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42971U - 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42971U
CN209942971U CN201920334865.XU CN201920334865U CN209942971U CN 209942971 U CN209942971 U CN 209942971U CN 201920334865 U CN201920334865 U CN 201920334865U CN 209942971 U CN209942971 U CN 209942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structure
combustion engine
gas
internal combustion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3486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台生
涂明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Yang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2033486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42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42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4297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沿一气体进入方向置入一内燃机进气管内壁,该导流装置包括有:一心环结构、一外环结构以及复数个导流部。该外环结构与该心环结构为同一轴心之一中空圆柱体,该外环结构具有一第一端面以及一第二端面,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相距有一距离。该导流部定义有一轴面延伸至该轴心,且以该轴心为中心排列成放射状排列,该导流部连接该心环结构与该外环结构。该心环结构具有复数个凸缘及复数个凹槽,该导流部沿该轴面延伸出一切割面,当气体通过该导流装置时,由复数个凸缘、复数个凹槽及复数个切割面将气体进行切割。

Description

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导流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运用结构将进入内燃机前的气体进行切割的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于现代生活中,汽、机车已是不可或缺之代步工具,但,汽、机车机件起动及运转时动力所需的燃料,附带所排放的废气形成的空气污染,更是造成环境暖化现象的原因之一。而一般车辆内燃机的功率输出几乎是取决于一定比例空气注入燃烧室的多寡,而在不同的情况与要求下,燃气各有其最佳的气体与燃油比例,倘若过多的燃料缺乏适当比例的气体则无法确实燃烧,而燃烧不完全所产生大量的有毒废气,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
而车辆内燃机的进气装置是车辆燃油系统的核心组件,其工作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内燃机的动力性能、油耗、启动的加速性能、旋转的稳定性及废气的排放。由于燃油燃烧不充分,导致内燃机排放黑烟、车辆动力不足、油耗增加、汽缸内大量积碳等现象均为空气混合比例失调所致。中国大陆专利公告CN2406072号揭露一种内燃机燃油系统的助燃器,该装置为带有导流孔的平面体,由带有放射能量的材料制成,其设置在空气滤心上,当空气流经过该装置时,其放射能量细化空气分子族群,以增加空气与燃油的接触面积,提高燃烧效率。由于该装置为平面进气方式,空气分子细化的程度有限,故燃烧效率的提高不甚理想。
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14158号揭露内燃机之进气分子活跃助燃装置之二个实施例,请参阅图1与图2,系本实用新型之先前技术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示意图。于图1所述分子活性组件1具有网孔11与套设于其外圈之套环12,且该套环12之四只脚架13撑抵于进气管内壁。由此可知,当空气流经进气管内壁时,由于具有网孔11的面积并未占满整个进气管截面积,而有部分经由因脚架13所致的空隙穿流过去,无法利用远红外线加温,在穿流过去后其较低的温度亦会影响经由网孔11的远红外线加温的气体温度,效果势必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由于网孔11所具有的致密特质,加上上述空隙的存在,空气经过该网孔部份的比例有可能降低,反而部分丧失了原本设置网孔的美意。图2则系设置导流套2于分子活性组件1外周缘,并利用导流鳍片21之弯折部22固定于进气管内壁。如前所述,本实施例更利用了导流鳍片21的螺旋设计所致的喷嘴效应,更进一步地令空气大量由此处通过。此举当然造成了空气更形活跃,然因为空气快速通过所造成温度的下降,将更令由网孔11的远红外线加温的效果大打折扣,且更甚于图1所示。
以上述二实施例所示,皆可以意识到其结构复杂,相对地制造成本肯定提高,且组装并不容易;更何况若因组件老化而丧失了固定于进气管内壁的能力,以致某些组件被吸入内燃机内,则消费者的损失恐怕不是一笔小数目。于是,综合上述各种习知技术的缺失或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如何解决将是一重要课题,因此,以下将是本实用新型详细探讨的内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出一种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藉由心环结构设计成复数个凸缘及复数个凹槽相间结构,以增加切割及雾化进入内燃机的气体体积,达到提高内燃机的燃烧效率之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出一种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藉由导流部邻靠气体进入方向设计有圆弧切割面,可达到导流部增加切割及雾化进入内燃机的气体体积之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出一种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藉由将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设计为结构简单,且相对制造成本较低,以达到减低消费者的负担之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出一种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藉由将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设计为安装简单方便,且相对减少安装时间,以达到便于消费者自行组装且组装后使用安全之功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沿一气体进入方向置入一内燃机进气管内壁,该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包括有:一心环结构、一外环结构以及复数个导流部。该心环结构为一中空圆柱体。该外环结构与该心环结构为同一轴心之一中空圆柱体,且该外环结构容置该心环结构,该外环结构具有一第一端面以及一第二端面,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相距有一距离。每一该导流部定义有一轴面,每一该轴面延伸至该轴心,且复数个该轴面以该轴心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该导流部连接该心环结构与该外环结构。
