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47112U - 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47112U
CN209947112U CN201920357747.0U CN201920357747U CN209947112U CN 209947112 U CN209947112 U CN 209947112U CN 201920357747 U CN201920357747 U CN 201920357747U CN 209947112 U CN209947112 U CN 209947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leeve
fixed pipe
pipe box
novel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5774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璐
王心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Priority to CN20192035774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47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47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4711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awing Aids And Black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包括主体,还包括限位装置和防护装置,所述主体包括保护壳体和底座,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管套,所述固定管套位于底座的外表面,所述固定管套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环套,所述固定环套的一侧连接有卡栓,所述卡栓与固定环套之间套装有收紧弹簧,所述卡栓的端部连接有第一凸起,且所述固定管套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二凸起,所述固定管套的内侧设置有内管套,所述内管套的顶部连接有扩张弹簧,所述内管套的底部一体式有底板;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底座外侧的固定管套等,只需一个步骤即可实现装置的快速限位,使用便捷,可在使用装置进行教学演示时,尽量较少对教学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教学展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
背景技术
多媒体教学一体机主要是针对教学开发的一款双系统教学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精致的铝合金金属拉丝外观、方便的前置按键、灵活的前置端口、声音响亮的前置的喇叭,4MM全钢化防爆玻璃,主要是可以实现十点触控,随时书写,智能批注。
现有的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由于限位时需要逐一将四个万向轮锁死,需要移动时,又需要将四个万向轮逐一解锁,整个过程较为浪费时间的问题,且现有的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由于没有设置防护机构,造成不使用装置时,灰尘会直接附着在显示屏的表面,且再次使用装置时,需要进行二次清洁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由于限位时需要逐一将四个万向轮锁死,需要移动时,又需要将四个万向轮逐一解锁,整个过程较为浪费时间的问题,且现有的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由于没有设置防护机构,造成不使用装置时,灰尘会直接附着在显示屏的表面,且再次使用装置时,需要进行二次清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包括主体,还包括限位装置和防护装置,所述主体包括保护壳体和底座,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管套,所述固定管套位于底座的外表面,所述固定管套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环套,所述固定环套的一侧连接有卡栓,所述卡栓与固定环套之间套装有收紧弹簧,所述卡栓的端部连接有第一凸起,且所述固定管套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二凸起,所述固定管套的内侧设置有内管套,所述内管套的顶部连接有扩张弹簧,所述内管套的底部一体式有底板,且所述固定管套的顶部设置有顶板。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收纳筒,所述收纳筒位于保护壳体的顶部,所述收纳筒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表面连接有防尘布,所述防尘布的末端卡合连接有固定杆,所述转动轴的两侧均连接有回力弹簧,所述回力弹簧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轴承。
优选的,所述主体还包括显示屏和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连接有保护壳体,所述保护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面通过强胶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且所述橡胶垫的底面开设有防滑凹槽。
优选的,所述内管套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板,且所述卡栓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通过和回力弹簧以及固定轴承卡合,与收纳筒转动连接,且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保护壳体的底部与限位槽的对应位置处连接有限位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底座外侧的固定管套等,只需一个步骤即可实现装置的快速限位,使用便捷,可在使用装置进行教学演示时,尽量较少对教学的影响,解决了现有的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由于限位时需要逐一将四个万向轮锁死,需要移动时,又需要将四个万向轮逐一解锁,整个过程较为浪费时间的问题。
(2)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保护壳体顶部的收纳筒等,可在不使用装置时,为显示屏遮蔽灰尘,避免灰尘直接附着在显示屏的外表面,影响装置的整洁度,解决了现有的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由于没有设置防护机构,造成不使用装置时,灰尘会直接附着在显示屏的表面,且再次使用装置时,需要进行二次清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管套的侧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管套的俯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收纳筒的剖视图;
图中:1、收纳筒;2、保护壳体;3、支撑架;4、固定管套;5、底座;6、固定杆;7、显示屏;8、顶板;9、扩张弹簧;10、第一凸起;11、固定环套;12、内管套;13、底板;14、第二凸起;15、收紧弹簧;16、卡栓;17、转动轴;18、防尘布;19、固定轴承;20、回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包括主体,还包括限位装置和防护装置,主体包括保护壳体2和底座5,限位装置包括固定管套4,固定管套4位于底座5的外表面,固定管套4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环套11,固定环套11的一侧连接有卡栓16,卡栓16与固定环套11之间套装有收紧弹簧15,卡栓16的端部连接有第一凸起10,且固定管套4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二凸起14,固定管套4的内侧设置有内管套12,内管套12的顶部连接有扩张弹簧9,内管套12的底部一体式有底板13,且固定管套4的顶部设置有顶板8,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底座5外侧的固定管套4等,只需一个步骤即可实现装置的快速限位,使用便捷,可在使用装置进行教学演示时,尽量较少对教学的影响,解决了现有的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由于限位时需要逐一将四个万向轮锁死,需要移动时,又需要将四个万向轮逐一解锁,整个过程较为浪费时间的问题。
