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51510U - 嵌甲矫正装置 - Google Patents

嵌甲矫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51510U
CN209951510U CN201822028181.5U CN201822028181U CN209951510U CN 209951510 U CN209951510 U CN 209951510U CN 201822028181 U CN201822028181 U CN 201822028181U CN 209951510 U CN209951510 U CN 209951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grown nail
adhesive tape
clamping column
tape
ho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0281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shuita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8220281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51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51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51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嵌甲矫正装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嵌甲矫正装置的安装和拆卸的便捷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嵌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卡柱的粘贴带,所述卡柱从所述粘贴带上凸起;拉带,所述拉带上形成有孔;以及具有沿纵向延伸的开口的套钩,所述套钩与所述拉带的一端相连接,其中,所述粘贴带的卡柱能够穿入所述拉带的孔中或者从所述孔中脱离。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嵌甲矫正装置。

Description

嵌甲矫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嵌甲矫正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拆卸的嵌甲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嵌甲是一种指趾甲(包括指甲或趾甲)的甲缘或侧角嵌入甲沟皮肤,导致甲皱襞肿大的临床常见甲病,可继发感染引起甲沟炎,伴持续的疼痛。使患足负重困难而影响行走,进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嵌甲常发生在指趾甲的一侧,严重时双侧可同时发生。绝大多数嵌甲发生于足部的踇趾甲。嵌甲的发病因素主要为1.挤压、碰撞等机械性损伤使甲板侧缘更接近甲沟软组织而形成嵌甲,多见于青年学生;2.穿鞋不当、穿鞋过紧,多由穿尖头高跟鞋挤压足趾引起,趾甲侧缘受压而向甲沟软组织内生长,并摩擦软组织使之肿胀,使嵌甲加重;3.修甲过短过深,甲侧缘没有剪齐,部分位置剪得过短过深,使指趾甲像硬刺一样刺向甲沟里的软组织;4.长时间站立;5.厚甲症、甲真菌病和先天性指趾甲外翻等引起畸形甲的疾病;6.遗传因素。如果置之不理,任其恶化,甲周红肿继发肉芽组织增生,使侧甲皱襞肥厚覆盖甲板,加重嵌甲,进而甲沟炎进一步加重,导致整个指或趾溃烂流脓,患者疼痛难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作息。据临床表现,可将嵌甲分为4期。I期(炎症期)表现为轻度红斑、水肿、压痛,侧甲皱襞未高出或覆盖甲缘;II a期(脓肿期)表现为红斑、水肿、疼痛加剧,感觉过敏,有渗出和(或)感染,侧甲皱襞高出甲板但≤3mm或横向覆盖甲板但宽度≤3mm;II b期(脓肿期)和II a期相似,但侧甲皱襞肥厚高出甲板>3mm或横向覆盖甲板宽度>3mm;III期(增生期)表现为肉芽组织增生,侧甲皱襞肥厚,广泛覆盖甲板两侧;Ⅳ期(远端增生期)表现为甲板严重弯曲畸形,侧甲皱襞、远端甲皱襞严重增生肥厚,增生组织广泛覆盖甲板。
嵌甲的治疗包括保守的治疗和外科治疗两大类。外科手术主要针对IIb期以上的嵌甲,分为甲板和/或甲母质切除以及甲周软组织切除。甲母质的切除会导致甲板永久性的变窄。单纯甲板或软组织的切除只能暂时的治疗嵌甲,不能矫正指趾甲整个包入的弯曲性,容易复发。因此治疗嵌甲最佳的方案是在早期(IIB期之前)及早使用嵌甲矫正装置采用保守疗法矫正嵌甲,同时积极治疗甲沟炎,避免加重嵌甲。
一些现有的嵌甲矫正装置在使用时需要用绑带缠绕指(趾)头,并用绑绳穿孔固定绑带。如果长期使用,缠绕指(趾)头的绑带容易导致指(趾)头远端的缺血坏死。还一些现有的嵌甲矫正装置设置有多个锁套和螺杆,使用时安装较繁琐。另一些现有的嵌甲矫正装置并不能对嵌甲施加足够的矫正力,因此矫正效果不足。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嵌甲矫正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嵌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有卡柱的粘贴带,所述卡柱从所述粘贴带上凸起;
