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72148U - 一种扭力单元及装置和支撑架及设有支撑架的车衣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扭力单元及装置和支撑架及设有支撑架的车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72148U
CN209972148U CN201821692447.XU CN201821692447U CN209972148U CN 209972148 U CN209972148 U CN 209972148U CN 201821692447 U CN201821692447 U CN 201821692447U CN 209972148 U CN209972148 U CN 2099721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rsion
elastic material
support frame
connecting structure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9244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竞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169244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721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721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721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扭力单元及装置、支撑架及设有支撑架的车衣。扭力单元包括经加工成型的具有扭矩的弹性材料与连接结构并形成若干连续的扭环,两个以上的扭力单元连接后形成扭力装置。扭力单元和扭力装置的结构具有拉伸张力和定向折叠力,可以轻松实现自动回收恢复折叠原状。其中由若干延伸设置的扭力单元构成的扭力簧结构主体可成为生活中罩类的支撑架。将支撑架与现有的常规的遮阳材料或防水材料进行合理的结合,获得设置有扭力簧结构的支撑架的车衣。车衣具有了可折叠的骨架,避免布面与车面的频繁摩擦,防晒效果更佳,并能通过支撑架的展开和自动收缩带动车衣自动展开或收叠,操作方便,收叠后体积较小,携带方便,有助于车衣的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扭力单元及装置和支撑架及设有支撑架的车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扭力单元及装置和支撑架及设有支撑架的车衣。
背景技术
扭力是扭转物体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力,利用扭力作用进行动作的装置可以称作是扭力装置。很多装置在使用时涉及撑开、搭建或者收合等操作,例如帐篷或者遮阳棚等装备通常是安全、舒适、保护、防护的保障。但这些装置在撑开、搭建或者收合的过程中,撑开、搭建或者收合的工作量很大,而且单个人很难独立完成,而一般的消费者又不是专业者,往往不懂的如何去把这些装置撑开、搭建或者收合好,给操作带来很多麻烦。如果能在这些装置中设计一种扭力装置,利用扭力装置的变形力轻松完成上述撑开、搭建或者收合等操作,甚至实现通过结构的自动回收完成上述撑开、搭建或者收合等操作,那么就可以为产品带来更大的使用便利性。
车衣,俗称汽车服饰,即按汽车的外形尺寸用帆布或其它柔韧耐磨材料制作的外罩衣,使用时贴住车外表将车罩住。是汽车的防护用品,能对车漆、车窗玻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特别是高档小车,经常使用车衣能够延长车漆使用寿命,使车漆光亮如新。车衣由衣身、扣带、弹簧拉钩三部分组成。前扣带为封闭性的,使用时从头部套进去,后扣带为开放性的,用插锁(其它锁亦可)将车衣与车尾部固定住,无专用钥匙不能取下,然后将车衣两边的弹簧拉钩钩住车体下沿,便可将车衣牢牢固定在车体上。车衣除了清洁、防晒等作用,还有防水功能,可防止严寒天气下冰冻对车辆的危害;有效防止坠落物,烟火爆竹等意外因素对车辆的损害;有效防阻对车辆及附件的偷窃活动。
但是,现有的车衣有两个明显的技术缺陷,一是现有的车衣仅仅是由遮阳材料(布) 构成,覆盖汽车后,其与汽车几乎贴合,散热效果比较差,车衣与车面贴合,也起不到很好的防冰雹或其他硬物的撞击作用,防划伤能力也较弱。而且现有的车衣需要人力手工将其展开或收叠,但因为汽车车身比较高,面积大,所以展开覆盖和收叠收纳操作都比较费时费力。
如果能给予车衣一种支撑架结构,将其支撑起来使车衣与车面之间具有一点空间,利用空气的隔热作用起到更好的防晒效果,并因为有支撑结构,形成一定的张力,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硬物撞伤汽车,将大大提升车衣对汽车的保护作用。但是一般的支撑结构如果需要人力搭建,就比较麻烦,收纳起来也不容易,所以这样的技术难题目前未见相关解决方案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扭力装置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扭力单元。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由所述扭力装置构成的扭力结构。
本发明要解决的还一技术问题是提供设有所述扭力单元或扭力结构的装置,尤其是将所述扭力结构作为车衣的支撑架的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扭力单元,包括经加工成型的具有扭矩的弹性材料与连接结构,所述经加工成型的具有扭矩的弹性材料保持连续不断并形成若干扭环,扭环与扭环之间通过连接结构套接或收纳束合。
