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63425U - 一种开关同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关同轴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63425U
CN209963425U CN201920887207.3U CN201920887207U CN209963425U CN 209963425 U CN209963425 U CN 209963425U CN 201920887207 U CN201920887207 U CN 201920887207U CN 209963425 U CN209963425 U CN 209963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elastic terminal
coaxial connector
terminal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8720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8720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63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63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634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关同轴连接器,包括绝缘基座和导电外壳,导电外壳包覆于绝缘基座外侧;还包括安装于绝缘基座内腔中的第一弹性端子和第二弹性端子,第一弹性端子和第二弹性端子之间设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插头插入内腔中并依次与第一弹性端子和第二弹性端子相抵触,分别实现第一触点的分离和第二触点的分离。若其中一个弹性端子出现失效变形时,另一个弹性端子仍能继续保持接触,可提高关同轴连接器信号传输的可靠稳定性。第一弹性端子和第二弹性端子之间设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即第一弹性端子和第二弹性端子之间具有两条连接线路,可降低第一弹性端子和第二弹性端子之间的接触电阻,提高开关同轴连接器信号传输的可靠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开关同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同轴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开关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手机、路由器、智能音箱、智能手表、智能游戏手柄、AR/VR眼镜等包含射频通信模块的电子设备上,广泛使用带开关同轴连接器来检查高频电路。带开关同轴连接器不仅在正常情况下可以高性能地连接内部收发电路和附属天线,同时在出厂检验时,也能断开内部收发电路与附属天线的连接,将收发电路切换连接到检查装置中进行相关射频指标方面的检测。
目前市场上的开关同轴连接器,普遍采用动态端子+静态端子的方法来进行信号切换。动态端子具有活动部,可以活动,静态端子,不可活动。目前的开关同轴连接器有以下两个缺点:端子容易压坏,导致不回弹。现在的开关同轴连接器由于小型化限制,端子无法设计得很大,尺寸太小导致很脆弱,当插头插入力度过大时,或者插入行程过长时,端子的弹臂容易变形,导致在插头拔出后,无法回弹,无法和另一个端子重新建立连接,信号传输异常。由于开关同轴连接器顶部是有开孔的,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会有粉尘杂物等掉入到连接器内部,附在端子上,由于端子是扁平设计,粉尘容易堆积在端子的头部接触区,从而导致端子之间接触不良,使得开关同轴连接器信号连接传输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关同轴连接器,以解决现有开关同轴连接器信号连接稳定性差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关同轴连接器,包括绝缘基座和导电外壳,所述导电外壳包覆于所述绝缘基座外侧;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绝缘基座内腔中的第一弹性端子和第二弹性端子,所述第一弹性端子和所述第二弹性端子之间设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插头插入所述内腔中并依次与所述第一弹性端子和所述第二弹性端子相抵触,分别实现所述第一触点的分离和所述第二触点的分离。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焊接片、第一静止臂和第一活动臂,所述第一焊接片为L型,所述第一静止臂和所述第一焊接片围成一个U型抵触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臂与所述第一静止臂相垂直,所述第一活动臂的端部设有第一触点Ⅰ。
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焊接片、第二静止臂和第二活动臂。
优选的,所述第二静止臂上靠近所述第二活动臂的一端设有第一触点Ⅱ,所述第一触点Ⅰ和所述第一触点Ⅱ相抵触、形成所述第一触点。
优选的,所述第二活动臂的端部设有第二触点,所述第二活动臂部分插入所述抵触槽内;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静止臂的底部相抵触、形成所述第二触点。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臂上设有避让凹槽,所述避让凹槽上方设有抵触端子;所述第二活动臂的一侧设有抵触片,所述抵触片部分伸入到所述避让凹槽内;所述插头插入所述内腔中、依次与所述抵触端子和所述抵触片相抵触。
优选的,所述避让凹槽和所述抵触端子的材质均为塑胶、通过注塑工艺与所述第一活动臂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绝缘基座内设有相连通的插入槽和插入孔,所述插头自所述插入槽和所述插入孔伸入到所述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导电外壳外侧设有卡扣槽,其用于连接所述插头的外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关同轴连接器,包括绝缘基座和导电外壳,所述导电外壳包覆于所述绝缘基座外侧;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绝缘基座内腔中的第一弹性端子和第二弹性端子,所述第一弹性端子和所述第二弹性端子之间设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插头插入所述内腔中并依次与所述第一弹性端子和所述第二弹性端子相抵触,分别实现所述第一触点的分离和所述第二触点的分离。