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30878U - 一种腹带式播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腹带式播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30878U
CN209930878U CN201920384414.7U CN201920384414U CN209930878U CN 209930878 U CN209930878 U CN 209930878U CN 201920384414 U CN201920384414 U CN 201920384414U CN 209930878 U CN209930878 U CN 2099308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
frame
shaft
seed metering
front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844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利智
胡炳成
倪燕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Bing Cheng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Bing Cheng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Bing Cheng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Bing Cheng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3844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308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308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308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农业播种技术领域的一种腹带式播种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种箱,所述种箱的底部贯穿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机架的前表面左侧设置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后端贯穿所述机架的前表面,并且所述主动轴的后端贯穿所述机架的后端面,所述主动轴的外壁套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在所述机架的前端,所述主动轴的外壁套接有主动辊轴,所述主动辊轴在所述机架的内侧,本实用新型体积比现有的播种机的体积小,只需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拖拉机后面即可使用,适用于小型规模的农田和多丘陵地带的农田播种,大大提高了小型规模的农田和多丘陵地带的农田播种的播种效率,节约了人工播种的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腹带式播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播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腹带式播种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科技的发达,机器劳作已经快要取代了人在农田中劳作的时间了,成片的大块土地,农民都用现代化的机器进行种植,播种机的广泛使用,大大提升了农业播种的效率,现有的播种机多是大型设备,比较适用于平原地区的大面积种植时使用,播种效率高,但是在多丘陵地带或小面积种植地带,由于现有的播种机的体积过大而变得不是非常的实用了,播种机在农田内无法进行自如的行走播种,使得播种效率还不如人工播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带式播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播种机多是大型设备,比较适用于平原地区的大面积种植时使用,播种效率高,但是在多丘陵地带或小面积种植地带,由于现有的播种机的体积过大而变得不是非常的实用了,播种机在农田内无法进行自如的行走播种,使得播种效率还不如人工播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腹带式播种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种箱,所述种箱的底部贯穿所述机架的顶部,所述机架的前表面左侧设置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的后端贯穿所述机架的前表面,并且所述主动轴的后端贯穿所述机架的后端面,所述主动轴的外壁套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在所述机架的前端,所述主动轴的外壁套接有主动辊轴,所述主动辊轴在所述机架的内侧,所述机架的前表面右侧设置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的后端贯穿所述机架的前表面,并且所述从动轴的后端贯穿所述机架的后端面,所述从动轴的外壁套接有从动辊轴,所述从动辊轴在所述机架的内侧,所述主动辊轴和从动辊轴的外壁均套接有腹带,所述腹带的外侧面均匀设置有排种器上板,所述机架的内腔左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前端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通过链条与所述从动轮连接,所述机架的前表面顶部设置有排种挡板,所述排种挡板在所述种箱的右侧,所述排种挡板在排种器上板的上端,所述机架的前后表面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杆,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均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