拉带,所述拉带上形成有孔;以及
具有沿纵向延伸的开口的套钩,所述套钩与所述拉带的一端相连接,
其中,所述粘贴带的卡柱能够穿入所述拉带的孔中或者从所述孔中脱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嵌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贴带的下表面具有胶层,使得所述下表面能够粘附在人的甲板上;或者
所述粘贴带的下表面能够粘附在涂覆有粘合剂的所述甲板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嵌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粘贴带的卡柱穿入所述拉带的孔中的情况下,所述卡柱能够防止所述拉带从所述卡柱脱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嵌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柱具有形成在所述卡柱上的凹槽;或者
所述卡柱的顶端朝着所述粘贴带的一侧延伸;或者
所述卡柱的顶端朝着所述粘贴带的两侧延伸;或者
所述卡柱具有朝着所述粘贴带的一侧弯曲的形状;或者
所述卡柱的顶端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卡柱的其他部分的横截面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嵌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钩的外表面上贴附有附加层,所述附加层包含由以下材料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纱布,水凝胶体,脱脂棉,无纺布,海绵,纤维体,以及其他能够吸收或存储液体的柔软材料。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嵌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带具有弹性,以及
所述拉带和所述套钩由选自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材料形成:塑料,硅胶,以及橡胶;以及
所述卡柱的高度为1至5毫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嵌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贴带具有多个卡柱,并且所述拉带上形成有多个孔,所述多个卡柱中的至少一部分卡柱能够分别穿入所述多个孔中的至少一部分孔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嵌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贴带上具有沿纵向排列的至少两排卡柱,每排卡柱具有至少一个卡柱,
其中最左侧的一排卡柱具有朝着右侧延伸的顶端或者具有朝着右侧弯曲的形状,以及最右侧的一排卡柱具有朝着左侧延伸的顶端或者具有朝着左侧弯曲的形状;以及
所述拉带上形成有沿纵向排列的至少一排孔,每排孔具有至少一个孔。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嵌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覆盖层,在所述粘贴带的卡柱穿入所述拉带的孔中的情况下,所述覆盖层覆盖所述卡柱。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嵌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钩与所述拉带的一端相连接的部分位于所述开口处或者所述开口附近。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嵌甲矫正装置能够通过将卡柱插入拉带中的孔或将卡柱从孔中脱离而方便地安装和拆卸,而不必如现有技术中那样拆卸锁套和螺杆。而且,通过将粘贴带粘贴在甲板上,能够容易地将嵌甲矫正装置固定在甲板上,并且能够实现对单侧嵌甲的矫正。通过调整套入卡柱上的不同的孔可以轻松地调整拉带的矫正力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可以使用剪刀等对拉带、套钩以及粘贴带中的一个或多个进行任意的修剪,因此可以使拉带、套钩以及粘贴带的形状和/或尺寸适合于个人的甲板。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拉带上的孔和粘贴带上的卡柱的数量和排列方式都不受任何限制,因此对拉带和粘贴带的修剪不会影响其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卡柱具有一定的高度并且能够在穿鞋时使用,因此鞋面能够对卡柱施加持续的向下压力,该压力能够与拉带对嵌甲的拉力一起实现对嵌甲的更强的矫正力和更好的矫正效果。同时,由于可穿鞋使用增加了可使用时间,因此能够有效地缩短矫正疗程。现有技术的嵌甲矫正装置由于缺少这种持续的向下压力,因此矫治力不足或者矫正效果不好。而且,现有技术中的装置不能在穿鞋时佩戴,因此可使用时间受到很大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套钩的外表面上贴附有附加层,该附加层包含能够吸收或存储液体的柔软材料,因此在对嵌甲进行矫正的同时,还能够同时保护嵌甲附近的皮肤或对甲沟炎皮损进行治疗。本公开方便安装和拆卸的特点使得在嵌甲所致甲沟炎急性脓肿期更方便换药治疗。现有技术缺少这种能够同时进行矫正和保护或治疗的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卡柱上形成有凹槽,或者粘贴带上形成有朝着不同方向的卡柱,或者卡柱的顶端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卡柱的其他部分的横截面面积,或者卡柱的顶端朝着粘贴带的两侧延伸,因此在对两侧嵌甲同时进行矫正时,能方便地固定两侧的拉带。
