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82524U -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2524U
CN209982524U CN201920881133.2U CN201920881133U CN209982524U CN 209982524 U CN209982524 U CN 209982524U CN 201920881133 U CN201920881133 U CN 201920881133U CN 209982524 U CN209982524 U CN 2099825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hole
light
display panel
areas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811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志强
惠新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ai Ji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ai Ji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ai Ji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ai Ji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8113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825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25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252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多个针孔透光区域,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的图像适于通过所述多个针孔透光区域呈现立体光场图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的保护套由于壳体上具有多个针孔透光区域,该多个针孔透光区域可以和移动终端的显示面板相互配合,用于呈现立体光场图像,效果逼真,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消费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及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或者移动通信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和车载电能等。随着网络和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处理能力已经越来越强大,已经从简单的通话工具变为一个综合信息处理平台。
在现有的移动终端应用中,其显示功能越来越强大,适于各种图片、视频的显示,以及随着移动终端自身位置改变而产生相应的人机互动,例如利用VR、AR等技术的应用、游戏等。然而,移动终端的立体显示功能还比较欠缺。
一方面,大部分立体显示需要佩戴立体眼睛才能观看。通常的立体眼镜又大又重,很不方便。人眼对于这种立体眼镜的某些非自然因素比较敏感,长时间观看会引起不适。
另一方面,使用一些裸眼3D显示技术虽然可以摆脱眼镜的束缚,但是其成像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视角、距离等因素的影响,显示的效果也受到限制,远远未达到人们正常观看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使移动终端便捷的显示立体光场的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及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显示面板,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多个针孔透光区域,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的图像适于通过所述多个针孔透光区域呈现立体光场图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针孔透光区域为针孔结构或透光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针孔透光区域中,任意两个相邻针孔透光区域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针孔透光区域中,相邻所述针孔透光区域的间距随着远离所述可视范围在水平或垂直至少一个方向上单调递增,使得可视范围通过任意两相邻的针孔透光区域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投影区域没有重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相邻针孔透光区域的间距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在所述壳体上选取一基点P1,记录所述可视范围通过所述基点P1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形成投影区域A1的边界点,确定所述边界点与所述可视范围的连接线与所述壳体的交点中,与基点P1距离最远的点为第二针孔透光区域P2,依次迭代计算直至针孔透光区域的间距达到预设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相邻针孔透光区域的间距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定义穿过各针孔透光区域Pi的法线平分对应针孔透光区域的视野开角θPi,在所述壳体上选取一基点P1,所述基点P1的视野开角至少覆盖所述可视范围,并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形成投影区域A1,在所述壳体上确定视野开角至少覆盖所述可视范围,且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形成的投影区域与所述投影区域A1接触的点为第二针孔透光区域P2,依次迭代计算直至针孔透光区域的间距达到预设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预设值:D≤2*L*tan(α/2),其中,D表示预设值,L表示壳体与可视范围的最小距离,α表示人眼视觉分辨角。