与所述腹带内腔顶部接触,所述机架的前后表面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在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侧,所述机架的右侧设置有时间继电器,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气缸、弹簧柱和排种器下板,所述气缸设置在右侧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侧面,所述气缸通过导线与时间继电器连接,所述气缸的左端与所述排种器下板连接,所述排种器下板的左端与弹簧柱的右端连接,所述弹簧柱的左端设置在左侧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右侧面,所述排种器下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在所述排种器下板的下端,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接种箱,所述接种箱的底部贯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所述接种箱在所述排种器下板的下端,所述排种器上板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机架与主动轴的接触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镶嵌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主动轴插接在所述轴承座内。
优选的,所述种箱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左端输出轴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端贯穿所述种箱的右侧壁,并且转轴的左端插接在所述种箱的内腔的左侧壁上,所述转轴的外壁套接有排种轴,所述排种轴在所述种箱的内腔,所述排种轴的外壁均匀开设有排种槽。
优选的,所述排种器上板的前表面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第一编织孔,所述腹带与所述排种器上板上的第一编织孔相邻的位置开设有第二编织孔,所述第一编织孔内插接有编织绳,并且所述编织绳贯穿第二编织孔,通过编织绳将排种器上板固定在腹带上。
优选的,所述排种挡板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安装板的前表面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机架的前表面与所述安装板的接触面开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安装板上的安装孔相对应,通过螺栓贯穿所述安装板上的两个安装孔,并且将螺栓插接进所述机架上的第一螺纹孔内,通过螺栓将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前表面底部左右两侧开设有椭圆槽,所述排种挡板的前表面与所述安装板的接触面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安装板上的椭圆槽相对应,通过螺栓贯穿所述安装板上的两个椭圆槽,并且插接在所述排种挡板上的第二螺纹孔内,通过螺栓将排种挡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体积比现有的播种机的体积小,只需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拖拉机后面即可使用,适用于小型规模的农田和多丘陵地带的农田播种,大大提高了小型规模的农田和多丘陵地带的农田播种的播种效率,节约了人工播种的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支撑杆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腹带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种箱剖视图。
图中:1机架、2种箱、3主动轴、4从动轮、5主动辊轴、6从动轴、7从动辊轴、8腹带、9排种器上板、10第一电机、11主动轮、12排种挡板、13第一支撑杆、14挡板、15第二支撑杆、16时间继电器、17气缸、18弹簧柱、19 排种器下板、20第一通孔、21支撑板、22接种箱、23第二通孔、24第二电机、 25转轴、26排种箱、27排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腹带式播种装置,本实用新型可以放置于大部分的拖拉机上,适用于小型规模的农田和多丘陵地带的农田播种,适用范围广,请参阅图1-4,具有机架1,机架1的顶部左侧安装有种箱2,种箱2通过支撑架安装在机架1上,支撑架的前表面底部左右两侧和前表面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机架1与支撑架的接触面开设有两个螺纹孔,两个螺纹孔与支撑架上底部的两个安装孔相对应,通过螺栓将支撑架固定在机架1上,种箱2与支撑架的接触面开设有螺纹孔,种箱2上的两个螺纹孔与支撑架上顶部的两个安装孔相对应,通过螺栓将种箱2固定在支撑架上,种箱2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机架1 上,种箱2的底部贯穿机架1的顶部,机架1的前表面左侧插接有主动轴3,主动轴3的后端贯穿机架1的前表面,并且主动轴3的后端贯穿机架1的后端面,主动轴3的外壁套接有从动轮4,从动轮4的前表面中端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开设有内花键,主动轴3与从动轮4上的安装孔的接触面开设有与安装孔内的内花键相匹配的外花键,从动轮4通过内外花键安装在主动轴3上,从动轮4 在机架1的前端,主动轴3的外壁套接有主动辊轴5,主动辊轴5的前端中端开设有与主动轴3相匹配的通孔,主动轴3插接在通孔内,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将主动辊轴5焊接在主动轴3上,主动辊轴5在机架1的内侧,机架1的前表面右侧设置有从动轴6,从动轴6的后端贯穿机架1的前表面,并且从动轴6的后端贯穿机架1的后端面,从动轴6的外壁套接有从动辊轴7,从动辊轴7的前表面开设有与从动轴6相匹配的通孔,从动轴6插接在从动辊轴7上的通孔内,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将从动辊轴7焊接在从动轴6上,从动辊轴7在机架1的内侧,主动辊轴5和从动辊轴7的外壁均套接有腹带8,腹带8的外侧面均匀设置有排种器上板9,排种器上板9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二通孔23,机架1的内腔左侧设置有第一电机10,第一电机10的前端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轮11,主动轮 