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13528U - 一种扣合式移动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扣合式移动电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913528U CN209913528U CN201920641015.4U CN201920641015U CN209913528U CN 209913528 U CN209913528 U CN 209913528U CN 201920641015 U CN201920641015 U CN 201920641015U CN 209913528 U CN209913528 U CN 2099135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 wire
- accommodating
- power supply
- portable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扣合式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和第一充电线;第一充电线包括第一线体、设于第一线体一端的第一USB接头以及设于第一线体另一端的第一充电头;移动电源本体的一侧设有容纳第一线体的第一凹槽、容纳第一USB接头的第一容纳孔以及容纳第一充电头的第二容纳孔;第一容纳孔上设有第一磁铁,第一USB接头处设有与第一磁铁相配合的第一磁吸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移动电源本体上设置第一凹槽、第一容纳孔以及第二容纳孔,可将第一充电线容置于移动电源本体上,提高便携性,避免移动电源本体与第一充电线分开放置带来的不便,同时利用第一磁铁和第一磁吸片,可提高存放第一充电线的牢固性,避免在携带过程中,造成第一充电线的脱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电源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扣合式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PAD、便携式计算机、游戏机等智能移动终端的广泛普及,为了延长移动终端的电池续航能力,移动电源的使用也越来越频繁。
移动电源的使用在手机充电上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在其他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不便,如需额外携带充电线,因为移动电源与充电线是分开的两个配件,出门时需要携带两个配件总是不太方便;同时,也容易将充电线遗失,给充电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扣合式移动电源,可避免需额外单独携带充电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扣合式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和第一充电线;所述第一充电线包括第一线体、设于第一线体一端的第一USB接头以及设于第一线体另一端的第一充电头;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一侧设有容纳第一线体的第一凹槽、容纳第一USB接头的第一容纳孔以及容纳第一充电头的第二容纳孔;所述第一容纳孔上设有第一磁铁,所述第一USB接头处设有与第一磁铁相配合的第一磁吸片;所述移动电源本体包括可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以及设于下壳体内部的主板。
进一步,所述主板包括可充电电池、电源控制电路板、充电接口以及输电接口,所述可充电电池、充电接口以及输电接口分别与电源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所述下壳体上分别设有与充电接口匹配的第一通孔以及与输电接口匹配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充电头和第一USB接头向同一侧折弯呈“L”形。
进一步,所述第一线体两端与第一充电头和第一USB接头的连接处的外壁均设有多个第一条形凹槽。
进一步,还包括第二充电线,所述第二充电线包括第二线体、设于第二线体一端的第二USB接头以及设于第二线体另一端的第二充电头;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另一侧设有容纳第二线体的第二凹槽、容纳第二USB接头的第三容纳孔以及容纳第二充电头的第四容纳孔;所述第三容纳孔上设有第二磁铁,所述第二USB接头设有与第二磁铁相配合的第二磁吸片。
进一步,所述第二充电头和第二USB接头向同一侧折弯呈“L”形。
进一步,所述第二线体两端与第二充电头和第二USB接头的连接处的外壁均设有多个第二条形凹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线体和所述第二线体的外表面均涂有荧光层。
进一步,所述第一充电头为micro-USB插头,所述第二充电头为Lightning插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移动电源本体上设置第一凹槽、第一容纳孔以及第二容纳孔,可方便将第一充电线容置于移动电源本体上,提高了便携性,避免了移动电源本体与第一充电线分开放置带来的不便,同时利用第一磁铁和第一磁吸片,可进一步提高存放第一充电线的牢固性,避免了在携带过程中,造成第一充电线的脱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优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拆除上壳体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源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源本体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4,为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一种扣合式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和第一充电线;所述第一充电线包括第一线体11、设于第一线体11一端的第一USB接头12以及设于第一线体11另一端的第一充电头13;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一侧设有容纳第一线体11的第一凹槽241、容纳第一USB接头12的第一容纳孔242以及容纳第一充电头13的第二容纳孔243;所述第一容纳孔242上设有第一磁铁31,所述第一USB接头12处设有与第一磁铁31相配合的第一磁吸片;所述移动电源本体包括可相互扣合的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以及设于下壳体22内部的主板。
优选地,所述主板包括可充电电池231、电源控制电路板232、充电接口233以及输电接口234,所述可充电电池231、充电接口233以及输电接口234分别与电源控制电路板232电性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壳体22上分别设有与充电接口233匹配的第一通孔221以及与输电接口234匹配的第二通孔222。
优选地,所述第一充电头13和第一USB接头12向同一侧折弯呈“L”形。整条第一充电线可拆卸的连接于移动电源本体的一侧,移动电源的在相应一侧设有能够容纳和固定第一线体11的第一凹槽241,所述第一容纳孔242和第二容纳孔243分别设置在第一凹槽241的两端,第一充电线在不用时可以嵌合、收纳在移动电源本体上,与移动电源本体连为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同时利用第一磁铁31和第一磁吸片,可提高移动电源本体对第一充电线的吸附性,从而稳固第一充电线在移动电源本体上,在使用时可以从移动电源本体上拆下,连接移动终端进行充电。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体11两端与第一充电头13和第一USB接头12的连接处的外壁均设有多个第一条形凹槽14,设置第一条形凹槽14,可便于用户将第一充电线扣出。
优选地,参考图1、图2和图5,还包括第二充电线,所述第二充电线包括第二线体41、设于第二线体41一端的第二USB接头42以及设于第二线体41另一端的第二充电头43;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另一侧设有容纳第二线体41的第二凹槽251、容纳第二USB接头42的第三容纳孔252以及容纳第二充电头43的第四容纳孔253;所述第三容纳孔252上设有第二磁铁32,所述第二USB接头42设有与第二磁铁32相配合的第二磁吸片。
