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46758U - 一种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46758U
CN209946758U CN201921107016.7U CN201921107016U CN209946758U CN 209946758 U CN209946758 U CN 209946758U CN 201921107016 U CN201921107016 U CN 201921107016U CN 209946758 U CN209946758 U CN 2099467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housing
flexible screen
shell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10701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eniu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10701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46758U/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16001 priority patent/WO202100801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467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467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壳体通过第一柔性连接件连接主机本体,使得第一壳体可相对于主机本体翻折,第二壳体通过第二柔性连接件连接第一壳体,使得第二壳体可相对于第一壳体翻折,并且柔性屏幕随着屏幕外壳的翻折而翻折,使得柔性屏幕可翻折或展开,并在展开状态时柔性屏幕可展现其整个完整的显示区域,并且在柔性屏幕被翻折时,其处于反折状态,还有部分显示区域暴露在外,可用于小尺寸屏幕的显示状态,优化穿戴终端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穿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
背景技术
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可穿戴设备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可穿戴设备从一开始的显示时间、心率测试到现在的定位、通话等多种功能,其在显示屏上显示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对显示屏的显示效果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市面上的可穿戴设备的显示屏主要是以玻璃作为显示基板的硬性屏为主。随着可穿戴设备功能的越来越多样,对可穿戴设备的显示范围要求也越来越高。受硬性屏屏幕尺寸的影响,可穿戴设备的显示效果受到了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在柔性屏幕展开后可增大显示面积,优化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包括主机本体、柔性屏幕和用于固定所述柔性屏幕的屏幕外壳;
所述屏幕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通过第一柔性连接件连接所述主机本体,所述第二壳体通过第二柔性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壳体;
所述柔性屏幕位于所述屏幕外壳的同一侧表面,包括与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对应的第一弯折部分、与所述第一壳体对应的第一平面部分、与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对应的第二弯折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二壳体对应的第二平面部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主机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锁定机构,以使所述第一壳体锁定在所述第一平面部分贴合于所述主机本体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磁吸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主机本体相互吸合;或者是,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卡扣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主机本体相互扣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锁定机构,以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锁定在相互贴合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磁吸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吸合;或者是,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卡扣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相互扣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处于弯折状态时所述柔性屏幕处于反折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与所述主机本体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主机本体一侧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本体连接有用于穿戴的表带,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与所述主机本体的连接点位于所述主机本体与所述表带相邻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与所述主机本体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主机本体远离使用者手掌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平面部分和所述第二平面部分的面积一致。