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88997U - 改向轮以及包括其的调度绞车系统 - Google Patents

改向轮以及包括其的调度绞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8997U
CN209988997U CN201920716173.1U CN201920716173U CN209988997U CN 209988997 U CN209988997 U CN 209988997U CN 201920716173 U CN201920716173 U CN 201920716173U CN 209988997 U CN209988997 U CN 209988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
bend wheel
base
wheel body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161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西平
朱长勇
姚鸿运
刘锋
王平银
纵志伟
尹国栋
马军
安忠义
吴茹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Shenhua Ningxia Coal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Shenhua Ningxia Coal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Shenhua Ningxia Coal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Energy Investment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161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88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8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8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向轮以及包括其的调度绞车系统,改向轮包括:改向轮本体,所述改向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沿周向方向间隔分布的耐磨块,所述耐磨块背向所述改向轮本体一侧表面为圆滑面,所述改向轮本体可通过所述圆滑面与地面接触。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向轮以及包括其的调度绞车系统,减少钢丝绳与改向轮的摩擦力,降低钢丝绳的磨损,延长改向轮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和工作量。

Description

改向轮以及包括其的调度绞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改向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改向轮以及包括其的调度绞车系统。
背景技术
调车绞车适用于煤矿、洗煤厂、电厂、水泥厂、港口等铁路列车运输场所装卸货物时调度列车,使用调度绞车系统可降低作业难度,提高作业效率。
某快速装车站具有标准轨距轨道,采用调度绞车牵引的作业方式,铁牛在曲率半径为500m,总长度为660m,弯曲区段长度33.19m(剩余长度为直段)轨道上调运列车。轨道弯曲段的主绳设有16个改向轮,副绳设有6个改向轮,用于实现钢丝绳在牵引车皮的过程中的均匀受力和支撑。改向轮安装高度受铁牛行走高度的限制,同时与地面要有一定的距离,防止与地面接触。改向轮包括底座、固定在底座上的轴以及套设在轴上的滚动轴承,且安装在轨道的中心位置。在生产运行过程中,由于改向轮在弯道处受力较大,经常造成底座磨损后,轴座从轴上脱落,轴座直接与地面接触,极大增加了钢丝绳与改向轮的摩擦力,加剧了钢丝绳的磨损。通常,改向轮经过短期使用后(平均5-6天)就会直接与地面接触,需要频繁进行检查、维修、更换,加剧了钢丝绳的磨损,而且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需要一种改向轮以及包括其的调度绞车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改向轮以及包括其的调度绞车系统,减少钢丝绳与改向轮的摩擦力,降低钢丝绳的磨损,延长改向轮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和工作量。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向轮,包括:
改向轮本体,所述改向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沿周向方向间隔分布的耐磨块,所述耐磨块背向所述改向轮本体一侧表面为圆滑面,所述改向轮本体可通过所述圆滑面与地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改向轮本体包括底座、支撑轴和轴套,所述支撑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轴套套设连接在所述支撑轴上,且可绕所述支撑轴转动;所述轴套朝向所述底座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沿周向方向间隔分布的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耐磨块。
优选地,多个所述安装槽在所述轴套朝向所述底座一侧表面上沿周向方向等间隔分布。
优选地,每个所述安装槽的边沿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耐磨块凸出于所述轴套的高度不小于所述底座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底座背向所述支撑轴一侧设置有耐磨层。
优选地,所述耐磨块与所述改向轮本体焊接连接。
优选地,多个所述耐磨块在所述改向轮本体上沿轴心呈镜像对称分布。
另外,优选地,所述耐磨块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调度绞车系统,所述调度绞车系统包括如上述的改向轮。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向轮以及包括其的调度绞车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改向轮本体通过耐磨块的圆滑面与地面接触,极大地降低了改向轮本体与地面之间、改向轮本体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同时,改向轮本体为钢丝绳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通过耐磨块将改向轮本体的部分受力传递到地面,进一步降低改向轮本体的磨损速度,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检查、更换速度,降低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改向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改向轮的侧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底座;2:支撑轴;3:轴套;4:安装槽;5:耐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采用的改向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改向轮的侧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改向轮包括:改向轮本体。
改向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沿周向方向间隔分布的耐磨块5;耐磨块5背向改向轮本体一侧表面为圆滑面,改向轮本体可通过圆滑面与地面接触。
在改向轮本体的底部安装耐磨块5,使用过程中,改向轮本体通过耐磨块5的圆滑面与地面接触,极大地降低了改向轮本体与地面之间、改向轮本体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同时,通过耐磨块5将改向轮本体的部分受力传递到地面,进一步降低改向轮本体的磨损速度,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检查、更换速度,降低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材料成本。
