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63945U - 一种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和数字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和数字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63945U
CN209963945U CN201920656492.8U CN201920656492U CN209963945U CN 209963945 U CN209963945 U CN 209963945U CN 201920656492 U CN201920656492 U CN 201920656492U CN 209963945 U CN209963945 U CN 209963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isolation
power supply
pin
digital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65649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辉
丁开发
李秀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urope Lu Tong Electronic Ltd By Shar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urope Lu Tong Electronic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urope Lu Tong Electronic Ltd By Share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urope Lu Tong Electronic Ltd By Share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65649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63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63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639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和数字电源,包括:DSP控制器、隔离驱动电路、自举电路、开关电路、主变压器、以及反馈环路;DSP控制器的驱动输出端与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隔离驱动电路的自举控制端连接自举电路,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开关电路的控制端,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主变压器的原边,主变压器的副边连接反馈环路的输入端,反馈环路的输出端连接DSP控制器的检测端。该开机电路可在数字电源执行正常的开机软启动流程之前,执行开机预启动流程,可以有效降低数字电源初级开关管在开机过程中的电气应力,提高数字电源的整机可靠性,延长数字电源的寿命,并有效降低数字电源的故障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和数字电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字电源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和数字电源。
背景技术
数字开关电源是为了克服现代电源的复杂性而提出的,它实现了数字和模拟技术的融合,提供了很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具备直接监视、处理并适应系统条件的能力,能够满足几乎任何电源要求。数字电源还可以通过远程诊断以确保持续的系统可靠性,实现故障管理、过电压(流)保护、自动冗余等功能。由于数字电源的集成度很高,系统的复杂性并不随功能的增加而增加过多,外围器件很少(数字电源的快速响应能力还可以降低对输出滤波电容的要求),减少了占板面积,简化了设计制造流程。同时数字电源的自动诊断、调节的能力使调试和维护工作变得轻松。
而且数字开关电源中的LLC变换器因原边MOSFET ZVS开通,输出充电二极管ZCS关断,没有反向恢复问题,开关损耗小。适合应用于高频化、高功率密度设计。数字LLC已经作为一种优秀的拓扑方案被业界所广泛的接受和使用。
但同样地,随着数字开关电源在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市场对电源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寿命长,极低的故障率等。因此,对于电源内部零件的应力有了更严格的降额要求,以提高数字开关电源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和数字电源,以提高数字电源内部开关管在开机过程的电气应力,满足数字电源高可靠性、低故障率性能的要求,同时还可延长数字电源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包括DSP控制器、隔离驱动电路、自举电路、开关电路、主变压器、以及反馈环路;
所述DSP控制器的驱动输出端与所述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隔离驱动电路的自举控制端连接所述自举电路,所述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变压器的原边,所述主变压器的副边连接所述反馈环路的输入端,所述反馈环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DSP控制器的检测端;
所述DSP控制器,用于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
所述隔离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输出隔离驱动信号至所述自举电路和所述开关电路,以及接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驱动信号输出隔离驱动信号至所述开关电路;
所述自举电路,接收所述隔离驱动电路输出的隔离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隔离驱动信号进行自举充电;
所述开关电路,接收所述隔离驱动电路根据所述第二驱动信号输出的隔离驱动信号、并根据该隔离驱动信号输出信号至所述主变压器;
所述主变压器,接收所述开关电路输出的信号、并产生主输出电压;
所述反馈环路,在所述主变压器产生主输出电压时,采集所述主输出电压并反馈给所述DSP控制器。
其中,所述自举电路包括:充电电容、充电电阻和充电二极管,所述隔离驱动电路包括隔离驱动IC,所述隔离驱动IC包括第十四引脚和第十六引脚;
