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30008U - 一种具有充电器的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充电器的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30008U CN209930008U CN201921032365.7U CN201921032365U CN209930008U CN 209930008 U CN209930008 U CN 209930008U CN 201921032365 U CN201921032365 U CN 201921032365U CN 209930008 U CN209930008 U CN 2099300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 power supply
- mobile power
- interface
- plu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充电器的移动电源,包括充电本体、充电线和移动电源本体,所述充电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插脚,充电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插接口;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接口、第三插接口和与充电插脚相配合的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本体的充电插脚插设于移动电源本体的充电插口内,以使充电本体与移动电源本体实现可拆卸地装配为一体。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电源本体与充电本体之间的可拆卸结构,由此将两者合为一体,以便于用户的携带及使用,有效的解决用户充电插头对移动电源的问题。其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充电器的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移动电源和充电器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之一;目前,移动电源和充电器大都为单独使用,当移动电源的电量用完后,人们只能另行寻找充电插头对移动电源进行电量补充或者另行使用充电器对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产品进行充电;从而给数码产品的正常使用造成了诸多的不便。该缺陷十分明显,亟需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方便、将移动电源的结构与充电器的结构融合为一体的具有充电器的移动电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充电器的移动电源,其包括充电本体、充电线和移动电源本体,所述充电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插脚,充电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插接口;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接口、第三插接口和与充电插脚相配合的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本体的充电插脚插设于移动电源本体的充电插口内,以使充电本体与移动电源本体实现可拆卸地装配为一体;所述充电线的两端均设置有充电插头,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卡接并收纳充电插头的卡接凹槽。
其中的,所述卡接凹槽包括自移动电源本体的外侧沿着其长度方向向内凹设的纵向凹槽和贯穿移动电源本体的两侧的横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贯穿纵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呈L形,以使纵向凹槽的两侧的槽壁形成L形缺口。
其中的,所述移动电源本体包括第一外壳体、封装于第一外壳体内的电池和第一电路板、嵌装于第一外壳体表面的开关按键和电量指示灯,所述充电插口、第二插接口和第三插接口均嵌装于第一外壳体上,所述电池、开关按键、电量指示灯、充电插口、第一插接口和第三插接口分别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其中的,所述充电本体包括第二外壳体和封装于第二外壳体内的第二电路板,所述充电插脚和第一插接口均装设于第二外壳体上并分别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其中的,所述第三插接口由至少一个苹果类USB接口和/或至少一个安卓类USB接口构成。
其中的,所述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由若干个标准USB母座构成。
其中的,所述充电线的一端的充电插头为苹果类USB接头或安卓类USB接头,充电线的另一端的充电插头为标准USB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充电器的移动电源,通过移动电源本体与充电本体之间的可拆卸结构,由此将两者合为一体,以便于用户的携带及使用,有效的解决用户充电插头对移动电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充电线后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充电本体;11-充电插脚;12-第一插接口;13-卡接凹槽;131-L形缺口;14-开关按键;15-电量指示灯;2-充电线;21-充电插头;3-移动电源本体;31-充电插口;32-第二插接口;33-第三插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充电器的移动电源,其包括充电本体1、充电线2和移动电源本体3,所述充电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插脚11,充电本体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插接口12;所述移动电源本体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接口32、第三插接口33和与充电插脚11相配合的充电插口31,所述充电本体1的充电插脚11插设于移动电源本体3的充电插口31内,以使充电本体1与移动电源本体3实现可拆卸地装配为一体;所述充电线2的两端均设置有充电插头21,所述移动电源本体3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卡接并收纳充电插头21的卡接凹槽13。
在实际应用中,当移动电源本体3的电量充足时,可以将充电本体1的充电插脚11插设于移动电源本体3的充电插口31内,以使充电本体1与移动电源本体3装配为一体,将充电线2的一端的充电插头21插接于充电本体1的第一插接口12,充电线2的另一端的充电插头21插接于外界的电子产品的充电接口,由此实现电子产品的充电;当移动电源本体3的电量不足时,将充电本体1从移动电源本体3中拔出,使两者处于分离状态,然后利用充电线2两端的充电插入头将第一插接口12与第三插接口33进行电连接,再将充电插脚11插装于外置的电源插座上,从而实现对移动电源本体3的充电功能,此时,也可以采用另外一条充电线2插接于第二插接口32,用以对外界的电子产品进行充电;在移动电源本体3不使用时,可以将充电线2缠绕于移动电源本体3的外侧,并将充电线2的一端的充电插头21卡接于靠接凹槽内,充电线2的另一端的充电插头21插接于第一插接口12内,由此可以将充电线2整齐地固定在移动电源本体3上,从而把避免充电线2的杂乱放置和丢失。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卡接凹槽13包括自移动电源本体3的外侧沿着其长度方向向内凹设的纵向凹槽和贯穿移动电源本体3的两侧的横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贯穿纵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呈L形,以使纵向凹槽的两侧的槽壁形成L形缺口131。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充电线2卡进L形缺口131内,以使充电线2的充电插头21被卡接于纵向凹槽内或者纵向凹槽的外侧。该结构设计简单紧凑,易于加工,使用方便。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电源本体3包括第一外壳体、封装于第一外壳体内的电池和第一电路板、嵌装于第一外壳体表面的开关按键14和电量指示灯15,所述充电插口31、第二插接口32和第三插接口33均嵌装于第一外壳体上,所述电池、开关按键14、电量指示灯15、充电插口31、第一插接口12和第三插接口33分别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具体地,电池为储电池,开关按键14用于开启或关闭移动电源本体3,电量指示灯15用于显示移动电源本体3的电量。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充电本体1包括第二外壳体和封装于第二外壳体内的第二电路板,所述充电插脚11和第一插接口12均装设于第二外壳体上并分别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在本技术方案中,为增强整个移动电源的适配性,本实施例的第三插接口33可根据具体情况由至少一个苹果类USB接口(即:适配于苹果公司生产的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的接口,其一般称为Li ghtn i ng接口或闪电接口)和/或至少一个安卓类USB接口(即:适配于目前市面上的具有安卓系统的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的接口,其一般采用Mi n i USB接口或Mi cro USB接口)构成。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插接口12和第二插接口32由若干个标准USB母座构成。
