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45018U - 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及排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及排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45018U
CN209945018U CN201920729418.4U CN201920729418U CN209945018U CN 209945018 U CN209945018 U CN 209945018U CN 201920729418 U CN201920729418 U CN 201920729418U CN 209945018 U CN209945018 U CN 2099450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area
tower
combustion area
cooling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72941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会
刘品德
朱速锋
戴向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 And South Suzhou Shenk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th And South Suzhou Shenk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 And South Suzhou Shenk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th And South Suzhou Shenk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72941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450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450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450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及排废装置,燃烧塔包括燃烧箱体,燃烧箱体内设有多个隔热墙,多个隔热墙依次间隔并排设置从而将中空腔体顺序分隔成第一燃烧区、第一过渡区、第二燃烧区、第二过渡区和第三燃烧区,第一燃烧区与第一过渡区连通,第三燃烧区与第二过渡区连通,第一过渡区和第二过渡区分别与第二燃烧区连通,燃烧塔还包括设置在燃烧箱体上的冷却模组,第二燃烧区与冷却模组的内腔连通,第一燃烧区和第三燃烧区分别设有进风口,冷却模组上设有出风口,燃烧塔还包括分别设在第一燃烧区、第二燃烧区和第三燃烧区中的加热元件。该燃烧塔可使烧结炉烧结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废气能够充分燃烧,从而可避免废气污染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及排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及排废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工艺中,需要对太阳能电池进行烧结,烧结工艺一般是在烧结炉中完成,在烧结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气,为了及时的消除这部分废气,目前常见的废气处理方式是将废气排至燃烧塔中,使有机废气进行补充燃烧。但现有技术中,由于烧结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量较大,废气进入燃烧塔中不能充分燃烧就排出燃烧塔,从而仍会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包括具有中空腔体的燃烧箱体,所述燃烧箱体内部设置有多个隔热墙,多个所述隔热墙依次间隔并排设置从而将所述中空腔体顺序分隔成第一燃烧区、第一过渡区、第二燃烧区、第二过渡区和第三燃烧区,所述第一燃烧区与所述第一过渡区相连通,所述第三燃烧区与所述第二过渡区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渡区和所述第二过渡区分别与所述第二燃烧区相连通,所述燃烧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燃烧箱体上的冷却模组,所述第二燃烧区与所述冷却模组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燃烧区和所述第三燃烧区分别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冷却模组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燃烧塔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区、所述第二燃烧区和所述第三燃烧区中的加热元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燃烧区与所述第一过渡区之间的所述隔热墙的上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燃烧区与所述第一过渡区的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二燃烧区与所述第一过渡区之间的所述隔热墙的下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过渡区与所述第二燃烧区的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三燃烧区与所述第二过渡区之间的所述隔热墙的上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三燃烧区与所述第二过渡区的第三通风口,所述第二燃烧区与所述第二过渡区之间的所述隔热墙的下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过渡区与所述第二燃烧区的第四通风口,所述冷却模组位于所述燃烧箱体的顶部,所述冷却模组从所述第一燃烧区延伸到所述第三燃烧区,所述第二燃烧区与所述冷却模组的内腔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燃烧区顶部的第五通风口相连通,所述进风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燃烧区和所述第三燃烧区的底部。
进一步地,位于所述第一燃烧区中的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风口的下方,位于所述第二燃烧区中的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风口和所述第四通风口的上方,位于所述第三燃烧区中的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三通风口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燃烧区、所述第二燃烧区和所述第三燃烧区中均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沿上下方向间隔并排设置,每个所述隔板上均设置有使所述隔板的上部和下部相连通的通孔,至少有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板上的所述通孔的位置相错开。
优选地,所述出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冷却模组的相对两侧。
优选地,所述燃烧塔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的风机。
