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65941U - 一种气囊式颈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囊式颈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65941U
CN209965941U CN201920522573.9U CN201920522573U CN209965941U CN 209965941 U CN209965941 U CN 209965941U CN 201920522573 U CN201920522573 U CN 201920522573U CN 209965941 U CN209965941 U CN 2099659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low
neck
air bag
pillow body
air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5225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矫世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ao Boo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ao Boo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ao Boot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ao Boo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52257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65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659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659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囊式颈枕,包括:具有弹性性能的枕体,设置在枕体内部,且沿着枕体的结构设置的空腔,以及填充在空腔内的气囊,气囊被枕体包覆;气囊内部设置有拉筋,拉筋用于控制所述气囊在充满气的状态下,其纵向截面为非圆形。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式颈枕,由于枕体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及内部填充有气囊,使得该颈枕柔软度适中,并且由于该气囊内部设置有拉筋来控制气囊的纵向截面为非圆形,与传统的不设拉筋的气囊颈枕相比,本实用新型颈枕的纵向截面为非圆形的结构设计,可使颈枕的最高点接触用户的头部或腮部,使用户的头部尽可能的可保持自然直立的状态,避免造成肌肉拉伸、颈椎压迫等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气囊式颈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气囊式颈枕。
背景技术
颈枕,是套在颈部的一种枕头,可保护颈椎。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的颈椎在保持自然生理曲线的状态下是最为舒服的状态。但是现有的颈枕,整体比较软,不具有一定的承托能力,达不到支撑头部的效果,使用者的头部仍具有较大的倾斜角度,造成肌肉拉伸,并且压迫颈椎,使用者使用后整体感受较差,而且经常处于这种状态,会增大患颈椎病的风险。虽然,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采用相对较硬的材料制成的颈枕,可以改善支撑效果,但是这些颈枕收纳不方便,不便于携带。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气囊式颈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颈枕无法有效支撑用户头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囊式颈枕,其中,包括:具有弹性性能的枕体,设置在所述枕体内部,且沿着所述枕体的结构设置的空腔,以及填充在所述空腔内的气囊,所述气囊被所述枕体包覆;所述气囊内部设置有拉筋,所述拉筋用于控制所述气囊在充满气的状态下,其纵向截面为非圆形。
优选地,所述枕体设置成U型枕体;所述空腔在所述U型枕体的内部且沿着所述U型枕体的形状设置,形成U型空腔;所述气囊设置成与所述U型空腔的形状匹配的U型气囊。
优选地,所述拉筋设置在所述气囊内部靠近颈部的侧面以及远离颈部的侧面上,并通过所述拉筋的牵引控制所述气囊内部靠近颈部的侧面以及远离颈部的侧面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气囊的纵向截面牵引成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拉筋包括从所述气囊的一端横向延伸到另一端,且与所述气囊的纵向截面垂直的横向拉筋;
或者,设置在所述气囊内部,且与所述气囊的纵向截面平行的纵向拉筋。
优选地,所述拉筋为采用弹性材料或者非弹性材料制得的拉筋,且拉筋与拉筋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气囊内部靠近颈部的侧面上设置的拉筋与拉筋之间的间距小于气囊内部远离颈部的侧面上所设置的拉筋与拉筋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气囊上还设置有充放气口,所述充放气口与气嘴连接,所述气嘴与按压充气装置或者电动充气装置中的任意一种连接。
优选地,所述气嘴穿过枕体,并外露在所述枕体的外表面上。
优选地,所述枕体采用记忆棉、海绵以及人造棉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得的枕体。
