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48052U - 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 - Google Patents

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48052U
CN209948052U CN201921153731.4U CN201921153731U CN209948052U CN 209948052 U CN209948052 U CN 209948052U CN 201921153731 U CN201921153731 U CN 201921153731U CN 209948052 U CN209948052 U CN 2099480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ch
dielectric substrate
feed
microstrip antenna
metal p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5373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龙
李东升
吴金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 Expl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5373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480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480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480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该双极化微带天线包括介质基片、辐射金属贴片以及接地金属面,介质基片设有两个导电金属馈电过孔;辐射金属贴片位于介质基片的一表面,在该辐射金属贴片上设置有两个偏离辐射金属贴片中心的馈电端口,其通过两个导电金属馈电过孔穿过介质基片至介质基片的背面分别连接到收发机的接收和发射端口;接地金属面覆盖并贴紧介质基片的另一表面,其在两个馈电端口位置设置有隔离区以使馈电端口与接地金属面绝缘。本实用新型的双极化微带天线用于收发分离结构的5.8GHz移动传感器,直接使用单天线,获得收发分离的效果,该单天线并不需要额外端接电桥或者环形器,体积也比双天线小。

Description

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
背景技术
照明、安防、小家电和其它智能家居,会设置有移动物体检测的微波传感器的天线。
目前,5.8GHz移动物体检测的传感器天线主要有两大类方案:
1.一种是收发不隔离的单天线方案,单天线的方案由于收发不隔离,应用于收发分离的电路中必须外接电桥或者环形器以达到分离收发信号的目的。
2.另一种是收发分离的双天线方案,双天线方案可以直接分别端接到收发电路中,但双天线不可避免的体积要比单天线的大,相应的成本比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本实用新型直接使用单天线,利用两个馈点端口分别激励两个正交的辐射模式,本征模式的正交使得两个馈电端口天然隔离,获得收发分离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该双极化微带天线包括:
介质基片,设有两个导电金属馈电过孔;
辐射金属贴片,位于所述介质基片的一表面,在该辐射金属贴片上设置有两个偏离辐射金属贴片中心的馈电端口,其通过所述两个导电金属馈电过孔穿过所述介质基片至所述介质基片的背面分别连接到收发机的接收和发射端口;
接地金属面,覆盖并贴紧所述介质基片的另一表面,其在两个馈电端口位置设置有隔离区以使所述馈电端口与所述接地金属面绝缘。
进一步的,所述介质基片为FR4板或者微波介质板。
进一步的,两个馈电通孔与辐射金属贴片中心的连线成90度。
进一步的,所述辐射金属贴片包括圆形贴片、方形贴片的一种。
更进一步的,所述辐射金属贴片为圆形贴片,其直径为10~18mm。
更进一步的,所述辐射金属贴片为方形贴片,其边长为8~15mm。
进一步的,所述辐射金属贴片为辐射和接收电磁波并转化成电压和电流信号的微带谐振天线。
进一步的,所述接地金属面与所述辐射金属贴片构成谐振腔并使电磁辐射和接收指向所述辐射金属贴片的上部空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5.8GHz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直接使用单天线,获得收发分离的效果,该单天线并不需要额外端接电桥或者环形器,体积也比双天线小。
本实用新型的双极化微带天线本身采用圆或者方形贴片天线,通过偏离圆心的两个正交位置放置馈电点,通过通孔的方式由天线的背面连接到馈电位置,由于两个馈电点与圆心的连线成90度的正交关系,不同的馈电点产生的电磁波辐射的极化方向也成正交关系,两个馈电激励的电磁波模式是正交关系,所以其耦合很弱,将其中一个馈点接入到接收机,另一馈点接入到发射机,单个天线自然获得两路分离的信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介质基片贴装有辐射金属贴片的一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双极化微带天线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介质基片背面覆盖接地金属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介质基片贴装有辐射金属贴片的一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双极化微带天线侧向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介质基片背面覆盖接地金属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显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以圆形辐射金属贴片为例:
请参照附图1-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该双极化微带天线包括:
介质基片1,设有两个导电金属馈电过孔;
辐射金属贴片2,位于所述介质基片1的一表面,在该辐射金属贴片2上设置有两个偏离辐射金属贴片中心23的馈电端口24,其通过所述两个导电金属馈电过孔穿过所述介质基片1至所述介质基片1的背面分别连接到收发机的接收和发射端口;
