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79904U - 一种光纤配线机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配线机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79904U
CN209979904U CN201920974109.3U CN201920974109U CN209979904U CN 209979904 U CN209979904 U CN 209979904U CN 201920974109 U CN201920974109 U CN 201920974109U CN 209979904 U CN209979904 U CN 2099799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fiber distribution
module
hook
distribution c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97410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iyuanto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yuan Yito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yuan Yito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yuan Yito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97410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799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799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799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配线机箱,该光纤配线机箱包括托物组件和模块盒,托物组件包括两个托线架以及托盒架,两个托线架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托盒架的两侧,以及模块盒可拆卸地放置在托盒架上,模块盒朝向两个托线架的两个侧壁设有线缆穿孔,模块盒包括盒体、卡座、挂钩和热缩管,盒体具有相对设置的进线侧壁和出线侧壁,进线侧壁和出线侧壁上均设有线缆穿孔,卡座设在盒体的出线侧壁上且对应线缆穿孔设置,挂钩设在卡座的一端,且挂钩设在盒体内,热缩管套设在放置尾套的卡座上,热缩管通过线圈分别与卡座和挂钩连接。该光纤配线机箱具有光缆与模块盒固定稳定、配线接线灵活、成本较低、维护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配线机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配线机箱。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网络中的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越来越多通信需要依靠光纤进行传输。在光纤通信中光纤配线机箱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适用于光缆与光通信设备的配线连接,通过光纤配线机箱内的适配器,用光跳线引出光信号,实现光配线功能。光纤配线机箱适用于中心机房或光分支点,主要处理光纤的熔接与保护,尾纤的储存与管理以及光纤的固定连接。现有的光纤配线机箱存在光缆与模块盒固定不稳定、配线接线不灵活、配线成本高、维护不方便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光纤配线机箱,该光纤配线机箱具有光缆与模块盒固定稳定、配线接线灵活、成本较低、维护方便的优点。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纤配线机箱,包括托物组件和模块盒,所述托物组件包括两个托线架以及托盒架,两个所述托线架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托盒架的两侧,所述托线架用于支撑线缆;以及所述模块盒可拆卸地放置在所述托盒架上,所述模块盒朝向两个所述托线架的两个侧壁设有线缆穿孔,所述模块盒包括盒体、卡座、挂钩和热缩管,所述盒体具有相对设置的进线侧壁和出线侧壁,所述进线侧壁和所述出线侧壁上均设有所述线缆穿孔;所述卡座设在所述盒体的所述出线侧壁上且对应所述线缆穿孔设置,所述卡座用于支撑尾套;所述挂钩设在所述卡座的一端,且所述挂钩设在所述盒体内;所述热缩管套设在放置所述尾套的所述卡座上,所述热缩管通过线圈分别与所述卡座和所述挂钩连接。
可选地,所述盒体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下盒体上,所述卡座和所述挂钩形成在所述下盒体上。
可选地,所述卡座包括凹槽部和绕线部,所述凹槽部设在所述卡座的上端,所述尾套放置在所述凹槽部中;所述绕线部为两个,两个所述绕线部间隔有空隙,所述绕线部设在所述卡座远离所述挂钩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盒体的所述进线侧壁上设有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托盒架相连,所述连接翻边上设有弯钩,所述弯钩用于支撑线缆。