优选地,所述枕体额外表面上还套设有一可拆卸连接的外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囊式颈枕,由于枕体具有弹性以及内部填充有气囊,使得该颈枕柔软度适中,并且由于该气囊内部设置有拉筋来控制气囊的纵向截面为非圆形,与传统的不设拉筋的气囊颈枕相比,本实用新型颈枕的纵向截面为非圆形的结构设计,可使颈枕的最高点接触用户的头部或腮部使用户的头部尽可能的可保持自然直立的状态,避免造成肌肉拉伸、颈椎压迫等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式颈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式颈枕的气囊被完全包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式颈枕的气囊底部外露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式颈枕中气囊内部的纵向拉筋设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式颈枕中气囊内部的横向拉筋设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式颈枕中气囊的纵向截面第一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式颈枕中气囊的纵向截面第二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囊式颈枕,具体如图1所示。该气囊式颈枕包括一枕体10,该枕体10中设置有一个空腔,在该空腔内设置有一气囊20(本实施例中气囊20用虚线表示),该气囊20沿着枕体10的结构进行设置,也就是说,该枕体10从头至尾内部均设置有气囊20。本实施例中的枕体10为U型结构、L型结构等,优选地,本实施例采用U型结构,空腔在所述U型的枕体10的内部且沿着所述U型的枕体10的形状设置,形成U型空腔,由于气囊20是沿着枕体10的结构设置的,因此该U型空腔内设置的气囊20也为U型的,以使气囊20的形状与空腔的形状匹配。本实施例中,气囊20可以是完全被枕体10覆盖的(如图2中所示),以保证气囊20不外露,有利于保护气囊20。当然,也可以是气囊20的底部外露的形式,如图3中所示,图3中的枕体10包覆气囊20的其他表面,但是不包覆气囊20的底面(即使用时,气囊20的底面与用户的肩部接触)。
进一步地,为了解决现有的一些颈枕整体偏硬,使用不便等问题。本实施例中的枕体10采用具有弹性性能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采用记忆棉、海绵以及人造棉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得。由于枕体10具有一定的弹性,且枕体10内部还填充有气囊20,使得该颈枕的柔软度适中,方便用户使用。并且,为了避免颈枕在使用的过程中,气囊20在枕体10内部的空腔内活动,造成气囊20跑偏或者褶皱,从而影响用户的情况,本实施例中的枕体10内部的空腔的尺寸与气囊20在充满气的状态下的尺寸设置成相同,这样就可以保障气囊20在满气的状态下能够恰好嵌在空腔内。或者,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枕体10的空腔的尺寸设置成略小于气囊20在充满气的状态下的尺寸,由于枕体10是具有一定的弹性材料制成,即便其内部空腔的尺寸略小,但是由于其材料特性,可以略微被撑大,气囊20在充满气的状态下仍然可以容纳在空腔中,同样可以保证气囊20在空腔中不随意活动,保证颈枕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由于现有的大多数颈枕都采用柔软的材质制成,这样当用户在使用颈枕时,由于颈枕过于柔软,不能很好的支撑用户头部,使得头部的倾斜角较大,容易造成肌肉拉伸、压迫颈椎等风险。但是,如果采用较硬的材料制成,虽然可以改善支撑头部的效果,但也正是因为硬度的存在,使得用户在使用上很不方便。而本实施例中的颈枕所采用的是具有弹性性能(如记忆棉材料)的枕体以及内部的气囊20组成的,气囊20在满气状态下是呈柔软而不塌陷变形的状态,因此两者的结合使得颈枕柔软度适中,不会呈现过度柔软的现象。此外,为了解决有效支撑用户头部的问题,本实施例中在气囊20内部设置有拉筋210(如图4和图5中所示),拉筋210是用于控制气囊20在充满气的状态下,其纵向截面呈非圆形,由于气囊20的纵向截面为非圆形,而枕体10是贴合气囊20进行包覆的,也就是说枕体10的纵向截面的形状与气囊20的纵向截面的形状是是一样的,因此整个颈枕的纵向截面也是呈非圆形的。因此在使用时,用户的头部就与颈枕上靠近颈部的侧面(非圆弧侧面)上的高点接触,从而更好地支撑用户的头部,使头部尽可能地保持直立的状态,避免出现肌肉拉伸。
具体地,由于现有的颈枕的纵向截面基本都是属于圆形,其纵向截面都为圆形,当用户使用该颈枕时,用户的头部与颈枕的接触处位于圆形纵向截面的切线位置处,且接触处为点接触,并且用户的头部与颈枕的接触为非高点,易造成一定的倾斜角。加之现有颈枕的柔软性,更加容易使得用户的头部出现倾斜角过大等现象。为了解决该问题,参照图4和图5,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气囊20内部设置拉筋210,该拉筋210可以设置成图3中所示的纵向拉筋(图3中的纵向虚线),该纵向拉筋是平行与所述气囊20的纵向截面的(纵向截面如6所示);也可以设置成图5中所示的横向拉筋(图5中的横向虚线),该横向拉筋是沿着气囊20的一端横向延伸至另一端,并垂直于气囊20的纵向截面。通过拉筋210的作用,将原本纵向截面呈圆形的气囊20牵引成非圆形,使得用户在使用该颈枕时,用户的头部与气囊20的接触处不是点接触,提高颈枕的支撑性。