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充电线2的一端的充电插头21为苹果类USB接头或安卓类USB接头,充电线2的另一端的充电插头21为标准USB接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具有充电器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本体、充电线和移动电源本体,所述充电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充电插脚,充电本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插接口;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插接口、第三插接口和与充电插脚相配合的充电插口,所述充电本体的充电插脚插设于移动电源本体的充电插口内,以使充电本体与移动电源本体实现可拆卸地装配为一体;所述充电线的两端均设置有充电插头,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卡接并收纳充电插头的卡接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充电器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凹槽包括自移动电源本体的外侧沿着其长度方向向内凹设的纵向凹槽和贯穿移动电源本体的两侧的横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贯穿纵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呈L形,以使纵向凹槽的两侧的槽壁形成L形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充电器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本体包括第一外壳体、封装于第一外壳体内的电池和第一电路板、嵌装于第一外壳体表面的开关按键和电量指示灯,所述充电插口、第二插接口和第三插接口均嵌装于第一外壳体上,所述电池、开关按键、电量指示灯、充电插口、第一插接口和第三插接口分别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充电器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本体包括第二外壳体和封装于第二外壳体内的第二电路板,所述充电插脚和第一插接口均装设于第二外壳体上并分别与第二电路板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充电器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插接口由至少一个苹果类USB接口和/或至少一个安卓类USB接口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充电器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口和第二插接口由若干个标准USB母座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充电器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线的一端的充电插头为苹果类USB接头或安卓类USB接头,充电线的另一端的充电插头为标准USB接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32365.7U CN209930008U (zh) | 2019-07-03 | 2019-07-03 | 一种具有充电器的移动电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032365.7U CN209930008U (zh) | 2019-07-03 | 2019-07-03 | 一种具有充电器的移动电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30008U true CN209930008U (zh) | 2020-01-10 |
Family
ID=69093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03236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30008U (zh) | 2019-07-03 | 2019-07-03 | 一种具有充电器的移动电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3000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55931A (zh) * | 2021-07-20 | 2021-10-26 | 深圳市弘毅电池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式应急电源和应急充电装置 |
-
2019
- 2019-07-03 CN CN201921032365.7U patent/CN20993000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55931A (zh) * | 2021-07-20 | 2021-10-26 | 深圳市弘毅电池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式应急电源和应急充电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429372U (zh) | 双向 usb 充电线 | |
CN203056606U (zh) | 一种充放电装置及终端 | |
US9912016B2 (en) | Link for battery power transfer betwe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 |
US9520729B2 (en) | Charging connector of mobile power pack | |
WO2007085901A3 (en) | A battery charger for charging different types of battery pack | |
CN209930008U (zh) | 一种具有充电器的移动电源 | |
CN204993458U (zh) | 一种带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保护壳 | |
CN203261099U (zh) | 移动电源 | |
US20150091380A1 (en) |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with multiple interfaces | |
CN108565926A (zh) | 一种无线充电移动电源 | |
CN203911552U (zh) | 一种移动电源装置 | |
CN204578581U (zh) | 一种可充电手机壳 | |
KR101483780B1 (ko) | 휴대단말기용 충전기 | |
CN201503895U (zh) | Usb充电器 | |
CN202503333U (zh) | 移动电源 | |
CN207410121U (zh) | 手持设备的背夹 | |
CN206977101U (zh) | 便捷式充电宝 | |
CN204179709U (zh) | 用于移动电源的充电连接装置 | |
CN205453817U (zh) |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手机保护装置 | |
CN215221804U (zh) | 一种内置usb充电线的电池充电器 | |
CN203933074U (zh) | 一种扩展电源容量并带usb接口的移动电源 | |
CN209170000U (zh) | 一种移动电源 | |
CN205283210U (zh) | 一种充电宝 | |
CN220822663U (zh) | 一种石墨烯充电宝 | |
CN209930003U (zh) | 一种具有绕卷连接线结构的移动电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