11的前表面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开设有内花键,第一电机10上的输出轴上开设有与主动轮11上的安装孔内的内花键相匹配的外花键,主动轮10通过内外花键安装在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上,主动轮11通过链条与从动轮4连接,第一电机10通电启动,第一电机10上的输出轴开始旋转,第一电机10上的输出轴通过花键带动主动轮11旋转,主动轮11通过链条带动从动轮4旋转,从动轮4通过花键带动主动轴3旋转,主动轴3带动主动辊轴5旋转,主动辊轴5 通过腹带8带动从动辊轴7旋转,腹带8在主动辊轴5和从动辊轴7的相互配合下做旋转运动,通过腹带8带动排种器上板9进行移动,种箱2将种子定量的输出到排种器上板9上,通过排种器上板9带动种子移动,机架1的前表面顶部设置有排种挡板12,排种挡板12在种箱2的右侧,排种挡板12在排种器上板9的上端,排种器上板9接到种箱2内的种子后被腹带8传送到排种挡板12处时,排种挡板12将未落到排种器上板9上的第二通孔23内的种子推到第二通孔23内,机架1的前后表面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3,如图一所示,第一支撑杆13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1上,两个第一支撑杆13之间均焊接有挡板14,挡板14的顶部与腹带8内腔顶部接触,落入到第二通孔23内的种子被挡板14 所阻挡,挡板14能够有效的防止种子从第二通孔23内掉落下来,机架1的前后表面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杆15,如图一所示,第二支撑杆15通过螺栓安装在机架1上,第二支撑杆15在第一支撑杆13的右侧,机架1的右侧设置有时间继电器16,时间继电器16的型号为JS14A,对时间继电器16设定通电间断时间,当达到通电间断时间时,时间继电器16就接通电源,两个第二支撑杆15之间设置有气缸17、弹簧柱18和排种器下板19,气缸17设置在右侧第二支撑杆15 的左侧面,如图2所示,气缸17通过螺栓安装在右侧第二支撑杆15上,气缸 17通过导线与时间继电器16连接,气缸17的左端与排种器下板19连接,排种器下板19的右端焊接在气缸17的左端,排种器下板19的左端与弹簧柱18的右端连接,排种器下板19的左端焊接在弹簧柱18的右端,弹簧柱18的左端设置在左侧第二支撑杆15的右侧面,弹簧柱18的左端焊接在左侧第二支撑杆15 上,排种器下板19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通孔20,两个第二支撑杆15之间设置有支撑板21,支撑板21的左右两端与两个第二支撑杆15相接触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支撑板21焊接在两个第二支撑板15之间,支撑板21在排种器下板19的下端,支撑板21的顶部设置有接种箱22,支撑板21的顶部开设有与接种箱22 相匹配的安装槽,安装槽贯穿支撑板21的底部,接种箱22插接在安装槽内并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接种箱22固定在支撑板21上,接种箱22的底部为圆形结构,方便套接出种管,出种管套接在接种箱22的底部,并通过抱箍将出种管固定在接种箱22上,接种箱22的底部贯穿支撑板21的底部,接种箱22在排种器下板19的下端,第二通孔23与第一通孔20的大小相同,第一通孔20与排种器上板9上的第二通孔23相交错,时间继电器16设定了间断时间,当时间继电器16的间断时间达到了设定的时间后,时间继电器16接通电源,电流通过时间继电器流到气缸17上,气缸17接通电源启动,向左延伸挤压排种器下板19,排种器下板19向左挤压弹簧柱18,弹簧柱18受力压缩,使得排种器下板19上的第一通孔20与排种器上板9上的第二通孔23相重合,放置在第二通孔23的种子掉入到第一通孔20内,种子通过第一通过20调入到接种箱22内,通过接种箱22进入到套接在接种箱22底部的出种管内,出种管放置到地面上,种子通过出种管流到地面上,完成播种,腹带继续8转动,带动排种器上板9移动,气缸17复位,排种器下板19在弹簧柱18的弹力下复位,请参阅图1,机架1 与主动轴3的接触面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镶嵌有轴承座,轴承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安装槽内,主动轴3插接在轴承座内,请参阅图4,种箱2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机24,第二电机24通过支架安装在种箱2的右侧,支架的右侧顶部前后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种箱2的右侧面与支架的接触面开设有两个螺纹孔,两个螺纹孔与之间上的两个安装孔相对应,如图4所示,通过螺栓将之间安装在种箱2的右侧面,支架与第二电机24的接触面开设有与第二电机24相匹配的安装槽,第二电机24插接在安装槽内,并且贯穿安装槽,第二电机24 与安装槽之间的间隙内楔入楔子,通过楔子将第二电机24固定在支架上,第二电机24的左端输出轴上设置有转轴25,转轴25与第二电机24输出轴的接触面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开设有内花键,第二电机24上的输出轴开设有与转轴 25上的安装孔内的内花键相匹配的的外花键,转轴25通过内外花键安装在第二电机24的输出轴上,转轴25的左端贯穿种箱2的右侧壁,并且转轴25的左端插接在种箱2的内腔的左侧壁上,转轴25的外壁套接有排种轴26,排种轴26 与转轴25的接触面开设有与转轴25相匹配的插孔,转轴25插接在排种轴26上的插孔内,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排种轴26焊接在转轴25上,排种轴26在种箱 