本实用新型的开关同轴连接器包括第一弹性端子和第二弹性端子,若其中一个弹性端子出现失效变形时,另一个弹性端子仍能继续保持接触,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开关同轴连接器信号传输的可靠稳定性,增加了开关同轴连接器的使用寿命。第一弹性端子和第二弹性端子之间设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即第一弹性端子和第二弹性端子之间具有两条连接线路,可以有效降低第一弹性端子和第二弹性端子之间的接触电阻,有效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开关同轴连接器信号传输的可靠稳定性。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上,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开关同轴连接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关同轴连接器的第一弹性端子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开关同轴连接器的第二弹性端子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开关同轴连接器的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开关同轴连接器的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开关同轴连接器的绝缘基座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开关同轴连接器的绝缘基座的一种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开关同轴连接器的导电外壳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图1-图8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开关同轴连接器包括绝缘基座10和导电外壳20,导电外壳20包覆于绝缘基座10外侧;还包括安装于绝缘基座10内腔11中的第一弹性端子30和第二弹性端子40,第一弹性端子30和第二弹性端子40之间设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插头50插入内腔11中并依次与第一弹性端子30和第二弹性端子40相抵触,分别实现第一触点的分离和第二触点的分离。
本实施例的开关同轴连接器包括第一弹性端子30和第二弹性端子40,若其中一个弹性端子出现失效变形时,另一个弹性端子仍能继续保持接触,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本实施例的开关同轴连接器信号传输的可靠稳定性,增加了开关同轴连接器的使用寿命。第一弹性端子30和第二弹性端子40之间设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即第一弹性端子30和第二弹性端子40之间具有两条连接线路,可以有效降低第一弹性端子30和第二弹性端子40之间的接触电阻,有效提高本实施例的开关同轴连接器信号传输的可靠稳定性。
第一弹性端子30具有弹性,可以横向移动;第二弹性端子40具有弹性,可以纵向移动。当插头50插入内腔11中、先与第一弹性端子30相抵触,使得第一弹性端子30横向移动、实现第一触点的分离;插头50继续插入与第二弹性端子40相抵触,可以实现插头50与第二弹性端子40之间的信号传输;插头50继续插入可以挤压第二弹性端子40向下移动、实现第二触点的分离,从而可以使得第一弹性端子30和第二弹性端子40断开接触,信号只从第二弹性端子40传输到插头50,从而可以实现本实施例的开关同轴连接器的开关作用。
本实施例中,插头50是竖直向下插入到内腔11中的,第一弹性端子30的形变移动方向与插头50的插入方向相垂直,第一弹性端子30的形变量只与插头50的直径有关,与插头50的插入力度和插入深度无关;因此,第一弹性端子30失效变形的可能性很小,可以提高本实施例的开关同轴连接器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第一弹性端子3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焊接片31、第一静止臂32和第一活动臂33,第一焊接片31通过SMT工艺与主板相连接,第一焊接片31为L型,第一静止臂32和第一焊接片31围成一个U型抵触槽34。
第一静止臂32不动,第一活动臂33可以横向移动,第一活动臂33与第一静止臂32相垂直,从而有利于第一活动臂33进行横向移动。
第二弹性端子40可以为铜材质的一体件,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焊接片41、第二静止臂42和第二活动臂43,第二焊接片41通过SMT工艺与主板相连接,第二静止臂42不动,第二活动臂43可以纵向(上下)移动。
第一活动臂33的端部设有第一触点Ⅰ35,第二静止臂42上靠近第二活动臂43的一端设有第一触点Ⅱ44,第一触点Ⅰ35和第一触点Ⅱ44相抵触、形成第一触点。
第二活动臂43的端部设有第二触点45,第二活动臂43部分插入抵触槽34内;第二触点45与第一静止臂32的底部相抵触、形成第二触点。
第一活动臂33上设有避让凹槽36,避让凹槽36上方设有抵触端子37;第二活动臂43的一侧设有抵触片46,抵触片46部分伸入到避让凹槽36内;优选的,抵触片46为半圆形,可以便于抵触片46纵向移动,且可以便于避让凹槽36对抵触片46进行避让。
插头50插入内腔11中、依次与抵触端子37和抵触片46相抵触。具体的,插头50插入内腔11中先和抵触端子37相抵触,插头50给抵触端子37施加作用力,使得第一活动臂33进行横向移动(对应图5中,第一活动臂33向左移动),从而可以使得第一触点Ⅰ35和第一触点Ⅱ44分离,即实现第一触点的分离。插头50继续插入、可以和抵触片46相抵触,实现插头50与第二弹性端子40之间的信号传输;插头50继续插入挤压抵触片46向下移动,可以使得第二触点45与第一静止臂32的底部相分离、即实现第二触点的分离;从而,可以使得第一弹性端子30和第二弹性端子40断开接触,信号只从第二弹性端子40传输到插头50,从而可以实现本实施例的开关同轴连接器的开关作用。
避让凹槽36和抵触端子37的材质均为塑胶、通过注塑工艺与第一活动臂33一体成型,第一焊接片31、第一静止臂32和第一活动臂33的材质为铜。
绝缘基座10的材质为绝缘材料,例如塑胶。绝缘基座10内设有相连通的插入槽12和插入孔13,插头50自插入槽12和插入孔13插入并伸入到内腔11中。插入槽12为圆形倒角结构,可以对插头50的插入起到导向、定位作用。
导电外壳20外侧设有卡扣槽21,其用于和插头50的外壳相卡扣连接。导电外壳20的材质为具有导电性材料,例如铁;导电外壳20的作用是包裹住绝缘基座10、第一弹性端子30和第二弹性端子40,起到屏蔽和隔离作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下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下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开关同轴连接器,包括绝缘基座和导电外壳,所述导电外壳包覆于所述绝缘基座外