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材质为橡胶或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装置,包括移动终端以及如上所述的保护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多个针孔透光区域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的透明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的保护套由于壳体上具有多个针孔透光区域,该多个针孔透光区域可以和移动终端的显示面板相互配合,用于呈现立体光场图像,效果逼真,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及其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透光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针孔透光区域分布示意图;
图4A-4C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确定针孔透光区域间距的方法过程示意图;
图5A-5C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确定针孔透光区域间距的方法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及其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他的步骤或元素。
在详述本申请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为了方便描述,此处可能使用诸如“之下”、“下方”、“低于”、“下面”、“上方”、“上”等等的空间关系词语来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将理解到,这些空间关系词语意图包含使用中或操作中的器件的、除了附图中描绘的方向之外的其他方向。例如,如果翻转附图中的器件,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方”或“之下”或“下面”的元件的方向将改为在所述其他元件或特征的“上方”。因而,示例性的词语“下方”和“下面”能够包含上和下两个方向。器件也可能具有其他朝向(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向),因此应相应地解释此处使用的空间关系描述词。此外,还将理解,当一层被称为在两层“之间”时,它可以是所述两层之间仅有的层,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介于其间的层。
在本申请的上下文中,所描述的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的结构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形成为直接接触的实施例,也可以包括另外的特征形成在第一和第二特征之间的实施例,这样第一和第二特征可能不是直接接触。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及其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所示,该移动终端的保护套100包括壳体110。该壳体110上设有一透光区域120,在该透光区域120中包括多个针孔透光区域。参考图1所示,移动终端200包括显示面板210。其中,显示面板210所显示的图像适于通过该多个针孔透光区域呈现立体光场图像。
如图1所示,在此实施例中,保护套100和移动终端200都大致呈矩形。其中,保护套100的边缘部分具有向下的弯曲部111,当保护套100安装到该移动终端200上时,该保护套100的弯曲部111可以正好将移动终端200卡合在该弯曲部111中。
如图1所示,透光区域120也大致呈矩形。透光区域120的长度和宽度都小于壳体的长度和宽度。透光区域120的长度和宽度与移动终端200的显示面板210的长度和宽度相匹配,以便于配合显示面板210进行立体光场图像的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透光区域120的面积与显示面板210的面积相等,且相互对齐。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透光区域120的面积与显示面板210的面积可以不等。
如图1所示,显示面板210也大致呈矩形,其长度和宽度小于移动终端200的长度和宽度。
图1仅用于示意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终端及其保护套的结构,并不用于限制其中各个部件的具体形状和结构。保护套100和移动终端200可以是本领域已有的,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形状,只要二者可以相互适合即可。
作为移动终端200的显示屏幕,显示面板210可以显示二维光场图像。可以理解的是,该二维光场图像可以存放在移动终端200的存储器中。该二维光场图像可以是普通的二维图像,也可以是经过特殊组织的二维图像,其中包含三维物体模型的不同视角的图像信息。该二维光场图像可以是平面图像,也可以是曲面图像。该二维光场图像包括且不限于静态图像、动态图像及视频等。