2的内腔,排种轴26的外壁均匀开设有排种槽27,第二电机24通电启动,第二电机24的输出轴旋转带动输出走25旋转,输出轴25旋转带动排种轴26旋转,开设在排种轴26上的排种槽27将排种箱2内腔上部的种子刮出,种子在重力作用下从排种箱2的底部掉落出料,请参阅图3,排种器上板9的前表面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第一编织孔,腹带8与排种器上板9上的第一编织孔相邻的位置开设有第二编织孔,第一编织孔内插接有编织绳,并且编织绳贯穿第二编织孔,通过编织绳将排种器上板9固定在腹带8上,请参阅图1,排种挡板12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机架1上,安装板的前表面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机架1的前表面与安装板的接触面开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两个第一螺纹孔与安装板上的安装孔相对应,通过螺栓贯穿安装板上的两个安装孔,并且将螺栓插接进机架1上的第一螺纹孔内,通过螺栓将安装板固定在机架1上,安装板的前表面底部左右两侧开设有椭圆槽,排种挡板12的前表面与安装板的接触面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两个第二螺纹孔与安装板上的椭圆槽相对应,通过螺栓贯穿安装板上的两个椭圆槽,并且插接在排种挡板12上的第二螺纹孔内,通过螺栓将排种挡板12固定在安装板上,通过松动椭圆槽上的两个螺栓,使得排种挡板12在安装板上松动,排种挡板12能够在通过椭圆槽上的两个螺栓在椭圆槽内上下移动,以此调整排种挡板12和排种器上板9之间的距离,能够使得排种挡板12能够有效的将落在排种器上板9上的种子撞进排种器上板9上的第二通孔23内,根据种箱2内的种子的体积调整排种挡板挡板12到排种器上板9 之间的距离。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到拖拉机上,将需要播种的种子放置于种箱2内,启动第一电机10和第二电机24,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旋转带动主动轮11旋转,主动轮11通过链条带动从动轮4旋转,从动轮4带动主动轴3旋转,主动轴3带动主动辊轴5旋转,主动辊轴5通过腹带8带动从动辊轴7旋转,腹带8在主动辊轴5和从动辊轴7的配合下座旋转运动,带动安装在腹带8上的排种器上板9移动,第二电机24的输出轴旋转带动转轴25旋转,转轴25带动排种箱26旋转,开设在排种箱26上的排种槽27将放置于在种箱2 的内腔上部的种子刮到种箱2的内腔底部,在重力的作用下,种子从排种槽27 中脱落,种箱从2的底部掉出,掉落到排种器上板9上的第二通孔23内,未掉入到第二通孔23内的种子在腹带8的带动下与排种挡板12相接触,被排种挡板12推到第二通孔23内,启动时间继电器16,时间继电器16开始计时,当时间继电器16记录的时间达到所设定的间断时间后,时间继电器16接通气缸17的电源,气缸17通电启动,气缸17向左推动排种器下板19,排种器下板19向左挤压弹簧柱18,弹簧柱18受力压缩,使得排种器下板19上的第一通孔20与排种器上板9上的第二通孔23相重合,放置在第二通孔23的种子掉入到第一通孔20内,种子通过第一通过20调入到接种箱22内,通过接种箱22进入到套接在接种箱22底部的出种管内,出种管放置到地面上,种子通过出种管流到地面上,完成播种,腹带继续8转动,带动排种器上板9移动,气缸17复位,排种器下板19在弹簧柱18的弹力下复位。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腹带式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的顶部左侧设置有种箱(2),所述种箱(2)的底部贯穿所述机架(1)的顶部,所述机架(1)的前表面左侧设置有主动轴(3),所述主动轴(3)的后端贯穿所述机架(1)的前表面,并且所述主动轴(3)的后端贯穿所述机架(1)的后端面,所述主动轴(3)的外壁套接有从动轮(4),所述从动轮(4)在所述机架(1)的前端,所述主动轴(3)的外壁套接有主动辊轴(5),所述主动辊轴(5)在所述机架(1)的内侧,所述机架(1)的前表面右侧设置有从动轴(6),所述从动轴(6)的后端贯穿所述机架(1)的前表面,并且所述从动轴(6)的后端贯穿所述机架(1)的后端面,所述从动轴(6)的外壁套接有从动辊轴(7),所述从动辊轴(7)在所述机架(1)的内侧,所述主动辊轴(5)和从动辊轴(7)的外壁均套接有腹带(8),所述腹带(8)的外侧面均匀设置有排种器上板(9),所述机架(1)的内腔左侧设置有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的前端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轮(11),所述主动轮(11)通过链条与所述从动轮(4)连接,所述机架(1)的前表面顶部设置有排种挡板(12),所述排种挡板(12)在所述种箱(2)的右侧,所述排种挡板(12)在排种器上板(9)的上端,所述机架(1)的前后表面均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3),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13)之间均设置有挡板(14),所述挡板(14)的顶部与所述腹带(8)内腔顶部接触,所述机架(1)的前后表面均设置有第二支撑杆(15),所述第二支撑杆(15)在所述第一支撑杆(13)的右侧,所述机架(1)的右侧设置有时间继电器(16),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15)之间设置有气缸(17)、弹簧柱(18)和排种器下板(19),所述气缸(17)设置在右侧所述第二支撑杆(15)的左侧面,所述气缸(17)通过导线与时间继电器(16)连接,所述气缸(17)的左端与所述排种器下板(19)连接,所述排种器下板(19)的左端与弹簧柱(18)的右端连接,所述弹簧柱(18)的左端设置在左侧所述第二支撑杆(15)的右侧面,所述排种器下板(19)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通孔(20),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15)之间设置有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在所述排种器下板(19)的下端,所述支撑板(21)的顶部设置有接种箱(22),所述接种箱(22)的底部贯穿所述支撑板(21)的底部,所述接种箱(22)在所述排种器下板(19)的下端,所述排种器上板(9)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