在上述发明思想基础上,提供可选的方案是,所述弹性材料包括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所述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分别经加工成型为具有扭矩并保持连续不断,所述第一弹性材料和和第二弹性材料具有相对应构成每一个完整扭环的部分环结构,所述第一弹性材料和和第二弹性材料相对应的部分环结构经连接结构固定从而形成每一个完整的扭环。
在上述发明思想基础上,提供另一可选的方案是,所述弹性材料为一整条,所述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为一整条弹性材料的两个部分,两个部分是连接不断裂的。两个部分分别经加工成型为具有扭矩并保持连续不断,两个部分具有相对应构成每一个完整扭环的部分环结构,相对应的部分环结构经连接结构固定从而形成每一个完整的扭环。
优选地,所述扭力单元中,位于扭力单元最两端的扭环的连接结构采用焊接或粘接方式替代。
本发明更具体地提供一典型的实施方案如下提供一种扭力单元,包括弹性材料与连接结构,是将所述弹性材料扭成类似于“8”字型、用连接结构套接“8”字型相叠位置并使得位于连接结构内的相叠的弹性材料部分之间相互具有活动的空隙。所述“扭成”可以采用人工或其他方式扭制而成,也可以采用工业方法一次加工成型。
本发明是通过弹性材料的轴向扭矩来实现弹力或扭力功能。
所述连接结构提供给收纳弹性材料的空隙需要足够小,小到刚刚好让连接结构内的相叠的弹性材料有点活动的余地即可。所述连接结构可以为套管,采用套管实现套接,也可以采用设有开口的环形连接件,将弹性材料经所述开口纳入环形连接件的内容腔后将开口采用锁紧、扣紧、咬合等各种方式实现对该处弹性材料的收纳束合。
基于本发明设计思路,可选方案之一:所述弹性材料为两条,即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的其中一端相接,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各自的另一端以相反的方向分别经由连接结构贯穿后相接;所述相接的位置与所述连接结构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扭环和第二扭环。
在可选的方案之一的思想下,优选地,所述相接可以是采用焊接或者其他类似的方式进行连接;或者采用端头的连接结构连接,如果采用端头的连接结构连接,可以让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的两端相反方向分别穿过端头的连接结构并折弯使卡固。所述端头的连接结构给予管内弹性材料的活动余地可以尽量小,小到刚刚好让端头的连接结构内的相叠的弹性材料有点活动的余地即可。
当然,在上述可选的方案一中,根据弹性或者扭力的大小需要,所述第一弹性材料可以是并行的若干条;所述第二弹性材料可以是并行的若干条。
基于本发明设计思路,可选方案之二:所述弹性材料的一端从连接结构由头到尾贯穿后扭成第一扭环再从所述连接结构由头到尾贯穿,然后扭成第二扭环并与弹性材料的另一端相接。所述相接的位置与所述连接结构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扭环和第二扭环。
所述连接结构的头和尾是相对的,如果将连接结构的一端设置为头,另一端就为尾,反过来设置也可,并不做严格的头尾固定限定。
在可选的方案之二的思想下,优选地,所述相接可以是采用焊接或者其他类似的方式进行连接;或者在端头采用连接结构连接,如果采用端头的连接结构连接连接结构,可以让弹性材料的两端相反方向分别穿过端头的连接结构并折弯使卡固于。所述端头的连接结构给予管内弹性材料的活动余地可以尽量小,小到刚刚好让端头的连接结构内的相叠的弹性材料有点活动的余地即可。
当然,在上述可选的方案二中,根据弹性或者扭力的大小需要,所述弹性材料可以是并行的若干条。
本发明所述的扭环可以是矩形、方形、圆形、椭圆、菱形或三角形等。在同一个扭力单元中,所有的扭环可以是同一种形状,也可以是各自采用不同的形状。
所述扭力单元具有拉伸张力和定向折叠力。在外力作用拉开之后形成张开形状,如果卸掉外力,扭力单元可自动回收恢复初始状态。
本发明扭力单元的加工方法是:采用弹性材料加工成型。将两组加工成型的扭力单元用连接结构结合成一组扭力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有所述扭力单元的扭力装置,所述扭力装置由两个以上的扭力单元或扭力结构连接而得。
所述两个以上的扭力单元的连接可以是纵向连接,不同的扭力单元之间通过若干连接结构连接。无论是前述可选的方案一还是可选的方案二,所述连接结构有两个以上。
以可选的方案之一为基础设计,如果连接结构为3个,那么,所述纵向连接方式是,所述弹性材料的一端从第一连接结构由头到尾贯穿后从第二连接结构的由尾到头贯穿,再从第三连接结构由头到尾贯穿,然后从第二连接结构由头到尾贯穿,最后从第一连接结构由尾到头贯穿后与弹性材料的另一端相接,所述相接的位置与相邻的连接结构之间、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和第三连接结构之间分别形成扭环。
同样地,所述相接可以是采用焊接或者其他类似的的方式进行连接;或者采用在端头的连接结构连接,如果采用在端头的连接结构连接,可以让弹性材料的两端相反方向分别穿过端头的连接结构并折弯使卡固于连接结构。所述端头的连接结构给予管内弹性材料的活动余地可以尽量小,小到刚刚好让端头的连接结构内的相叠的弹性材料有点活动的余地即可。根据弹性或者扭力的大小需要,所述弹性材料可以是并行的若干条。
