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40748U - 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40748U
CN209940748U CN201821995559.2U CN201821995559U CN209940748U CN 209940748 U CN209940748 U CN 209940748U CN 201821995559 U CN201821995559 U CN 201821995559U CN 209940748 U CN209940748 U CN 2099407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sewage
black
odorous river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99555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nzh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inzh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inzh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inzhu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99555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407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407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407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包括按照水流顺序依次设置的过滤垃圾的格栅装置、均衡待处理黑臭河道的水质和水量的调节池、实现固液分离絮凝池、去除污水中大部分可沉和部分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的厌氧池、去除氮污染物和降解有机物的A\O反应池和过滤反应沉淀以及部分污染物的过滤池,格栅装置与调节池之间设置有抽吸泵,调节池、絮凝池、厌氧池、A\O反应池和过滤池的底端均通过多组抽吸泵连接至底泥处理池;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转动的格栅装置,可以避免清洁人员去水下清洁垃圾,实现不用下水即可清理垃圾。

Description

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录像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保意识的增强,逐渐开始重视对黑臭河道的治理。富营养化水体中某些藻类等大量增值导致水下光照强度下降,溶解氧过量被消耗后藻体迅速死亡、腐烂,同时引发水域生态系统各个层面上的失衡,最后崩溃,水质持续恶化,含硫、氮等有机物降解时逸出的氨、硫化氢等使水体变臭,而导致水体发黑的物质则主要是硫化铁、硫化锰等不溶解物质。
现有的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处理方法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黑臭河道需要治理的不仅仅是河水还有沉积的淤泥,现有的处理技术往往只对河水进行处理而忽略河底淤泥的处理,导致安装有处理设备的河岸两侧会有淤泥堆积,下雨潮湿季节容易产生恶臭,对居民的生活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并且黑臭河道中往往伴随着大量垃圾,难以清理,而且清理成本较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包括按照水流顺序依次设置的过滤垃圾的格栅装置、均衡待处理黑臭河道的水质和水量的调节池、实现固液分离絮凝池、去除污水中大部分可沉和部分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的厌氧池、去除氮污染物和降解有机物的A\O 反应池和过滤反应沉淀以及部分污染物的过滤池,所述格栅装置与调节池之间设置有抽吸泵,所述A\O反应池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曝气的鼓风机,所述调节池、絮凝池、厌氧池、A\O反应池和过滤池的底端均通过多组抽吸泵连接至底泥处理池。
优选地,所述底泥处理池按照流程依次设置有包括生物分解河底淤泥大量生物菌群的微生物处理池、对河底淤泥进行硝化处理的硝化池、用于除碳的反硝化池、分离悬浮有机物和沉淀无机物的分离池、对悬浮有机物进行去水烘干的去水烘干装置和对砂子和水进行分离的砂水分离器。
优选地,所述微生物处理池的内部还包括用于加速微生物反应的搅拌装置。
优选地,所述分离池的内部设置有分隔筛网,所述分离池的一端靠近顶部设置有进泥管、所述分离池的另一端靠近顶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分离池的底端设置有若干组排砂口。
优选地,所述格栅装置包括精细格栅、下拦网、上拦网、转动针、驱动装置、转轴和固定架,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进水口混凝土内部一端,所述精细格栅为圆柱状且设置在进水口混凝土外壁,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精细格栅的中心轴线上,所述转轴的外壁上设置有转动针,且所述转动针穿过精细格栅延伸一段长度,所述精细格栅的后侧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上端向外设置有上拦网,所述固定架的下端向外设置有下拦网。