图1所示为保护套100尚未安装到移动终端200上时的示意图。可以想象,当保护套100安装到移动终端200上时,显示面板210所显示的二维光场图像透过透光区域120中的多个针孔透光区域,根据小孔成像原理在该透光区域120的另一侧成像,也就是在保护套110的上方成像。其中,二维光场图像的不同视角图像信息会在不同方向上给出相关而不相同的光线,从而在保护套110上方的空间里模拟三维虚拟物体发出的光场,实现对应于该二维光场图像的立体显示。该立体显示超出了显示面板210的局限,跃然于显示面板210和透光区域120之上,使人们可以通过裸眼观察到突出于显示屏之外的三维虚拟图像,效果逼真。
本实用新型对显示面板210的类型不做限制,可以是本领域已有的,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类型。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10可以是TFT液晶显示面板、LCD液晶显示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面板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保护套100的材质可以是橡胶或塑料。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透光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2所示,透光区域120上的多个白色点表示多个针孔透光区域。该多个针孔透光区域呈阵列方式按照一定的规律分布在透光区域120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针孔透光区域可以是穿透透光区域120的针孔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针孔透光区域也可以由透光材料构成,而不是实际意义上穿透透光区域120的通孔。针孔透光区域之外的部分用黑色表示不透光,可以是在透光材料上附加不透光材料制成,或者直接由不透光材料构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10和/或透光区域120可以包括透明材质。这里的透明材质以及显示面板210和透光区域120之间的透明层可以是玻璃或有机透明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有机透明材料可以是亚克力、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或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
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100中,光线穿过透光区域120上的每个针孔透光区域会在一定的立体角度范围内展开。可视范围指在其中可以观察到穿过透光区域120的每个针孔透光区域的光线及其立体成像的范围。对于处于可视范围内的人眼来说,人眼能区别两发光点的最小角距离称为极限分辨角α,其倒数则为眼睛的分辨力。通常人眼可接受的视角范围在0.5分到10度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透光区域120上的多个针孔透光区域中,各个针孔透光区域的孔径D2都是相同的。如图2所示,此实施例中的针孔透光区域131为圆形,孔径D2表示该针孔透光区域131实际上允许光透过的圆形部分的直径。对于任意一个针孔透光区域131来说,其孔径的最大值D2为:
D2=2*S*tan(α/2) (1)
tan(α/2)=E/2/F (2)
其中,D2表示针孔透光区域131的最大孔径,S表示显示面板210与透光区域120之间的距离,α表示分辨角,E表示人眼瞳距,F表示对应于针孔透光区域131的最远观看距离。该最远观看的位置应处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视范围之内。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针孔透光区域也可以是其他的形状,如椭圆形、正方形等。在这些实施例中,孔径的最大值D2可以是该针孔透光区域的最宽处的距离,例如该椭圆形针孔透光区域的长轴的长度等。
参考图2所示,相邻针孔透光区域之间的间距为D1。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针孔透光区域之间的间距D1都相等,相当于针孔透光区域在透光区域120上均匀等间距的分布。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该透光区域120上,相邻针孔透光区域之间的间距并不是完全相等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区域120上的相邻针孔透光区域的间距随着远离可视范围在水平或垂直至少一个方向上单调递增,使得可视范围通过任意两相邻的针孔透光区域在显示面板210上的投影区域没有重叠。可视范围通过任意两相邻的针孔透光区域在显示面板210上的投影区域没有重叠,可以在保证观看效果的前提下,增加针孔透光区域的个数,提高图像的分辨率,提升用户的视觉体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针孔透光区域分布示意图。图3所示的视角为显示面板210和透光区域120的侧视视角。从该视角可以分别示出显示面板210和透光区域120的侧面。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显示面板210和透光区域120都为薄层,二者之间的距离为S。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显示面板210和透光区域120可以具有一定的厚度。
参考图3所示,用一个虚线围成的矩形表示长方体的可视范围140的某个角度的形状,该可视范围140表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场景中,人们能够观察到三维虚拟图像的所有空间范围。图3所示为便于理论计算的示例,并不用于限制该可视范围140的形状和大小范围。透光区域120位于显示面板210和可视范围140之间。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视范围140可以是其他的任意形状和大小,例如圆球、椭球、立方体等。如图3所示,该可视范围140与透光区域120面向该可视范围140一侧的外表面的最近距离为L。