所述隔离驱动IC的第十四引脚连接所述充电电容的第二端,所述充电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充电二极管的阴极,所述充电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充电电阻的第二端,所述充电电阻的第一端接工作电压;所述隔离驱动IC的第十六引脚连接所述充电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充电电容的第一端;
所述隔离驱动IC的第十四引脚和第十六引脚为所述隔离驱动电路的自举控制端。
其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所述隔离驱动电路包括隔离驱动IC,所述隔离驱动IC包括第九引脚、第十引脚、第十四引脚、第十五引脚;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引脚,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高电平,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四引脚,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引脚;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还连接所述主变压器的原边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和所述主变压器的原边的第二输入端共同连接所述第九引脚;
所述隔离驱动IC的第十引脚和第十五引脚为所述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为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的连接端为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
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均为MOS管。
其中,还包括:第一滤波电路;
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第一滤波电容和第一滤波电阻;
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隔离驱动IC的第一引脚,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滤波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隔离驱动IC的第一引脚,所述第一滤波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其中,还包括:第二滤波电路;
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第二滤波电容和第二滤波电阻;
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隔离驱动IC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滤波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隔离驱动IC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二滤波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其中,还包括:第三滤波电路;
所述第三滤波电路包括第四滤波电容和第五滤波电容;
所述第四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隔离驱动IC的第十一引脚,所述第四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隔离驱动IC的第十一引脚,所述第五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均为PWM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小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占空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数字电源,包括以上所述的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数字电源的开机方法,包括:
上电后,检测数字电源的主变压器的原边和副边是否满足开机条件;
若是,使能数字电源的反馈环路开机标志位;
判断是否检测到数字电源的反馈环路的运行标志位;
若是,根据所述运行标志位判断所述反馈环路是否满足运行条件;
若是,执行开机预启动流程;
若否,执行开机软启动流程。
其中,所述开机条件包括:
所述主变压器的原边的PFC电压正常,且所述主变压器的副边开机位为低电平。
其中,所述反馈环路是否满足运行条件包括:
所述反馈环路是否为第一次运行。
其中,所述执行开机预启动流程包括:
以第一驱动信号驱动自举电路进行自举充电;
判断自举电路是否充电完成;
若是,执行开机软启动流程。
其中,所述执行开机软启动流程包括:
检测所述主变压器的副边主输出电压;
根据所述副边主输出电压,获得第二驱动信号;
基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驱动所述主变压器的原边,使所述主变压器的副边主输出电压线性增加。
其中,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小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和数字电源,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包括:DSP控制器、隔离驱动电路、自举电路、开关电路、主变压器、以及反馈环路;DSP控制器的驱动输出端与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隔离驱动电路的自举控制端连接自举电路,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开关电路的控制端,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主变压器的原边,主变压器的副边连接反馈环路的输入端,反馈环路的输出端连接DSP控制器的检测端。该开机电路可在数字电源执行正常的开机软启动流程之前,执行开机预启动流程,可以有效降低数字电源初级开关管在开机过程中的电气应力,提高数字电源的整机可靠性,延长数字电源的寿命,并有效降低数字电源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的逻辑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隔离驱动电路和自举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DSP控制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数字电源的开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开关电路中的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驱动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目前的数字电源在整个软启动过程中,DSP控制器为实现输出的平衡上升以及故障检测,从输出驱动脉冲开始,反馈环路始终贯穿整个过程,而由于隔离驱动电路的作用,开关电路中的开关管会存在驱动信号丢失的情况,使得没有能量输送到输出,反馈环路会因此突然调宽驱动信号,造成开关电路中的开关管的应力相对较高,降低数字电源的整机可靠性。
