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81294U - 储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储能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81294U
CN209981294U CN201920336200.2U CN201920336200U CN209981294U CN 209981294 U CN209981294 U CN 209981294U CN 201920336200 U CN201920336200 U CN 201920336200U CN 209981294 U CN209981294 U CN 209981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energy storage
storage device
battery
battery compar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362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jun new ener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anneng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anneng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anneng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362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81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81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81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能装置。一种储能装置,包括电池仓、安装件及卡扣组件;所述电池仓用于收容电池;所述安装件能通过所述卡扣组件与所述电池仓扣合,并配合形成供待固定物体穿设的固定孔;所述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卡钩、第二卡钩及弹性件,所述第一卡钩设置于所述电池仓的外部,所述安装件形成有收容腔,所述第二卡钩及所述弹性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二卡钩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安装件弹性连接,所述安装件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收容腔连通以供所述第一卡钩插入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一卡钩能自所述插孔插入所述第二卡钩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卡钩卡合。上述储能装置安装较为方便。

Description

储能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中的很多产品都应用了太阳能技术。其中,太阳能伞就是一种很好的太阳能应用产品,白天时太阳能伞具有遮阳功能,晚上时太阳能伞还具有照明功能,使人们白天或晚上在太阳能伞下活动、娱乐时都很舒服,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户外咖啡座、休息区、海边浴场等场所。
太阳能伞的伞面上设有太阳能芯片,在伞架上设有光源,白天时,太阳能芯片能够吸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晚上时,再通过蓄电池为太阳能伞上的光源供电。现在的蓄电池多通过管箍固定在伞柱上,安装时需要使用螺丝刀等工具,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能够方便安装。
一种储能装置,包括电池仓、安装件及卡扣组件;所述电池仓用于收容电池;所述安装件能通过所述卡扣组件与所述电池仓扣合,并配合形成供待固定物体穿设的固定孔;所述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卡钩、第二卡钩及弹性件,所述第一卡钩设置于所述电池仓的外部,所述安装件形成有收容腔,所述第二卡钩及所述弹性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二卡钩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安装件弹性连接,所述安装件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收容腔连通以供所述第一卡钩插入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一卡钩能自所述插孔插入所述第二卡钩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卡钩卡合。
上述的储能装置使用时,将电池仓及安装件扣合在待固定物体比如伞杆上,使电池仓及安装件配合形成的固定孔套设于待固定物体,将第一卡钩通过插孔插入收容腔并与第二卡钩卡合而能将电池仓与安装件固接,使得带固定物体夹持于固定孔,安装无需使用工具,安装较为方便。
另一种储能装置,包括电池仓、安装件及卡扣组件;所述电池仓用于收容电池;所述安装件与所述电池仓通过所述卡扣组件扣合,并配合形成供待固定物体穿设的固定孔;所述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卡钩、第二卡钩及弹性件,所述第一卡钩设置于所述电池仓的外部,所述安装件形成有收容腔,所述第二卡钩及所述弹性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二卡钩通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安装件弹性连接,所述安装件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与所述收容腔连通,所述第一卡钩自所述插孔插入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一卡钩自所述插孔插入所述第二卡钩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卡钩卡合,使所述电池仓与所述安装件锁合固定至所述待固定物体,所述弹性件弹性抵接所述第二卡钩使所述第二卡钩与所述第一卡钩卡合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储能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储能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储能装置的电池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一种储能装置1,包括电池仓10、安装件30及卡扣组件50。电池仓10用于收容电池60,安装件30能与电池仓10通过卡扣组件50扣合并配合形成供待固定物体穿设的固定孔65。卡扣组件50包括第一卡钩52、第二卡钩54及弹性件56。第一卡钩52设置于电池仓10的外部。安装件30形成有收容腔32,第二卡钩54及弹性件56收容于收容腔32,第二卡钩54通过弹性件56与安装件30弹性连接。安装件30开设有插孔34,插孔34与收容腔32连通以供第一卡钩52插入收容腔32,第一卡钩52能自插孔34插入第二卡钩54远离弹性件56的一侧与第二卡钩54卡合。