总之,本公开的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方便拆卸、矫正效果好、能同时治疗甲沟炎症的可适用于单侧和双侧的嵌甲矫正装置。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更为清楚。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嵌甲矫正装置的示意剖面图。
图2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嵌甲矫正装置的套钩的示意剖面图。
图3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嵌甲矫正装置的拉带的示意俯视图。
图4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嵌甲矫正装置的套钩和拉带的组装件的示意剖面图。
图5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嵌甲矫正装置的粘贴带的示意俯视图。
图6-8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嵌甲矫正装置的粘贴带的示意剖面图。
图9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嵌甲矫正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示意剖面图。
图10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嵌甲矫正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示意俯视图。
图11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嵌甲矫正装置的套钩的示意剖面图。
图12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嵌甲矫正装置的粘贴带的示意剖面图。
为了便于理解,在附图等中所示的各结构的位置、尺寸及范围等有时不表示实际的位置、尺寸及范围等。因此,本公开并不限于附图等所公开的位置、尺寸及范围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也就是说,本文中的结构及方法是以示例性的方式示出,来说明本公开中的结构和方法的不同实施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它们仅仅说明可以用来实施的本公开的示例性方式,而不是穷尽的方式。此外,附图不必按比例绘制,一些特征可能被放大以示出具体组件的细节。
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嵌甲矫正装置1的示意剖面图。嵌甲矫正装置1包括:带有卡柱40的粘贴带30,卡柱40从粘贴带30上凸起;拉带20,拉带20上形成有孔;以及具有沿纵向延伸的开口的套钩10,套钩10与拉带20的一端相连接。粘贴带30的卡柱40能够穿入拉带20的孔中,并且能够从所述孔中脱离。
图2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嵌甲矫正装置1的套钩10的示意剖面图。在图2中,套钩10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上延伸,因此呈中空的筒形状,并且具有沿纵向(即,图2中的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延伸的开口11。在实际使用时,套钩10用于钩住人的甲板的嵌甲侧,通过由上述拉带20对套钩10施加拉力,对甲板进行形状矫正。以下还将对此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尽管图2中套钩10的剖面形状被例示为圆形,但是套钩10的剖面形状可以是椭圆形、三角形、V形、矩形、U形、其他多边形以及其他任何规则或不规则的几何形状,只要套钩10能够起到钩住甲板的一侧的钩子的作用即可。例如,套钩10的剖面形状可以是缺少一条边或一条边的一部分的四边形、缺少一条边的一部分的三角形、带有开口的不规则曲线环形,等等。同样,套钩10的开口11的大小也不受限制,只要套钩10能够起到钩住甲板的一侧的钩子的作用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工具(例如,剪刀等)对套钩10进行修剪,以便调整套钩10的例如纵向长度,从而使得套钩10的形状和/或尺寸适合于个人的甲板。
图3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嵌甲矫正装置1的拉带20的示意俯视图。拉带20上形成有孔21。尽管图3示出了多个孔21,但是孔21的数量可以仅为一个。在一些实施例中,孔21可以排列成多排,每排孔21包括沿纵向(图3中所示的Y方向)排列的一个或多个孔。在图3中,例示了三排孔21,每排具有三个孔21。然而,这仅是示例,孔21的数量和排列方式实际上不受任何限制。