以可选的方案之二为基础设计,如果连接结构为3个,那么,所述纵向连接方式是,所述弹性材料为两条,即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的其中一端相接,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各自的另一端以相反的方向分别经由第一连接结构贯穿后再以相反的方向分别经由第二连接结构贯穿,最后以相反的方向分别经由第三连接结构贯穿后相接,所述相接的位置与相邻的连接结构之间、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和第三连接结构之间分别形成扭环。
同样地,所述相接可以是采用焊接或者其他类似的的方式进行连接;或者采用设在端头的连接结构连接,如果采用设在端头的连接结构连接,可以让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的两端相反方向分别穿过端头的连接结构并折弯使卡固。所述端头的连接结构给予管内弹性材料的活动余地可以尽量小,小到刚刚好让端头的连接结构内的相叠的弹性材料有点活动的余地即可。根据弹性或者扭力的大小需要,所述第一弹性材料可以是并行的若干条;所述第二弹性材料可以是并行的若干条。
所述两个以上的扭力单元的连接可以是横向连接,不同的扭力单元之间通过连接结构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为弹性件,更为优选地,所述连接结构为扭簧。
在本发明思想下,所述扭力装置还可以是若干横向连接的扭力单元和若干纵向连接的扭力单元交错连接而得。
所述扭力装置在外力作用拉开之后形成张开形状,如果卸掉外力,扭力装置可自动回收恢复初始状态。
所述扭力单元和扭力装置的结构可以轻松实现自动回收恢复原状,这给扭力单元和扭力装置带来良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应用为车衣或者生活用品中使用的各种罩的支撑架(例如食品菜肴的防蝇罩等)。
作为典型应用之一,可以以所述扭力单元按照具体需要的情况制备成为车衣的支撑架。
因此,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具有扭力簧结构的支撑架,包括扭力簧结构主体,所述扭力簧结构由若干个前述的扭力单元沿单一方向延伸连续设置而得。
所述若干扭力单元沿单一方向延伸设置可以理解为沿着单一的纵向方向延伸设置,或者沿着单一的横向方向延伸设置。如果应用于汽车的车衣,可以理解为沿着汽车由车头到车尾或者由车尾到车头的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扭力簧结构为所述支撑架提供拉伸张力、定向折叠力和对覆盖材料(遮阳材料、防雨材料等)的支撑作用。
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使得支撑架展开时可以固定于其他物件上以保证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不自动回缩收叠。
优选地,将所述支撑架应用为车衣的支撑架,所述固定结构可以为绳索、不锈钢丝、挂钩等,固定结构的一端连接支撑架,另一端在支撑架展开后连接汽车。
支撑架的宽度和张开后的长度与车衣的宽度和长度相适配。也就是说,支撑架的宽度和张开后的长度与车衣的宽度和长度相适配,但是支撑架的宽度和长度可以小于、大于或等于汽车的宽度和长度,这个根据需要设计支撑架的宽度和长度;若为了挡雨,支撑架的宽度和长度可以设置大于或等于汽车的宽度和长度,从而全面覆盖;若为了遮阳,支撑架的宽度和长度可以设置小于汽车的宽度和长度也是可行的。
所述扭力单元的数目可以根据每一个扭力单元沿汽车头尾方向的边长之和汽车的整体长度作参考,若干扭力单元的总长度可根据需要设计小于、大于或等于汽车整体长度,只需使得若干扭力单元的总长度适配于车衣整体长度即可。
现有的汽车车型有小型车、微型车、紧凑车型、中等车型、高级车型、豪华车型、三厢车型、CDV车型、MPV车型、SUV等车型,在使用车衣的时候,可以主要分类为以轿车为典型代表的矮型汽车和以SUV为典型代表的高型汽车。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轿车为典型代表的矮型轿车的车衣用的支撑架,包括一扭力簧结构主体,所述扭力簧结构由若干沿汽车头尾方向延伸设置的扭力单元组成。进一步优选地,可以在所述扭力簧结构覆盖于轿车尾箱位置处的扭力单元的两侧分别设置伸展结构。所述伸展结构用于支撑覆盖材料(遮阳材料、防雨材料等),所述伸展结构可以为直线形,也可以采用矩形、圆形、椭圆形、梯形、三角形等形状。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适用于SUV为典型代表的高型汽车的车衣的支撑架,包括扭力簧结构主体,所述扭力簧结构为两组,每一组扭力簧结构主体由若干个前述的扭力单元沿单一方向延伸连续设置而得,在两组扭力簧结构主体相应设置有可收叠的伸展结构。所述伸展结构用于连接两组扭力簧结构主体并与两组扭力簧结构主体共同支撑覆盖材料(遮阳材料、防雨材料等),所述伸展结构可以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梯形、三角形等形状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随着扭力簧结构主体的收叠实现同步收叠。
基于所述具有扭力簧结构的车衣用的支撑架,本发明只要将所述支撑架与现有的常规的覆盖材料例如遮阳布或者其他遮阳材料或防水防火材料等进行合理的结合,提供一种设置有扭力簧结构的支撑架的车衣。当然材料有很多,例如车衣的材料可为棉布、麻布、丝绸、呢绒、皮革、化纤、混纺、莫代尔、塑料、光学薄膜、复合薄膜、超导薄膜、聚酯薄膜、尼龙薄膜、塑料薄膜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这些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所述支撑架与现有的常规的覆盖材料可通过粘贴、缝补、挂接、扣接或卡接等方式结合连接。
所述支撑架与覆盖材料的结合的方式可以采用绑缚、魔术贴贴合、点或线的粘合、将支撑架的扭力单元和伸展结构分别全部或部分套入车衣上设置好的布袋中等。车衣的尺寸可根据需要全部或部分覆盖汽车。