上述的储能装置1使用时,将电池仓10及安装件30扣合在待固定物体比如伞杆上,使电池仓10及安装件30配合形成的固定孔65套设于待固定物体,将第一卡钩52通过插孔34插入收容腔32并与第二卡钩54卡合而能将电池仓10与安装件30固接,使得带固定物体夹持于固定孔,安装无需使用工具,安装较为方便。拆卸时,施加作用力使弹性件56发生形变使得第二卡钩54与第一卡钩52脱离即可。
具体的,使用时,通过在固定孔65的两侧间隔设置两组卡扣组件50能实现方便安装拆卸,也可以在固定孔65的另一侧设置转动组件70,使电池仓10与安装件30可转动连接,当然,在一些情况下,比如,固定孔65为方形孔,带固定物体为方形杆,此时通过调整卡扣组件50的位置,仅仅通过一组卡扣组件50就能实现安装件30与电池仓10的可拆卸连接。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电池仓10大致为半圆筒形。电池仓10具有第一轴截面12,第一轴截面12大致为长方形。第一卡钩52设于第一轴截面12且靠近第一轴截面12的第一边缘122。第一边缘122为沿电池仓10延伸的方向延伸的一个边缘。
第一卡钩52的结构为常见的卡钩结构。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卡钩52包括第一延伸臂522及凸设于第一延伸臂522远离第一边缘122的一侧的第一钩部524。第一钩部524具有第一斜面。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电池仓10的形状不限于为半圆筒形,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或收容的电池的具体造型进行适应性的改变,对应的根据需要设置第一卡钩52的位置即可。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安装件30为半圆筒形以配合电池仓10的形状,二者配合形成圆柱形以增加美观性。安装件30包括安装筒34。安装筒34具有第二轴截面342,第二轴截面342大致为长方形。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收容腔32即为筒内空间。插孔34开设于第二轴截面342且对应于第一卡钩52的位置。第二卡钩54及弹性件56收容于安装筒34。
第二卡钩54的结构为常见的卡钩结构。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卡钩54包括第二卡钩本体542。第二卡钩本体542包括第二延伸臂5422及凸设于第二延伸臂5422一侧的第二钩部5424。第二钩部5424具有第二斜面。通过设置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装配时,第一钩部524的第一斜面抵持第二钩部5424的第二斜面能相互滑动并使第二卡钩54向远离第一卡钩542的方向运动。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安装筒34开设有操作孔344,操作孔344开设于安装筒34的圆周面且对应于第二卡钩54。第二卡钩54对应于操作孔344,且第二钩部5424位于第二延伸臂5422靠近操作孔344的一侧,弹性件56设于第二延伸臂5422远离操作孔344的一侧且抵持安装筒34的内壁。第二卡钩54能向远离操作孔344的方向运动并弹性抵压所述弹性件56,第一卡钩52能插入第二卡钩54远离弹性件56的一侧并与第二卡钩54卡合。通过设置操作孔344,能方便的拆卸储能装置1。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安装件30还包括收容于收容腔32的抵持件36及限位件38。抵持件36为板状,抵持件36位于第二延伸臂5422远离操作孔344的一侧,弹性件56弹性抵接抵持件36及第二延伸臂5422。限位件38位于抵持件36及第二延伸臂5422之间以限制第二卡钩54向远离操作孔344的方向运动的行程,避免过度压缩弹性件56。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56有两个,则对应的,抵持件36及限位件38均有两个,两个抵持件36间隔设置。当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即使弹性件56为多个,抵持件36及限位件38也可以为一个,增大抵持件36及限位件38的尺寸即可。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抵持件36及限位件38可以省略,此时弹性件56直接抵持安装筒34的内壁即可,按压第二卡钩54至无法压缩弹性件56即可。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卡钩54还包括与第二卡钩本体542固接的按钮544。按钮544插设于操作孔344。通过设置按钮544,需要将第二卡钩54与第一卡钩52脱离时,按压按钮544使第二卡钩本体542向远离操作孔344的方向运动并压缩弹性件56即可。通过设置按钮544增加了拆卸时操作的便利性。
需要说明的使,按钮544可以省略,此时可以通过工具探入操作孔344进行操作。当然,操作孔344也可以省略,则整个储能结构为防拆结构。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卡钩52远离电池仓10的一端开设有避位槽526,当第一卡钩52与第二卡钩54卡合时,按钮544部分收容于避位槽526。当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卡钩52的尺寸小于第二卡钩54,此时无需设置避位槽526即可。通过设置避位槽,使得按压时作用力施加至第二卡钩54的中间部位,避免对一侧施力造成的结构不稳定情况,解锁合过程较为平稳可靠。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卡钩54包括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卡钩本体542固接的导向柱546。抵持件36开设有导向孔39,导向柱546穿设于导向孔39,弹性件56弹性抵接第二卡钩本体542及安装件30。通过设置导向柱546,能增加按压第二卡钩54时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导向柱546可以省略。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56为压缩弹簧,弹性件56套设于导向柱546。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弹性件56不限于为压缩弹簧,还可以为弹性套筒、弹片、弹性臂等弹性元件。