图4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嵌甲矫正装置1的套钩10和拉带20的组装件的示意剖面图。在图4中,套钩10与拉带20的一端相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套钩10与拉带20的一端相连接的部分位于开口11处,如图4所示。但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套钩10与拉带20的一端相连接的部分可以位于开口11附近,即,该连接部分可以与开口11偏离一段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拉带20可以由带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制成,该材料例如可以是塑料、硅胶、聚氯乙烯、橡胶、织物等任何合适的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套钩10可以由具有一定刚性的材料制成,该材料例如可以是塑料、树脂、硅胶、聚氯乙烯、橡胶、金属、硬纸浆等任何合适的材料。在一些实施例中,套钩10的材料的刚性比人的甲板大的刚性大或者相同,使得能够起到钩住甲板的作用。
拉带20和套钩10可以通过任何适当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包括缝合、熔合、胶粘、铆接、螺钉连接以及其他紧固件连接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拉带20和套钩10可以由同一种材料一体地形成。显然,拉带20和套钩10的连接方式不受任何限制,只要它们相互具有足够的连接力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工具(例如,剪刀等)对拉带20进行修剪,以便调整拉带20的长度和/或宽度等,从而使得拉带20的形状和/或尺寸适合于个人的甲板。图5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嵌甲矫正装置1的粘贴带30的示意俯视图。图6-8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嵌甲矫正装置1的粘贴带30的示意剖面图。粘贴带30上形成有卡柱40,卡柱40从粘贴带30上凸起。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柱40是柱形的,包括圆柱形、方柱形或任意其他柱形。此外,卡柱40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曲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柱40上形成有凹槽,如图6所示。在卡柱40穿入拉带20的孔中的情况下,所述凹槽能够起到防止拉带20从卡柱40脱离的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柱40具有朝着粘贴带30的一侧弯曲的形状,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柱40的顶端朝着粘贴带30的一侧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卡柱40具有近似“7”的形状,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柱40的顶端朝着粘贴带30的两侧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卡柱40具有近似“T”的形状。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柱40的顶端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卡柱40的其他部分的横截面面积,例如,卡柱40具有类似钉子的形状。
卡柱40的上述多种可能的几何形状都能够起到在卡柱40穿入拉带20的孔的情况下,防止拉带20从卡柱40脱离的作用。卡柱40的形状或结构并不限于这些形状或结构,而是可以具有任何其他防止拉带20从卡柱40脱离的形状或结构。例如,卡柱40上可以形成有螺纹、卡扣、夹具等。
粘贴带30上的卡柱40的数量可以仅为一个,也可以有多个。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柱40可以排列成多排,每排卡柱40包括沿纵向(图5中的垂直方向)排列的一个或多个卡柱。在图5中,例示了三排卡柱40,每排具有三个卡柱40。但是,卡柱40的数量和排列方式不受任何限制,只要其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卡柱40能够穿入拉带20的一部分或全部孔21中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柱的高度可以为1至5毫米。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柱的高度可以为2至4毫米。不过,卡柱的高度并不受此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粘贴带30的下表面具有胶层,使得所述下表面能够粘附在人的甲板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层上贴有离形纸,该离形纸可以避免胶层的粘性减弱或者粘贴在其他物体上。