使用时,A打开:车衣处于收叠的状态,将尾端绳索固定于车尾箱内,取出车衣,关闭车尾箱,将车衣置于车尾合适位置(此时支撑架及车衣处于收叠状态),拉动车衣头端绳索,带动车衣的支撑架及覆盖材料一起展开,然后将绳索头端钩住汽车车架某一合适位置(如车牌螺丝),支撑架张开产生适当的张力(支撑架张开具有一定的张力)从而使车衣稳定的覆盖好汽车。需要说明的是,车衣头端的绳索起到拉动帮助展开车衣以及钩住汽车车架某一合适位置从而固定整个车衣的作用。B回收:将车衣头端绳索解开,外加张力解除,支撑架弹力产生的定向折叠力带动车衣的支撑架及覆盖材料一起收叠起来,自动收叠为折叠状态,使用者只要将伸展结构收拢,束缚好,放置起来即可,非常省力和方便。需要说明的是,回收时,在回收支撑架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可以外在稍稍施加微小的作用力,从而促使回收顺利也是可行的。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突破了现有扭力应用技术的设计思路和原理,通过对弹性材料扭力的路线设计以及套件的灵活运用,提供一种新的扭力单元,包括弹性材料与连接结构,是将所述弹性材料扭成类似于“8”字型、用连接结构套接“8”字型相叠位置并使得位于连接结构内的相叠的弹性材料部分之间相互具有活动的空隙,通过连接结构内的弹性材料的轴向扭矩来实现弹力或扭力功能。
本发明通过对弹性材料的结构的巧妙设计,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拉伸张力和定向折叠力的扭力结构,该结构在外力作用拉开之后形成张开形状,如果卸掉外力,扭力装置可自动回收恢复初始状态,这样就给需要利用扭力但又同时需要轻松恢复扭力单元初始状态。
本发明扭力单元的加工方法是采用弹性材料加工成型。将两组加工成型的扭力单元用套管结合成扭力装置。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本发明创造性地将所述扭力簧结构应用于制备一种车衣,使得车衣具有了可折叠的骨架,将所述支撑架与现有的常规的遮阳材料或防水材料进行合理的结合,获得设置有扭力簧结构的支撑架的车衣。所述车衣具有了可折叠的骨架,可以支撑起车衣,车衣离开了汽车漆面,避免布面与车面的频繁摩擦,利用空气隔热特性,防晒效果更佳,并能通过支撑架的展开和自动收缩带动车衣自动展开或收叠,操作方便,收叠后体积较小,携带方便,有助于车衣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扭力单元的制作成型过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扭力单元的制作成型过程示意图(只采用一个连接结构)。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扭力单元的制作成型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扭力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左图中虚线框内去除连接结构的弹性材料结构放大图,b为左图中虚线框内连接结构结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扭力单元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5支撑架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5支撑架的收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实施例5支撑架的支撑结构收叠于扭力单元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发明实施例6支撑架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10本发明实施例6支撑架的扭力簧结构主体收叠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基于本发明思想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包含范围之内。
本发明包括附图中所述“头”、“尾”仅为方便说明方向而设,并不因此限定本发明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扭力单元,如附图4所示,是采用弹性材料1与连接结构2制作成型,是将所述弹性材料扭成类似于“8”字型、用连接结构套接“8”字型相叠位置并使得位于连接结构内的相叠的弹性材料部分之间相互具有活动的空隙。
本实施例采用两条弹性材料制作。制作成型过程如附图1所示,所述弹性材料为两条,即第一弹性材料11和第二弹性材料12,第一弹性材料11和第二弹性材料12的其中一端在相接,此处相接的位置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采用连接结构21进行连接,将第一弹性材料11和第二弹性材料12的各自一端以相反方向分别贯穿连接结构21并在管口形成折弯使卡固,以防止弹性材料滑回脱离连接结构21。
第一弹性材料11和第二弹性材料12各自的另一端以相反的方向分别经由连接结构 22贯穿,如此分别形成第一扭环31和第二扭环32。最终通过连接结构内的弹性材料的轴向扭矩来实现扭力单元的弹力或扭力功能。连接结构22内的结构如附图4虚线框内所示,其中a为左图中虚线框内去除连接结构的弹性材料结构放大图,从a图中可以看出,贯穿通过连接结构22内的弹性材料之间具有活动的空隙,但所述空隙需要足够小,小到刚刚好让连接结构内的相叠的弹性材料有点活动的余地即可。b为左图中虚线框内的连接结构的结构放大图。
第一弹性材料11和第二弹性材料12各自的另一端在形成第二扭环32后相接。此处相接的位置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采用连接结构23进行连接,将第一弹性材料11和第二弹性材料12的各自另一端以相反方向分别贯穿连接结构23并在连接结构23的管口形成折弯使卡固,以防止弹性材料滑回脱离连接结构23。
