光件上的面罩400,面罩400设有朝向发光件内凹的弧面410。发光件用于提供显示效果,面罩400用于对发光件提供防护,避免发光件被磕损。另外,由于面罩400设有朝向发光件内凹的弧面410,可以降低面罩400的反光效果,提高对比度。
可选地,发光件可以是LED灯珠或微型白炽灯等。具体地,发光件为LED灯珠,具体到本实施中,发光件为SMD(Surface Mounted Devices,表面贴装器件)三合一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光件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发光件间隔设置于驱动电路板上,面罩400设有至少两个弧面410,且至少两个弧面410与至少两个发光件一一对应。如此,至少两个发光件配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图案,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至少两个弧面410与至少两个发光件一一对应,能够尽可能地降低面罩400的反光效果,提高对比度。
进一步地,发光件的表面涂有防护胶,起到防护作用。
如图1、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还包括提手组件500,提手组件500与底板100转动连接。通过在底板100上设置提手组件500,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搬运显示模组,且提手组件500与底板100转动连接,可以改变提手组件500的位置,方便工作人员施力,且当不需要使用提手组件500时,可以将提手组件500转动到其与底板100贴合的位置,减小整个显示模组的占用空间。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提手组件500包括设置于底板100上的安装体520、及与安装体520转动连接的提手本体510,安装体520设有安装腔521,且安装腔521的腔壁设有限位凸522,提手本体510设有可转动地穿设于安装腔521的连接部511,连接部511沿连接部511的转动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槽512,至少两个限位槽512能够一一轮换地与限位凸522限位配合。如此,提手本体510在转动时,提手本体510上的至少两个限位槽512能够分别与安装体520上的限位凸522限位配合,当限位凸522与限位槽512限位配合后,可以避免提手本体510随意转动,方便工作人员搬运显示模组,且由于提手本体510在转动时,限位槽512能够与限位凸522限位配合,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找到最佳使用提手本体510来搬运显示模组的位置。其中,所述的提手本体510上的限位槽512与安装体520上的限位凸522限位配合是指限位凸522插入到限位槽512中。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凸522凸出于安装腔521的腔壁的高度较低,即使限位凸522插入到限位槽512中后,通过往提手本体510施加一定的外力,提手本体510也可以相对安装体520转动。
具体地,安装体520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100的背侧,安装体520设有具有开口的安装腔521,且安装腔521的腔壁上设有安装槽,连接部511为圆柱状,且连接部511设有环形凸513,连接部511穿设于安装腔521中,且环形凸513伸进安装槽中。如此,连接部511可以在安装腔521中转动,且不会从安装腔521中通过开口脱离。
更具体地,连接部511上设有3个限位槽512,其中,当限位槽512与中间的限位凸522限位配合时,提手本体510与底板垂直,当限位槽512与最内侧或最外侧的限位凸522限位配合时,提手本体510收纳起来,减小整个显示模组的占用空间。
更具体地,提手组件500包括两个安装体520,且安装体520间隔设置于底板100上,提手本体510的两端均设有连接部511,提手本体510两端的连接部511分别与两个安装体520转动连接,如此,可以提高提手本体510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显示模组具有至少两个提手组件500,如此,可以更加方便工作人员搬运显示模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板100的背面设有灌胶孔150,用于对显示模组内部指定位置处的型腔灌胶。可选地,底板100的背面只需要四周灌胶,减小灌胶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板100的背面设置有指示标160,用于安装显示模组时提供识别作用。
如图1-3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底壳100通过注塑工艺注塑而成,底壳100的外围的结构为台阶状结构180,如此,可以改善注塑时液态塑料流动的速率,增强液态塑料的流动性,通过该结构可量产超薄壁厚的底壳。且数个模组组成一块显示屏时,要保证相邻显示模组间的点间距与单个显示模组内的点间距相等,且底壳100的外围的壁厚决定了相邻显示模组间的点间距,因此底壳100的外围的壁厚的尺寸厚薄也决定了单个显示模组内的点间距,如此,底壳的外围的壁厚越薄,单个显示模组内的点间距就会越小。如此,当用户在近距离观看显示屏时,不会由于单个显示屏模组内的点间距过大而影响显示效果。其中,以上所述的点间距是指显示屏上相邻两个发光件之间的中心距。
一实施例还涉及一种显示屏,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显示模组为多个,多个显示模组相互拼接。
上述的显示屏中,驱动电路板的接口300用于连接电源线20或信号线10等连接线,当连接线连接好接口时,连接线能够被第一压线部110及第二压线部210压住从而被固定,可以避免人员在不小心牵扯到信号线10或电源线20等连接线时,造成连接线与接口发生松动的现象。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设有第一压线部;
防护盖,所述防护盖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防护盖设有与所述第一压线部间隔相对的第二压线部,所述第二压线部与所述第一压线部之间形成有供连接线穿过的过线孔;及