需要说明的是,弹性件56可以与第二卡钩54一体成型,比如弹性件56可以为与第二卡钩54一体成型的弹性臂,此时推动弹性件56使其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第二卡钩54与第一卡钩52脱离。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电池仓10包括收容筒14、盖板16及电池支架18。收容筒14具有电池入口142,盖板16盖设于电池入口142且与收容筒14固定连接。电池支架18收容于收容筒14并与收容筒14固定连接。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盖板16与收容筒14焊接固定,电池支架18通过螺钉与收容筒14远离所述盖板16的一端固接。如此,电池支架18发生晃动时的作用力施加至收容筒14的另一端的端面,而不是焊接固定的盖板16,能避免对盖板16过度施力而导致的焊接处开裂。使用时,将盖板16置于上方,焊接能有效防水,而收容筒14螺合固定的一端置于下方,螺孔和螺钉结合部为位于下方不易进水。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收容筒14内设有导向件145,导向件145有两个,两个导向件145间隔设置,安装时将电池支架18插入导向件145之间滑入收容筒14即可,能增加安装电池支架18的便利性。通过设置两个导向件145,使得按压时作用力有两个着力点,避免对单点施加作用力造成的结构不稳定情况,解锁合过程较为平稳可靠。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电池仓10的收容筒14形成有第一固定槽148,安装件30形成有第二固定槽388。第一固定槽148自第一轴截面12凹陷而成,第二固定槽388自第二轴截面342凹陷而成,第一固定槽148与第二固定槽388配合形成固定孔65。第一固定槽148和限位件388都为半圆槽。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槽148和限位件388的形状不局限于为半圆槽,可以为其他形状,固定孔65也可以为异形孔。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槽148及限位件388的其中一个可以省略。电池仓10的收容筒14形成有第一固定槽148,安装件30形成有第二固定槽388,从而待固定物体与收容筒14及安装件均有部分收容,可靠性较好。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储能装置1还包括与卡扣组件50间隔设置的转动组件70,电池仓10及安装件30通过转动组件70可转动连接,固定孔65位于转动组件70及卡扣组件50之间。通过设置转动组件70,储能装置1的安装件30和电池仓10不会完全分离,进一步增加了安装及拆卸的便利性。
进一步的,转动组件70包括转轴。电池仓10及安装件30均设置有轴孔,转轴同时插设于电池仓10及安装件30的轴孔实现二者转动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转动组件7还可以包括垫片等其他结构以调整转动的阻力。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固定孔65的内侧贴设有软胶片75。软胶片75在储能装置1安装的时候受力产生一定的形变,从而能增加固定的牢固性。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储能装置1还包括电池60、主控电路板85及灯板87。电池60固设于电池支架18。主控电路板85及灯板87收容于收容筒14内。主控电路板85夹持于电池60及收容筒14之间。灯板87固定于电池支架18及盖板16之间。主控电路板85与灯板87及电池60电连接。具体的,主控电路板85可以设置稳压电路等。
虽然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仓(10)、安装件(30)及卡扣组件(50);所述电池仓(10)用于收容电池;所述安装件(30)能通过所述卡扣组件(50)与所述电池仓(10)扣合,并配合形成供待固定物体穿设的固定孔(65);所述卡扣组件(50)包括第一卡钩(52)、第二卡钩(54)及弹性件(56),所述第一卡钩(52)设置于所述电池仓(10)的外部,所述安装件(30)形成有收容腔(32),所述第二卡钩(54)及所述弹性件(56)收容于所述收容腔(32),所述第二卡钩(54)通过所述弹性件(56)与所述安装件(30)弹性连接,所述安装件(30)开设有插孔(34),所述插孔(34)与所述收容腔(32)连通以供所述第一卡钩(52)插入所述收容腔(32),所述第一卡钩(52)能自所述插孔(34)插入所述第二卡钩(54)远离所述弹性件(56)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卡钩(54)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30)还开设有操作孔(344),所述操作孔(344)对应于所述第二卡钩(54),所述弹性件(56)设于第二卡钩(54)远离所述操作孔(344)的一侧,所述第二卡钩(54)能向远离所述操作孔(344)的方向运动并抵压所述弹性件(5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钩(54)包括第二卡钩本体(542)及与所述第二卡钩本体(542)固接的按钮(544),所述按钮(544)插设于所述操作孔(344),所述第二卡钩本体(542)与所述弹性件(5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钩(52)远离所述电池仓(10)的一端开设有避位槽(526),当所述第一卡钩(52)与所述第二卡钩(54)卡合时,所述按钮(544)部分收容于所述避位槽(5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钩(54)包括第二卡钩本体(542)及与所述第二卡钩本体(542)固接的导向柱(546),所述安装件(30)开设有导向孔(39),所述导向柱(546)穿设于所述导向孔(39),所述弹性件(56)弹性抵接所述第二卡钩本体(542)及所述安装件(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6)为压缩弹簧,所述弹性件(56)套设于所述导向柱(54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10)包括收容筒(14)、盖板(16)及电池支架(18),所述收容筒(14)具有电池入口(142),所述盖板(16)盖设于所述电池入口(142)且与所述收容筒(14)固定连接,所述电池支架(18)收容于所述收容筒(14)并与所述收容筒(14)远离所述盖板(16)的一端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10)形成有第一固定槽(148),所述安装件(30)形成有第二固定槽(388),所述第一固定槽(148)与所述第二固定槽(388)配合形成所述固定孔(6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卡扣组件(50)间隔设置的转动组件(70),所述电池仓(10)及所述安装件(30)通过所述转动组件(70)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孔(65)位于所述转动组件(70)及所述卡扣组件(50)之间。