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壳体通过第一柔性连接件连接主机本体,使得第一壳体可相对于主机本体翻折,第二壳体通过第二柔性连接件连接第一壳体,使得第二壳体可相对于第一壳体翻折,并且柔性屏幕随着屏幕外壳的翻折而翻折,使得柔性屏幕可翻折或展开,并在展开状态时柔性屏幕可展现其整个完整的显示区域,并且在柔性屏幕被翻折时,其处于反折状态,还有部分显示区域暴露在外,可用于小尺寸屏幕的显示状态,优化穿戴终端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中的柔性屏幕处于反折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中的柔性屏幕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中的柔性屏幕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中的柔性屏幕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主机本体;2、柔性屏幕;21、第一弯折部分;22、第一平面部分;23、第二弯折部分;24、第二平面部分;3、屏幕外壳;31、第一壳体;32、第二壳体;4、第一柔性连接件;5、第二柔性连接件;6、表带;7、磁铁;8、子扣;9、母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该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具体为智能手表,该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包括主机本体1、柔性屏幕2、连接于主机本体1的表带6以及用于固定柔性屏幕2的屏幕外壳3。图1中柔性屏幕2处于翻折状态,图2中柔性屏幕2处于展开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屏幕外壳3包括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其中第一壳体31通过第一柔性连接件4连接主机本体1,第二壳体32通过第二柔性连接件5连接于第一壳体31中远离主机本体1的一端。
其中第一柔性连接件4和第二柔性连接件5可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弯曲,并在外力撤销时保持弯曲后的形状,如履带式的柔性屏连接轴,柔性屏连接轴在柔性屏中的应用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通过对第一柔性连接件4进行弯折,可对第一壳体31相对于主机本体1的角度进行调节,通过对第二柔性连接件5进行弯折,可对第二壳体32相对于第一壳体31的角度进行调节。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柔性连接件4和第二柔性连接件5的外侧表面应设置有弹性保护套,对第一柔性连接件4和第二柔性连接件5进行保护。
其中柔性屏幕2位于屏幕外壳3的同一侧表面,具体为在第一柔性连接件4处于翻折状态时第一壳体31更靠近主机本体1的一侧表面。柔性屏幕2通过卡接、粘接或通过连接件连接的方式固定于屏幕外壳3。柔性屏幕2用于显示画面的一面背向屏幕外壳3设置,使得柔性屏幕2的背面面向并贴近屏幕外壳3。优选的,屏幕外壳3背向柔性屏幕2的侧面与四周一体成型或通过背部面板与四周连接,从而对柔性屏幕2的背面进行遮挡。
对应的,柔性屏幕2包括与第一柔性连接件4对应的第一弯折部分21、与第一壳体31对应的第一平面部分22、与第二柔性连接件5对应的第二弯折部分23以及与第二壳体32对应的第二平面部分24。使得第一柔性连接件4或第二柔性连接件5弯折时,对应的第一弯折部分21或第二弯折部分23也随之同步弯折。
进一步的,第一柔性连接件4与主机本体1的连接点位于主机本体1与表带6相邻的一侧,更进一步的,第一柔性连接件4与主机本体1的连接位置位于主机本体1远离使用者手掌的一侧。为了使屏幕壳体和柔性屏幕2在展开时更贴近使用者的手臂,第一柔性连接件4与主机本体1的连接位置位于主机本体1一侧的底部。其中主机本体1的底部应理解为在使用者穿戴该穿戴终端时贴近受用者的端部。
通过以上第一柔性连接件4与主机本体1的连接位置的设置,使得在弯折第一柔性连接件4和第二柔性连接件5至展开状态时,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位于同一平面,并且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背向柔性屏幕2的一面贴近使用者手臂(在使用者穿戴该穿戴终端时),并且柔性屏幕2的用于显示的一面朝上面对使用者(全屏显示)。并且,在弯折第一柔性连接件4和第二柔性连接件5至翻折状态时,第一壳体31位于主机本体1的上表面并与主机本体1的上表面平行,第一平面部分22面向并贴合于主机本体1的上表面,第二壳体32往上翻折至与第一壳体31贴合的位置,此时第二平面部分24朝上面向使用者,并且此时柔性屏幕2处于反折状态,可通过第一平面部分22进行画面的展示(小屏显示)。
进一步的,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的面积一致,对应的,第一平面部分22和第二平面部分24的面积一致,并且第一壳体31的面积与主机本体1的面积接近,使得柔性屏幕2处于反折状态时,其用于显示的第一平面部分22在主机本体1的投影平面内,优化显示效果。
可选的,主机本体1的四周呈倒圆角设置,并且第一柔性连接件4与主机本体1和第一壳体31连接的两端之间的距离接近于或略大于主机本体1倒圆角的路径长度,使得在弯折第一柔性连接件4至翻折状态时,第一柔性连接件4贴合于主机本体1的侧边,同时第一壳体31平贴于主机本体1的上表面并与主机本体1的上表面平行。
进一步的,为了对柔性屏幕2的反折或展开状态进行监测,可在主机本体1、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上设置霍尔开关,对主机本体1、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监测以判断柔性屏幕2的显示状态(小屏显示或全屏显示),并根据具体的显示状态控制柔性屏幕2的显示策略。