所述扭力单元具有拉伸张力和定向折叠力。在外力作用拉开之后形成张开形状,如果卸掉外力,扭力单元可自动回收恢复初始折叠状态,初始折叠状态如附图5所示。
当第一弹性材料11和第二弹性材料12各自的两端分别采用连接结构21和23进行连接时并以此类推,可以将若干组加工成型的扭力单元用连接结构结合成一组扭力结构。
本发明若干扭力单元连接形成扭力结构的方式就是参照上述扭力单元的制作成型方法进行,连接的中间环节全部采用连接结构连接的方式,只有在最终的端头处可以在焊接、连接结构连接等各种方式中进行选择使用。
根据弹性或者扭力的大小需要,所述第一弹性材料可以是并行的若干条;所述第二弹性材料可以是并行的若干条。弹性的大小、弹性材料的粗细也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进行调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扭力单元,其他方法和结构同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扭力单元中可以仅仅采用一条弹性材料制作成型,如附图2所示,所述弹性材料12的一端从连接结构22 由头到尾贯穿后扭成第一扭环32的一部分,再从所述连接结构22由头到尾贯穿,形成完整的第一扭环32;贯穿连接结构22后与弹性材料12的另一端在位置4处相接,形成第二扭环31。相接的方法可以采用焊接或者连接结构的方式。如果采用连接结构的方式,可以参照实施例1。
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采用一条弹性材料制作成型时,也可以采用多个连接结构。所述弹性材料12的一端由头至尾贯穿连接结构21并在其管口形成折弯使卡固,另一端从连接结构22由头到尾贯穿后扭成第一扭环32的一部分,再从所述连接结构23由尾到头(头和尾并不做限定,只要贯穿方向与前述贯穿连接结构22的方向相反即可)贯穿,形成完整的第一扭环32;贯穿连接结构22后继续右尾至头贯穿连接结构21并在套管21另一管口形成折弯使卡固。
所述连接结构的头和尾是相对的,如果将连接结构的一端设置为头,另一端就为尾,反过来设置也可,并不做严格的头尾固定限定。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提供一种设有所述扭力单元的扭力装置,所述扭力装置由两个以上的扭力单元连接而得。所述两个以上的扭力单元的连接可以是横向连接,不同的扭力单元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扭簧。
所述两个以上的扭力单元的连接可以是纵向连接,无论是前述实施例1还是实施例2,所述连接结构有两个以上。
以实施例2为基础设计,如果连接结构为3个,那么,所述纵向连接方式是,所述弹性材料的一端从第一连接结构由头到尾贯穿后从第二连接结构的由尾到头贯穿,再从第三连接结构由头到尾贯穿,然后从第二连接结构由头到尾贯穿,最后从第一连接结构由尾到头贯穿后与弹性材料的另一端相接,所述相接的位置与相邻的连接结构之间、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和第三连接结构之间分别形成扭环。
同样地,所述相接可以是采用焊接或者其他类似的的方式进行连接;或者采用端头的连接结构连接,如果采用端头的连接结构连接,可以让弹性材料的两端相反方向分别穿过端头的连接结构并折弯使卡固。所述端头的连接结构给予管内弹性材料的活动余地可以尽量小,小到刚刚好让端头的连接结构内的相叠的弹性材料有点活动的余地即可。根据弹性或者扭力的大小需要,所述弹性材料可以是并行的若干条。
以实施例1为基础设计,如果连接结构为3个,那么,所述纵向连接方式是,所述弹性材料为两条,即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的其中一端相接,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各自的另一端以相反的方向分别经由第一连接结构贯穿后再以相反的方向分别经由第二连接结构贯穿,最后以相反的方向分别经由第三连接结构贯穿后相接,所述相接的位置与相邻的连接结构之间、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第二连接结构和第三连接结构之间分别形成扭环。
同样地,所述相接可以是采用焊接或者其他类似的的方式进行连接;或者采用端头的连接结构连接,如果采用端头的连接结构连接,可以让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的两端相反方向分别穿过端头的连接结构并折弯使卡固。所述端头的连接结构给予管内弹性材料的活动余地可以尽量小,小到刚刚好让端头的连接结构内的相叠的弹性材料有点活动的余地即可。根据弹性或者扭力的大小需要,所述第一弹性材料可以是并行的若干条;所述第二弹性材料可以是并行的若干条。
在本发明思想下,所述扭力装置可以是若干横向连接的扭力单元和若干纵向连接的扭力单元交错连接而得。
所述扭力装置在外力作用拉开之后形成张开形状,如果卸掉外力,扭力装置可自动回收恢复初始状态。
所述扭力单元和扭力装置的结构可以轻松实现自动回收恢复原状,这给扭力单元和扭力装置带来良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所述扭力单元以及其构成的扭力装置,其最终的结构同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只是加工方法有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扭力单元包括经加工成型的具有扭矩的弹性材料与连接结构,所述经加工成型的具有扭矩的弹性材料保持连续不断并形成若干扭环,扭环与扭环之间通过连接结构套接或收纳束合。