为了解决数字电源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该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可以使得数字电源在开机的软启动前期,由DSP控制器11进行控制使得数字电源先执行开机预启动流程,并在执行完开机预启动流程后,反馈环路111才参考到数字电源的软启动过程中,以使数字电源开始执行正常的开机软启动流程,实现真正的软启动,有效减轻整个开机过程中数字电源的初级开关管的电气应力,提高数字电源的整机可靠性,有效延长数字电源的寿命,并有效降低数字电源的故障率。
具体的,参考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一实施例的逻辑框图。
如图1所示,该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可以包括:DSP控制器11、隔离驱动电路12、自举电路13、开关电路14、主变压器15、以及反馈环路111。
其中,DSP控制器11的驱动输出端与隔离驱动电路12的输入端连接,隔离驱动电路12的自举控制端连接自举电路13,隔离驱动电路12的输出端连接开关电路14的控制端,开关电路14的输出端连接主变压器15的原边,主变压器15的副边连接反馈环路111的输入端,反馈环路111的输出端连接 DSP控制器11的检测端。
DSP控制器11用于在数字电源正常上电后,检测数字电源中的主变压器 15的原边和副边,并判断主变压器15的原边和副边是否具备开机条件,并在确定主变压器15的原边和副边具备开机条件时,使能数字电源的反馈环路111 开机标志位,以使得数字电源进入软启动的准备。进一步地,DSP控制器11 还用于在完成对反馈环路111的开机标志位使能后,检测反馈环路111的运行标志位,并在检测到反馈环路111的运行标志位时,根据该运行标志位判断反馈环路111的运行条件,如果反馈环路111的运行条件满足预启动流程的运行条件时,控制数字电源执行开机预启动流程,否则控制数字电源执行开机软件启动流程。
其中,DSP控制器11控制数字电源执行开机预启动流程过程中,输出的是第一驱动信号,在控制数字电源执行开机软启动流程过程中,输出的是第二驱动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DSP控制器11输出的第一驱动信号小于第二驱动信号,且在DSP控制器11在完成第一驱动信号的输出后,才输出第二驱动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均为PWM信号,其中,第一驱动信号的占空比远小于第二驱动信号的占空比。一般地,第一驱动信号可以为5%~20%之间的小PWM方波,优选15%的的小PWM方波。
隔离驱动电路12,用于接收DSP输出的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并对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进行隔离处理,并根据第一驱动信号输出隔离驱动信号用于驱动自举电路13,完成数字电源在开机过程中的自举功能;以及根据第二驱动信号输出隔离驱动信号以驱动开关电路14,向主变压器15 输出信号,以使主变压器15的输出端产生主输出电压。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隔离驱动电路12可以包括隔离驱动IC,其中,隔离驱动IC可以实现对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的隔离处理,以及实现自举功能。
自举电路13,用于根据隔离驱动电路12输出的隔离驱动信号进行自举充电,完成自举功能。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举电路13可以由电容、电阻、和二极管实现。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该自举电路13可以包括充电电容CC90、充电电阻CR84和充电二极管CD25。在自举充电过程中,隔离驱动电路12输出隔离驱动信号至自举电路13,给自举电路13中的充电电容CC90进行充电。
开关电路14,用于接收隔离驱动电路12经过隔离处理后输出的隔离驱动信号,并根据所接收的隔离驱动信号输出能量至主变压器15的原边。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关电路14可以由开关管实现。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该开关电路14可以包括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预启动流程过程中,第一开关管Q1滞后于第二开关管Q2,且在预启动流程过程中,自举电路13根据隔离驱动电路 12输出的隔离驱动信号执行自举充电,并在自举充电完成后,完成第二开关管Q2的自举功能,而第一开关管Q1在第二开关管Q2自举完成后才接收到驱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均可以采用MOS 管。
反馈环路111,用于采集主变压器15的副边的主输出电压,并将所采集到的信号反馈给DSP控制器11,DSP控制器11根据反馈环路111反馈的信号输出第二驱动信号至隔离驱动电路12,使数字电路执行正常的开机软启动流程,线性增加主输出电压的基准。
其中,反馈环路111在数字电源的开机预启动流程过程中,不参与该过程,DSP控制器11不会对主输出电压的基准进行调整,也不做环路计算,而是输出第一驱动信号给隔离驱动电路12,由隔离驱动电路12输出隔离驱动信号给第二开关管Q2和自举电路13。当自举电路13完成自举充电后,DSP控制器11才输出第二驱动信号至隔离驱动电路12,同时使能反馈环路111,使反馈环路111参与到数字电源的正常开机软启动流程中。
可选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馈环路111可以内置于DSP控制器11中。