优选地,所述上拦网和下拦网上均开设有线性排列的线槽,线槽的排列间隔与转动针的间隔相同,且线槽的宽度与转动针的宽度相互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通过设置的转动的格栅装置,可以避免清洁人员去水下清洁垃圾,实现不用下水即可清理垃圾;通过设置的底泥处理池,可以对黑臭河道淤泥进行处理,最后分离成有用的砂子和有用的有机滤渣,实用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的底泥处理池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的分离池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的格栅装置正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的格栅装置侧面示意图。
图中:1、格栅装置;101、精细格栅;102、下拦网;103、上拦网;104、转动针;105、驱动装置;106、转轴;107、固定架;2、抽吸泵;3、调节池;4、絮凝池;5、厌氧池;6、A\O反应池;601、鼓风机;7、过滤池;8、底泥处理池;801、微生物处理池;8011、搅拌装置;802、硝化池;803、反硝化池;804、分离池;8041、进泥管;8042、排液口;8043、排砂口;8044、分隔筛网;805、去水烘干装置;806、砂水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施例的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按照水流顺序依次设置的过滤垃圾的格栅装置1、均衡待处理黑臭河道的水质和水量的调节池3、实现固液分离絮凝池4、去除污水中大部分可沉和部分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的厌氧池5、去除氮污染物和降解有机物的A\O反应池6和过滤反应沉淀以及部分污染物的过滤池7,格栅装置1与调节池3之间设置有抽吸泵2,A\O 反应池6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曝气的鼓风机601,调节池3、絮凝池4、厌氧池5、 A\O反应池6和过滤池7的底端均通过多组抽吸泵2连接至底泥处理池8。
如图2所示,底泥处理池8按照流程依次设置有包括生物分解河底淤泥大量生物菌群的微生物处理池801、微生物处理池801的内部还包括用于加速微生物反应的搅拌装置8011、对河底淤泥进行硝化处理的硝化池802、用于除碳的反硝化池803、分离悬浮有机物和沉淀无机物的分离池804、对悬浮有机物进行去水烘干的去水烘干装置805和对砂子和水进行分离的砂水分离器806。
如图3所示,分离池804的内部设置有分隔筛网8044,分离池804的一端靠近顶部设置有进泥管8041、分离池804的另一端靠近顶部设置有排液口8042、分离池804的底端设置有若干组排砂口8043。
如图4和图5所示,格栅装置1包括精细格栅101、下拦网102、上拦网103、转动针104、驱动装置105、转轴106和固定架107,驱动装置105设置在进水口混凝土内部一端,精细格栅101为圆柱状且设置在进水口混凝土外壁,驱动装置105连接有转轴106,转轴106设置在精细格栅101的中心轴线上,转轴106 的外壁上设置有转动针104,且转动针104穿过精细格栅101延伸一段长度,精细格栅101的后侧设置有固定架107,固定架107的上端向外设置有上拦网103,固定架107的下端向外设置有下拦网102,上拦网103和下拦网102上均开设有线性排列的线槽,线槽的排列间隔与转动针104的间隔相同,且线槽的宽度与转动针104的宽度相互匹配,在精细格栅101转动的同时,转动针10会将进水口大量的垃圾带动到上拦网103,然后转动针104继续转动,垃圾被阻拦在上拦网 103上,避免清洁人员下水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优点:该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黑臭河道的水和泥通过格栅装置1过滤垃圾,将垃圾全部堆积到上拦网103上,便于清理,然后通过抽吸泵2将格栅装置1处理后的污水输送至调节池3,经过均衡待处理污水的水质和水量,然后进入絮凝池4进行絮凝反应,反应完全后进行固液分离,然后污水进入厌氧池5去除污水中大部分可沉和部分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再进入A\O反应池6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的去除,同时会产生大量难闻气味用鼓风机601进行曝气,最后进入过滤池7过滤反应沉淀最后达标排放污水,调节池3、絮凝池4、厌氧池5、A\O反应池6和过滤池7的淤泥均通过多组抽吸泵2抽吸至底泥处理池8,经过搅拌装置8011加速微生物处理池801内微生物反应,生物分解河底淤泥大量生物菌群,然后通过排泥管进入硝化池802对河底淤泥进行硝化处理,然后在进入反硝化池803进行除碳,然后进入分离池804,有机物进入分离池804经过分离池的各种试剂反应,有机物会悬浮在分离池804 顶部,无机物会沉淀到底部,通过抽吸设备从排液口8042将悬浮有机物抽吸至去水烘干装置805去水烘干然后出渣,然后从排砂口8043将沉淀物放入进砂水分离器806对砂子和水进行分离后出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包括按照水流顺序依次设置的过滤垃圾的格栅装置(1)、均衡待处理黑臭河道的水质和水量的调节池(3)、实现固液分离絮凝池(4)、去除污水中大部分可沉和部分溶解性有机污染物的厌氧池(5)、去除氮污染物和降解有机物的A\O反应池(6)和过滤反应沉淀以及部分污染物的过滤池(7),所述格栅装置(1)与调节池(3)之间设置有抽吸泵(2),所述A\O反应池(6)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曝气的鼓风机(60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3)、絮凝池(4)、厌氧池(5)、A\O反应池(6)和过滤池(7)的底端均通过多组抽吸泵(2)连接至底泥处理池(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泥处理池(8)按照流程依次设置有包括生物分解河底淤泥大量生物菌群的微生物处理池(801)、对河底淤泥