二通孔(23),所述第二通孔(23)与所述第一通孔(20)的大小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带式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与主动轴(3)的接触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镶嵌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主动轴(3)插接在所述轴承座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带式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箱(2)的右侧设置有第二电机(24),所述第二电机(24)的左端输出轴上设置有转轴(25),所述转轴(25)的左端贯穿所述种箱(2)的右侧壁,并且转轴(25)的左端插接在所述种箱(2)的内腔的左侧壁上,所述转轴(25)的外壁套接有排种轴(26),所述排种轴(26)在所述种箱(2)的内腔,所述排种轴(26)的外壁均匀开设有排种槽(2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带式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器上板(9)的前表面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第一编织孔,所述腹带(8)与所述排种器上板(9)上的第一编织孔相邻的位置开设有第二编织孔,所述第一编织孔内插接有编织绳,并且所述编织绳贯穿第二编织孔,通过编织绳将排种器上板(9)固定在腹带(8)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带式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挡板(12)通过安装板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安装板的前表面顶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机架(1)的前表面与所述安装板的接触面开设有两个第一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安装板上的安装孔相对应,通过螺栓贯穿所述安装板上的两个安装孔,并且将螺栓插接进所述机架(1)上的第一螺纹孔内,通过螺栓将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安装板的前表面底部左右两侧开设有椭圆槽,所述排种挡板(12)的前表面与所述安装板的接触面开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安装板上的椭圆槽相对应,通过螺栓贯穿所述安装板上的两个椭圆槽,并且插接在所述排种挡板(12)上的第二螺纹孔内,通过螺栓将排种挡板(12)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
CN201920384414.7U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腹带式播种装置 Active CN2099308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84414.7U CN209930878U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腹带式播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84414.7U CN209930878U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腹带式播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30878U true CN209930878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25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84414.7U Active CN209930878U (zh) 2019-03-26 2019-03-26 一种腹带式播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308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05624U (zh) 一种有机蔬菜培养用灌溉装置
CN113950905B (zh) 一种适合间作种植的智慧型播种施肥机
CN206790938U (zh) 一种株距可调的电动微型播种机
CN206024511U (zh) 一种水稻苗床施肥浇水装置
CN105340400A (zh) 三垄六行花生膜上打孔播种机
CN112292986A (zh) 一种用于矿区的生态高效修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9930878U (zh) 一种腹带式播种装置
CN207219376U (zh) 一种茶园茶树施肥装置
CN107227728B (zh) 沙障组装装置
CN2362260Y (zh) 施水、施肥、覆膜、穴播机
CN209185007U (zh) 一种随牵引机车车速变化调节施肥量的免耕施肥机
CN109479455A (zh) 一种玉米精密播种机
CN205902350U (zh) 带有成型器和能铺设滴灌带装置的中耕施肥机
CN209527137U (zh) 自走式秧盘育秧播种机
CN105123031A (zh) 一种种子包泥机
CN112602407A (zh) 一种当归开沟铺线、铺膜覆土及膜间种植联合作业机
CN205040197U (zh) 一种种子包泥机
CN209749113U (zh) 一种种子排种装置
CN204762110U (zh) 手推式滚轮播种器专用动力装置
CN212034721U (zh) 一种黎麦精量点播施肥一体机
CN2246891Y (zh) 小型施肥播种机
CN105144925B (zh) 花生覆膜单粒精量播种机
CN108450094A (zh) 一种排种的种植装置
CN212660544U (zh) 一种高效农业经济播种器
CN210381832U (zh) 一种农业机械施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