驱动电路板,所述驱动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驱动电路板设有接口,所述接口用于与穿过所述过线孔的所述连接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线部为所述底板朝向所述防护盖一侧延伸的凸起,所述第二压线部为所述防护盖靠近所述底板的板面;
或所述第一压线部为所述底板朝向所述防护盖一侧延伸的凸起,所述第二压线部为所述防护盖朝向所述底板一侧延伸的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与所述底板配合形成与所述过线孔连通的防护腔,所述接口位于所述防护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还设有位于所述防护腔的防水檐,所述防水檐设置在所述接口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与所述底板活动连接,当所述防护盖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防护盖用于与所述接口防护配合,当所述防护盖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接口处能够出现插线操作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盖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所述防护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的发光件、盖设于所述发光件上的面罩,所述面罩设有朝向所述发光件内凹的弧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手组件,所述提手组件与所述底板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安装体、及与所述安装体转动连接的提手本体,所述安装体设有安装腔,且所述安装腔的腔壁设有限位凸,所述提手本体设有可转动地穿设于所述安装腔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沿所述连接部的转动方向间隔设有至少两个限位槽,至少两个所述限位槽能够一一轮换地与所述限位凸限位配合。
10.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1920941080.9U 2019-06-19 2019-06-19 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Active CN209993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1080.9U CN209993278U (zh) 2019-06-19 2019-06-19 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41080.9U CN209993278U (zh) 2019-06-19 2019-06-19 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93278U true CN209993278U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97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41080.9U Active CN209993278U (zh) 2019-06-19 2019-06-19 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932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1871A (zh) * 2021-02-03 2021-06-04 杭州优固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11871A (zh) * 2021-02-03 2021-06-04 杭州优固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led显示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18245B (zh) 用于车辆的灯
US8540529B2 (en) Shielded USB connector module with molded hood and LED light pipe
US20070223218A1 (en) Structure For A High Efficiency And Water-Proof Lighting Device
CN209993278U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屏
CN116142007B (zh) 充电桩
CN103024961A (zh) 发光模块和照明设备
KR100301458B1 (ko) 반사형 액정표시소자
KR200464406Y1 (ko) 발광사인물용 엘이디모듈
CN211925454U (zh) 一种防刺眼的线条灯
CN208107833U (zh) 一种指示灯背光源结构
CN210373052U (zh) 一种户外壁灯
CN201043724Y (zh) Led灯条及led灯
CN111843478A (zh) 一种光电模组、灯具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CN217382634U (zh) 户外灯
CN219283281U (zh) 充电桩的灯板组件和充电桩
CN210662643U (zh) 一种照明模组的一体化防水结构及其灯具
EP3951258B1 (en) Frameless panel lamp
CN220085591U (zh) 一种柔性灯板和显示屏
CN218819369U (zh) 一种多视角显示的发光底座
CN217082414U (zh) 灯具
CN215737359U (zh) 一种带灯板的背包
CN215834164U (zh) 显示屏单元板、显示屏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20493365U (zh) 一种防水背卡
CN211475661U (zh) 一种超薄防眩型灯具
KR102269579B1 (ko) 광케이블을 이용한 스마트 표지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