上述,在平时穿戴该穿戴终端时,第一柔性连接件4和第二柔性连接件5均处于翻折状态,此时柔性屏幕2处于反折状态,仅由柔性屏幕2的第二平面部分24进行画面的显示;在需要整个柔性屏幕2进行显示时,弯折第一柔性连接件4和第二柔性连接件5至展开状态,此时柔性屏幕2处于展开状态,可扩大穿戴终端的显示面积,优化显示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一种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该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具体为智能手表,该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包括主机本体1、柔性屏幕2、连接于主机本体1的表带6以及用于固定柔性屏幕2的屏幕外壳3。
在本实施例中,屏幕外壳3包括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其中第一壳体31通过第一柔性连接件4连接主机本体1,第二壳体32通过第二柔性连接件5连接于第一壳体31中远离主机本体1的一端。
其中柔性屏幕2位于屏幕外壳3的同一侧表面,具体为在第一柔性连接件4处于翻折状态时第一壳体31更靠近主机本体1的一侧表面。柔性屏幕2包括与第一柔性连接件4对应的第一弯折部分21、与第一壳体31对应的第一平面部分22、与第二柔性连接件5对应的第二弯折部分23以及与第二壳体32对应的第二平面部分24。使得第一柔性连接件4或第二柔性连接件5弯折时,对应的第一弯折部分21或第二弯折部分23也随之同步弯折。
进一步的,第一柔性连接件4与主机本体1的连接点位于主机本体1与表带6相邻的一侧,更进一步的,第一柔性连接件4与主机本体1的连接位置位于主机本体1远离使用者手掌的一侧。为了使屏幕壳体和柔性屏幕2在展开时更贴近使用者的手臂,第一柔性连接件4与主机本体1的连接位置位于主机本体1一侧的底部。其中主机本体1的底部应理解为在使用者穿戴该穿戴终端时贴近受用者的端部。
本实施例中,主机本体1、柔性屏幕2、表带6以及屏幕外壳3的设置方式与实施例一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其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增加了用于锁定第一壳体31与主机本体1和第二壳体32与第一壳体31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
具体的,第一锁定机构设置于第一壳体31与主机本体1之间,以使第一壳体31锁定在第一平面部分22贴合于主机本体1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机构包括磁吸机构,用于将第一壳体31和主机本体1相互吸合。示例性的,磁吸机构包括磁铁7,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31和主机本体1上,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壳体31和主机本体1上的磁铁7相对的面的磁极相反,并且在第一壳体31平贴于主机本体1时,第一壳体31和主机本体1上的磁铁7相对并相互吸合。可选的,可在第一壳体31和主机本体1上间隔布置多个磁铁7,增加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二锁定机构设置于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之间,以将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锁定在相互贴合的状态。
具体的,第二锁定机构包括磁吸机构(图3中第二锁定机构未示出,其设置方式与第一锁定机构类似,及在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上均设置磁铁7,并且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上的磁铁7相对的面的磁极相反),用于将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相互吸合。示例性的,磁吸机构包括磁铁7,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上,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上的磁铁7相对的面的磁极相反,并且在第二壳体32往上翻折至与第一壳体31贴合的位置时,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上的磁铁7相对并相互吸合。可选的,可在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上间隔布置多个磁铁7,增加稳定性。
进一步的,为了对柔性屏幕2的反折或展开状态进行监测,可在主机本体1、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上设置霍尔开关,对主机本体1、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监测以判断柔性屏幕2的显示状态(小屏显示或全屏显示),并根据具体的显示状态控制柔性屏幕2的显示策略。
上述,在平时穿戴该穿戴终端时,第一柔性连接件4和第二柔性连接件5均处于翻折状态,并使得第一壳体31和主机本体1上的磁铁7对应并相互吸合,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上的磁铁7对应并相互吸合,使得柔性屏幕2稳定在反折状态,仅由柔性屏幕2的第二平面部分24进行画面的显示;在需要整个柔性屏幕2进行显示时,直接拉开第二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弯折第一柔性连接件4和第二柔性连接件5至展开状态,此时柔性屏幕2处于展开状态,可扩大穿戴终端的显示面积,优化显示效果。
实施例三
如图4所示,一种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该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具体为智能手表,该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包括主机本体1、柔性屏幕2、连接于主机本体1的表带6以及用于固定柔性屏幕2的屏幕外壳3。
在本实施例中,屏幕外壳3包括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其中第一壳体31通过第一柔性连接件4连接主机本体1,第二壳体32通过第二柔性连接件5连接于第一壳体31中远离主机本体1的一端。