可选地,所述挂钩包括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挂钩远离所述卡座的一端,且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托盒架凸出。
可选地,所述线圈为凯夫拉线圈,从光缆胶皮引出的所述凯夫拉线圈绕过所述挂钩的所述凸起部再继续缠绕在两个所述绕线部上,所述凯夫拉线圈的线头卡在两个所述绕线部之间的间隙中,所述热缩管套设在放置所述尾套且缠绕所述凯夫拉线圈的所述卡座上。
可选地,靠近所述进线侧壁的所述托线架上设有围板,靠近所述进线侧壁的所述托线架和所述围板配合形成至少一个出线孔。
可选地,所述模块盒还包括卡线部,所述卡线部位于所述模块盒的靠近所述卡座的侧壁上,且所述卡线部和所述连接翻边上的所述弯钩为同一侧设置。
可选地,所述光纤配线机箱为NU模块式144×N芯光纤配线机箱,所述模块盒为3×N个,以3个所述模块盒为一组,N个模块盒组多层叠加设置,每个所述模块盒内放48芯,其中,N≥1且N为整数。
可选地,配线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配线机箱为,MU模块式144×M芯光纤配线机箱,所述模块盒为4×M个,以4个所述模块盒为一组,N个模块盒组多层叠加设置,每个所述模块盒内放32芯,其中,M≥1且M为整数。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光纤配线机箱包括托物组件和模块盒,托物组件包括两个托线架以及托盒架,两个托线架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托盒架的两侧,托线架用于支撑线缆,以及模块盒可拆卸地放置在托盒架上,模块盒朝向两个托线架的两个侧壁设有线缆穿孔,模块盒包括盒体、卡座、挂钩和热缩管,盒体具有相对设置的进线侧壁和出线侧壁,进线侧壁和出线侧壁上均设有线缆穿孔,卡座设在盒体的出线侧壁上且对应线缆穿孔设置,卡座用于支撑尾套,挂钩设在卡座的一端,且挂钩设在盒体内,热缩管套设在放置尾套的卡座上,热缩管通过线圈分别与卡座和挂钩连接。该光纤配线机箱具有光缆与模块盒固定稳定、配线接线灵活、成本较低、维护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光纤配线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盒和托盒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圈示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模块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托物组件-1;托线架-11;托盒架-12;模块盒-2;盒体-21;连接翻边-211;卡座-22;凹槽部-221;绕线部-222;挂钩-23;凸起部-231;热缩管-24;卡线部-25;围板-3;线圈-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下面参考图1至图6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纤配线机箱。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配线机箱包括托物组件1和模块盒2,托物组件1包括两个托线架11以及托盒架12,两个托线架11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托盒架12的两侧,托线架11用于支撑线缆;以及模块盒2可拆卸地放置在托盒架12上,模块盒2朝向两个托线架11的两个侧壁设有线缆穿孔,模块盒2 包括盒体21、卡座22、挂钩23和热缩管24,盒体21具有相对设置的进线侧壁和出线侧壁,进线侧壁和出线侧壁上均设有线缆穿孔;卡座22设在盒体21的出线侧壁上且对应线缆穿孔设置,卡座22用于支撑尾套;挂钩23设在卡座22 的一端,且挂钩23设在盒体21内;热缩管24套设在放置尾套的卡座22上,热缩管24通过线圈4分别与卡座22和挂钩23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该光纤配线机箱具有光缆与模块盒2固定稳定、配线接线灵活、成本较低、维护方便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配线机箱包括两个托线架11以及一个托盒架12,两个托盒架12有效地支撑了进线光缆和出线光缆,使线缆能够稳定地放置在两个托盒架12上且方便理线。托盒架12有效地支撑了模块盒2,使模块盒2能够稳定地放置在托盒架12上,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有些实施例中,托线架11和托盒架12的数量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另外,两个托线架11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托盒架12的两侧,以及模块盒2也可拆卸地放置在托盒架12上,便于配线光缆或连接光缆的安装和维护,而且给后期设备的扩容升级和维护也带来了方便。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盒体21具有相对设置且设有线缆穿孔的进线侧壁和出线侧壁,有助于进线光缆和出线光缆的穿设。此外,通过线圈4缠绕卡座22和挂钩23,以及热缩管24的冷缩作用,两者的配合使得光缆与模块盒2固定更加稳定,不易滑动。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托物组件1为冷轧板材质件,具有良好的冷弯性和焊接性能,尺寸精度高以及一定的冲压性能。模块盒2为塑胶材质件,有效地减轻机箱整体的重量。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托物组件1和模块盒2的材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进行选择。
