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47867U - 一种贴片数码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贴片数码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47867U
CN209947867U CN201920845745.6U CN201920845745U CN209947867U CN 209947867 U CN209947867 U CN 209947867U CN 201920845745 U CN201920845745 U CN 201920845745U CN 209947867 U CN209947867 U CN 2099478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w
needle
nixie tube
needles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8457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贵辉
陈贵花
李发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Riwei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Riwe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Riwei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Riwei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8457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478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478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478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片数码管,包括数码管本体,设于数码管本体内的发光板,以及与发光板连接的排针组件;排针组件包括相互并排设置的第一排针组和第二排针组,第一排针组包括数条第一排针,第一排针的两端分别为安装端和连接端;第二排针组包括数条第二排针,第二排针的两端分别为安装端和连接端;第一排针和第二排针的安装端均插接安装在发光板上,第一排针的连接端先向第二排针的连接端弯曲并与该第二排针相互交错设置,第一排针的连接端再向第二排针的端部弯曲,使第一排针的连接端与第二排针的连接端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朝向同一方向,贴片数码管可通过第一排针和第二排针的连接端焊接于电路板边缘上,减少在电路板上的安装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贴片数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贴片数码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片数码管。
背景技术
贴片数码管,也称作辉光管,是一种可以显示数字和其他信息的电子设备,贴片数码管中的玻璃管包括一个金属丝网制成的阳极和多个阴极,大部分贴片数码管阴极的形状为数字。
目前,随着工业产业的迅猛发展,贴片数码管在电子显示电路中非常广泛,实现了系统显示作为人机间的界面。现有的贴片数码管的结构主要是由壳体、显示面板、发光体和排针组成,贴片数码管一般通过SMT直接将排针端焊接在电路板上,但是,现有的贴片数码管都是对称设置有两排间隔分布排针,贴片数码管的两排间隔分布排针通过SMT直接在电路板上,使电路板上必须预留有与贴片数码管的大小一致的安装空间,因此贴片数码管以该方式安装在电路板上会占用电路板较大的安装空间,导致电路板的尺寸增大,造成电路板的制造成本增高。由于电路板的制造成本与电路板的层数,电路板的尺寸成正比,因此电路板上的若干元件与器件、或有集成电路设置的越紧凑,电路板尺寸可以设置的越小,电路板的加工成本也会越低。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贴片数码管,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片数码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贴片数码管上两排间隔设置的排针,导致电路板上必须间隔设置两排与所述排针配合的母座,占用电路板空间而增加电路板的尺寸造成电路板的制造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贴片数码管,包括具有内腔的数码管本体,设于所述数码管本体内的发光板,以及与所述发光板连接的排针组件;所述数码管本体上还设置有显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针组件包括相互并排设置的第一排针组和第二排针组,所述第一排针组包括数条第一排针,所述第一排针一端为安装端,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第二排针组包括数条第二排针,所述第二排针一端为安装端,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的安装端均插接安装在所述发光板上,所述第一排针的连接端先向所述第二排针的连接端弯曲并与该第二排针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排针的连接端再向所述第二排针的端部弯曲,使所述第一排针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二排针的连接端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朝向同一方向。
可选地,所述排针组件还包括有限位座,所述数码管本体安装在所述限位座的上端,所述限位座挖设有避空安装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的容乃空间。
可选地,所述限位座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的连接端一一对应的连接通孔,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的连接端分别穿过所述连接通孔并裸露在外。
可选地,所述限位座上还挖设有与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一一对应的限位槽,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的中部分别容置在所述限位槽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连接端分别穿过所述限位座的下端并裸露在外,且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的中部容置在所述限位座的下端内与该限位座形成一体结构。
可选地,所述数码管本体呈矩形形状,所述数码管本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显示区的安装槽,所述发光板容置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可选地,所述发光板上设置有两排排针插孔,所述第一排针的安装端插入其一所述排针插孔内并与之过盈配合连接将所述第一排针固定安装在所述发光板上;所述第二排针的安装端插入另一所述排针插孔内并与之过盈配合连接将所述第二排针固定安装在所述发光板上。
可选地,所述数码管本体和所述限位座的外壁面套接有屏蔽壳。
可选地,所述屏蔽壳的下端两侧均设有卡扣,两所述卡扣分别扣接在所述限位座下端两侧框架上。
可选地,所述屏蔽壳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一对通孔回流引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片数码管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所述排针组件包括相互并排设置的第一排针组和第二排针组,所述第一排针组包括数条第一排针,所述第一排针一端为安装端,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第二排针组包括数条第二排针,所述第二排针一端为安装端,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的安装端均插接安装在所述发光板上,所述第一排针的连接端先向所述第二排针的连接端弯曲并与该第二排针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排针的连接端再向所述第二排针的端部弯曲,使所述第一排针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二排针的连接端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朝向同一方向,因此,所述贴片数码管通过一排设置的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的连接端并使用SMT直接焊接在电路板的边缘上,这样所述贴片数码管的大部分体积可露出电路板外,减少贴片数码管在电路板上的安装占用空间,腾出一些安装空间,使电路板上能安装更多的元器件,或者减小电路板的尺寸来节省电路板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贴片数码管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贴片数码管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贴片数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贴片数码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数码管本体1,显示区11,安装槽12,发光板2,排针插孔21,排针组件3,第一排针组30,第一排针31,安装端32,连接端33,第二排针组40,第二排针41,安装端42,连接端43,限位座50,容乃空间51,连接通孔52,限位槽53,屏蔽壳6,卡扣61,显示框62,卡边6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3,提供一种贴片数码管,包括具有内腔的数码管本体1,设于所述数码管本体1内的发光板2,以及与所述发光板2连接的排针组件3。