其中柔性屏幕2位于屏幕外壳3的同一侧表面,具体为在第一柔性连接件4处于翻折状态时第一壳体31更靠近主机本体1的一侧表面。柔性屏幕2包括与第一柔性连接件4对应的第一弯折部分21、与第一壳体31对应的第一平面部分22、与第二柔性连接件5对应的第二弯折部分23以及与第二壳体32对应的第二平面部分24。使得第一柔性连接件4或第二柔性连接件5弯折时,对应的第一弯折部分21或第二弯折部分23也随之同步弯折。
进一步的,第一柔性连接件4与主机本体1的连接点位于主机本体1与表带6相邻的一侧,更进一步的,第一柔性连接件4与主机本体1的连接位置位于主机本体1远离使用者手掌的一侧。为了使屏幕壳体和柔性屏幕2在展开时更贴近使用者的手臂,第一柔性连接件4与主机本体1的连接位置位于主机本体1一侧的底部。其中主机本体1的底部应理解为在使用者穿戴该穿戴终端时贴近受用者的端部。
本实施例中,主机本体1、柔性屏幕2、表带6以及屏幕外壳3的设置方式与实施例一类似,在此不再赘述。其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增加了用于锁定第一壳体31与主机本体1和第二壳体32与第一壳体31之间的相对位置的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
进一步的,第一锁定机构设置于第一壳体31与主机本体1之间,以使第一壳体31锁定在第一平面部分22贴合于主机本体1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定机构还包括卡扣机构,用于将第一壳体31和主机本体1相互扣合。示例性的,可在第一壳体31中设置子扣8,并在主机本体1上对应的位置设置母扣9。在第一壳体31平贴于主机本体1时,子扣8与母扣9对应并相互扣合。可以理解的是,母扣9应该设置有用于解锁的解锁机构,用于解除对子扣8的锁定。
进一步的,第二锁定机构设置于第一壳体31与第二壳体32之间,以将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锁定在相互贴合的状态。
具体的,第二锁定机构包括卡扣机构,用于将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相互扣合。示例性的,可在第一壳体31中设置子扣8,并在第二壳体32上对应的位置设置母扣9。在第二壳体32往上翻折至与第一壳体31贴合的位置时,子扣8与母扣9对应并相互扣合。可以理解的是,母扣9应该设置有用于解锁的解锁机构,用于解除对子扣8的锁定。
进一步的,为了对柔性屏幕2的反折或展开状态进行监测,可在主机本体1、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上设置霍尔开关,对主机本体1、第一壳体31、第二壳体32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监测以判断柔性屏幕2的显示状态(小屏显示或全屏显示),并根据具体的显示状态控制柔性屏幕2的显示策略。
上述,在平时穿戴该穿戴终端时,第一柔性连接件4和第二柔性连接件5均处于翻折状态,并使得第一壳体31上的子扣8和主机本体1上的母扣9对应并相互扣合,第一壳体31上的母扣9和第二壳体32上的子扣8对应并相互扣合,使得柔性屏幕2稳定在反折状态,仅由柔性屏幕2的第二平面部分24进行画面的显示;在需要整个柔性屏幕2进行显示时,解除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的扣合状态,弯折第一柔性连接件4和第二柔性连接件5至展开状态,此时柔性屏幕2处于展开状态,可扩大穿戴终端的显示面积,优化显示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本申请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的各种明显变化、重新调整及替代均不会脱离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申请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的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本体(1)、柔性屏幕(2)和用于固定所述柔性屏幕(2)的屏幕外壳(3);
所述屏幕外壳(3)包括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所述第一壳体(31)通过第一柔性连接件(4)连接所述主机本体(1),所述第二壳体(32)通过第二柔性连接件(5)连接所述第一壳体(31);
所述柔性屏幕(2)位于所述屏幕外壳(3)的同一侧表面,包括与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4)对应的第一弯折部分(21)、与所述第一壳体(31)对应的第一平面部分(22)、与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5)对应的第二弯折部分(23)以及与所述第二壳体(32)对应的第二平面部分(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31)与所述主机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锁定机构,以使所述第一壳体(31)锁定在所述第一平面部分(22)贴合于所述主机本体(1)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磁吸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31)和所述主机本体(1)相互吸合;或者是,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卡扣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31)和所述主机本体(1)相互扣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31)与所述第二壳体(32)之间设置有第二锁定机构,以将所述第一壳体(31)和所述第二壳体(32)锁定在相互贴合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磁吸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31)和所述第二壳体(32)相互吸合;或者是,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卡扣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壳体(31)和所述第二壳体(32)相互扣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5)处于弯折状态时所述柔性屏幕(2)处于反折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4)与所述主机本体(1)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主机本体(1)一侧的底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本体(1)连接有用于穿戴的表带(6),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4)与所述主机本体(1)的连接点位于所述主机本体(1)与所述表带(6)相邻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4)与所述主机本体(1)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主机本体(1)远离使用者手掌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部分(22)和所述第二平面部分(24)的面积一致。