需要说明的是,隔离驱动电路12对第一开关管Q1的驱动是直入直出的,而对于第二开关管Q2的驱动是需要等待自举线路充电完成的。因此,当第一开关管Q1有驱动时、且直到第二开关管Q2驱动完成时,间隔一定时间,即 DSP控制器11输出的驱动信号经过隔离驱动电路12后,隔离驱动电路12输出隔离驱动信号给第一开关管Q1,执行对第一开关管Q1的驱动,同时给自举电路13充电,并在自举电路13充电完成后再对第二开关管Q2进行驱动,其中,自举电路13的充电时间取决于充电电容CC90的大小,而充电电容CC90 的大小关系到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驱动频率以及第一开关管 Q1和第二开关管Q2自身的等效电容参数,所以在软启动过程中,DSP控制器11虽然同时送出PWM驱动信号,但是经过隔离驱动电路12后,第二开关管Q2的驱动会比第一开关管Q1的驱动提前,且在第二开关管Q2的驱动过程中由于没有参量输出到主变压器15,主变压器15没有输出,而本实用新型通过DSP控制器11在第二开关管Q2的驱动过程中,采用较小的PWM驱动信号(第一驱动信号)对第二开关管Q2进行驱动,同时在对第二开关管Q2 的驱动过程中,控制反馈环路111不参考该过程,并使反馈环路111等待第二开关管Q2的自举驱动完成之后再参考到软启动过程中,实现了真正的软启动,且还可以有效减轻整个过程中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电气应力。
其中,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的驱动波形如图6所示,从图6中可以看出,第一开关管Q1的驱动滞后于第二开关管Q2的驱动,DSP控制器11 输出数个周期的很小、且占空比很窄的PWM方波信号(第一驱动信号),提前完成图2中自举电路13中的充电电容CC90的充电。其中,送出的周期数以及占空比的大小要视实际参数而调整,在T0~T1的过程中,反馈环路111不参与反馈调节,输出的增益误差累计值不计入此驱动占空比。待自举电路13 充电完成后,第一开关管Q1与第二开关管Q2都能正常输出驱动波形时,软启动的反馈机制加入,即反馈环路111参与反馈调节,输出在上升到需求范围的过程中(T1~T2),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驱动波形的有效缓慢调节增加,谐振腔能量逐渐增大,避免出现占空比突变,谐振电容以及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功率体二极电流不会突然变大而导致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应力异常,从而有效降低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电气应力。
且在第二开关管Q2自举完成后,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的驱动信号是逐渐增大的,
参考图2至图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自举电路13包括:充电电容CC90、充电电阻CR84和充电二极管CD25,隔离驱动电路12包括隔离驱动IC,隔离驱动IC包括第十四引脚和第十六引脚。
其中,隔离驱动IC的第十四引脚连接充电电容CC90的第二端,充电电容CC90的第一端连接充电二极管CD25的阴极,充电二极管CD25的阳极连接充电电阻CR84的第二端,充电电阻CR84的第一端接工作电压;隔离驱动IC的第十六引脚连接充电二极管CD25的阴极和充电电容CC90的第一端;隔离驱动IC的第十四引脚和第十六引脚为隔离驱动电路12的自举控制端。
该实施例中,隔离驱动IC还包括第九引脚、第十引脚、第十四引脚、第十五引脚。
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连接第十五引脚,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连接高电平(HV),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连接第十四引脚,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连接第十引脚;第一开关的第三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还连接主变压器15的原边的第一输入端,第二开关管Q2 的第三端和主变压器15的原边的第二输入端共同连接第九引脚;隔离驱动IC 的第十引脚和第十五引脚为隔离驱动电路12的输出端。
其中,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和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为开关电路14 的控制端,第一开关的第三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的连接端为开关电路 14的输出端。
进一步地,隔离驱动IC的第1引脚连接DSP控制器11的第1引脚,隔离驱动IC的第2引脚连接DSP控制器11的第64引脚。
在该实施例中,DSP控制器11的第十七引脚通过电阻CR115连接主变压器15的副边,通过第十七引脚检测主变压器15的主输出电压。
进一步地,该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一滤波电路。
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第一滤波电容和第一滤波电阻。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隔离驱动IC的第一引脚,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一滤波电阻的第一端连接隔离驱动IC的第一引脚,第一滤波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该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二滤波电路。
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第二滤波电容和第二滤波电阻。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隔离驱动IC的第二引脚,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二滤波电阻的第一端连接隔离驱动IC的第二引脚,第二滤波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该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还可以包括:第三滤波电路。
第三滤波电路包括第四滤波电容和第五滤波电容;第四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隔离驱动IC的第十一引脚,第四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接地,第五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隔离驱动IC的第十一引脚,第五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DSP控制器11具体可以用于执行以下运行:
在数字电源上电后,检测主变压器15的原边和副边是否满足开机条件;
若是,使能数字电源的反馈环路111开机标志位;
判断是否检测到反馈环路111的运行标志位;
若是,根据运行标志位判断反馈环路111是否满足运行条件;
若是,执行开机预启动流程;
若否,执行开机软启动流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根据预置的反馈环路111的运行标志位判断,并在反馈环路111满足运行条件时执行开机预启动流程,使数字电源进入预启动,并在预启动完成后控制数字电源执行开机软启动流程。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开关管的电气应力,提高整机可靠性。