优选地,改向轮本体包括底座1、支撑轴2和轴套3,支撑轴2固定在底座1上,轴套3套设连接在支撑轴2上,且可绕支撑轴2转动;轴套3朝向底座1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沿周向方向间隔分布的安装槽4,每个安装槽4内设置有至少一个耐磨块5。支撑轴2可贯穿底座1,轴套3套设在支撑轴2上,且可绕支撑轴2转动;安装槽4设置在轴套3上,耐磨块5连接在安装槽4内,且通过圆滑面与地面接触。通过增设安装槽4,来安装耐磨块5,增加耐磨块5与轴套3的连接面积,提高连接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的直径为100~120mm,底座1的厚度为15~20mm;支撑轴2的直径为45~55mm,支撑轴2的高度为115~120mm;轴套3的外部直径为165~170mm,轴套3的内部直径为75~85mm,轴套3的高度为95~105mm;安装槽4的形状与耐磨块5的局部形状相匹配,如耐磨块5呈球状时,安装槽4呈半球状。耐磨块5的直径10~20mm,安装槽4的直径为10~20mm,高度为10~20mm。
优选地,多个安装槽4在轴套3朝向底座1一侧表面上沿周向方向等间隔分布。通过设置安装槽4的排布方式,限定耐磨块5的排布方式,以便为改向轮本体提供稳定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四个安装槽4在轴套3上沿周向方向等间隔分布,相邻的两个安装槽4之间的弧度为90°。
优选地,每个安装槽4的边沿与底座1之间设置有间隙。通过设置间隙,当安装槽4内安装耐磨块5后,可以避免底座1与耐磨块5之间相互干涉,影响改向轮本体的正常使用。
优选地,耐磨块5凸出于轴套3的高度不小于底座1的厚度。耐磨块5的凸出于轴套3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底座1厚度,改向轮本体通过耐磨块5与地面接触,避免对底座1产生磨损;或通过耐磨块5和底座1同时与地面接触,部分受力通过耐磨块传递给地面,降低对底座1以及改向轮本体的磨损速度,进而相对延长改向轮本体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底座1背向支撑轴2一侧设置有耐磨层。通过在底座1上设置耐磨层,可以提高底座1的耐磨强度,即使耐磨块5受磨损后凸出高度略低于底座1的厚度,底座1可通过耐磨层与地面接触,相对延长使用寿命。
优选地,耐磨块5与改向轮本体焊接连接。焊接连接可以增加耐磨块5和改向轮本体的连接强度,提高一体性。
优选地,多个耐磨块5在改向轮本体上沿轴心呈镜像对称分布,通过设置耐磨块5分布方式,以便为改向轮本体提供稳定支撑。
在本实施例中,四个耐磨块5在改向轮本体上沿轴心呈镜像对称分布。
另外,优选地,耐磨块5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不锈钢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可延长耐磨块5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改向轮的使用寿命,通常可连续运转半年以上,仍能保持改向轮稳定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耐磨块5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滚珠,不锈钢滚珠可从废旧轴承上提取,实现废物利用。不锈钢滚珠的直径可根据轴套3的直径设计,例如,当轴套3的直径为168mm,支撑轴2的直径为50mm,底座1的直径为110mm,不锈钢滚珠的直径为15mm。
下面进一步介绍改向轮的使用过程。
支撑轴2可贯穿底座1,轴套3套设在支撑轴2上,且可绕支撑轴2转动;多个安装槽4在轴套3上沿周向方向等间隔分布,且沿着轴心呈镜像对称分布,每个安装槽4内焊接有一个耐磨块5,耐磨块5的圆滑面延伸到安装槽4外侧,且通过圆滑面与地面接触。钢丝绳可与轴套3的外壁面接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调度绞车系统,调度绞车系统包括如上述的改向轮。调度绞车系统采用上述改向轮,改向轮本体通过耐磨块的圆滑面与地面接触,极大地降低了改向轮本体与地面之间、改向轮本体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同时,通过耐磨块将改向轮本体的部分受力传递到地面,进一步降低改向轮本体的磨损速度,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检查、更换速度,降低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材料成本。
从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向轮以及包括其的调度绞车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改向轮本体通过耐磨块的圆滑面与地面接触,极大地降低了改向轮本体与地面之间、改向轮本体与钢丝绳之间的摩擦力,同时,改向轮本体为钢丝绳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通过耐磨块将改向轮本体的部分受力传递到地面,进一步降低改向轮本体的磨损速度,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检查、更换速度,降低作业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材料成本。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改向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改向轮本体,所述改向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沿周向方向间隔分布的耐磨块,所述耐磨块背向所述改向轮本体一侧表面为圆滑面,所述改向轮本体可通过所述圆滑面与地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向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向轮本体包括底座、支撑轴和轴套,所述支撑轴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轴套套设连接在所述支撑轴上,且可绕所述支撑轴转动;所述轴套朝向所述底座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沿周向方向间隔分布的安装槽,每个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耐磨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向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安装槽在所述轴套朝向所述底座一侧表面上沿周向方向等间隔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改向轮,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安装槽的边沿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改向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磨块凸出于所述轴套的高度不小于所述底座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改向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背向所述支撑轴一侧设置有耐磨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改向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磨块与所述改向轮本体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改向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耐磨块在所述改向轮本体上沿轴心呈镜像对称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改向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耐磨块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
10.一种调度绞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绞车系统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改向轮。
CN201920716173.1U 2019-05-17 2019-05-17 改向轮以及包括其的调度绞车系统 Active CN209988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6173.1U CN209988997U (zh) 2019-05-17 2019-05-17 改向轮以及包括其的调度绞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16173.1U CN209988997U (zh) 2019-05-17 2019-05-17 改向轮以及包括其的调度绞车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8997U true CN209988997U (zh) 2020-01-24