在需要使用粘贴带30时,可以将离形纸从粘贴带30上撕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粘贴带30的下表面也可以不具有胶层,而是可以粘附在涂覆有粘合剂的所述甲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工具(例如,剪刀等)对粘贴带30进行修剪,以便调整粘贴带30的长度和宽度以及形状等,从而使得粘贴带30的形状和/或尺寸适合于个人的甲板。图9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嵌甲矫正装置1在实际使用时的示意剖面图,图10是其示意俯视图。在实际使用嵌甲矫正装置1时,如图9所示,将粘贴带30粘贴在甲板50上,将套钩10套入并钩住人的甲板50的嵌甲侧(图9和10中,甲板50的右侧)。然后,将拉带20的一个或多个孔套入粘贴带30的一个或多个卡柱40中,从而拉带20相对于甲板50被固定,并通过套钩10对甲板50的嵌甲侧施加向上的矫正拉力。在不需要使用时,只需将拉带20从卡柱40中脱离,将套钩10从嵌甲侧取出,并将粘贴带30从甲板50撕离即可。
在图9中,作为示例,示出了3排孔21和3排卡柱40。不过,在图10中,作为示例,存在5排孔21和3排卡柱40,其中有3排孔21被卡柱40遮挡而不可见。图10中示出的多出的两排孔21可以用于在需要进一步拉紧拉带20时(例如,当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由于矫正作用,甲板50变得较平坦,因而拉带20变得稍微松弛时),将拉带20向左侧拉,并至少部分地更换套入卡柱40中的孔21,以达到所需的拉带20的张力。
粘贴带30以及其上的卡柱40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制成,只要粘贴带30能够粘贴在甲板上并提供足够的固定力,并且卡柱40能够对拉带20提供足够的拉力即可。
如图10所示,套钩10在嵌甲侧沿着嵌甲延伸,并将嵌甲套入套钩10中,从而能够在整个嵌甲的延伸方向上对嵌甲施加较为均匀的向上的拉力,由此能够起到将过于弯曲的嵌甲矫正为较平坦的矫正效果。同时,由于套钩10与甲板具有一定接触面积,或者至少进行线接触,而不是进行点接触,因此套钩10的拉力作用于较大范围的嵌甲上,因此不容易损伤甲板。而且,这种具有一定宽度的套钩10也不容易损伤人体的皮肤等软组织。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将套钩10套入嵌甲前,可以先使用前端为锥形或菱形的工具,将嵌甲的远端(趾或指的远端侧)撬起,然后将套钩10从所述远端侧套入嵌甲中,并通过该过程,将套钩10逐渐套入嵌甲的近端侧(较接近手臂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嵌甲矫正装置1的安装使用方法和拆卸方法都非常简单且便捷。而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可以容易地调节拉带20的张力(即,拉力),因此能够在无需更换或拆卸嵌甲矫正装置1的情况下,持续地实现足够的矫正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将嵌甲矫正装置1应用于脚趾时,可以在佩戴嵌甲矫正装置1的情况下穿上鞋,并且鞋面可以对卡柱40施加向下的持续压力,该压力可以通过粘贴带30最终作用于甲板50上,从而可以与拉带20通过套钩10对甲板50的嵌甲侧施加的向上的矫正拉力一起,对甲板50产生组合的矫正作用。由此能够进一步增强矫正效果,并大大缩短矫正时间。现有技术中的使用锁套和螺杆的嵌甲矫正装置不能在穿鞋时使用。与这种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嵌甲矫正装置大大延长了可使用的时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粘贴带30粘贴在甲板50的中央部分(例如,如图10所示)。在此情况下,鞋面对卡柱40施加的向下压力可以接近于沿着垂直向下的方向,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强矫正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嵌甲矫正装置1还可以包括覆盖层(未示出),在粘贴带30的卡柱40穿入拉带20的孔21中的情况下,覆盖层覆盖卡柱40,从而能够起到美观、遮盖的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穿鞋时使用嵌甲矫正装置1的情况下,覆盖层能够起到保护鞋和袜的内表面的作用。
图11是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嵌甲矫正装置1的套钩10的示意剖面图。如图11所示,该套钩10的外表面上还贴附有附加层12,该附加层12包含由以下材料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纱布,水凝胶体,脱脂棉,无纺布,海绵,纤维体,以及其他能够吸收或存储液体的柔软材料。在实际使用嵌甲矫正装置1时,该附加层12可以与患者的由嵌甲所导致的甲沟伤口皮肤接触,达到单纯外用药无法接触的伤口,从而可以有效保护伤口皮肤或者减轻患处的疼痛和炎症。在一些实施例中,附加层12的材料可以吸收患处渗出的体液,从而有助于缓解肿胀,减轻炎症。在一些实施例中,附加层12的材料中可以含有抗菌和/或止痛药物,从而在嵌甲矫正装置1矫正嵌甲的同时,还能够同时对甲沟炎皮损进行治疗,由此可以进一步加快患者的康复,迅速缓解甲沟的肿胀。