参考图3所示,透光区域120上的多个短横杠用于表征透光区域120上的多个针孔透光区域的位置。相邻针孔透光区域之间的间距为d。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假设将多个针孔透光区域中的一个针孔透光区域131作为一基点P1,则透光区域120上的多个针孔透光区域之间的间距随着远离可视范围140在垂直向上的方向上单调递增。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单调递增指的是以基点为起始,随着远离基点,针孔透光区域的间距是不会减小的,但可以相等。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有针孔透光区域的间距不完全相同。假设,针孔透光区域132与针孔透光区域131的间距为d1,针孔透光区域133与针孔透光区域132的间距为d2,依次类推,则针孔透光区域13n与位于其下面相邻的针孔透光区域之间的间距为dn-1,则这些间距应满足下面的式子:
d1≤d2≤…≤dn-1 (3)
类似地,以针孔透光区域131作为基点P1,透光区域120上的多个针孔透光区域之间的间距随着远离可视范围140在水平方向上沿其一端的延伸方向上单调递增。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透光区域120上的多个针孔透光区域之间的间距随着远离可视范围140在垂直和/或水平方向上沿着其两端的延伸方向单调递增。
图4A-4C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确定针孔透光区域间距的方法过程示意图。其中所示的透光区域120为图3中的局部区域R的放大图。参考图4A所示,假设可视范围140包含在由V1、V2、V3和V4四个边界点所围成的空间范围内。针孔透光区域131作为基点P1。光从可视范围140发出并通过作为基点P1的针孔透光区域131,在显示面板210上形成投影区域A1。相应地,从显示面板210上的投影区域A1发出的光,通过基点P1处的针孔透光区域131向外传播,可以被位于可视范围140内的人眼捕捉到。
如图4A所示,该投影区域A1在显示面板210的垂直方向上具有两个边界点TP1和BP1。该两个边界点仅用于示意该投影区域A1在显示面板210的垂直方向上的范围,并不代表实际意义上的点。在本实施例中,投影区域A1可以为矩形,相应地,TP1和BP1可以表示沿图1中所示的显示面板210的水平方向上的两条直线。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投影区域A1可以是任意不规则的形状,例如圆形、椭圆形、方形等,相应地,TP1和BP1可以表示在显示面板210上某一不规则区域上的点,例如圆形区域的圆周上的两个点。
如图4B所示,以边界点TP1为例,在边界点TP1与可视范围140之间可以画出若干条连接线,这些连接线都穿过透光区域120并与透光区域120相交,在边界点TP1与可视范围140的所有连接线中是距离基点P1最远的点为P2,将该交点P2确定为第二针孔透光区域P2。
参考图4C所示,光从可视范围140发出通过第二针孔透光区域P2,在显示面板210上形成投影区域A2。相应地,从显示面板210上的投影区域A2发出的光,通过第二针孔透光区域P2向外传播,可以被位于可视范围140内的人眼捕捉到。该投影区域A2与投影区域A1之间没有重叠。
按照确定第二针孔透光区域P2的方法,可以沿着垂直或水平至少一个方向上,在透光区域120上依次迭代计算出所有针孔透光区域的位置,直至针孔透光区域的间距达到预设值。这些针孔透光区域的位置设置可以使得光线从可视范围140通过任意两个相邻的针孔透光区域在显示面板210上的投影区域都没有重叠。另一方面,随着针孔透光区域的位置越来越远离基点P1,相邻针孔透光区域之间的间距单调递增。
由于受到人眼的分辨角α的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透光区域120上的各个针孔透光区域之间的间距也受到限制。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针孔透光区域间距的预设值D:
D=2*L*tan(α/2) (4)
其中,L是保护套100的壳体110与可视范围140的最小距离。各个针孔透光区域之间的间距不能超过该预设值D。
图5A-5C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确定针孔透光区域间距的方法过程示意图。参考图5A所示,针孔透光区域Pi为位于透光区域120上的任意一个针孔透光区域。在此实施例中,定义穿过各针孔透光区域Pi的法线N平分对应针孔透光区域的视野开角θPi。该视野开角θPi位于靠近可视范围140的方向。显然,该法线N不仅将视野开角θPi从中间平分,也将可视范围140通过针孔透光区域Pi在显示面板210上的投影区域A从中间平分。
可以理解的是,穿过各针孔透光区域Pi的法线N也可以是一法平面,该法平面平分对应针孔透光区域的视野开角θPi。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透光区域120上所有的针孔透光区域在显示面板210上的投影区域之间没有交集,显示面板210和透光区域120之间的最大距离Smax为:
Smax=min(D/2/tanθPi) (5)
参考图5B所示,在此实施例中,首先在透光区域120上选取一基点P1,该基点P1的视野开角θP1至少覆盖可视范围140。如图5B所示,基点P1的视野开角θP1使从基点P1处的针孔透光区域射出的光线正好可以覆盖可视范围140。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基点P1的视野开角θP1可以覆盖的范围可以大于图5B中所示的可视范围140。光线从可视范围140通过基点P1处的针孔透光区域在显示面板210上形成投影区域A1。
其次,在透光区域120上确定第二针孔透光区域P2。可以在透光区域120上确定视野开角至少覆盖可视范围140,且在显示面板210上形成的投影区域A2与投影区域A1接触的点为第二针孔透光区域P2。也就是说,投影区域A2与投影区域A1彼此相邻并且没有重叠,投影区域A2与投影区域A1相邻接,两个区域之间没有不被投影到的空隙。
显然光线通过第二针孔透光区域P2及其他远离基点P1的针孔透光区域可以覆盖到的范围都大于原始的可视范围140。
按照确定第二针孔透光区域P2的方法,可以沿着垂直或水平至少一个方向上,在透光区域120上依次迭代计算出所有针孔透光区域的位置,例如第三针孔透光区域P3等,直至针孔透光区域的间距达到预设值。这些针孔透光区域的位置设置可以使得光线从可视范围140通过任意两个相邻的针孔透光区域在显示面板210上的投影区域都没有重叠。另一方面,随着针孔透光区域的位置越来越远离基点P1,相邻针孔透光区域之间的间距单调递增,使针孔透光区域的分布越来越分散。