进行硝化处理的硝化池(802)、用于除碳的反硝化池(803)、分离悬浮有机物和沉淀无机物的分离池(804)、对悬浮有机物进行去水烘干的去水烘干装置(805)和对砂子和水进行分离的砂水分离器(8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处理池(801)的内部还包括用于加速微生物反应的搅拌装置(80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池(804)的内部设置有分隔筛网(8044),所述分离池(804)的一端靠近顶部设置有进泥管(8041)、所述分离池(804)的另一端靠近顶部设置有排液口(8042)、所述分离池(804)的底端设置有若干组排砂口(804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装置(1)包括精细格栅(101)、下拦网(102)、上拦网(103)、转动针(104)、驱动装置(105)、转轴(106)和固定架(107),所述驱动装置(105)设置在进水口混凝土内部一端,所述精细格栅(101)为圆柱状且设置在进水口混凝土外壁,所述驱动装置(105)连接有转轴(106),所述转轴(106)设置在精细格栅(101)的中心轴线上,所述转轴(106)的外壁上设置有转动针(104),且所述转动针(104)穿过精细格栅(101)延伸一段长度,所述精细格栅(101)的后侧设置有固定架(107),所述固定架(107)的上端向外设置有上拦网(103),所述固定架(107)的下端向外设置有下拦网(10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拦网(103)和下拦网(102)上均开设有线性排列的线槽,线槽的排列间隔与转动针(104)的间隔相同,且线槽的宽度与转动针(104)的宽度相互匹配。
CN201821995559.2U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 Active CN2099407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5559.2U CN209940748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995559.2U CN209940748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40748U true CN209940748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18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995559.2U Active CN209940748U (zh) 2018-11-30 2018-11-30 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4074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6337A (zh) * 2018-11-30 2019-02-15 上海沁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36337A (zh) * 2018-11-30 2019-02-15 上海沁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189747B1 (ko) 수조식 양식장용 급배수 정화 시스템
CN109574392A (zh) 一种净化黑臭河道污水的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CN105366877A (zh) 一种集混凝、沉淀、过滤为一体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3043868B (zh) 河道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11646610A (zh) 一种地下水污染高效处理装置
CN209940748U (zh) 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
CN211644998U (zh) 一种处理效率高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05313324U (zh) A/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13429085B (zh) 用于拉臂车载移动厕所的污水处理系统及水循环再利用方法
CN207047059U (zh) 一种基于麦秸秆滤料过滤的黑臭水体综合治理系统
CN214031993U (zh) 一种养殖废水综合处理系统
CN214654276U (zh) 一种填料强化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11497296U (zh) 一种基于mbr的污水处理装置
CN213295083U (zh) 一种城市河道污水生态修复系统
JP4044292B2 (ja) 排水処理装置
CN210711173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施
CN210974274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0635851U (zh) 兼氧型mbr污水处理池和设备
CN109987807B (zh) 一种城市黑臭水体底泥的无害化生态处理装置
CN208378667U (zh) 一种高效反冲洗人工生态污水土地处理系统
KR200189492Y1 (ko) 미생물 접촉에 의한 하수처리장치의 경사판침전조
CN105645685A (zh) 一种养殖海水的废水排放处理方法及设备
CN219942095U (zh) 一种农村水塘黑臭水体循环净化槽
CN109336337A (zh) 一种联合处理黑臭河道中污水和底泥的装置
CN104261639A (zh) 一种屠宰废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