有利地,模块盒2为多个。多个模块盒2可容纳大量的芯,配线容量高。
可选地,如图4至图5所示,盒体21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上盒体可拆卸地安装在下盒体上,卡座22和挂钩23形成在所述下盒体上。从而使得配线接线灵活以及维护方便,提高了线缆的安装和维护效率。此外,上盒体扣合在下盒体上能够较好地保护线缆。
可选地,如图5所示,卡座22包括凹槽部221和绕线部222,凹槽部221 设在卡座22的上端,尾套放置在凹槽部221中;绕线部222为两个,两个绕线部222间隔有空隙,绕线部222设在卡座22远离挂钩23的一端。
可以理解的是,凹槽部221与出线侧壁相连,凹槽部221的内壁面为与尾套的外表面所贴合的弧形面,实现凹槽部221对尾套的稳定支撑,从而使得线缆能够稳定地穿入模块盒2内。另外,两个绕线部222的上壁面可以为弧形面,也可以为矩形面等其他平面,绕线部222缠绕线圈4以固定线缆,从而保证了线缆与卡座2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绕线部222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可选地,如图3所示,盒体21的进线侧壁上设有连接翻边211,连接翻边 211通过连接件与托盒架12相连,连接翻边211上设有弯钩,弯钩用于支撑线缆。可以理解的是,采用连接翻边211实现盒体21与托盒架12的连接,能够简化盒体21和托盒架12的结构,从而方便了盒体21与托盒架12的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此处连接件可以是弹簧钩钉,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可以是螺丝钉等其他连接件,可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进行选择。此外,在本申请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盒体21的进线侧壁上可不设有连接翻边211,盒体21的进线侧壁与托盒架12之间可直接采用卡扣、螺钉、粘接、焊接等方式直接相连。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连接翻边211上设有弯钩,用于支撑线缆,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弯钩可用其他支撑件替代。
可选地,如图5所示,挂钩23包括凸起部231,凸起部231位于挂钩23 远离卡座22的一端,且凸起部231朝向托盒架12凸出。可以理解的是,凸起部231是为了线圈4更好的绕过挂钩23以实现线圈4缠绕绕线部222进而固定尾套。因为从线缆胶皮中引出的线圈4向下绕过挂钩23,所以凸起部231朝向托盒架12凸出。这里不对凸起部231的形状和大小做出具体限定,凸起部231 的形状和大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此外,挂钩23上还可设有方便穿过线圈 4的孔槽结构。
可选地,如图5所示,线圈4为凯夫拉线圈4,从光缆胶皮引出的凯夫拉线圈4绕过所述挂钩23的凸起部231再继续缠绕在两个绕线部222上,凯夫拉线圈4的线头卡在两个绕线部222之间的间隙中,热缩管24套设在放置尾套且缠绕凯夫拉线圈4的卡座22上。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情况下,凯夫拉线圈4缠绕其中一个绕线部222的圈数为两圈,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有些实施例中,缠绕绕线部222的圈数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调整。另外,将事先预热好的热缩管24套设在放置尾套且缠绕凯夫拉线圈4的卡座22上,当热缩管24冷却之后,实现光缆与模块盒2的固定。
可选地,如图1至图2所示,靠近进线侧壁的托线架11上设有围板3,靠近进线侧壁的托线架11和围板3配合形成至少一个出线孔。围板3有效地避免了线缆裸露在外部,出线孔便于线缆的穿出,维护和操作性能好。
可选地,如图6所示,模块盒2还包括卡线部25,卡线部25位于模块盒2 靠近卡座22的侧壁上,且卡线部25和连接翻边211上的弯钩为同一侧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从进线侧壁引出的线缆可以从靠近进线侧壁的托线架11的出线孔走线以外,也可以穿过卡线部25从前端走线,方便操作人员在光纤配线机箱的前端进行理线,便于操作和维护。另外,卡线部25和连接翻边211上的弯钩设为同一侧是为了更好地支撑线缆便于理线。
可选地,光纤配线机箱为NU模块式144×N芯光纤配线机箱,模块盒2为 3×N个,以3个模块盒2为一组,N个模块盒2组多层叠加设置,每个模块盒 2内放48芯,其中,N≥1且N为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当光纤配线机箱为1U模块式144芯光纤配线机箱,模块盒 2为三个,每个模块盒2内放48芯。当光纤配线机箱为2U模块式288芯光纤配线机箱,模块盒2为六个,以三个模块盒2为一组,两个模块合组多层叠加设置。以此类推,可以确定任意个U模块式的光纤配线机箱的分布情况和芯值。