与图4A-4C所示的实施例类似,在此实施例中,透光区域120上的任意一个针孔透光区域与其邻近的其他针孔透光区域之间的间距也应小于预设值D。相应地,显示面板210和透光区域120之间的距离S也应小于该最大距离Smax
在图5B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针孔透光区域P2位于基点P1的上方。图5B并不用于限制各个针孔透光区域的真实位置。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针孔透光区域P2及其针孔透光区域可以沿垂直方向位于基点P1的下方,或沿水平方向位于基点P1的周围。
图5C示出了当可视范围150为圆球形时的一实施例。参考图5C所示,基点P1的视野开角θP1使从基点P1处的针孔透光区域射出的光线正好可以覆盖可视范围150。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基点P1的视野开角θP1可以覆盖的范围可以大于图5C中所示的可视范围150。光线从可视范围150通过基点P1处的针孔透光区域在显示面板210上形成投影区域A1'。在此实施例中,确定其余针孔透光区域位置的方法与图5B所示的实施例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图5B所示的矩形可视范围140来说,无论针孔透光区域的位置如何,各个针孔透光区域的视野开角所覆盖的范围可以由矩形可视范围140的顶点确定。例如,在图5B所示的实施例中,位于基点P1上方的针孔透光区域的视野范围主要由顶点V2确定。而对于图5C所示的圆球形可视范围150来说,随着针孔透光区域位置的改变,各个针孔透光区域的视野开角所覆盖的范围不能由圆球形可视范围150上的固定点确定。例如,在图5C所示的实施例中,基点P1的视野开角θP1所覆盖的可视范围由圆球形可视范围150上的W1和W2确定;第二针孔透光区域P2的视野开角θP2所覆盖的可视范围由圆球形可视范围150上的W3确定;第三针孔透光区域P3的视野开角θP3所覆盖的可视范围由圆球形可视范围150上的W4确定;依次类推。显然,光线通过第二针孔透光区域P2及其他远离基点P1的针孔透光区域可以覆盖到的范围都大于原始的圆球形可视范围150。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4A-4C、图5B和5C中所示的基点P1可以是可视范围140、150的中心线与透光区域120的交点。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可视范围140、150的中心线与透光区域120的交点可以位于透光区域120上的任意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可视范围140、150的中心线与透光区域120的交点正好是透光区域120的中心点。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透光区域120上的任意针孔透光区域P来说,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参数,包括任意一个针孔透光区域P与其邻近的其他针孔透光区域之间的最大间距D、显示面板210和透光区域120之间的最大距离Smax、孔径的最大值D2和针孔透光区域的视野开角θPi等,可以各不相同,也可以相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及其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200与图1中所示的移动终端200相同,保护套100与图1中所示的保护套100相似。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图6所示的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保护套100上透光区域160上的多个针孔透光区域的排列方式不一样。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该多个针孔透光区域之间的间距是不相等的,并且是根据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的分布方式来分布的。其中,多个针孔透光区域的间距可以根据图4A-4C和图5A-5C所述的方法来确定。
参考图1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装置,该装置包括移动终端200以及前文所描述的保护套100。该移动终端200和保护套100可以是一体设置的,也可以是分离设置。对于分离设置的情况,该保护套100可以沿着方向Y向移动终端200平移,最终与移动终端200卡合成为一体。当移动终端200的显示面板210显示二维光场图像时,在保护套100的配合作用下,在该装置的上方空间内会呈现出该二维光场图像的立体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210和保护套100的透光区域120之间还包括有一透明层。可以通过调整透明层的厚度、显示面板210的厚度和透光区域120的厚度来优化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的立体显示效果。在这些实施例中,该透明层的存在不影响保护套100与移动终端200的卡合或自成一体。
本申请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当前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还可做出各种等效的变化或替换,因此,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多个针孔透光区域,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的图像适于通过所述多个针孔透光区域呈现立体光场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孔透光区域为针孔结构或透光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针孔透光区域中,任意两个相邻针孔透光区域之间的间距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针孔透光区域中,相邻所述针孔透光区域的间距随着远离所述可视范围在水平或垂直至少一个方向上单调递增,使得可视范围通过任意两相邻的针孔透光区域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投影区域没有重叠。