优选地,所述第二充电头43和第二USB接头42向同一侧折弯呈“L”形。
优选地,所述第二线体41两端与第二充电头43和第二USB接头42的连接处的外壁均设有多个第二条形凹槽44,设置第二条形凹槽44,可便于用户将第二充电线扣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线体11和所述第二线体41的外表面均涂有荧光层,设置荧光层,能够在光线较暗时发光,方便夜间使用;同时第一线体11和第二线体41可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计为圆柱状或者扁条状。
优选地,所述第二充电线的存放与收纳和第一充电线的相同,其区别在于所述第一充电头13为micro-USB插头,所述第二充电头43为Lightning插头,或者所述第一充电头13为Lightning插头,所述第二充电头43为micro-USB插头,这样本装置在使用时,可根据移动终端的接头类型,选择合适的插头进行充电,提高了实用性。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扣合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电源本体和第一充电线;所述第一充电线包括第一线体(11)、设于第一线体(11)一端的第一USB接头(12)以及设于第一线体(11)另一端的第一充电头(13);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一侧设有容纳第一线体(11)的第一凹槽(241)、容纳第一USB接头(12)的第一容纳孔(242)以及容纳第一充电头(13)的第二容纳孔(243);所述第一容纳孔(242)上设有第一磁铁(31),所述第一USB接头(12)处设有与第一磁铁(31)相配合的第一磁吸片;所述移动电源本体包括可相互扣合的上壳体(21)和下壳体(22)、以及设于下壳体(22)内部的主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包括可充电电池(231)、电源控制电路板(232)、充电接口(233)以及输电接口(234),所述可充电电池(231)、充电接口(233)以及输电接口(234)分别与电源控制电路板(232)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扣合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2)上分别设有与充电接口(233)匹配的第一通孔(221)以及与输电接口(234)匹配的第二通孔(2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头(13)和第一USB接头(12)向同一侧折弯呈“L”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扣合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体(11)两端与第一充电头(13)和第一USB接头(12)的连接处的外壁均设有多个第一条形凹槽(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合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充电线,所述第二充电线包括第二线体(41)、设于第二线体(41)一端的第二USB接头(42)以及设于第二线体(41)另一端的第二充电头(43);所述移动电源本体的另一侧设有容纳第二线体(41)的第二凹槽(251)、容纳第二USB接头(42)的第三容纳孔(252)以及容纳第二充电头(43)的第四容纳孔(253);所述第三容纳孔(252)上设有第二磁铁(32),所述第二USB接头(42)设有与第二磁铁(32)相配合的第二磁吸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扣合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头(43)和第二USB接头(42)向同一侧折弯呈“L”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扣合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体(41)两端与第二充电头(43)和第二USB接头(42)的连接处的外壁均设有多个第二条形凹槽(44)。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扣合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体(11)和所述第二线体(41)的外表面均涂有荧光层。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扣合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头(13)为micro-USB插头,所述第二充电头(43)为Lightning插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41015.4U CN209913528U (zh) | 2019-05-06 | 2019-05-06 | 一种扣合式移动电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641015.4U CN209913528U (zh) | 2019-05-06 | 2019-05-06 | 一种扣合式移动电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913528U true CN209913528U (zh) | 2020-01-07 |
Family
ID=69047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641015.4U Active CN209913528U (zh) | 2019-05-06 | 2019-05-06 | 一种扣合式移动电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913528U (zh) |
-
2019
- 2019-05-06 CN CN201920641015.4U patent/CN20991352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295869B (en) | Connector charger | |
US20070182363A1 (en) | Portable power supply | |
TWM311179U (en) | Mini dual-purpose charger | |
CN201008013Y (zh) | 可携带薄形充电器 | |
US20130342158A1 (en) | In-vehicle charging adaptor device | |
CN210577880U (zh) | 磁吸潜艇移动电源 | |
CN209913528U (zh) | 一种扣合式移动电源 | |
US20150091380A1 (en) |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with multiple interfaces | |
CN209748765U (zh) | 一种与蓝牙耳机配套使用的充电收纳盒 | |
CN210867294U (zh) | 一种多功能充电座 | |
CN208386685U (zh) | 一种连接手机充电结构 | |
CN207304047U (zh) | 一种自由拼接式充电器 | |
CN209881466U (zh) | 基于磁吸组合式充电线的便携充电宝 | |
CN202190089U (zh) | 可充电及作为电源供应器的usb应用结构 | |
CN211720292U (zh) | 一种隐藏式充电器 | |
CN218897091U (zh) | 一种移动电源 | |
CN211377612U (zh) | 一种用于凝胶观察仪的移动电源 | |
CN215185888U (zh) | 一种可替换充电端头且可伸缩充电的移动电源 | |
CN218940724U (zh) | 一种收纳式的手机充电装置 | |
CN204272189U (zh) | 具有行动电源的保护壳 | |
CN216773739U (zh) | 一种可拓展式的插座 | |
CN202134933U (zh) | 手机座充机构 | |
CN215377910U (zh) | 一种多功能数据连接线 | |
CN217335873U (zh) | 一种蓝牙耳机组件 | |
CN212518472U (zh) | 多功能充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