优选地,所述冷却模组上设置有使所述冷却模组的内腔与外部相连通的补风口,所述补风口位于所述冷却模组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燃烧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燃烧箱体的底部的底座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燃烧箱体、所述冷却模组和所述底座的内壁上的隔热棉。
优选地,所述燃烧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燃烧箱体的底部的底座,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燃烧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内部的集油盒。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排废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塔和设置在所述燃烧塔的所述进风口位置处的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通过排废管道与固化设备的加热模组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结构简单,从烧结炉中传递过来的废气分成两路分别进入第一燃烧区和第三燃烧区中进行初次燃烧,然后再汇入第二燃烧区进行二次燃烧后排出,从而使得烧结炉烧结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废气能够充分燃烧,从而可避免废气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燃烧箱体2和设置在燃烧箱体2上的冷却模组3。
燃烧箱体2具有中空腔体,燃烧箱体2中设置有多个隔热墙4,多个隔热墙沿水平方向间隔并排设置,从而将燃烧箱体2的中空腔体顺序分隔成多个腔室,沿水平方向依次为:第一燃烧区21、第一过渡区22、第二燃烧区23、第二过渡区24和第三燃烧区25,第一燃烧区21与第一过渡区22相连通,第三燃烧区25与第二过渡区24相连通,第一过渡区22和第二过渡区24均分别与第二燃烧区23相连通,第二燃烧区23与冷却模组3的内腔相连通,第一燃烧区21和第三燃烧区25分别设置有进风口11,冷却模组3上设置有出风口31。烧结炉烧结过程所产生的废气分别经两个进风口11进入到第一燃烧区21和第三燃烧区31中进行第一次燃烧,然后均进入到第二燃烧区23中进行第二次燃烧,之后进入冷却模组3中冷却,最后由出风口31排出到燃烧塔的外部。
第一燃烧区21与第一过渡区22之间的隔热墙4的上部设置有连通第一燃烧区21与第一过渡区22的第一通风口51,第二燃烧区23与第一过渡区22之间的隔热墙4的下部设置有连通第一过渡区22与第二燃烧区23的第二通风口52,第三燃烧区25与第二过渡区24之间的隔热墙4的上部设置有连通第三燃烧区25与第二过渡区24的第三通风口53,第二燃烧区23与第二过渡区24之间的隔热墙4的下部设置有连通第二过渡区24与第二燃烧区23的第四通风口54,冷却模组3位于燃烧箱体2的顶部,冷却模组3从第一燃烧区21延伸到第三燃烧区25,第二燃烧区23与冷却模组3的内腔通过设置在第二燃烧区23顶部的第五通风口55相连通,进风口11设置在底座1上,即进风口11分别位于第一燃烧区21和第三燃烧区25的底部。这样,有机废气流经燃烧箱体2时,其分别流经第一燃烧区21和第三燃烧区23,然后通过第一过渡区22与第二过渡区24,最终汇聚于第二燃烧区23充分燃烧后排出,有机废气在燃烧箱体2中流动时其流动路径呈“Z”字型,这可增加有机废气的燃烧时间及燃烧路径,从而可避免有机废气燃烧不充分而产生污染。
燃烧塔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燃烧区21、第二燃烧区23和第三燃烧区25中的加热元件(图中未示出),第一燃烧区21、第二燃烧区23和第三燃烧区25中均设置有多个加热元件,各个加热元件相平行设置,每个加热元件的两端部均固定设置在隔热墙4和/或燃烧箱体2的侧壁上。位于第一燃烧区21中的加热元件均设置在第一通风口51的下方,位于第二燃烧区23中的加热元件均设置在第二通风口52和第四通风口54的上方,位于第三燃烧区25中的加热元件均设置在第三通风口53的下方。
第一燃烧区21、第二燃烧区23和第三燃烧区25中还均设置有多个隔板6,每个燃烧区中的多个隔板6均沿上下方向间隔并排设置,每个隔板6上均设置有使隔板6的上部和下部相连通的通孔61,至少有相邻的两个隔板6上的通孔的位置相错开。这样,有机废气在第一燃烧区21、第二燃烧区23和第三燃烧区25中流动时,均由下至上形成一“Z”字型路径,这同样可增加有机废气的燃烧时间和燃烧路径,使有机废气燃烧更充分。
本实施例中,出风口31分别设置在冷却模组3的相对两侧,在每个出风口31处还设置有风机7,通过风机7将经过冷却模组3冷却后的气体排出到燃烧塔的外部。
冷却模组3上设置有使冷却模组3的内腔与外部相连通的补风口32,补风口32在特殊情况下使用,如冷却模组3水路断水,此时可打开补风口32,从而可使燃烧塔外部的冷空气进入冷却模组3内,以适当降低冷却模组3内的元件的温度,避免发生危险。本实施例中,补风口32位于冷却模组3的顶部。
燃烧塔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燃烧箱体2、冷却模组3和底座1的内壁上的隔热棉,通过设置隔热棉,可避免燃烧塔表面温度过高。
燃烧塔还包括设置在底座1的内部的集油盒,集油盒用于收集有机废气燃烧后所产生的油状物质或残渣,从而避免油状物质或残渣掉落污染电池片。
该燃烧塔的工作原理如下:
烧结炉烧结所产生的废气分别经底座1上的进风口11进入到第一燃烧区21和第三燃烧区23中,在第一燃烧区21和第三燃烧区23中的有机废气分别从第一燃烧区21和第三燃烧区23的底部向上流动,沿着隔板6上的通孔61所形成的“Z”字型路径经过加热元件进行第一次燃烧,然后从第一燃烧区21和第三燃烧区23上部的第一通风口51和第三通风口53进入第一过渡区22和第二过渡区24,在第一过渡区22和第二过渡区24中从上向下流动,经第一过渡区22和第二过渡区24下部的第二通风口52和第四通风口54进入到第二燃烧区23中,在第二燃烧区23中的有机废气分别从第二燃烧区23的底部向上流动,沿着隔板6上的通孔61所形成的“Z”字型路径经过加热元件进行第二次燃烧,最后经两次燃烧后的气体从第二燃烧区23顶部的第五通风口55中进入冷却模组3中冷却后,从位于冷却模组3的两侧的出风口31中排出到燃烧塔的外部。
该燃烧塔使从烧结炉中传递过来的废气分成两路进入燃烧箱体中进行燃烧,从而可收集大量的有机废气;而且有机废气经过两次燃烧,其在燃烧箱体中的流动路径呈“Z”字型,这可增加有机废气的燃烧时间及燃烧路径,从而避免有机废气燃烧不充分而产生污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排废装置,该排废装置包括上述的燃烧塔和设置在燃烧塔的进风口11位置处的进气装置,进气装置通过排废管道与固化设备的加热模组连接。
进气装置的进气量的大小可以调节,从而可控制进入燃烧塔中的废气量,进而控制排废量。