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相邻针孔透光区域的间距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在所述壳体上选取一基点P1,记录所述可视范围通过所述基点P1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形成投影区域A1的边界点,确定所述边界点与所述可视范围的连接线与所述壳体的交点中,与基点P1距离最远的点为第二针孔透光区域P2,依次迭代计算直至针孔透光区域的间距达到预设值。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相邻针孔透光区域的间距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定义穿过各针孔透光区域Pi的法线平分对应针孔透光区域的视野开角θPi,在所述壳体上选取一基点P1,所述基点P1的视野开角至少覆盖所述可视范围,并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形成投影区域A1,在所述壳体上确定视野开角至少覆盖所述可视范围,且在所述显示面板上形成的投影区域与所述投影区域A1接触的点为第二针孔透光区域P2,依次迭代计算直至针孔透光区域的间距达到预设值。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所述预设值:
D≤2*L*tan(α/2)
其中,D表示预设值,L表示壳体与可视范围的最小距离,α表示人眼视觉分辨角。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材质为橡胶或塑料。
9.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以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保护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多个针孔透光区域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的透明层。
CN201920881133.2U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及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825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81133.2U CN209982524U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81133.2U CN209982524U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2524U true CN209982524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65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8113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82524U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825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24775B (zh) 立体显示装置
CN114402589B (zh) 用于2d和3d图形用户界面中的元素映射的智能触笔光束和辅助概率输入
JP5992302B2 (ja) 表示装置
EP3518025B1 (en) Near-eye display device
US9274345B2 (en) Multiple view display
CN107407819A (zh) 立体显示装置
WO2020080111A1 (ja) 画像表示装置
CN108881893A (zh) 基于人眼跟踪的裸眼3d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9946844B (zh) 立体光场显示装置
US20210356991A1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Adjustable-Appearance Housing Structures
US20190121148A1 (en) Grating, stereoscopic three-dimensional (3d)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KR102527314B1 (ko) 무안경 입체영상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112087620B (zh) 用于显示立体光场的多个显示装置的拼接生成方法
CN209982524U (zh) 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保护套及装置
CN112180618B (zh) 立体光场显示装置
CN112083582B (zh) 用于显示立体光场的薄膜结构
CN112083579B (zh) 用于显示立体光场的薄膜结构
JP5045917B2 (ja) 立体ディスプレイ
CN112087614A (zh) 一种生成二维光场图像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083581B (zh) 显示装置
CN209928149U (zh) 显示装置
KR20230005334A (ko) 디스플레이 상에 표시되는 콘텐츠를 투영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2083580B (zh) 显示装置
CN112087618A (zh) 一种生成二维光场图像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087613A (zh) 一种生成二维光场图像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