在本发明思想基础上,提供可选的方案是,所述弹性材料包括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所述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分别经加工成型为具有扭矩并保持连续不断,所述第一弹性材料和和第二弹性材料具有相对应构成每一个完整扭环的部分环结构,所述第一弹性材料和和第二弹性材料相对应的部分环结构经连接结构固定从而形成每一个完整的扭环。
同理,在本发明思想基础上,提供另一可选的方案是,所述弹性材料为一整条,所述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为一整条弹性材料的两个部分,两个部分是连接不断裂的。两个部分分别经加工成型为具有扭矩并保持连续不断,两个部分具有相对应构成每一个完整扭环的部分环结构,相对应的部分环结构经连接结构固定从而形成每一个完整的扭环。
所述扭力单元中,位于扭力单元最两端的扭环的连接结构采用焊接或粘接方式替代。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SUV为典型代表的高型汽车的车衣的支撑架,如附图6至8所示,所述支撑架包括扭力簧结构主体4,所述扭力簧结构4为两组,每一组扭力簧结构主体由若干个扭力单元沿单一方向延伸连续设置而得。所述扭力单元参照实施例1至4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扭力单元。
在两组扭力簧结构主体相应设置有可收叠的伸展结构5。所述伸展结构5用于连接两组扭力簧结构主体4并与两组扭力簧结构主体4共同支撑覆盖材料(遮阳材料、防雨材料等,图中未示),所述伸展结构5可以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梯形、三角形等形状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随着扭力簧结构主体的收叠实现同步收叠。
所述伸展结构5与扭力簧结构主体中的扭力单元可以通过弹性件6连接。
所述支撑架还可以还包括固定结构(图中未标示),所述固定结构使得支撑架展开时可以固定于其他物件上以保证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不自动回缩收叠。所述固定结构可以为绳索、不锈钢丝、挂钩等,固定结构的一端连接支撑架,另一端在支撑架展开后连接汽车。
支撑架的宽度和张开后的长度与车衣的宽度和长度相适配。也就是说,支撑架的宽度和张开后的长度与车衣的宽度和长度相适配,但是支撑架的宽度和长度可以小于、大于或等于汽车的宽度和长度,这个根据需要设计支撑架的宽度和长度;若为了挡雨,支撑架的宽度和长度可以设置大于或等于汽车的宽度和长度,从而全面覆盖;若为了遮阳,支撑架的宽度和长度可以设置小于汽车的宽度和长度也是可行的。
所述扭力单元的数目可以根据每一个扭力单元沿汽车头尾方向的边长之和汽车的整体长度作参考,若干扭力单元的总长度可根据需要设计小于、大于或等于汽车整体长度,只需使得若干扭力单元的总长度适配于车衣整体长度即可。
所述支撑架与车衣的结合的方式可以采用绑缚、魔术贴贴合、点或线的粘合、将支撑架的扭力单元和伸展结构分别全部或部分套入车衣上设置好的布袋中等,车衣的尺寸需要能参照现有技术一样地覆盖汽车。
使用时,支撑架处于收叠的状态并经夹子或者绳索的帮助以束缚它不至于打开,先将该车衣装置置于汽车合适的位置,解除束缚支撑架的夹子或绳索,支撑架的扭力释放,自动打开,带动附着的车衣一起展开,将固定结构比如绳索或挂钩分别绑或钩住汽车车架某一合适位置,略加调整,车衣就可以覆盖好汽车。需要收起来车衣的时候,将绳索或者挂钩解开,支撑架由于拉伸张力、定向折叠力的作用带动车衣一起收叠起来,自动收叠为折叠状态,使用者只要将伸展结构收拢,束缚好,如图8所示(图8中支撑架上附着的遮阳材料等未标示),放置起来即可,非常省力和方便。
本发明创造性地将所述扭力簧结构应用于制备一种车衣,使得车衣具有了可折叠的骨架,将所述支撑架与现有的常规的遮阳材料或防水材料进行合理的结合,获得设置有扭力簧结构的支撑架的车衣。所述车衣具有了可折叠的骨架,可以支撑起车衣,车衣离开了汽车漆面,避免布面与车面的频繁摩擦,利用空气隔热特性,防晒效果更佳,并能通过支撑架的展开和自动收缩带动车衣自动展开或收叠,操作方便,收叠后体积较小,携带方便,有助于车衣的推广应用。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轿车为典型代表的矮型轿车的车衣用的支撑架,如附图9和10所示。包括一扭力簧结构主体7,所述扭力簧结构7由若干沿汽车头尾方向延伸设置的扭力单元组成。所述扭力单元参照实施例1至4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扭力单元(图9中,71为扭制扭力单元的弹性材料,72为连接结构)。
可以在所述扭力簧结构7覆盖于轿车尾箱位置处的扭力单元的两侧分别设置伸展结构8。所述伸展结构8用于支撑覆盖材料(遮阳材料、防雨材料等),所述伸展结构可以为直线形,也可以采用矩形、圆形、椭圆形、梯形、三角形等形状。
所述伸展结构可以可折叠地固结设于扭力簧结构主体中的扭力单元的两侧边,也可以通过弹性件(图中未标示)可折叠地连接。
所述支撑架还可以还包括固定结构(图中未标示),所述固定结构使得支撑架展开时可以固定于其他物件上以保证支撑架在使用过程中不自动回缩收叠。所述固定结构可以为绳索、不锈钢丝、挂钩等,固定结构的一端连接支撑架,另一端在支撑架展开后连接汽车。
支撑架的宽度和张开后的长度与车衣的宽度和长度相适配。也就是说,支撑架的宽度和张开后的长度与车衣的宽度和长度相适配,但是支撑架的宽度和长度可以小于、大于或等于汽车的宽度和长度,这个根据需要设计支撑架的宽度和长度;若为了挡雨,支撑架的宽度和长度可以设置大于或等于汽车的宽度和长度,从而全面覆盖;若为了遮阳,支撑架的宽度和长度可以设置小于汽车的宽度和长度也是可行的。
所述扭力单元的数目可以根据每一个扭力单元沿汽车头尾方向的边长之和汽车的整体长度作参考,若干扭力单元的总长度可根据需要设计小于、大于或等于汽车整体长度,只需使得若干扭力单元的总长度适配于车衣整体长度即可。