参考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字电源的开机方法,该数字电源的开机方法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实现。
具体的,如图5所示,该数字电源的开机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上电后,检测数字电源的主变压器15的原边和副边是否满足开机条件。
可选的,数字电源的开机条件为:主变压器15的原边的PFC电压正常,且主变压器15的副边开机位为低电平。
步骤S2、若是,使能数字电源的反馈环路111开机标志位。
在数字电源满足开机条件时,通过使能反馈环路111的开机标志位,可以使数字电源进入软启动准备状态。
步骤S3、判断是否检测到数字电源的反馈环路111的运行标志位。
可选的,反馈环路111的运行标志位用于标识反馈环的运行状态。如反馈环路111第一次运行,反馈环路111第二次运行等。
步骤S4、若是,根据运行标志位判断反馈环路111是否满足运行条件。
可选的,反馈环路111是否满足运行条件包括:反馈环路111是否为第一次运行。
步骤S5、若是,执行开机预启动流程。
可选的,执行开机预启动流程包括:
S51、以第一驱动信号驱动自举电路13进行自举充电。
可选的,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驱动信号可以为5个15%的PWM方波信号。
S52、判断自举电路13是否充电完成。
其中,判断自举电路13是否充电完成可以由DSP控制器11自主判断,一般地,DSP控制器11可以根据第一驱动信号的输出时间进行判断,即DSP 控制器11可以以设定时间向隔离驱动电路12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当输出时间达到设定时间即判定自举电路13充电完成。
S53若是,执行开机软启动流程。
步骤S6、若否,执行开机软启动流程。
可选的,执行开机软启动流程包括:
S60、检测主变压器15的副边主输出电压;
S61、根据副边主输出电压,获得第二驱动信号;
S62、基于第二驱动信号驱动主变压器15的原边,使主变压器15的副边主输出电压线性增加。
具体的过程为:反馈环路111参与软启动过程,采集主变压器15的主输出电压并反馈给DSP控制器11,DSP控制器11控制反馈环路111反馈的信号进行环路计算,输出第二驱动信号给隔离驱动电路12,使主变压器15的主输出电压的基准线性增加,数字电源进行正常的开机软启动流程,最终完成软启动,达到正常稳态输出。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数字电源,该可以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其在进行软启动过程时,可以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数字电源的开机方法,从而可以使得数字电源的满足开机条件时,先根据DSP 控制器11对反馈环路111的开机标志位进行使能,使数字电源进入软启动准备,并根据反馈环路111的运行标志位判定反馈环路111为第一次运行时,控制数字电源进入预启动流程,此时,不会对主变压器15的主输出电压基准增加,也不做环路计算,由DSP输出第一驱动信号进行驱动,执行预启动,并在完成预启动后,根据反馈环路111的反馈信号输出第二驱动信号,线性增加主输出电压的基准,使数字电源进入正常的开机软启动流程,从而使得数字电源在开机过程中,对初级开关管的应力进行有效改善,降低开关管的电气应力,有效提升数字电源的整机可靠性。
以上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此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DSP控制器、隔离驱动电路、自举电路、开关电路、主变压器、以及反馈环路;
所述DSP控制器的驱动输出端与所述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隔离驱动电路的自举控制端连接所述自举电路,所述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变压器的原边,所述主变压器的副边连接所述反馈环路的输入端,所述反馈环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DSP控制器的检测端;
所述DSP控制器,用于输出第一驱动信号和第二驱动信号;
所述隔离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驱动信号输出隔离驱动信号至所述自举电路和所述开关电路,以及接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驱动信号输出隔离驱动信号至所述开关电路;
所述自举电路,接收所述隔离驱动电路输出的隔离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隔离驱动信号进行自举充电;
所述开关电路,接收所述隔离驱动电路根据所述第二驱动信号输出的隔离驱动信号、并根据该隔离驱动信号输出信号至所述主变压器;
所述主变压器,接收所述开关电路输出的信号、并产生主输出电压;
所述反馈环路,在所述主变压器产生主输出电压时,采集所述主输出电压并反馈给所述DSP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举电路包括:充电电容、充电电阻和充电二极管,所述隔离驱动电路包括隔离驱动IC,所述隔离驱动IC包括第十四引脚和第十六引脚;
所述隔离驱动IC的第十四引脚连接所述充电电容的第二端,所述充电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充电二极管的阴极,所述充电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充电电阻的第二端,所述充电电阻的第一端接工作电压;所述隔离驱动IC的第十六引脚连接所述充电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充电电容的第一端;
所述隔离驱动IC的第十四引脚和第十六引脚为所述隔离驱动电路的自举控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所述隔离驱动电路包括隔离驱动IC,所述隔离驱动IC包括第九引脚、第十引脚、第十四引脚、第十五引脚;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引脚,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高电平,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十四引脚,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引脚;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还连接所述主变压器的原边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和所述主变压器的原边的第二输入端共同连接所述第九引脚;