排废管道固定设置于加热模组外侧,排废管道设置有多组,各组排废管道分别连接到进气装置上。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包括具有中空腔体的燃烧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箱体内部设置有多个隔热墙,多个所述隔热墙依次间隔并排设置从而将所述中空腔体顺序分隔成第一燃烧区、第一过渡区、第二燃烧区、第二过渡区和第三燃烧区,所述第一燃烧区与所述第一过渡区相连通,所述第三燃烧区与所述第二过渡区相连通,所述第一过渡区和所述第二过渡区分别与所述第二燃烧区相连通,所述燃烧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燃烧箱体上的冷却模组,所述第二燃烧区与所述冷却模组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第一燃烧区和所述第三燃烧区分别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冷却模组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燃烧塔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燃烧区、所述第二燃烧区和所述第三燃烧区中的加热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区与所述第一过渡区之间的所述隔热墙的上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燃烧区与所述第一过渡区的第一通风口,所述第二燃烧区与所述第一过渡区之间的所述隔热墙的下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过渡区与所述第二燃烧区的第二通风口,所述第三燃烧区与所述第二过渡区之间的所述隔热墙的上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三燃烧区与所述第二过渡区的第三通风口,所述第二燃烧区与所述第二过渡区之间的所述隔热墙的下部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二过渡区与所述第二燃烧区的第四通风口,所述冷却模组位于所述燃烧箱体的顶部,所述冷却模组从所述第一燃烧区延伸到所述第三燃烧区,所述第二燃烧区与所述冷却模组的内腔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燃烧区顶部的第五通风口相连通,所述进风口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燃烧区和所述第三燃烧区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燃烧区中的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风口的下方,位于所述第二燃烧区中的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通风口和所述第四通风口的上方,位于所述第三燃烧区中的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三通风口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区、所述第二燃烧区和所述第三燃烧区中均设置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沿上下方向间隔并排设置,每个所述隔板上均设置有使所述隔板的上部和下部相连通的通孔,至少有相邻的两个所述隔板上的所述通孔的位置相错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冷却模组的相对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塔还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的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组上设置有使所述冷却模组的内腔与外部相连通的补风口,所述补风口位于所述冷却模组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燃烧箱体的底部的底座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燃烧箱体、所述冷却模组和所述底座的内壁上的隔热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燃烧箱体的底部的底座,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燃烧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内部的集油盒。
10.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排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塔和设置在所述燃烧塔的所述进风口位置处的进气装置,所述进气装置通过排废管道与固化设备的加热模组连接。
CN201920729418.4U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及排废装置 Active CN2099450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9418.4U CN209945018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及排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729418.4U CN209945018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及排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45018U true CN209945018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33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729418.4U Active CN209945018U (zh) 2019-05-21 2019-05-21 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及排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450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8678A (zh) * 2020-07-24 2020-11-27 苏州金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设备烧结炉用加热与冷却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98678A (zh) * 2020-07-24 2020-11-27 苏州金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设备烧结炉用加热与冷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45018U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固化设备的燃烧塔及排废装置
CN111780135A (zh) 一种低污染型rto燃烧炉
CN207962728U (zh) 一种燃烧炉
CN203384960U (zh) 集能换热式环保锅炉
CN112662837B (zh) 转炉余热锅炉中的裙罩
CN205174814U (zh) 一种新型实用高效热风炉
CN210320160U (zh) 燃烧炉
CN210595281U (zh) 一种能快速降温净化炉尾气的石墨化炉
CN209978598U (zh) 一种正极材料的烧结装置
CN205909280U (zh) 一种垃圾处理装置
CN107747868B (zh) 一种太阳能硅片烧结炉的燃烧塔
CN217540763U (zh) 一种废气焚烧加热装置
CN201945017U (zh) 高效、节能热水锅炉
CN217737242U (zh) 一种循环加热式烘干用集热燃烧炉
CN219861192U (zh) 一种热回收焦炉两分四联火道结构
CN217604161U (zh) 一种整体均热式燃气取暖炉
CN104848201A (zh) 多功能卧式水暖炉
CN212620173U (zh) 一种多区蜂窝状逆流余热回收器
CN218178872U (zh) 一种回热型多孔介质燃烧器
CN215063916U (zh) 一种便于更换换热模块的余热回收设备
CN108774657B (zh) 一种多喷嘴强混燃烧与板式紧凑换热结合的连续高温热风炉
CN212157227U (zh) 一种用于热解尾气的水冷装置
CN208366058U (zh) 一种烧结炉、抗光衰炉一体机
CN211853978U (zh) 生物质燃料环保节能烟火分离式热风炉
CN202757130U (zh) 一种焚烧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