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49342U - 一种音频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音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49342U
CN209949342U CN201921177573.6U CN201921177573U CN209949342U CN 209949342 U CN209949342 U CN 209949342U CN 201921177573 U CN201921177573 U CN 201921177573U CN 209949342 U CN209949342 U CN 209949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coder
loudspeaker
rotary
audio device
adjus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7757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超
王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fang Goertek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7757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49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49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493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音频设备,其中,包括:主壳体、喇叭和旋转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主壳体上嵌装喇叭和旋转调节装置,使主壳体、喇叭和旋转调节装置设置为一个整体,将喇叭播放功能和通过旋转调节装置调节音量的功能设计为一体,打破传统的外置旋转控制按钮不能和整个音频设备外观相协调的设计瓶颈,同时兼顾喇叭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将旋转调节装置与喇叭电连接,用户可通过旋转调节装置调节喇叭的音量,甚至可以通过旋转调节装置控制喇叭播放歌曲的顺序,旋转调节装置可以选用编码器作为主要的调节控制部件,使整个音频设备控制旋钮实现小型化的优点,能够优化整个音频设备的外观。

Description

一种音频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音频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音频设备,例如音响,音响的音量调节均是采用设在音响外面的旋钮或按键给用户操作,采用旋转控制按钮来调节音响的喇叭音量,但外置的旋转控制按钮常不能和整个音响外观相协调,影响音响的整体外观。
即现有音频设备的音量控制按钮与喇叭是分开的,难以将喇叭与音量控制按钮一体化,在兼顾喇叭正常使用的前提下,难以优化整个调节控制按钮的外观,以及难以优化整个音频设备的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音频设备,旨在兼顾喇叭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解决难以将音量控制按钮与喇叭结合于一体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音频设备,包括:主壳体;喇叭,所述喇叭嵌装于主壳体上;旋转调节装置,所述旋转调节装置嵌装于主壳体上,所述旋转调节装置与喇叭电连接,所述旋转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喇叭的音量。
优选地,所述旋转调节装置包括: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主壳体上,所述电路板与喇叭电连接;编码器,所述编码器包括旋转环和编码器本体,所述旋转环设置于编码器本体上,所述编码器本体设置于电路板上且与电路板电连接;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编码器的旋转环传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通过编码器的旋转环旋转控制编码器本体。
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按钮内核,所述按钮内核设置有贯通按钮内核的导音口,所述导音口的孔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朝向所述编码器延伸的卡合凸起;所述编码器的旋转环的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槽,若干个所述卡合凸起与若干个卡槽一一对应,若干个所述卡合凸起与若干个卡槽相卡合。
优选地,所述编码器为中空编码器,所述喇叭的扩音口朝向编码器本体。
优选地,所述导音口的孔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凸起,若干个所述限位凸起用于在按钮内核设置于编码器的旋转环上时夹持所述旋转环并与编码器本体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罩,所述旋转罩设置于按钮内核上,所述旋转罩上设置有若干个扬声孔,若干个所述扬声孔与导音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按钮内核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凸起,若干个所述定位凸起与旋转罩的内周壁相抵接。
优选地,所述音频设备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盖板设置于按钮内核与编码器本体之间并与主壳体相盖合,若干个所述卡合凸起与若干个限位凸起均位于定位孔内。
优选地,所述盖板上且位于按钮内核的一侧设置有与旋转罩形状相同的环槽,所述旋转罩靠近按钮内核的一端限位于环槽内。
优选地,所述盖板位于主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条限位筋,若干条所述限位筋在盖板与主壳体相盖合后抵接于主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主壳体上嵌装喇叭和旋转调节装置,使主壳体、喇叭和旋转调节装置设置为一个整体,集齐喇叭播放功能和通过旋转调节装置调节音量的功能为一体,打破传统的外置旋转控制按钮不能和整个音频设备外观相协调的设计瓶颈,同时兼顾喇叭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将旋转调节装置与喇叭电连接,用户可通过旋转调节装置调节喇叭的音量,甚至可以通过旋转调节装置控制喇叭播放歌曲的顺序,旋转调节装置可以选用编码器作为主要的调节控制部件,使整个音频设备控制旋钮实现小型化的优点,能够优化整个音频设备的外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音频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音频设备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音频设备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N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音频设备一实施例的编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音频设备一实施例的按钮内核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音频设备一实施例的编码器与按钮内核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音频设备一实施例的编码器与按钮内核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音频设备一实施例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主壳体 20 喇叭