所述数码管本体1上还设置有显示区11。所述排针组件3包括相互并排设置的第一排针组30和第二排针组40,所述第一排针组30包括数条第一排针31,所述第一排针31一端为安装端32,另一端为连接端33;所述第二排针组40包括数条第二排针41,所述第二排针41一端为安装端42,另一端为连接端43。所述第一排针31和所述第二排针42的安装端均插接安装在所述发光板2上,所述第一排针31的连接端33先向所述第二排针41的连接端43弯曲并与该第二排针41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排针31的连接端再向所述第二排针41的端部弯曲,使所述第一排针31的连接端33与所述第二排针41的连接端43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朝向同一方向。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贴片数码管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所述第一排针31的连接端33与所述第二排针41的连接端43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朝向同一方向,因此,所述贴片数码管通过一排设置的所述第一排针31和所述第二排针41的连接端并使用SMT直接焊接在电路板的边缘上,这样所述贴片数码管的大部分体积可露出电路板外,减少贴片数码管在电路板上的安装占用空间,腾出一些安装空间,使电路板上能安装更多的元器件,或者减小电路板的尺寸来节省电路板的制造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针31和所述第二排针41的连接端设置为一排结构方式,也适用于直插式数码管,所述第一排针31和所述第二排针41设置为直插引脚,即电路板上只需要设置一排与所述第一排针31和所述第二排针41的连接端一一对应的母座即可,且所述母座可设置在电路板的边缘处,所述贴片数码管通过所述第一排针31和所述第二排针41的连接端插接在所述母座上时,所述贴片数码管的大部分体积可露出电路板外,减少在电路板上的安装空间,使电路板上能安装更多的元器件,或者减小电路板的尺寸来节省电路板的制造成本。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的数码管可为贴片数码管或直插式数码管,本实施例在此不进行限定。
其中,所述SMT是表面组装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现有技术,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它是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或球的矩阵排列封装的表面组装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通过回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
其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排针组件3还包括有限位座50,所述数码管本体1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座50的上端,所述限位座50挖设有避空安装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的容乃空间5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针31和所述第二排针41均设置为五条。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座50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排针31和所述第二排针41的连接端一一对应的连接通孔52,所述第一排针31和所述第二排针41的连接端分别穿过所述连接通孔52并裸露在外,且所述第一排针31和所述第二排针41的连接端分别与所述连接通孔52过盈连接将所述第一排针31和所述第二排针41的连接端固定安装在所述限位座50的下端,避免所述第一排针31与所述第二排针41的连接端相互接触造成短路,损坏电路板,还便于所述第一排针31与所述第二排针41的连接端插接安装在电路板的母座上。
更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所述限位座50上还挖设有与所述第一排针31和所述第二排针41一一对应的限位槽53,所述第一排针31和所述第二排针41的中部分别容置在所述限位槽53内,避免所述第一排针31与所述第二排针41的中部相互接触造成短路,损坏电路板,还能将所述第一排针31和所述第二排针41稳定地安装在所述限位座50的限位槽53内。
其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数码管本体1呈矩形形状,所述数码管本体1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显示区11的安装槽12,所述发光板2容置安装在所述安装槽12内。所述发光板2可通过卡接,粘接或过盈配合等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槽12内。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所述发光板2上设置有两排排针插孔21,所述第一排针31的安装端插入其一所述排针插孔21内并与之过盈配合连接将所述第一排针31固定安装在所述发光板2上;所述第二排针41的安装端插入另一所述排针插孔21内并与之过盈配合连接将所述第二排针41固定安装在所述发光板2上,该过盈配合连接方式能简化所述第一排针31和所述第二排针41与所述发光板2的装配工序、安装方式便捷,且所述第一排针31和所述第二排针41与所述发光板2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参照图1和图2,所述数码管本体1和所述限位座50的外壁面套接有屏蔽壳6,所述屏蔽壳6能屏蔽其他电子元器件信号对所述发光板2的干扰。所述屏蔽壳6的下端两侧均设有卡扣61,两所述卡扣61分别扣接在所述限位座50下端两侧框架54上,将所述数码管本体1、所述发光板2和所述限位座50安装在所述屏蔽壳6内。为了所述发光板2的显示,所述屏蔽壳6的上端面挖切有用于显示所述发光板2的显示框62;更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观看发光板2显示的数字或信息,所述显示框62的尺寸大于所述显示区11的尺寸。为了便于与一贴片数码管外罩卡接,所述屏蔽壳6的四周外壁上设置有数片卡边6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屏蔽壳的四周外壁上均设置有两片所述卡边63。更进一步地,所述屏蔽壳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一对通孔回流引脚64,所述通孔回流引脚64可焊接在客户的电路板中,起到接地线作用,安全性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4,该贴片数码管的所述第一排针31和所述第二排针41连接端分别穿过所述限位座50的下端并裸露在外,且所述第一排针31和所述第二排针41的中部容置在所述限位座50的下端内与该限位座50形成一体结构。所述限位座50为绝缘材料,所述绝缘材料可以采用热塑性塑料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等、也可采用热固性塑料如酚醛塑料、酚醛塑料、硅树脂等等,或者其他绝缘性材料,本实施例在此不进行限定。将所述第一排针31和所述第二排针41的中部与所述限位座50设置为一体结构,不仅能避免所述第一排针31与所述第二排针41相互接触造成短路,损坏电路板,而且其加工工艺简单,节省加工成本,只需将所述第一排针31和所述第二排针41的一端定位在治具上,在将熔融状态的热塑性塑料倒进治具上,等待热塑性塑料冷却变硬,即可将所述第一排针31和所述第二排针41的中部与所述限位座50连接为一体结构。