进一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拉筋210的设置方式不同,使得气囊20的纵向截面的形状也是不同的。由于本实施例中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使用户头部与颈枕的接触处为高点接触,避免头部出现倾斜角的问题。本实施例中的拉筋210是设置在气囊20内部靠近颈部的侧面以及远离颈部的侧面上,并通过所述拉筋210的牵引控制所述气囊20内部靠近颈部的侧面以及远离颈部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具体如图6和图7中所示,在图6和图7中分别是在气囊20内部设置有横向拉筋210(即图6中的横向虚线)和纵向拉筋210(图7中的纵向虚线),由于拉筋210的牵引力,将所述气囊20内部靠近颈部的侧面以及远离颈部的侧面之间的距离进行控制,使气囊20的纵向截面牵引成三角形或者近似于三角形。以图6中的横向拉筋210为例,从图6中可以看出,气囊20内部设置有拉筋210,该拉筋210可以分成三段,每一段拉筋210均将气囊20上靠近颈部的原本呈圆弧形的侧面牵引成平面,从而将原本呈圆形的纵向截面改变成三角形。而枕体10是贴合气囊20进行包覆的,因此整个颈枕的纵向截面的形状也为三角形,如图6中所示。当用户使用该颈枕时,用户的头部与颈枕上靠近颈部的侧面接触,即与三角形的侧面接触,图6中三角形截面的左侧面,从图6中可以明显看出,该侧面为立面,这样用户的头部就与该侧面的高点接触,与传统的不设拉筋的气囊颈枕相比,可以更好地支撑用户的头部,保证用户的头部保持一种直立状态。并且,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纵向截面为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用户在使用该颈枕时不但可以实现更好地支撑头部的效果,而且还更加稳定,不易从颈部滑落。本实施例的三角形界面同样是可以采用纵向拉筋或者横向拉筋去实现的,所达到的效果是一样的。同样地,本实施例中的气囊20靠近颈部的一个侧面的斜度(即三角形截面的边的斜度)也是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自主设计的。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拉筋210可以是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也可以是采用非弹性材料制成。在具体设置时,拉筋210是间隔设置的,即拉筋210与拉筋210之间是存在一定的间距的。由于拉筋210是通过牵引将气囊20的截面由圆形牵引成三角形,因此拉筋210所设置的位置处会有所凹陷,通过间隔设置的方式,也就出现凹陷与凹陷呈间隔状态,这样可以有利于气囊20与枕体10的空腔之间存在空隙(即因为凹陷的存在),当用户在长时间使用该颈枕后,由于枕体10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就会按照气囊20的表面凹陷位置出现相同成熟的凹陷,从而使得枕体10上具有均匀且间隔设置的凹陷,这些凹陷可以用来排气,避免用户因长时间的使用而造成的闷热感。较佳地,本实施例中气囊20内部靠近颈部的侧面上设置的拉筋210与拉筋210之间的间距小于气囊20内部远离颈部的侧面上所设置的拉筋210与拉筋210之间的间距,也就是说,气囊20内部靠近颈部的侧面上所设置的拉筋210要比远离颈部的侧面上设置的拉筋210更加密,使得靠近颈部的侧面更好地和用户的颈部贴合。当然,本实施例还可以将同一个侧面上的拉筋210的疏密程度设置地不一样,如U型的气囊20的统一侧面的弯折处的拉筋210设置的更加密(即此处拉筋210与拉筋210之间的间距更小),该侧面的其他部位的拉筋210间距设置的更大,由于气囊20充气,使得颈枕在使用的时候更容易卡合在用户的颈部,并且颈枕的两个弯折处由于气囊20上设置的更加密的拉筋210的作用,使的两个弯折处更好地与用户的颈部贴合。
优选地,为了提供更好地的支撑效果,本实施例中将枕体10的两端(即使用时紧贴用户头部的部分)的尺寸设置的比其他部分的尺寸大,由于尺寸更大,因此枕体10的两端就能更还好地支撑用户头部,保持用户的头部直立。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气囊20上还可以设置充放气口220,该充放气口220(如图1中所示)与气嘴连接,气嘴上设置有气阀。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气嘴是穿过枕体10,并且外露在枕体10的外表面上,方便对气囊进行充放气。该气嘴可以与按压充放气装置或者电动充放气装置连接,从而实现按压充放气或者电动充放气,当用户需要收纳该颈枕时,只需将气囊20中的气体放出,枕体10本身具有弹性,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对颈枕进行收纳。当然,本实施例中还可以直接用嘴吹气,同样可以实现对气囊20的充气。
较佳地,本实施例中的气囊式颈枕还可以依据不同用户的颈部长度差异设置不同的型号,例如可以设置成小号、中号以及大号三种型号,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型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囊式颈枕,包括:具有一定弹性性能的枕体,设置在所述枕体内部,且沿着所述枕体的结构设置的空腔,以及填充在所述空腔内的气囊,所述气囊被所述枕体包覆;所述气囊内部设置有拉筋,所述拉筋用于控制所述气囊在充满气的状态下,其纵向截面为非圆形。本实用新型的气囊式颈枕,由于枕体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及内部填充有气囊,使得该颈枕柔软度适中,并且由于该气囊内部设置有拉筋来控制气囊的纵向截面为非圆形,与传统的不设拉筋的气囊颈枕相比,本实用新型颈枕的纵向截面为非圆形的结构设计,可使颈枕的最高点接触用户的头部或腮部,使用户的头部尽可能的可保持自然直立的状态,避免造成肌肉拉伸、颈椎压迫等风险。