在以上结合图9和10的说明中,作为示例,描述了在甲板的一侧患有嵌甲的情况。显然,本公开的嵌甲矫正装置1也能够应用于在甲板的两侧同时患有嵌甲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只需要增加一个拉带20和一个套钩10即可。此时,一个拉带20和一个套钩10被应用于左侧嵌甲,而另一拉带20和另一套钩10被应用于右侧嵌甲。在一些实施例中,粘贴带30上可以仅形成有一个卡柱40,并且左侧拉带20上的孔和右侧拉带20上的孔都可以被套入该一个卡柱4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粘贴带30上可以形成有至少两个卡柱40,左侧拉带20上的孔和右侧拉带20上的孔可以共用所述至少两个卡柱40,也可以分别使用不同的卡柱40。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卡柱40上形成有凹槽或其他固定装置的情况下,单个卡柱40完全能够同时固定两条拉带20。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柱40上的凹槽被形成在卡柱40的左右两侧,从而使得能够便于同时固定两侧的拉带20。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柱40上的凹槽被形成在卡柱40的不同高度处,从而使得能够便于同时固定两侧的拉带20。
在一些实施例中,粘贴带30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卡柱40,所述至少两个卡柱40中的至少一个卡柱40具有朝着粘贴带30的一侧弯曲的形状或者其顶端朝着粘贴带30的一侧延伸,并且至少一个卡柱40具有朝着粘贴带30的另一侧弯曲的形状或者其顶端朝着粘贴带30的另一侧延伸。图12示出了具有朝着相反方向延伸的顶端的两个卡柱40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左侧拉带20上的孔可以被套入左侧卡柱40中,而右侧拉带20上的孔可以被套入右侧卡柱40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粘贴带30上具有沿纵向排列的至少两排卡柱40,每排卡柱具有至少一个卡柱40,其中最左侧的一排卡柱40具有朝着右侧延伸的顶端或者具有朝着右侧弯曲的形状,最右侧的一排卡柱40具有朝着左侧延伸的顶端或者具有朝着左侧弯曲的形状。在此情况下,拉带20上形成有沿纵向排列的至少一排孔,每排孔具有至少一个孔。此时,在针对双侧嵌甲应用本公开的嵌甲矫正装置1时,可以将左侧拉带20的至少一排孔套入粘贴带30上的朝着右侧的卡柱40,并将右侧拉带20的至少一排孔套入粘贴带30上的朝着左侧的卡柱40。由此,能够同时对两侧的拉带20进行固定。

Claims (11)

1.一种嵌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有卡柱的粘贴带,所述卡柱从所述粘贴带上凸起;
拉带,所述拉带上形成有孔;以及
具有沿纵向延伸的开口的套钩,所述套钩与所述拉带的一端相连接,
其中,所述粘贴带的卡柱能够穿入所述拉带的孔中或者从所述孔中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贴带的下表面具有胶层,使得所述下表面能够粘附在人的甲板上;或者
所述粘贴带的下表面能够粘附在涂覆有粘合剂的所述甲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粘贴带的卡柱穿入所述拉带的孔中的情况下,所述卡柱能够防止所述拉带从所述卡柱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柱具有形成在所述卡柱上的凹槽;或者
所述卡柱的顶端朝着所述粘贴带的一侧延伸;或者
所述卡柱的顶端朝着所述粘贴带的两侧延伸;或者
所述卡柱具有朝着所述粘贴带的一侧弯曲的形状;或者
所述卡柱的顶端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卡柱的其他部分的横截面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钩的外表面上贴附有附加层,所述附加层包含由以下材料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纱布,水凝胶体,脱脂棉,无纺布,海绵,纤维体,以及其他能够吸收或存储液体的柔软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带具有弹性,
所述拉带由选自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形成:塑料,橡胶,以及织物,
所述套钩由选自以下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形成:塑料,金属,橡胶,以及硬纸浆;以及
所述卡柱的高度为1至5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带具有弹性,
所述拉带由硅胶形成;
所述套钩由硅胶形成;以及
所述卡柱的高度为1至5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贴带具有一个卡柱,并且所述拉带上形成有多个孔,所述一个卡柱能够穿入所述多个孔中的一个孔中;或者
所述粘贴带具有多个卡柱,并且所述拉带上形成有多个孔,所述多个卡柱中的至少一个卡柱能够分别穿入所述多个孔中的至少一个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嵌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粘贴带上具有沿纵向排列的至少两排卡柱,每排卡柱具有至少一个卡柱,
其中最左侧的一排卡柱具有朝着右侧延伸的顶端或者具有朝着右侧弯曲的形状,以及最右侧的一排卡柱具有朝着左侧延伸的顶端或者具有朝着左侧弯曲的形状;以及