30 旋转调节装置 31 电路板
32 编码器 321 旋转环
322 编码器本体 33 按钮内核
331 卡合凸起 332 限位凸起
333 定位凸起 34 旋转罩
40 盖板 41 限位筋
A 导音口 B 卡槽
C 扬声孔 D 定位孔
E 环槽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 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音频设备。
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音频设备,下列以音响作为例子,该音频设备包括主壳体10;喇叭20,所述喇叭20嵌装于主壳体10上;旋转调节装置30,所述旋转调节装置30嵌装于主壳体10上,所述旋转调节装置30与喇叭20电连接,所述旋转调节装置30用于调节喇叭20的音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主壳体10上嵌装喇叭20和旋转调节装置30,使主壳体10、喇叭20和旋转调节装置30设置为一个产品,将喇叭20的播放功能和通过旋转调节装置30调节音量的功能设计为一体,打破传统的外置旋转控制按钮不能和整个音响外观相协调的设计瓶颈,同时兼顾喇叭20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将旋转调节装置30与喇叭20电连接,用户可通过旋转调节装置30调节喇叭20的音量,甚至可以通过旋转调节装置30控制喇叭20播放歌曲的顺序,旋转调节装置30可以选用编码器32作为主要的调节控制部件,当然,除了编码器32外,还可以是其他的调节控制部件,在此不作限定,因此,通过将喇叭20和旋转调节装置30嵌装在同一个主壳体10上,使整个音频设备控制旋钮实现小型化的优点,能够优化整个音频设备的外观。
具体的,所述旋转调节装置30包括:电路板31,所述电路板31固定于主壳体10上,所述电路板31与喇叭20电连接;编码器32,所述编码器32 包括旋转环321和编码器本体322,所述旋转环321设置于编码器本体322上,所述编码器本体322设置于电路板31上且与电路板31电连接;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编码器32的旋转环321传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通过编码器 32的旋转环321旋转控制编码器本体322。基于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编码器32作为调节音量大小的主要调节部件,而旋转机构可以采用旋钮等,将旋转装置与编码器32的旋转环321固定连接,由于编码器本体322与电路板31可通过导线或者直接焊接等方式进行电连接,而电路板3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喇叭20播放的主要控制电路,且电路板31与编码器本体322电连接,其中编码器的焊脚与电路板相关焊接点相互焊接,因此,用户可以通过旋转机构,控制旋转环321的转动角度,进而控制编码器本体322,通过电路板 31控制喇叭20播放和调节喇叭20的音量大小。
如图5至图8所示,具体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按钮内核33,所述按钮内核33设置有贯通按钮内核33的导音口A,所述导音口A的孔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朝向所述编码器32延伸的卡合凸起331;所述编码器32的旋转环 321的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槽B,若干个所述卡合凸起331与若干个卡槽B 一一对应,若干个所述卡合凸起331与若干个卡槽B相卡合。基于以上结构,为了便于用户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音频设备,优选将按钮内核33设置为圆环状,为了提高按钮内核33与编码器32的旋转环321之间的稳定性,按钮内核33 与编码器32的旋转环321之间采用卡合的方式固定连接,即,在编码器32 的旋转环321的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槽B,而导音口A的孔壁上则设置有若干个卡合凸起331,通过将若干个卡合凸起331与若干个卡槽B相互卡合,有些通用的编码器32在生产销售之前,就已经在其编码器32的旋转环321 上开设相应的卡槽B,则导音口A的孔壁可以根据该卡槽B设置相互配合的卡合凸起331,以上除了提高按钮内核33与编码器32的旋转环321之间的稳定性之外,还便于拆卸和安装按钮内核33与编码器32,因此。用户可以通过调节旋转机构的选择角度,通过按钮内核33调节编码器32的旋转环321的选择角度,进而控制喇叭20的音量大小。
具体的,所述编码器32为中空编码器,所述喇叭20的扩音口朝向编码器本体322。为了本实用新型音频设备结构更加优化,编码器32可以采用中空编码器,利用中空编码器的中空区域,优选将喇叭20设置于主壳体10上且位于该编码器32的下方,且喇叭20的扩音口朝向编码器本体322,当喇叭 20运行时,编码器32中部的中空区域则可以作为传递声音的通道。
具体的,所述导音口A的孔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凸起332,若干个所述限位凸起332用于在按钮内核33设置于编码器32的旋转环321上时夹持所述旋转环321并与编码器本体322相抵接。基于以上结构,通过若干个限位凸起332抵接于编码器本体322上,将按钮内核33作限位处理,并对编码器32的旋转环321进行夹持,保证按钮内核33与编码器32的旋转环321之间的稳定性,使用户旋转按钮内核33时更加平稳,保证按钮内核33转动的角度更加精确。
具体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罩34,所述旋转罩34设置于按钮内核 33上,所述旋转罩34上设置有若干个扬声孔C,若干个所述扬声孔C与导音口A相连通。进一步地,在按钮内核33上设置旋转罩34,作为保护按钮内核33的保护壳,同时也可以在旋转罩34设置若干个扬声孔C,使喇叭20的声音传递更加流畅;
作为另一个优选方案,旋转罩34上还可以设置刻度,便于用户精准调节音量的大小。
具体的,所述按钮内核33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凸起333,若干个所述定位凸起333与旋转罩34的内周壁相抵接。为了便于按钮内核33在与旋转罩34配合的时候能够同心配合,可以在按钮内核33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凸起333,使按钮内核33在与旋转罩34配合的时候,若干个定位凸起333抵接于旋转罩34的内周壁上,使按钮内核33与旋转罩34同轴、同心。
具体的,所述音频设备还包括:盖板40,所述盖板40设置有定位孔D,所述盖板40设置于按钮内核33与编码器本体322之间并与主壳体10相盖合,若干个所述卡合凸起331与若干个限位凸起332均位于定位孔D内。基于以上结构,通过在主壳体10上盖合一个盖板40,可以防止外部灰尘进入主壳体 10上,起到防尘效果,同时,也使本实用新型音频设备的外观更加优化、美观
具体的,所述盖板40上且位于按钮内核33的一侧设置有与旋转罩34形状相同的环槽E,所述旋转罩34靠近按钮内核33的一端限位于所述环槽E 内。在盖板40上设置环槽E,使旋转罩34位于环槽E上方,在旋转罩34长期使用后,旋转罩34会逐渐往编码器32的方向发生位移,并与盖板40抵接,进而影响旋转罩34的使用,通过该环槽E,旋转罩34的下端设置于环槽E,防止环槽与盖板40相抵接,影响旋转罩34的使用。