侧;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绝缘基座内腔中的第一弹性端子和第二弹性端子,所述第一弹性端子和所述第二弹性端子之间设有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
插头插入所述内腔中并依次与所述第一弹性端子和所述第二弹性端子相抵触,分别实现所述第一触点的分离和所述第二触点的分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焊接片、第一静止臂和第一活动臂,
所述第一焊接片为L型,所述第一静止臂和所述第一焊接片围成一个U型抵触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活动臂与所述第一静止臂相垂直,所述第一活动臂的端部设有第一触点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弹性端子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焊接片、第二静止臂和第二活动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静止臂上靠近所述第二活动臂的一端设有第一触点Ⅱ,所述第一触点Ⅰ和所述第一触点Ⅱ相抵触、形成所述第一触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活动臂的端部设有第二触点,所述第二活动臂部分插入所述抵触槽内;
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静止臂的底部相抵触、形成所述第二触点。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开关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活动臂上设有避让凹槽,所述避让凹槽上方设有抵触端子;
所述第二活动臂的一侧设有抵触片,所述抵触片部分伸入到所述避让凹槽内;
所述插头插入所述内腔中、依次与所述抵触端子和所述抵触片相抵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开关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避让凹槽和所述抵触端子的材质均为塑胶、通过注塑工艺与所述第一活动臂一体成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基座内设有相连通的插入槽和插入孔,所述插头自所述插入槽和所述插入孔伸入到所述内腔中。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外壳外侧设有卡扣槽,其用于连接所述插头的外壳。
CN201920887207.3U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开关同轴连接器 Active CN209963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87207.3U CN209963425U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开关同轴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87207.3U CN209963425U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开关同轴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63425U true CN209963425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47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87207.3U Active CN209963425U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开关同轴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634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29131Y (zh) 电连接器端子
KR100491682B1 (ko) 스위치가 붙은 동축 커넥터
US6607400B1 (en) Low profile RF connector assembly
JP4945596B2 (ja) スイッチ付き同軸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US6994566B2 (en) Circuit board 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9103646B (zh) 电连接器
CN108321572B (zh) 电连接器
US803387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 terminal with cutout receiving deprressed contact arm
US7794253B2 (en) Coaxial connector with a new type of contact
KR101802731B1 (ko) 스위치 부착 동축 커넥터
CN108711692B (zh) 电连接器
US6322397B1 (en) Miniaturized power jack with high normal force
KR101223515B1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전기 커넥터 조립체
KR200306068Y1 (ko) 전기카드 커넥터
US9236695B2 (en) Coaxial connector
US20040175978A1 (en) Connector with switching function
CN102347575A (zh) 检查用同轴连接器和插座
CN112467438A (zh) 电连接器
US20110059655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elasticity contacts
CN108879162B (zh) 电连接器
US1129644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circuit boards and circuit-board-moun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17832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142803A (en) Coaxial antenna connector for mobile phone
US793148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new type of contacts
CN209963425U (zh) 一种开关同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