所述拉带上形成有沿纵向排列的至少一排孔,每排孔具有至少一个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嵌甲矫正装置还包括:
覆盖层,在所述粘贴带的卡柱穿入所述拉带的孔中的情况下,所述覆盖层覆盖所述卡柱。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甲矫正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套钩与所述拉带的一端相连接的部分位于所述开口处或者所述开口附近。
CN201822028181.5U 2018-12-04 2018-12-04 嵌甲矫正装置 Active CN209951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28181.5U CN209951510U (zh) 2018-12-04 2018-12-04 嵌甲矫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028181.5U CN209951510U (zh) 2018-12-04 2018-12-04 嵌甲矫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51510U true CN209951510U (zh) 2020-01-17

Family

ID=692339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028181.5U Active CN209951510U (zh) 2018-12-04 2018-12-04 嵌甲矫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5151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8625A (zh) * 2020-05-12 2020-08-25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一种嵌甲矫正器及其生产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8625A (zh) * 2020-05-12 2020-08-25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一种嵌甲矫正器及其生产方法
CN111568625B (zh) * 2020-05-12 2023-03-14 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一种嵌甲矫正器及其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14511B2 (en) System for treatment of plantar fasciitis
US3976066A (en) Skin protective device
JP4355364B1 (ja) 足の変形を伴う疾患を予防または治療するためのサポーター構造体
TWI606814B (zh) 足底筋膜支撐系統
CN1668249A (zh) 移动和拉伸整形组织的系统和方法
MXPA02010751A (es) Sistema y metodo para mover y estirar tejido plastico.
KR20140036150A (ko) 상처 또는 피부 치료 장치 및 방법
EP3531988B1 (en) Foot sleeve
KR102018136B1 (ko) 내향성 손발톱 교정장치
WO2009085890A2 (en) Medical device for skin with ultra-hydrophilic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CN209951510U (zh) 嵌甲矫正装置
BR112015023416B1 (pt) Dispositivos de tratamento de pele ou ferida com geometrias de borda variáveis
US20160310309A1 (en) Post-Operative Shoe And Method For Construction Thereof
US8475511B2 (en) Device for applying cold therapy to feet
US7008391B2 (en) Tool for corrective treatment of ingrown toenail
CN111265356A (zh) 嵌甲矫正装置
US20140213954A1 (en) Toe protecting cushion device
CN102548487A (zh) 防止创口分开用辅助具
US20170239097A1 (en) Total contact cast system and methods for safe and easy removal thereof
US20150085257A1 (en) Eye patch and related method
CN203790112U (zh) 嵌甲甲沟矫正装置
CN207734335U (zh) 踝足辅助行走器
US9655785B2 (en) Arch strap for treating heel pain
KR102335643B1 (ko) 발톱 관리용 테이프
KR20140139863A (ko) 손발톱 밴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