可选地,配线机箱,其特征在于,光纤配线机箱为,MU模块式144×M芯光纤配线机箱,模块盒2为4×M个,以4个模块盒2为一组,N个模块盒2组多层叠加设置,每个模块盒2内放32芯,其中,M≥1且M为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当光纤配线机箱为1U模块式144芯光纤配线机箱,模块盒 2为四个,每个模块盒2内放32芯。当光纤配线机箱为2U模块式288芯光纤配线机箱,模块盒2为八个,以四个模块盒2为一组,两个模块合组多层叠加设置。以此类推,可以确定任意个U模块式的光纤配线机箱的分布情况和芯值。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配线机箱为1U模块式144芯光纤配线机箱,模块盒2为 3个,每个模块盒2内放48芯。该光纤配线机箱包括托物组件1和模块盒2,托物组件1包括两个托线架11以及托盒架12,两个托线架11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托盒架12的两侧,托线架11用于支撑线缆,模块盒2可拆卸地放置在托盒架12上,模块盒2朝向两个托线架11的两个侧壁设有线缆穿孔,模块盒2包括盒体21、卡座22、挂钩23和热缩管24,盒体21具有相对设置的进线侧壁和出线侧壁,进线侧壁和出线侧壁上均设有线缆穿孔,卡座22设在盒体21的出线侧壁上且对应线缆穿孔设置,卡座22用于支撑尾套,挂钩23设在卡座22的一端,且挂钩23设在盒体21内,热缩管24套设在放置尾套的卡座22上,热缩管24通过线圈4分别与卡座22和挂钩23连接。盒体21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上盒体可拆卸地安装在下盒体上。卡座22包括凹槽部221和绕线部222,凹槽部221设在卡座22的上端,尾套放置在凹槽部221中,绕线部222为两个,两个绕线部222间隔有空隙,绕线部222设在卡座22远离挂钩23的一端。盒体21的进线侧壁上设有连接翻边211,连接翻边211通过连接件与托盒架12 相连。挂钩23包括凸起部231,凸起部231位于挂钩23远离卡座22的一端,且凸起部231朝向托盒架12凸出。线圈4为凯夫拉线圈4,从光缆胶皮引出的凯夫拉线圈4绕过挂钩23的凸起部231再继续缠绕在两个绕线部222上,凯夫拉线圈4的线头卡在两个绕线部222之间的间隙中,热缩管24套设在放置尾套且缠绕凯夫拉线圈4的卡座22上。靠近进线侧壁的托线架11上设有围板3,围板3上设有至少一个出线孔。模块盒2还包括卡线部25,卡线部25位于靠近卡座22的侧壁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卡线部25可以不设置。此外,以3个模块盒 2为一组,模块合组可以多层叠加设置,即光纤配线机箱为NU模块式144×N 芯光纤配线机箱,模块盒2为3×N个,以3个模块盒2为一组,N个模块盒2 组多层叠加设置,每个模块盒2内放48芯,其中,N≥1且N为整数。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的光纤配线机箱为1U模块式144芯光纤配线机箱,模块盒2为4个,每个模块盒2内放32芯。该光纤配线机箱包括托物组件1和模块盒2,托物组件1包括两个托线架11以及托盒架12,两个托线架11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托盒架12的两侧,托线架11用于支撑线缆,以及模块盒2可拆卸地放置在托盒架12上,模块盒2朝向两个托线架11的两个侧壁设有线缆穿孔,模块盒2 包括盒体21、卡座22、挂钩23和热缩管24,盒体21具有相对设置的进线侧壁和出线侧壁,进线侧壁和出线侧壁上均设有线缆穿孔,卡座22设在盒体21的出线侧壁上且对应线缆穿孔设置,卡座22用于支撑尾套,挂钩23设在卡座22 的一端,且挂钩23设在盒体21内,热缩管24套设在放置尾套的卡座22上,热缩管24通过线圈4分别与卡座22和挂钩23连接。盒体21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上盒体可拆卸地安装在下盒体上。卡座22包括凹槽部221和绕线部222,凹槽部221设在卡座22的上端,尾套放置在凹槽部221中;绕线部222为两个,两个绕线部222间隔有空隙,绕线部222设在卡座22远离挂钩23的一端。盒体21的进线侧壁上设有连接翻边211,连接翻边211通过连接件与托盒架12 相连。挂钩23包括凸起部231,凸起部231位于挂钩23远离卡座22的一端,且凸起部231朝向托盒架12凸出。线圈4为凯夫拉线圈4,从光缆胶皮引出的凯夫拉线圈4绕过挂钩23的凸起部231再继续缠绕在两个绕线部222上,凯夫拉线圈4的线头卡在两个绕线部222之间的间隙中,热缩管24套设在放置尾套且缠绕凯夫拉线圈4的卡座22上。靠近进线侧壁的托线架11上设有围板3,围板3上设有至少一个出线孔。模块盒2还包括卡线部25,卡线部25位于靠近卡座22的侧壁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卡线部25可以不设置。此外,以4个模块盒 2为一组,模块合组可以多层叠加设置,即光纤配线机箱为NU模块式144×N 芯光纤配线机箱,模块盒2为4×N个,以4个模块盒2为一组,N个模块盒2 组多层叠加设置,每个模块盒2内放32芯,其中,N≥1且N为整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进”、“出”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光纤配线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物组件(1),所述托物组件(1)包括两个托线架(11)以及托盒架(12),两个所述托线架(11)分别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托盒架(12)的两侧,所述托线架(11)用于支撑线缆;以及