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气囊式颈枕,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弹性性能的枕体,设置在所述枕体内部,且沿着所述枕体的结构设置的空腔,以及填充在所述空腔内的气囊,所述气囊被所述枕体包覆;所述气囊内部设置有拉筋,所述拉筋用于控制所述气囊在充满气的状态下,其纵向截面为非圆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设置成U型枕体;所述空腔在所述U型枕体的内部且沿着所述U型枕体的形状设置,形成U型空腔;所述气囊设置成与所述U型空腔的形状匹配的U型气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式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设置在所述气囊内部靠近颈部的侧面以及远离颈部的侧面上,并通过所述拉筋的牵引控制所述气囊内部靠近颈部的侧面以及远离颈部的侧面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气囊的纵向截面牵引成三角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囊式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包括:从所述气囊的一端横向延伸到另一端,且与所述气囊的纵向截面垂直的横向拉筋;
或者,设置在所述气囊内部,且与所述气囊的纵向截面平行的纵向拉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囊式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筋为采用弹性材料或者非弹性材料制得的拉筋;并且拉筋与拉筋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式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内部靠近颈部的侧面上设置的拉筋与拉筋之间的间距小于气囊内部远离颈部的侧面上所设置的拉筋与拉筋之间的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上还设置有充放气口,所述充放气口与气嘴连接,所述气嘴与按压充气装置或者电动充气装置中的任意一种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囊式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嘴穿过枕体,并外露在所述枕体的外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采用记忆棉、海绵以及人造棉中的任意一种材料制得的枕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式颈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外表面还套设有一可拆卸连接的外套。
CN201920522573.9U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气囊式颈枕 Active CN2099659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2573.9U CN209965941U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气囊式颈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522573.9U CN209965941U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气囊式颈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65941U true CN209965941U (zh) 2020-01-21

Family

ID=692581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522573.9U Active CN209965941U (zh) 2019-04-17 2019-04-17 一种气囊式颈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659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66446B (zh) 用于支撑人体颈部和头部的支撑器
CN102210520A (zh) 具备头发插入槽的颈枕
CN204521094U (zh) 颈椎牵引器
US20070283495A1 (en) Pillow for Localized Support of the Head
CN203153100U (zh) 高度可调式头枕
RU2014127692A (ru)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ия в подушках и относящиеся к подушкам
CN108968570A (zh) 一种智能枕头组件
CN206745095U (zh) 一种桌上睡枕
CN209965941U (zh) 一种气囊式颈枕
CN206150991U (zh) 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可调节座椅靠背
KR20100134244A (ko) 높이조절이 가능한 기능성 베개
KR101787439B1 (ko) 기능성 베개
JP3140457U (ja)
CN103070584A (zh) 高度可调式头枕
KR20180077894A (ko) 다기능 베개 조립체
KR101042100B1 (ko) 머리 받침구
CN212261740U (zh) 一种气垫
CN206166466U (zh) 一种睡眠枕头
CN207462441U (zh) 一种骨科用引流管固定靠垫
CN209252289U (zh) 颈椎枕
CN214415091U (zh) 一种人工工学设计记忆棉垫
CN214711856U (zh) 枕头
CN218922158U (zh) 一种防护枕及充气式防护枕
CN218164791U (zh) 一种颈椎固定枕
CN213721184U (zh) 一种可调高度的枕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