如图9所示,具体的,所述盖板40位于主壳体10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条限位筋41,若干条所述限位筋41在盖板40与主壳体10相盖合后抵接于主壳体10上。为了提高盖板40与主壳体10之间的稳定性,通过在盖板40位于盖板40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条限位筋41,使盖板40盖合于主壳体10后,若干条限位筋41与主壳体10相抵接,通过若干条限位筋41提高壳体与主壳体10 之间的摩擦力,保证盖板40与主壳体10之间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音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壳体;
喇叭,所述喇叭嵌装于主壳体内;
旋转调节装置,所述旋转调节装置嵌装于主壳体上,所述旋转调节装置与所述喇叭电连接,所述旋转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喇叭的音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节装置包括: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固定于主壳体上,所述电路板与喇叭电连接;
编码器,所述编码器包括旋转环和编码器本体,所述旋转环设置于编码器本体上,所述编码器本体设置于电路板上且与电路板电连接;
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与编码器的旋转环传动连接,所述旋转机构通过编码器的旋转环旋转控制编码器本体以调节喇叭的音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
按钮内核,所述按钮内核设置有贯通按钮内核的导音口,所述导音口的孔壁上设置有若干个朝向编码器延伸的卡合凸起;
所述编码器的旋转环的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卡槽,若干个所述卡合凸起与若干个卡槽一一对应,若干个所述卡合凸起与若干个卡槽相卡合。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为中空编码器,所述喇叭的扩音口朝向编码器本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口的孔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凸起,若干个所述限位凸起用于在按钮内核设置于编码器的旋转环上时夹持旋转环并与编码器本体相抵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音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包括:
旋转罩,所述旋转罩设置于按钮内核上,所述旋转罩上设置有若干个扬声孔,若干个所述扬声孔与导音口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音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内核的外周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凸起,若干个所述定位凸起与旋转罩的内周壁相抵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设备还包括:
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盖板设置于按钮内核与编码器本体之间并与主壳体相盖合,若干个所述卡合凸起与若干个限位凸起均位于定位孔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音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且位于按钮内核的一侧设置有与旋转罩形状相同的环槽,所述旋转罩靠近按钮内核的一端限位于环槽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音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位于主壳体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条限位筋,若干条所述限位筋在盖板与主壳体相盖合后抵接于主壳体上。
CN201921177573.6U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音频设备 Active CN209949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77573.6U CN209949342U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音频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77573.6U CN209949342U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音频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49342U true CN209949342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20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77573.6U Active CN209949342U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音频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493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88452B2 (en) Microphone cap and microphone
JP6688251B2 (ja) 操作装置
US4697283A (en) Telephone handset with integrated flux coil
US20120018243A1 (en) Headphones
KR20200135335A (ko) 음향 출력 장치
US20180184190A1 (en) Portable and multifunctional earset
CN209949342U (zh) 一种音频设备
CN207968799U (zh) 一种防水耳机
US20230092790A1 (en) Earphone
CN107690107A (zh) 一种组合式无线音箱
CN218387825U (zh) 一种耳机
CN204733337U (zh) 带手动机械调节声音机构的发声装置
CN206226664U (zh) 一种调音耳机
CN205596285U (zh) 一种蓝牙耳机
CN105451109B (zh) 一种可以用户端自由调节音效的入耳式耳机
KR20070013162A (ko) 회전 스피커를 갖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CN105704606A (zh) 一种蓝牙耳机
CN215529276U (zh) 多功能线控和耳机
CN215072911U (zh) 一种耳机线控及耳机
CN216437474U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213244366U (zh) 车载蓝牙装置和汽车
CN219802545U (zh) 一种带咪杆的耳机
TWM564875U (zh) Multi-function wireless karaoke microphone
CN211240029U (zh) 一种高灵敏度多功能智能音响
CN213244365U (zh) 车载蓝牙装置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