为了便于防护装置的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防护装置包括收纳筒1,收纳筒1位于保护壳体2的顶部,收纳筒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转动轴17,转动轴17的外表面连接有防尘布18,防尘布18的末端卡合连接有固定杆6,转动轴17的两侧均连接有回力弹簧20,回力弹簧2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轴承19,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保护壳体2顶部的收纳筒1等,可在不使用装置时,为显示屏7遮蔽灰尘,避免灰尘直接附着在显示屏7的外表面,影响装置的整洁度,解决了现有的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由于没有设置防护机构,造成不使用装置时,灰尘会直接附着在显示屏7的表面,且再次使用装置时,需要进行二次清洁的问题。
为了便于主体的使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主体还包括显示屏7和支撑架3,支撑架3的底部连接有底座5,底座5的顶部连接有保护壳体2,保护壳体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7。
为了便于更好的增加防滑性能,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底板13的底面通过强胶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且橡胶垫的底面开设有防滑凹槽。
为了便于更好的使用卡栓16,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内管套12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板,且卡栓16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为了便于保证转动轴17的回转,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转动轴17通过和回力弹簧20以及固定轴承19卡合,与收纳筒1转动连接,且固定杆6的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保护壳体2的底部与限位槽的对应位置处连接有限位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使用时,接通电源可直接通过显示屏7进行多媒体教学演示,需要固定装置时,直接用脚向下踩踏顶板8,由于第二凸起14和第一凸起10的剖面切角设计,直接踩踏顶板8即会使固定管套4向下移动,直至固定管套4底部的底板13与地面接触,在底板13与地面接触时,扩张弹簧9的弹力会使底板13与地面紧密接触,防止出现虚位,即可防止装置移动,需要移动时,将卡栓16向外侧拉动,再将固定管套4向上提拉,松开卡栓16,在收紧弹簧15弹力的作用下,卡栓16即会复位并与固定管套4卡合限位,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底座5外侧的固定管套4等,只需一个步骤即可实现装置的快速限位,使用便捷,可在使用装置进行教学演示时,尽量较少对教学的影响;不使用装置时,拉动固定杆6即可将防尘布18从收纳筒1的内侧抽出,然后将固定杆6两侧的限位槽与保护壳体2底部的限位杆卡合,即可将固定杆6和防尘布18固定,此时防尘布18覆盖在显示屏7的外表面,即可为显示屏7遮蔽灰尘,通过设计安装了位于保护壳体2顶部的收纳筒1等,可在不使用装置时,为显示屏7遮蔽灰尘,避免灰尘直接附着在显示屏7的外表面,影响装置的整洁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装置和防护装置,所述主体包括保护壳体(2)和底座(5),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管套(4),所述固定管套(4)位于底座(5)的外表面,所述固定管套(4)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环套(11),所述固定环套(11)的一侧连接有卡栓(16),所述卡栓(16)与固定环套(11)之间套装有收紧弹簧(15),所述卡栓(16)的端部连接有第一凸起(10),且所述固定管套(4)的一侧表面连接有第二凸起(14),所述固定管套(4)的内侧设置有内管套(12),所述内管套(12)的顶部连接有扩张弹簧(9),所述内管套(12)的底部一体式有底板(13),且所述固定管套(4)的顶部设置有顶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收纳筒(1),所述收纳筒(1)位于保护壳体(2)的顶部,所述收纳筒(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转动轴(17),所述转动轴(17)的外表面连接有防尘布(18),所述防尘布(18)的末端卡合连接有固定杆(6),所述转动轴(17)的两侧均连接有回力弹簧(20),所述回力弹簧(20)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轴承(1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显示屏(7)和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的底部连接有底座(5),所述底座(5)的顶部连接有保护壳体(2),所述保护壳体(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显示屏(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3)的底面通过强胶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且所述橡胶垫的底面开设有防滑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套(12)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板,且所述卡栓(16)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17)通过和回力弹簧(20)以及固定轴承(19)卡合,与收纳筒(1)转动连接,且所述固定杆(6)的外表面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保护壳体(2)的底部与限位槽的对应位置处连接有限位杆。
CN201920357747.0U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47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7747.0U CN209947112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57747.0U CN209947112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47112U true CN209947112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24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57747.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47112U (zh) 2019-03-20 2019-03-20 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471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490523U (zh) 移动设备电池的安装结构及应用该安装结构的手机
CN209947112U (zh) 一种新型视觉传达设计用可教学展示装置
CN205983903U (zh) 一种汉语言文学教育用教学辅助装置
CN209627480U (zh) 一种具有缓冲结构便于拆装的手机
CN210686974U (zh) 一种防脱落橡胶密封圈
CN216034847U (zh) 一种摩托车专用摄像头装置
CN212709821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车把手
CN209930490U (zh) 一种英语听力训练用的便捷辅助耳机
CN217467569U (zh) 一种触屏式网关中控屏面板
CN213414078U (zh) 一种便于连接蓝牙耳机的电动自行车仪表
CN213742739U (zh) 一种执手保护套及平开窗执手
CN212305857U (zh) 一种车把手仪表安装架
CN216287135U (zh) 一种电动执行器实训装置
CN211222051U (zh) 一种垃圾袋加工用具有上料结构的吹膜机
CN207051587U (zh) 一种vr上固定手机的装置
CN212065974U (zh) 一种气管套管用清洗刷
CN208589425U (zh) 一种花篮芯片封装结构
CN202905123U (zh) 一种便携式多媒体辅助教学装置
CN216517683U (zh) 隔音窗框
CN216685608U (zh) 一种抗压防碎的玻璃盖板
CN210670918U (zh) 一种用于隔离信号的隔离罩
CN208027964U (zh) 一种橡胶封盖
CN216533214U (zh) 一种多功能指挥手柄
CN209037768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用刹车把手
CN213932553U (zh) 一种惯性导航误差系数获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