所述隔离驱动IC的第十引脚和第十五引脚为所述隔离驱动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为所述开关电路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的连接端为所述开关电路的输出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均为MOS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滤波电路;
所述第一滤波电路包括第一滤波电容和第一滤波电阻;
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隔离驱动IC的第一引脚,所述第一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一滤波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隔离驱动IC的第一引脚,所述第一滤波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滤波电路;
所述第二滤波电路包括第二滤波电容和第二滤波电阻;
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隔离驱动IC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二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滤波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隔离驱动IC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二滤波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滤波电路;
所述第三滤波电路包括第四滤波电容和第五滤波电容;
所述第四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隔离驱动IC的第十一引脚,所述第四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五滤波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隔离驱动IC的第十一引脚,所述第五滤波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和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均为PWM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信号的占空比小于所述第二驱动信号的占空比。
10.一种数字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
CN201920656492.8U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和数字电源 Active CN209963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6492.8U CN209963945U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和数字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656492.8U CN209963945U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和数字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63945U true CN209963945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44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656492.8U Active CN209963945U (zh) 2019-05-09 2019-05-09 一种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和数字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639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1191A1 (zh) * 2022-01-07 2023-07-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举电路驱动方法及装置、控制器、用电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1191A1 (zh) * 2022-01-07 2023-07-1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举电路驱动方法及装置、控制器、用电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4859B (zh) 开关电源控制装置及包含该控制装置的反激式开关电源
CN102130596B (zh) 一种宽输入电压范围的开关变换器
CN101183825A (zh) 防止过载和饱和的开关电源装置及ic
CN106787739B (zh) 产生时序的供电控制电路和电源电路
CN110460239B (zh) 一种有源钳位反激变换器
CN108809197B (zh) 交错式pfc控制电路及电机驱动电路
CN101170278B (zh) 一种桥式软关机电路
CN105186850A (zh) 防止变换器关机后重启动的电路及相应的变换器
CN209963945U (zh) 一种数字电源的开机电路和数字电源
CN109256942A (zh) 一种适用于原边反馈反激变换器的自适应启动电路
CN201207579Y (zh) 电池充电器
CN203660911U (zh) 反激式ac-dc转换器
CN111817416A (zh) 无线充电系统开机控制方法、装置及无线充电系统
CN203691245U (zh) 一种用于反激变换器的同步整流控制器
CN110224580A (zh) 一种数字电源的开机方法、开机电路和数字电源
CN110831284B (zh) 一种led驱动电源及其控制器
CN108952347B (zh) 一种电磁锁解锁电路及应用其的充电枪
CN216390802U (zh) 一种电表开关电源电路
CN206614115U (zh) 一种电火花脉冲电源
CN201821077U (zh) 一种过流保护电路
CN208571920U (zh) 一种补偿电路
CN105680707A (zh) 隔离型同步整流控制电路的同步整流芯片保护方法和同步整流芯片
CN201239845Y (zh) 单端正激逆变式电焊机控制装置
CN101540544B (zh) 一种用于对直流/直流变换器的续流管进行驱动控制的电路
CN109980912A (zh) 一种简易的软启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