Family

ID=69294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16173.1U Active CN209988997U (zh) 2019-05-17 2019-05-17 改向轮以及包括其的调度绞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889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88997U (zh) 改向轮以及包括其的调度绞车系统
CN100545071C (zh) 用于大功率摩擦副的摩擦轮
CN202138975U (zh) 一种起重机、起重机臂架和起重机的导绳托辊
ES2345788T3 (es) Rueda de laminacion unica sin uniones para ferrocarriles.
CN204281144U (zh) 一种无极绳绞车压线轮
RU2605130C1 (ru) Буксовая накладка боковой рамы вагонной тележки
CN203392388U (zh) 小车轨道托辊装置及电石出炉装置
CN201721893U (zh) 一种地滚
CN212605151U (zh) 一种全旁承承载的新型大轴重铁路货车三轴转向架
CN212868253U (zh) 观光小火车的合成材料闸瓦
CN208036290U (zh) 一种耐磨半挂车牵引座
CN213834136U (zh) 一种电梯滑动导靴
CN202790173U (zh) 球面滚子球笼联轴器
CN102344096A (zh) 一种抓斗导绳器
RU193276U1 (ru) Надрессорная балка с износостойкой защитой подпятника
RU196132U1 (ru) Надрессорная балка с износостойкой защитой подпятника
CN215046100U (zh) 一种厚板输送链
CN206886475U (zh) 一种节能提升机的导向套装置
CN218733148U (zh) 用于工字钢轨道的电缆滑车及电缆传送系统
CN201560081U (zh) 用于煤矿运输绞车的托绳轮
CN2200554Y (zh) 一种运输手推车(老虎车)的车轮
CN217576833U (zh) 一种耐磨损输送链条
CN109944866B (zh) 一种用于重载的铰接装置
CN105984817A (zh) 无极绳绞车上的转弯装置
RU2263596C1 (ru) Подпятниковый узел тележки вагон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