所述支撑架与车衣的结合的方式可以采用绑缚、魔术贴贴合、点或线的粘合、将支撑架的扭力单元和伸展结构8(类似于伸展结构)分别全部或部分套入车衣上设置好的布袋中等,车衣的尺寸需要能参照现有技术一样地覆盖汽车。
使用时,支撑架处于收叠的状态并经夹子或者绳索的帮助以束缚它不至于打开,先将该车衣装置置于汽车合适的位置,解除束缚支撑架的夹子或绳索,支撑架的扭力释放,自动打开,带动附着的车衣一起展开,将固定结构比如绳索或挂钩分别绑或钩住汽车车架某一合适位置,略加调整,车衣就可以覆盖好汽车。需要收起来车衣的时候,将绳索或者挂钩解开,支撑架由于拉伸张力、定向折叠力的作用带动车衣一起收叠起来,自动收叠为折叠状态,使用者只要将伸展结构8收拢,束缚好,如图8所示(图8中支撑架上附着的遮阳材料等未标示),放置起来即可,非常省力和方便。
具体步骤如下:使用时,A打开:车衣处于收叠的状态,将尾端绳索固定于车尾箱内,取出车衣,关闭车尾箱,将车衣置于车尾合适位置(此时支撑架及车衣处于收叠状态),拉动车衣头端绳索,带动车衣的支撑架及覆盖材料一起展开,然后将绳索头端钩住汽车车架某一合适位置(如车牌螺丝),支撑架张开产生适当的张力(支撑架张开具有一定的张力)从而使车衣稳定的覆盖好汽车。需要说明的是,车衣头端的绳索起到拉动帮助展开车衣以及钩住汽车车架某一合适位置从而固定整个车衣的作用。B回收:将车衣头端绳索解开,外加张力解除,支撑架弹力产生的定向折叠力带动车衣的支撑架及覆盖材料一起收叠起来,自动收叠为折叠状态,使用者只要将伸展结构收拢,束缚好,放置起来即可,非常省力和方便。需要说明的是,回收时,在回收支撑架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可以外在稍稍施加微小的作用力,从而促使回收顺利也是可行的。
本发明创造性地将所述扭力簧结构应用于制备一种车衣,使得车衣具有了可折叠的骨架,将所述支撑架与现有的常规的遮阳材料或防水材料进行合理的结合,获得设置有扭力簧结构的支撑架的车衣。所述车衣具有了可折叠的骨架,可以支撑起车衣,车衣离开了汽车漆面,避免布面与车面的频繁摩擦,利用空气隔热特性,防晒效果更佳,并能通过支撑架的展开和自动收缩带动车衣自动展开或收叠,操作方便,收叠后体积较小,携带方便,有助于车衣的推广应用。

Claims (12)

1.一种扭力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经加工成型的具有扭矩的弹性材料与连接结构,所述经加工成型的具有扭矩的弹性材料保持连续不断并形成若干扭环,扭环与扭环之间通过连接结构套接或收纳束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扭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包括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所述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分别经加工成型为具有扭矩并保持连续不断,所述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具有相对应构成每一个完整扭环的部分环结构,所述第一弹性材料和和第二弹性材料相对应的部分环结构经连接结构固定从而形成每一个完整的扭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扭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为同一个弹性材料的两个部分,两个部分经加工成型为具有扭矩并保持连续不断,两个部分具有相对应构成每一个完整扭环的部分环结构,相对应的部分环结构经连接结构固定从而形成每一个完整的扭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扭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单元中,位于扭力单元最两端的扭环的连接结构采用焊接或粘接方式替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扭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是将所述弹性材料扭成类似于“8”字型、用连接结构套接“8”字型相叠位置并使得位于连接结构内的相叠的弹性材料部分之间相互具有活动的空间;所述弹性材料包括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第一弹性材料和第二弹性材料的其中一端相接,各自的另一端以相反的方向分别经由连接结构贯穿后相接;所述相接的位置与所述连接结构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扭环和第二扭环;所述相接是采用焊接或粘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或者采用连接结构连接,将弹性材料的两端相反方向分别穿过连接结构并折弯使卡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扭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的一端从连接结构由头到尾贯穿后扭成第一扭环再从所述连接结构由头到尾贯穿,然后扭成第二扭环并与弹性材料的另一端相接。
7.一种设有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扭力单元的扭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装置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扭力单元连接而得。