模块盒(2),所述模块盒(2)可拆卸地放置在所述托盒架(12)上,所述模块盒(2)朝向两个所述托线架(11)的两个侧壁设有线缆穿孔,所述模块盒(2)包括盒体(21)、卡座(22)、挂钩(23)和热缩管(24),所述盒体(21)具有相对设置的进线侧壁和出线侧壁,所述进线侧壁和所述出线侧壁上均设有所述线缆穿孔;所述卡座(22)设在所述盒体(21)的所述出线侧壁上且对应所述线缆穿孔设置,所述卡座(22)用于支撑尾套;所述挂钩(23)设在所述卡座(22)的一端,且所述挂钩(23)设在所述盒体(21)内;所述热缩管(24)套设在放置所述尾套的所述卡座(22)上,所述热缩管(24)通过线圈(4)分别与所述卡座(22)和所述挂钩(23)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配线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包括上盒体和下盒体,所述上盒体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下盒体上,所述卡座(22)和所述挂钩(23)形成在所述下盒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配线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22)包括:
凹槽部(221),所述凹槽部(221)设在所述卡座(22)的上端,所述尾套放置在所述凹槽部(221)中;
绕线部(222),所述绕线部(222)为两个,两个所述绕线部(222)间隔有空隙,所述绕线部(222)设在所述卡座(22)远离所述挂钩(23)的一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配线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21)的所述进线侧壁上设有连接翻边(211),所述连接翻边(211)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托盒架(12)相连,所述连接翻边(211)上设有弯钩,所述弯钩用于支撑线缆。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配线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23)包括凸起部(231),所述凸起部(231)位于所述挂钩(23)远离所述卡座(22)的一端,且所述凸起部(231)朝向所述托盒架(12)凸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纤配线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4)为凯夫拉线圈,从光缆胶皮引出的所述凯夫拉线圈绕过所述挂钩的所述凸起部(231)再继续缠绕在两个所述绕线部(222)上,所述凯夫拉线圈的线头卡在两个所述绕线部(222)之间的间隙中,所述热缩管(24)套设在放置所述尾套且缠绕所述凯夫拉线圈的所述卡座(22)上。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配线机箱,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进线侧壁的所述托线架(11)上设有围板(3),靠近所述进线侧壁的所述托线架(11)和所述围板(3)配合形成至少一个出线孔。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配线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盒(2)还包括卡线部(25),所述卡线部(25)位于所述模块盒(2)的靠近所述卡座(22)的侧壁上,且所述卡线部(25)和所述连接翻边(211)上的所述弯钩为同一侧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配线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配线机箱为NU模块式144×N芯光纤配线机箱,所述模块盒(2)为3×N个,以3个所述模块盒(2)为一组,N个模块盒(2)组多层叠加设置,每个所述模块盒(2)内放48芯,其中,N≥1且N为整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配线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配线机箱为,MU模块式144×M芯光纤配线机箱,所述模块盒(2)为4×M个,以4个所述模块盒(2)为一组,N 个模块盒(2)组多层叠加设置,每个所述模块盒(2)内放32芯,其中,M≥1且M为整数。
CN201920974109.3U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光纤配线机箱 Active CN2099799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4109.3U CN209979904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光纤配线机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974109.3U CN209979904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光纤配线机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79904U true