接地金属面3,覆盖并贴紧所述介质基片1的另一表面,其在两个馈电端口位置设置有隔离区31以使所述馈电端口与所述接地金属面3形成绝缘。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介质基片为FR4板或者微波介质板。FR4板的厚度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微波介质板为低损耗信号的介质板。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馈电通孔与辐射金属贴片中心23的连线成90度。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辐射金属贴片2为圆形贴片,其直径为10~18mm,更加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圆形贴片为13.8mm。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辐射金属贴片2为辐射和接收电磁波并转化成电压和电流信号的微带谐振天线。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接地金属面3与所述辐射金属贴片2构成谐振腔并使电磁辐射和接收指向所述辐射金属贴片2的上部空间。
如图1所示,图中设有X轴方向和Y轴方向,设实施例1中的两个馈电通孔分别是馈电通孔V和馈电通孔H,馈电通孔V激励的电磁波辐射电场的方向为图1中的X轴方向,馈电通孔H激励的电磁波辐射电场的方向为图1中的Y轴方向,由于电磁波满足互易性定理,发射和接收可以交换,可以将任意其中一个馈电端口接入到接收机,另一个馈电端口接入到发射机。如以馈电通孔V接入到发射机,电磁波以X轴方向极化辐射,如遇到物体反射,反射电磁波中的交叉极化的Y极化分量通过馈电通孔H接收,进入接收机处理,由于两馈电点激励电磁波模式正交,馈电通孔V和馈电通孔H在天线内部自然隔离,接收馈电点不会收到发射馈电点的直通信号,只能收到由物体反射产生的交叉极化分量。
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如下,以方形辐射金属贴片为例:
请参照附图4-6,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该双极化微带天线包括:
第二介质基片10,设有两个第二馈电过孔;
第二辐射金属贴片20,贴装于所述第二介质基片10的一表面,在该第二辐射金属贴片 20上设置两个偏离第二辐射金属贴片中心231的且分别连接到收发机的第二馈电通孔,其与所述两个第二馈电过孔相通并以导电金属穿过所述第二介质基片10至所述第二介质基片10 的背面构成第二馈电端口241;
第二接地金属面30,覆盖并贴紧所述第二介质基片10的另一表面,其在两个第二馈电端口241位置设置有第二隔离区311以使所述第二馈电端口241与所述第二接地金属面30形成隔离结构,第二介质基片10和第二接地金属面30的外形不限定,其只要满足第二接地金属面30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介质基片10的面积且第二接地金属面30要全覆盖所述第二介质基片10的背面。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介质基片10包括FR4板、微波介质板的一种, FR4板的厚度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微波介质板为低损耗信号的介质板。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第二馈电通孔与第二辐射金属贴片中心231的连线成90度。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辐射金属贴片20为方形贴片,其边长为8~15mm,更加优选的方案是:所述第二辐射金属贴片20的边长为11.5mm。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辐射金属贴片20为辐射和接收电磁波并转化成电压和电流信号的微带谐振天线。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接地金属面30与所述第二辐射金属贴片20构成谐振腔并使电磁辐射和接收指向所述第二辐射金属贴片20的上部空间。
本实施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第二馈电端口241,其中一个第二馈电端口241接入到接收机,另一个第二馈电端口241接入到发射机。
如图4所示,图中设有X轴方向和Y轴方向,设实施例1中的两个第二馈电通孔分别是第二馈电通孔V和第二馈电通孔H,第二馈电通孔V激励的电磁波辐射电场的方向为图4中的X轴方向,第二馈电通孔H激励的电磁波辐射电场的方向为图4中的Y轴方向,由于电磁波满足互易性定理,发射和接收可以交换,可以将任意其中一个第二馈电端口接入到接收机,另一个第二馈电端口接入到发射机。如以第二馈电通孔V接入到发射机,电磁波以X轴方向极化辐射,如遇到物体反射,反射电磁波中的交叉极化的Y极化分量通过第二馈电通孔H接收,进入接收机处理,由于两馈电点激励电磁波模式正交,第二馈电通孔V和第二馈电通孔H在天线内部自然隔离,接收馈电点不会收到发射馈电点的直通信号,只能收到由物体反射产生的交叉极化分量。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的双极化微带天线的信号收发方法,包括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双极化微带天线结构,该双极化微带天线的信号收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双极化微带天线上的其中一馈电端口接入到接收机,另一个馈电端口接入到发射机,两个馈电端口均为馈电点;设两个馈电通孔分别是馈电通孔V和馈电通孔H;
步骤二,馈电通孔V激励的电磁波辐射电场的方向为X方向,馈电通孔H激励的电磁波辐射电场的方向为Y方向,X方向与Y方向垂直;
步骤三,馈电通孔V接入到发射机,馈电通孔H接入到接收机;
步骤四,电磁波以X方向极化辐射,在电磁波以X方向极化辐射的方向上,如果遇到物体反射,反射电磁波中的交叉极化的Y极化分量通过馈电通孔H接收,进入接收机处理,由于两馈电点激励电磁波模式正交,馈电通孔V以及馈电通孔H在双极化微带天线内部自然隔离,接收馈电点不会收到发射馈电点的直通信号,只能收到由物体反射产生的交叉极化分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5.8GHz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直接使用单天线,获得收发分离的效果,该单天线并不需要额外端接电桥或者环形器,体积也比双天线小。本实用新型的双极化微带天线本身采用圆贴片天线,通过偏离圆心的两个正交位置放置馈电点,通过通孔的方式由天线的背面连接到馈电位置,由于两个馈电点与圆心的连线成90度的正交关系,不同的馈电点产生的电磁波辐射的极化方向也成正交关系,两个馈电激励的电磁波模式是正交关系,所以其耦合很弱,将其中一个馈点接入到接收机,另一馈点接入到发射机,单个天线自然获得两路分离的信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双极化微带天线包括:
介质基片(1),设有两个导电金属馈电过孔;
辐射金属贴片(2),位于所述介质基片(1)的一表面,在该辐射金属贴片(2)上设置有两个偏离辐射金属贴片中心(23)的馈电端口(24),其通过所述两个导电金属馈电过孔穿过所述介质基片(1)至所述介质基片(1)的背面分别连接到收发机的接收和发射端口;