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均采用实施例一的解释,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贴片数码管,包括具有内腔的数码管本体,设于所述数码管本体内的发光板,以及与所述发光板连接的排针组件;所述数码管本体上还设置有显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针组件包括相互并排设置的第一排针组和第二排针组,所述第一排针组包括数条第一排针,所述第一排针一端为安装端,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第二排针组包括数条第二排针,所述第二排针一端为安装端,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的安装端均插接安装在所述发光板上,所述第一排针的连接端先向所述第二排针的连接端弯曲并与该第二排针相互交错设置,所述第一排针的连接端再向所述第二排针的端部弯曲,使所述第一排针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二排针的连接端位于同一直线上且朝向同一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片数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针组件还包括有限位座,所述数码管本体安装在所述限位座的上端,所述限位座挖设有避空安装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的容乃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片数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的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的连接端一一对应的连接通孔,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的连接端分别穿过所述连接通孔并裸露在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片数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上还挖设有与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一一对应的限位槽,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的中部分别容置在所述限位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片数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连接端分别穿过所述限位座的下端并裸露在外,且所述第一排针和所述第二排针的中部容置在所述限位座的下端内与该限位座形成一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贴片数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码管本体呈矩形形状,所述数码管本体上设置有连通所述显示区的安装槽,所述发光板容置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贴片数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板上设置有两排排针插孔,所述第一排针的安装端插入其一所述排针插孔内并与之过盈配合连接将所述第一排针固定安装在所述发光板上;所述第二排针的安装端插入另一所述排针插孔内并与之过盈配合连接将所述第二排针固定安装在所述发光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片数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数码管本体和所述限位座的外壁面套接有屏蔽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片数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壳的下端两侧均设有卡扣,两所述卡扣分别扣接在所述限位座下端两侧框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片数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壳的一侧外壁上设置有一对通孔回流引脚。
CN201920845745.6U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贴片数码管 Active CN2099478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5745.6U CN209947867U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贴片数码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845745.6U CN209947867U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贴片数码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47867U true CN209947867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356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845745.6U Active CN209947867U (zh) 2019-06-05 2019-06-05 一种贴片数码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478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78611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visual indicator
US7421184B2 (en) Light pipe assembly for use with small form factor connector
US7086901B2 (en) Shielde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171149B1 (en) High speed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688411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ircuit board modules positioned between metal stiffener and a housing
US7614887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US777582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764338B2 (en) Mini DIN connector having a reduced height above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783751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connecting module
US739021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outer shield
CN108365465B (zh) 具有配合连接器接口的电连接器
US20050254772A1 (en) Light pipe assembly for use with small form factor connector
CN102946029A (zh) 用于插头和插座组件的接地结构件
US2003019919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supported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201018141Y (zh) 电连接器
US6464533B1 (en) Modular jack with led
EP1839373B1 (en) Surface mount connector assembly
US2005002647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terminals
CN103944007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US730029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650695B1 (en) Method of assembling conductive terminals of a plurality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module assembled thereby
KR100840161B1 (ko) 인쇄 회로 기판용 전도체 접속 모듈
US6682365B1 (en) Stacked connector with plastic part assembled thereto
CN209947867U (zh) 一种贴片数码管
CN211789645U (zh) 插座连接器的端子配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