CN209979904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66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974109.3U Active CN209979904U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光纤配线机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799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9822A (zh) * 2020-09-10 2020-11-27 深圳市博铭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抗拉板
CN114362824A (zh) * 2021-11-30 2022-04-15 北京瑞祺皓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连接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9822A (zh) * 2020-09-10 2020-11-27 深圳市博铭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抗拉板
CN111999822B (zh) * 2020-09-10 2024-04-02 深圳市博铭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抗拉板
CN114362824A (zh) * 2021-11-30 2022-04-15 北京瑞祺皓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连接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87841B (zh) 线缆配线系统
JP4174256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ケーブルラック用のケーブル支持体を備える角度付きパッチパネル
US10795105B1 (en) High-density fiber distribution tray
US8655137B2 (en) Datacommunications/telecommunications patching systems with integrated connectivity module
US7526174B2 (en) Universal splitter module holder for an optic fiber distribution hub
US7474828B2 (en) Slack limiting fiber management system for an optic fiber distribution hub
US10606009B2 (en) Cable distribution system with fan out devices
US20190072736A1 (en) High density distribution frame with an integrated splicing compartment
CN107831575B (zh) 分层式抽拉结构及高密度光纤配线箱
US20080080826A1 (en) Distribution module for an optic fiber distribution hub
CN209979904U (zh) 一种光纤配线机箱
EP2556398A2 (en) High density optical fiber distribution system
US10444458B2 (en) Optical fiber management
JP2004144808A (ja) 光接続箱
WO2007139823A2 (en) Multi-directional optical splice organizer
CN113526263B (zh) 跳线存储装置
CN114868058A (zh) 具有分支/适配器模块的终端系统组件
CN215181088U (zh) 一种mpo-lc预端接模块盒及1u模块式144芯mpo光纤配线箱
CN215910694U (zh) 一种帽式光缆接头盒
KR100436851B1 (ko) 리본형 광섬유 케이블용 광접속 셀프
CN217470152U (zh) 一种交换机
CN217506199U (zh) 一种光电混合终端接续系统
CN111239914B (zh) 一种城域骨干传送网光交叉连接设备
CN218298593U (zh) 一种光电混合终端接续系统
CN218336808U (zh) 应用于数据中心的超高密度的mpo/mtp机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Longhua Avenue Longzhu road 511538 in Guangdong province Qingyuan City Chau Street No. 1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yiyuant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Longhua Avenue Longzhu road 511538 in Guangdong province Qingyuan City Chau Street No. 1

Patentee before: Qingyuan Yiyuanto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