10.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仓(10)、安装件(30)及卡扣组件(50);所述电池仓(10)用于收容电池;所述安装件(30)与所述电池仓(10)通过所述卡扣组件(50)扣合,并配合形成供待固定物体穿设的固定孔(65);所述卡扣组件(50)包括第一卡钩(52)、第二卡钩(54)及弹性件(56),所述第一卡钩(52)设置于所述电池仓(10)的外部,所述安装件(30)形成有收容腔(32),所述第二卡钩(54)及所述弹性件(56)收容于所述收容腔(32),所述第二卡钩(54)通过所述弹性件(56)与所述安装件(30)弹性连接,所述安装件(30)开设有插孔(34),所述插孔(34)与所述收容腔(32)连通,所述第一卡钩(52)自所述插孔(34)插入所述收容腔(32),所述第一卡钩(52)自所述插孔(34)插入所述第二卡钩(54)远离所述弹性件(56)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卡钩(54)卡合,使所述电池仓(10)与所述安装件(30)锁合固定至所述待固定物体,所述弹性件(56)弹性抵接所述第二卡钩(54)使所述第二卡钩(54)与所述第一卡钩(52)卡合固定。
CN201920336200.2U 2019-03-15 2019-03-15 储能装置 Active CN209981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6200.2U CN209981294U (zh) 2019-03-15 2019-03-15 储能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6200.2U CN209981294U (zh) 2019-03-15 2019-03-15 储能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81294U true CN209981294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54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36200.2U Active CN209981294U (zh) 2019-03-15 2019-03-15 储能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81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81294U (zh) 储能装置
CN108493367B (zh) 一种快速更换灯具电池的快拆结构
CN111685460A (zh) 太阳能伞
CN210130462U (zh) 太阳能伞
CN209769664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抽屉连接装置
KR20120124742A (ko) 흡착구
CN208386193U (zh) 用于非金属台面的隐形无线充电器
CN202055571U (zh) 一种淋浴间玻璃板的靠墙固定结构
CN211182677U (zh) 一种具有电源接口的设备支架基座
CN214046259U (zh) 一种ct机外罩
CN212870424U (zh) 用于家电门体的压紧盖、发泡门体、冰箱门体、冰箱
CN210425186U (zh) 一种卡扣组件及具有该卡扣组件的油烟机
CN212162180U (zh) 一种电源插排
CN113116112A (zh) 挂接机构和窗帘开合器
CN220269230U (zh) 一种手电灯管座
CN213810164U (zh) 一种可拆卸台灯
CN212279595U (zh) 基于太阳能续航技术的背负式电动喷雾器
CN219140294U (zh) 快速组装式挂架结构
CN215489630U (zh) 一种多功能可折叠排插灯
CN2922210Y (zh) 马达碳刷座
CN212473312U (zh) 夹持装置及支架
CN220586569U (zh) 一种户外储能装置
CN213551186U (zh) 烹饪器具
CN218721171U (zh) 配备嵌入式插座的台灯
CN212876241U (zh) 一种带弹力的镜面触摸开关外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29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B030, office card, maker space, youth hom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cubation base, unit 1004, No. 182, science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Hanpu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1400 Beijing city Huairou area yangsongzhen Fengxiang East Street, No. 5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HANERGY OPTOVOLTA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04

Address after: 101400 28-3, 1 / F, building 28, yard 13, Yueyuan West Street,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cluster registration)

Patentee after: Lingf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cubation base of youth home, unit 1004, 182 science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Hanpu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21

Address after: 101400 Yanqi Street, Yanq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Dongjun new ener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400 28-3, 1 / F, building 28, yard 13, Yueyuan West Street, Huairou District, Beijing (cluster registration)

Patentee before: Lingf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Beijing)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