CN201921107016.7U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 Active CN2099467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7016.7U CN209946758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
PCT/CN2019/116001 WO2021008013A1 (zh) 2019-07-16 2019-11-06 一种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107016.7U CN209946758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46758U true CN209946758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19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107016.7U Active CN209946758U (zh) 2019-07-16 2019-07-16 一种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46758U (zh)
WO (1) WO20210080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4814B (zh) * 2021-04-09 2023-05-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3654926B (zh) * 2021-07-07 2023-10-31 深圳市天瑞显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测试机构的屏线弯折度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108971A (ko) * 2013-03-04 2014-09-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CN203535901U (zh) * 2013-07-18 2014-04-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柔性屏幕设备
CN104378467A (zh) * 2014-12-15 2015-02-25 上海创功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移动终端
CN105676958B (zh) * 2015-12-29 2018-07-0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带柔性屏的终端
CN206136000U (zh) * 2016-09-19 2017-04-26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柔性屏组件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08013A1 (zh) 2021-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16411B (zh) 可折叠的移动终端
CN209946758U (zh) 一种折叠柔性屏穿戴终端
KR102089489B1 (ko) 폴딩 단말
US9891667B2 (en) Connectable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9478847B2 (en) Antenna system and method of assembly for a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11182102A (zh)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折叠显示终端
US20180191877A1 (en) Unlocking apparatus of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KR102207039B1 (ko) 액세서리 장치
KR20150143118A (ko) Nfc 안테나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휴대 단말
CN112445277A (zh) 电子设备
CN209949166U (zh) 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
CN209946762U (zh) 智能穿戴装置
WO2018058472A1 (zh) 智能手环
CN208597071U (zh) 一种穿戴式电子装置
CN107450662A (zh) 电子装置
CN206671784U (zh) 智能手表
WO2022135228A1 (zh) 电子设备
CN210091610U (zh) 柔性屏穿戴设备
CN211429360U (zh) 电子设备
CN210924119U (zh) 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
CN207753752U (zh) 一种手机前置镜头安装快速切换配件
CN214067605U (zh) 一种柔性屏智能手表
CN209949161U (zh) 可旋转拼接的柔性屏移动终端
CN111103924B (zh) 电子设备
CN114598760A (zh) 一种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