该导流装置以该第一端面邻靠该气体进入方向,该心环结构邻靠该气体进入方向的端面上具有复数个凸缘及复数个凹槽,二该凸缘间设有该凹槽的相互间隔排列,且该导流部沿该轴面延伸出一切割面;当气体通过该导流装置时,由该心环结构及复数个导流部将气体进行切割。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中,该导流部的位置与该凸缘的位置相对应,且该切割面形状与该凸缘形状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中,该心环结构远离该气体进入方向的端面上具有复数个导槽,该导槽的位置与该凹槽的位置相对应,该导槽的长度大于该距离的一半,该导槽邻靠该气体进入方向更具有一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中,该外环结构具有复数个卡固体,该卡固体与该第一端面相连接,且延伸出该外环结构一高度,该卡固体外缘贴靠于该内燃机进气管内壁上。该外环结构具有一弧形曲面,该弧形曲面位于该卡固体与该第一端面间。
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中,该导流部远离该气体进入方向具有一增速曲面,该增速曲面位于该轴面的一侧。该导流部具有一导流曲面,该导流曲面位于该轴面的一侧,且凸出于该导流部中央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14158号内燃机之进气分子活跃助燃装置第一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514158号内燃机之进气分子活跃助燃装置第二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较佳实施例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较佳实施例之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与内燃机进气口配合较佳实施例之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分子活性组件,11:网孔,12:套环,13:脚架,2:导流套,21:导流鳍片,22:弯折部,3:导流装置,31:心环结构,311:凸缘,312:凹槽,313:导槽,314:圆弧面,32:外环结构,321:第一端面,322:第二端面,323:卡固体,324:弧形曲面,33:导流部,330:轴面,331:切割面,332:导流曲面,333:增速曲面,4:内燃机,41:进气口,91:气体进入方向,92:轴心,d:距离,h:高度,L: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首先请先参阅图5所示,其系为本实用新型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与内燃机进气口配合较佳实施例之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3沿一气体进入方向91置入一内燃机4的进气口41内壁中。请参阅图3至图4所示,其系为本实用新型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较佳实施例之立体结构及另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3包括有:一心环结构31、一外环结构32以及复数个导流部33。该心环结构31为一中空圆柱体。该心环结构31邻靠该气体进入方向91的端面上具有复数个凸缘311及复数个凹槽312,二该凸缘311间设有该凹槽312的相互间隔排列,呈现为一波形形状。该凸缘311设计为半圆形形状,该凹槽312为半圆形形状,且该凹槽312的直径尺寸大于该凸缘311直径尺寸。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中,该心环结构31远离该气体进入方向91的端面上具有复数个导槽313,该导槽313的位置与该凹槽312的位置相对应,该导槽313的长度L大于该心环结构31长度的一半,该导槽313邻靠该气体进入方向91更具有一圆弧面314。因此当气体被复数个凸缘311及复数个凹槽312充分切割后,沿该心环结构31表面流动的气体充分作用改变气体水分子族群的结构,能有效地将气体中的水分子族群更加细化,并产生自然规律的震荡而激化氢、氧分子,更因该导槽313的导引,使气体更快进入该内燃机4中。
该外环结构32与该心环结构31为同一轴心92之一中空圆柱体,且该外环结构32容置该心环结构31,该外环结构32具有一第一端面321以及一第二端面322,该第一端面321与该第二端面322相距有一距离d。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中,该外环结构32具有复数个卡固体323,该卡固体323与该第一端面321相连接,且延伸出该外环结构32一高度h,该卡固体323外缘贴靠于一内燃机4进气管41内壁上。该外环结构32具有一弧形曲面324,该弧形曲面324位于该卡固体323与该第一端面321间。该弧形曲面324设计将进入该外环结构32的气体进行加速,达到提高内燃机的燃烧效率之功效。
每一该导流部33定义有一轴面330,每一该轴面330延伸至该轴心92,且复数个该轴面330以该轴心92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该导流部33连接该心环结构31与该外环结构32。该导流部33邻靠该气体进入方向91沿该轴面330延伸出一切割面33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中,该导流部33的位置与该凸缘311的位置相对应,且该切割面331形状与该凸缘311形状相对应,皆为一半圆形形状。该导流部33远离该气体进入方向91具有一增速曲面333,该增速曲面333位于该轴面330的一侧。该导流部33具有一导流曲面332,该导流曲面332位于该轴面330的一侧,且凸出于该导流部33中央位置,于同一该导流部33,该增速曲面333与该导流曲面332恰分别位于该轴面330的二侧。当气体通过该导流部33时,将由该切割面331切割气体,使气体分别经由该导流部33二侧通过,部分气体经由该导流曲面332充分作用改变气体水分子族群的结构,能有效地将气体中的水分子族群更加细化,并产生自然规律的震荡而激化氢、氧分子,部分气体经由该增速曲面333进行加速,使所有进入该内燃机4进气管41内壁气体,充分达到提高内燃机的燃烧效率之功效。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该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3提供气体进入该内燃机4的氧分子密度加大,雾化程度提高,以致加大空气与燃油的接触面积,达到更理想的空气混合比例。由于本实用新型系采用经奈米科技处理的高分子材料,该材料能够产生电磁辐射和远红外线,当气体流过时,可以改变气体水分子族群的结构,能有效地将气体中的水分子族群更加细化,并产生自然规律的震荡而激化氢、氧分子,使进入该内燃机4燃烧时的空气和燃油的混合比例增强,达到最佳空气混合比,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充分燃烧。因此,可以达到更佳的燃烧效率,降低污染。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之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之保护范围当视后附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沿一气体进入方向置入一内燃机进气管内壁,该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包括有:
一心环结构,为一中空圆柱体;
一外环结构,与该心环结构为同一轴心之一中空圆柱体,且该外环结构容置该心环结构,该外环结构具有一第一端面以及一第二端面,该第一端面与该第二端面相距有一距离;
复数个导流部,每一该导流部定义有一轴面,每一该轴面延伸至该轴心,且复数个该轴面以该轴心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该导流部连接该心环结构与该外环结构;
其特征在于,
该导流装置以该第一端面邻靠该气体进入方向,该心环结构邻靠该气体进入方向的端面上具有复数个凸缘及复数个凹槽,二该凸缘间设有该凹槽的相互间隔排列,且该导流部沿该轴面延伸出一切割面;当气体通过该导流装置时,由该心环结构及复数个导流部将气体进行切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流部的位置与该凸缘的位置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切割面形状与该凸缘形状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心环结构远离该气体进入方向的端面上具有复数个导槽,该导槽的位置与该凹槽的位置相对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之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槽的长度大于该距离的一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之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槽邻靠该气体进入方向更具有一圆弧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环结构具有复数个卡固体,该卡固体与该第一端面相连接,且延伸出该外环结构一高度,该卡固体外缘贴靠于该内燃机进气管内壁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之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环结构具有一弧形曲面,该弧形曲面位于该卡固体与该第一端面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流部远离该气体进入方向具有一增速曲面,该增速曲面位于该轴面的一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之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流部具有一导流曲面,该导流曲面位于该轴面的一侧,且凸出于该导流部中央位置。
CN201920334865.XU 2019-03-15 2019-03-15 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42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4865.XU CN209942971U (zh) 2019-03-15 2019-03-15 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4865.XU CN209942971U (zh) 2019-03-15 2019-03-15 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42971U true CN209942971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24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34865.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42971U (zh) 2019-03-15 2019-03-15 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429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82408B (zh) 废气升温用燃烧器
US7703288B2 (en) Fuel nozzle having swirler-integrated radial fuel jet
KR101771384B1 (ko) 내연기관용 와류 발생기
KR102123448B1 (ko) 내연기관용 와류 흡배기장치
CN111692024B (zh) 量子内燃机活氧导流装置
CN209942971U (zh) 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
KR100757293B1 (ko) 자동차 엔진의 출력증대장치
KR200246432Y1 (ko) 내연기관용 흡기관의 와류 발생장치
CN111692023B (zh) 可双向置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
US6701964B1 (en) Vortex generating airfoil fuel saver
CN111810287A (zh) 切割气体且防扰流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
KR20080081680A (ko) 자동차의 배기장치용 서브 머플러 제조방법 및 구조
CN210769078U (zh) 可双向置入内燃机的切割气体导流装置
CN210483873U (zh) 多层切割气体进入内燃机的导流装置
CN111810327A (zh) 可双向置入内燃机的切割气体导流装置
KR101365892B1 (ko) 차량용 흡기계통의 흡기효율향상 흡기 덕트 장치
WO2003044346A1 (fr) Dispositif de guidage d'admission pour moteur a combustion interne
KR102208180B1 (ko) 내연기관 흡기용 와류발생기
KR20200058719A (ko) 내연기관의 흡배기 매니폴드에서 와류를 발생시키는 장치
KR200398586Y1 (ko) 자동차 엔진의 출력증대장치
KR950001983Y1 (ko) 내연기관용 공기와류 발생기
CN205714413U (zh) 多环多阶层式引擎助燃装置
KR101022499B1 (ko) 차량용 배기구
KR102529284B1 (ko) 자동차용 기류 저항 저감형 유체 덕트 장치
CN210889105U (zh) 一种新型变截面发动机燃烧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029

Address after: Room 101, building 1, No.1, Yuexing South Road, Hengli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Yang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 Lane 69, Lane 245, Section 2, Sanmin Road, Banqiao District, Xinbei City, Taiwan, China

Patentee before: Zhang Taisheng

Patentee before: Tu Minghu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