接地金属面(3),覆盖并贴紧所述介质基片(1)的另一表面,其在两个馈电端口位置设置有隔离区(31)以使所述馈电端口与所述接地金属面(3)形成绝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基片为FR4板或者微波介质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两个馈电通孔与辐射金属贴片中心(23)的连线成90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金属贴片(2)包括圆形贴片、方形贴片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金属贴片(2)为圆形贴片,其直径为10~18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金属贴片(2)为方形贴片,其边长为8~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金属贴片(2)为辐射和接收电磁波并转化成电压和电流信号的微带谐振天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金属面(3)与所述辐射金属贴片(2)构成谐振腔并使电磁辐射和接收指向所述辐射金属贴片(2)的上部空间。
CN201921153731.4U 2019-07-22 2019-07-22 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 Active CN2099480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53731.4U CN209948052U (zh) 2019-07-22 2019-07-22 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53731.4U CN209948052U (zh) 2019-07-22 2019-07-22 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48052U true CN209948052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20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53731.4U Active CN209948052U (zh) 2019-07-22 2019-07-22 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48052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9385A (zh) * 2019-07-22 2019-11-08 深圳市易探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及其信号收发方法
CN111262002A (zh) * 2020-01-21 2020-06-09 深圳市易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24GHz移动传感器的槽耦合微带天线
CN113708055A (zh) * 2020-05-21 2021-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双极化天线及电子设备
CN115347358A (zh) * 2022-07-15 2022-11-15 南通至晟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解耦双极化平面阵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9385A (zh) * 2019-07-22 2019-11-08 深圳市易探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及其信号收发方法
CN111262002A (zh) * 2020-01-21 2020-06-09 深圳市易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24GHz移动传感器的槽耦合微带天线
CN113708055A (zh) * 2020-05-21 2021-11-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双极化天线及电子设备
CN115347358A (zh) * 2022-07-15 2022-11-15 南通至晟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解耦双极化平面阵
CN115347358B (zh) * 2022-07-15 2023-11-07 南通至晟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解耦双极化平面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48052U (zh) 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
JP4916036B2 (ja) 複数周波アンテナ
CN110174649B (zh) 射频前端收发装置、车载雷达收发系统
CN105990681B (zh) 一种天线及机载通信设备
CN103633428A (zh) 一种用于手持式穿墙雷达的超宽带天线
WO2021012299A1 (zh) 用于移动传感器的双极化微带天线及其信号收发方法
EP1558946B1 (en) Antenna system for georadar
CN106486753B (zh) 一种支持多系统低剖面高增益的导航天线
CN209417291U (zh) 77ghz毫米波adas雷达的混合集成电路板
CN214227145U (zh) 一种宽带双圆极化u缝贴片天线
CN103943972B (zh) 复合式天线结构
CN215869784U (zh) 一种车载多频段多端口的mimo天线
EP1650830A1 (en) Circularly polarized patch antenna using metal patch and transceiving array antenna using the same
CN210628481U (zh) 一种双面板双极化的天线
CN210984972U (zh) 一种应用于车载通讯终端的北斗多模抗干扰阵列天线
US9929462B2 (en) Multiple layer dielectric panel directional antenna
CN205016670U (zh) 一种多频贴片天线装置
CN210430106U (zh) 用于5.8GHz移动传感器的收发分离切角方形单天线
CN102110896B (zh) 一种手持机天线
CN113451766A (zh) 微带天线、无线信号处理设备及车辆
CN209822858U (zh) 天线单元、双极化天线以及天线装置
CN210742489U (zh) 射频前端收发装置、车载雷达收发系统
CN111262002A (zh) 一种用于24GHz移动传感器的槽耦合微带天线
US20100045533A1 (en) Dual-polarized antenna
CN203103496U (zh) 高指向性的天线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