8.一种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扭力簧结构主体,所述扭力簧结构由若干个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扭力单元沿单一方向延伸连续设置而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支撑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扭力簧结构的伸展结构。
10.一种设置有权利要求8至9任一项所述支撑架的车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衣的宽度和长度与支撑架的宽度和张开后的长度相适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衣由支撑架与覆盖材料相结合构成。
CN201821692447.XU 2018-10-18 2018-10-18 一种扭力单元及装置和支撑架及设有支撑架的车衣 Active CN2099721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92447.XU CN209972148U (zh) 2018-10-18 2018-10-18 一种扭力单元及装置和支撑架及设有支撑架的车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92447.XU CN209972148U (zh) 2018-10-18 2018-10-18 一种扭力单元及装置和支撑架及设有支撑架的车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72148U true CN209972148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49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92447.XU Active CN209972148U (zh) 2018-10-18 2018-10-18 一种扭力单元及装置和支撑架及设有支撑架的车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721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9788A (zh) * 2018-10-18 2019-01-22 彭竞原 扭力单元和装置以及在制备车衣方面的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49788A (zh) * 2018-10-18 2019-01-22 彭竞原 扭力单元和装置以及在制备车衣方面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927793A (en) Self-deploying vehicle cover
US6485086B2 (en) Self-deploying vehicle cover with lock
CN107640098B (zh) 车顶行李架组件和车辆
US20060124164A1 (en) Collapsible, portable, easily deployed car cover
US7431375B1 (en) Cover for protecting windshield and windows from snow
US8028381B2 (en) Load bearing textile clamp
US20180290529A1 (en) Hail-resistant vehicle cover
US20110095561A1 (en) Folding roof cover for vehicles
US20170341588A1 (en) Motor vehicle and a multi-functional cover for same
US20120049562A1 (en) Sun Shade With Clinging Surface
CN209972148U (zh) 一种扭力单元及装置和支撑架及设有支撑架的车衣
EP3143898B1 (en) Anti-theft carrying bag with security and expansion panels and with carrying strap
US7159631B2 (en) Protective cover for motor vehicle
US2694812A (en) Combination utility bag and hood
US6484739B1 (en) Slidable door and sidewall associated with tents, awnings, and other protective enclosures
JP6608536B2 (ja) 折りたたみ式サンシェード
WO2020077686A1 (zh) 扭力单元和装置以及在制备车衣方面的应用
EP0768202A1 (en) Protective covering for vehicles, in particular against hail
CN111251851A (zh) 一种易铺盖快收纳的车衣
CN211869136U (zh) 一种易铺盖快收纳的车衣
US10611226B2 (en) Quick-deploying car cover
US20030066551A1 (en) Slidable door and sidewall associated with tents, awnings, and other collapsible protective enclosures
EP3560373B1 (en) Cut-proof anti-theft bag construction
CN2656191Y (zh) 车辆篷套结构
CN2343021Y (zh) 轿车防护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